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職場文書

關於冠心病總結範文

  關於冠心病總結範文篇一

【摘要】冠心病康復是指綜合採用主動積極的身體、心理、行爲和社會活動的訓練與再訓練,幫助患者緩解症狀,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會、職業和娛樂等方面達到理想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冠心病康復包括心肌梗死、心絞痛、隱性冠心病、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分流術(CABG)後和冠狀動脈腔內成型術(PTCA)後及其他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的康復。現代心臟康復的觀點強調早期下牀和運動訓練、早期重複運動實驗、健康教育和健康行爲建立等方面。冠心病早期康復不僅可明顯縮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天數和提前回歸社會,而且還可通過控制危險因素減少複發率、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

關於冠心病總結範文

【關鍵詞】冠心病整體護理 綜合康復護理

1 I期康復護理

1)康復護理目標 保持現有的功能水平和防止“廢用”的出現;解除焦慮和憂鬱,增強信心;縮短住院天數,使患者能夠適應家庭生活,並理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和注意事項,在心理上適應疾病的發作和處理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爲出院後的康復打好基礎。

2)康復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 早期的心理康復護理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復的先導,是成功韻保障。突然的心前區疼痛、胸悶等症狀使患者產生瀕死感及對死亡的恐懼感,而工作人員緊張的工作氛圍,監護儀的提示警鈴聲,陌生的環境,讓其感到壓抑、緊張和焦慮,此時應將患者安置在安靜、舒適的環境,同時安慰患者,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鬱程度,減少患者的不適感,促進心臟功能的恢復。

(2)合理飲食,排便通暢 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進餐時宜採取半臥位,半臥位進餐能減輕心臟負荷並有助於心理及消化功能改善。鼓勵患者適量攝人蔬菜、水果等含高纖維素的食物,早期活動可促進腸蠕動,增加食慾,利於排便,必要時遵醫囑適當給予緩瀉劑,避免排便時過度用力而加重病情,甚至猝死。

(3)方案調整與監護 嚴格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康復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康復護理計劃應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年齡、體質、心梗部位、面積、病後心理反應、有無基礎疾病、併發症等制訂和調整方案。

(4)制訂出院計劃 當患者能順利達到訓練目標後,在出院前應制訂一個完整的家庭康復計劃.以實施在家中的Ⅱ期康復。此計劃應包括在家中的康復訓練處方和訓練注意事項,以及必要的急救知識的宣教諮詢等。

2 Ⅱ期康復護理

1)康復護理目標 防止心臟功能的退步,保持和進一步改善出院時的心臟功能水平;從日常生活自理逐步過渡到恢復正常的社會生活,包括家務勞動、娛樂活動等,提高生活質量;獲得心理的恢復,克服憂鬱、壓抑和消沉的心態,使患者恢復治療的信心;針對患者自己的危險因素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主動地改變患者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介入所處的環境和社會。 2)康復護理措施

(1)康復活動監測 囑患者康復活動注意循序漸進,禁止過度用力,活動時不可有氣喘和疲勞,所有上肢超過頭頂的活動均爲高強度活動,應避免或減少。訓練時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活動量,可制訂合理的作業和日常活動的程序,但應減少不必要的動作和體力消耗。在I期康復宣教的基礎上,再次對患者和家屬講解可能發生的疾病惡化和運動造成的嚴重反應的主要表現以及處理方式。

(2)指導運動訓練 要鼓勵患者終生運動,定期檢查和修正運動處方,避免過度訓練和競技性運動,冠心病病人以低強度和中等強度運動訓練較爲安全。

(3)門診隨訪 患者每週需要門診隨訪一次,有任何不適均應暫停活動,及時就診。

3 Ⅲ期康復護理

1)康復護理目標 在安全的前提下,鞏固Ⅱ期康復成果,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牀表現,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休息或運動時心電圖無變化或與以前心電圖比較有改善;日常活動時不引起心絞痛發作;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控制危險因素的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生活與工作能力。

2)康復護理措施

(1)康復運動方案的選擇 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個性愛好、疾病診斷和病期、相應的臨牀表現、治療目標、心理狀態和需求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異,制訂個體化的康復運動方案,循序漸進。根據患者興趣選擇訓練項目,興趣可以提高患者參與並堅持康復治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康復活動更具系統性和長期性。

(2)定期檢查和修正運動處方 注意周圍環境因素對運動康復的影響,如寒冷和炎熱氣候要相對降低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避免過度訓練和競技性運動。只在感覺良好時運動。

參 考 文 獻

[1]李樹貞,趙曦光.康復護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xx,171-317.

[2]沈寧.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xx,8:392.

[3]華晴嵐,梅柳蓉.對住院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現狀與進展.上海護理,20xx,2(5):52-54.

[4]黃素英.護理健康教育的動態及嘗試.護士進修雜誌,20xx,15(10):785-798.

[5]王朝暉.兩週康復程序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復治療中的可行性.心血管康復醫學雜誌,20xx,8(1):5-6.

[6]王玉玲,秦力君.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階梯心理康復護理程序的研究.中華護理雜誌,20xx,35(6):373-375

  關於冠心病總結範文篇二

【摘要】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動力性病變,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根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該病的死亡率於1985年已佔各種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該病的護理,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我將自己對本病的護理體會,並結合學習到的知識總結報告如下。?

【關鍵詞】冠心病;護理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影響人民健康和長壽的主要疾病。據調查,我國人民疾病死亡的原因,佔首位的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隨着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還有逐年上升趨勢,這是值得注意的嚴重問題。例如北京1973年統計,冠心病死亡率每十萬人中爲21.7人,到了1986年上升爲62人;上海1974年每十萬人中爲15.7人,到了1984年則上升爲37.4人;就全國來說,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957年爲12.07%,佔疾病死因的第五位,而1985年則上升爲44.4%,上升到首位。?

