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市場管理調查報告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市場管理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市場管理調查報告

市場管理調查報告1

農貿市場屬於連體式室內農貿市場,其中一樓又屬於棚頂式農貿市場與連體式室內農貿市場。天花板灰黑,有脫落現象,還布有常年的黑色蜘蛛絲,牆體下端一米高的地方不滿污漬,有綠有紅有灰還有被撞缺角的柱體。光線昏暗,地面水積得多,行走不便。各種蔬菜肉類,海產品及各類乾貨味道摻雜,氣味實在不好。 各攤位招牌隨意設計、沒有統一的標準規範,招牌掛放的位置雜亂無章,上面粘滿了污漬,有的招牌還經過塗改,而且懸掛的位置過高,不僅醜陋而且影響心情。鮮肉類提示吊牌所擺放位置,在市場入口無法看到。工商行政公告牌掛的太高,很難被看到上面的內容。 各營業房的經營字號沒有展示出來。

總體上來看,市場都存在髒、亂、各種消防設施不齊全,配套衛生設施不具備,市場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在這裏小商小販的吆喝聲、買菜人的喧鬧聲整天不絕於耳,爛瓜殘葉滿地都是,而且光線昏黃,地板水窪到處,味道摻雜難以忍受。站在市場內讓人感覺到非常壓抑,呼吸不暢。一些買菜人不願久留,交易後總是巴不得馬上離開。

實地訪問

詢問選擇農貿市場或超市的理由時,常年在市場上買的年長的回答,市場比較新鮮廉價,而且都老熟人了,放心;有些偶而出來買菜的,最直接的是到超市買,因爲明碼標價,不會被坑,而且蔬菜種類多,還可以順便買其他的日用品;年輕一輩的婦女都不去市場,覺得那衛生不過關,而且那很髒亂吵。當然有些人也會選擇就近原則。

網上了解

從調查的兩個市場來看,普遍存在着基礎設施陳舊,功能不完備,配套不完善,管理和服務職能不到位等問題,尤其是髒亂差現象嚴重。“髒”在市場垃圾多且清理不及時,蔬菜葉、禽類羽毛、魚鱗、宰殺動物後的血跡等在市場內都很容易看見。“臭”在活禽宰殺不達標,廢氣沒及時清除;“亂”在市場無序混亂經營;“差”在所有市場都外溢,馬路經營、佔道經營、出店經營。

當前,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還面臨着很多困難,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一是市場發展的意識不強

沒有把市場建設與管理提升到區域經濟發展應有的高度來認識。

2是市場發展的步伐不快

目前,市場的建設和發展與居民的要求還相差很遠,市場規模小、容量低。

3是市場建設與管理的水平低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的農貿市場普遍存在髒亂差的情況。

4是市場建設機制不活

市場建設與管理市場化推進較慢,經營市場的思想不夠解放,理念還很落後,發揮市場本身的體制優勢不夠。

通過實踐,個人想法是,城市不光體現在交通、商業、氣候和建築上,同時體現在居民的生活配套上,有關部門應該早規劃早行動,給政策訂措施,把建設規範化農貿市場當作一項改善市容、市貌,造福市民的“民心”工程來抓;城區房地產開發商也要擔當起社會責任,不要光考慮建房子賺錢,還應該考慮到城市的整體發展和各大社區的生活配套“菜籃子工程”建設。

對未來“城市菜籃子”的美好展望

提升農貿市場水準能夠更好的爲社區、城市居民服務,有助於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步伐,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就必定要加大對城市菜籃子工程的改革建設力度。對於未來城市菜籃子的發展,在借鑑一些城市的成功的經驗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本市情況先行改造農貿市場消費環境、管理水平、設施水平,並試着農改超的道路。

對於農改超這個概念,農改超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農改超是基於對原有的城市農貿市場進行超市化改造,它是農產品流通渠道改造中的一種形式;而廣義的農改超則是基於農產品流通渠道的全方位改造,它是農產品超市化經營的集合,既包括農改超,農加超,也包括各種果蔬、肉類等農產品專賣店,以及原有連鎖超市生鮮區經營,同時也不排斥通過升級改造,能夠達到農產品安全標準的農貿市場,廣義的`農改超是多種模式並存,建立於多元化之上的農產品流通渠道改造。所以應把廣義的農改超進一步理解爲現代農產品超市化經營。

另外,提高消費者健康消費的質量意識,消費者有權獲得清晰的食品質量、構成成份、營養物質含量、營養物質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信息。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與執行應在公開、透明、互動的方式下進行。

在政府的支持及社會各界的鼎立支持下,農貿市場的將跨着大步伐邁向標準化。

【拓展延伸】

農貿市場管理制度範本

爲了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規範市場管理,確保本市場有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經營者應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遵守公平、自願、誠信的原則,遵守商業道德。

