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市場營銷

【推薦】市場營銷策劃模板集合7篇

市場營銷策劃 篇1

中國政府職能轉變自然需要借鑑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但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實踐以及我國改革的歷程表明,經濟轉型的複雜性以及我國國情的特殊性,決定了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應該建立在客觀的認識前提之上。經濟轉型的複雜性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影響、政府職能轉變所需要的相應制度支持、我國經濟轉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和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應該成爲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的基本認識前提。堅持這些基本認識前提,將有助於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更加趨於理性和客觀。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發展階段的重大變化,迫切要求我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而導致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突出矛盾,如部分商品和要素價格扭曲、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不合理、部分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和金融風險積累、生態環境惡化等,都與政府對資源配置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市場功能發揮不夠密切相關。

【推薦】市場營銷策劃模板集合7篇

《決定》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修改爲“決定性作用”,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是新的理論概括。“決定性作用”的表述,在理論上更爲明確,對於現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更有針對性,是我國改革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大發展。這個新表述有利於進一步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正確觀念,有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條主線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將開創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並進一步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帶動各個領域的改革全面深化。

1政府在市場經濟下的作用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我國絕大多數經濟領域的資源配置已基本上通過市場進行。但是在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等環節,資源配置違背價值規律要求導致資源低效配置乃至嚴重浪費的現象還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於現行經濟體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縛市場主體活力,以及干擾、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障礙。

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決定》提出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各項部署,對於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總的來看,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利於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有利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有利於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建設高效廉潔的服務型政府,有利於推動我國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非否定或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在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幹預的對象是市場功能充分發揮的成熟市場經濟,與之不同的是,市場經濟在我國尚未得到充分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始點,不是自由競爭和發達的市場經濟,而是政府高度干預的計劃經濟;當前改革開放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也仍然是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解決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問題。因此,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說市場是萬能的、可以把一切交給市場、所有領域都市場化,更不是認爲政府對市場可以撒手不管。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都不是要弱化市場作用,更不是要取代市場作用,而是要彌補市場失靈,併爲市場有效配置資源和經濟有序運行創造良好環境。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發揮政府的經濟職能和重要作用。而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2.市場經濟轉型需要政府改變職能

關於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是我國經濟轉型進程中的重大課題,這不僅是因爲政府職能轉變是經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的先決條件,更因爲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效果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能否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變量。目前國內外學界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存在一種值得注意的研究路徑,即以西方新自由主義理論背景下的“華盛頓共識”爲研究視角,按照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來解讀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實踐。這種研究得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一般認爲,中國政府的市場化改革並沒有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功能,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權力過於集中,抑制了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因而中國政府應效仿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實行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改革。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等人在《好的資本主義壞的資本主義》一書中基於經濟組織方式、政府經濟職能的界定等因素的區別,將經濟發展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分別歸納爲“國家主導型資本主義”、“寡頭型資本主義”、“大企業型資本主義”和“企業家型資本主義”四種類型。在他們看來,最能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是一種企業家型經濟體制和大企業型經濟體制的混合體。據此,他們對中國經濟轉型以來的國家導向型發展模式進行了評析:“即便是中國大陸過去20年裏經濟實力的增長,也不能說明國家導向對經濟增長非常必要……”①此外,他們還指出: “印度、中國的發展證據表明,國家導向並非像其倡導者所認爲的那樣,是加速經濟增長既快又好的手段。相反,經濟之所以增長,是因爲個人以及他們創建的企業把勞動力、資本和技術轉化爲國內外消費者希望和願意購買的產品與服務,從而爲經濟增長提供了發動機。”②由此可見,鮑莫爾等人對中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似乎持一種比較悲觀的態度,也就是中國政府的職能轉變並沒有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進行。

客觀而言,鮑莫爾等人的研究不無道理,因爲順應市場化改革的要求推進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是實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根本任務,建立有限與有效政府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標。但就我國經濟轉型的性質、任務以及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的特殊性來說,以“華盛頓共識”來詮釋中國政府職能轉變顯然忽視了“經濟轉型”國家實行大規模製度變遷的艱鉅性和複雜性,“華盛頓共識”並不能解決經濟轉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其在拉美國家以及俄羅斯、東歐等轉型國家的失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事實上,由於中國國情的特殊性,中國經濟轉型進程中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既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也不同於新興工業化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並不存在某種簡單明瞭的模式或最優化的道路”③。正如提出“北京共識”的美國著名學者喬舒亞雷默所指出的: “中國改革和發展的成功之處就是沒有遵從‘華盛頓共識’,而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④喬舒亞雷默的研究既肯定了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路徑及其效果,同時實際上也是對中國政府所採取的轉型制度與政策設計的認可,這其中當然包括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獨特性。因而,理性研究經濟轉型進程中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以西方市場制度下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模式作爲借鑑自然很有必要,但更須結合經濟轉型國家經濟轉型的特殊性、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原有的制度體系和具體國情,並以此作爲解讀與評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特徵、問題及發展趨向的基本認識前提。只有這樣,有關中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研究才能與實踐發展趨於一致,研究所得出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纔能有助於市場化改革基礎上的我國各級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

3.對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考察

廣義而言,“經濟轉型主要是指前蘇聯、東歐以及中國等國家在20世紀後期所進行的轉變傳統的以國有製爲基礎的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從而讓市場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驅動作用的一場大變革”⑤。經濟轉型的根本目標在於用市場經濟體制取代計劃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經濟轉型國家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原則來打破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全能型政府模式,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有限與有效政府,因而經濟轉型國家面臨的最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轉變政府職能,並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基礎上建構和培育有利於市場機制有效運行的制度體系。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層全盤接受了“華盛頓共識”所倡導的市場化與自由化理念。“爲了施行激進的改革,俄羅斯的領導層認爲只有廢除國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作用才能使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建立起來,於是政府對經濟的調控成爲計劃經濟的同義語而遭到冷遇和貶低。”由於大規模地弱化並取消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結果使俄羅斯經濟遭到重創並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與俄羅斯一樣,前社會主義國家的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烈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影響,在經濟轉型初期也採取了否定政府作用的做法,結果無一例外地使經濟社會發展一度處於無序和失控狀態,造成了經濟轉型中的“體制真空”現象。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體制真空’現象的形成固然首先要歸咎於臭名昭著的‘休克療法’,但是與轉軌初期波、匈、捷等國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否定政府的傾向也不無關係。”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前總統普京在其當政期間面對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挫折與危機,果斷糾正了其前任排斥政府作用的治國理念與政策取向,強調要以“‘強有力的國家’和‘有效的經濟’作爲其執政的基本取向”。由此,俄羅斯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逐漸從低迷狀態走出,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不難看出, “強有力的國家”與“有效的經濟”其實質就是將強有力的政府作用與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與此同時,波蘭、匈牙利、捷克等經濟轉型國家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時也逐步擺脫了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影響,政府作用開始理性迴歸,經濟發展走向有序和穩定。

