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實習報告

地質實習報告15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質實習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質實習報告15篇

地質實習報告1

實習地點:平頂山市中祥聖達煤業有限公司(胡溝礦)

實習時間: 20xx年7月1日

實習過程

一)、路線地質教學階段: 1.記下胡溝礦及附近地區的所見所聞。

2.我們進一步熟練掌握小羅盤的使用方法。

3.觀察、識別各種基本地質現象,掌握其記錄描述方法:

(1)巖礦的野外命名及描述,標本的採集,巖性變化的觀察與記錄。野外實習中認識實習地區常見岩石,主要爲沉積岩,少量火成岩。瞭解岩石的巖性包括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及瞭解礦物的集合體。

(2)地層的觀察:野外實習中熟悉實習地區各不同地質時代的地層,包括羣與組,弄清岩層產狀,地層之間接觸關係。

(3)古生物化石的採集、編錄及初步鑑定,在地層中產出特點的觀察與記錄。

(4)褶皺、斷裂等各種基本構造現象的識別與確定,構造在空間的變化及其特徵的觀察和描述。

二)、編寫地質調查報告

(1)礦井概況

汝州市胡溝煤礦始建於1974年8月,屬地方國有企業,礦井設計生產能力6萬噸/年。1984年二水平延伸技術改造後,生產能力提升到15萬噸/年。平頂山市中祥聖達煤業有限公司位於汝州市蟒川鎮,距汝州市17km,原屬6證齊全的生產礦井。該礦井田面積1.47km2,批准開採三個煤層,目前保有地質儲量648.7萬噸,可採儲量262.7萬噸(20xx年度資源儲量動態檢測報告)。

該礦井田位於蟒川盆地中心,侯家溝正斷層、何莊正斷層、任村斷層和劉莊正斷層形成的地塹構造內,煤層傾角8—26°,煤層厚度0.2-9.6m,平均厚度3.7m,礦井正常涌水量318m3/h,最大涌水量413m3/h,主要充水水源爲距二1煤層底板5—15m的石炭系太原組L7-8灰巖和寒武紀灰巖含水層充水,礦井水文地質條件較複雜。

(2)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

平頂山市聖達煤業有限公司位於汝州市南蟒川鄉任村境內,距汝州市約17km,屬任村礦區。行政區隸屬於汝州市蟒川鄉任村管轄,交通條件便利。(詳見交通位置圖)。地理座標爲:東經112°43′48″-112°44′24″;北緯34°02′27″-34°02′58″。

該區屬大陸性半乾旱氣候,據汝州市氣象站歷年觀測記載,年平均降雨量爲652.8mm,最大降雨量爲1170.9mm,最小降雨量爲332.8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蒸發量爲2297.3mm,最小蒸發量1637.8mm。年平均氣溫14.2C,最高氣溫44.6 C,最低氣溫-18 C。年平均風速24m/s。最大風速36m/s。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霜凍期一般爲當年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最大凍土深度18cm。

(3) 礦井地質概況

礦區位於伏牛山區平原的過渡地帶,本礦井位於焦古山煤田任村礦區的中部及西北部,焦古山煤田是西、南、北三面環山向東開口的山間盆地。焦古山海拔787.34m,爲控制區內的制高點,東西走向,綿延於礦區南緣,構成天然屏障,向北逐漸起伏的山前剝蝕臺地,傾伏於汝河平原,形成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的盆地丘陵地形。聖達煤礦一帶地勢較爲平坦,標高一般+330m—290m。相對高差40m,屬剝蝕丘陵地貌。

胡溝礦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蟒川鄉任村,東臨丁莊西臨下任村。本區周邊局部有山西組地層、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部分地層出露,其它多被第四系及古近系覆蓋。據地表及以往鑽探揭露,地層由老至新依次爲寒武系、石炭系、二疊系及第三系和第四系。 本區位於蟒川盆地中心,爲一“地塹”構造,區內底層較爲平坦,傾角一般6~80,局部可達12~140,本礦區構造以正斷層爲主,並伴有寬緩的褶曲。據井下開採資料和勘探資料顯示,主要構造有:單斜構造、褶皺、斷裂等幾種構造。

褶皺 褶皺在地殼中分佈廣泛,規模大小相差懸殊大者延伸幾十至幾百米,小者可在受標本上見到甚至表現爲顯微構造。 褶皺岩層中的以個彎曲稱爲摺曲,他是褶皺構造的基本單位。

背斜 背斜世岩層向上的彎拱的曲折核部是老岩層兩側是新岩層且對稱重複出現,兩翼岩層傾斜方向一般相反。在胡溝礦區都能看到。

向斜 向斜是岩層向下的彎拱的曲折,核部是新岩層兩側是老岩層且對稱重複出現兩翼岩層傾斜方向一般相對傾斜。

斷裂 斷裂構造爲岩層受力後產生變形,當壓力大到一定的程度或超出岩層的強度極限時,岩層的連續完整性遭到破壞,斷裂構造又分爲節理和斷層。

斷層 斷層即岩層受地應力的作用後發生破裂,在力的繼續作用下沿破裂面兩側巖塊發生顯著相對位移的斷裂構造。斷層的規模大小不一,其形態和類型繁多分佈較廣對煤礦設計和生產都有很大影響根據斷層兩盤相對位移方向分類可分爲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稱爲正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稱爲逆斷層。兩盤巖塊沿水平方向相對平移的斷層稱爲平移斷層。我們在胡溝礦和任村、劉莊、何莊、侯家溝所見斷層均爲正斷層。 在胡溝礦觀察到的斷層較清楚。此斷層的斷裂面平直,走向爲東西走向,方向是向正南傾斜,傾角大約在45°左右,岩石爲緻密的石灰岩,顏色呈灰黑色,其表面有石英和長石形成的紋路。有上下兩盤相對移動時形成的淺痕,經過觀察,斷定此斷層形成於古生代晚奧陶統以後的某個時期。

節理 有張節理和剪節理,在任村附近,觀察到石灰岩中有張節理,此處張節理呈羽狀,其中有石英和方解石侵入形成的。也可以看到石灰岩的人爲斷裂面有大量的剪節理,其剪節理呈X狀,向裏延伸,剪節理面用手觸摸有光滑感,伴隨剪節理生成了大量的裂隙。

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測量岩層產狀的三要素的:岩層走向的測定,岩層傾向的測定,岩層傾角的測定。對岩層產狀三要素的測定就必須學會地質羅盤的正確使用。

結束語

在這次的實習的過程中加深了我對地質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從之前的書本的學習到現在的親眼所見及老師對實物的講解,現在有了更深的認識和學到新的知識,這都歸功於此次實習的作用。這次實習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知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學會了地質工具的運用。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爲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不過我們從中也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習中更使我們提高了繼續學習的熱情。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理,並且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一些考察的細節如做筆記應該用鉛筆等等,學會基本的考察報告的寫法,充分認識到地質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家鄉和各地的典型地質的興趣,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地質實習報告2

一、實習目的及任務:

鞏固和加深第二章關於岩石和礦物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瞭解不同礦物的分類、形態、顏色、解理、硬度和鑑別方法;學會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類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構成和結構;爲後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22日

三、實習地點:

土木工程學院樓 岩土標本室

四、實驗內容:

1)礦物的肉眼鑑定方法 (1)、礦物的形態。包括礦物單體和礦物集合體 (2) 、礦物的主要物理性質。 a)顏色:礦物的顏色是礦物對不同波長可見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應,是最明顯、最直觀的物理性質。 b)光澤:是礦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玻璃光澤等等 (3)硬度。礦物抵抗刻劃、研磨的能力稱爲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劃來大概瞭解礦物的硬度。小刀爲6~6、5,指甲爲2~2、5 (4)、解理和斷口。礦物受外力打擊後,嚴格按一定方向裂開成光滑平面的性質爲解理。 2)礦物的鑑定步驟 ( 1)、首先應先找到礦物的新鮮面,只有礦物的新鮮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礦物的化學成分和特徵 ( 2)、其次觀察、鑑別礦物的形態和物理性質 ( 3)、最後,根據觀察到的礦物的物理性質,結合常見造岩礦物的特徵,對礦物進行命名。

一、 六種礦物的鑑定過程

1、 正長石 首先找到正長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短柱狀、板狀,顏色是肉紅色(可以確定爲正長石),在日光燈下或陽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澤,先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說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劃,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爲6,觀察解理面有兩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

2、 橄欖石 首先找到該礦物的新鮮面,然後觀察它的形狀,粒狀,顏色爲淡黃綠色至黑綠色,在陽光下觀察,有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劃不動,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觀察解理面時無解理,貝殼狀斷口。由顏色、硬度、形態可知該礦物爲橄欖石。

3、 白雲石 首先找到該礦物的新鮮面,然後觀察它的形狀,粒狀,顏色爲灰白色,在陽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爲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爲2~3之間,在觀察解理面時有三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體。綜上所述可確定爲白雲石。

4、 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片狀、塊狀,顏色白色、 淡黃色、淺灰色,在日光燈下或在陽光下,反射光亮不明顯,成蠟狀光澤,用指甲刻劃就能刻劃的動,所以硬度比2 要小,即爲1(可確定爲滑石),在觀察解理面只有一組即完全解理面。可確定爲滑石。還有就是在實驗室中,用手摸滑石會感覺有點滑。

5、 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粒狀、菱形十二面體、二十四面體,顏色爲棕、棕紅色,在日光燈下或陽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說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劃,也刻劃不動說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欖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實驗室),最後觀察解理面,發現無解理面、不規則斷口。可確定爲石榴子石。

6、 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塊狀、粒狀、菱面體,顏色爲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燈下或在陽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澤,用小刀刻劃,能刻劃的動,說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說明比2大,最後觀察解理面有三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體(有方解石和白雲石),綜上所述可確定爲方解石。

二、 三大類岩石各描述兩種岩石的鑑別過程

三大類岩石的總體的步驟是:先觀察構造,再觀察結構,最後觀察成分。

(一) 岩漿岩 1、 流紋岩先觀察他的構造,岩石中不同顏色的條紋、拉長了的氣孔, 以及長方形礦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紋狀構造,很明顯發現他是最典型的流紋構造,可知道他是噴出巖。再觀察他的結構,顯而易見是斑狀結構。顏色爲肉紅色(正長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礦物成分爲長石和石英組成。

2、 正長巖先觀察他的構造,礦物在岩石中分佈比較均勻,無定向排列,爲塊狀結構,可知爲深成岩。再觀察他的結構,岩石全部由結晶礦物所組成,爲全晶質結構。顏色多成肉紅色、淺灰色,可知其主要礦物成分爲正長石,其次爲黑雲母和角閃石。

(二) 沉積岩 1、 碎屑岩鑑定碎屑岩時着重觀察其岩石結構與主要礦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結構,抓住這一特徵,就不會與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細觀察碎屑顆粒大小:粒徑大於2毫米的礫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顆粒肉眼難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輕微砂感。對於礫岩,還應注意觀察其顆粒形狀,顆粒外形呈棱角狀的是角礫岩,由磨圓較好的礫石膠結成的稱爲礫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礦物成分。礫岩類的碎屑成分複雜,分選較差,顆粒較大,一般不參與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長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2、 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最常見的是由碳酸鹽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雲岩最爲廣泛。 石灰岩顏色呈深灰色、淺灰色多成緻密狀,用指甲可以刻劃動,所以硬度較小,解理面無解理,在常溫下滴加稀鹽酸劇烈起泡初步斷定爲石灰岩。 白雲岩顏色呈淺灰色、灰白色,呈隱晶質結構用指甲可以刻劃動,硬度較小比灰巖略大,觀察解理面爲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紋,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紋,在常溫下滴加稀鹽酸不起泡,但加熱或研磨成粉末後則起泡。

(三) 變質岩 1、 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帶狀,麻巖的顆粒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長石。片麻岩上的條狀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礦物分佈形成的,比如深色條帶中含有鎂鐵質礦物,淺色條帶中含有長石、石英物質多。另外,顆粒大小也可產生條帶狀。認爲他們是變質沉積岩,根據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鋁礦物的長英質片麻岩與比較均勻的、含黑雲母和角閃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層狀共生。認爲他的主要是英雲閃長巖、奧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巖等深成侵入體經變質和變形作用形成。 2、 大理岩各種大理岩除純白色外,有的還具有美麗的顏色和花紋,常見的顏色有淺灰、淺紅、淺黃、綠色、褐色、黑色等,產生不同顏色和花紋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礦物和雜 質。大理石具有粒狀變晶結構,粒度一般爲中、細粒,有時爲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雲石顆粒之間成緊密鑲嵌結構。大理石的構造多爲塊狀構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條帶、條紋、斑點或斑塊等構造。

實習總結

經過這次的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加深了對書本上老師所講內容的認識,讓我對三大類岩石和造岩礦物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使我意識到學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使知識變活,還有就是在實習中,老師通過實物講解,使我明白了許多在課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這次實習時間有點短,學校應該多組織些這樣的實習,把時間延長些,這樣就能更好的學習工程地質。

地質實習報告3

一、實習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經濟概況

石門寨地區位於秦皇島市北二十八公里,屬河北省撫寧縣石門寨地區,區內有公路,與秦皇島相通,從秦皇島市去北戴河,海濱、山海關等,又有公共汽車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極爲方便。

工作區坐落在柳江盆地,爲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北、東、西三面爲陡峻的高山所包圍。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東南,在山海關以南入渤海,盆地內最高的山峯爲老君頂,海拔493.7m。南部大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佈區是本山區山高陡峻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區年降水量爲400---1000毫米,多集中於七、八月份,可爲全年降水量對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內。

二、地質概況

本區地層屬華北型,除較普遍缺失中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下中三疊統,白堊系、第三系外,就華北型地層而言,該區地層出露較全,化石較豐富。各單位地層劃分標誌清楚,地層特徵具一定代表性,全區範圍內所出露的地層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羣,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統至二疊系,中生界的上三疊至侏羅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區的地層順序,地層單位的劃分和各地層單位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間的接觸關係,河北省撫寧縣石門寨地區綜合地層柱狀圖本區地層,自下至上簡述:

(一)元古界青白口羣

1)下馬嶺組

下馬嶺組是區內出露最老的沉積岩,地層單位不整合於綏中花崗岩r2之上,在張崖子一帶,發育良好,出露全,張崖子西剖面可作標中剖面本組厚91米,主要巖性爲雜色頁岩(包括紫紅色,蛋青色、灰黑色,黃綠色等)。下馬嶺組的層型剖面,在北京西北昌平縣境內,最早的稱爲下馬嶺頁岩,後又稱下馬嶺頁岩組等。其實下馬嶺組的巖性不都是頁岩,與本區一樣還有部分砂岩,區內本組地層有兩個韻律組成,第一韻律的底部是灰白色粗粒長石石英淨砂岩可作玻璃原料。

本組除主要在東部落近南北向分佈外,在西南部的雞冠山一帶也有分佈,其與綏中花崗岩的沉積接觸關係,在雞冠山和張崖子西一樣明顯,波痕、泥裂等現象亦易見到。

2) 景兒峪組

本組主要分佈在區內的東部地區,出露的最好剖面在李莊兒溝,厚約28米,巖性由粗至細,由碎屑岩至粘土巖,至石炭酸巖,構成一個完整的韻律,與下馬嶺組整合接觸,與上覆下寒武統府君山組爲平行不整合接觸,上下界限明顯,巖性標誌石以其中上部分的粉紅色薄層狀的泥灰岩爲主要特徵,與下伏下馬嶺組的分層標誌,則以本組底部的砂岩作爲分界,此巖的特徵石顏色黃褐色和帶鐵鏽色,粒度較細,含鐵質及海綠石較多。

(二)古生界

寒武系

1) 府君山組

府君山組是區內寒武系最下部的地層,在東部發育良好,東部落北剖面,可作爲標準,剖面厚146米,巖性主要爲灰綠色豹皮狀含瀝青質白雲質灰巖,含較多的萊得利基蟲化石,頂部含核形石化石,本組屬淺海相沉積,其與下伏景兒峪組,上伏饅頭組均爲平行不整合接觸頂底界限和分層標誌都十分清楚,底部爲暗灰色,含瀝青質白雲質結晶灰巖,局部含礫屑,併產三葉蟲化石,與景兒峪組頂部地層相差懸殊,與饅頭組得分界則以本組頂部暗灰色含核形石得白雲質灰巖或以饅頭組底部的紅色碎屑岩和泥岩。

2) 饅頭組

饅頭組由於巖體侵入,構造破壞和風化剝蝕產生出零心,出露較

好的地層是在溫莊以北一帶,但距離較遠,東部落北出露也較好且完整。可作本區的標準剖面,本組厚71米,巖性特徵是鮮紅色泥岩、頁岩爲主,底部具有角礫岩和礫岩,頁岩中含石鹽假晶,並加少量白雲質灰鹽,本組與下府君山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毛莊組爲整合接觸,本組上、下界限均明顯,與毛莊組的分界是以本組頂部的鮮紅色泥岩層作爲標誌層,泥岩的特點是顏色鮮紅,成塊狀、無層理。這一分層標誌在整個華北地區都相當穩定,是典型的標誌層,本組沒有發現可靠的化石依據,但從岩石地層特徵,尤其是頂部分層標誌,結合層位來考慮本區下寒武統饅頭組的存在是無疑的。

3) 毛莊組

本組的分佈特點是與饅頭組相仿,但後者稍廣,在沙河寨的西,毛莊組出露較好,化石也較豐富,可作爲本區毛莊組標準剖面,本組厚約112米,巖性特徵以紫紅色頁岩爲主,頁岩含少量白雲母小片,就其顏色而言,比饅頭組要暗一些,俗稱豬肝色,與徐莊組相比,則又鮮豔一些,以褶頰蟲類三葉蟲爲主。

4) 徐莊組

本組的分佈比毛莊組更爲廣泛,比較好的剖面是東部落西剖面,此剖面不但出露全,而且化石十分豐富,上下界限也十分清楚,可作本區徐莊組標準剖面,本組厚101米,巖性爲淺海相的黃綠色,含雲母質粉砂岩,夾暗紫色粉砂岩,細砂岩和少量鮞狀會巖透鏡體或扁豆體,與下伏毛莊組組分界,是以黃綠色粉砂岩互層爲標誌,而毛莊組頂部則是比較單一的紫紅色頁岩。

奧陶系

1) 冶裏組

下奧陶統冶裏組的分佈大體上與鳳山組一致,區內東、西部都有,但主要部分在東部區 ,出露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莊一帶,揣莊北288高地西的剖面,可作區內冶裏組的標準剖面。