2、經營者對攤位(門面房)進行調換或轉租,必須到市場辦公室辦理有關手續。未經許可擅自轉租者,轉租無效,市場所有權收取違約金50-200元,情節嚴重者收回攤位(門面房)。

3、市場內擺放商品應整齊有序,攤位、門市房外擺放貨物不得超出劃定區域,不得佔用公共通道,不得超越明示線及影響其他業戶經營。違者由市場所暫存其貨物,並收取違約金10-100元和10元/天的貨物保管費。

4、市場內不準亂搭亂建,違者限期整改,逾期仍未整改的,市場所有權收取違約金20-100元,情節嚴重者,收回攤位(門面房),剩餘租金不退。

5、市場內不準下棋、打撲克、賭博以及從事與市場經營無關的活動,違者除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外,情節嚴重者給予停業整改1-7天。

6、破壞市場設施及財物並造成損失的,除按原價賠償外,市場所有權收取違約金100-200元,並視情節給予停業整改。

7、租賃期間,如遇市場規劃、修建、調整等,市場所有權單方終止合同,承租方自願無條件服從,市場所將剩餘期間的租金退給承租方,承租方不再作其他要求和補償。

8、經營者應自覺保持市場衛生整潔。經營業戶攤位前衛生實行門前三包,發現門前、攤位前髒、亂、差,除當即責令其清除外,並有權收取違約金5-20元。

9、業戶經營產生的垃圾必須裝袋,交易結束時將垃圾投放於指定地點或自行帶走,(規章制度 )違者除責令消除外,每次收取違約金5-20元。

10、業戶嚴禁向排污管道傾倒垃圾、污水等,以防排水管道堵塞,違者每發現一次收取違約金10-20元。

市場管理調查報告2

爲全面瞭解我市道路運輸市場發展現狀,理清車輛技術和維修市場管理思路,創新行業管理理念,樹立行業形象,引領車輛技術和機動車維修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促進道路運輸業又好又快科學發展。根據河南省交通廳道路運輸局《關於開展“車輛技術和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專題調研及《“道路運輸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協助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處及時成立了調研領導小組,抽調骨幹人員,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按照查實情、找問題、理思路、轉觀念、提措施、謀發展的總體思路,全面瞭解我市車輛技術和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現狀,找準發展中突出的問題和矛盾,梳理管理觀念和工作重點,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方式,廣泛徵求行業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這次調研活動共向運輸企業、維修企業、運輸車戶、汽車檢測站和社會各界發放調查問卷850份,收回801份。其中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調查問卷279份,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調查問卷220份,道路運輸市場誠信體系建設運管機構調查問卷50份,道路運輸誠信體系建設道路運輸企業調查問卷261份,市縣(區)召開各類座談會9次。經彙總整理和平時市場監管過程中掌握的情況,較全面的反映出我市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和維修市場管理的現狀。城市公交車輛和出租車還未納入市交通部門管理,不在這次調研活動範圍。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市機動車維修市場的基本情況

市目前道路運輸車輛81905臺,機動車維修企業(戶)314家,其中一類28家,二類107家,三類179家.從業人員4172人,其中工程師18人,技師30人,高級工1101人,中級工1193人,初級工58人,各類維修及檢測設備7253臺,維修救援206人,救援車輛76臺,全市年維修能力484476臺次。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站7家,從業人員162人。年檢測能力255000臺次,實際年檢測能力114739臺次。從整體看,市轄區內一、二、三類機動車維修企業門類齊全,車輛各類維修在當地均可完成。市五個縣、市均有一家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保證了車輛檢測維護及時方便的進行。基本上滿足了社會和道路運輸車輛的需要。汽車維修業的發展壯大,爲我市道路運輸行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據統計,全市機動車維修市場和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市場爲社會解決就業崗位6500個,年產值約9.6億元,有效拉動社會消費增長,爲市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二、市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和車輛技術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的主要做法

1、嚴把市場準入關口。按照《機動車維修企業開業條件》,對新增機動車維修企業逐項對照審覈,有效阻止不符合資質條件的維修企業進入市場。對現有的維修企業,達不到規範要求的,通過年度質量信譽考覈逐步得到完善,有效促進了維修企業在規模和檔次上的提升。

2、嚴格維修企業經營行爲的監管。從全省開展機動車維修市場整頓活動起,在全市的維修企業中,對進廠檢驗、過程檢驗、竣工檢驗、維修材料單、維修合同等有關原始憑證實行備案制度,各類制度統一製作上牆,維修工時、收費標準、質量保證期、服務承諾、投訴電話等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有效的規範了維修市場的經營行爲。

