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總結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總結2.09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1

第一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我覺得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恰似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過程突出多樣性和選擇性,讓每位充滿個性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選擇自由,從而得到充分的發展。即構建以人爲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爲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第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於快樂之中。當然, 教師在對話中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麼想的,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第二,課改需要加強各市、縣、校之間的對話。"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羣策羣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例如:開學初的新課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和送教下鄉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羣衆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爲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老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爲了使學生適應當今社會形勢的發展,教材改革勢在必行。20xx年8月31日,國家教育部新課程標準研製組公佈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

“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是《課程標準》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課程,新教案,當然需要新的教法,新的觀念。這給我們經歷了舊教材的老師,尤其是經歷了教材改編數次的教師來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使我們倍感教學壓力之大。但我堅信,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同在。在這種喜逢教改的機遇中,壓力能轉化爲動力,並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育對象,使他們能成爲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本人針對高中英語新教材,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些體會。

1、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作爲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他(她)不僅需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並能熟練地用英語去分析課文,根據英語課程的發展新趨勢,將新知識,新方法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且需要廣博的其它學科知識,如歷史、地理、文學、科技,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我們只有努力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地吸取他人經驗,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壓”,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夠儘可能多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2、教師必須潛心鑽研教材。新課程對於教師來說,是一種新型產品。它的特性,功能

需要教師在教與學中體會,去探索適合自己學生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一切得從“新”開始,也得從“心”開始。所以我們需要爲每一個“45分鐘”的教學作出數個“45分鐘”的準備,要用心備課,鑽研教材,才能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必須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對學生的教育,構建新課程教學觀,以學生爲主體去設計教學步驟和方法。教師要廣泛獵取多方面的知識,選取重點對學生因材施教,能對學生的質疑做到有問必答,對答如流,得心應手。

3、課堂教學要“基”、“實”、“樂”、“新”四結合。“基”就是教師應注重學生基礎,運用基本技能教學,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技能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動耳、動口、動手等“動身”活動來達到動腦的“動心”學習效果,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讓學生得到“實惠”。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樂趣着手,爲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寓樂與教。這樣課堂纔會“信其師,善其道,樂其學”,纔會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主動在去動“身”,動“心”。這樣才能夠產生“新”的教學和學習靈感,創造性地去思考分析,使創新能力得以實現,這樣學生就能把自己“樂”的事情放在“實”事感到學有所用。

4、教師教學要有藝術性。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學生身心發展的促進者。教師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對學生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故教師在教學習過程中應充滿激情和情趣,優化自己的教學模式,展示自己的教學魅力,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教師應積極開展互相學習的教學活動,適時地實現角色的轉變,讓課堂成爲一幕戲。傳授知識時,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衆;讓學生唱主角時,教師是導演,發揮集體智慧,培養合作精神。

5、教師教學手段應靈活,以創新爲主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課外活動中所運用的教學手段應靈活多樣,如讓學生進行單詞接龍,句子接龍,英語諺語、名言警句等接力賽,玩文字遊戲,猜字謎、猜人物、戲劇表演、故事改編、討論等表演式活動,又如課後或週末等利用學校外教資源來開展英語角,英語辯論賽等課外活動,設置不同的表演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應運用多媒體將現代信息技術用於教學,如運用powerpoint製作圖片,或下載flash動畫等,使要講的知識內容具體化,使枯燥的語言和語法形象化,讓學生邊享受邊學習。教師應樹立起教師、學生、多媒體之間的“新三角關係”,這樣一來,教學成果纔會事半功倍。

總而言之,仿如一把鑰匙打開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我們沐浴着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2

XX年7月28號本人在和政中學參加了普通高中課改美術教師遠程培訓,此次的培訓,我們這些老師被編爲和政美術一班,成員有27人,這就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將一起學習,一起參加研討。

爲期10天的新課程培訓結束了,緊張而充實,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但覺得這10天僅僅是個開始,有很多的東西需要慢慢思考,慢慢消化,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今後長期的學習和探索。對於剛參加工作時間不久的美術教學工作的老師來講,新課程也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個新的開始,在這一個嶄新的平臺裏,每個學員都暢所欲言的表達着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見解,這一切都值得我去學習。

我們頂着炎炎烈日在這裏集中培訓,確實很辛苦。特別看到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師,在學習中認真的勁頭,無不佩服,在論壇得討論、優秀的文章、每個培訓班級的簡報、作業點評、在這裏都能收穫很多的東西,學無止境,我們的學習其實才剛剛開始。

高中課程改革是個新的開始,教材由原來的美術欣賞,改爲美術鑑賞,並且除了開設這一個模塊外,還有四個模塊,總共五個模塊包括了九個系列,可謂是“多樣性”,學生在選擇上也具有了多樣性。

通過幾天的觀看和學習,我是大開眼界,課例中的實驗區在高中美術新課改的實踐中,給了我們很多經驗,在開課方面,基本上五個模塊,九個系列,都開設了各自的工作室。有的學校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推廣,還創辦出了自己的特色。

美術新課程,對於學生來說,天地開闊了,有了很大自主性和選擇性,以前只有鑑賞課,現在有了繪畫、工藝、書法、攝影等等課程,非常有利於培養自身綜合素質。對於老師來說,新課程也開拓了更多的.空間,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創造性,讓教學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境界。

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全面理解美術的概念,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寫實性的技巧,它其實還是一種觀念、一種思維的表達,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美術概念,理解美術作品,很好的運用美術手段去表現。

其次,教師要注重自己的教學方法,要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合理引導,並給與他們創造性發揮的最大空間。

最後,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麼樣在這樣一個好的新環境中去做好教學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得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和文化素養,發揮自己的特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和材料,真正去落實新課程的教育目的。

新課程學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觀看了很多試驗學校的示範課和經驗交流,也和許多同行交流了解,互相學習,對自己的啓發很大,不僅僅對於高中教學,對於國中課程,也帶來許多啓示。

作爲一個美術老師,選擇什麼樣的教學內容,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甚至是什麼樣的語言,什麼樣的風格去上好一堂課,都是需要思考,需要精心準備的。美術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師應該很好地引領學生進入美術這個天地,不僅僅是教給他們美術知識,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自己去看、自己去走,自己去親身體驗到美術以及藝術的樂趣。啓發式的教育,提供不同的思維方式,對於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利的。

而作爲一個美術教師,不僅僅要具備很好的專業知識水平,還需要具有很好的個人魅力,體現出教師的風采和良好的藝術修養、內涵。

新課改下我們看到了新的思想、理念、模式,但是我們也會去思考一些現實的問題,有些模塊因爲條件的限制無法開設等,但是隻要我們有想法,只要我們去堅持,在以後的發展中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的。