由上述經濟轉型國家在轉型進程中政府職能轉變的演進及效應,我們可以得出經濟轉型國家實行政府職能轉變的如下理論思考:首先,經濟轉型國家的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處理,不能全盤接受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原則,而要充分考慮到本國的具體制度現實。按照熱若爾羅蘭的說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以既定的制度體系作爲出發點的過程,轉型的後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作爲轉型出發點的初始制度體系。其他國家的制度不能輕而易舉地照搬或模仿,生搬硬套可能會產生預想不到的後果”。這表明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的轉變,必然要受到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的影響。如果忽視轉型的初始狀態與約束條件,一味地按照市場原教旨主義所信奉的政府與市場關係準則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並不一定能夠保證經濟轉型的成功,反而可能導致經濟衰退與社會秩序的混亂。事實上,即使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由於各國制度基礎不同,對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的處理也有不同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經濟轉型國家大多是後發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市場經濟體制所需基礎設施的建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不能純粹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演進,在經濟發展的特定時期,一個富有權威並能制定正確發展政策的政府,對於國家的發展尤爲必要。再次,由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多層次、多領域、整體性的大規模的制度變遷運動,處於這一制度變遷過程中的轉型國家也常常具有其他處於制度均衡狀態的國家所不具備的一些不穩定和不確定性的特徵”⑩,加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實踐既無先例可循,也無理論可鑑,因而對於有着深厚計劃經濟背景與特殊國情的經濟轉型國家來說,有效地界定政府與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職能邊界,更是一個十分複雜並需要長期探索與實踐的課題。

4.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的基本認識前提

基於對經濟轉型國家政府職能轉變的考察及思考,筆者以爲,當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在借鑑西方市場制度的理論分析框架的同時,更應關注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密切關聯的一些現實與歷史因素。只有密切結合這些歷史與現實的因素來進行研究,並以此作爲解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認識前提,有關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研究才能更加趨於理性和客觀。

4.1經濟轉型的複雜性決定了政府職能轉變將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過程

“轉型國家不僅要把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幾百年間分階段完成的職能‘畢其功於一役’,而且還要解決幾十年計劃經濟遺留的大量歷史問題,此外還要面對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的挑戰。”因此,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歷程,這一時期的政府職能轉變也充滿了艱鉅性和複雜性。經濟轉型之所以是一個長期的歷程,基本原因就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就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轉型所要達到的目標來說,由此可見,與政治體制轉型密切相關的政府職能轉變是所有轉型國家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中國同樣也不能避免這樣的挑戰。中國在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在經濟體制、社會形態、政治體制和對外開放四個方面的轉型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相對於經濟市場化進程而言,政府職能轉變還僅僅是初步的,這是經濟轉型國家在發展中所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經濟轉型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在取得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亟須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如經濟增長的不平衡、社會衝突加劇、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職能在市場制度框架內進一步轉變與改革,使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4.2政府職能轉變需要一系列制度改革的支持和互補

從制度變遷的視角來看,經濟轉型進程中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爲核心幷包括其他配套制度改革的大規模系列制度變遷,即我國政府職能轉變需要其他制度改革的支持與配合,如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的調整、省直管縣體制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契合市場化要求的法制基礎設施的構建以及以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爲主要內容的公共服務改革等。如果沒有這一系列制度改革相配合,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即使再清晰,也將步履維艱。誠如日本著名經濟學家青木昌彥等人所言:“一個體制中的各種制度具有戰略互補性,某一項或某幾項制度發生變革,其他的制度要麼進行相應的變化,要麼就會與新制度不相配合,對新制度的實施產生阻礙。”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具有互補性的上述相關制度改革儘管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與建立成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着我國各級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進展。如改革以來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的調整,爲了克服“藏富於地方”的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從而增強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1994年實施了分稅制改革,實現了中央政府對國家財政的絕對控制,但這又使得地方政府在追求地區利益最大化目標的驅使下與中央政府展開了或明或暗的博弈,使得中央與地方的利益關係陷入了另一種“困境”。實踐表明,這種利益關係“困境”不僅導致地方政府無法走出在職能行使上 “越位”和“缺位”的怪圈,而且使得中央宏觀調控戰略難以在全國各區域得到有效實施。這不能不說是社會公衆法治意識淡薄所致。鄭永年在論述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的經驗時指出:“在法治不能有效運作的情況下,如果要追求經濟發展,通過政治與行政手段來保護產權就變得不可避免。”這實際上間接肯定了我國地方政府在法制基礎設施尚不成熟的情形下履行政府職能的靈活性和有效性。當然,其他諸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務制度和省直管縣體制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複雜與滯後,也制約着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使得當下我國各級政府職能的定位與履行既不同於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又區別於西方國家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職能模式。可見,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界定清楚政府與市場的職能邊界,並在此基礎上實現自身職能的轉變,一方面取決於政府自覺進行角色的轉換,同時也取決於相關制度改革的推進。

4.3我國經濟轉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

政府職能轉變本質上是一種制度變革與創新,“儘管進行改革和制度變革的原則是具有一般性的,但是好的改革路徑必須與本國的具體國情相適應。因爲制度轉型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對它的理解也還十分有限,因此,改革的政策建議不應該試圖將某一個特定的模式強加於所有國家”。即政府職能轉變的使命不僅在於通過職能結構的重塑爲市場化的順利推進開闢道路,而且還內在地蘊含了通過行政推動發展經濟的重要責任,因此試圖按照先驗的市場制度原則和先行工業化國家的政府職能實踐來框限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取向是非理性的。總之,改革之初市場化與工業化同時並舉的經濟社會發展起點決定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有着自身獨特的內容與演進路徑。沿着這個邏輯起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經濟轉型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如貫穿於改革進程中的“強政府”與“強市場”的協同作用、地方政府對經濟建設的行政干預、政府在改革初期對於經濟職能的過分關注等。

結論

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35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始終是圍繞着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計劃)和市場的關係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的。由於市場機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發性、盲目性,市場主體爲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與社會利益發生衝突,政府必須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解決市場外部性問題,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勞動者、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等權益。政府還必須採取反對壟斷和不公平競爭的經濟性規制,保障競爭公平和消費者利益。尤其重要的是,由於市場機制不能很好地解決公共產品供給和收入分配公平問題,政府必須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和規範由市場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並通過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手段對收入再分配進行合理調節,防止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促進共同富裕,維護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