3、鼓勵汽車4s、3s店的發展。由於汽車4s、3s店的內部的規範管理,服務質量、人員的培訓、專業化的技術水平等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爲行業管理部門加強維修市場的監管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和推動作用。我市行業管理部門鼓勵有實力的一、二類維修企業發展4s、3s店。近兩年來全市發展汽車4s、3s品牌店20家,爲維修市場注入了新的技術力量,保障了社會新車型的維修需求。

4、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人員持證上崗率。按照開業標準,新批一、二類維修企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不到60%、三類維修企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不到40%的均實行先培訓後開業,對現有的維修企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不到規定要求的,限期整改,年度達不到要求的降低質量信譽等級。目前全市維修從業人員持證率已達63.1%,保證了每家一、二類維修企業,具有總質量檢驗員、質量檢驗員1—2名,價格結算員1名,主要工種基本上保證有1名中級工以上的技術人員,爲提高維修服務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積極推進機動車維修救援網路建設。按照河南省交通廳道路運輸局《關於印發〈“96520道路運輸公共服務熱線”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和《關於促進我省機動車維修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的文件精神,我市積極開展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建設。目前,全市共20家維修企業開展了維修救援服務,維修救援人員206人,救援車輛76臺,機動車維修救援服務覆蓋市轄區(縣)。另外,還有其他企業加入了上海大衆公司、北京大陸、北京蒙迪爾、華夏、省廣播電臺等救援服務網絡,基本滿足了我市維修救援需要。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的建設,全天候爲社會提供服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普遍提高,樹立了良好的行業形象。

6、加快汽車快修業的發展。一是在現有一、二類維修企業人力資源、設備資源的基礎上開展快修業務,對一些小修業務建立綠色通道,隨到隨修。二是汽車4s店開展快修業務,抽調專人負責快修業務,鼓勵4s店質保期滿後的維修服務,走出4s店,簡化繁雜的各種手續,開展快修服務。三是採取預約或上門維修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服務要求。

(二)車輛技術管理的主要做法

隨着各級政府對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逐步完善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制度,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爲市近幾年道路運輸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其主要做法和工作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1、緊緊圍繞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的關鍵環節,切實搞好道路運輸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性修理的原則,管理部門嚴格車輛技術管理,加大對道路運輸車輛強制維護的監管力度,對不按時進行維護檢測的車輛堅決處罰,以來,漏檢漏維車輛明顯減少,大大提高了道路運輸車輛上線檢測率,目前定期上線維護檢測的在營運車輛保持在98%以上,有力的保障了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的可靠性。

2、加大對道路運輸車輛進行二級維護維修企業的管理力度。爲了做好車輛技術保障工作,市處在全市維修企業中,根據企業設備條件、技術力量、社會信譽等方面擇優篩選了44家作爲道路運輸車輛的定點維護企業,取消了3家達不到從事二級維護業務資質條件的維修企業的資格。市處按照國家《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gb18344)標準,統一製作板塊下發到從事二級維護的企業上牆公示,由全社會來監督的企業的作業行爲,並且不定期對二級維護企業作業情況和竣工合格證使用情況進行抽查。近兩年對5家違規企業進行了處罰或限期整改處理,規範了二級維護作業行爲。

3、長期在外經營的車輛,委託外省市監管。爲了做好對道路運輸車輛的技術監管,不留管理空檔,對於長期在外地經營的車輛,由市處開據委託函,委託當地運管部門實施監管,車輛回原籍時帶回在外地維護檢測竣工合格證和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報告單,有效的填補了因監管缺失而造成的漏洞。

4、認真做好車輛技術等評工作。爲了杜絕不合格車輛參與道路運輸經營活動,嚴格按照《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的評定要求》的規定對不符合技術等級要求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跨區經營的旅客運輸車輛及時淘汰或調整運營線路,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5、嚴格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檢測經營行爲的監管。爲了牢牢抓住車輛技術管理的關鍵環節,我們把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檢測行爲,作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把車輛技術安全的最後一道關口,定期對檢測站的檢測設備聯網情況、檢測報告單簽發、檔案管理及檢測行爲等四個方面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的檢測站責令限期整改,有效保證車輛技術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促進了二級維護企業作業質量的提高。

三、市機動車維修市場及車輛技術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機動車維修市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着汽車擁有量的不斷增加和道路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汽車維修市場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市區、縣到鄉鎮和交通主要幹道兩側,已初步形成了以一類企業爲骨幹,二類企業爲基礎,三類企業爲補充,多種經濟成份並存,內容齊全的汽車維修網絡。