新課程學習,打開了一個新天地,其中的收穫和思考遠遠不止這麼多,期待在這樣一個課程改革中,自己各方面都能不斷提升,去體驗一個教育者的成功快樂。希望課改走得更遠、更成功。

老師們加油!因爲我們有激情、熱情、和信心!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3

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聽了有關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師的辛苦講解,使得自己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己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新課程培訓總結。

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怎樣作到這一點呢?我認爲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啓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於興趣,我認爲,在新課改條件下,要上好高中數學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於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爲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工作總結《教師新課程培訓總結》。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纔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纔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爲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裏一起學習。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的氛圍中學習。因爲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爲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爲別人的老師。

對於個人承擔新教材實驗任務的工作設想,本人認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夯實基礎

立足雙基,夯實基礎,新課改不是不要基礎,不重視基矗而是要更加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特別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的教學。

(二)、貼近生活,着力思考

新課程遵循“生活與數學”、“活動與思考”的主線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以此爲據,展開和講授課本內容,注重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想方設法爲學生提供學習所必要的生活素材,實踐所必要的生活源泉,創造性地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探索與思考,主動獲取數學知識,改變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興趣。

(三)、注重過程教學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優化過程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充分挖掘數學活動中的思維價值與德育價值;

(3)注重動手操作,增強數學體驗與成功體驗,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4)建立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聽課、作業、複習等習慣)。

(四)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教學

真正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思想的教學,多做習題或許能提高解題的速度和熟練程度,但並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習題只是數學思想的載體,通過滲透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而改變和優化學生的思維結構,使每一個學生變得更加聰明。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4

通過參加爲期四天緊鑼密鼓的省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班的學習、聆聽了六位專家的講座,以及參加培訓教師在課餘飯後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淺。一週來,我們放下手中繁重的高三總複習工作,一起相聚武夷,感悟課改。一、感悟課改1、轉變觀念

培訓使我們充分認識到新一輪的數學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變化。要實現數學課程改革的目標,教師是關鍵。教師應首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數學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以及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爲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數學專業素質和教育科學素養。2、以學生的發展爲本

數學教師作爲數學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把數學知識傳播給學生,還必須關注對學生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要把培養學生應用、建模意識作爲數學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學生在新課程下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以及今後自己的發展方向,選擇選修課程。而新課程也爲學生多向發展、多層次發展創造了條件。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人人都能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數學”,這一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勇於探索這一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數學史這一門課程的設立,讓學生在掌握一定數學知識的同時,也瞭解一大批爲數學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從而學習他們百折不撓的鑽研、探究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有良好的德育效果。

第1頁共3頁新課程改革是歷史的必然和時代的需要。新課程改革對每位教師、每所學校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每位教師都要有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機會,先行一步,爭取在課改的潮流中大顯身手,並立足本校教材的開發,教出自己的特色,教出學校的特色。3、學習的一些體會

通過培訓我瞭解了課程設計的一些基本思路,對課程性質也有一定的理解。通過學習感覺到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八個方面:

(1)以學生髮展爲本,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

(2)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正確指導學生合理、科學地選擇課程,制定課程學習計劃;(3)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在強調發展學生能力的.同時,以時俱進地加強雙基教學,

促進紮實雙基與能力培養的協調發展;

(4)現代數學更具整體性,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繫,提高學生對數學整體的認識,形成網絡;(5)數學已叢幕後走向臺前,因此教學中應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發展學生的應用意

識和能力;

(6)關注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人生觀、科學觀的形成;(7)改善教與學的方式,促進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8)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二、擔憂與建議

面臨今後的課改,我們普遍有兩方面的擔憂。一是學校領導對課程改革的觀念與決心。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還是走走形式、應付了事。這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也是教育本身特點所決定的。因爲教育是一個綜合系統工程,不是一個教師,幾位教師所能完成的,因而要有一個敢於負責、銳意進取的強有力的領導,才能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二是大學聯考與課改。只有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大學聯考對高中教師的重要性,它關乎我們的聲譽、待遇甚至是飯碗。課改不但需要緊密跟進型的大學聯考,更呼喚陪伴型的大學聯考。因爲大學聯考是把雙刃劍,它可以指向應試教育,同樣也可以引導中學教學走向新課程、走向素質教育。因此建議在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儘快出臺新課程考試說明等大學聯考相關文本。建議20xx、20xx、20xx年大學聯考逐步滲透新課程大學聯考的力度,使新老課程大學聯考有一個平穩的過渡,同時也爲新課程改革起良好的導向作用,創造一個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5

通過三天的認真刻苦的高中新課改培訓,我感觸頗深,收穫豐碩。

一、對教學理念有了更深入理解,教學觀念得以更新

通過學習,我深刻領悟到高中英語新課標的理念:(1)重視共同基礎,構建發展平臺; (2)提供多種選擇,適應個性需求; (3)優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4)關注學生情感,提高人文素養; (5)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不斷髮展。我瞭解到高中課程的總目標:高中英語課程包括五個維度的基本目標,即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它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要培養學生紮實的語言知識和熟練的語言技能。文化意識則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要培養學生開放的、接納的文化意識。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培養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要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有了理論上的正確認識,我們的教學就有了依據,我們的教學就更有針對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我們在今後開展每項教學活動前,都要充分論證是否符合課改精神,是否有利於課程總目標的實現,按照新課

標的要求進行教學,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要在教學中,大膽實踐英語新課標理念,把我們的日常行爲變成新課標新理念的具體體現,全力以赴地開展以運用能力培養爲目標的教學活動,使我們的教學真正成爲落實課程理念的戰場。

二、對新課型的內容和實施方法有了更深入認識,教學方法得以豐富完善,科學有效

通過專家們深入淺出的講解和鮮活的案例分析,我吸收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我的的教學思想得以啓迪,我的的教學智慧得以豐富。

1.優化課堂教學

首先,在課堂組織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言的交際性註定了英語課必然是參與型的課堂。英語課堂是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只有學習外語的人沉浸在豐富的、強化的、持續不斷的外語環境中,纔會達到最有效的外語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必須爲學生學習創造一種濃厚的英語氣氛。教師應從第一節課開始就用英語授課,不能遷就學生。這也是一種聽力訓練。教師用英語教學,學生也會用英語回答問題,用英語去思維。不要怕學生聽不懂。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由不懂到懂的過程。學生有強烈的表現欲和參與欲,教師提供機會給學生,學生自然會熱情投入。活學活用,效果就好。 新的中學英語教學動向要求學生擴大詞彙量,增加閱讀量。這就要求教師適當增加教學內容。每週拿出一節課去指導學生博覽課外讀物,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豐富他們的各種文化知識是大有幫助的。