市場營銷策劃 篇2

一、“xxxB”市場營銷的意義及鋼定本計翹的目的

1、市場營銷的意義。之所以將這一條列於篇首專門論述,是想突出明確這樣一個觀點:“xxxB的市場營銷絕不僅僅是公司的一個普通產品的市場營銷。”因爲,較之公司的其他產品,xxxB的市場營銷對於公司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影響。

2、制定本計劃的目的。應該看到“xxxxB”的市場營銷是一個涉及到軟、硬件結合,涉及到產、供、銷各部門各環節相互配合的綜合性工作,有賴於正確的調度協調,有賴於各方面的積極協作。制定本計劃就是想求得公司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以及各部門各環節的共識,明確面對這項工作,我們所應該採取的策略和具體措施,以便於統一思想,協調行動,共同完成好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二、當前的營銷狀況

分析當前國內中文系統(具體講主要是指漢卡)的營銷狀況,有助於我們對當前的市場狀況、產品狀況、競爭狀況及宏觀環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爲制訂相應的營銷策略,採取正確的營銷手段提供依據和參考。

1、市場狀況

目前國內每年對微型電腦的需求大約在xx萬臺。隨着電腦應用的廣泛和電腦成本及價格的下降,再加上各大國外名牌廠商對中國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PC的需求會不斷增加,中國人用電腦自然要處理中文,因此中文系統的市場是客觀存在且呈增加趨勢的。目前x%以上的PC配有中文系統,其中軟漢字系統佔x%~x%,漢卡佔x%~x%。由於微機和漢卡種類的多樣化,用戶對漢卡要求集中於兼容性、適應性及多用途,另外,由於國內漢卡尚沒有統一的中文標準,因此是否有較多的工具軟件、支撐軟件及應用軟件的支持,即是否具有相對的標準性或權威性以保證用戶投資的長期利益,也是用戶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之一。

2、產品狀況

由於公司長期以來以主機爲中心的經營策略,漢卡只作爲爲主機服務的從屬產品,而沒有作爲一個獨立產品進行開發設計及營銷,因而從xxx到、CVGA/24,雖然從技術上講都是當時的最高水平,且市場的需求也明顯存在,但除了配套整機銷售外,單獨銷售的並不多。因此,在漢卡上公司盈利不夠,目前市場佔有率也遠未達到應有的水平,其他廠家則乘虛而入,大舉佔領漢卡市場,產生了xx創造標準,仿製品及其他產品坐收其利的現象,不僅在商業利益上蒙受損失,而且重要的是失去了更進一步普及、推廣xx中文系統、統一國內中文工業標準的良好時機。現在xxxB的推出正是爲了彌補公司以前在這方面的不足,重新樹立xx中文系統在市場及用戶心目中的產品形象。

3、競爭狀況

總體上講,所有的中文系統包括軟漢字系統及漢卡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但軟漢字系統由於性能、價格與漢卡存在較明顯的差異,相應的需求範圍也就和漢卡有所不同,漢卡爭奪的市場較爲集中,同時產品也具有可比性,因而對9000B而言,主要競爭對手是其他各種漢卡。目前市場較爲流行和有特色的漢卡主要有巨人、王碼、聯想、雙星、金山等。

上述各種漢卡各有特色,依對xxxB的競爭力比較可排爲巨人、金山、王碼、聯想、雙星。競爭呼喚着統一的中文工業標準,機會與挑戰並存,xx應該憑藉實力和影響,抓住這一有利時機。

4.宏觀環境狀況(略)

三、祝會和問題分析

1、機會(威脅)分析

機會和威脅指能夠影響xxxB市場營銷的外部因素。

主要機會有:

(1)以往xx機所配的各類中西文顯示卡,提供了已爲用戶所接受的中文顯示標準,並且已在其上開發了大量應用軟件和應用系統,其應用具有習慣性和延續性。

(2)日前按xx中文標準開發的大量工具軟件,支撐軟件及通用系統,爲xxxB提供了有力的軟件支持。

(3)計算機市場硬件的利潤率已很低,漢卡尚屬佔用資金少而利潤率較高的產品,如果給予分銷商可觀的利潤及制定合理的獎勵政策,xxxB是會爲廣大分銷商所積極接受的。目前,業界流行的口號是“什麼賺錢就賣什麼”。

主要威脅有:

(1)以往對漢卡沒有作爲一個獨立產品加以宣傳和樹立形象,因而給用戶的印象是卡機一體,漢卡本身形象往往突出不夠。

(2)市場面上的各種軟漢字系統,由於機器速度的加快,其中文處理速度的弱點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而且其成本少,價格低,極具市場競爭力,又由於其不佔擴展槽,因而迎合了一些擴展槽使用較爲緊張的用戶的要求,從而對漢卡形成威脅。

(3)個人電腦家庭化成爲當今市場走向,成爲銷量增長最快的家電,而個人用戶在選購中文系統時,更注重的是價格,若漢卡不能確實做到一卡多用,物有所值,恐怕難以佔領這部分市場。

(4)用戶消費有向中文Windows轉移的趨勢,對漢卡形成一定的威脅。

2、優勢(劣勢)分析

優勢和劣勢是影響xxxB市場營銷的內在因素,優勢指在應用中可以獲得成功的一些戰略,劣勢指需要加以改正的一些不足之處。

3、問題分析

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在xxxxB的市場營銷戰略中必須解決以下問題。

四、營銷目標

總目標: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目標:樹立xx中文系統國內工業標準的形象,帶動和領導國內中文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應用。

經濟效益目標:年銷量——x萬塊;單套毛利——xxx元/塊;全年毛利——xxx萬元。

五、營銷戰略

1、營銷宗旨

以廣告宣傳和價格政策爲主要手段;

以大用戶和國內外電腦廠商OEM爲重點;

以代理、批發銷售爲主,零售爲輔的銷售代理製爲原則建立和管理銷售渠道,進行大市場銷售。

2、產品定位

3、產品結構

4、銷售渠道

5、價格政策

定價原則:

拉大批零差價,調動代理積極性;

扣率結合批量,鼓勵大量多批;

以成本爲基礎,以同類產品價格爲參考,使價格具有競爭力。

市場營銷策劃 篇3

經過兩個星期的策劃實習,我深深的感覺企業策劃是提高市場佔有率的有效行爲,如果是一份創意突出,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的企業策劃案,無論對於企業的知名度,還是對於品牌的美譽度,都將起到積極的提高作用。