該剖面冶裏組厚125.5米,屬淺海較深水沉積,巖性可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爲灰色微晶質純灰巖夾少量裏屑及蟲孔狀灰巖,上部微灰色礫屑灰巖,夾黃綠色頁岩,與下伏鳳山組爲整合接觸,其分層標誌是以灰色礫礫屑灰巖作爲冶裏組的底界,此裏屑灰巖很薄,厚不到0.5米,其上便是質純灰巖,純灰巖在揣莊一帶形成陡砑子,地形標誌特別明顯,冶裏組化石有三葉蟲、筆石腕足類,腹足類、介形類等。

2)亮甲山組

亮甲山組的層型剖面在石門寨的亮甲山,在亮甲山剖面測得亮甲山組厚118米,茶莊北山剖面厚128米,均屬淺海相沉積,主要巖性是中厚層狀豹皮灰巖,下部夾少量礫屑灰巖和鈣質頁岩,與下伏冶裏組爲整合接觸,分界是以亮甲山組底部的中層狀豹皮灰巖爲標誌,風化後呈泥質條帶狀,局部含燧石純核,此層開始便見到頭足類化石“房角石”。

3)馬家溝組

本組分佈很廣,東西部都有,地層發育最好,化石較多的石茶莊北山一帶,該剖面可作爲區內馬家溝組的標準剖面,出露厚101米,屬淺海相沉積,主要巖性爲暗灰色白雲質灰巖夾部分白雲質含燧石結核,豹皮狀白雲質灰巖,頂部具少量灰巖,化石多產於頂部本組與下伏亮甲山組爲整合接觸,但二者界線十分明顯,分層標誌是以馬家溝組底部的黃灰色,具微層理,含礫屑燧石結合的白雲質灰巖,此層分佈穩定,在整個華北地區都可見。

石炭系

1)本溪組

中石炭統本溪組東、西部都很廣,發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東191高地和小王山一帶,小王山剖面可作標準剖面,本組厚82米,橫向上本組厚度有所變化,在石門寨西門處,測得厚度約70.7米,本組的巖性特徵與華北地區一致,是一套海陸交互相沉積,下部爲鐵質砂岩和褐鐵礦,粘土巖,平行不整合於馬家溝組之上,上部爲細砂粉砂岩及頁岩,夾3—5層泥灰岩透鏡體,透鏡體中含海相化石筵珊瑚,腕足類、雙殼類、腹足類、苔蘚類、棘皮動物類、粉砂岩及頁岩中含植物化石。

2) 太原組

上石炭統太原組得分佈與中石炭組本溪組相同,區內研究最早得剖面是在付水寨得老柳江,初稱爲雲山組,本組巖性較穩定,以灰黑色粉砂岩,含鐵質結核爲主要特徵,夾少量煤線及灰巖透鏡體,有兩個韻律組成,也含海相化石腕足類、雙殼類,是海陸交互相沉積,與本溪組分界明顯,本部底部青灰色含鐵質中細粒長石岩屑雜砂岩,風化後具小孔,特徵顯著,分佈穩定,過去稱做雲山砂岩,在遼寧太子河區則稱黃旗砂岩或小孔砂岩,此砂岩均可對比。

二疊系

1) 山西組

山西組主要分佈在東部黑山窯至曹山一帶,西部也有出露,本組是區內重要含煤層位,屬於近海沼澤沉積,研究和開採煤礦最早是在付水寨老柳江,因此本組以前稱柳江組,本組可以石門寨西剖面作爲標準剖面厚61.8米,主要沿線爲灰色、灰黑色中細粒長石岩屑雜砂岩、粉砂岩、炭質頁岩及粘土巖,構成兩個韻律。第一個韻律含煤層,第二個韻律的頂部含鋁土礦,本組厚度變化較大,約在35—60米左右,發育較好是老柳江、夏家峪、石門寨西一帶,往北至半壁店曹山長城區有變薄趨勢,與下伏太原組爲整合接觸,其分層標誌可以本組底部的灰色、灰白色長石岩屑雜砂岩爲界,這些砂岩在走向上有些變化,有時粒粗,並含礫石,有時變成中細粒結構,顏色可由灰白色變黃灰色,但結合地層層斜,上、下聯繫,以及注意山西組含可採煤的分佈特徵,便可加以區別。

2) 下石盒子組

下石盒子組主要分佈在黑山窯至石嶺一帶西部,有零星分佈,發育較好的剖面是牛毛嶺一帶,石門寨西門西側的剖面可作爲區內下石盒子的標準剖面,此剖面上本組出露完全,併產植物化石,厚115米。有三個韻律構成,本組屬湖泊相沉積,主要巖性爲灰色中粗粒長石岩屑雜砂岩。第二第三個韻律的頂部分別爲A2、A1層耐火粘土巖或粘土質粉砂岩,顏色爲紫色、紫灰色,含化石層位是在第一個韻律的頂部灰綠色含雲母泥質粉砂岩,中、下石盒子組與下伏山西組爲整合接觸,二者的界限以山西組頂部的B層耐火粘土爲標誌層。

3)上石盒子組

上石盒子組分佈比較侷限,主要在黑山窯,歡喜嶺至大石河西一帶,發育最好的剖面是歡喜嶺,此處可作爲上石盒子組的標準剖面,本組厚72米,本組巖性特徵明顯,分佈穩定,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粗粒長石淨砂岩爲主,夾極少量紫色細粒砂岩及粉砂岩,與下伏石盒子組的接觸關係,爲整合接觸,但上石盒子組的底部是另一個沉積韻律的開始,界限明顯,其下即爲下石盒子組的A1層紫色粘土質粉砂岩。界線的上下層都可作爲這兩組的分層標誌。上石盒子組底部的灰白色含礫粗粒長石淨砂岩更爲特徵,這層砂岩一般出露較好,單層厚度較大,總的厚也大,含長石量較多,雜質少,粗粒結構,並含礫石,這層長石淨砂岩以前曾稱南山砂岩,與太子河地區的彩家砂岩相當,在太子河又稱彩家砂岩或王八蓋子巖,其特點相似,是很好的區域性分層標誌,本組中未獲得化石資料,本組的劃分和時代的確定,主要是根據巖性對比。

4) 石千峯組

石千峯組是二疊系最上一個組,由於上覆中生代地層的覆蓋,因而出露很侷限,只見於黑山窯至歡喜嶺一帶,出露較好的是歡喜嶺至瓦家山一帶,此處剖面可作爲石千峯組的標準剖面,厚150米以上,主要巖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層,包括粉砂岩、泥岩,夾少量的礫岩粗粒至中細粒淨砂岩和雜砂岩。其於石盒子組爲整合接觸,二者可以顏色區分,石千峯組的底部是紫紅色含礫粗粒岩屑長石雜砂岩,從成分看,尤其是從岩石組合的特徵看,有較大的差別,即石千峯組的岩石成分和岩石類型都雜一些,本組在紅層中發現有植物及少量昆蟲化石。

(三)中生界

三疊系

黑山窯組 該組是晚三疊世地層,原屬下侏羅統北票組的下部層型剖面在黑山窯後村西,厚161.8米,巖性爲灰白色,中粗粒長石石英雜砂岩、黑色炭質頁岩、粉砂岩,含煤線,其中含大量植物和少量昆蟲及雙殼類等,屬湖泊相,與下伏上二疊統石千峯組爲角度不整合接觸,上下岩層產狀差別很大,本組底部具底粒巖,與上覆地層北票組爲整合接觸,但二者界限十分清楚,北票組底部以礫岩與本組分界。

侏羅系

北票組

北票組在區內分佈很廣,主要分佈在中部地區近南北展布,出露層序較全,露頭較好的剖面是在黑山窯後村至大嶺一帶,此處可作爲區內北票組的標準剖面,該剖面的北票組可分上、下兩段。

下段:以礫岩和含礫粗粒雜砂岩爲主,夾少量粉砂岩及頁岩,厚278米,與下伏地層上三疊統黑山窯組呈整合接觸,二者分界以北票組下段底部的礫岩作爲標誌層,下段植物化石豐富。

上段:以粉砂岩、黑色炭質頁岩爲主含煤線,厚215米,底部具大礫岩,與下段界限明顯,此段含植物、昆蟲 、雙殼類等化石。

北票組屬湖泊、河流、沼澤相沉積,由南至北厚度變化較大,尤其在東部區,北票組的不同層位覆於下伏地層上,這可能是由南向北超覆之故。北票組與下伏地層黑山窯爲整合接觸,與其他地層,如石千峯組、上石盒子組、下石盒子組、山西組都是角度不整合接觸,與上覆中侏羅統藍旗組也爲角度不整合接觸。

關於北票組的時代,根據植物化石組來看,應屬早、中侏羅世的錐葉蕨——擬刺葵組合。

藍旗組

藍旗組分佈在柳江向斜的核部近南北向延展,上莊坨西旁水崖剖面出露好,可作爲本組的標準剖面, 本組由火山熔岩,與火山碎屑岩互層組成,厚1000米以上,其下與北票組等較老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根據巖 性組合,本組可分下、中、上三部分,下不稍偏酸性,爲灰綠和淺黃綠色安山質角閃,粗安山質火山熔岩與集塊巖,火山角礫岩互層,厚400米左右,上部以中基性爲主,黑綠色、紫紅色、青灰色玄武質、玄武安山質和輝石,安山質火山熔岩和熔結集塊巖互層,夾少量火山角礫岩及泥灰岩,厚600米以上。

孫家樑組

孫家樑組分佈很侷限,在區內的東南部蟠桃峪一帶有少量出露,其上、下均被巖體侵入,未見與其他地層的直接 接觸關係,從區域資料來看,本組與藍旗組爲角度不整合接觸,本組厚350米以上,是一套灰色酸性和中鹼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括流紋質、粗麪質和粗安質火山熔岩、泥灰岩、火山角礫岩與集塊巖。

(四)新生界

區內新生界,只發育部分第四系堆積類型較多。

三.地質實習日記

7月8日 晴轉小雨 亮甲山

亮甲山是華北地區古生界奧陶系下統,形成於5.00—4.81億年,以亮甲山組地層命名的。亮甲山組以中厚層灰巖和白雲質巖爲主,形成於淺海環境,厚度118米,與下伏冶裏組,上伏馬家溝組均爲整合接觸。亮甲山組化石豐富,有頭足類、腹足類、腕足類、三葉蟲、古杯類、介形蟲等。其中頭足類、房角石、古杯海綿是本組的標準化石。

亮甲山上的首要任務是學習羅盤的使用。用後交方交匯法定出方位,即在待測地點找到兩個已知點,然後在地形圖上找到所對應的點,利用羅盤測出兩已知點的座標方位角,然後通過量角器量出對應的角度。在地形圖上延長兩直線。相交點爲待測點。但此地磁偏角爲-7°37′。因此,使用羅盤前,應先對其進行校正。利用螺絲調整羅盤零刻度位置。此羅盤應校覈爲352°23′。

亮甲山多爲化學沉積岩。典型特徵爲成型性。主要由CaCO3等碳酸鹽構成。對岩石的描述,不可或缺的是岩石的產狀,即產出狀態。產狀三要素分別爲走向、傾向、傾角、岩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位角,即爲走向。傾角即層面與水平面的夾角。此角與傾向是垂直的,但是知道走向,傾向不一定知道;知道傾向走向一定知道。

層面與節理面也是岩石的兩個方面。層面延展性好。通常爲明顯的顯露出岩層。節理面,延展性不好。按照產生節理的力學性質,節理主要分爲張節理和剪理:

張節理是岩石在張應力作用力下所產生的節理。其特點是產狀不甚穩定,在岩石中延伸不深不遠,多具有張開的裂口。節理面粗糙不平,面上沒有擦痕。節理有時爲礦脈所填充,在碎屑岩中的張節理常繞過砂粒和礫石節理之呈彎曲形狀,節理間距較大分佈稀疏而不均勻,很少密集成帶,常平行出現或呈雁形出現。有時,沿着兩組共軛呈X形的節理。斷開形成鋸齒狀。

剪節理,又稱剪切節理,是岩石在剪切應力的作用下所產生的節理,它一般產生於壓應力成45° 角左右的平面上,即最大剪切應力面上其特徵爲:產狀比較穩定,在平面中沿走向延伸較遠,在剖面上,向下延伸較深,常具緊閉的裂口,節理面平直而光滑,沿節理面可有輕微位移,因此在面上常有擦痕、鏡面等。在碎屑岩中的剪節理常切開較大的碎屑顆粒或礫石。或切開結核岩脈等。節理間距小,常呈等間距均勻分佈、密集分佈、密集成帶,常平行排列、雁形排列、成羣出現或兩相交叉,稱“X節理”,或稱“共軛節理”,兩組節理有時一組發育較好,一組發育較差。

解理爲較弱面。因此解理統計是判斷巖體穩定性的重要指標。包括解理的數量、寬度、產狀、發育程度、有無填充物。取1m3的岩石判斷以上各項數據,解理的程度發育越好,說明岩石越脆弱。因此在工程中的隧道工程邊坡穩定等應注意解理的統計。

岩石與瀝青的粘附性取決於岩石的酸鹼性。酸性岩石粘性大,如花崗岩。鹼性岩石粘性小,但可加入物質改變其粘性。

7月9日 晴 大石河 西上莊坨 沙鍋店

大石河全長70多公里,發源於河北省青隴縣自西向東,注入山海關附近的雁塞湖,最後匯入渤海。該河流從山區逐漸過渡到平原,屬於半小區,河流季節性強,上游多侵蝕,下游多堆積,並在侵蝕與堆積作用下形成了階地與河漫灘,上莊坨就是在階地上建立的一個村莊,在196高地上可明顯的看到二級階地、三級階地。此處出現了泥包礫現象。是洪積現象或冰水堆積而成。在侵入岩的作用下形成了以花崗岩斑岩爲主的巖牆。巖牆右側的灰巖與亮甲山的岩石的產狀一致,形成於淺海環境,產生了石崖、溶溝。

從動力學觀點看,水流作用於河牀、岩土上的推移力及上託力大於岩土的強度時,將發生侵蝕河搬運作用,否則河牀不會遭受侵蝕而產生淤積。

河流中流線位置發生擺動,橋墩的修建應考慮到這個因素,以半山區和平原區影響最爲明顯。山區河流以侵蝕爲主,河牀相對穩定,河谷寬度小,擺動小,半山區河流、水流在河牀內部有動盪性。主流線有擺動。平原區河流以堆積、淤積爲主,河牀極不穩定,河谷不確定,無明顯岸坡,河流主流線擺動劇烈。

天然河道上的橋樑工程,因修建墩臺使得河流原有過水斷面減少,水位的流向和流態複雜,流速在跨河段普遍增大,因而必然產生對橋墩、橋臺底部、地基的沖刷。這種沖刷來自於紊動、旋渦作用,因此對墩臺基礎砌置沖刷作用的研究,是設計墩臺所必須的。其主要任務是預測水流對地基的最大沖刷深度爲保證墩臺基礎的穩定安全,應砌置在最大深度以下。

河水的流速於流量給河兩岸的地址作用,並以此來判定喝水的流動方向。河流的礫石直徑與流速間是4次方的關係。

大石河凸岸即左岸爲堆積現象。大石河凹岸即右岸爲侵蝕現象。河卵石的分佈決定河岸的分佈範圍,河卵石的磨圓度及其大小能判斷河水流量。卵石越粗大,水的特性越強。河流搬運能力越強,卵石越光滑,磨圓程度越好,衝擊漫灘河流,人工形成河渠。

河流階地不能被淹沒。河漫灘在洪水期可被淹沒,階地與河漫灘均爲二元結構。

粒石堆出現成層性,河流流速擴大,紊流現象越強烈,河流地質環境越複雜,成層性越差,河流流速越差,河流流速小,則反之。階地堆積物以大的粒石爲主,沙含量較少。

階地的產生是內動力和外動力作用的結合,據其成因又將階地劃分了幾個等級。ァⅠ級階地受水流沖刷,發生變化,產生明顯陡坎。Ⅱ級階地物質結構組成:土、碎石、帶棱角狀混雜堆積。階地越高,岩土越老。

在沙鍋店出現了岩溶現象,此處岩漿岩爲塊狀結構,無層理,並形成了以花崗斑岩爲主的巖牆。巖牆右側的石灰岩是青灰色屬亮甲山組的豹皮狀灰巖。通過產狀判定推測出該地巖體與亮甲山組爲同一組。同時還可看到石崖、溶溝現象,這都是在化學侵蝕和機械等作用下形成的。石崖、溶溝的形成需求:水又侵蝕性;水有流動性;岩石要與水出現容實現象;岩石能與水作用;岩石本身要有初始裂隙。

7月10日 陰 義院口村

此處出露的岩石爲花崗岩,屬侵入花崗岩、岩漿岩與沉積岩相比,岩漿岩無層理,而變質岩存在變晶結構,有變質礦物。該處陡坎坡度大致爲70°。據巖體力學及岩石物理力學性質分析,坡度大於70°的邊坡極易產生整體滑坡。產生整體滑坡有三個影響因素:坡形,坡高,軟弱的滑動面。

此處地處山區,修建傍河公路最爲適宜。因爲山區地形複雜,地質情況複雜,而沿着河流的走向,地形爲河流的各階地,在同一級階地上,地形較平緩,地質情況均一,故修建傍河公路既省力又經濟。

在馬蹄嶺修建“S”形公路,主要是考慮到公路的坡度問題。“S”形公路可降低坡度,馬蹄嶺地面高程度變化較大,如修建直線公路,會影響行車安全,也不符合各面坡度要求;而採用“S”形設計則可降低坡度,提高行車安全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行車事故。在山區常見的這種設計思想即盤山公路。

此處修建工程項目主要影響因素是邊坡穩定性,修建隧道時,最大影響因素即邊坡穩定性。此處修建鐵路也可不用修建隧道,而用削坡取而代之。但削坡易失穩,且在7、8月份降水量加大,岩石的親水性勢必會產生對水壓力,從而也會使山體失穩,故在此處修路、橋時應注意邊坡穩定性。

7月11日 陰轉小雨 張崖子

張崖子—東部落地層剖面全長1660m,延伸方向向北面西,由新太古界變質花崗岩,上元古界變質青白口系長龍山組石英砂岩景兒峪組泥灰岩,古生界寒武系下統府君山組灰巖,饅頭組頁岩組成,張崖子爲該剖面起點。

