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職場健康

關於類風溼最好治療方法

隨着類風溼發病率不斷上升,人們已經對它越來越熟悉了,如何治療成爲關注問題的焦點。治療類風溼病,一定要選對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

關於類風溼最好治療方法

關於類風溼最好治療方法

(1)物理療法(藥浴 蠟浴 推拿按摩 物理牽引等)

治療原理:主要任務是幫助患者維持行走能力,通過麻痹神經減輕疼痛,緩解關節不適。他們的工作包括幫助患者制定鍛鍊計劃、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冷療和熱療、提供保健按摩服務,甚至包括鼓勵患者,爲其提供精神動力。

適應症爲: 輕度風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僅表現爲關節疼痛、腫脹。

【優勢】安全性高,緩解症狀、疼痛係數低。

【劣勢】只是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治療不,複發率高。

(2)藥物治療(甾體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激素風溼藥物 甲氨蝶呤等)

治療原理:初期能緩解疼痛、僵硬症狀,需要長期服用,隨着病情加重,效果越來越差,因爲藥物只是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不是從根源處治療。所以前期用藥好轉,停藥復發。中期越用病情越嚴重!

適應症爲:輕、中度風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僅表現爲關節疼痛、腫脹。

【優勢】可快速緩解疼痛和炎性症狀。

【劣勢】長期使用副作用有高血壓、骨質疏鬆和糖尿病,易復發。

(3)生物製劑(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英夫利昔單抗等)

治療原理:目前用於治療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新且具療效的是生物製劑,即基因工程蛋白。免疫系統在炎症反應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風溼藥物的作用原理是通過抑制免疫系統中與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密切相關的特定組分來發揮療效。生物製劑通常在其他藥物未能阻止炎症發生的情況下使用。

適應症爲:該療法適合中、重度風溼、類風溼。

【優勢】可減緩甚至終止風溼、類風溼關節炎病情的進展。

【劣勢】費用高、具有增加感染風險的副作用、目前已有使用生物製劑導致嚴重感染的報道。

(4)替代療法(冷療熱療、磁療、鍼灸等)

冷療和熱療:冷療和熱療是減輕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好的自然療法之一。冷敷法可減輕關節腫脹和炎症。熱敷法可放鬆肌肉以及刺激血液循環。

磁療:對於骨性關節炎和磨損性關節炎,一些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磁鐵可以有效地關節疼痛。但是磁鐵對於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尚不明確。

鍼灸:國立衛生醫院考慮將鍼灸療法作爲治療關節炎的一種替代療法。研究表明鍼灸療法具有減輕疼痛、減少止痛藥用量以及增加受損關節靈活性的作用。

適應症爲:該療法適合輕、中度風溼、類風溼。

【優勢】療法都可緩解風溼、類風溼症狀病緩解疼痛。

【劣勢】暫時性緩解症狀,治標不治本,長期不僅浪費錢財還會成爲抗體達不到效果。

類風溼表現

一、症狀體徵

多由1~2個關節開始發病,女性多開始於掌指或指間小關節;而男性多先由膝、踝、髖等單關節起病。通常在幾周或幾個月內隱匿起病,先有幾周到幾個月的疲倦乏力、體重減輕、低熱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全身症狀。

1、關節內表現

①晨僵:早晨起牀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它是關節炎症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其持續時間與炎症的嚴重程度成正比。②多關節受累呈對稱性的多關節炎(常≥5個關節)。常由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發病,其次爲膝關節易受累,還可有腕、踝、顳頜關節、肘、肩、頸椎、髖、膝關節等。③關節活動受限或畸形:隨着病變的發展,病變關節活動範圍逐漸減小,最後變成僵硬而畸形,膝、肘、於指、腕部都固定在屈位。手指常在掌指關節處向外側成半脫位,形成特徵性的尺側偏向畸形。④其他可有正中神經/脛後神經受壓引起的腕管?跗管綜合徵,膝關節腔積液擠入關節後側形成?窩囊腫(Baker囊腫),頸椎受累(第2、3椎多見)可有頸部疼痛、頸部無力及難以保持其正常位置,寰樞關節半脫位,相應有脊髓受壓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2、關節外表現