雖然通過近幾年省市運政管理部門大力加強市場整頓,規範管理和誠信體系建設措施落實,維修市場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爲全市道路運輸業和維修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維修市場結構複雜、佈局不合理,與保障社會的需要相差甚遠。目前市維修企業呈現一類維修企業90%、二類維修企業70%、三類維修企業80%集中在市、縣郊區,機動車維修保障能力呈現出過剩的局面,而鄉鎮二類以上維修企業較少,保障能力明顯不足。三類維修企業在市區遍地開花,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小、分佈散、實力弱、效益差等特點。特別是市區沿街路邊攤點已發展過剩。由於多種因素制約,維修市場佈局缺乏長期規劃,三類維修業戶盲目增長,一方面維修保障能力過剩而另一方面縣、鄉鎮汽車維修難等矛盾比較突出,能力結構和佈局不合理,不適應維修需求和形勢發展的需要,加之無證、超範圍經營的無序衝擊,各汽車維修企業價格競爭十分激烈。

2、工程技術人員數量不足,從業人員素質跟不上社會發展需求。隨着我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伴隨着汽車維修業的興起和發展,吸納了大批的從業人員,許多不能接受繼續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業下崗人員及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了維修市場,這些從業人員缺乏專業培訓,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知識、維修技能、職業道德遠遠跟不上市場發展需求。目前,全市四千多名維修人員中,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的不足40%,而且受過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專業技校畢業的所佔比例不足20%,全市維修從業人員中具有汽車專業高級職稱的沒有一人,具有中級職稱的只有18人,技師30人,除部分4s店維修技術骨幹定期參加廠家培訓外,大部分從業人員技能均爲師傅帶徒弟形式,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週期長,現代的檢測設備、維修設備只能由少數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從事普通車輛的維修。維修過程中比照師傅傳授方式,過份依賴經驗判斷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沒有完善的作業程序,工作效率和維修質量得不到保證,往往容易產生質量糾紛。技工人員素質的偏低嚴重阻礙了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影響了維修企業整體質量的提高。

3、維修市場監管缺少有效手段,不正當競爭影響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一是無證、超範圍經營者影響維修市場健康發展。目前全市三類維修企業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審批的企業有179家,而沒有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許可,但經過工商部門許可從事汽車配件經營又不同程度地參與汽車維修業務的門店有數百家,這部分門店人員成份複雜,經營方式多樣,有些以銷售配件形式經營,有些是集中在汽配城集約經營,經營者爲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詐消費者、使用僞劣配件的現象普遍存在,由於缺少必須的檢測設備,維修質量沒有保證,維修質量糾紛調節難度大,市場監管阻力大。二是維修價格不正當競爭,影響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機動車維修企業均爲了各自的經濟利益,爭搶車源,相互殺價。三類維修業戶超範圍經營,造成市場惡性競爭。一類、二類企業投入資金量大,資金回報週期太長,沒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無力更新檢測、維修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造成長期維持着現有的廠房、經營場所,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的局面,影響了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三是市場監管缺乏有效手段。自從取消維管費後,機動車維修發票不再由行業主管部門發放,部分維修企業不經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就可以申領營業執照,感覺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再是主管部門,認爲平時的監督檢查是給企業找麻煩,不配合管理。尤其一些縣區削弱了市場管理力量,人員充實到其他崗位上,有些縣區維修股只設一人,有些乾脆由主管領導負責,存在領導重視不夠,監管不到位的現象。

4、維修企業人員培訓落實難,持證率低。近年來,隨着國家《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的頒佈實施,省、市運輸管理機構加大了對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的監管力度,機動車維修人員培訓工作得以加強,持證上崗率與前幾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機動車維修企業對管理部門組織的培訓積極性不高,培訓工作不好落實。按照《機動車維修業開業條件》,持證上崗率必須達到60%,一類維修企業從業維修工作人員多的100人,少的也在40-50人,二類企業多的20-30人,少的也在20人左右,培訓費用佔其利潤不小的份額,維修企業不願出資。維修工認爲給老闆幹活,自己出費用參加培訓,很多人員不情願,培訓工作不順暢,培訓人員落實難。二是培訓機構的培訓水平不高。目前中國的汽車行業發展很快,加之中國的汽車品種繁雜,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電子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很快,培訓機構的教學人員跟不上汽車技術的.發展變化,教學內容還侷限於老車型、老技能,培訓沒有針對性,實用性不強,這是組織培訓難的原因之一。三是機動車維修市場競爭激烈。維修企業間相互挖牆角,企業一方面想留下人才,但又怕技術人才流失參加技能培訓不積極。另外,就市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沿海地區和一些大城市相比,工資待遇較低,維修技術人員工資差別很大,一部分維修技術人員在當地經過幾年磨礪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後跳槽到外地發展,當地留不住技術人才。四是由於國家對汽車維修行業部分工種缺少職業技術評定標準,汽車噴漆、鈑金、電工等培訓很難實施,這些工種在機動車維修行業的地位比較重要,維修企業和從業人員對此類培訓要求還比較迫切,矛盾較爲突出,作爲市級運政管理機構無力解決。四是三類維修業戶從業人員無證上崗現象突出。從市的情況看,三類業戶大部分分佈在市、縣郊處道路的主幹線,車流量較大的道路兩側或汽車配件銷售地。經營場所、維修設備簡陋,經營業戶沒有長期經營的打算,絕大部分屬於無證經營,維修人員大多是學徒工或技術力量不強的維修人員,工作環境、工資待遇很難栓心留人,人員培訓難度很大,繼續教育更無從談起。