本剖面反映了柳江盆地早期地質歷史的演化過程。

距今25~9億年,本區隆起,遭受剝蝕、缺失。下中元古界和上古生界,青白口系下馬嶺組。

距今9~8億年,本區下降,接受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長龍山組、景兒峪組濱海淺海沉積形成了本區第一套沉積地層。

距今8~5.6億年,本區擡升,遭受剝蝕,缺失震旦系和寒武系下統下部地層。

距今5.6億年,本區下降,接受下古生界寒武系下統府君山組饅頭組濱淺海沉積第二套沉積地層開始形成。

本剖面中新太古界與上元古界之間爲呂梁運動所形成的非整合,而二者爲整合接觸,上元古界和古生界之間爲薊縣運動所形成的平行不整合面,二者爲平行不整合接觸,其他各組之間均爲整合接觸。

在2號點上觀察的岩石爲8億年前形成的 ,而其下層岩石距今25億年,二者是平行不整合接觸。

在3號點上岩石爲岩漿岩,含sio2的含量定名的話爲中性巖,按產出狀態爲淺層巖,此類岩石爲閃長玢岩,呈白色。

而4號點上的岩石爲泥灰岩,呈淡青色,爲條帶狀,而磚紅色的泥岩、砂岩在毛莊和饅頭組具多。

碎屑物質包括岩石碎屑和礦物碎屑,在礦物碎屑中最常見的是化學性穩定的石英碎屑,在乾旱氣候條件下也常見到長石碎屑,此外 ,碎屑成分中也可見到白雲母,石榴子石等,碎屑物質主要是岩石物理風化的產物,有時也可能是化學風化未完全分解的產物,碎屑物質是構成沉積岩中碎屑岩類的主要成分。

7月12日 陰轉小雨 小王山

馬家溝組是華北地臺上升而成,此地層缺失上奧陶、盆系,下石炭、留系在太原組合有煤層,在1號點位有分層出現,上層爲馬家溝組白雲質灰巖,以MgCO3爲主要成分,下層爲深灰色緻密狀厚層灰巖以CaCO3爲主要成分,在2號點上,其分界點爲奧陶下的馬家溝組白雲質灰巖與中石炭系本系組的一套砂岩、粉砂岩、頁岩護層,而3號點上則是鋁土質石英砂岩,以Al2O3爲主,從產狀及連續上看爲平行不整合接觸,4號點上可看到海相作用下的泥灰岩。至此,海蝕作用結束。在5號點位上,分界點爲下二疊山西組與 中二疊下石盒子組,此處,主要Ca質的長石石英砂岩,6號點位上是上石盒子,中二疊山西組與下二疊的分界點,此處出現了黑色的頁岩和中粗粒的砂岩,同時,還有侏羅系的北票組岩石,此岩石具以下特點:沉積相爲河牀相的堆積,粒徑大小相差不大,粒石的磨圓度相差很大,顆粒分選性很差,膠結物複雜。

在7號點上,可見到侏羅系藍旗組的安山岩是火山噴發形成的,處於裂式噴發,巖被覆蓋在北票組上,二者是角度不整合,此地層爲最地層,此處爲塊狀斜長角閃鞍山岩,其新鮮面爲灰白色,揮發面爲黃褐色。

在8號點上見到的是馬蹄嶺埡口,在此處主要是越嶺線的選擇,一般在線形上爲回頭展線,而線長方面,埡口邊坡大,埡口兩側巖體的穩定性、巖質邊坡的穩定性,取決於坡面與各種結構面的產狀,空間組合的關係。

四.實習總結

此次實習所見到的地質情況,對公路和橋樑來說,是一個小結,此地地質構造比較全面,給出了工程建設中的不同處理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一定是經濟發展的地方,其發展勢必離不開路橋與外界的溝通,水的流動性給工程環境帶來了諸多影響,尤其是水上橋樑,河水的動力作用使河水具有了擺動性,河谷不穩定,再加上河水侵蝕、堆積、搬運作用,就使得橋臺的位置有所變化,河水是有洪汛期的,這對橋的高度是有影響的,橋要採用何種形式,可據此地地質情況而定,總之,水是工程地質中的一大因素。

公路的修建首先就是選線,影響公路選線的自然因素很多,主要有地形、地質、水文、氣候、土壤及植物覆蓋等因素,如沿溪線的選定,沿溪線是沿着河岸佈置的路線,其路線走向明確,以河谷方向爲指導方向,河兩岸地勢平緩,縱坡較小,常被洪水侵蝕,防護工程較多,沿河佈線跨支溝的人工構造物較多,沿河兩岸有較複雜和不良地質地段,當河谷較窄時,路線繞避的餘地小等問題時,應合理佈局,考慮以下幾點:根據資源開發的需要選岸,路線選在谷底寬闊,支溝少,地質條件較好,且有連續適宜佈線的臺地一岸,儘可能選在陽坡和迎風的一岸,儘量選在鄉鎮多,居民點密的一岸,其次路線高度的選擇應考慮在不受洪水淹沒和破壞的前提下,路線高度通常有低線位和高線位兩種情況。

越嶺線的選定也是公路建設中的一大內容,越嶺線需要克服很大高度,路線的長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決於縱坡的安排,所以越嶺線的主要矛盾就是埡口高度和路線縱坡間的矛盾,在馬蹄嶺採用的“S”形路線就很好的克服了高差大這一問題。

在山間修建傍河公路時,應注意巖體的穩定性,當地的年降水量及各種自然因素,巖體自身的穩定性,這些是山體是否滑坡崩塌的一個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岩石與水作用後的穩定性,有的岩石親水力強,作用後失去了原有的屬性,而產生滑坡、崩塌現象,即應考慮到山體的穩定性,來決定是否設防護牆,是否該遠離此山體而築路。

爲期一週的工會曾地質實習,讓我充分的認識到地質環境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同時也鞏固了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它結合了理論,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爲今後的理論學習及社會實踐劃上一個逗號,這次實習另一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太短,如能再長一點,我想理解得會更透徹,掌握的將更加牢固。

地質實習報告4

一、序言

1、實習時間:

xxxx年10月21—23日

2、實習地點:

延慶硅化木地質公園(10月22日)

碓石口—碓臼峪(10月23日)

中國地質博物館(10月25日)

3、自然地理概況:

(1)延慶硅化木地質公園

沿途有石灰岩山地、花崗岩山地、火山沉積盆地、白河峽谷等地貌類型。可看到石灰岩層面構造、單斜構造、穹窿構造以及硅化木的形成環境。

(2)碓石口—碓臼峪

該區域有很多震旦系硅質灰巖、石英砂岩,太古片麻岩,燕山期花崗岩。能看到不同時代岩層的`接觸關係以及燕山復背斜南翼單斜構造。

4、實習儀器及調查方法:

(1)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儀、地質錘、放大鏡、捲尺、標本袋、照相機、地形圖、記錄本、鉛筆等

(2)調查方法:

A、巖性和構造的觀察方法

選擇地質露頭作爲觀測點:自然露頭和人工露頭

a、巖性觀察內容

1、沉積岩

顏色:注意區別繼承色、原生色和次生色

礦物成分:繼承礦物、粘土礦物和化學沉積的礦物

結構:碎屑結構

構造:層理、波痕、結核、化石

2、岩漿岩

礦物成分:暗色礦物和淺色礦物

結構:結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態

構造:氣孔、杏仁、流紋等

3、變質岩

礦物成分:特有礦物

結構:變晶結構和變餘結構

構造:片理、片麻、千枚構造

b、構造觀察內容

層理構造:注意區分層面和節理面

褶皺構造:觀察褶曲類型

斷裂構造:斷層和節理

B、地質露頭的測量方法

產狀的測量注意事項:

a、查明所測的層面是岩層上層面還是下層面,二者傾向差180度

b、所測層面應能代表整個岩層的產狀

c、測量傾角時,一定要測量層面與水平面的最大夾角。

C、鬆散沉積物的調查方法

觀測內容:沉積物厚度、產狀、顏色、結構和構造特徵等

第四紀沉積物鑑別標誌見附表

D、野外記錄的內容

記錄形式:文字記錄、圖上記錄、圖形記錄和照相記錄

記錄內容:觀測日期、天氣狀況、當日路線起止地點,各點觀測記錄

各點觀測記錄:順序編號、地形圖上座標、方位、露頭或剖面的性質、巖性、構造、產狀、厚度、接觸關係,地貌調查的主要內容等。

5、基礎資料:

附表1第四紀沉積物鑑別標誌

附表2岩漿岩和沉積岩的分類

地質實習報告5

一、實習地點

xx市xx區xx水庫。

二、實習目的及要求

1、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繫。

2、認識瞭解水工建築物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a、地形地貌條件。

b、岩石與土的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

c、地質構造。

d、水文地質條件。

e、物理地質作用。

f、天然建築材料等方面。

3、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繫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4、通過實際考察,瞭解各種地質現象,增加感性認識。

三、實習內容

xx水庫及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簡介。

xx水庫(中型)位於高明區楊梅河上游,水庫集雨面積爲xx,庫容爲xx,興利庫容爲xx,大壩爲均質土壩,壩頂設計高程爲xx,頂寬x,最大壩高xx。溢洪道爲開敞式,底高程爲xx,寬xx。在壩後建有一座發電站,裝機發電功率爲xx。水庫在xx年安全鑑定爲二類水庫,但是經過幾年的觀察,前期所進行的除險加固措施未能徹底消除水庫的安全隱患,主要還存在壩體滲漏嚴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壩壩體單薄、反濾體存在失效跡象等安全隱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問題。水庫下游xx村的村民未能遷往他處,這樣不但給水庫的管理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更嚴重的是,羣衆在水庫管理範圍外,溢洪道尾水兩側承包責任田裏興建住宅房屋,逐漸遍及了整個大壩下游的泄洪區域,涉及房屋xx,人口xx。由於下游泄洪渠道僅x寬左右,加上淤塞嚴重,一旦水庫泄洪將淹浸和沖刷下游農田和這些房屋,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威脅。

該工程任務以灌溉爲主,兼有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等別爲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築物爲3級,次要建築物爲x級,臨時建築物爲x級。水庫永久性主要建築物防洪標準按x年一遇設計,xx年一遇校覈;溢洪道消能防衝防洪標準按xx年一遇設計。“十一五”期間計劃對xx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工程需土方xx萬m3,石方x萬m3,混凝土x萬m3,計劃總投資xx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爲大壩壩體採用高壓擺噴防滲,上游壩坡坡腳增設拋石壓腳,下游壩坡坡腳新建排水棱體,重建輸水涵管,重建壩後電站,整治溢洪道下游歸河段長xxm,完善大壩觀測和水庫自動化監測等。本工程招標範圍爲水庫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專項部分及電站部分。

地質實習報告6

一、實習目的及要求

普通地質認識實習是以獲得對主要地質現象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普通地質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與技能,根據地質現象進行地質思考、編寫地質實習報告的基本方法,爲後繼課程打下良好的地質基礎爲目標的地質啓蒙教學實踐。普地實習要解決實踐問題,培養觀察、識別、判斷、分析的能力,以及準確運用地質概念的能力;掌握地質工作基本方法與技能;提高綜合分析、歸納、敘述寫作能力。

進行普地實習需要通過野外觀察,培養實踐能力,認識礦物岩石、化石、地層、地質構造,學會地形圖的使用、地質工具的使用、空間點方位的確定、地質體產狀的確定、地質現象的記錄、地質圖件的繪製、地質標本的採集。

野外地質實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認真、主動地觀察地質現象,勤于思考,完成教師佈置的各項作業,才能對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要求做到“四勤”,腿勤、手勤、嘴勤、腦勤。

二、自然地理概況

1、南京湖山

南京湖山地區位於南京東部,隸屬南京市江寧區湯山鎮,因湖山村而冠稱,距南京中山門約21km,可由滬寧高速公路或寧杭公路直達(圖1)。其大致包括寧杭公路以北,前新村-湖山村-培墅村一線以南,湯山-龍潭公路之西和青龍山-烏龜山之東的地區,其東南角即爲湯山鎮政府所在地。

南京湖山地區處於寧鎮山脈西南部,屬於低山丘陵區。區內有三列山、兩列谷。山脈走向NEE,與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三列山之間爲兩列谷地,其中的北列谷地勢較低區內,屬低山丘陵區.北列山海拔高程120~171m,包括泉山和棒錘山;中列山山勢較高,標高多爲150~250m,有孔山、獐龍山、培山和千山等,最高峯孔山,海撥高度爲342米;南列山由珠山、黃龍山、連山、團山、小墓山、陡山、擋山和狼山等組成,標高多在140~240m之間。

南京湖山地區地學研究歷史悠久、研究程度高、教學資源豐富。從古生代到中生代的漫長地質演化過程中,形成並保留較爲完整的地質記錄,構造變形適中,構造樣式典型,化石

豐富,沉積岩類型多;構成難易適中的野外地學教育資源,是我國著名的基礎地質教學基地之一。 2、南京六合方山

長江北岸南京六合、儀徵一帶,聳立着一座座古火山火山,和稱六合火山羣。已知25座,研究詳者12座,包括方山、、馬頭山、塔山、瓜埠山、奶山、紅山、大銅山等。其中有一座形態頗爲完整的火山錐,不僅形態保存完整,

而且結構帶典型,是六合方山。六合方山位於六合取東溝鎮北4公里處,可由寧通高速公路至六合城,再由六合至橫樑鄉鎮公路直達,距南京長江大橋約76千米。

南京六合方山外形爲截頭圓錐狀,全山面積約2平方公里,頂高188米,標高150米。山的外圓直徑爲1300-1600米(南北長,東西窄),山頂平緩,內部凹陷,凹陷處爲火山口位置所在,火口外圍直徑約600米,底部直徑爲300米,陷落深度達80米。火口周圍熔岩高聳,是一道由玄武岩陡坎所構成的火山口垣,背側有一缺口,因此六合方山從東、南、西三個方向觀之爲平頂山,平面上觀之則是一座馬蹄形的火山錐。

圖1實習區交通位置圖

三、實習概況

實習隊由金陵學院城資系09級五個專業兩百五十多個同學和教師吳俊奇、閻長虹、劉

家潤、施貴軍、趙明、蔡雲峯、葉淑君、許寶田、潘國強、閻正副、劉道忠、王實、周潔等共13人組成,吳俊奇任實習隊長,劉道忠負責後勤工作。我組帶班教師爲閻長虹。實習分爲兩階段進行:20xx年5月8日至5月14日在南京湖山地區、南京六合方山進行野外地質觀察,5月15日至5月16日進入室內階段整理。

野外實習的主要內容分別是,實習區地層與化石、地層接觸關係、巖性特徵及其沉積環境;沉積岩、火成岩、變質岩的主要類型及野外肉眼鑑定方法;褶皺構造、斷裂構造的野外識別;南京六合方山火山錐的物質組成、火山機構;認識南京湖山陽山泉、觀察外動力地質作用塑造的地貌景觀;野外常規地質工作基本方法與技能訓練,包括地形圖和地質羅盤的使用,野外地層剖面圖、路線地質剖面圖的繪製,野外地質記錄等;初步學會掌握利用野外地質素材,組織歸納,編寫地質實習報告的能力;瞭解內外地質作用的關係,培養對大自然塑造的地質景觀的熱愛,啓迪勇於探索地球的奧祕。

實習中完成的主要任務:

1、觀察了5條地層剖面,。對湖山地區地質發展史以及六合方山火山錐的組成,火山機構及噴發過程有了清楚的認識。

2、基本掌握了實習區碳酸鹽巖類、硅質岩類、泥質岩類、閃長玢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等主要岩石類型及野外肉眼鑑定方法。

3、掌握了地形圖、地質羅盤的使用,地層剖面圖和路線地質剖面圖的繪製以及野外地質記錄等常規地質工作基本方法與技能。

4、初步掌握了實習區的背斜構造、向斜構造以及正斷層、地壘構造野外識別方法。

5、初步學會編寫地質實習報告的方法。

通過本次實習對地質學的理論知識加深理解,初步掌握了野外工作方法,完成了野外觀察任務和野外記錄,6月15日完成實習報告初稿。經教師審閱,提出修改意見。

地質實習報告7

一、實習目的

爲了加強對《地質學》和《自然地理學》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通過野外實習,進一步加固和加深課堂多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出用地質觀點分析實際問題和觀察的能力,在實習中,觀察分析褶皺、斷裂特徵,學會辨認分析河流地質作用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明確地質的地位以及與自然地理和現實緊密結合的思想。

二、實習內容

遠在xx億年前的太古代,xx山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積了泥砂物質、火山噴出物等,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這些物質變成了石英砂岩和火山岩。

在距今xx到xx億年前,xx山地區發生了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地質上稱爲xx山運動,使海底沉積的石英砂岩和泥質岩石變質,形成了石英岩。xx山主要由一些堅硬的、不易風華的石英岩組成。石英岩是由砂岩經變質而成的。礦物成分主要是石英,所以岩石既堅硬,抵抗風化的能力又強。強烈的地殼上升運動,把它擡升起來高出中原數百米,形成羣山聳立,層巒迭嶂的山勢。

《詩經》上稱“嵩高爲嶽,峻極於天”,古有“峻極峯高四望雄,中原穎氣弱天下,西連華嶽三峯渺,下瞻黃河一線通”的說法,都是對xx山高大雄偉的形容。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xx山地質博物館。

第三天和第四天,我們去了xx廟和xx水庫。瞭解了元古界的岩石——砂岩、河流階地和洪積扇、河漫灘三種流水地貌單面山。河流階地由於河流下切,河牀加深,河漫灘相對擡升,超出一般洪水期水位,呈階梯狀分佈於河流兩岸,這種地形就叫做河流階地。其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先發育一個相當寬廣的谷底,後來河流向下侵蝕。

在實習中我們發現,由於人們長期的開礦、挖山鋪路,致使當地的許多地質地貌遺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對研究地史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第五天,學習判斷斷層。斷層上盤前緣所形成的崖坡或陡坎。斷層是岩石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斷裂構造。

該破裂面稱斷層面,斷層面在地面的露頭稱斷層線。斷層面兩側的巖塊稱斷層盤。如果斷層面是傾斜的,則斷層面上的盤稱斷層上盤,下面的盤稱斷層下盤。

三、實習總結

通過爲期xx天的xx山地質實習,我們將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野外觀察到的景象相結合,一方面使我們看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使得我們對基本的地質地貌狀況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這次實習也是對我個人的一次挑戰,從來沒有爬過山的我,這次對我個人的意志品質是一次考驗,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鍛鍊。