其次,創造性地設計課堂模擬交際,讓語言有用武之地是優化教學內容的一個方面。作爲高中教師則可拋開現成的表層理解的問題,設計掌握文脈分析句與句、段與段之間關係的問題,並提出深層次理解題,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一堂高質量的英語課的前提。盧梭說的好,“只有成爲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教育首先應是溫暖的,有人性味的,愛心、熱心是責任心的源泉,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使師生心靈相通,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2.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習策略。

提高課堂質量的同時,教師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培養。新課程增加了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重視的是過程,讓學生掌握研究學問的方法。英語教學中的研究性就是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負責介紹實用的東西給學生。教師應精選相應的內容推薦給水平不同的學生,讓他們自學、探究。所選內容要有時代感。或INTERNET下載,或選自英文報紙等。學生通過自學,知識面擴大了,英語水平提高了,自學習慣也逐漸形成了。是學生終身學習的良好開端。所以,我們要消除教學觀念中的誤區,不要把教學僅僅侷限在課堂中,侷限在教材上,侷限在教室裏,侷限在教師的水平之內,要有超越意識,纔能有超越的發展。

3.重視學生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特點,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在教學內容、結構體系、難易程度與分量以及活動與任務的設計等方面,都力求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特點,注重激發其

興趣,有較強的感染力。教材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氣息,文化信息量大;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改變單純重視講解與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模式;注意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科學地安排語言材料,以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提高語言技能;設置真實而生動的情景和“任務型”的活動,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其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提高其用英語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採取綜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和發展能力

新教材不拘泥於一種教學方法,而是採取綜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髮展多元智能。高中教材以話題爲核心,以結構和功能項目爲主線,安排聽、說、讀、寫等多種活動,實現教學目標。

5.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教材中的小組活動形式多樣,這些活動的完成均需要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組員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互相配合。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解決班內學生個體學習差異的難題,而且可以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和責任感的形成,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民主意識。

6.開展教育科研,實施課堂觀察,倡導反思性教學。

現代教育離不開教育科研, 要成爲學者型教師,就更離不開教育科研。科研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科研就在我們身邊。其中課堂觀察就是非常簡便易行而又效果顯著的一種科研方法。

課堂是一個特殊的場景,教師在課堂上常常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爲。在與學生的頻繁互動中,教師的注意力都集中於學生以及學科知識傳

授上,這使他們很少對自己的行爲有自覺意識,無論這些行爲是有效還是無效。課堂觀察是教師從事課堂研究較好的起點。正是通過教師對自己和同事的課堂觀察,增進了教師對自己行爲的意識以及對自己行爲的責任心,促使其系統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學行爲,發展其自主性的專業判斷力,並通過觀察研究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學校得到發展的同時,也使自己的職業成爲一個自我發展的過程。

7.精心設計、打磨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雖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是適當的模式有利於新老教師的共同進步。我們提倡在模式基礎上的個性張揚,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推陳出新,保持活力。因此,我們要集中全體英語教師的智慧,設計出不同課型的基本模式。如閱讀課模式,詞彙課模式,語法課模式,複習課模式等等。比如在閱讀課上,我們應形成通過跳讀、速讀和精讀由淺入深地獲取信息,並通過不同的學生活動獲得情感體驗,以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發展,依託課文並超越課文的情景教學模式。

以上所談的是我對培訓的一些淺薄認識,我一定會在今後的教學實際中實踐新課改的理念,把新的教學理念應用於新的課堂教學中,努力打造民主、和諧和高效的英語課堂,使全體學生既得到健康的全面發展,又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得以實現。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6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四川省高中新課改培訓。培訓結束了,頗有了一些收益和感受,現做一如下小結。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在教育部的統一組織和領導下進行的,是我國基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改革的重大舉措。課程核心理念:凸現了“以人爲本”的價值觀。

新課程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是課程的主體。學生是課程的主體,一方面是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課程的依據,另一方面是指發揮學生在課程實施中的主體性。第二、課程實施是學生主動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學生是在動態的反思和創造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的,課程爲學生提供了反思和創造的對象。第三、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探究和創造爲根本。傳統課程觀的弊端之一,就在於把學生視爲書本知識的接收者,接受學習是其課程規定的基本存在方式。新課程關注學生與課程之間的關係,從實施角度講,要注意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等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致力於“打好基礎,促進發展”。新課改無論是“總目標”,還是“具體目標”,均體現了新課程在目標設計上,是致力於“打好基礎、促進發展”這一特點的。第一,新課程重新定位知識技能的作用,不再把知識定性,即知識技能的本質在於人們通過它而進行批判性、創造性思維,並由此建構出新的意義。第二,新課程重新定位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第三,新課程重新定位了課程與生活的關係。新課程認爲,課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課程不是把學生與其生活割裂開來的屏障,而是使學生與其生活有機融合起來的基本途徑。課程體系:着眼於“開放”、“創新”。新課程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綜合化。第一,各學科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綜合,課程向兒童經驗與生活迴歸。第二,不同學科之間的綜合,儘可能地反映社會生活實際本質,如新設“綜合”學科: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歷史與社會、藝術。第三,新課程設立專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爲必修課。課程內容:倡導“新、活、寬”。課程學習方式:由接受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或發現式學習方式轉變。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進行學習的心理機制或途徑是同化,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的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進行學習的心理機制或途徑是順應,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面對課改的必然趨勢,我們高中生物教師要正確對待課改。

一、在新課改中首先轉變的是教學觀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過程把系統的傳授知識作爲重點,目的在於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大量的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條理性,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的重點、難點、反覆掂量估計,圍繞它來展開自己的教學過程,往往會忽略學生能力的培養,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學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更重要的使學生掌握學會學習的能力,並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新課改要求教師實現角色轉換

新課改要求教師實現角色轉換,教師已不是教學的主體,而是引導者、促進者、參與者,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單純的教書匠,每個老師都應該是一個教育家。

三、教學策略和方法的轉變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不可能單純的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變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麼學,把被動地學轉爲主動地去學。

