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狀況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對外語人才需求更爲迫切,具有較強口語交際能力的外語人才較爲緊缺,因此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信息時代英語教育的核心。英語作爲一種語言,是人與人之間較爲常用交際的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在於用英語進行交際,英語教師應該改變當前英語教學的觀念,改革英語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口語運用能力,及口語教學方法、途徑、評價模式等。

二、調查目的:

長期以來的不少學校英語教學都只注重於課本內容的傳授而忽略英語的口語訓練。不少學生及家長都認爲英語只要考得好成績就好了,而口語顯得就不怎麼重要,以至於在現實生活中形成了只會做題,不重視將英語用於口語表達的現象。針對這種現狀,我就我校七、八、九部分學生的英語口語現狀做一次調查,通過調查分析,瞭解當前中學生英語口語現狀,分析其英語口語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化建議。

三、調查方案

(一)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和談話交流。

(二)調查對象:城關一中七年級(3)班、八年級(3)班、九年級(3)班。 爲了避免部分學生產生思想顧慮,採取了無記名問卷方式和不定時找部分學生進行有關方面的交流。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情況及數據統計(本次問卷發出115份,共收回100 份),現根據三個班問卷情況,總結如下:

1、你喜歡學習英語嗎?

A。非常喜歡 B。喜歡 C。不喜歡 D。很討厭

有11%的學生選A;45%的學生選B;30%的學生選C;14% 的學生選D。

2、你想提高口語嗎?

A。很想 B。想 C。不想 D。無所謂

有23%的學生選A;60%的學生選B;6%的學生選C;11%的學生選D。

3、你覺得英語口語在日常生活中重要嗎?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D。不知道

有18%的學生選A;58%的學生選B;10%的學生選C;14%的學生選D。

4、在英語課上你學說英語嗎?

A。總是說 B。有時說 C。很少說 D。不說

有5%的學生選A;40%的學生選B;31%的學生選C;14%的學生選D。

5、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英語和同學交流嗎?

A。能 B。很少 C。不能 D。從來不用英語交流

有4%的學生選A;43%的學生選B;38%的學生選C;15%的學生選D。

6、你最喜歡哪種口語教學方式?

A。講故事 B。聽錄音跟讀 C。角色朗讀或遊戲 D。小組討論

有11%的學生選A;45%的學生選B;26%的學生選C;18%的學生選D。

7、你認爲下列哪個活動對你提高英語口語最有幫助?

A。聽錄音跟讀 B。讀故事 C。編對話 D。小表演

有40%的學生選A;8%的學生選B;22%的學生選C;30%的學生選D。

8、你覺得口語說得好壞會影響你的英語成績嗎?

A。影響大 B。有一點 C。不清楚 D。無影響

有17%的學生選A;50%的學生選B;20%的學生選C;13%的學生選D。

9、在小組活動中你能按老師的要求用英語進行討論和交流嗎?

A。能 B。基本可以 C。部分可以 D。不能

有8%的學生選A;20%的學生選B;52%的學生選C;20%的學生選D。

10、你想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嗎?

A。非常想 B。想 C。不想 D。無所謂

有40%的學生選A;50%的學生選B;6%的學生選C;4%的學生選D。

11、平時你敢大聲地說英語嗎?

A。敢 B。基本敢 C。有時敢 D。從來不敢

有17%的學生選A;14%的學生選B;51%的學生選C;18%的學生選D。

12、你準備如何來學習英語口語?

A。天天說英語 B。天天聽英語 C。認真上課 D。沒有想過

有6%的學生選A;9%的學生選B;60%的學生選C;25%的學生選D。

13、你覺得學好口語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A。經常說 B。背好單詞和句型 C。經常看英文電影 D。不知道

有49%的學生選A;43%的學生選B;1%的學生選C;7%的學生選D。

14、在英語課上說英語你最害怕的是什麼?

A。發音不正確 B。有語法錯誤 C。緊張 D。怕同學笑

有38%的學生選A;29%的學生選B;21%的學生選C;12%的學生選D。

15、在課外你喜歡聽或唱英文歌曲嗎?