地質實習報告8

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洞山,羅山,茅仙洞和鳳陽韭山洞進行地質實習。目的是讓我們對學校周邊環境的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的影響得到初步的理解。我和馬紀倫,陳亮,陳文亮,任揚揚一組

路線一 洞山

實習內容:

1.觀察洞山地區的岩石、地層和古生物,瞭解其沉積環境;

2.練習羅盤的使用,測量岩層產狀;

3.瞭解洞山地區的構造特徵。

7月8日,我們的第一站是淮南洞山。洞山遊園是舜耕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舜耕山因上古賢君大舜在此耕耘而得名。山脈橫亙在市區,東西走向

早上8點,我們就在淮南礦業集團公司門口集合。老師簡單的交代了一下今天的實習路線和目的,並且詳細的給我們介紹了羅盤的構造和使用方法。羅盤有兩套測量系統,其中5、6、7爲垂直測量系統,用於岩石傾角,山坡

坡角等。其餘全爲水平測量系統,用於水平方向的定向、定位測量。

羅盤使用前,首先要校正磁偏角,否則在工作中要出大問題。

淮南地區磁偏角爲偏西4°。校正時可以用羅盤配備小鑰匙或刀片,旋轉羅盤外殼合頁旁的手動螺旋,讓水平刻度盤逆時針旋轉4°,即以356°對準刻度盤上方正北標誌點即可定向要確定自己所在位置位於已知標誌物(樹、房屋、山頂等)的什麼方向時,具體操作如下:1)手持羅盤至腰部,打開並將瞄準硯板大致對準標誌物;2)將羅盤保持水平;3)活動反光鏡,讓標誌物影像出現在反光鏡中;4)上下活動瞄準硯板,使之也出現在反光鏡中;5)在保持羅盤水平的情況下,轉動羅盤,使標誌物、硯板和反光鏡中線位於一條直線;6)讀南針(纏有銅絲者)所指度數,就是所在地方位。

若測量標誌物在自己所在點的方位時,只要讀北針數據就行了。

方位的計量數據來自地理座標系,與數學中的幾何座標系明顯不同,它以縱軸正北方向爲0°,順時針方向計量,東爲90°,南180°,西270°。依次可劃分爲北東(NE)、東南(ES)、南西(SW)、西北(WN)四個象限。二者可以換算。例如E30°S,讀作“東偏南30°”,實際爲120°方向;260°可以標誌爲W10°S。學習者可自己畫圖並練習換算,以熟悉地理座標系。

定位某些重要的觀察點,除了地質內容的觀察和描述,還要記下它們的位置。這就需要進行定位測量。具體方法是:選擇兩個不在一條直線上的標誌,利用前面定向的測量方法確定觀察點在標誌物的方位,記錄在筆記本上。如帶有地形圖,選出地形圖上標記的實際標誌物,二個、三個均可。取得數據後作圖:⑴以標誌物爲原點,建立地理座標系,其方向應與地形圖一致;⑵將測量的方位數據分別用直線表示出來;⑶兩條直線交會處應是觀察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如果測了三個數據,三條直線交成一點,說明測量數據是準確的,如若交成三角形,說明測量有誤差,三角形大小意味着誤差大小。觀察點應位於三角形中心。誤差過大時,須重測。

岩層產狀測量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描述岩層空間展布狀態、分析岩層形變和研究構造的重要數據。

首先選定一個較平整的岩層面。注意選定時一定要前後左右觀察一下岩層層面的位置,不要將節理面或風化面當成層面。

將羅盤打開成面狀,將長邊緊貼岩層面並保持水平,代表一個水平面,讀出磁針(南、北針均可)指向的刻度盤數據,就代表水平面與岩層面交線的方向,亦即岩層走向。

將羅盤折起,短邊緊貼岩層面,保持羅盤水平,北針所指數據即岩層傾向。

將羅盤長邊沿垂直走向方向上緊帖岩層,旋轉羅盤底部手柄,讓垂直水準器氣泡居中,讀出白色短線標誌所指度數即岩層傾角。

一般情況在對走向不做特別要求時,岩層產狀數據只需量出傾向和傾角。記錄形式如下:如記做90°∠45°,其中90°爲傾向,∠45°爲傾角。在平面地質圖上標記爲┰45°,其中長線爲走向,短線爲傾向,45°爲傾角。長、短線的方向參照地理座標系作出。從中一眼即可看出:走向東西,傾向南。

瞭解這些以後,我們就出發了。從新建成的洞山隧道穿過,走了大概一個小時15分鐘的路程,我們到了第一個觀測點,老師告訴我們這裏屬於四頂山組。巖性特徵:巖性以中—厚層含疊層石白雲岩爲主,自下而上可分三段。一段:灰白、粉紅及粉灰色中厚—厚層白雲岩、泥質白雲岩,含疊層石I.等;二段:下部灰、灰黃色中厚含豆狀燧石硅質白雲岩、泥質白雲岩,底部夾石英砂岩透鏡體,上部粉紅、灰紫色薄層含泥質的白雲岩、硅質白雲岩及鈣質粉砂岩,含疊層石:Linellaf.及微古植物L.等;三段:爲淺灰、灰色厚層含燧石結核及條帶白雲岩,含疊層石G等及微古植物等。本組底部以灰白色含疊層石白雲岩與下伏九里橋組分界,爲連續沉積,整合接觸。上覆爲下寒武統假整合覆蓋。主要分佈在安徽淮南、鳳陽山區及霍丘一帶。厚度變化在274—321m之間。

路線二羅山

實習內容:

1.觀察舜耕山斷層;

2.瞭解組成羅山山體的岩石和地層;

3.觀察“淮南蟲”的產出層位,認識疊層石,瞭解寒武紀前的生物特徵;

4.觀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間的不整合;

5.認識岩石風化剖面,瞭解土壤的形成。

7月9日,我們按計劃到了羅山。早上8點,大家在羅山油庫門口集合。

在羅山南側山餘家村北小山崗上,有一個完整的風化剖面(圖4—1),自上而下:

A.土壤層:灰褐色,植被茂盛,厚5—25cm。

B.淋濾層:棕褐色,主要由粘土礦物組成;富含Fe3+,板結成塊狀,垂直

節理髮育,厚10—50cm。

C.半風化層:土黃色,暗色礦物已風化,岩石結構尚保存,但已疏鬆。

D.基岩層:深灰色,爲上太古界霍邱羣角閃斜長片麻岩。

基岩由角閃石和斜長石組成,風化過程中在H2O、O2、CO2等作用下,礦物被分解,K+、Na+、Ca2+、Mg2+等被淋濾,Al3+、Fe3+不活躍組分殘留原地,分別形成粘土礦物和氧化物。如地處熱帶—亞熱帶雨林氣

候帶,粘土礦物、或圖4—1山餘家風化剖面

鐵的氧化物會進一步被水解,形成鋁土礦、褐鐵礦等礦產,是提煉鋁、鐵等金屬的重要原料。淮南地處溫帶,這種情況較難出現。

沉積岩除了粘土巖,其它巖類都或多或少含有粘土礦物,它們風化後,也會殘餘大量的粘土礦物。八公山、舜耕山的岩石縫隙中、凹地裏都可以見到它們。

風化作用可以形成許多有用礦產,但更重要的是它爲人類提供了寶貴的土壤資源,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耕地。但這是一個漫長的地質歷程。1cm厚的粘土層的形成可能需要成千上萬年,但一陣風,一場洪水就讓它們消失。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是世界的1/4,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荒漠化還在使它不斷減少。究其原因,還是人類過度開發、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所致。保護環境,保護耕地,已是刻不容緩,否則,我們的子孫後代將何以爲生?

地層中的古風化面常常當作不整合或假整合的標誌,它們代表岩層由沉積轉變爲風化侵蝕的過程,造成了地層缺失和不連續,多被解釋爲地殼上升的結果。如淮南地區奧陶系馬家溝組和上石炭統太原組之間的鋁土巖和褐鐵礦層,就是中奧陶世後華北地區整體上升,經歷了志留紀、泥盆紀、早石炭世的長期侵蝕風化的產物,直到晚石炭世纔開始接受沉積,形成石炭二疊系含煤地層。

路線四 茅仙洞——韭山洞

實習內容:

1.觀察淮河的地質作用;

2.瞭解地下水的地質作用及其產物。

7月10日,由於今天的實習地點較遠,我們在早上7點就集合出發了,乘車先到了鳳台茅仙洞。目的是觀察淮河的地質作用。

河流地質作用是陸地上最重要的地質作用之一,通過其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不斷改造地表形態,形成各種礦產,孕育着人類文明。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的白山頭,目前已無法記錄它的原始長度。一一九四年南宋時期,黃河在河南省原陽縣決口,洶涌的洪水攜帶數以萬億噸的泥沙衝入淮河流域,淮河自江蘇江陰以下的河道被淤平,從此淮河失去了入海通道,成了名副其實的“斷頭河”,只得藉助洪澤湖匯入長江。演繹了一幕慘烈的“黃河奪淮”的歷史。於是每每洪水肆虐,危害兩岸百姓,成了有名的害河。解放後,人工開挖了蘇北灌溉總渠,引淮入海,淮河才重新有了自己的入海通道。

淮河自西向東流經淮南市區。在西部鳳臺縣城附近由於受到八公山的阻擋,迂迴繞行形成“幾”字型。繞行中河曲發育,河道狹窄,水深流急,河流以侵蝕作用爲主。在茅仙洞附近,位於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於快速的側蝕作用形成了懸崖峭壁。繞過八公山,河流進入淮北平原,這裏地勢平坦,河道變寬,河水流速減緩,泥沙攜帶能力降低,沉積作用增強,特別是流經八公山侵蝕、搬運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積,逐漸形成河心灘,導致河流分叉,形成所謂的“二道河”。河流淤積的土地肥沃,適合農作物生長,因而建立了“二道河”農場,每年向國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糧。

茅仙洞風光綺麗,令人心曠神怡,被道家奉爲“清虛仙境”。西漢時茅氏三兄弟在此建觀修道,以後是否成仙不得而知。有一點是真實的,是淮河的地質作用造就了這如畫的風景。隨着侵蝕作用的繼續,河道會逐漸北移,茅仙洞會慢慢消失,,如此發展下去,也許幾萬年、幾十萬年以後,茅仙洞與二道河之間的山體會被侵蝕殆盡,夷爲平地,或者形成一個“牛軛湖”,而河道則會“去彎取直”,河水在茅仙洞的位置向東北在八公山鎮附近流向二道河。(如圖4—3),那時,八公山的大部分將不復存在。

河流既是如畫山水的“雕塑師”,又是移山填海的“大力士”。

淮河河牀內沉積物主要是沙,主要由石英碎屑組成,其次爲長石、白雲母、岩屑、生物介殼碎片等。分選較好,磨圓程度較高,大小一般在0.2—0.05mm左右,多爲細砂。河漫灘主要爲粉砂和粘土。

地史中的河流沉積由河牀沉積及河漫灘沉積組成,碎屑沉積物自下而上由粗變細,形成完整的沉積系列。在河湖密佈或河流入海處,河流淤積形成大量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形成的有利場所。

上午十點,我們從茅仙洞出發,經過快4個小時的路程,到達了鳳陽韭山洞。目的是瞭解地下水的地質作用及其產物。

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資源,也是陸地上重要的地質營力,不斷改變地表形態。其形成的岩溶洞穴、石林等亦是重要的旅遊資源。但地下水的地質作用也會造成各種地質災害,如過度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岩溶陷落、滑坡、泥石流等。八十年代以來黃淮地區普遍發生的煤礦井筒破裂也和地下水有關,它們都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韭山洞位於淮南市東南鳳陽縣宋集鄉境內韭菜山。區內出露下寒武統地層,爲一單斜構造,岩層產狀一般爲180°∠20°。其原爲隱於淮北平原下淮南復向斜北翼東延部分。因受北北東向武店正斷層的影響,西部上盤下降,隱於淮北平原新生代鬆散層下,東部下盤上升得以出露。據測算,此斷層垂直落差在1500米以上。

岩溶發生於毛莊組,灰巖與頁岩互層,節理密集,爲地下水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溶洞全長近1500米,初始時岩溶順着石灰岩層發育,隨着溶洞擴大,下伏頁岩層亦被沖蝕,上覆岩層發生重力垮塌,導致溶洞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囊括五嶽”、“峽谷幽深”等壯麗景觀。洞穴延伸受岩層和節理控制,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瞬息萬變,猶如一個巨大的迷宮。地下水的沉積作用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簾、石幔更因其奇特造型引出許多美麗的神話與傳說,讓人浮想聯翩。

進入洞中,遠離塵世的喧囂,猶如到了夢幻般的人間仙境,讓人真切體驗到融入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將來,當我們享受富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應該有一個怎樣的生存環境?這也許是一個有益的啓示。

地下水的地質作用會繼續,溶洞會不斷擴大,最後導致地面塌陷,溶洞消失。但新一輪的侵蝕又會開始,形成新洞穴。只要其它條件不變,這個過程就會永遠進行下去,直到有一天將山體夷平。

溶洞是人類最早的“家”,許多古人類化石就是在洞穴堆積中發現的。淮南地區山區多爲碳酸鹽巖,岩溶發育,如上窯東洞山的溶洞,舜耕山洞山的溶洞規模都不小。這裏緊靠淮河,有充足的水源,應是古人類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方。中國古人類學者曾將其列爲古人類化石發掘的重點地區,但無所獲,這些珍貴的地質遺產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

南方的溶洞一般以鐘乳石爲主,其特點可概括爲娟秀、精巧、玲瓏剔透。北方的溶洞則以石幔見長,具有寬闊、粗獷、險峻神奇等特點。韭山洞屬典型的北方溶洞,以深、大、險、奇、古而著稱。洞內景點絕大部分爲石幔,輔之石筍、石柱、石鐘乳,各呈其形,千姿百態,蔚爲壯觀。

越往前走,感覺溼度越大,溪水越多,快到出口處時,一段水路擋住了去路。原以爲徑直即可出洞,不曾想遇水而阻,正當我們一籌莫展之時,忽然柳暗花明,只見一葉小舟象箭似的駛了過來,我們乘上小船,船伕以手撐壁頂,逆水泛舟,行至數十米,露出光亮,靠岸之後,登上天洞,穿過石林,拾級而出洞口。

爲期三天的地質實習結束了。雖然時間短暫,卻是我參加過的最有意義的野外實習。在實習中,同學們頂着烈日,克服了種種困難,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了一個個實習任務,雖然很辛苦,但是大家沒有一個人抱怨。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了許多在蝕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也對我們的家鄉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瞭解。謝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樣的實習機會,也謝謝老師給我們做的詳細的講解。

地質實習報告9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使我們獲得地質實體的感性認識,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爲後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瞭解三大岩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通過基本技能的訓練,使我們瞭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掌握羅盤的使用方法,學會使用羅盤測量岩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瞭解地質構造對工程影響,把地質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實習地點

1.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

3.濟南市長清區蘇莊背斜

三、實習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四、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

五、實習內容

第一天20xx年xx月xx日

第一天我們實習的目的地是濟南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和靈巖寺,主要內容是觀察饅頭山的地質構造和饅頭組、毛莊組等岩層,以及靈巖寺附近的滑坡和斷層。

(一)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饅頭山

1.饅頭山簡介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爲“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爲"曼壽山",這說明這山的外形特別像饅頭。饅頭山距濟南市區僅20來公里。張夏境內羣山連綿,饅頭山就在這羣山之間,和周圍的山相比沒有太大的區別。山上滿是雜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樹。整個山體爲石質山,半山腰上散落着一小塊一小塊的農田。名字看起來有些俗氣,個頭也不算太高。 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爲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蹟保護區。因爲,它那豐富的皺紋和陳年脈絡,忠實地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真可謂“濃縮的就是精華”。擡手之間,跨越五億年順着不太陡的山勢拾徑而上,在山腰處便可見一處岩層,這塊岩層乍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卻是無價之寶。因爲,這一塊岩層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該處岩層近兩米高,層次非常明顯。於峯介紹,最底部淡粉紅色的一層是花崗岩石,與這一層對比非常明顯的是,上面緊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崗岩,兩者之間的時間相隔2.5億年,而古代花崗岩距今約2.8億年。也就是說,人蹲在地上,一擡手之間的距離就輕鬆跨越了整整5.3億年的歷史。讓人不得不感慨滄海桑田變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會發現一個小土丘,土丘上佈滿了碎石片。可別認爲它只是個普通的小山丘,這裏可是有名的三葉蟲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葉蟲見證了這裏曾是海洋深處的歷史。三葉蟲是生活在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古老節肢動物,在當時它幾乎佔據了整個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絕滅。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三葉蟲化石約四千多種,我國是發現三葉蟲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有1千多種。三葉蟲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歷史悠久,據記載,宋、明、清時代已有人把玩,稱之爲“多福石”、“鴻福石”。在普通人的眼裏,三葉蟲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質科研人員的眼裏卻是貨真價實的“寶貝”。從上個世紀初,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地質科研人員不斷探索研究,在饅頭山地區發現了17個三葉蟲生物帶,並確定饅頭山爲一處最完整的寒武紀地層層型剖面,從而成爲中國寒武紀地質結構劃分的標準山。因此,饅頭山也就成爲地質界公認的世界地質名山。每年,都有無數地質專業的大學生和相關專家造訪饅頭山,一睹它滄海桑田的容顏。實在的名字背後是豐厚的物產饅頭山不是一個孤立的小山頭,它的餘脈蜿蜒相連。其中東邊的一支餘脈遠觀像一個大佛頭,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動。這麼美麗的山當然也有美麗的傳說。