四、在抓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新課程所體現的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學校開設的第二課堂是學生參加實踐、應用理論、獲得經驗、提高素質、展現自我、發展個性的一個教育平臺,因此,加強第二課堂建設也是新課程對教學提出的一個重要要求。對於每一位學生參加的活動、取得的榮譽都進行詳細的記錄,這也作爲學生評價的一個參考,如運動會、徵文比賽、朗誦比賽、文藝晚會、知識競賽等,都是學生髮展個人愛好的舞臺,他們在這些方面獲得的任何成績或表現都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作爲新高一生物的教師,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簡單地把課改理解爲變教材。這次課改不僅是換換教材,而是通過教材內容改變,實現包括課程功能、課程結構、教學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及課程評價體系等的根本轉變,真正實現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爲用“教材”教,由過去由老師傳授爲主轉變爲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爲主。

走出“錯誤地認爲進行課程改革會導致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弱化,影響以後的升學考試”的誤區。過去我們單純強調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現在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以前關注更多的是學習結果,忽略了學生是通過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死記硬背題海訓練得到的高分,掩蓋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存在的問題。這次課改立足於三維目標的統一,不僅關注知識和技能,而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因此,不僅不會帶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弱化,相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更靈活地運用知識

2.新課改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是填鴨式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只靠死記硬背、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習沒有興趣,尤其感到高中生物課枯燥乏味,師生之間也缺乏合作與交流。教學過程實際上則是師生共同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傳統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爲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改變高中生物課的枯燥乏味,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全面提高未來國民素質3.要改變學生過去單一的、接受性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着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的特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當服從於學生的學習方式,以使學生學習變得富有個性,並最終達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目標。

4.新課改要克服急於求成和畏難情緒,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課改也是如此。思想觀念的轉變、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模式阻力的消除等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課改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困難和挫折。在有勇氣的同時,還要有理性。尤其是青年教師,要避免急躁,急於求成,要穩紮穩打,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面對課改,同時要克服畏難情緒。課改的洪流已洶涌澎湃,讓我們正確面對,奮勇爭先,投身到激流之中去鍛鍊吧!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7

xxxx年7月13-24日,根據省教育廳和xxxx市教育局統一部署和安排,在市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我校精心組織,高度重視,共有479位教師參加了研修培訓,學校嚴格考勤,並提供技術保障,廣大教師潛心研修,積極參與,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現將我校培訓工作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嚴密組織

自接到《關於組織xxxx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師新課程全員培訓工作的通知》通知後,我校領導高度重視,從培訓資金到研修組織工作都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領導,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的暑期培訓領導小組、督查小組,7月10日召開了培訓動員大會,並提出了嚴格的紀律要求,要求各處室積極配合,保障暑期培訓工作紮實有效。對於此次培訓學校領導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學校領導要求廣大教師利用此次培訓機會在教書之餘在師德、業務等各方面進行一次真正的充電,不斷的完善自我。

二、嚴格要求,落到實處

學校制定了詳細方案,確保培訓落到實處。每天安排6個小時的培訓時間,上午、下午各三個小時,上午:2小時(8:0010:00)集中視頻,各年級學科組長組織實施,學校督查組巡視檢查。1小時(10:0011:00)教師面對面研討;下午:1小時(2:303:30)教師網上與專家交流研討,2小時(3:305:30)提交作業。電教處教師教育系統管理人員和學校培訓管理員培訓期間,每天將學校人均研修關注度及每位教師培訓情況報學校校長和分管校長。學校通訊員及時將學校教師培訓中好的做法和事蹟上報市師訓辦。

三、熱情高漲,氛圍濃厚

炎炎暑期,我校廣大教師風雨無阻,每天上午8:00準時簽到集中觀看培訓視頻,沒有一人無故缺席。在學習視頻的過程中,老師們認真仔細的記錄着對自己教學有啓發性的觀點,許多老師還把自己當時的心得體會與點滴的思想閃光點也如實地記錄下來,以備討論與作業之需。態度認真,記錄詳備。看完視頻之後,老師們對某位專家的觀點和公開課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表現出對優秀教師教研能力的欽佩,並且也認識到自己知識上和經驗上的不足與欠缺。

爲了不錯過本次培訓機會,許多年輕的媽媽將放假的孩子帶到學校,爲了不讓孩子打攪培訓,將孩子放在操場上玩耍,自己在教室認真培訓,只利用中間休息時間看看孩子,接着繼續培訓;準媽媽們拖着笨重的身體參加全程培訓。有的.教師還在產假期間,依然放下幼小孩子前往學校參加集體培訓。

爲了能按時提交做作業和完成網上在線研討,下午6:00後許多教師還在辦公室等待擁擠的網絡。爲了避開上網高峯期,許多教師晚上9:00以後開始提交早已寫好的作業,指導教師們更是加班加點,熱情高昂,一絲不苟。

四、效果顯著,培訓圓滿

經過10天緊張有序的培訓,廣大教師收益頗深,在研修平臺留下了他們深深的足跡。總體上達到了培訓的預期效果。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8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也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條件。語言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今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日益全球化,外國語已經成爲世界各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因此,學習和掌握外語,特別是英語,具有重要意義。

高中英語課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門主要課程。高中學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和綜合人文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門國際通用語種可以爲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和進行國際交往創造條件。開設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民族素質,有利於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要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爲他們今後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創造條件,並使他們具備作爲21世紀公民所應有的基本英語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應根據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在進一步發展學生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着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爲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通過學習,我們深刻領悟高中英語新課標的理念:(1)重視共同基礎,構建發展平臺; (2)提供多種選擇,適應個性需求; (3)優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4)關注學生情感,提高人文素養; (5)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不斷髮展。我們瞭解到高中課程的總目標:高中英語課程包括五個維度的基本目標,即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它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基礎,要培養學生紮實的語言知識和熟練的語言技能。文化意識則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要培養學生開放的、接納的文化意識。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培養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要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有了理論上的正確認識,我們的教學就有了依據,我們的教學就更有針對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我們在今後開展每項教學活動前,都要充分論證是否符合課改精神,是否有利於課程總目標的實現,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更不是“轟轟烈烈搞課改,紮紮實實搞大學聯考”。要在教學中,大膽實踐英語新課標理念,把我們的日常行爲變成新課標新理念的具體體現,全力以赴地開展以運用能力培養爲目標的教學活動,使我們的教學真正成爲落實課程理念的戰場。

優化課堂教學 。首先,在課堂組織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言的交際性註定了英語課必然是參與型的課堂。英語課堂是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只有學習外語的人沉浸在豐富的、強化的、持續不斷的外語環境中,纔會達到最有效的外語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必須爲學生學習創造一種濃厚的英語氣氛。教師應從第一節課開始就用英語授課,不能遷就學生。這也是一種聽力訓練。教師用英語教學,學生也會用英語回答問題,用英語去思維。不要怕學生聽不懂。學習本身就是一個