在策劃過程中我體會到策劃有: 創意策劃。出點子、拿主意,想出個好辦法。 公關策劃。運籌、謀劃一件事,從頭到尾,做出方案,一步一步實施。 市場策劃。通過思想、運作,藉助媒體、工具、關係,製造一種新事物,並且讓之廣泛流行。 戰略策劃。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匯聚學、商、政界思想,進行預測、規劃, 制定方案, 爲重大事件提供全局性的情報諮詢、 信息總彙、 決策方案和實施規劃。 謀略策劃。爲點子策劃、公關策劃、市場策劃、戰略策劃等提供總體思路、 運作方法、實施準則和操作手段。

要想寫出一份出色的策劃,對策劃人在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知識能力要求 ,企業策劃人要具有策劃學、廣告學、經濟、文 學、政治、思維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對於各種情況和多種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判斷,對事物變化的趨勢作出準確的評估。有遠見卓識和創造力,敢於大膽提 出具有構思嚴謹、設計別緻、選擇合理的企業策劃。 其次,實際能力要求。策劃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艱苦的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和腦力勞動,所以企業策劃人要具備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 第一, 掌握策劃書的製作方法和寫作技巧。 能把策劃書中封面、序文、宗旨、內容、預算、策劃進度表,有關人員職務分配表,策劃所需的物品及場地、策劃的相關資料等內容統一結構起來。在策劃書中不能透露企業策劃的核心機密。 第二, 全面掌握企業策劃的基本程序和要求,能獨立完成設定問題(課題)與目標、環境分析、組織實施、效果評價與反饋策劃工作。在產品策劃上,能從設想出發,經過評估、擇優,再經不斷考驗、修改, 最後獲得有競爭力的新產品等等。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感做一個的企業策劃人,要經過很大的努力,我也將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去提升自己!

市場營銷策劃 篇4

一、公司簡介

西雙版納昌泰茶行有限責任公司其前身爲成立於民國年間的“易武三合茶社”。下屬有三個分公司,易武分公司、大渡崗雙崗茶場和景谷恆豐源茶行。公司設有初製茶車間、精緻茶車間,普洱茶車間,“裝車間、手工名茶車間等。公司現有管理人員20多名,職工200多名,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競爭激勵機制和嚴格的獎懲機制的管理體制。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經營理念。

西雙版納昌泰茶行有限責任公司註冊商標爲“易昌號”。“易昌號”普洱茶吸取了前人的傳統普洱茶的製茶經驗,完全以生長於“六大古茶山”原始森林中的古茶樹的肥大、粗壯芽葉爲原料加工而成。“易昌號”共有普洱茶和綠茶系列50多個品種。目前,易昌號茶葉已經銷往香港以及東南亞、韓國和日本、深圳、廣東等地。

二、策劃目的

西雙版納昌泰茶行責任有限公司“易昌號”牌系列茶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經營理念,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市場經濟的觀念指導下,昌泰茶行市場營銷根據“普洱茶”茶的定位和消費羣衆狀況,運用市場營銷組合,採取各種策略和手段,去佔據目標市場,讓廣大消費者及早品嚐到“普洱茶”的風采,力爭在市場的目標消費羣中知名度提高到100%,美譽度和信任度達到90%,年銷售量翻一番。

三、普洱茶歷史

普洱茶位於西雙版納地區的古“六大茶山”,三國前就有茶樹種植,三國之後,茶就作爲商品外對貿易,晉時逐漸發展,唐、宋已形成茶葉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間被劃作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域。

清朝中葉,古“六大茶山”鼎盛,產品遠銷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從此聞名中外,普洱茶外銷之路,就是歷史上的茶馬古道。歷史的普洱茶外銷路線主要有以下幾條:

一條是從普洱出發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瀘州、敘府、成都、重慶至京城。

二條是普洱經下關到麗江與西康西藏互市。

三條是由勐海至邊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緬甸、泰國;二路是經緬甸到印度、西藏。

四條是由勐臘的易武茶山開始,至老撾豐沙裏,到河內再往南洋。

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內有7條:易武至江城道、易武至寧洱道、易武至思茅道,此道是主要道,易武至倚邦、莽枝、革登也走此道,易武至車裏再到勐海道,易武至老撾磨丁道,易武至老撾勐悻道。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從昆明經思茅至倚邦通過磨者河上的承天橋再到慢撒、易武那條由石板鑲成的古茶馬道,約寬2米,長達數百公里。昔日茶山有許多茶號和茶莊專門從事茶葉的收購、加工和外運銷售,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四、市場存在的問題

(1)茶園生產力低:一是無性良種少;二是高山優質茶產區茶園少;三是現有茶園因肥培水平低,分散、老化、拋荒等現象嚴重。

(2)茶廠生產力低:因茶廠規模小、設備差,自動化、信息化程度低,競爭實力弱。奇怪的是,茶廠規模仍有縮小之勢。

(3)市場建設不足:由於產品沒有市場信息指導,沒有暢通無阻的渠道銷售,盲目種植、盲目生產,銷售困難。即便有,也是有一時,無一時;短期有,長期無。出口上,全國沒有一個拍賣市場,生產無法與國際市場相聯繫。

(4)產品競爭乏力:品牌多,名牌少,沒有象“立頓”這樣的世界級品牌;產品質量差,原料差,感觀品質差;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衛生指標不合格,農殘超標。

(5)管理水平不高:由於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整個行業對管理科學重視不夠,管理人員基本上沒有受過管理專業培訓,現有企業潛力發揮不出來。

(6)行業管理無序:當前茶業好似純粹自由市場經濟,放任自流。

(7)人才嚴重短缺:由於茶葉全行業虧損,專業人員紛紛改行下崗。在崗的或者在政府機關,或者在效益較好的大企業,或者自立門戶經商賣茶,而種植業、企業市場一線人才嚴重短缺。

(8)市場開拓不力:東方人把茶當藝術,而西方人只將茶當商品。中國茶文化豐富,而對茶行銷不力。

(9)科技投入不足:茶爲何鬥不過咖啡?且看咖啡周邊設備的研究增加,而茶之永遠壺壺杯杯而已。“七題幾五”、“八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茶葉機械、茶葉加工的研究課題是零。湖南省茶葉研究所70多年的歷史,70多名科技人員,科研經費最少的一年僅幾萬元。

五、產品市場機會點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也在不斷的轉變,而西雙版納昌泰茶行公司推出的“普洱茶”系列高品質茶品,從產品定位方面主要針對品茶愛好者、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知識份子等有一定消費水平的廣大羣體。