饅頭山不僅地質豐富,據說還藏有金礦。相傳很久以前在山的東側有一處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噴涌,泉水清澈見底。有一年,一個從南方過來專做修補鐵鍋鐵盆的手藝人,走到這個泉眼處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時候,他竟然發現泉水裏有一層亮亮的金粒兒。他大喜過望,趕緊把包袱解開,把金粒兒撈上來放進包袱裏。撿了個大財的生意人在心裏打起了算盤:“可不能讓別人知道這裏有金子,得想個辦法把泉眼藏起來。”於是,他在泉眼邊順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過了幾天,這個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趕了一輛大馬車又來到泉眼處,想撈到更多的金子。可是等他到了跟前,傻了眼,泉眼處竟然不流泉水了。據老人們講,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萬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萬年以後才能重新流淌。饅頭山到底有沒有金礦,還需要地質部門的勘查,但饅頭山周邊盛產木魚石可是個不爭的事實。 1991年,張夏鎮饅頭山附近的村民們驚訝地發現,他們平時用來壘豬圈的石頭竟然是世上少有的寶貝——木魚石。這是木魚石首次在張夏鎮中部饅頭山被發現。據考證,形成於距今約5.5——5.8億年之間的木魚石,是一種珍貴的玉石石材,含26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用木魚石製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還能製成各類收藏藝術精品。饅頭山是塊寶地,珍貴的木魚石給饅頭山周邊的居民們帶來了財富和商機,也是饅頭山除了是地質名山外的又一驕傲。饅頭山將建大型地質公園自饅頭山被命名爲世界地質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蹟保護區以後。當地有關部門經多方論證、研究,決定根據饅頭山獨特的地質風貌和考察價值,以饅頭山爲核心,在其周圍興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遊於一體的地質公園,這也將是山東省最大的地質公園。據介紹,規劃中的饅頭山地質公園將劃分爲五大片區,中部將建成地質文化廣場,設計面積200畝,主要工程是建設三葉蟲概念性廣場標誌雕塑和區內各景點雕塑;西部是展館片區,規劃面積100畝,主要是地質博物展廳,爲地質專家、學者及遊客提供地質教學設施和科普知識展覽;北部是大沙河片區,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突出靈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饅頭山地質剖面片區,將整理修建參觀場地、修建硬化參觀道路及碑亭、山頂標誌性建築等。

2.實習任務:饅頭山岩層

(1)饅頭組

第一層頁岩,黃灰色,2m。

第二層薄層石灰岩,藍灰色,厚4m,含燧石結核。

第三層鈣質頁岩,灰黃色及灰色,厚13m。

第四層頁岩,紫色,厚8m。

第五層石灰岩,土黃色,厚6m。與另一個山體對比可發現此處爲斷層,爲平推斷層。

第六層頁岩,灰綠色,厚4m。

第七層石灰岩,灰綠色,厚2m。巖體上孔洞發育成熟,巖體易形成溶洞,不利於工程建設,強度低於第五層的石灰岩。

第八層頁岩,紫紅色,厚7m。

第九層石灰岩,灰白色,厚2m,縱向裂隙打,孔洞發育少。

第十層頁岩,鮮紅色,厚5m,風化嚴重。

(2)毛莊組

第一層雲母頁岩,紫紅色,厚4m。

第二層頁岩,紫色,厚13m。

第三層頁岩,紫紅色,厚4m。

(二、三層中間有明顯分隔帶)

第四層鮞狀石灰岩,厚0.8m。

第五層灰色石灰岩,厚0.2m。

第六層鮞狀石灰岩,厚0.3m。

據老師介紹說,第四、五、六層原來爲海底,由於後來的地殼運動成爲現在的毛莊組岩層。

(二)長清區靈巖寺滑坡、斷層

在長清靈巖寺附近我們實習認識了山體的滑坡。

1.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體沿着慣通的剪切破壞面所發生的滑移現象。滑坡的機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應力超過了該面的抗剪強度所致。

2.滑坡的分類

根據滑坡體體積,將滑坡分爲4個等級:①小型滑坡:滑坡體積小於10×104立方米;②中型滑坡;滑坡體積爲10×104-100×104立方米;③大型滑坡:滑坡體積爲100×104-1000×104立方米;④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體體積大於1000×104立方米。根據滑坡的滑動速度,將滑坡分爲4類:①蠕動型滑坡,人們作憑肉眼難以看見其運動,只能通過儀器觀測才能發現的滑坡;②慢速滑坡:每天滑動數釐米至數十釐米,人們憑肉眼可直接觀察到滑坡的活動;③中速滑坡:每小時滑動數十釐米至數米的滑坡;④高速滑坡:每秒滑動數米至數十米的滑坡。

3.滑坡的產生原因

一是地質條件與地貌條件;二是內外營力(動力)和人爲作用的影響。第一個條件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岩土類型:岩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般說,各類巖、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鬆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巖、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巖等及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條件:組成斜坡的巖、土體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纔有可能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爲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角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條件:只有處於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纔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築物的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軟化巖、土,降低巖、土體的強度,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潛蝕巖、土,增大巖、土容重,對透水岩層產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對滑面(帶)的軟化作用和降低強度的作用最突出。

第二天20xx年xx月xx日

第二天我們實習的目的地是濟南市長清區的蘇莊。

(一)斷層

1.一開始我們先是在一戶農家小院裏觀察了一處明顯的斷層,此斷層爲正斷層。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大家鑑定了該斷層的上盤、下盤、斷線及其斷層面,並且還估計了該斷層的斷距與落差。

2.關於斷層

概念:地殼岩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地殼中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着它相鄰的巖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釐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

分類:根據斷層線上原來相鄰接的兩點在斷層運動中的相對運動狀況可以將斷層分類。

如果它們的運動只在水平方向上,並且平行於斷層面,那麼這斷層叫走向滑動斷層。走向滑動斷層又進一步分爲右滑和左滑斷層。

如果一個觀察者站在斷層的一側,面向斷層,另一邊的巖塊向他左方滑動,那它就叫左滑斷層。之所以如此稱呼,因爲要追索被移動了的地表特徵時,該人需沿斷層線轉向左邊,才能在那一邊找到與這邊相對應的特徵。這種走向滑動斷層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斷層,或統稱走向斷層。加利福尼亞聖安德列斯斷層是一條右旋斷層或滑動斷層。

沿斷層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對運動,則是傾向滑動斷層。上盤相對下盤向下運動的傾向滑動斷層是正斷層。

當斷層面傾角小於或等於45°,上盤相對下盤作向上運動時,叫衝斷層,而若斷層面傾角大於45°,則稱逆斷層。

兩盤相對運動方向界於走向滑動斷層和傾向滑動斷層之間的,叫斜向滑動斷層。

斷層兩盤之間的相對位移常被叫作斷層落差和平錯。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錯反映水平位移。以上所說的斷層都有一個共同的運動特點,即在運動中兩盤的構造保持着平行。

但也可以有這樣的斷層,相鄰兩盤塊體之間發生了扭動、轉動,這樣的斷層被稱爲旋轉斷層或剪狀斷層.

(二)蘇莊背斜

蘇莊背斜距濟南長清區政府以南約3—4公里,是一處非常典型的兩翼不對稱的背斜構造。

1.概念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爲岩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後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爲岩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後,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蘇莊背斜的埡口處由於長時間的風化、剝蝕,往往給人造成假象它是向斜,其實不然,在劉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根據岩層走向仔細判斷,最終得出了此處爲背斜的結論。

2.褶皺要素

褶皺的基本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皺的形態和產狀。包括﹕①核﹐褶皺的中心部位﹔②翼﹐泛指核部兩側比較平直的部分﹔③軸跡﹐褶皺面從一翼過渡到另一翼時出露的軸部﹔④樞紐﹐同一褶皺面上最大彎曲點的連線﹔⑤軸面﹐各相鄰褶皺面的樞紐聯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規則的曲面﹐軸面與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線稱爲該面上的軸跡﹔⑥軸﹐理想的圓柱狀褶皺可以由一條平行其自身移動而描繪出該褶皺面彎曲形態的直線﹐這一直線又稱爲褶軸。褶軸只是具有表明幾何方位意義的線段﹐圓柱狀褶皺的樞紐方向代表了褶軸的方向。非圓柱狀褶皺可有樞紐線而沒有統一的褶軸﹐只有把它分解成許多近似圓柱狀褶皺的區段﹐纔可分別確定其褶軸﹔脊線和槽線﹐在橫剖面上褶皺面的最高點稱爲脊﹐同一褶皺面上脊的連線稱爲脊線﹔反之﹐褶皺面在剖面上的最低點稱槽﹐同一褶皺面上槽的連線稱爲槽線。

3.褶皺的野外識別

一般情況下,人們容易認爲背斜是山,向斜爲谷,但實際情況要比這複雜得多。背斜長期遭受剝蝕,不但可以逐漸的夷爲平地,而且往往由於背斜軸部的岩層遭到構造作用的強烈破壞,在一定的外力條件下,甚至可以發展成谷地。所以向斜山與背斜谷的情況在野外是比較常見的。因此,不能完全以地形的起伏情況作爲識別褶皺構造的主要標誌。

褶皺的規模,有的較小,有的較大。小的褶皺,可以再小範圍內,通過幾個出露的地面的基岩露頭進行觀察。規模大的褶皺,一則分佈的範圍較大,二則常受地形高低起伏的影響,既難一覽無餘,也不可能通過幾個露頭就窺其全貌。對於大型褶皺構造,在野外需要採用穿越的方法和追蹤的方法進行觀察。

(1)穿越法。就是沿着選定的調查路線,垂直岩層走向進行觀察。用穿越的方法便於瞭解岩層的產狀、層序及其新老關係。如果在線路通過的地帶岩層成有規律的重複出現,則必有褶皺構造。再根據岩層出露的層序及其新老關係,判斷是背斜還是向斜。然後進一步分析兩翼岩層的產狀和兩翼與軸之間的關係,這樣可以判斷褶皺的形態類型。

(2)追蹤法。就是平行岩層走向進行觀察的方法。平行岩層走向進行追蹤觀察,便於褶皺延伸的方向及其構造變化的情況。當兩翼岩層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時爲水平褶皺,如果兩翼岩層在轉折翼閉合或呈“S”行彎曲時,則爲傾伏褶皺。

(三)地質羅盤的使用

第二天再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地質羅盤的使用了,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岩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1.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爲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於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於西邊稱西偏。東偏爲(+)西偏爲(-)。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佈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係爲A等於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這一原理可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水平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於磁偏角。經校正後測量時的讀數就爲真方位角。

2.目的物方位的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爲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着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着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於測物的什麼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纔是目的物位於測者什麼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爲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爲了避免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着所求方向恆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3.岩層產狀要素的測量

岩層的空間位置決定於其產狀要素,岩層產狀要素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測量岩層產狀是野外地質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須熟練掌握。

①.岩層走向的測定

岩層走向是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岩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之走向。

因爲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岩層之走向。

②.岩層傾向的測定

岩層傾向——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着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爲岩層的傾向。

假若在岩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③.岩層傾角的測定

岩層傾角是岩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着岩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恆小於真傾角,也就是說岩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爲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夾角爲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甚爲重要它恆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子使之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層面上流動,測量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着岩層的真傾斜線,沿着層面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爲層面之真傾斜方向。

最大讀數,即爲岩層之真傾角。

下面表格內爲三組現場實測數據:

組號走向(度)傾向(度)傾角(度)

第一組NE∠54.5 NE∠319.5 WN∠45

第二組NE∠64 NE∠349 WN∠33

第三組NE∠59 NE∠334 WN∠69

六、實習總結

爲期兩天的實習匆匆結束了,在這兩天裏面,雖然天氣不太好,但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帶領下,實地認識了斷層、滑坡、褶皺、岩石構造以及向斜背斜的地質構造。這次實習的親身經歷,使我們對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鞏固了我們所學到的知識。

地質實習報告10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信息工程學院出發前往中國地質大學秭歸實習基地進行爲期一週的野外實習,歷經6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嚮往已久的中國地質大學秭歸實習基地!

我們信息工程專業兩個班的幾十號學生在黃鷹、陳佔龍等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秭歸實習的腳步。沿着蘭陵溪木材檢查站——杉木溪大橋東700米——九曲腦中橋東西各100米——九曲腦中橋後700米——泗溪公園外——銀杏沱混裝碼頭——湖錦天城採石唱—三峽大壩——鏈子崖——泗溪公園這條線路進行學習,原本是一次別樣的野外實習,中途卻有幾天以天氣原因草草了事,使得這次實習存在太多的遺憾!但是從這次實習中,對於我這個未來從事測繪工作的人,是一種難得的經歷與體驗。

第一章緒論

走進秭歸,走進基地

一,實習基地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秭歸實習基地位於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茅坪鎮西部邊緣,北瞰三峽庫區庫首部分。秭歸縣位於湖北省西部東臨宜昌市,距離湖北省省會武漢市約400公里,武漢至秭歸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數班客車直達武漢,到宜昌的班車每15分鐘一班。實習區處於我國三個梯度帶的第二個梯度帶的大巴山山系的東端。屬長江上游下段的三峽河谷地帶的鄂西南山區。山脈走向爲北東—南西或北西—南東向。氣候爲中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年均氣溫18℃。

水力資源豐富,長江橫貫縣境,8大溪河水系水電開發潛力巨大,水能理論蘊藏量17.2萬千瓦,中小型水電站星羅棋佈,秭歸已成爲全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建設縣,是全國農村水電中級電氣化建設試點縣。

新中國建立後至1975年,先後有數十個單位或部門進入測區,進行比較深入的地質調查礦產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別對黃陵背斜岩漿岩、變質岩均做過較詳細的研究;對鄂西的鐵、煤、汞、金、鉻鐵礦、黃鐵礦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積累了豐富資料;對峽東震旦紀至二疊紀地層做了詳細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較高。近年來,特別是三峽工程開工建設以來,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地質大學、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漢石油管理局均在區內進行許多專題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更是加深了區內的地質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爲教學實習提供了豐富的地質資料,爲實習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堅定的基矗二,秭歸縣概況

1,行政區劃與經濟

秭歸全縣轄7鎮5鄉,全縣總人口約39.5萬人(20xx),面積2427平方公里(圖1-1)。全縣耕地面積2.39萬公頃,多以荒山林地爲主,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農業資源豐富多樣,尤以臍橙盛名,有“中國臍橙之鄉”的美譽。

秭歸縣是我國柑桔生產的最重要產地,本縣的臍橙尤其是“長紅”目前在我國已享有盛名,此外,本縣生產的香菇、木耳、核桃、茶葉、中藥等,也在省內佔有一定市常

近年來,伴隨大壩水庫蓄水的遞增,網箱養魚業已悄然興起,從發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將十分看好。

此外,本縣尚甚產各種天然奇石。

秭歸縣成礦條件差,礦產資源較少,具有工業價值、並有一定規模的礦產資源主要爲煤礦與金礦,此外爲灰巖及建材。因此區內礦產開發業不發達而且難以發展。但是,其餘有關經濟發展項目卻存在較好前景。

2,交通條件

秭歸縣位於湖北省西部東臨宜昌市,距離湖北省省會武漢市約400公里,武漢至秭歸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數班客車直達武漢,到宜昌的班車每15分鐘一班。

3,自然地理

a地貌

實習區處於我國三個階梯的第二階梯大巴山山系的東端,屬長江上游下段的三峽河谷地帶的鄂西南山區。山脈走向爲北東—南西或北西—南東向。

b氣候

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實習區由於高山夾峙,下有水墊,因此600米以下形成逆溫層,即在冬天形成沿江兩岸的冬暖帶,年均氣溫18℃,極端最低溫只有-3℃,有利於柑桔特別是臍橙的生長三,地質實習概況。

1,目的與任務

本次實習的任務是爲了鞏固與加強我們所學的《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基本知識,加深學生們對地質學基本知識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質現象的觀察與分析能力。

通過實習使我們具備以下幾項能力:

a)掌握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與要求步驟;

b)掌握三大巖類的野外觀察方法與描述內容以及地層系統的建立原則;

c)掌握野外褶皺、斷層等構造現象的識別、觀察與描述;

d)掌握野外相關地質圖件的繪製與要求;

e)具備一定的資料綜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獨立完成實習報告的編寫,爲以後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地質學基矗

2,實習時間及組隊情況

第二章實習

地點:一、蘭陵溪木材檢查站

天氣:多雲

任務:觀察岩漿岩和變質岩的接觸處

岩漿岩:以花崗岩爲主

變質岩:以片岩、片麻岩爲主

1、觀察花崗岩

從外形來看這裏的花崗岩是一種灰白色、中立、黑雲母角閃斜長花崗岩,它的主要成分有石英、黑雲母、斜長石、角閃石。其中斜長石和石英都是有淺色光澤的物質,黑雲母和角閃石都是暗色物質。它們的區別是黑雲母有油質光澤而長石是肉色,沒有油質光澤;黑雲母

是片狀金屬光澤,角閃石是柱狀無金屬光澤。

2、觀察灰色片麻岩

灰色片麻岩是在30億年前形成的,有“大陸岩石之母”之稱。它的主要成分是長石和雲母屬於混合變質岩。呈片狀構造。

3、觀察它們的侵入關係

片麻岩形成之後,由於岩漿的噴發,侵入岩石形成黃陵巖。

地點:二、杉木溪大橋東700米

任務:

1、觀察、辨認變質岩(3~5種)

岩漿岩-----變質岩(正變質)

沉積岩-----變質岩(負變質) 2、辨別幾種變質岩

1綠泥石的片岩:呈淡綠或暗綠色,呈塊狀或鱗片狀,片理明顯,常具有○

小褶皺,片理面觸之有滑膩感,綠泥石一般很細肉眼不易辨識,其質地很軟,用指甲便可刮傷之,有時可看到斑狀變晶的石榴子石與磁鐵礦。

2黑雲母斜長片麻岩:鱗片或葉片、粒狀變晶結構。原巖主要是含長石砂岩○

和安山質火山岩。

3二雲母片巖:灰色。鱗片變晶結構。片狀構造。 ○

4黑雲母斜長角閃巖○

5條帶狀混合巖○

6黑雲母斜長巖○

片麻岩結構和片岩結構的區別在於前者有顆粒狀、不連續

地點:三、九曲腦中橋東、西各100米

任務:觀察斷裂構造、震旦系蓮沱組和座椅褶皺

西100米:這裏主要是觀察斷裂構造,包括裂隙構造和斷層構造。其中裂隙構造是山體無移動,斷層有山體的錯位。在這個觀察點有明顯的斷層和裂隙構造。在山體上出現了巨大的裂隙,左邊的山體發生了移動。

東100米:這裏觀察的是座椅褶皺,這個褶皺分爲多個層次,位於山腰上。由於地勢險要,我們只是對部分主要層次進行了瞭解。

第一層:薄層裝的白雲質灰巖和泥灰岩。

第二層:鈣質頁岩

第三層:泥灰岩加頁岩

第四層:薄層泥質岩

第五層:條帶狀灰質泥岩

第六層:含碳質頁岩

地質實習報告11

柳江盆地實習區地質概況

一、交通及自然、經濟概況

柳江盆地爲我們在秦皇島地區野外地質實習的主要區域。它位於秦皇島市北,其中心距秦皇島市28公里,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區內有縱慣南北的的公路及地方窄軌鐵路與秦皇島市區相通。交通極爲方便。