A。非常喜歡聽 B。還可以 C。不喜歡 D。沒有聽過。

有2%的學生選A;30%的學生選B;16%的學生選C;52%的學生。

(二)談話分析

通過談話交流獲得的信息表明:大多數的學生平時很少與同學用英語交流,雖然許多學生都認爲口語在英語學習中較重要,認爲口語說得好或差不會影響自己的英語成績。同時許多學生認爲老師上課比較注重講解知識,沒有較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口頭練習,課堂上學生說的空間和時間不足,活動形式較爲單調。有的英語課成了講解課,讓學生背誦句子和課文等。80%的學生希望老師能組織學生開展課內外口語交際活動。希望老師在上課時要安排專門的口語訓練,增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活動。提供學生更多的鍛鍊口語的機會,讓學生鍛鍊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膽子和能力。當然,現在是信息科技時代,因此,除了課堂內外,許多學生也應參加其他途徑的口語交際活動等。

五、調查建議

(一)教師堅持使用英語教學

使用英語教學,強化在課堂上使用英語的比例,是提高英語口語的重要措施之一。用英語教英語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利於向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的示範,便於學生口頭模仿,有利於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慾望,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藉助實物、圖片、模型,配以手勢、動作、表情等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關鍵是一定要堅持說下去,只要教師堅持說英語,學生就會逐漸提高聽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漸漸聽懂了,不熟悉的話語漸漸聽熟悉了,不清楚的詞語漸漸聽清楚了。

(二)學生堅持開口學說英語

學說英語的能力只能通過說的實踐才能逐漸培養起來,所以教師應該多給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實踐機會。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學生開始學說英語時,難免有些緊張、害怕、害羞等,作爲教師應多鼓勵,及時給予幫助,適當給予引導,鼓勵學生說下去。當學生能正確地說想要表達的意思時,教師要加以肯定和鼓勵,對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真正感到鼓舞和愉快,併產生自信心和主動性。

(三)使用情境教學提高能力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口語交際離不開特定的語言環境。教師應充分利用時間和機會爲學生創造一個交際訓練環境,在課堂上經常創設情景,讓學生用所學的句型與同伴對話,然後表演給老師和學生欣賞。現行教材中有許多話題,如購物、打電話、看病、談論天氣等都是課堂上我們訓練口語的材料。教師應在模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要創設情景,培養學生在真實情景中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建立英語科學評價體系

英語口語教學評價是對學生日常英語口語能力的評估,主要檢查學生是否能夠就某些交流性主題或交往場面、情景進行合適的表述, 並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診斷,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糾正失誤,以利於他們的繼續學習。評價要用經常性評價代替偶然性評價,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實際口語水平,爲學生學習和考評提供較爲輕鬆的環境。

(四)加強學生英語口語測試

在應試教育的制度下,學生普遍形成了一種共識,認爲英語考高分就行了,學習英語口語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學校通過加試英語口語考試。讓學生更加重視英語口語,讓他們覺得英語口語也是考試中的一部分,不容忽視。

六、調查總結

雖然調查的對象只是我校部分學生,但從中也可以得出當前中學生英語口語在應試教育條件下,形成了不愛開口學說英語的不良習慣。其中包含了很多原因,並且經長時間形成的,想要一下子改變還是比較困難。這樣就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只要堅持下來,中學生學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的日子便會指日可待。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2

20xx年9月8日,我來到江西省修水縣太陽升鎮中學支教。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主要是針對英語這門課而言的。此次調查,我主要發現了偏遠鄉鎮國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兩大問題:一是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不願意學習;二是有的學生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即使很努力,學習效果不高。爲了得到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大的幫助。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江西省鄉鎮中學英語學習的狀況,出現的問題及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偏遠鄉鎮中學英語學習的狀況並發現問題

2.分析偏遠鄉鎮中學學生英語學習效果不明顯的原因

3.探索解決如何解決該問題

二、調查對象及其方式

調查對象:江西省修水縣太陽升鎮中學

江西省修水縣太陽升鎮中學是一所歷史較爲悠久的中學,原名“太陽升公社中學”。規模雖小,但各種教學設施比較完善,教學樓很新,學生的桌椅和老師的辦公桌也及時得到更換。配有多媒體教室,有電腦、幻燈機等的現代教育設備。