從“普洱茶”的消費層來說,其消費場所主要是以高檔茶樓、茶鋪、各大商場、專賣店、酒店、中高檔娛樂場所,以及機關、大中型企業單位人員、會議爲主的集團性消費。

六、銷售目標

在全國各地大中城市都設立分銷點,部分產品會出銷國外,在全國乃到全球形成廣泛的銷售網絡。預計銷售額爲:1000萬RMB。

七、銷售方案

1、營銷思路:

首先對業務員進行茶葉及營銷知識方面的培訓。在營銷計劃中,將營銷思路分爲2個部分,一方面以中高檔產品爲主打方向,強化“普洱茶”這一品牌意識,通過品牌戰略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針對大衆檔次以非品牌戰略面向廣大普通消費者,通過部分批發渠道或直接進入低檔茶鋪、茶館。

2、實施手段

根據“普洱茶”的產品定位和消費羣體,將業務員分成若干個業務小組,從各個領域去開發市場。

按消費行業及場所分類或按區域劃分組建以下業務組:

1、中高檔茶樓業務組。

2、大中型商場超市業務組。

3、企事業單位、會議(集團消費)業務組人。

4、賓館、酒店、高檔娛樂場所業務組。

5、有實力的幹雜店、批發零售商業務組。

6、省市茶葉公司及批發商、大衆茶鋪組。

以上六大業務組力爭在三個月時間內全面拓展業務,迅速佔領市場,同時配合以各種促銷手段和廣告宣傳。

八、推廣策劃方案

(一)宣傳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從最古老的傳統手工製作工藝,到現代先進的科學制茶工藝;從古代“八色貢茶”、“金瓜茶”、“金瓜貢茶”到現的“南糯白毫”、“女兒茶”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歲月。是普洱茶的古今傑出代表。

(二)注重品牌包裝:

茶葉包裝上無論是文字廣告還是圖畫廣告,都應言簡意賅,重點突出,文字圖畫不宜過多。文字的多少和圖畫的排列應是包裝物外表面的面積大小和形狀特徵而定,同時還要十分注意文字與圖畫的協調性。一般說來,茶葉商品包裝上的文字廣告內容有這幾個主要方面:

(1)茶葉商標與名稱;

(2)茶葉產地:

(3)簡要介紹該茶的品質特徵:

(4)茶葉的淨重。有的包裝表面還附有簡明扼要的茶葉保健作用說明。

(三)加強品牌推廣:茶葉推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講究實效。

九、市場推廣活動

(1)召開大型新聞發佈會。

A、邀請對象:國家級茶葉專家。

B、活動形式:新聞發佈會向社會公開推出“普洱茶”品牌形象。

C、預計活動時間:20xx年4月中旬。

D、費用預計:5萬元。

(2)舉辦“普洱茶”產品推介會。

A、邀請對象:國家級茶葉專家。

B、活動形式:品茶會形式,介紹“普洱茶”的主要特點與中國十大名茶的相比美的特點。

C、預計活動時間:20xx年5月中旬。

D、費用預計:5萬元。

廣告是費用較高的促銷手段,促銷結果如何,能否增加茶葉銷量,取決於廣告效果,廣告效果包括經濟效果、社會效果、心理效果,最終以經濟效果表現出來,經濟效果可以通過下面公式測定:

廣告效益:銷售增加額、廣告費用增加額*100%。

當然,促銷效果還要受其促銷組合因素的綜合影響,得出測定結果時也應考慮其它因素,通過綜合分析,可以爲企業科學制訂廣告策略,調整廣告思路提供依據。

茶葉企業在進行茶葉廣告宣傳時,也應強化與工商、技監、質檢、新聞等單位的溝通與接觸,共同防假打假,出現意外問題及時處理,防止負面影響,強化橫向聯繫,走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路子,不搞窩裏鬥,惡性競爭,共創良好的茶葉市場競爭氛圍。

市場營銷策劃 篇5

摘要:基於當前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與營銷策劃過程中,存在企業市場營銷觀念落後、市場營銷策劃內容不全面、拓展新市場手段單一以及策劃有效性難以保證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了建立營銷管理部門、加快營銷新市場的開發、以網絡營銷爲創新渠道以及加強營銷策劃的管理的創新對策。其目的是爲企業適應市場變化而提供一些營銷策略方面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市場營銷 營銷策劃創新 網絡營銷

市場營銷和營銷策略的創新,不能僅依靠企業領導者的個人判斷和經驗積累來把握方向,還要深入到真實的市場環境中進行具體調研和具體分析。在掌握了消費者短、中、長期的服務期待後,再着手進行營銷策劃。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在明確發展方向的前提下,完善自身的市場營銷手段。

一、市場營銷與營銷策劃概述

現階段,企業要想尋求快速發展,必須在市場營銷方面謀得先機,而市場營銷的成功又離不開營銷策劃的創新支持。成功的市場營銷策劃不僅要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還要在滿足需求的同時與當前社會發展的方向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營銷策劃的結果,爲企業未來發展提供穩定而長遠的策略支持。要想實現這一目的,企業進行市場營銷和營銷策劃的過程中,不能僅着眼於自身利潤的最大化和消費者滿意度的最大化。還要將發展的眼光放長遠,把營銷策劃的手段惠及客戶長期的滿意度需求。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各領域市場環境的競爭也呈現出白熱化的發展態勢。而企業市場營銷與營銷策劃的創新發展是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內容。

二、當前企業市場營銷與營銷策劃的存在問題

1.企業市場營銷觀念落後。

目前,企業市場營銷的經營理念觀念,已經由以往以產品爲中心逐漸轉向了以客戶和市場變化爲中心。然而,一些企業領導仍抱着傳統的生產觀念和推銷策略試圖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就當前的市場需求來說,企業的發展方向是主動引發消費者的消費慾望,把產品送到消費者面前使其進行選擇。如果企業對市場需求狀況的瞭解不夠深入,那麼就無法對其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市場營銷策略。長此以往,就會使得企業處於生產的商品供過於求的發展狀態。由此可以看出,落後的市場營銷觀念,是導致企業經營難以開展局面的重要原因。

2.市場營銷策劃內容不全面。

在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進行市場營銷和營銷策劃內容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的策劃過程中,存在對市場營銷策劃內容不全面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對產品銷售工作的管理混亂問題上。而管理混亂則具體體現在,缺乏銷售計劃、銷售方案、銷售策略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的問題。除此之外,對於企業的整個銷售過程缺乏相應監督管理控制。這就使得在企業進行市場營銷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這對於企業市場營銷的實際成績來說造成了一定的制約影響,進行企業的市場營銷人員也找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感。