該盆地爲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其北、東、西三面爲陡峻的高山所包圍。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南。出盆地後在山海關和南側入渤海。盆地內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最高的山老君頂,海拔493.7米。

本區年降水量爲400——1000毫米。其中70%集中於七、八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

本區基本上以農業爲主,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工業以開採煤及耐火黏土爲主。

二、地層

柳江盆地爲一向斜構造。地層分區屬於華北——東北南部區的燕山分區的山海關小區。區域地層特徵屬典型的華北地臺型。前青白口紀的變質岩廣泛分佈於盆地的外圍。晚元古界、古生界則分佈於斜的兩翼。中生界地層與燕遼一帶極爲相似,但本區僅見有侏羅系出露與向斜的核部。

(一)地層層序

新生界

第四系 河牀、河漫灘、階地等鬆散沉積物。

中生界

侏羅系、中侏羅系 蘭旗組

下侏羅統 北票組

古生界

二迭系 上二迭統 石千峯組

上石盒子組

下二迭統 下石盒子組

山西組

石炭系 上石炭統 太原組

中石炭統 本溪組

奧陶系 下奧陶統 亮甲山組

治裏組

寒武系 上寒武統 鳳山組

長山組

崮山組

中寒武統 張夏組

徐莊組

下寒武統 毛莊組

饅頭組

昌平組

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 景兒峪組

龍山組

太古界

綏中花崗岩

三、岩漿岩

柳江盆地的岩漿岩分爲噴出巖和侵入岩兩大類。

(一)噴出巖:

該區的噴出巖分佈廣,厚度大,超過850米。噴出活動主要可分兩期:較早一期在侏羅世,巖性爲安山岩,分佈於向斜的核部;較晚一期在晚侏羅世,巖性爲酸性噴出巖,僅局部分佈於向斜的北端和東南邊緣。

(二)侵入岩:

1.燕山花崗岩:呈岩基產生。主要分佈於盆地的整個西部邊緣和東南外援。西部岩基稱爲“溫泉堡花崗岩體”。直接與向斜兩翼呈侵入接觸關係,巖體中心相爲灰白色中一粗粒鹼性花崗岩。邊緣相爲肉紅色中一細粒斑狀花崗岩。東南岩基中心相巖性與西部岩基相同,邊緣相爲斑狀細粒石英正長巖。本區所見燕山花崗岩,皆爲這兩大岩基的邊緣相。這兩大岩基侵入於侏羅系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層,同位素年令測定爲一億年。形成時代相當於晚白堊世。

2.東翼淺成侵入岩:主要有牛鼻子山正長一二長斑岩巖體及張崖子西南山正長斑岩——閃長珍巖巖體等。這些小巖體產狀爲巖株。形成時代的侏羅紀——白堊紀。

其次,本區各種巖性如輝緣巖、閃長珍巖、煌板岩。花崗斑岩等的侵入岩脈。岩牀爲數衆多,均受構造裂隙控制。大致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西——南東走向及南北走向。

四、構造:

(一)柳江向斜構造盆地:

柳江盆地所在地區是一個由古老變質岩系所組成(並有廣泛出露)的薊縣~山海關隆起區的邊緣部分發育起來的向斜盆地。晚元古代青白口紀地殼下沉,接受沉積。因此它是晚元古代清白口紀古生代,中生代地層所組成的向斜構造盆地。

柳江向斜盆地基本上爲——南北向延伸的不對稱甚至局部倒轉的向斜,西翼的產狀陡峻,西翼南部秋子谷——山羊寨一帶產狀發生倒轉,而東翼產狀平緩穩定。該不對稱的向斜軸部緊靠西翼。因此出露的地層寬度東翼是西翼的五倍或更多。

柳江向斜的基底爲太古代。古老的混合巖。混合花崗岩等變質岩出露於向斜盆地的北部,東部及南部邊緣。在古老變質岩系之上有一不整合面(呂梁運動造成的)。其上爲晚元古代青白口紀巖系及以後各代地層。在向斜的西部及東南外緣爲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崗岩侵入,構成了險要得山地。

柳江向斜分成三個構造分區:

1.柳江向斜東翼區:

東翼佔據面積很大,約爲整個向斜面積的2/3強。

東翼區的構造特徵是岩層產狀平緩穩定(產狀向西傾角在10度~30度之間)。次生厚度變化小對煤及耐火粘土的開採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東翼小巖株。岩牀和巖牆爲數很多。多處侵入相對柔軟的煤層。以致使煤層受變質和擾亂,是開採的一個不利因素。斷層多爲北西和北東向。以正斷層爲主,多是小斷層。

2.柳江向斜西翼區:

由於西部花崗岩侵入造成擠壓,所以西翼地層出露較窄,次生厚度變化大。

西翼取的主要構造特徵是:岩層近南北走向,岩層產狀變化急劇,傾向東,傾角可達70度,甚至直立,倒轉。另一個主要特徵是有幾條南北走向高度角的逆斷層,自西向東上推,延伸很遠。

由於受到強烈的擠壓,岩層厚度變薄,甚至缺失,加上斷層發育。因此,該區少有開採價值的沉積礦牀。

3.柳江向斜核部爲燕山期,噴發的中性安山岩所佔據。往往構成山地,如老君頂,海拔493.7米,形成了地形例置現象。

(二)斷裂構造:本區斷層較發育,類型較多,主要爲正斷層與逆斷層,分佈於向斜各處。主要斷層有:

1.雞冠山——湯河地塹:

位於雞冠山——上平山之間的湯河河谷中,由幾條近南北向的正斷層組合而成。斷層面傾角大,河谷東側斷層面向西傾,西側斷層西向東傾,湯河河谷就是沿地塹構造中心部位發育的。

2.伍莊——傍水崖斷裂帶:

該斷裂帶發育在柳江向西斜的西翼,西起伍莊,東至傍水崖。有平行的數條斷層出現,形成迭瓦式構造。斷層面多向西傾斜。少數向東傾斜。傾角70o——80o。斷層面呈舒緩波狀,見有擠壓構造透鏡鏡體,構造角礫岩和片理化帶,牽引褶皺斷層和糜棱巖化等現象也較明顯。

3.蘇莊——伍莊——山羊寨逆斷層

該斷層發育在柳江向斜的西翼,走向ne20度,大致平行於向斜軸,是一條走向斷層,沿走向延伸近10公里。斷層東側爲下盤,其亮甲山組豹皮灰巖,,斷層兩側爲上盤,其張夏組後層狀灰巖。斷帶寬1米左右,中間有細晶閃長岩脈侵入。斷帶中有構造角礫,巖發育和片理化現象,旁側牽引,褶皺也較明顯。

4.牌坊砬子逆斷層:

該斷層觀察點位於伍莊東北500米牌坊子之廢棄舊礦坑處,斷層北北東向延伸,長達3公里。斷層發育於二迭系地層中,斷層東側爲上盤,西側爲下盤。上盤爲下二迭統,頂部b層耐火粘土和上二迭統含礫粗砂岩,具有明顯的牽引褶皺。下盤爲下二迭統粉砂質頁岩。沿斷層面觀察,見有構造透鏡體及片理化現象。上盤岩層兩組節理髮育。

5.石門寨126.6高地北採坑正斷層:

該斷層出露在柳江向斜的東翼,位於石門寨東南126.6高地北廢採坑處。斷層走向ne15度,斷層在平面上呈鋸齒狀延伸,在剖面上向東傾,傾角61o。整個斷裂寬帶15米,其中有正長斑岩岩脈侵入。寬約3.5米。斷裂帶中有斷層角礫岩,角礫大小不等,以東巖爲主。後期被二氧化硅所膠結形成硅化帶。實出地表面呈鋸齒狀近南北向延伸。斷層延伸有1.5公里。

斷層東側爲亮甲山組的薄層泥質條帶灰巖夾薄層竹葉狀灰巖,西側爲寒武系張夏組的厚層狀灰巖。

6.石門寨126.6高地南採坑逆斷層。

斷層發育在亮甲山組灰巖中,斷裂面在剖面上呈舒緩波狀。斷層面在剖面上見有大片擦痕、階步,斷層面附近有構造透鏡體和斷層泥發育。斷層的上盤(北西盤)產生次一級的牽引褶皺。該斷層延伸不遠,斷距不大。

(二)構造發育史:

柳江盆地於晚元古代發生海進。在長期風化侵蝕的古老變質岩繫上開始接受沉積。直至古生代,沉積了厚度較大的地層。與華北廣大地區一樣,在這段時期內曾有過長短不等的上升侵蝕期。如在清白口紀和下寒武世之,中奧陶世和中石碳世之間都曾發生過沉積間斷。上述時期柳江盆地古地理環境隨有過海、陸地明顯變遷。但地殼運動主要表現爲平穩的升降運動。所以該時期的地層之間的接觸關係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關係。

自中生代初期起,經歷的構造變動性質與古生代不同。這個時期的構造變動使晚元古代、古生代地層強烈、褶皺、斷裂。

二迭紀末,本區發生強烈構造運動。形成了柳江向斜的雛形。導致侏羅系以角度不整合覆蓋在古生界之上。這次構造變動之後,本區產生地形上的差異,北高南低,導致二迭系地層愈向北受侵蝕愈強,甚至局部無有蝕餘。侏羅系直接超覆於石炭系或奧陶系之上。

在下侏羅統下部岩層沉積後,又有一次構造變動。使下侏羅統下部岩層發生變形,改變了盆地沉積中心。所以下侏羅統上部岩層明顯地區域性起超覆於下部岩層之上。在西翼則超出下部岩層的沉積範圍。而角度不整合於古生界之上。由此推知,此時的柳江向斜以具不對稱

地質實習報告12

工程地質學是一門研究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的科學。工程地質學探討工程地質勘察的手段及方法,如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勘探、室內實驗、現場測試等;調查研究岩土體的工程地質性質,地質構造,地貌等工程地質條件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分析研究與工程有關的工程地質問題,並結合工程的具體特點及要求,進行岩土工程分析評價,爲基礎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設計方案。而做好這些,不僅需要我們精確掌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我們能夠鑑別各種礦物及岩石的物理特徵和工程性質,更需要到實際的環境中觀察比對,把課本講的和實際看到遇到的相聯繫起來,本次實習就是本着這樣的目的進行的。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XX年12月1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位於天津薊縣北部山區,京、津、唐腹心地帶,交通方便,面積342平方公里。園內保存着大量的極其珍貴的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尤其是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它系統記錄了距今18億年至8億年間的地質歷史和事件,以地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構造簡單、化石豐富、頂底界線清楚、岩石變質淺而聞名於中外地質學界。園內峽谷幽深、空氣清新、自然風光秀麗、地質科學奧妙,是休閒度假、旅遊攬勝和科學考察的勝地。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景區是:☆中上元古界地質自然保護區☆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蹟景區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岩石的肉眼判別,通過觀察辨別出岩石的種類結構礦物組成顏色以及特性2、瞭解岩層產狀及其形成過程和發展情況,分析沿途所見的岩石的性質以及該地區的地質發展演變簡史3、學會野外觀察地質現象和分析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通過實習,掌握工程地質的基本知識,瞭解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爲學習後續課程、從事專業工作、擴大知識面和進行科學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實習時間:

XX年5月20日星期二

三、實習地點:

1、土木工程學院樓(室內)

2、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室外)府君山地質構造遺蹟景區。

四、實習活動: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高於莊組地層,其主要岩石爲頁岩和白雲岩,還認識了瘤狀結構、岩層產狀、錳方硼石礦等。瘤狀構造瘤狀構造岩層中出現如瘤的團塊,以半球形,糖餅狀形態的透鏡狀岩石爲主,其物質成分與上下岩層略有區分。以含瀝青質,泥質白雲岩爲主。由於沉積時水動力及靜壓力等因素改變而成,在高於莊組中,上部出現較多。

高於莊組地層:高於莊組原稱“高於莊灰巖”,屬中元古代長城系頂部,分佈於中國冀北一帶,最初命名地點在天津薊縣高於莊,故名。淺海相碳酸鹽沉積。主要爲灰色、黑色白雲岩,含燧石團塊或條帶,底部燧石條帶尤多,且呈網狀。本組特點:下部含疊層石豐富,中部普遍含錳較高,上部含各種形狀的結核,頂部多含鈣質和瀝青質。厚405—1963米。重要的疊層石分子有:錐疊層石及微古生物霧迷山粗麪球形藻。在冀北一帶,下部常夾有含錳頁岩(菱錳礦)。

傾斜頁岩,走向東西,傾向南,傾角50°,組成部分主要爲多頁岩、白雲岩。頁岩是由黏土經脫水固結而形成,大部分有明顯的薄層理,能沿層理分成薄片,這種特徵也稱頁理,風化後多成碎片狀或泥土狀。根據混入物的成分或岩石的顏色可分爲:鈣質頁岩、鐵質頁岩、硅質頁岩、黑色頁岩及碳質頁岩。錳方硼石礦錳方硼石是一種很少見的無水氯硼酸鹽礦物。形態一般爲不規則粒狀,集合體呈變鮞狀、變豆狀,光澤爲油脂-玻璃光澤;無解理、裂紋發育;貝殼狀-不平坦狀斷口;白色或灰白色,硬度7。

薊縣錳方硼石礦牀的形成具有二元結構:即下部是火山岩(大紅峪組鉀質粗面岩),上部爲含硼的蒸發巖。由於大紅峪組海底火山活動頻繁,延續時間長,致使熔岩分佈廣泛,並以含硼爲特徵,火山活動後的汽水溶液中硼的富集,導致海水中含有大量硼物質,爲硼礦牀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

對高於莊組的劃分從下而上分爲官地亞組、桑樹庵亞組。桑樹庵亞組爲含錳方硼石亞組。主要巖性爲含錳白雲質粉砂岩和厚層灰白色、淡紅色微粒含灰白雲岩,中上部爲厚層至塊層狀微粒含灰白雲岩,略含錳,風化面呈白色或褐色,斷口呈貝殼狀,層理平直,層面上有波痕,常成陡崖。下部爲主要含砂層含錳白雲質粉砂岩和砂質白雲岩,多風化爲黑褐色,易受剝離成薄片,俗稱“含錳頁岩”。高於莊組之官地亞組,即錳硼礦層之下疊層石發育,形態常爲錐狀或柱狀。兩個亞組之間是整合過渡關係。

塊莖狀高於莊層疊石:疊層石是前寒武紀未變質的碳酸鹽沉積中最常見的一種“準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機沉積結構。由於藍藻等低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所引起的週期性礦物沉澱、沉積物的捕獲和膠結作用,從而形成了疊層狀的生物沉積構造。因縱剖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錐形疊層狀。由塊莖體或少數粗短的次圓柱體(柱體形態主要受基本層形態的控制,同時受環境影響。根據柱體自上而下直徑的變化,柱體形態可以分爲兩種基本類型。由塊莖狀或少數粗短的次圓柱體組成,柱體間通常爲碎屑白雲岩所充填。基本層層平緩到凸起較高的穹形,帶狀,地質年齡約爲15億年。

藻席或藻屑在碳酸鹽巖地層中常見到能反映有機生物的的藻架結構或藻席結構。它們通常由亮、暗紋層交疊佈置而成,如果早期(準同生)被硅化,有時還可以保存藻絲體化石。通常形成紋層狀碳酸鹽巖,有時則形成典型疊層石,在形成過程中若藻架結構的沉積物若遭沖刷二再次沉積則會形成藻屑構造。此處遺蹟尤爲重要,因爲世界上的其他的中上元古界地貌中,沒有發現含有藻席和藻屑構造的遺蹟。

大紅峪組和高於莊組分界此兩組地層在此處屬於平行不整合的接觸關係高於莊組底部爲一層石英狀砂岩,層面有波痕,砂岩之下爲大紅峪組,含錐層燧石白雲岩,其錐頂處切,表示受到了侵蝕的作用,代表了一次沉積間斷,地質年齡約爲16億年。

大紅峪組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

岩漿岩噴出時,壓力降低,氣體揮發析出,聚集成氣泡開向表面浮動,同時又隨岩漿浮動。當岩漿凝固時,氣泡的孔壁固化,內部的氣體或散失或凝爲液體大部分流失,只保留空洞,即爲氣孔構造。若這些氣孔被後期礦物所充填,即爲杏仁構造。根據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可以判斷和恢復當時岩漿的流動。

火山角礫岩:火山爆發時,隨着深部岩漿的噴出,由於通道附近圍巖的加入,加上噴發強度及諸多因素,可形成火山熔岩、火山角礫岩、火山凝灰岩等。大紅峪組的火上角礫岩十分發育,分佈廣泛,角礪成分由白雲岩、玄武岩、碎石等組成。角礪大者稱爲角礪集塊巖。

斷層:巖體在構造應力作用下發生破裂,沿破裂面兩側的巖體發生顯著的位移或失去連續性和完整性而形成的一種構造形跡。斷層幾乎在地殼上處處都有,特別是在山脈強烈變形的岩石中。此處兩層堅硬的石英砂岩沿着溝被錯開,它位於斷層面上盤。斷層會出現很多危害,斷層快速活動形成地震。地震災害主要表現爲地表破裂、崩塌、滑坡、砂土液化等。斷層緩慢活動造成地表變形。最典型的斷層緩慢活動(斷層蠕滑)的例子是美國西部的聖安德烈斯斷層。而在我國,斷層緩慢活動造成地表變形現象中最常見的爲地裂縫。雖然地裂縫的成因複雜,但其與構造的相關性不可忽視。

之後我們來到了大紅峪組與團山子組的分界處。此兩個地層單元界線爲整合過渡關係,以大紅峪組底部厚度較大的石英岩爲界線,其下爲團山子組頂部夾薄層砂岩的含粉砂白雲岩。團山子組系高振西等原稱的“串嶺溝頁岩”上部的碳酸鹽巖系。1957年地質部221隊在河北省龐家堡鐵礦區命名爲“龐家堡灰巖”。1960年河北省地質局區域地質測量大隊在薊縣團山子村一帶的相當層位也見到相似的碳酸鹽巖地層,遂建議改稱爲團山子組,19xx年被《薊縣震旦系現場學術討論會》接受,沿用至今。