調查方式:本次調查主要是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進行個人訪談的方式,同時,筆者擔任了八年級3班和八年級4班兩個班的英語科任老師,長期和學生相處,很瞭解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有大量第一手資料。

三、調查中發現的問題:

該學校的學生學習成績長期偏低,會考成績是修水縣裏幾個鄉鎮裏靠後的,近幾年更是如此,甚至多次落後於附近的兄弟學校四都中學。很多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尤其討厭英語。老師教學很賣力,可謂是是出渾身解數,但是教學效果去不怎麼理想。

通過調查,該中學在英語學習中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問題一: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不願意學習

在調查中, 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英語。他們認爲英語從國小到現在一直都在學,而英語在生活中沒有任何用處。他們說他們鄉鎮中學不會見到外國人,以後也不打算學外語。對於傳統的英語教學覺得過於枯燥,不能激起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但老師講解的非常詳細。對於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媒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

調查中,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後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爲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後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

問題二:有的學生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即使很努力,學習效果不高

該學校的學生學習成績長期偏低,會考成績是修水縣裏幾個鄉鎮裏靠後的,近幾年更是如此,甚至多次落後於附近的兄弟學校四都中學。很多學生反應不會學英語,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學習效果就是不高。我認爲,當地老師的教學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學生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針對這種情況,我制訂了調查問卷,對中學生的預習、聽課、作業和複習進行了深入詳細的調查。

1、預習情況。經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還沒有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其中“老師要求預習”和“想起來就預習”的學生大約佔45%,而自覺預習的學生只佔25%。大多數學生預習也只是把課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預習,而通過預習發現問題並找出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的學生則很少。

2、聽課情況、方法。聽課是學生學習的最主要途徑,他們說自己自制能力不是很強,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3、課堂筆記方面,成績較好的學生多采用上課記重點的方法,這樣的學生約佔22%。

4、作業情況及其方法。學生採用“先做後看書”的比率較高,而“先看書後做”的比率相對較低,結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難生基本採用這兩種方式完成作業,仍有抄襲作業的行爲。

5、複習情況和方法。此次調查顯示,經常複習的學生佔大多數,考前複習的比率也較高。

四、分析與解決

問題一:如何提高偏遠鄉鎮中學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1、我們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係。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2、要把課堂教學豐富生動起來。

我們的英語課堂應該是生動活潑的,我們要通過各種合適的方式來豐富我們的課堂,把枯燥的語言知識傳輸教學創新爲生動有趣的語言欣賞與交流。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枯燥的課文,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圖片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課文,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接受。而對於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而言,最好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多與學生互動,多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老師和學生的交流。

3、多和學生交流,組織各種學習英語的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鄉鎮中學的孩子見不到外國人,不需要用英語交流,是不是說英語對我們就沒有用了呢?是不是說我們就可以脫離英語生活了呢?絕對不是這樣的。爲了解決學生們的疑問,我找到學校政教處,要求每天早上上學的放學時間播放英語歌曲,特別是“god is a girl”(上帝是女孩)這樣比較流行,單詞句子又比較簡單的歌曲。我教的英語班級,我平時上課,會有選擇性地組織一些英語遊戲,既有意思,又能學到東西。每兩週,我還會留出課給他們放英文原聲美國大片。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一些學生喜歡上了英文歌曲,甚至幾乎所有學生都英語電影感興趣,尤其是鄰家特工,哈利波特這樣的科幻電影。當我再次問道他們;英語學習對你們有沒有用啊?他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英語,不僅是會考大學聯考必考的科目,現在已經滲入到我們的生活,到處是英文歌,英文電影,甚至很多包裝品袋上也寫着英文。

問題二,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效率???