(二)、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

國家制定的《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中將汽車維護分爲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其中二級維護是由專業的維修企業實施,屬於強制維護,必須按期進行,二級維護檢測也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道路車輛技術管理監管的重要手段。按照其“視性修理、強制維護”的原則進行車輛技術管理,在調研中我們認爲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車主對二級維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二級維護檢測積極性不高。目前從事道路運輸的車輛基本上均屬個人所有,車主爲了發揮車輛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一部運輸車輛聘用幾個駕駛員,人員休息,車不停運,平時的日常維護很少進行,車輛出現問題時才集中進行修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由於運輸市場供大於求,能找到長期貨源很不容易,許多車主認爲只要能跑就不維護,有時寧願超期接受罰款,也不願意放棄掙錢的機會。

2、二級維護作業項目與收費失調,存在只收費不維護或偷減作業項目。根據《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要求,二級維護作業項目全部完成至少需要30幾個工時,按照目前市場工時定價收費需-3000元,而河南省財政廳、交通廳1998年制定二級維護的收費標準爲120元,這樣的收費根本不足以完成所有的作業項目,維修企業幹着賠本買賣進行維護,二級維護只能流於形式。個別企業只圖效益,不講質量,不講社會效益,只收費不維護或任意減少規定作業項目,弄虛作假,只要交錢就給車主開據維修竣工合格證的現象時有發生。

3、道路運輸半掛車輛漏維漏檢問題突出。隨着國家提倡發展大型運輸車輛、多軸運輸車輛,近年來半掛車數量增長迅速。掛車是否按牽引車的維護週期進行維護、檢測、等級評定,沒有明確規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監管過程中無法可依。目前市從事道路運輸的半掛牽引車按照規定的週期,每年維護四次,掛車每年二次。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時掛車和牽引車爲同一有機整體,存在機件磨損、消耗或報廢的現象,掛車維護的間隔時間過長。這種情況長期下去,將會給道路運輸埋下安全隱患。

4、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監管乏力。無論是《道路運輸條例》還是《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都要求運管機構加強對維修企業和綜合性能檢測站的監管,但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維修市場的監管缺少必要的手段,實際上靠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管理只能流於形式,打擊只收費不維護、虛假維護行爲,執法難度大,難以落實。對維修市場和綜合性能檢測站監管是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管理部門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匱乏,而上級主管部門又很少舉辦有關培訓和講座,致使管理力量薄弱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是監管落實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三)、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發展存在的問題

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建設,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維修保障能力的體現。通過近幾年的實施存在以下問題:

1、機動車維修救援企業獨立運作,各自爲戰是維修救援的主要形式。維修企業救援圍繞固定的車型進行服務。例如4s店維修救援只服務於自己的品牌車輛,對於其他車型,維修技術力量、檢測設備不能滿足維修救援的需要。

2、維修救援沒有規範的收費標準,收費隨意性很大。

3、維修救援缺少操作規範,存在安全隱患。

4、政府、行業管理部門發展救援網絡扶持力度不大,無相關配套政策支持措施。

(四)、汽車快修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汽車快修業的開業資質條件沒有法規依據,管理部門審批許可操作困難。

2、快修店設備簡陋。由於缺少規範的開業條件,被一些三類維修業戶利用進行超範圍經營,或被無證經營者打着快修的旗號使用僞劣配件欺詐客戶,維修質量難以保證。

3、政府在汽車快修服務方面政策支持不夠。汽車作爲當今社會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急需汽車快修服務深入社區或大型住宅區以實現方便快捷維修服務,適應人們快節奏的生活,而政府在市政規劃中這方面表現爲空白,汽車快修服務難以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四、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管理情況