3.拓展新市場手段單一。

企業營銷的策劃內容不全面,就使得市場營銷的過程呈現短期化。這就導致市場的營銷手段崇尚價格戰,過於單一的營銷形式根本發揮不出長期保持消費者滿意度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拓展新市場纔是決定企業市場營銷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然而,在企業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對市場營銷和營銷策劃採取盲目跟風的發展手段,這就使得企業難以長期的將降價的營銷模式獲得競爭優勢。現階段,全球經濟的發展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企業傳統的營銷策劃和生存空間都受到了一定影響。企業如果還不以拓展新市場、開發新產品的手段來調整發展方向。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被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所淘汰。4.策劃有效性難以保證。企業在發展市場營銷策劃的過程中,會遇到設計指標多、影響因素多以及市場環境變化快的問題。這些問題就使市場營銷的策劃內容很難保證具體實施的有效性。再加上,企業本身如果缺乏評估營銷策劃內容的體系,那麼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問題。

三、解決市場營銷與營銷策劃的創新對策

1.建立營銷管理部門。

建立營銷管理部門,是使企業快速創新市場營銷的具體手段。企業營銷管理部門的有效性具體體現在:產品銷售速度、市場變化反應、產品銷售成本以及顧客滿意程方面。其具體的`建設過程是,將企業各個部門的業務環節進行合理分工,使企業內部的全體員工都參與到實施市場營銷過程上來。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將企業產品的研發部門、採購部門、財務管理部門和市場營銷部門進行協調聯動,就可以最大限度上增加企業的實際營銷能力,進而實現企業提高自身行業市場佔有率的目的。

2.加快營銷新市場的開發。

在衡量企業在當前市場變化後,要明確了自身具體的未來走向,這是開發市場營銷策劃新市場的前提。由於市場環境是在不斷髮生變化的,所以,在開發的過程中,要時刻盯緊市場的變化方向。只有這樣才能使新市場的拓展具有實施的實際效果。在開發市場營銷新市場的過程中,要通過細分變化內容的方式來尋找市場空白。這裏說的市場空白就是指,還沒得到滿足或者是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的消費需求。只要快速地找準了具體市場的空白點,就意味着找到了企業市場營銷的新機會和新市場空間。以區域性企業品牌的市場空白點爲例,在一、二線市場,區域性的企業品牌是很難與全國性的大品牌進行有效競爭的。但是,在一些縣級市場或者是農村市場,那些全國性的大品牌還尚未觸及。這一空白點,就可以使區域性的企業品牌形成一定的市場營銷優勢。此外,企業還要不斷開發自身產品的結構創新,使其最大限度的適應當前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環境。

3.以網絡營銷爲創新渠道。

網絡營銷是現階段企業創新市場營銷策劃的主要渠道。創新營銷渠道是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得有效發展的重要手段。而網絡營銷,能夠幫助企業通過資源整合、平臺一體化以及行業聯合化的方式完善企業銷售目標。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充分發揮網絡這一商品流通渠道,將企業產品的營銷推廣範圍擴大。從操作角度上看,企業市場營銷策劃部門可以對產品的市場應用情況進行精細劃分。具體包括對實際消費者的地理位置、人口分佈以及消費心理、行爲等變量進行分析。而後,企業就可以根據網絡市場營銷的分析結果,來調動企業的個方面資源,進而實現創新企業市場營銷渠道的目的。

4.加強營銷策劃的管理。

合理的制度必須有合理的執行,才能使市場營銷策劃真正的發揮作用。企業對營銷策劃的內容進行管理,能夠加快實現提升產品市場佔有率的目的。對於具體的實施策劃過程來說,要對策劃的輸入和輸出進行界定。從營銷策劃的輸入角度上看,就是對市場信息、市場需求、市場調研、銷售區域、客戶期望以及具體的企業實施能力進行管理。從營銷策劃的輸出管理內容上看,就是根據企業自身的生產狀況、產品質量滿足能力、實際銷售能力、營銷人員的素質以及企業在市場上的具體定位和未來走向等進行管理。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市場營銷和營銷策劃的創新有效性,是保證企業、客戶、市場環境三方面利益均衡的情況才能實現的。這就意味着企業對於不同時期、不同的經濟體制以及不同客戶人羣,要制定出不同的營銷策劃內容。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市場營銷策劃才能從生產觀念上、產品形式上滿足客戶及市場的真實需求。

市場營銷策劃 篇6

(一)概況與任務

本公司是今年初創品牌,時間緊,各項工作還未走上正軌。只能邊做邊完善。“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區域強勢品牌”是我們的發展戰略。

(二) 市場分析

1、中國各地市場:中國內衣市場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內衣行業的市場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對於實力有限,處於發展中的中小內衣企業來說,要想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站穩腳跟並佔有一席之地,依靠全面出擊市場、追求遍地開花的效果顯然已經是不現實的了。所以,必須審時度勢,利用“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區域強勢品牌”的發展戰略,希望通過局部地區的成功,及通過成功模式的經驗積累,來逐漸擴大影響、發展壯大。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這不失爲一着好棋,但如何突破領先品牌的層層封鎖,順利地去實現這個目標。

市場有大有小,市場大小主要受經濟發展水平影響,但消費習慣、消費心理、人口數量市場環境等也佔據比較大的因素。比如廣東、浙江、四川、山東等省歷來被二線品牌視爲戰略要塞,而北京、上海等地雖然經濟比較發達,但鮮有操作成功的二線品牌。再比如湖北市場,容量雖然很大,但由於市場競爭的極端無序性,市場很混亂,操作難度就比較大,所以也很難看到很成功的二線品牌。

廣東市場,百花齊放。

清爽,淡雅是浙江人喜歡的風格。內衣市場上,洋品牌並不能佔多大的優勢,北方和南方的強勢品牌在中國經濟強省浙江表現也僅能算一般。浙江人喜歡的是一些風格淡雅的國內品牌,如嘉莉詩,如水中花,如奧麗儂。就算是常規內衣,淺色的、設計淡雅的款在浙江也銷得非常的好。

四川是內衣市場最火的地方,火的是保暖內衣。四川人喜歡跟風,喜歡火辣辣的情,火辣辣的市場,火辣辣的保暖內衣。保暖內衣炒得越是熱,四川人越是喜歡。

湖北的內衣市場,出名的不是內衣品牌,而是連鎖品牌,如雅黛麗、小白象之類。 湖南的內衣市場,也僅有一百多年曆史黛安芬算得上表現非凡,北方的愛慕、南方的曼妮芬、包括香港有三十多年曆史的安莉芳在湖南也是活得誠惶誠恐,二三線品牌更是小富即安。即使在北方吼得脖子抽筋的保暖內衣,在湖南也不敢妄動。買內衣也認歷史,沒有個歷史的沉澱,文化的積累,要得湘妹子的青睞可不容易。