學習方法是學生取得良好成績的先決條件。但是,我認爲學習方法不只是學生個人的事。作爲教師,我們不僅要研究教學法,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1、預習情況、方法。

衆所周知,預習是聽好課的基礎,也是體現學生自學能力的方式之一,經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還沒有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經調查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預習通常採用找重點和難點的方法,那些成績偏差的學生則大多是看一遍新課內容,而且只完成老師課前佈置的預習任務,以上結果都表明預習還是中學生學習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針對此現象,我會在每堂課結束的時候告誡學生記得預習,把預習規劃到課堂作業的一部分中去。當然,更重要的是, “授之一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專門傳授學生預習的方法。預習大體上可實行“讀、劃 、思、提、查、練、”六步預習法。

一讀:聽錄音初步掌握生單詞的讀音、讀順課文或瞭解新授內容;查出生詞,標出讀音,弄清詞性,理解單詞在句中的意思並注意詞性;

二劃:通讀全文,掌握文章大意。劃出看不懂的單詞、句子;摘出課文中主要的詞組和常用短語(包括已學過的)

三思:聯繫上下文仔細揣摩或結合課後內容,再讀再悟;

四提:在不明白處作?號,準備聽課時向老師請教;

五查:查閱資料,嘗試弄懂不理解的地方;記下難點

六練:嘗試運用句型練習說話。也可通過提前做練習冊或學習檢測來檢測自己的預習成效。

七筆記:預習過程中要做好預習筆記。

2、聽課情況、方法

聽課是學生學習的最主要途徑,中學生自制能力不是很強,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影響學生聽課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講課的方式和課堂的活躍氣氛,這種情況約佔70%。因此老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老師如何激發學生興趣方面,筆者已在說明如何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有所闡述,這裏就不再重複。此外,我還要求學生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看書。

3、課堂筆記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成績較好的學生多采用上課記重點的方法,這樣的學生約佔22%,說明他們是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還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大部分中等生採用做詳細筆記,以便課餘時間複習,有其被動的一面。基於從上學生聽課和記筆記方法上的區別,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聽課記筆記,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關於如何做好筆記,我指導學生的方法是以下幾點:

①摘抄新舊短語和表達法。舊的短語和表達法一段時間不用,很快就會生疏,每一次復現都是一次有效的複習;

②摘抄典型句型,這樣可以不斷豐富我們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知識;

③要注意把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記錄下來,以便聽課的時候有針對性;

④是預習筆記可以同課堂筆記合一,使課堂筆記成爲預習筆記的補充和延伸。

⑤通過抓住句子主幹這一辦法,將文章關鍵詞挑出,增加自己對整篇文章的把握

4、作業情況及其方法

由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採用“先做後看書”的比率較高,而“先看書後做”的比率相對較低,結果表明成績較差的學生基本採用這兩種方式完成作業,仍有抄襲作業的行爲。從教學環節的連貫性來看“先看書後做”的方法較理想,先看書比較清晰地掌握知識點後,再通過作業來檢測學習的知識,強化對有關內容的記憶,這樣會有更好的效果,有的成績優異的同學也採用先做作業後看書的方式,他們認爲只要做好課堂小結,就可以直接採用第二種方式完成作業,這樣既能起到鞏固和提高的作用,又能針對作業中的問題有目的地看書,使得對問題理解得更透徹。

5、複習情況和方法

此次調查顯示,經常複習的學生佔大多數,考前複習的比率也較高,複習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重點複習不懂或不會的知識,當然複習方法因人而異,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優等生介紹,他每次的考前複習都針對自己知識缺漏的地方,自己選題出捲進行自測,這說明好的複習沒有固定模式,關鍵是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採引導學生複習。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這次紅土地支教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我以江西省修水縣的一個鎮中學爲例,探究江西省偏遠鄉鎮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狀況,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這次主要是發現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不願意學習;二是有的學生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即使很努力,學習效果不高。針對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我分別進行闡述,提出了我的解決方案及一些建議。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解決方案也許不盡完善,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20xx-1-7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3

一、引言

這份調查是爲了瞭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爲今後教育改革提供的一個參考,課題組在在大學生學習探索的基礎上,確定了一問卷調查爲主,訪談爲輔的研究方法。本次調查對象在男女平衡上比例,從自己喜歡的課程可以看出,大學生對自己所選的專業交滿意,說明大學生在對自己該選說明專業,合適說明專業所瞭解的。根據大學生學習狀況的課題問卷,本次調查除了考慮到男女比例外,還有被調查者的系別、專業問題。所以被在調查者在系別上也是較平衡的。本次調查發放問卷50份,回收問卷也是50份,經過邏輯檢驗,最終有效問卷50份。根據課題問卷需要,調查對象是在校大學生。

二、正文

1、方法:

(1)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2) 具體方法:採用隨機選取的方法;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地點分別進