波痕波痕是淺海、河湖的一種小型地形特徵,由尖波峯、圓波谷,坡度對稱組成連綿波浪狀。波痕是沉積環境分析的重要標誌,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質(陸源砂、碳酸鹽砂)在波浪、水流或風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狀起伏的痕跡,如沙漠中的沙丘、海灘的沙坡等。一個波痕由一個波脊和一個波谷組成,同一種波痕一般成組出現。出現於岩層的頂面.並可在上覆岩層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來決定岩層的頂面和底面。

泥裂當未固結的沉積物露出水面時,會受到暴曬而乾涸,併發生收縮和裂開,這時所形成的裂縫成爲泥裂。泥裂的裂片多爲多角形,裂縫上寬下窄、大致與層面垂直,其中常充填有上覆沉積物的成分,泥裂多見於湖或海洋的濱岸地帶或者河漫灘沉積環境中。

最後是格魯納疊層石。格魯納疊層石爲一種柱狀疊層石,其柱體部分多由硅泥質組成,常彼此間密集共生,柱體橫斷面爲次圓形到橢圓形。基本層呈薄而平緩的穹形,向上有不同程度的突起變化,地質年齡約爲16.8億年。

國家地質公園的野外實習就到此結束,來到石碑處我們合影留念。吃過午飯,我們向着另一個目的地---府君山公園出發。

來到府君山公園,看到由地層運動形成的山峯我們感嘆不已,在攀爬的過程中,飛來峯帶給我們的震撼最大。府君山組屬於早寒武世地層。巖性穩定,見於中國冀北及冀西北尚義---平泉深斷裂以南的山區。主要爲厚至巨厚層豹。底部普遍有砂礫岩或角礫層巖,平行不整合或超覆於青白口系各組之上,一般厚數十米。我們看到了逆掩斷層形成的景象。斷層面平緩彎曲。上部霧迷山組燧石條帶狀白雲崗(12億年)逆掩於府君山組角礫狀巖(5.6億年)之上。斷層是岩層或巖體中的一個或一組破裂面,沿破裂面兩側的岩層或巖體發生有顯著的位移。斷層的位移量有小有大,小者僅幾釐米,大者可達數公里乃至數十公里。斷層是巖塊間的一種不連續面,巖塊在平行於不連續面的方向上發生相對位移。我們還看到了岩石兩億年的跨越,井兒峪組疊層狀泥晶灰巖(8億年)與府君山組角礫狀灰巖(5.6億年)之間,有一套紫紅色黃白色相間含礫砂頁岩,它是古風化殼面上的沉積物,中間缺失2.4億年的地層。最後我們看到了飛來峯地貌。在逆掩斷層或輾掩構造中,常見老岩層覆蓋在新岩層上,這樣的老岩層稱推覆體。當推覆體遭受強烈剝蝕,周圍地區露出原來的新岩層,而殘留一部分老岩層,孤零零地蓋在新岩層上,叫飛來峯。

到此爲止,我們結束了一天的野外實習任務。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地質學的含義。短短的一天,讓我對野外地質工作有了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對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個最直接的瞭解。並且直接影響了我的學習觀念,將實踐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將對我今後的學習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寫實習報告的時候,我又將那一天的經歷回憶了一遍,並總結出有意義的結論,讓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我相信在我以後的歷練中,這次實習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地質實習報告13

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1、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使我們鞏固,充實《資源環境地學基礎》或《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測量學》、《水文地質學》等基礎地質學的理論教學內容,加深對課程相關內容的理解,學會典型地質現象的觀察、描述、綜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以及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精神。

2、實習任務:

(1)通過巢湖鳳凰山地區自然露頭和人工揭露的地質點進行系統的觀測,收集各種地表地質信息等有關資料,研究地表地質規律,包括地層劃分和層序、巖性組合及巖相特徵、地質構造及構造變動、岩漿活動以及有用礦產的賦存規律等。

(2)繪製相應的地質圖件,如綜合地層柱狀圖、地質剖面圖、地形地質圖、構造綱要圖等。

(3)編寫文字報告。對測區內的地層層序的沉積環境的變遷、古生物的演化、構造形態組合及變動歷史作綜合分析研究。

二、實習要求

1.掌握實習區內地層層序、巖性巖相、厚度、標誌層、接觸關係以及地質體的變化規律,對測區內的地層層序的沉積環境變遷、古生物演化、構造形態組合及變動歷史作綜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實習區內各類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觀察、鑑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種野外地質現象(如地層接觸關係、褶皺構造、斷裂構造、典型沉積特徵、各種地質作用現象等)觀察、描述、記錄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實測地質剖面和野外地質填圖的步驟、方法和要求。

5.掌握編制地形地質圖、地質剖面圖、綜合地層柱狀圖等主要地質圖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學會在地質觀察、編圖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掌握地質報告編寫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

每個階段進行之前,都要上課對本階段的要求以及方法進行介紹。

第一階段:由老師帶隊進行踏勘,分別到麒麟山東南麓以及麒麟山和鳳凰山交匯處、7410工廠及甘露寺一線、馬家山、平頂山、姚家山、和177高地等地,共計5天。

第二階段:分組進行實測地層剖面(包括繪製地層剖面圖、編寫地層剖面說明書),共計5天。

第三階段:地質測量填圖,共計5天。

四、成果

(1)、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份;

(2)、實測地層剖面圖3張;

(4)、1:10000地形地質圖1張;

(5)、1:10000構造綱要圖1張;

(6)、1/2千綜合地層柱狀圖1張;

(7)、1:10000圖切剖面圖2張。

巢湖地區地理概況

1、位置

實習地區位於安身省中部巢湖市市區北部山區,三面環山一傍水,南臨我國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的巢湖,北依江淮丘陵區南緣,西北距合肥市約65公里,南距蕪湖市80公里,東距南京市約120公里。(圖1-1)。

2、地貌

巢湖地區山脈走向10°—40°,平面“m”型展布,最高山峯海拔350m,最低處20 m。

3、氣候

巢湖地區氣候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屬於季風副熱帶溼潤氣候,但盛夏之際非常炎熱,七八月份最高溫度可達39℃,一月份氣溫可降至-13℃,年平均溫度爲15℃,年平均降雨量爲1200毫米,無霜期230天。

4、物產

(1)、農副產品

農產品以水稻、小麥爲主,豆、薯次之。經濟作物有棉、麻、茶葉、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紅、桃、杏、石榴等;水源豐富,盛產各種淡水魚、蝦、螃蟹等,巢湖銀魚馳名中外,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2)、礦產資源

巢湖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以非金屬礦產爲主,主要有石灰岩、白雲岩、磷礦、硅石、耐火粘土及煤礦等,其中石灰岩、白雲含量均屬大型,是安徽及華東經濟區水泥、化工、冶金熔劑、建材原料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外,區內碳酸鹽巖地層中有油苗顯示,對於尋找石油天然氣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5、交通

本區交通極爲便利,淮南鐵路而過,公路四通八達,主要幹線可通合肥、南京、蕪湖、徐州等地。水運以巢湖爲中心,可通往合肥及長江沿岸各城鎮。

五、斷層的描述

本區在近ew向擠壓剪切構造應力作用下,多期構造運動致使不同性質的斷裂配套發育,斷層走向有nww和nne兩個方向。按整體構造體系可大致分爲擠壓性質的逆衝性質斷層和拉張性質的正斷層。nne向的斷層規模相對較大,多爲縱向逆斷層。nww向的斷層數量多,但規模較小多爲橫向正斷層。

1.獅子口平移斷層

斷層走向約130?,北東盤爲墳頭組上段,灰黃色粉砂質泥岩;南西盤爲五通組下部礫岩段,地層對頂明顯。北東盤墳頭組與五通組界線向南東方向側移約120m,表明該斷層爲右行平移斷層。

2.獅子崖斷層

位於俞府大村向斜西翼,麒麟山與鳳凰山交界沖溝處,因該地剝蝕殘留斷裂帶形貌似獅子,故稱獅子崖。

斷面產狀:335?<53?,斷面形態呈弧形。下盤(南東盤)爲肉紅色厚層狀中粗粒狀石英砂岩,破劈理構造發育;上盤(北西盤)爲肉紅色石英礫岩,又含有角礫岩,爲破碎帶表現。根據劈理的銳角方向指示斷層本盤的運動方向,可判斷此斷層爲逆衝斷層。

3.高地右行平移正斷層

位於金銀洞北山南坡、俞府大村向斜東翼。該斷層可切割的地層爲d3w、c1、c2及p1q,並破壞金銀洞北山縱斷層。向東延伸至岠嶂山,向西橫切177高地南坡。斷層線地表出露長度約1200米。

斷層證據:

(1)石炭系高驪山組(c1g)沿走向突然中斷,與黃龍組(c2h)直接接觸,水平錯開約60米。

(2)斷層破碎帶寬5—8米,出現斷層角礫岩,局部可見定向排列的構造透鏡體。

(3)斷層面產狀在不同的地段有所變化,西段:22゜∠50゜;中段350゜∠45゜;東段:20゜∠60゜。有時可見側伏角爲50゜e的擦痕。

(4)、斷層帶旁側節理、劈理髮育明顯,主要有兩組:①14゜∠41゜;②8゜∠70゜。斷層帶中有寬10釐米的方解石脈,產狀164゜∠48゜,與斷層線成銳角相交。

(5)、沿斷層線向東追索,可見泥盆系五通組(d3w)岩層組成的山脊沿走向明顯錯開,而形成錯脊。

(6)、沿斷層線向西追索,構造破碎帶越來越寬,至油庫破碎帶寬達45m,角礫岩發育;0.8—1.2米寬的方解石脈計有6條,均顯張性(對生)特徵,與主幹斷層形成“入”字形構造。

(7)、極射赤平投影求得三個主應力方位分別爲:σ1=356゜∠54゜;σ2=96゜∠6゜;σ3=190゜∠35゜。

綜上所述,該斷層爲右行平移正斷層,北盤下降相對東移,南盤上升相對西移。

六、構造應力分析

巢湖地區褶皺和斷裂的形成和演化經歷了印支和燕山兩期構造運動。印支運動形成了巢湖褶皺和一些斷層。燕山運動對其進行了改造,使巢湖褶皺向南西傾伏,鳳凰山背斜南部轉折端向東偏轉,平頂山向斜內部產生了次級褶皺,並形成了衆多的橫向正斷層和馬鞍山斷層等。

印支運動爲nw—se向擠壓,應力由nw向se推擠,使平頂山向斜兩翼發生倒轉,此應力來源於郯廬斷裂的左旋平移運動。燕山運動的構造應力場早期爲近sn向拉張,晚期爲近sn向擠壓,分別來源於郯廬斷裂在侏羅紀的左旋平移和白堊紀右旋平移。

七、礦產資源:

巢湖地區環境優越、交通便利,礦產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時帶來對大自然的較大破壞,礦產資源形成與沉積作用相關,主要礦產爲石灰岩、白雲岩、砂岩、粘土、磷礦、劣質煤及鐵礦等,成爲本區水泥、耐火製品、化工玻璃的主要原料。

1.石灰石與白雲石礦

區內石灰石礦發育好、分佈廣、礦層多、厚度大,主要岩層爲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用於水泥製品、化工原料、建築石料、冶金輔助原料等。

2.耐火粘土和陶用粘土

本區粘土層較多,分佈廣可,主要含礦層有上泥盆統五通組、下石炭統高驪山組及下二疊孤峯組上部。其中五通組粘土巖礦層穩定、質量較好,產出九層,厚度變化不大。褐黑色粘土巖厚6.72米,另一層爲褐黑色、灰白色粘土巖厚3.56米。一般厚1—3米,礦石主要由高嶺土、伊利石,其次少量石英及微量褐鐵礦等。耐火度1650—1710攝食度,可素指數13—17,按成分和工藝性能可作爲三級耐火粘土和陶瓷原料。

3.鐵礦

以沉積鐵礦爲主,跌加有熱液型。賦存層位有上泥盆統五通組和下石炭統高驪山組。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脈狀,其中炬嶂山鐵礦具一定規模,產於俞府大村向斜東南翼五通組。礦層厚0.8—1.2米,沿地層走向延伸1500米。頂板爲粘土巖,中—低礦石品位。較富的鐵礦石中可見受構造控制的赤鐵礦脈。

4.磷礦

區內磷礦有三處:大尖山、曹家山和炬嶂山,均爲沉積型。含礦地層爲下二疊統孤峯組底部,賦存於砂泥質硅質岩建造中。礦體穩定呈層狀、似層狀產出,厚0.8—1.8米。礦石類型有含磷泥岩型和結核狀磷塊巖。因規模小,一般爲民採,無工業價值。

5.煤礦

區內及外圍含煤巖繫有上泥盆統五通組、下二疊系棲霞組、上二疊系龍潭組及下侏羅統磨山組,有工業價值的煤礦產於龍潭組下段。煤層呈扁豆狀,平均厚0.5米,局部達7.5,頂底板均爲炭質頁岩。煤層中含有機炭41.7—90.2%,粘土質4.2—55.2%,硫化物0.4—5.4%,二氧化硅0.2—1.6%。

八、旅遊地理資源

實習區所在巢湖市坐落巢湖東北,市區依山傍水、湖光山色,可謂“孤城三面水,落日萬重山”。山山水水、勝地美景,旅遊景點多。

巢湖秋月爲巢湖市十景之一,巢湖面積820平方千米,蜿蜒曲折的湖岸線周長150多千米,因形貌狀似鳥巢而得名,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長湖三百里,四望豁江天”有湖天第一勝地之美稱。

王喬仙洞位於實習區維尼綸廠西側、紫薇山下,爲石灰岩溶洞,屬古地下水暗河殘留,洞長40餘米,寬4米,高5~7米。後人在洞內兩壁摩崖石刻大小佛像520多尊,以及獅想麒麟靈獸,是安徽省唯一石窟選像遺址。

湯麓溫泉一湖之外,又有一泉,“湯麓溫泉”名列十景之一。巢湖市有半陽山,山有湯池,故名半湯;或其山有冷、熱二泉,時分時合,炎涼各半,因名半湯。有大小泉眼四十餘處,溫泉產於由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組成的半湯復背斜中,受兩組斷裂構造控制,水溫56—59攝食度,晝夜出水三千多噸,屬硫酸鈣鎂型水質,展布面積約12500平方米。現已建成多所療養院。

紫薇仙洞位於巢湖市北郊具特色鮮明的地下河型溶洞,全長1500米。洞體宏偉,景觀奇特,以雄、奇、險、幽著稱,爲江北第一大洞。紫薇洞發育在二疊系棲霞組黑色灰巖中,因岩層走向近南北,傾角陡立,而沿岩層層面發育紫薇洞。溶洞兩壁上多留下多層溶蝕痕,洞底相對平坦,其下仍有多層地下暗河發育。

第五節地質發展史

根據構造層的發育情況,可將巢湖地區的地質發展劃分爲三大階段。

九、活動地殼階段(anz)

巢湖地區的前震旦系由上太古界闞集羣、下元古界肥東羣和中元古界張八嶺羣組成,缺失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這套地層出露於實習區西側的浮槎山—南將軍山隆起區,在實習去內無露頭,推測存在於地下。該套地層由片麻岩、千枚巖、大理岩和淺變質火山岩等組成,原巖爲地槽環境中的碎屑岩、碳酸鹽巖和火山岩建造。反映出地殼的強烈活動性。

十、實習分析總結

青白口紀末的晉寧運動使揚子地臺的基底固結,巢被地區伴隨整個揚子地臺進入地殼穩定發展階段。自震旦記到中三疊世。地殼在整體下降接受沉積的同時,多次平穩上升,形成了地層間的多個平行不整合。此階段無褶皺作用,無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斷裂活動軟弱,而且地層厚度和巖性、巖相穩定。

早震旦世早期,下揚子地區被海水淹沒,沉積了數百米的碎屑岩。早震旦世早期末的澄江與動是一次升降運動,造成了上下地層間的平行不整合,並有變質作用,使下震旦統下部的周崗組變質爲千枚巖,說明敵臺早期仍既有一定的活動性,早震旦世晚期,氣候建造,含疊層石和藍綠藻,震旦記末,地殼緩慢上升,在湯山地區,下寒武統冷泉王組底部有一層不穩定的透鏡狀砂礫岩,表明震旦系與寒武系間有沉積間斷,表現爲平行不整合。

進入早古生代,在下揚子地區形成穩定的侷限臺地相含鎂碳酸鹽巖建造、開闊臺地相碳酸鹽巖建造和半深海至濱淺海相的碎屑岩建造。從寒武系到奧陶系是一個海侵沉積序列,各組間多爲整合接觸,以碳酸鹽巖爲主,奧陶紀晚期,由於加里東運動的影響,本區擡升,與志留系之間有一個沉積間斷,奧陶系頂面存在氧化環境下的鐵質層,上奧陶統五峯組缺失上部四個筆石帶,下志留統高家邊組缺失二個筆石帶。

志留紀經歷了海侵至海退的過程,在開闊大陸坡—陸棚—濱海環境中形成高家邊組、墳頭組碎屑岩沉積。加里東運動在志留紀末表現爲大幅度升降,造成了上泥盆統與志留系間的平行不整合接觸,在實習區內缺失了上志留統茅山組和下中泥盆統,但在銀屏地區保存有上志留統茅山組。

進入二疊紀,碳酸鹽巖含量相對減少,碎屑岩含量增加,在濱淺海環境中,生物大量繁殖,有珊瑚、腕足、蜓、苔蘚蟲、海百合等。早二疊世早期爲陸棚邊緣盆地—淺海陸棚環境,棲霞組爲石灰岩夾硅質岩沉積;晚期演變爲深水盆地,形成孤峯組泥岩夾放射蟲硅質岩沉積;早二疊世末,下揚子地區表現爲大幅度升降(東吳運動),造成了上下二疊統間的平行不整合,晚二疊世早期發育濱海潮坪環境,形成龍潭組含煤巖系;晚期隨潮坪水體逐漸加深,甚至到碳酸鹽巖補償深度以下,大隆組爲一套硅質岩、硅質泥岩夾炭質頁岩。

本區三疊紀與二疊紀爲連續沉積。下三疊統爲次深海盆地—陸棚—開闊臺地碎屑岩和碳酸鹽巖建造,主要生物爲菊石、瓣鰓及魚龍等。中三疊統僅出露東馬鞍山組,系蒸發臺地相蒸發巖建造。三疊紀明顯的表現爲海退序列,地殼不斷擡升,海水不斷退縮,氣候炎熱,海水鹽度加大。

地質實習報告14

一、引言

1、實習時間:20xx年5月30日 星期天

2、實習地點:北京市昌平區虎峪村的虎峪風景區

3、組成人員:老師帶領下的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的0、1班同學及2、3班部分同學七十人左右。