(一)、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基本情況

我市目前有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7家,其中經省技術監督部門許可7家,按照國家《汽車性能檢測公司通用技術條件》gb/t17993-標準,全部達到規定要求,檢測儀器設備取得省技術監督局cma認證資質,在省技術監督局覈定範圍內經營,從事汽車檢測業務,取得省技術監督局安檢機構和省交通廳道路運輸局檢測員上崗資質。按照國家《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規定項目和《道路運輸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及《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規定的標準進行檢測,嚴格按照省物價部門規定的標準收取檢測費用,出具全省統一的檢測報告單,按規定建立了一車一檔的綜合技術檔案。

(二)、檢測站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認真落實持證上崗制度,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從事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後持證上崗。爲了保證綜合性能檢測人員熟練掌握有關檢測項目、檢測程序、檢測方法,市運管處統一組織分期分批進行全面培訓,經考試95%以上的人員取得上崗資格,確保汽車檢測有序進行。

2、爲規定的檢測項目各種信息數據符合檢測標準,對檢測質量和數據實行質量負責制。

3、監管部門定期對檢測站的經營行爲、收費標準、檢測數據的準確性進行抽查,發現不規範的行爲及時責令改正。

(三)、檢測站管理存在的問題

1、大部分車戶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的檢測項目不瞭解,看不懂檢測報告單,車主不能實施有效的監督。

2、由於受檢測設備條件限制,一部分特種運輸車輛,不能上線檢測,只能依靠目測和路試的方法進行,不能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3、個別檢測站內部管理有漏洞。檢測系統軟件管理不嚴格,讓虛假檢測或不上線檢測行爲有機可乘。

4、供大於求的矛盾突出。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實行的是社會化經營,市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市場發展迅速,除集體企業投資建設七家監測站外,另有兩三家民營企業投資興建綜合性能監測站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汽車監測站的數量已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如果任其發展,勢必像維修市場一樣呈現惡性競爭局面,出現虛假檢測,給道路運輸車輛安全行駛埋下禍根。

5、監管力量薄弱。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由技術監督部門行政許可,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只根據其檢測能力對營運車輛進行委託檢車,不具有行業監管職能,手段有限。另外,對汽車檢測站檢測行爲的監管,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就目前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管理力量來講,無論專業知識還是技術能力對其檢測能力和檢測過程都很難實施有效的監督。

五、推動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和機動車維修業健康發展的整體思路、建議及工作措施

(一)、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的建議及政策措施

1、建議修訂《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範》中不符合汽車技術進步的有關內容。隨着我國汽車工業的長足進步,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有些機件總成不需要拆件檢修維護或是使用超出期限後沒有維修價值的機件,應根據不同車型的技術參數,制定科學合理的間隔期限和維修項目,以保證二級維護的針對性。制定低速載貨汽車、三輪載貨汽車的維護、檢測標準。低速載貨汽車、三輪載貨汽車參與道路運輸的經營活動已成爲不爭的事實,長期脫離車輛技術管理給道路運輸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國家應儘快出臺相關維護檢測標準,以便行業主管部門實施有效監管。

2、建議調整二級維護的收費標準。我省現行的二級維護收費標準是1998年制定的,我市嚴格按照此標準執行。按照目前二級維護項目規範要求,收費標準明顯偏低。爲維護勞動與報酬的合理性,應適當上調二級維護收費標準。

3、制定完善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規範,尤其是費稅改革後部分脫離出運輸公司的車輛的技術管理,制定嚴格的監管措施,避免長期漏檢漏維。

4、加大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監督力度。實施監測設備微機與管理部門微機聯網,實時監控,有效監督檢測行爲。

(二)、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的建議及政策措施

道路運輸業的快速發展,給汽車維修市場開闢了更爲廣闊的市場空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針對目前全市維修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應採取轉變管理和服務意識、控制總量、合理規劃、積極引導汽車救援和快修服務發展,進一步整頓市場經營行爲等措施,突破現行的管理思路,開闢新的管理途徑,努力提高維修質量,強化服務和行業自律,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引導維修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促進汽車維修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1、增強管理和服務意識,統籌規劃,促進機動車維修業城鄉共同發展。隨着車輛的日益增多,汽車維修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將越來越多。政府汽車下鄉政策的出臺,農村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急需維修服務保障。作爲管理部門應當適應行業發展形勢,從根本上轉變服務觀念,統籌規劃,合理佈局,積極引導城市過剩的維修力量向維修力量不足的鄉鎮地區轉移。對維修業戶的發展進行必要的調控,在實行市場調節的同時,也要實行一定的行政管理,建設合理的維修服務網絡。要根據交通部對汽車維修業的發展綱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地的汽車維修行業近期、中期、遠期發展規劃,有計劃地開展工作,認真落實上級有關政策,保證維修市場供求保持平衡,達到總量控制的目的。在佈局方面,科學規劃發展市、縣、鄉維修廠、點,做到歸類、歸點、歸片,以滿足廣大車主和過境車輛的修車需要,形成市區縣有一、二類汽車維修作業能力,重點鄉、鎮達到二級維修作業能力,邊遠鄉鎮有三類維修作業能力的佈局。徹底解決當地車主因地勢偏、修車難的問題。