由不懂到懂的過程。學生有強烈的表現欲和參與欲,教師提供機會給學生,學生自然會熱情投入。活學活用,效果就好。 新的中學英語教學動向要求學生擴大詞彙量,增加閱讀量。這就要求教師適當增加教學內容。每週拿出一節課去指導學生博覽課外讀物,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豐富他們的各種文化知識是大有幫助的。

其次,創造性地設計課堂模擬交際,讓語言有用武之地是優化教學內容的一個方面。作爲高中教師則可拋開現成的表層理解的問題,設計掌握文脈分析句與句、段與段之間關係的問題,並提出深層次理解題,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習策略。提高課堂質量的同時,教師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培養。新課程增加了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重視的是過程,讓學生掌握研究學問的方法。英語教學中的研究性就是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負責介紹實用的東西給學生。教師應精選相應的內容推薦給水平不同的學生,讓他們自學、探究。所選內容要有時代感。或INTERNET下載,或選自英文報紙等。學生通過自學,知識面擴大了,英語水平提高了,自學習慣也逐漸形成了。是學生終身學習的良好開端。所以,我們要消除教學觀念中的誤區,不要把教學僅僅侷限在課堂中,侷限在教材上,侷限在教室裏,侷限在教師的水平之內,要有超越意識,纔能有超越的發展。

重視學生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特點,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在教學內容、結構體系、難易程度與分量以及活動與任務的設計等方面,都力求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特點,注重激發其興趣,有較強的感染力。教材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氣息,文化信息量大;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改變單純重視講解與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模式;注意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科學地安排語言材料,以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提高語言技能;設置真實而生動的情景和“任務型”的活動,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其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提高其用英語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採取綜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和發展能力。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客觀地評價傳統教學法,讓活動課堂真正地動起來,拒絕做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地位不能誇大,但也絕不可抹殺,不能“不認可教師與文本對話對學生的啓迪,不承認教師在課堂對話中具有的組織作用和支撐作用”(周仁良語)。只有教師必要的介入,才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討的興趣,也才能將探討引向深入。因此,在新課程的推進中,我們的教師要靜下心來,理解課程標準,實踐課程標準,發展課程標準。我們在強調學生主體、發展學生個性的同時,更要注意教師在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作用。新課標指導下的老師,有義務進行正確、深入的點撥和指導,有義務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創新學習習慣的養成,而絕不僅僅只是學生意見的簡單欣賞者、總結者,而應該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僅僅改變座位的安排不是新課改,每堂課上都有幾分鐘的膚淺討論也不是新課改,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法更不是新課改。在課堂上,我們不能爲了活動而活動,而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合作和競爭意識,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我們有一個慣例,每週有一組學生進行show and tell 活動,學生自由結合,題目自定,分工協作,發揮所長,真正讓學生動了起來,達到了活動的目的。新課改的課堂上並非是活動越多越好,學生活動在精而不是在多。傳統教學法中也有大量值得借鑑的東西,不能全盤放棄。

開展教育科研,實施課堂觀察,倡導反思性教學。課堂是一個特殊的場景,教師在課堂上常常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爲。在與學生的頻繁互動中,教師的注意力都集中於學生以及學科知識傳授上,這使他們很少對自己的行爲有自覺意識,無論這些行爲是有效還是無效。課堂觀察是教師從事課堂研究較好的起點。正是通過教師對自己和同事的課堂觀察,增進了教師對自己行爲的意識以及對自己行爲的責任心,促使其系統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學行爲,發展其自主性的專業判斷力,並通過觀察研究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學校得到發展的同時,也使自己的職業成爲一個自我發展的過程。

精心設計、打磨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雖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是適當的模式有利於新老教師的共同進步。我們提倡在模式基礎上的個性張揚,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推陳出新,保持活力。因此,我們要集中全體英語教師的智慧,設計出不同課型的基本模式。如閱讀課模式,詞彙課模式,語法課模式,複習課模式等等。比如在閱讀課上,我們應形成通過跳讀、速讀和精讀由淺入深地獲取信息,並通過不同的學生活動獲得情感體驗,以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發展,依託課文並超越課文的情景教學模式。 總之,這次培訓使我學到了很多,我明白了新課改下教師職責的轉變,明確了新課改所倡導的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對於這一主體要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如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運用多種學習策略等。作爲一名年輕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貫徹新課改的要求,真正全面地推行素質教育,爲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暑期參加了市統一組織的爲期近兩天的高中英語新課標的培訓,深感獲益匪淺,眼界也開闊了不少,現將個人的感想與心得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地述說如下:

一、 模塊學習法

高中英語新課標將教材按知識劃塊的方法編寫,高中階段共十一個模塊,組成英語的各項能力要求。這種編排體系體現了劃整爲零的思想,同時也更便於操作,有利於分步學習,同時還提供了一種選擇,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步步爲營,穩打穩紮地逐步學好英語。無形中,也可以降低學習的難度,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 詞彙量大

新課標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詞彙量大,生詞特別多。這當然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更有利於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然而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其心理負擔也大。衆所周知,農村中學的孩子在幼兒園、國小裏幾乎沒有英語基礎,這麼大的詞彙量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很頭疼的事。但壓力終歸是壓力,英語還是必須要學好的:大學聯考需要它,未來的交際與發展也需要它。這就要求師生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詞彙的積累,要分散、要重複,經過多次、重複性的學習,可適當地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而且還可以強化學習的效果。

三、 取捨適當

高中英語新課標的精神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時因地制宜,根據學生和教學的具體的現狀和情況,合理的、適當地對教材進行取捨,有針對性地選擇使用材料,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和達到教學目標,從而更加深刻地領悟新課標的精神。另外,這種做法還應該進一步深化,就是在同一篇課文之內,也應該有所取捨和側重,重講精講某些段落,或者是句子句法結構,適當放棄某些段落和結構。這樣,不僅更有目的性,還可以更加明顯地突出重點和難點。

四、 靈活多變的教法

新課標要求高中英語課程的教授,在方法上要靈活多變,不落俗套,不封建保守。同時要相時而動,以動制變,以動爲活,以活變通,以通變達,最終完成英語課程的教與學,從而實現預期的目標。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地更新個人的知識體系,要時刻做好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的心理準備。這所有的一切,都應當以清醒和善思的頭腦爲前提。

五、 教師的自身素質

新課標要求,高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要具有過硬的業務知識,要精通業務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硬碰硬,才能勝任新課標的課程改革,才能滿足其需求。教師在自身素質提高的同時,也更能領悟新課標的精髓之所在。從而更願意從事新課改的工作。