河南是中國人口最大的省份, 內衣市場也與衆不同,在河南,代理商的名氣比品牌還大。鄭州兩三家內衣巨頭,不但河南內衣行業無人不識,就是各大內衣生產基地也都知道。河南雖然人口衆多,但農業人口占了絕大多數,因此,在河南市場,內衣品牌表現平平,靠走量流通貨大行其道。

在山東的內衣市場被割得七零八落,青島、臨沂、濟南、維紡各自佔地爲王,而無論是省會的濟南還是其他地方,都很難幅射到全省。所以很多內衣品牌進入山東都選擇了分區而治,這也導致了山東的代理很難做大起來。但某二線品牌創造了單省年回款800萬的記錄,一度驚動了全國市場。

去重慶一定要去解放碑,才知道重慶的美女有多少;內衣行業人走到解放碑,那家“麗的內衣”,一定會進入你的眼簾。儘管重百上也有一些很好的品牌,但這家不足30平米的專賣店,除laclover 之外的愛慕、黛安芬、歐迪芬、思薇雅、婷美等六七個品牌。誇張一點說,來過重慶,如果不知道這家店的人,不算是內衣行業的人。

北京是咱首都啊!說起北京,和上海差不了多少。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人家說到了上海不知道錢有多少,到了北京不知道官有多大。這兩個城市的人,天生就有優越感。可貧富差距的問題還需要解決,走走內衣市場,北京上海也嚴格地劃分了兩條線。一方面大官大款們買的都是名牌高檔貨,老百姓這邊可現實,超市裏流通貨一大把,不講究名牌,不講究質量,瞧着順眼拿回家就是。這叫兩頭分化,中間不吃香。不高不低的品牌,在北京上海,難做!

市場營銷策劃 篇7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在飲料市場,除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兩大國際品牌,一些國內品牌正悄然崛起,知名度日漸提高,市場份額逐步擴大。椰樹、健力寶、娃哈哈、樂百氏、露露、匯源果汁幾乎家喻戶曉。

當初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一統天下的飲料市場,已逐漸發展到衆多品牌共存的多元化格局。

是洋品牌發展已近極限?還是飲料市場的變化今非昔比,亦或是國有品牌與洋品牌的距離已漸漸拉近?

文化行銷,可口與百事風光幾許

可口與百事兩大巨頭的成功與發展過程,實際也是品牌文化創造與傳播的過程。在引領衆多消費者進入可口與百事文化陣營的同時,爲企業帶來的源源不斷的利潤。

正如可樂企業內部銷售人員所言:我們賣的是文化,人們喝的是形象,不是產品。

縱觀中國飲料市場的發展歷史,可口與百事在品牌文化的塑造與傳播上,確實非常成功,培養了一大批“喝着可口可樂長大的消費者”。這種文化行銷所創造的奇蹟,在中國飲料市場上演繹得淋漓盡致。

也許是歷史有意捉弄人,也許是“傳統文化”已不再流行,當兩大巨頭爲自己的“文化”暗自高興時,也許他們連做夢也沒想到:一覺醒來,中國大地已悄然崛起了衆多知名品牌,正在用紮實的行銷網絡與本土文化與他們分割市場!

兩大品牌面對突出其來的國有品牌的競爭,以及不再忠誠的消費者,也不得不對自己的“文化行銷”產生了些許疑惑:品牌文化與魅力是否已模糊不清?行銷策略是否該作相應的調整?

市場在變,消費者在變,消費文化也在變。誰能在變化的市場中引領潮流,誰將佔據更多的優勢。

目前消費者的偏好已和以前大不相同,更加註重時尚、自然和健康。對文化的“拿來主義”發展到文化與個性的再創造。個性化消費成爲主流,必然對傳統的流行與消費文化提出挑戰!這是不是“兩樂”面臨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呢?

經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出現,爲個性化消費提供了新的平臺。以傳統文化來左右人們的消費習慣,魅力漸失!多元化消費格局是飲料行業發展的必然。

正是在這種轉變中隱藏着巨大的商機!也爲國內品牌的崛起提供的嶄新的平臺。正如有業內人士所言,目前國內的飲料品牌已完全具備了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其關鍵就是時間與方法的問題。

面對機遇與挑戰,如何在新一輪的平臺上樹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現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國有飲料,一定要多花心思。

我們缺的是什麼?國有品牌該如何向洋品牌“叫板”?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品牌文化”與“渠道建設”。

兩大飲料巨人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上的良苦用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沒有必要回避。比如可口可樂創造的“神祕文化”,就是比較好的“作品”。其實,神祕配方對產品本身來說沒有多大意義,成功的真正祕訣在於在品牌的本身加多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讓人們產生更多的好奇與嚮往,同時在祕方上又大有文章可做,包括新聞炒作,引人關注等等。我們如何在它們成功的基礎上進行超越,而不是抄襲,就比較重要了。

其實什麼神祕配方,什麼七種味道之類,都是在品牌形象上作的文章而已,對於產品本身並不重要,或者說這七種味道純屬虛構。

說虛構也好,說違背道德也罷,有助於提高銷售總是沒錯的。難怪一位可口可樂廣告商曾經告誡他那些具有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僱員:我們賣的是一種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他們喝的也只是一種形象而不是產品。

當然,文化行銷也並非完美無缺,要看在什麼時候,用在什麼地方及對誰用。身爲文化專家的“兩樂”現在不也開始面對“文化苦旅”的事實嗎?

當這種創造出來的神祕文化與新一代極具個性化消費者格格不入時,下一步棋,又該怎麼走呢?

“喝中國人自己的可樂”並沒有給品牌注入個性與文化,除了讓我們增強一點“民族責任感”之外,並沒有給消費者提供一個飲用其產品的理由。

我們要承認,國內品牌在文化創造與建設上,確實還與洋品牌存在着距離。當然,這與洋品牌的先入爲主有一定的關係。

現在面對新的競爭平臺,我們幾乎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如何爲我們新時代的“個性化”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買理由,並對品牌進行個性化文化建設,應該着手進行策劃了。

本土化經營,是機遇、挑戰、還是……

在品牌文化傳播及經營策略上,可口與百事都已不約而同地向本土化方向發展。這種本土化是對其傳統文化的否定,還是對當地文化的妥協。

可口可樂在99年放棄本土化廣告,利用東北小村的本土廣告。胖乎乎的泥阿福也一夜之間閃亮登場。把所謂的本土文化推向極限!“年年慶有餘,歲歲添歡樂”的寓意會不會讓中國廣大消費者心添歡喜?亦或是讓是國人覺得洋人穿上中國的馬褂感到滑稽可笑?

