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職業規劃可以很簡單

職業規劃可以很簡單

職業規劃可以很簡單

“我適合做什麼工作?”對於這個問題,職業心理學家認爲,首先要從認識自我開始,可以通過職業測評等科學手段,對人的一些基本心理特質如能力素質、個性特點等進行測量與評估,分析個人的各種特點,再結合工作特點,幫助個人選職業,幫助企業選人,最終達到人與職業的匹配。

除了科學嚴謹的專業手段外,職業定位其實也可以很簡單,你只要問問自己喜歡什麼、有無一技之長即可。當這兩個問題都有了明確清晰的答案,你就等於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喜歡什麼”即職業興趣。一個人能否在一個崗位上坐穩、做出成績,不僅要看個人的努力程度夠不夠,更取決於對工作是否感興趣。曾有一名求職者在招聘面試結束後,請筆者針對她的表現給出一些建議,使她的“不足之處能得到改正”。而筆者只能對她說:“我們公司不錄用你不是因爲你表現得不夠好,而是因爲這個崗位不適合你。”看着她失望的眼神,筆者感到非常心痛,因爲她尚未踏入職場就已經有了爲工作削足適履的錯誤想法。一個人違背個性一時改變或許不難,但若要在一年365天甚至更長的時間裏都變得不像自己,那根本就是痛苦的煎熬。

因爲工作原因,筆者接觸過不少求職者,其中不少人抱有這樣的.想法:“聽說這家公司不錯,不管怎麼樣,先進來之後再說。”帶着這種不良動機入職終究會覺得失落,也許公司並沒有當初想象的那麼好,而且公司發展得好與個人能否在崗位上表現出色沒有直接關係。所以,痛並不快樂的職場人不妨問問自己:有沒有覺得入錯了行?有沒有覺得得不償失?有沒有覺得上班是一種痛苦?有沒有很想換個工作?再次引用孫振耀的話:“有很多不快樂是源自不滿足,而不滿足源自心不定,心不定是因爲不清楚自己究竟要什麼,其結果就是什麼都想要,到頭來什麼都沒得到。”職業生涯首先要關注的是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但大多數人並沒有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人們想得更多的可能只是“我想要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越是迫切想得到一份工作越是飢不擇食,也越是想不清楚,工作履歷就會越來越差。飲鴆止渴的結果就是越喝越渴,直至毒發。

對工作的喜歡之外還要看自己擅長什麼,也就是職業能力。職業生涯規劃濃縮起來就是:要有一技之長。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人生在世,安身立命必須有拿得出手的技能。不學無術之人,即使機會擦破了你的衣服,你也只能眼看着它溜走。

有了拿得出手的技能,還需要執著地走下去。目標分散,或這山望着那山高,就有可能“樣樣通,樣樣鬆。”仔細研究世界五百強企業,其中不乏“一條道走到黑”的典範:零售業老大沃爾瑪自始至終只做零售,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一百多年來只做汽車與配件,美國首富比爾?蓋茨只做計算機軟件……可見,只有心無旁騖地做好一件事才更容易取得成就。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後,阿里的員工身價倍增,外界豔羨不已的“阿里人”該是最幸福的職場人吧?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有機會接觸到該公司的一名“技術猿”,迫切地想印證外間的猜想是否屬實。當“是否喜歡自己的工作”這一問題拋出後,“技術猿”道:“也談不上喜歡,但是工作嘛,責任心還是有的,該幹好的工作都會幹好。”再問:“你覺得什麼工作纔是好工作?”他毫不猶豫地說:“財務吧。”??在法國詩人蘭波的筆下,“生活在別處”是一句躍紙欲出的響亮口號,現實也確實如此:好玩兒的東西、幸福的生活以及合心的工作似乎都在別人那裏。

職涯路漫漫,若不想每隔幾年重溫一次求職的過程,若不想每年都在對工作和薪水的焦慮中度過,趕緊問問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會做什麼?或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標籤: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