2、嚴格資格審覈,把好市場準入關。一是要嚴格按照《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國家標準對新開業戶進行審覈,加強開業前的培訓、指導。同時,要加大法律、法規、國標的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汽車維修國家標準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讓所有運輸經營業戶的維修人員認識法規的重要性,提高合法經營意識,以促使其按標準修車,依法經營。嚴格依照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罰,對條件較好的業戶加以引導,對條件較差的業戶堅決予以取締,形成良好的汽車維修市場氛圍。二是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汽車維修行業管理和發展規劃。積極引導現有的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實際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和加大投入,不斷完善設備、設施,使其上規模上水平,改變“髒、亂、差”的形象。堅持並引導企業走強強聯合、連鎖經營,提高汽車維修行業的科技含量和維修質量。三是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儘快出臺汽車快修業的開業標準,爲加強市場管理提供有力的法規依據。

3、加強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一是要建立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與政府勞動部門管理相協調的汽車維修技工等級培訓考覈管理機制。儘快出臺汽車維修技工(汽車電工、噴漆、鈑金等工種)等級評定的有關標準,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和培訓質量。二是要通過對從業人員年度誠信考覈,促進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推動從業技術人員對汽車維修高新技術的應用,及時掌握現代汽車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適應汽車工業技術快速發展。三是要加強對維修行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主要學習行業法規、檢測診斷技術和質量管理知識,以增強法制、質量意識和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建設一支具有較好的政治素質,較高的技術業務知識的汽車維修管理隊伍,爲汽車維修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4、加強監督力度,規範經營行爲。以維修市場治理整頓活動爲契機,重點對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倒賣竣工出廠合格證、未按時參加年度審驗等違法違章行爲進行稽查和處理。並與工商部門密切協作,實行聯合執法,打擊一批無證非法經營、佔道修車、配件經營部修車的“釘子戶”,淨化市場環境。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尤其要制止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嚴厲打擊亂收費和使用假冒僞劣配件,欺詐矇騙車戶的違規行爲,樹立良好的經營信譽。嚴格落實汽車維修合同簽訂和質量保證期、服務承諾制度,對違反有關規定進行維修,出現嚴重質量事故,在社會上造成一定影響的企業和人員,不能姑息遷就,必須堅決取締,予以公開曝光。

5、引導,促進我市維修業品牌建設。引導企業轉變發展觀念,加快維修業品牌建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依靠科技進步,增加技術投入,更新設備,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組建起點高、技術含量大的企業進入市場,促使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增強競爭力。並要因地制宜,審時度勢,根據企業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揚長避短,找準企業發展的突破口,走專業化發展的路子,以專業化的優勢參與競爭,佔領市場。

6、完善行業管理和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建設。督促維修企業要重視建立健全進廠、過程、竣工檢驗制度、合同維修和出廠合格證制度。積極引導大型維修企業創造條件,做好準備,取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以優良的質量求效益,求發展。同時,要充分發揮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功能和作用,強化車輛技術管理,確保技術狀況良好,爲道路運輸安全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7、建立誠信機制,完善信譽考覈制度。根據我市機動車維修業的發展狀況,必須做到發展與監管、規範與誠信並舉。一是建立完善公告制度。在近年來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完善公告制度,要求維修企業要按照有關要求,要在維修業戶接待室公示企業工時單價、維修報備程序、維修經營許可證、誠信經營信息。積極引導汽車消費者如何正確選擇維修企業,瞭解和掌握維護自我消費權益的方法,爲消費者創造良好的修車環境。二是要充分利用汽車維修企業質量信譽考覈制度的實施,嚴格實行記分制管理,行業管理部門可結合違章處罰,包括通過投訴渠道取得的信息和證據對違規行爲進行的處罰,對違規的企業進行記分,並直接反應到年度服務質量信譽考覈和各項資質評審中,與汽車維修企業的經營資格相聯繫,促使經營者自覺遵章守紀,

8、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應有的作用。協會的行業管理工作以國家法律法規爲準則,以維護國家利益、行業利益爲出發點,以開展各種服務爲重點。作爲行業管理部門,首先要積極引導協會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協會作用,把一部分行業管理的職能轉移到協會中去,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機制,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淨化維護維修市場的經營秩序。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溝通信息,提供諮詢,調查研究,使行業主管部門能夠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和行業發展方向,爲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決策和制定規劃提供依據,促進維修市場健康發展。其次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抵制個別保險公司理賠不到位、理賠要回扣、欺詐車戶的違法行爲,弘揚社會正氣。