4、實習目的:通過本學期對專業基礎知識

的學習,我們已經建立了系統的關於地球科學知識的理論認識。此次虎峪的實習是我們的第一次野外實習,通過本次的實習,我們將理論付諸於實踐,在鞏固完善課堂上所講地球科學知識的同時,也使我們初步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原理與技能。另外,我們對野外基本的地質構造褶皺和斷裂有更深刻的認識。更進一步地分析三大類岩石,地質地貌,形成環境等。初步接觸羅盤,瞭解羅盤的使用方法及使用目的。秉承地大優良傳統:艱苦樸素,求真務實。培養我們熱愛地質工作。爲以後的北戴河實習和周口店實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爲以後更好地從事地質事業而服務。

5、地理位置: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虎峪村

6、虎峪概況:虎峪地帶處於華北平原與燕山山脈的交接處。風景區內山巒起伏交錯,山谷曲折幽深,最高峯磨盤山海拔1060米。

虎峪自然風景區是京郊最具野趣的景區,其中黑龍潭 白龍潭 羊尾巴湖 百仙神洞 良心池 天橋石洞 通天池 等36處極具特色的自然景點讓您流連忘返,虎峪金輝更是古燕京八景之一。虎峪景區是集旅遊、娛樂、康體、商務、度假於一體的國家A級景區。

7、實習路線: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從學校到虎峪旅遊景點,然後進行我們的野外實習。第一個觀測點距離大門50米處,北緯40°16′16.2″ 東經116°8′39.1″;第二個觀測點北緯40°16′17.8″ 東經116°8′40.5″;第三個觀測點北緯 東經 ;第四個觀測點北緯40°16′19.5″ 東經116°8′42.8″;第五個觀測點北緯 東經 ;第六個觀測點北緯40°16′23.4″ 東經116°8′42.7″;第七個觀測點北緯40°16′25.8″ 東經116°8′44.0″;第八個觀測點北緯40°16′36.1″ 東經116°8′44.5″;第九個觀測點北緯40°16′37.6″ 東經116°8′44.4″。

二、地層及沉積岩

地層是一定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層狀岩石。其中,沉積岩地層往往是在一定的地表沉積環境(如淺海、濱海、湖泊、河流等)中形成的。

虎峪風景區主要可見層狀岩石,所以主要是沉積岩。比如觀測點一可見的長城系高餘莊組的碳酸鹽巖及白雲(一般情況下白雲岩有刀砍紋,碳酸鹽巖沒有。)在第六個觀測點可看到沉積岩的上部,有泥裂,現在已經被石英脈所填充。 實習過程中老師所

講的還有常溝組,主要是石英砂岩;串嶺溝組,薄層石英砂岩、泥岩;團山子組,碳酸鹽巖巖層;大紅峪組,厚層石英砂岩;霧迷山組,白雲岩。

 三、岩漿作用及岩漿岩

岩漿形成以後,沿着構造軟弱帶上升到地殼上部或噴溢出地表,在上升、運移過程中,由於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岩漿的成分又不斷髮生變化,最後冷凝爲岩石,這一複雜的作用稱爲岩漿作用,形成的岩石稱爲岩漿岩。實習過程中可在老虎洞附近看到輝綠玢岩巖牆,屬於淺層侵入岩。

 四、變質作用與變質岩

變質作用是指在地下特定的地質環境中,由於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體狀態下發生物質成分與結構、構造變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質作用。由變質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稱爲變質岩。變質岩可分爲:接觸變質岩、區域變質岩、動力變質岩。上圖中可以看到被岩漿烘烤過的接觸變質岩,第三個圖中有混合巖化作用,有石英脈體穿插。

五、地質構造

岩石變形是構造運動的重要表現和結果,沉積岩形成時基本上是水平產出的,而且在一定範圍是連續的;岩漿岩具有原生的整體性,但是經過構造運動,岩石可由水平變爲傾斜或彎曲,連續岩層被斷開活搓動,完整的巖體被破碎等。根據演示變形的特徵可以分析構造運動的性質、強度及時代等。岩石變形的產物稱爲地質構造。最常見的地質構造爲褶皺和斷裂。古構造運動是第三紀以前發生的構造運動, 新構造運動是第三紀以後發生的構造運動。

地質實習報告15

實習內容:

1.石佛寺水庫。具體內容:初步瞭解水庫在解決洪水災害、改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2.瀋陽市森林公園。具體內容:地質構造的野外識別;實習區域內的岩石及礦物的肉眼鑑定及標本的採集;瞭解各種層面構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觀察沉積岩的層理構造;岩石的風化及岩石不同風化程度的風化帶的觀察;認識丘陵地帶地貌。

3.棋盤山水庫。具體內容:水庫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1.明確水庫的構成,瞭解水庫的整體情況;2.壩址與壩型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3.庫區選擇的工程地質條件

4.土壩的防滲措施5.瞭解護岸的類型等。

20xx年6月25日星期六石佛寺水庫今天是進入實習的第一天,天氣十分的晴朗。我們在老師的安排下,早上七點半準時出發,於大約九點達到石佛寺水庫庫區。

當汽車行駛在一條通往水庫控制中心的長約7公里沿河大壩上的時候,遠遠地就能看見一條白色的護坡。

懷着對水庫的大壩的強烈的好奇心,下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個橫跨於遼河之上的攔河大壩上的基礎設施,觀看泄洪閘門,以及泄洪道的構造。

接下來便是石佛寺水庫的高局長給我們講解了有關水庫的一些相關知識,使我們對石佛寺水庫有了而更進一步的認識。

石佛寺水庫工程是遼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國內流域幹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庫,控制流域面積爲164786平方公里,工程壩型爲均質土壩,樞紐爲二等工程,永久性建築物爲二級。其主要功能是擔負遼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任務。工程的建設使遼河中下游地區防洪標準由3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遠期滿足“北水南調”工程反調節水庫的要求。主要建築物由42.7km長的主副壩和泄洪閘16孔總寬248.5米、淨寬200m的泄洪閘組成,水庫最大庫容1.85億m3,跨越瀋陽和鐵嶺。

石佛寺水庫的設計目標就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也爲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它的出現,不僅能提供向瀋陽市日供水20萬噸的能力,同時也在解決遼河的洪水災害、改善遼河的生態環境和全流域的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將起到極爲關鍵的作用。

聽完高局長的介紹後,我們在他的帶領下,也很榮幸的參觀了水庫的調度控制中心。

在控制中心,高局長告訴我們,石佛寺水庫的調水控制中心控制着整個水庫的調水情況,泄洪閘的閘門起落控制系統有兩套控制系統。它可以由位於閘門上方的手動控制器控制,也可以由控制中心發出信號進行控制,這兩套系統都能精確地控制閘門被拉起的高度,從而控制水流向下游的流量。而閘門採用的是雙層閘門,只有當下層的閘門被提起到一定的高度後才能同時提起上面的閘門,這樣的設計不僅降低了攔河大壩的整體高度,節約了建設成本,而且也使得壩基更加的牢固,大大的提高了最大蓄水位。通過安裝在不同地方的攝像機傳回的圖像可以完整的反映水庫的水位情況以及是否外滲的情況,確保整個水庫的正常運行。同時我也知道了水庫之所以選擇在是佛是這樣的平原地區,主要考慮因素有地形地貌、以及對經濟產生影響等因素考慮,最終選址在石佛寺,並以地名命名此水庫。

大概在上午十一點的時候結束了我們愉快而又充實的實習日程。

20xx年6月26日星期日瀋陽森林公園經過昨天對石佛寺水庫的初步實習,我們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與激情在八點準時出發前往位於瀋陽市東北郊新城子區馬剛鄉境內,南距瀋陽市中心40公里的瀋陽森林公園。經過一個半小時到達目的地。小憩一會後,便開始了我們此行的實習之旅,儘管天着小雨,可絲毫沒有影響我們這次實習的積極的熱情。

我們的實習是從登上開始的,老師沿途給我們講解途中遇到的各種岩石的性質以及它的形成條件。老師給我們首先介紹的就是沉積岩,沉積岩是暴露在地殼表層的岩石(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在地球發展過程中遭受各種外力的破壞,破壞產物在原地或者經過搬運沉積下來,再經過複雜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而今天我們看到的主要是頁岩。其次我們還看到了一些層理構造,例如沉積岩上面的波痕、泥恨、雨痕等。形成的這樣的岩石,一般都比較堅硬,適合做水壩的壩基,是大壩壩址的較好選擇,但是在這樣的岩石上建壩的時候,必須考慮到裂縫出現對水庫的影響,從而需要考慮水庫的滲漏問題。

經老師的詳細介紹,我們進一步的瞭解了泥裂和波痕及雨痕。泥裂又稱乾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乾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波痕是由風、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層面上留下的一種波狀起伏痕跡。波痕是典型的沉積構造之一。雨痕則是雨滴打擊未固結的細粒沉積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跡,但比較少見。這些特徵反映了沉積岩的生成條件和形成環境的特殊性,同時也是我們研究古地理地貌的標誌。

在半山腰的時候,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遠眺,感受到了典型的丘陵地帶地貌特徵。

接下來老師還帶領我們認識了斷層。在頂峯,在這裏盡覽山下風景之餘,我們很清晰的看到了斷層,斷層就是破裂面兩側的巖塊有明顯的相對位移的一種斷裂構造。

完成此次的實習任務之後,我們自由活動盡覽一切森林公園的美景,下午2點左右,我們帶着疲憊卻又充實的滿足感踏上了回學校的路途。

20xx年6月27日星期一瀋陽市棋盤山水庫今天是實習的最後一天,絲毫沒有感受到同學們這兩天的實習的疲憊,反而越發的精神。像習慣一樣,我們八點整準時從學校出發,前往新的目的地:瀋陽市東北部距瀋陽市中心約20公里的棋盤山水庫。

今天老師主要給我們講解了關於棋盤山水庫的選址以及大壩特點。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棋盤山水庫東西長3.63公里,南北寬容1.5公里,面積爲5.0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爲三千萬立方米,大壩壩頂正常水位達94.5米,庫區平均水深達六米以上。同時它是一座山區水庫,因此對於壩址的選址需要相當的嚴格,既要考慮壩基滲漏問題,又要考慮地形地貌特徵以及周邊岩石的結構與構造。同時,,棋盤山水庫採用的是土石壩結構,不能夠堰頂過水。因此,對於攔河大壩選址也相當的重要,適當的選址可以大量的減少工程造價。而護岸則要採取加固保護措施,增加防浪牆。

後來老師又給我們講解了關於褶皺的形成。褶皺是組成地殼的岩石受構造應力的強烈作用,使岩層形成一系列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的構造。

學習之餘便是對棋盤山風景的無限享受。我們於下午大約2點順利返回學校,預示着我們的三天實習也告一段落。

不得不感嘆實習結束的如此之快,他給了我們一次實地考察地形地貌以及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讓我們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我們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不但讓我們有了鞏固所學知識的機會,同時也增加了同學的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實習報告:(應包括各實習項目名稱、方法手段、材料設備、技術路線、結果、討論等)

一.石佛寺水庫我們主要通過到水庫的一些重要位置觀察和老師的講解來進行實習的。另外老師還帶我們到水庫調度室,觀看這裏的工作人員對水庫的信息實時監控過程。我們也和老師和工作人員進行一些交流,瞭解水庫的整體情況。

通過以上的實習過程,在這裏我瞭解到了水庫的一些概念和基本作用。水庫,一般的解釋爲“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庫建成後,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作用。有時天然湖泊也稱爲水庫(天然水庫)。水庫規模通常按庫容大小劃分。

石佛寺水庫,在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是遼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國內流域幹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庫。主要建築物由42.7km長的主副壩和淨寬200m的泄洪閘組成,水庫總庫容1.85億m3。

二.森林公園

1.岩石岩石是天然產出的具穩定外型的礦物或玻璃集合體,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而成。是構成地殼和上地幔的物質基礎。按成因分爲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其中岩漿岩是由高溫熔融的岩漿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稱火成岩或噴出巖;沉積岩是在地表條件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產物經水、空氣和冰川等外力的搬運、沉積和成巖固結而形成的岩石;變質岩是由先成的岩漿岩、沉積岩或變質岩,由於其所處地質環境的改變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通過觀察我發現不同的岩石可以分別用來做不同的用途例如:

1)、大理岩:大理岩的巖面質感細緻,常用來作爲劈面或地板。由於大理岩是由石灰岩變質而成,主要成分爲碳酸鈣,因此也是製造水泥的原料。大理岩材質軟而細緻,是很好的雕塑石材,許多有名的雕像都是由大理岩做成的,如著名的維納斯像。其它如牆面或擺飾,也常是由大理石加工琢磨而成,如花瓶、菸灰缸、桌子等家用品。

2)、花崗岩:本土的花崗岩只有在金門纔看得到,因此金門的老房子幾乎都是用花崗岩做成的。臺灣的寺廟所用的花崗岩,是來自福建,多用於寺廟裏的龍柱、地磚、石獅。

3)、板岩:因其容易裂成薄板狀,且在山區極易取得,幫原住民至今仍使用板劇場作爲建材,築成石板屋或圍牆。

4)、礫岩;有些礫岩含有鵝卵石及砂,而且膠結不良,容易將它們分散開來,例如:臺灣西部第四紀的頭嵙山層中就是這種礫岩,其中卵石和砂都是建材。

5)、石灰岩:臺灣最常見的石灰岩是由珊瑚形成的,通稱爲兩天礁石灰岩。在澎湖,兩天礁石俗稱【石】,居民用以作爲圍牆建材,以遮蔽強烈的東北季風,保護農作物。

6)、泥岩:由於其主要成分是黏土,自古就被作爲磚瓦、陶器的原料。

2.層理

①.平行層理:在強水動力條件下形成的相互平行的、水平或近水平的、由中粗砂岩、礫岩組成的層理,一般認爲是在水流能力比形成大型交錯層理更強的高流態條件下的平坦底牀上形成的,其特點是顆粒粗,伴生剝離線理,與大型交錯層理共生。形成環境主要爲河流、海灘、濁流等環境。

②.遞變層理:也稱粒序層理,以粒度遞變爲特徵的沉積單位。遞變層內除了粒度遞變之外,一般無任何層理;其底部與下伏岩層總是突變接觸,單個遞變層的厚度變化大,一般爲幾釐米-幾十釐米。常見於濁流環境中,在潮坪、河灘、三角洲、陸棚等亦可見零星分佈。

③.沉積環境:一個發生沉積作用的、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徵的地貌單元,並以此與相鄰的地區相區別。

3.可提煉的金屬礦物

①、金礦:含金的岩石經過風化和侵蝕作用,金會被分離出來而成自然金,因爲金比泥沙重得多,容易沉積下來,經過淘洗,就成爲黃金。

②、黃銅礦:黃銅礦是提煉銅最主要的礦物。

③、方鉛礦:方鉛礦呈現鉛灰色,有立方體的解理,是最重要的含鉛礦物。

④、赤鐵礦:赤鐵礦外觀顏色呈現鐵灰色或紅褐色,是最重要的含鐵礦物。

⑤、磁鐵礦:磁鐵礦屬含鐵礦物,具有磁性,吸附含鐵物質。

4.珍貴的寶石礦物若具有堅硬、稀有、耐久、透明且顏色美麗的特點,即常被用來作爲裝飾品,一般稱爲寶石,以下是常見的寶石簡介:

1)、鑽石:即俗稱的金剛石,有許多種顏色,如淡黃、褐、白、藍、綠、紅等,其中以無色透明的價值最高。

2)、剛玉:剛玉也有許多不同的顏色,如:紅色的剛玉俗名紅寶石,藍色的剛玉叫做藍寶石。其化學成分爲三氧化二鋁

3)、蛋白石:一般爲無色或白色,有些具有特殊的暈彩。

4)、水晶:純石英單晶稱爲水晶,水晶內因含不同雜質而呈現不同顏色,如:黃水晶、紫水晶等。石英的纖維狀顯微晶聚合體稱爲玉髓;石英的粒狀顯微晶聚合體稱爲燧石,這兩種是臺東縣重要的玉石。

5).做爲顏料有些礦物具有特別的顏色,右用來作成顏料,如藍色的藍銅礦物,綠色的孔雀石,紅色的辰砂。

6).其他用途

①石英:石英是製造玻璃及半導體的主要原料,如:苗栗縣汶水溪的上福基砂岩中的石英砂即爲製造玻璃的主要材料。

②方解石:方解石存在於大理岩及石灰岩中,是製造水泥的主要原料。

③白雲母:白雲母因不導電、不導熱且具有高熔點的特性,因此經常被用來作爲電熱器中絕緣體的材料。

④石墨:硬度低,且具有油脂光澤,條痕爲黑色,常用於製造鉛筆芯,此外石墨還可以做成潤滑劑、電極、坩堝等。

⑤硫磺:火山地區的溫泉中即含有黃色的硫磺。

⑥石膏:石膏一般用於固定骨折受傷處,或做成塑像,也用於建築工業。

⑦磷灰石:用於製造農業用磷肥。

⑧蛇紋石:含有鎂的成分,可用於鍊鋼工業上。

⑨滑石:硬度低,有滑膩感;通常被研磨成粉末,以製造顏料、爽身粉、去污粉、化妝品等

三.棋盤山水庫棋盤山水庫是攔截蒲河水所修的人工湖。蒲河是發源於鐵嶺東南部的想見山,在遼中縣南匯人渾河入海、全長410華里,是瀋陽第四大河流。東西長3.63公里,南北寬容1.5公里,面積爲5.0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爲三千萬立方米,大壩壩頂正常水位達94.5米,庫區平均水深達六米以上。

棋盤山水庫主要起到“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作用,除了可以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的作用之外,也可以起到作爲旅遊景點用來帶動經濟的發展。

實習總結:(要重點寫出在專業意識、職業技術技能、思想素質等方面的提高)

通過本次野外地質實習,加深了我對三大類岩石的認識和不同岩石的一些區別,對一些地質現象作了初步的瞭解,掌握了水利水電工程對不同地質的處理方法,進一步加強了對課本知識的認識。對沿途地貌的觀察使我對地區的地形有了一定的瞭解,增加了感性認識,擴大了視野,提高了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地質博物館的觀察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千變萬化的大自然的認識,增長了見識,充實了知識。在老師對一些工程在經常遇到的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我以後參加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使我更加熱愛水利水電這個行業,增強了對國家電力事業作貢獻的決心。

標籤:實習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