六、 不斷拓展視野

新課標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務必要更新觀念,不斷創新,不斷嘗試,時刻以全新的面貌棉對學生,進而時刻引導學生不斷求知、求新,不斷進步,更好地完成學業,同時不斷豐富各方面的知識,儲備各種能量,成爲真正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新人才。

當然,新課標的精神遠非以上本人所能言盡,相信有更多的精神和要求等待進一步的學習與領悟,本人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將會不斷地努力與嘗試,爭取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全新的面貌、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去面對學生。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9

一、 我對新課改的認識

我認爲“語文新課標”是在對我國已往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套更具科學性與前瞻性的高中語文教改方案。雖然其中條目繁多,但我覺得是最根本的有兩條:一是彰顯了語文的“育人”功能,二是更科學健康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以往的語文教學功利性太強,爲了讓學生擠過大學聯考這個獨木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把一篇篇課文或美文像醫生解剖肢體那樣分割開來,然後逐字逐詞的去分析解讀,漢語優美的韻味和意境就在這樣的“肢解”中蕩然無存,原本應該充滿活力和生機的語言課也因此變得乏味枯燥,也難怪一些學生對語文作出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評價。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技巧的訓練,幾乎完全淡去了語文的思想教育功能。於此不同 ,“ 新課標”則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除了積極有效的努力促使學生知與能的雙重發展外,還必須注重對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引導與培養,新課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百年意識,懂得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未來其個人生存與整個社會的發展需要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必須克服既往語

文與生活脫節的現象,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切教育都應是出於生活的需要,人性的需要。 就語文的具體教學而言,聽說讀寫既是內容又是形式,語文不管教什麼,最終都要落腳到這四個方面上來。語文的教學效果最終也必須通過這四個方面來檢驗,所以對這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總而言之,我覺得讓學生成爲一個心智情感都健康的熱病人,然後能正確使用合理優美的語言方式表達自己,也許就是這次新課改的真正宗旨吧。

二、我的教學嘗試

1、激發興趣,注重課內知識的學習。

有人作過的一個調查顯示,當前高中尤其是農村高中主體參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多數學生認爲語文課男學,難找到感覺,收穫感差,約有五份之二的學生上語文課經常不認真聽,思想開小差或做其他事。而在課堂互動的進行情況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在課堂上,絕大多數教師仍以一問一答的集體提問爲主,平均每節課學生參與活動時間大約僅佔八分之一,多數語文課仍然是教師“一言堂”。在調查中,幾乎所有老師都承認升學壓力下,只能唯教材是重點。這個調查結果很有代表性,它反映出在高中尤其是我們農村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還處於較嚴重的被動狀態,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的主題參與權實現不充分,教師沒有賦予學生參與的氛圍,沒有給與他們充分的時空,致使學生謹小慎微,獨立思考的意識與創新意識處於壓抑狀態。

針對這些現狀,在新學期的第一講,我安排了一個課時的專題討論課:什麼是語文?怎樣學語文?通過我自己對語文的感悟,我首先讓學生明白了語文的內涵涉及現實的社會生活、人生命運、思想感情,它是所有學科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其獨特的美,它可以點燃我們渴望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慾望之火。我告訴學生,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也是我們棲居於這個世界的根基。一個人只有學好了自己的母語,纔有可能學好其他民族的語言和文化。作爲一箇中國人決不能拋棄對語文大美的眷戀。語文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學科,學好了它,也就能更好的學習其它課程,何樂而不爲呢?通過這次討論,我發現學生輕視語文的現象有所減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普遍較高。

現在我們知道一套教材一統天下格局已被打破,對教材的盲目崇拜也停止了,但這絕不是說教材可有可無,甚至棄置不顧。我認爲無論選用哪套教材,都應該讓學生學有所得,形成一定的能力與水平,語文與邏輯性很強的數、理、化不同,教學中多上一課,少上一課,對語文知識的繼續學習影響不大。但不管怎樣也不能把文本變成課堂上的點綴。迴歸文本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對文本進行解讀、閱讀品味,挖掘文本中豐富、深厚的資源,這纔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和根本任務。課堂上我儘量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體會解讀文本的快樂,改變以前那種“滿堂灌”的形式。如講《故都的秋》,在帶着學生抓住“清、靜、悲涼”分析了“庭院清秋圖”後,我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分析其他四幅圖畫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選派代表發言。我只要最後點評一下學生的表現就可以了。這樣做既解決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又體現了新課標中合作、探究的精神。

2、開拓視野,注重課內外相結合。

語文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如果三年高中僅僅是捧着幾本薄薄的課本來學習語文也太單調了,所以我提倡學生要立足課內看課外。進而對學生學習語文提出明確的要求:兩條腿走路————開拓視野,課內外相結合;兩隻手掌舵————一手抓基礎,一手抓訓練;一顆心思索————感悟和薰陶。同時告訴學生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注重點點滴滴的積累。人生的路有多長,語文的'路就有多長。對此大部分學生還是聽進去了,課內課外都做了很多的積累,平時該熟練背誦,該完成的訓練內容都做得比較到位,絕大多數人沒有出現“欠帳成長”的現象。由此我想,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學生不想學習,而是他們缺乏一條進入學科大門的路徑。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找到這條路,並不斷鼓勵他們。

3、注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除過引導學生閱讀課外的文本,我也充分利用課本的內容作爲閱讀的對象。在5本必修課本中,絕大多數的課文是從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或名人佳作中精選出來的。對於這些文章我提倡學生要邊讀邊思考,邊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讀的越熟,就能夠越進一步的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把課文的語言熟記於心,纔可能有一天將其轉化爲自己的語言,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如《荷塘月色》這篇課文,剛開始我要學生起來讀的時候,學生讀得非常快。等學生讀完我做過這樣的評價:“大家讀的很流暢,但我感覺朱自清是在跑步,不是在散步。既然你們知道朱自清此時心裏頗不寧靜,所以在讀的時候應該。。。。。”,“緩慢一點,低沉一點”,反覆了幾次之後學生讀得效果果然要好多了。

其次爲了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進行閱讀,我經常會給學生推薦一些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這個學期主要把教材中要求閱讀的三本名著《大衛。科波菲爾》、《巴黎聖母院》、《家》讀完。前幾天詢問了一下:75的學生已經看完了其中的兩本。在學期結束的時候準備再搞一個“閱讀沙龍”活動,給學生創建一個交流所讀書籍內容及心得體會的平臺,如果這個交流平臺得以真正創建起來也可以帶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除了讀名著之外還引導學生讀一些名篇名作﹑經典美文。我跟學生提出過這樣的要求:高中三年要讀一千篇文章,也就是每天讀一篇文章,讀書必須要循序漸進。