總之,要通過這次調研活動,積極探索適合全市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和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建立門類齊全、供需協調、規範經營、誠實守信、平等競爭、服務及時、保證質量並且與經濟發展、區域佈局、環境保護相吻合的現代汽車維修服務網絡體系。

市場管理調查報告3

爲了強化稅收管理,我局近日組織了一次稅源管理專項大檢查,對醫藥流通企業作了重點調查,發現該行業在醫藥市場監管和稅收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加強管理。

一、存在的問題

(一)醫藥商貿企業銷售毛利下降,增值稅減少。部分藥品價格下調,進銷差價降低,醫院藥品競標採購,醫藥銷售行業終端市場毛利率爲5%-7%。醫藥零售行業爲了佔領市場,實行連鎖經營,分支機構迅速增加,導致庫存增加,當期應納稅額減少。由於經營方式及經營品種不同,傳統藥品和新特藥品毛利率差別較大,也造成同行業間稅負高低不一。

(二)企業自身會計覈算和申報不實,導致稅款流失。主要表現爲多計成本,少計收入,銷售藥品不開具發票;利用計劃生育用品用具免稅,中草藥低稅率的稅收優惠政策,人爲擴大這兩項商品的收入;部分商品體外循環不計購進,取得購貨方折扣折讓後不扣減進項稅額;將當期銷售收入後移,減少當期申報銷售額,不如實反映當期應納稅金;變相出賣藥品經營資格證書,形成假連鎖,假統一覈算,財務管理混亂,覈算體制不健全,對其分支機構疏於管理,這都造成了稅收流失。例如,某醫藥連鎖有限公司下設分支機構7家,爲了避稅形式上註冊成立多家分支機構向稅務機關分別納稅,其實質是統一覈算,規避高稅負。多數分支機構以掛靠、租賃、承包形式存在,總公司只收取管理費,沒有統一覈算,增加了稅收徵管難度。

(三)管理手段不足,監管不力。醫藥商貿企業改制後經營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稅務機關以及醫藥監管部門沒有及時適應變化,調整管理方式,信息沒有進行交流共享,對企業分支機構管理辦法研究不足,對醫藥行業日常管理不到位。

(四)醫藥來源混亂,質量難以保證,且管理難度大。目前我市醫藥經營單位的供貨渠道衆多,有本地醫藥公司供貨的,也有企業供貨的,供貨企業多以不開發票,低價讓利爲惠手段佔領市場,導致本地正規經營的醫藥批發企業銷售份額急劇下降,連年虧損,無法生存。另外,供貨企業多采取直接送貨到門方式進入市場,即不出具發票,又沒有專業人員認真驗收,也規避了醫藥監管部門的'監管,給僞劣假藥的流入造成了可乘之機,藥品質量難以保證,也保證不了我市老百姓吃上放心藥。

二、加強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部門協作,規範行業管理。由市政府統一協調藥監、衛生、工商、質檢、稅務等部門要強化協作,共享企業基本情況、基礎數據信息,要求醫藥商貿企業嚴格執行國家頒佈的新《藥品管理法》和gsp認證的操作規程,統一驗收、統一入庫、統一配送、統一銷售,統一實行計算機管理,打擊“三無”經營(無證、無票、無固定經營場所),規範醫藥行業稅收等方面的管理,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環境。

(二)強化稅源管理,減少管理漏洞。近年來,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醫藥商貿企業逐步轉變爲股份制、私營、其它有限責任制企業,改制後分配製度和所有形式隨之改變,出現了改、轉、租、包、賣、聯等多種經營方式,稅源也由顯性稅源變爲隱性稅源、由固定稅源轉爲流動稅源、由重點稅源變爲零散稅源。稅務機關要針對企業改制後稅源發生的變化,制定相應管理措施,掌握企業動態變化,提高稅源管理的及時性和針對性,變被動爲主動;要注意宣傳企業財務制度和稅收法律法規,加緊推廣稅控收款機運用宣傳,提醒消費者購買藥品要索取發票,定期輔導、適當培訓醫藥商貿企業的法人代表、財務人員、辦稅人員,促進醫藥商貿企業準確覈算,據實申報,依法納稅。

(三)轉變工作思路,實現精細管理。各有關管理部門要及時轉變觀念,建章建制,依法各負其責,強化協調溝通、信息共享,加強日常巡查,及時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納稅情況,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手段,抓住薄弱環節,實現管理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