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卷襲着世界每一個角落,國際化營銷更加要求品牌形象的全球統一。當“洋鬼子”握着中國“泥阿福”的可口可樂時,他喝下去的又是什麼滋味呢。

這種傳統文化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本土形象是否真正能夠達到與消費者進一步溝通的目的,我看消費者是最好的裁判!其中包括你自己。

同時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可口可樂的這一變化,也反應了可口可樂對中國農村市場的重視!當城市的消費者越來越個性與挑剔,市場趨於飽和時,相比之下,農村是不

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爲?”或是再次演繹文化傳播的最後一片沃土。

農村包圍城市,國產飲料的突圍之道

在渠道建設上,我們不得不提一提“健力寶”。不管各界對其如何評價,但就其在渠道建設上,比洋可樂有過之而無不及!

目前,健力寶的渠道建設已非常發達!包括每個城市、縣、甚至鄉鎮都有自己的銷售網點。能把行銷網絡覆蓋到鄉鎮,在目前飲料行業裏並不多見。這種前瞻性的渠道建設,無疑爲企業的成功奠定的紮實的基礎。

如果健力寶能在品牌文化建設及管理上,多花點心思,玩點品牌個性,品牌神祕甚至超越品牌神祕,也許會更加引起洋品牌的不安吧。

隨着消費者日益走向成熟,人們的消費習慣也在發生着變化。從以前的可口到現在更加重視自然與健康,給水市場、天然果汁、天然飲品等市場帶來了生機與活力!這同時也給只把非碳酸飲料作爲二級市場的可口可樂提出了挑戰!

這一商業現實,已逼着可口可樂推出了“醒目”碳酸系列和“天與地”非碳酸系列的汽水、茶飲料、果汁等產品,終於放下了元老的架子,開始多元化經營。

品牌多元化、市場分衆化、消費者個性化,給商家帶來了機會,同時也加劇了品牌之間的競爭。

把“品牌做到農村去”,可能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農村市場與農村消費者更容易引導,而且隨着農村市場走向成熟,其消費力也明顯加強。更加貼近“本土”的農村市場,是一片極待開發和爭奪的新一輪戰場!“紅桃K”、“三株”在已在中國農村市場進行了第一次開發,無論其成功與否,都值得我們鼓掌喝彩!這種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應該深入地執行下去。

寶潔公司在中國十幾個省上萬個鄉鎮,地毯式的進行產品宣傳時,是不是預示着新一輪戰“農村戰”已經開始?

當國有飲料品牌有了大部分的農村消費者的支持時,我們有理由大聲講話,“兩樂”,我們可以拼一拼啦!

渠道整合,演繹捆綁

銷售渠道的暢通是飲料行業必勝之道。人們對於飲料的消費除個性與文化等潛在因素之外,更需要伸手可及!在口渴難忍時,要花十幾分鍾才能找到的產品,無論其本身多麼優秀,都不可避免面對失敗的惡夢。

正如可口可樂的行銷人員在談及成功心得時,經常得意地說,最主要的是產品要無處不在。要使產品伸手可及,要使它在舞廳、理髮店、辦公室、火車上等地方可隨時取用,要讓人們無法迴避可口可樂。

渠道扁平化發展已是來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飲料行業也不例外。當衆多洋巨頭髮現往日的文化與行銷藝術已漸漸跟不上時代與消費者變化的步伐時,便又開始了新一輪大戰:渠道整合,希望以此來扼制中國品牌的蓬勃發展!

在中國市場,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市場,要想達到以上“伸手可及”的效果,並非易事!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也不例外。面對巨大的銷售壓力及品牌文化逐漸模糊的處境,“兩樂”都在積極尋找出路!“文化專家”可口可樂聯合“網絡專家”寶潔,百事可樂牽手都樂,都企圖通過渠道優勢的互補,達到共贏。

可口可樂公司與寶潔公司重新組建新的公司,經營果汁等飲料,並進行雙方的渠道優勢聯合促銷,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上重新殺出一條新路子,重現昨天的輝煌。

有業內人士透露,根據聯合促銷計劃,在飲料方面,可口可樂和寶潔致力於使品牌行銷活動貼合各地域及各類消費者的需求。新的合資公司希望能生產適合各年齡層次消費者的飲料。除了擴展現有的飲料業務,新公司還將考慮進行補充性收購。

這種渠道整合是一廂情願?還是威力無邊?當我們的品牌在紮紮實實地創建行銷網絡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在渠道建設上多做點文章。

在健力寶把行銷網絡建設到田間地頭時,有沒有想過讓自己的網絡更加堅固耐用?超越網絡本身的價值?比如在農村市場方面,試試與紅桃K等進行資源整合,在行銷、促銷與品牌文化建設方面,做得更加精彩。

新經濟下的新一代消費者已不滿足於外來文化左右他們的生活!這對於國有品牌來說,不亞於天賜良機。當現在的洋品牌越來越覺得他們的品牌日漸模糊,行銷力不如以前,而大力進行渠道之爭時,我們是坐以待斃,還是積極進取。

國有品牌,千萬不要輸在第二輪起跑線上!

終端促銷,提升銷售力的法寶

還有一點必需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銷售渠道的終端促銷。促銷是產品與消費者溝通的有利工具。當消費者的地位日益重要時,就更需要我們用促銷這把利劍,提高銷售量。

當可口可樂公司散發了一億多件帶有可口可樂標誌的小禮物時,其品牌力得到迅速提升。當時隨手拿到的一件日用品幾乎都能看到可口可樂的標誌,從而給人們留下極深的印象。

在目前的中國飲料市場,尤其在市場終端,我覺得應該加強終端促銷的力度。調查顯示,現在銷售終端的廣告傘、路牌、店牌、POP等等終端促銷工具,大部分都被“兩樂”佔領!自動飲料售賣機、體育場、網球場、食堂、商場等等人們休閒與購物的地方,國有品牌的信息實在少得可憐。

在我們投以重金進行廣告宣傳與品牌傳播時,一定不要忘了終端促銷的整合。

有分析師預策:至少在五年內,可口可樂無法恢復從前的燦爛,而且恢復的難度將超過想象的難度。

筆者認爲,在以後的市場發展過程當中,隨着市場分衆化與消費個性化的發發展,已不可能有哪一個品牌處於絕對的優勢。最主要的是看其品牌文化建設及渠道建設更貼近哪一部分消費者,這部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量及發展決定了該品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