①一般表現可有發熱、類風溼結節(屬於機化的肉芽腫,與高滴度RF、嚴重的關節破壞及RA活動有關,好發於上肢的鷹嘴突、腕部及下肢的踝部等關節隆突部及經常受壓處)、類風溼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的壞死性小動脈炎,可表現爲指、趾端壞死、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等)及淋巴結腫大。②心臟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結節、心肌炎、冠狀動脈炎、主動脈炎、傳導障礙,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等表現。③呼吸系統受累可有胸膜炎、胸腔積液、肺動脈炎、間質性肺疾病、結節性肺病等。④腎臟表現主要有原發性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腎臟澱粉樣變和繼發於藥物治療(金製劑、青黴胺及NSAIDs)的腎損害。⑤神經系統除周圍神經受壓的症狀外,還可誘發神經疾病、脊髓病、外周神經病、繼發於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經病、肌肥大及藥物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⑥貧血是RA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屬於慢性疾病性貧血,常爲輕至中度。⑦消化系統可因RA血管炎、併發症或藥物治療所致。⑧眼幼年患者可有葡萄膜炎,成人可有鞏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還可有乾燥性結膜角膜炎、鞏膜軟化、鞏膜軟化穿孔、角膜溶解。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一般都有輕度至中度貧血,如伴有缺鐵,則可爲低色素性小細胞性貧血。白細胞數大多正常,在活動期可略有增高,偶見嗜酸性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貧血和血小板增多症與疾病的活動相關。

2、血沉 血沉增快表明炎症活動,可作爲疾病活動的.指標。如關節炎症狀消失而血沉仍高,表明類風溼關節炎可能復發。

3、類風溼因子(RF)在發病6個月內有60 %的患者類風溼因子陽性,整個病程中80 %患者類風溫因子陽性,高滴度陽性患者,病變活動重,病情進展快,預後較差,且有比較嚴重的關節外表現。RF陰性不能排除本病的可能;RF陽性,不一定就是類風溼關節炎,也可見於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一些與免疫有關的慢性感染,因此需結合臨牀。

4、瓜氨酸相關自身抗體羣

①抗瓜氨酸肽抗體(抗CCP抗體):抗CCP抗體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爲60%~75%和85%以上,明顯高於RF,抗CCP 抗體在RA早期就可出現,並與關節影像學改變密切相關,有助於早期RA 的診斷和治療。抗CCP抗體陽性的RA患者骨關節破壞程度較陰性者嚴重,表明抗CCP 抗體的檢測對預測RA患者疾病的嚴重性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②抗角蛋白抗體(AKA):AKA對RA 診斷具有特異性。AKA與RA 病情嚴重程度和活動性有一定關係,在RA的早期甚至臨牀症狀出現之前即可出現,是RA 早期診斷和判斷預後的指標之一。

5、其他血清學檢查: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免疫蛋白電泳顯示IgG、IgA 及IgM 增多。抗核抗體(ANA)在類風溼關節炎的陽性率爲10%~20 %。血清補體水平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重症者及伴關節外病變者可下降。C反應蛋白在病變活動期增高明顯。

6、關節液檢查關節腔穿刺可穿刺出不透明草黃色滲出液,其中中性粒細胞可達10000 ~50000/ mm3或更高,細菌培養陰性。疾病活動可見白細胞漿中含有RF和IgG 補體複合物形成包涵體吞噬細胞,稱類風溼細胞(ragocyte)。滲出液中抗體的相對濃度(與蛋白質含量相比較)降低,RF陽性。另外,關節鏡及關節滑膜活檢對RA的診斷及鑑別診斷也很有價值,並且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三、影像學檢查

早期X 線檢查僅表現爲軟組織腫脹和關節腔滲液。關節部位骨質疏鬆可以在起病幾周內即很明顯。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關節間隙變小、骨侵蝕,甚至關節面融合,提示關節軟骨破壞。晚期可出現半脫位、脫位或骨性強直。

標籤:類風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