除此之外必修⑴還有一本很好的配套資料《陽光課堂》,上面很多很好的文章都可以作爲閱讀的對象。在讀文章的時候要求學生用圓圈圈出自己覺得用得特別精當巧妙的字詞,用波浪線標出自認爲寫得好或自己特別有感覺的語句,並且有時會要求學生就文章自主設問,並從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最後要學生就文章作了出自己適當的批註。讓學生養成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學生讀了文章之後我會進行相應的檢查:第一步我們只檢查學生的閱讀進度與以及在閱讀時是否做標記、批註。第二步我們就檢查批註的字跡是否工整,批註的語句是否通順。第三步我們就尋找出批註得相對精妙的正面案例進行表揚,在給批註個體鼓勵的同時也給全班學生示範。第四步個別整頓批註不甚理想的學生。(注意:我們特別強調“個別”整頓,維護學生顏面,保護學生自尊,很是重要)。我希望通過以上活動能引導學生熱愛讀書,使他們在青少年階段打下一點“精神的底子”,好終生受益。

關於“聽”方面,我花很多精力下載了課文的配樂朗誦和語文相關的富有人文氣息和積極情感的歌曲(如在講《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關於歌頌母愛的詩歌時,放了《母親》這首歌曲);還有課外的配樂散文、配樂詩歌朗誦以此來豐富語文教學。我記得有一次在放一組幾首關於汶川大地震的配樂詩朗誦時,全班默無聲息,但我可以看見原本青春洋溢的臉上此時個個表情沉重,有的學生眼裏還不時閃出晶瑩的淚花。這充分說明學生已經進入到了文本所需要表達的境界,同時對學生人文生命也是一次提升。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是老師施教的對象,而是和老師一起經歷一段生命情感體驗的夥伴,這也體現了師生關係的平等吧。我總感覺語文教育更是一種生命教育,一個人生命的姿態、生命的內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接受了怎樣的語文教育的方式與內容。所以我想用這些好的音頻素材使學生的人文生命在充滿平等氣息、文化內涵的語文課堂上盡情的生長綻放。

關於“說”方面,除了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踊躍發言,參與討論外,我也借鑑了目前在城市較流行的一個活動,那就是在課前設計“課前五分鐘演講”的環節,每天安排一個學生,不設主題,自由暢談。但由於效果不是特別理想現已擱置下來了。下學期我打算重新調整一下,蒐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把這個“說”的環節進行下去。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10

這十天的培訓學習中,全體學員積極熱情的參與和配合,有輔導教師的積極努力和大量細緻的工作,有廣泛的全方位的研討和評議,使這次培訓工作呈現出繽紛的色彩,全體學員能吃苦、守紀律、愛知識、愛學習的精神風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現、這次活動,有新舊教育思想觀念的碰撞,有新舊教學方法的碰撞,有守舊觀念和銳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時還有新教法的快樂有趣和傳統教育紮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的大融合,在這種狀態下,也融合出了教育工作現階段的思想觀念和方法、具體如下:

一、首先,我們要把握新課程的宗旨: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掌握教學內容,得到情感體驗與教育,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變被動接受爲主體參與,學生變要你學爲我要學,教師變傳授者爲引導者。在這一宗旨的帶領下,注重設計,注重方法,注重課堂實效,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爲基礎目標,過程方法爲核心目標,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爲最終目標”的三維整合。教學中要抓過程和方法,通過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到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訓練學生思維以及想象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永遠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培養,培養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精神,爲他們人生第一節作好奠基。

二、教師設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師生互動,最終解決問題,就是教學主要內容和教學目標實現的具體過程。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是實施新課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這就是轉變觀念。

三、作爲教師,我們要徹底轉換角色,變原來的主演爲導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導課,當然也要講課;變學生原來是觀衆爲主演員,是他們在具有樂趣的氣氛中人人思考、人人蔘與、人人活動,使知識、情感在每個學生的心中流動,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

四、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在新課改的實施當中,教師應成爲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的傳授者,教師要成爲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藝術型的老師,我們要把教育工作當一番事業來幹,不能只當一份工作來做,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人人都能想問題、提問題、解決問題,是開啓智慧的金鑰匙。要時刻注意和實際生活相聯繫,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六、今後,我們還要不斷豐富我們的知識,刷新概念,改變方法,新舊結合,創出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爲教育事業服務。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

伴隨新世紀的到來,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對當今基礎教育的課程發展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要求教育尤其是課程及時做出敏銳的反應。爲了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保證新世紀教育質量,就必須根據新世紀社會的變革來探索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徹底改變中國人才“高分低能”的缺陷。

基礎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進一步改革並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全體學員認爲: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制約,過分偏重學科類課程,忽視活動類課程,偏重必修課程和分科課程,忽視選修課程和綜合課程,從而導致教學內容偏難和過分關注學科體系的完整,忽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新課改的趨勢

全體學員總結出,新課改要向以下幾方面發展:

1、轉向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方向,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

2、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

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環保教育,加大人文學科課程的比例。

4、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繫,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

5、重視課程體系三級管理,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6、強調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滿足不同區域和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課程個性化問題實際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問題,課程多樣化尤其是課程內容的載體即教材的多樣化,是我國各地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客觀需要。

7、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實現新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

8、課程設計要以課程目標爲依據,體現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目標的精神:改革過分注重課程的知識傳承價值,強調課程對於學生身心發展和適應終身學習的價值;改革課程結構門類過多、整齊劃一,缺乏統整的偏向,加強課程結構的綜合性與多樣性;改革過分注重經典內容、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和系統性的偏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繫;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偏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革考試過分注重學生的知識記憶,並以考試分數作爲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評價標準的偏向,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標準多樣的評價體系。這些目標及其所體現的基本精神應成爲課程設計和課程評價的基本依據。

9、課程評價如何進行,必須明確的是,課程評價總是具體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並重。改變以往考試結果定終身的弊端。

、新型的學習方式

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迫在眉睫!它關係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我們今天必須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探究學習(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爲核心和最爲關鍵的環節。我們之所以特別強調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其理由就在於:教育必須着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着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11

歷時十三天的培訓即將結束,這次培訓,我省有10萬名高中教師參加。這次培訓,正如張志勇副廳長所說,通過專家引領、遠程研修、校本培訓、同伴互助和反思行動等環節對高中教師進行培訓,其目的就是進一步提高高中教師新課程實施能力,引領廣大教師走新的專業發展道路。的確,這們這些“學生”確實收穫頗豐。我在這次培訓中,有如下收穫:

1.在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越。這次培訓,我省在規範辦學行爲的基礎上,把深化課程改革作爲基本抓手,通過高中教師全員培訓,來實現課程標準的全面落實,以此推進高中素質教育向深層次發展。這次培訓,相信對每位教師都是有益的,通過培訓,使我真正明白了素質教育的意義,教育的出路,學生的前途命運的意義。這與以前在我思想中的“備好課,教學好” 的思想大相徑庭,使我的教學思想得到了進步,使我更加明確高中素質教育的深層意義。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學習,離不開科學文化知識,只有不斷吸取“營養”,才能使自己壯大。這次培訓學習,自己不僅學到新課程的新觀點、本學科的新知識、教學的新方法,通過學員之間的交流更使我思想上得到質的發展與飛越。我因此受益無窮。

2.在教學有了新的`方向。在教學上,通過與全省本學科老師的交流、探討,使我教學方向更加明確。在教好學的基礎上,明確了素質教育的正確意義,實施素質教育,是每一位老師最大的責任。只有實施素質,教師和學生才能在這種環境下都能得到發展。特別是學生,在素質教育的東風之下,將會有更大的學習與發展空間。做爲教師,要正確引導,思想上決不能放鬆,真正將每個學生的未來繫於自身,真正承擔起這種責任,這樣,將素質教育才能在齊魯大地上蓬勃發展,生生不息。

3.在專業水平上得到提高。在這次學習,有幸與全國、省內等有關專家共聚一堂,深刻探討有關素質教育、學科熱點等問題,通過與他們的交流,使自己學習了很多知識。特別是在專業方面,通過與我們地區的指導老師趙麗萍、李萌老師交流,在思想、學術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通過這種平臺,使我們學員與指導老師的距離變得更近、更方便交流。看到他們在學員的文章中做得點評,句句含情,字字有義,更折身了一種專業高度,不得不承認,通過這次培訓,在我的專業方面我有了更大提高。也真誠的感謝他們的認真、付出、一絲不苟等敬業精神。這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位,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次培訓,收穫還有很多很多,最後,我只想用九個字來總結一下這次培訓,即“培訓着,快樂着,收穫着”。相信,這也是更多學員的心聲。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12

通過近年的遠程教育培訓,我深刻的認識到,在新課程要求下擔任高中歷史教學決不能只當“教書匠”,照本宣科教教材,而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吸取經驗,取長補短,與時共進。如果歷史教師對於自己的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教學中的研究成果,又對自己的教學不做認真反思,則教學過程只能是一潭死水,根本不能達到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

一、教學目標的反思

歷史教學中的教學目標的設計是現代教學理念和新課程觀的具體化,是實現新課程標準的關鍵,新課程教學目標具體可分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設計要全面、系統、具體、科學,層次分明,可操作性強,且制定的教學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目標從根本上體現的是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學生髮展爲本的全新理念。教師職責不在是單一的“教書匠”,而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組織者。在長期的歷史教學中,只有更新教學理念,從傳統的教學目標轉向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學生的主體定位、教師的主導角色的定位;也是認真實施新教材、切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前提。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教無定法,關鍵在得法”,高中歷史教學要特別注重學法指導,根據新教材的特點,學生情況,實際條件,因地制宜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要求,加強輔導,多鼓勵,絕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爲“遺忘的角落”。教學方法要多樣化,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要徹底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教學模式,不斷學習新的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轉變角色,“授之以漁而不授之以魚”。改變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行爲的反思

教學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不斷要與時俱進,且要因人而宜。在歷史教學中教學行爲長期墨守陳規,一刀切,齊步走,不反思不總結不更新,教學效果就會體現低效無效。歷史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爲要進行經常性反思,但在反思教學行爲時僅僅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

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僅僅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對教學行爲的反思,還需要有一定歷史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爲基礎。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以教學理念爲教學行爲的理論支點。新的教學理念認爲,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着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麼,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歷史教學理念,就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瞭解社會和科學的飛速發展;瞭解新時代對歷史知識的追求,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揚長避短,更新教學行爲,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學生學習的反思

學生學習反思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與學習結果不斷的監督、評價的具體表現,教師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應對學生學習進行不斷反思,從而達到掌握學生,實現客觀公正評價學生。新課程倡導終身學習,致力於學習方式的改變,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被動式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主動、能動、獨立地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要以教師教學行爲的轉變爲前提,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的輕鬆、學的快樂。學生的發展關鍵是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習方式關係到教育的質量,關係到學生的未來,傳統的學習方式過於強調接受式,單一式,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乏味,心裏負擔很重,嚴重摧殘了學生的進取心和學習熱情,影響了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阻礙了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在當前推行的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培養高分低能、有文化沒有素養、有知識沒有智慧的人不利於學生自身的真正發展,更不利於民族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新課程要求建立發揮學生主體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學習過程不應是被動吸收課本上現成的理論工程,而是親自參與豐富的生動的思維活動並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應引導學生學習方式成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發展。

雖然新課程下關於歷史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歷史教學反思對歷史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歷史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歷史教師成長爲時期研究型、複合型教師。

高中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13

爲期十天(xxxx年7月21日~xxxx年7月30日)的新課程遠程培訓結束了,通過這十天看視頻與文字文本的學習,通過網上交流和做作業,通過專家的點評和交流,使我對新課程有了較全面的認識。新課程的培訓和實施是一項巨大而艱鉅的工程,需要衆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現對新課程培訓總結如下:

首先,必須要堅決落實新課程的實施,國家領導和省領導必須依然要有明確的指導方針,有計劃的落實各項工作。

依然要組建專家團隊解決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要對可能發生或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準備準備。

其次,各省各市縣(區)領導團隊,要做好新課程實施的`各項工作。

如教材版本的選用,課時如何安排,選修課課時與教師的安排等。做好新課程的實施計劃與落實工作,提前爲新學期新教材的實施做好準備。

第三,作爲新課程教學的教師,必須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熟悉新課程的教材,對課本內容、教學教法有全面深刻的瞭解和認識。對新課程教學做到胸有成竹。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教師間依然要堅持交流學習,可以借鑑已使用新課程地區的方法與經驗。學校可以組織年級任課老師提前集體備課,準備新課程所需要教學工具,準備野外學習基地等。

總之,新課程的實施,需要領導,教師和配套機構緊密配合起來,馬上行動起來,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打有準備的仗”,纔有利於對新課程的落實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