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動力性病變,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臨術上分爲無症狀型,心絞痛型、心肌梗塞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型及原發性心臟驟停五類。?

對於冠心病的護理過程我認爲應當從臨牀護理和心理護理兩方面進行,方可有效緩解、穩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心絞痛不穩定狀態的`護理要點

如果冠心病患者的心絞痛持續存在,應用擴血管藥物不能緩解,ST段擡高或有酶學變化,表明其有心肌梗死的趨勢,這時,部分心肌處於損傷及缺血狀態,這也造成心絞痛的反覆發作,這種情況爲病情不穩定狀態,積極治療不穩定狀態可以預防心梗的發作,降低病死率。不穩定狀態患者的護理除必要的心電、血壓監護外,還應注意擴血管藥物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硝酸甘油製劑時,應根據患者症狀,每5~10min調節靜脈滴注劑量,如果要加大硝酸甘油製劑劑量,應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以收縮壓不低於90mmHg,或用藥前有高血壓者,血壓降低不超過原平均血壓的30%爲宜。如果連續使用硝酸甘油製劑24h,中間應停藥6~10h。心絞痛緩解24h後,可改爲口服硝酸甘油製劑。因此,護理上要求嚴密監測血壓,準確記錄藥物使用的時間,以配合醫生用藥。?

2 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的護理要點

靜脈溶栓是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溶栓後護理規律,對提高病情觀察的預見性及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嚴密心電監測。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24h內可以併發各種心律失常,3h內以室性早搏多見。前、側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警惕快速心律失常的發生,應用利多卡因等藥物治療頻發早搏及短陣室速,發生室速、室顫時立即給予電覆律。

下、後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注意緩慢型心律失常的發生,尤其夜間睡眠時,防止因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致的心率減慢,必要時給予異丙腎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藥物,牀旁備臨時人工心臟起搏器。當血壓降低而同時伴有周圍循環灌注不足時,則要積極處理,防止進一步發展爲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對於無Q性心梗,急性心肌缺血反覆發作,常在原來部位轉爲透壁性心梗,病情觀察中應注意鑑別。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伴有心衰的患者,心輸出量減少是主要的護理問題,應注意減輕心臟的前、後負荷,爲患者選擇適當的體位,觀察心衰的症狀。當疼痛劇烈時,患者出現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護士也應注意這種非心臟症狀。? 3冠心病的介入治療的護理要點

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已成爲治療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和減少PTCA後再狹窄的有效方法。此方法應用於臨牀的人數正在迅猛增長。但由於該項技術爲創傷性治療,如處理不當可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可導致死亡。? 3.1 急性血管閉塞的護理:急性血管閉塞是最嚴重的併發症,多發生在術中或術後短時間內。約60%~80%的患者發生在導管室內,18%的患者發生在術後30min至6h,24%的患者發生在術後24h內。PTCA後患者應進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血壓、心律以及心絞痛症狀和心電圖表現,發現異常變化應及時記錄心電圖,同時給予止痛、鎮靜治療。?

3.2 低血壓的預防與護理:冠狀動脈支架術前4h禁食禁水,術中失血,造影劑的高滲性利尿,補液又不夠,術後易發生低血壓。術前禁食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及低血糖反應。尤其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更要掌握術前禁食時間。對於上午進行手術的病人,早餐可進半流食達70%~80%飽;對於手術危險性極大或極有可能發生誤吸的病人可適當延長禁食水的時間,但也要採用靜脈補液的方法來彌補禁食引起的血容量不足的問題。術後3h血壓明顯降低,主要爲造影劑的影響。由於造影劑的高滲性作用使血容量增加,從而擴張腎小球動脈而增加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使尿量增加導致脫水。術後一般都通過大量飲水,促進造影劑的儘快排出,但正常體液量的維持不能單純依靠飲水,適當的輸液是必須的。24h總量應根據患者心功能狀況與術中造影劑用量而定,一般造影劑200~300ml,輸液1500~2000ml,而且血容量不足常在術後4h之內,因此,建議在術後4h內輸液量達到24h輸液總量的1/3。?

3.3 拔管護理:拔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說明拔管的方法,拔管時護士陪伴身邊,分散精力,解除思想顧慮與恐懼心理,特別是女性患者更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取得理解與配合。保留靜脈通路,備好升壓、解痙、擴血管及抗心律失常等急救藥品,保證急救器材到位。拔管前補充血容量,調整心率,必要時應用2%普魯卡因局部鎮痛。拔管時採用分段減壓方法壓迫止血;按壓傷口力度以能觸摸到足背動脈波動爲準;兩側股動脈有傷口時,嚴禁同時拔管按壓。拔管後30min內,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及心電圖的變化,患者的面色及表情,詢問患者有無頭暈及噁心的感覺,以減少或避免拔管綜合徵的發生。?

3.4 出血和血腫的觀察與護理:術後密切觀察患者傷口敷料、足背動脈搏動至術後24h。24h後去除敷料判斷有無血腫及大小。按Christens改良法判斷出血,包紮敷料上無可見血性滲出物爲正常。局部未觸及血腫或血腫直徑<5cm判爲出血無明顯意義;包紮敷料上的血量較多,估計血液丟失超過100ml,必要時需手法加壓、砂袋壓迫或再次加壓包紮以及血腫壓迫影響足背動脈搏動,則有重要意義。當發現或懷疑穿刺部位有血腫形成時,需仔細觸摸傷口周圍有無細震顫,聽診有無收縮期血管雜音,若有即是假性動脈瘤形成,證明出血仍在進行,應立即用手指壓迫止血,直到雜音消失爲止。

標籤:範文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