行調查。

(3) 資料收集方法: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資料,目的就是

瞭解大學生喜歡在那個時間段上課,覺得的學習的態度、目的、如何?對學習有沒有計劃等等的學習情況的問題。調查問卷由本小組成員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調查者發放給在校學生與回收(只有一小部分是被調查者,填寫完當場回收的,其他度是隔天回收),實際調查樣本的構成要素情況如下表:

2、問卷分析

(1)88%的學生喜歡上上午三、四節課,很多人都不喜歡上早上一、二節和下午的課程;

(2)30%的學生感覺學習壓力大,據瞭解有很多學生報了專升本,55%的學生覺得學習壓力不會是很大,15%的學生覺得對學習沒有什麼壓力;

(3)58%的學生沒有逃過課,20%的學生只逃過一次,12%的學生逃過二次,10%的響聲逃過三次以上,據總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都遵守校規校紀,學習態度認真,只有極少數的學生經常逃課,學風比較良好;

(4)關於學習目的,30%的學生是爲了更好地就業,40%的學生是爲了自我更好地成長,10%的學生則爲了更好地報答家人,20%目的不明確;

(5)22%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是自信的,48的學生處於迷茫的狀態, 10%的學生棄權回答,20%的學生屬於其他情況,據統計數據來看,還有大部分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6)對周圍的學習氛圍只有10%的學生感覺良好,64%的學生感覺一般,18%的學生感覺差,8%的學生覺得很差,說明學習氛圍步夠好,還需要有待提高;

(7)58%的學生覺得在大學裏最重要的是學習,還是有很多學生是想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8%的學生認爲是戀愛最重要,8%的學生認爲是社團工作,26%的學生認爲是其他;

(8)對於學習問題,14%的學生表示不喜歡自己所選的專業,22%的學生認爲學習負擔重,10%的學生是認爲參加太多社團工或者是兼職,2%的人認爲是戀愛問題,52%的學生是其他;

(9)14%的學生一直保持着奮發向上的心態,不受到別人的影響;22%的學生受到別人的影響較大,所以學習情緒波動較大;34%的學生覺得學習氛圍沒有高中那時候好,這也可能是老師沒有那麼嚴格,自主學習能力降低了;18%的學生認爲是自身的原因;14的學生有其他原因;

(10)22%的學生認爲掛科很正常,58%的人認爲是不正常,20%的學生是其他,還是有很多人努力不讓自己掛科的;

(11)在現在的社會競爭中,文憑、技術等的證書能在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就業的前提,是跟別人相考證比之下的優勢,所以30%的人對 的慾望很強,20%的人較強,22%的認爲一般,只有6%的人有沒有都無所謂;

(12)10%的學生很喜歡做作業,54%表示喜歡,36%表示不喜歡;

(13)對於是否有學生在考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18%的學生平時注重知識的積累,到考試就不用抱佛腳了;68%的學生在平時沒有積累知識,在考試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很大功夫去複習;14%的學生平時都不學習,

考試前很吃力;由以上情況的情況可以看出:還有很多學生是考前臨時抱佛腳的;

(14)10%的學生在平時學習和活動中做得很好,44%的學生能做到良好,38%的學生一般能按目標完成,8%的學生做得很差;

(15)60%的學生能較掌握選修課的知識,40%的表示不能,所以得出結論:大部分學生對選修課比較重視;

(16)28%的學生認爲在大學中能學到很多知識,26%的學生認爲學到也用不上,38%的學生認爲很一般;4%認爲沒有什麼用和其他;

(17)“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情況”48%的學生表示很有興趣,14%的學生認爲無趣,30%的人認爲不得不做,8%的人討厭學習;由此看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待提高;

(18)44%的學生有時候會制定學習計劃,24%的學生很少制定學習計劃,16%的學生根本沒有學習計劃,只有16的學生有制定學習計劃;因此:大部分大學生平時沒有學習計劃,浪費了很多該學習的時間;

(19)10%的學生學習很努力,高達66%的學生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14%的學生比較努力,10%的學生表示不努力;所以:在大學裏的大學生學習自覺性需要很大地提高;

3、大學生對學習的認識:

總體來說,對於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分爲以下二種情況:

(1) 有一部分學生認爲學習不是很重要的,但學習卻有是在大學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只有不掛科就行了。之所以喜歡在九點四十分去上課,是因爲大學生的學習氛圍與積極性很一般,也就是說沒有了像在高中那樣,老師統一管理的情況;所以學生認爲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明明知道學習也不在一時半刻就能學習學到,也要靠平時的積累;

一、自身惰性;

二、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自覺性不夠高;

三、是平時缺少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的習慣。而且老師講課講重點或者只提及一部分知識點,希望學生自己去自學和挖掘新知識爲主的學習方法;因此有很多人不知道從哪裏學起,從而感覺到迷茫了,故而也不喜歡做作業,不得不交作業的時候在找別人的抄,當完成任務就是了,對學習也沒有多大興趣了。其實在大學裏除了注重培養學習外,還需要培養其他能力。

(2)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爲學習最重要的,制定學習計劃是必須的,平時要注重積累,不能光說不做。學習是很有用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選修課程也是可以掌握的。因爲學習不單單是爲了報答父母,也是爲了自身成長和以後的就業,學習氛圍是好的,別人左右不了自己,那些都是外在條

件,所以從不逃課,考證慾望很強,對學習興趣大,較努力學習,不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

4、影響因素:

(1) 自身原因:自身惰性,但一部分人卻嚴格要求自己;

(2) 受學習氛圍的影響;

(3) 受興趣、愛好的主宰,追求的目標各有不同;

5、總結和分析: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重大的轉折點,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主要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自自己的學習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大學教育除了要求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所以,大學生的學習呈現出自主性的特點,由於也要重視其他能力的培養,故也呈現出專業性和綜合性全面發展的特點。該學習什麼,如何學習都靠大學生自身,有沒有學習氛圍也在於個人自身的看法。所以,大學期間除要學習的專業知識,也應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到合適的選修或其他方面的途徑更好的發展自己。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4

城市學生眼界開闊但缺乏刻苦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農村學生的狀況正好相反,所以這次我們去了河北省赤城縣第三中學進行了爲期三天的社會實踐及調查活動,目的就是爲了弄清楚農村學生的學習狀況好及時彌補我們的不足並和當地的學生進行交流。在這次調查活動中我們採取重點調查的方式並對個別學生進行了簡短的訪問。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瞭解到當地學生早五點五十起牀晚十點二十休息,學習時間佔了其中大部分。本應有休息時間約爲三個小時左右(休息時間加課間休息),但實際的休息時間僅爲一個小時左右。當然這些時間不是憑空缺少的,而是三中的學生自覺自動的擠出時間學習。有的學提前起牀到操場上去讀書,天天如此,雷打不動;有的學生放棄課間和休息的時間伏在課桌上不停的寫寫算算。從當地的學生和老師那瞭解到,學生普遍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當然這種現象從學生們入學時的成績就可以反映出來,總分只有兩位數的學生大有人在。除此之外當地學生知識面不夠廣,掌握的知識也不夠全面。

記得在到赤城三中的第一個晚上,學校意外的停了電,設想一下如果是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會怎樣是一鬨而散地出去自由活動,還是會回到宿舍休息,或是繼續坐在教室裏打手電,點蠟燭安靜的學習我想大部分的同學都會選擇前者,但赤城三中的同學們卻選擇了後者,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當地同學高度的自覺性和自律能力。

這種高度的自覺性和自律能力不僅體現在學習方面還體現在生活方面。從早上起牀後的洗漱早操早飯再到課間操午休最後到晚寢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任何時候都沒有老師監督的學生們沒有一個人因爲生活方面的事情而遲到或早退。就拿早操方面來說,這是洗漱後的第一件集體活動,也是最容易遲到或不到的,但出乎我們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們竟沒有一個人遲到,而且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隊伍被整齊地帶到操場上準備出操。而我們呢,即使是在有老師的情況下還是不能自覺的出好早操。我想老師帶我們到赤城三中參觀學習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習當地同學們的自覺自律的好習慣吧。

高中是沒有主副科之分的,三中的學生對待每一個學科都是十分認真的,無論是早自習還是晚自習都可以看到他們專心致志的學習的身影。雖然入學時的基礎不夠好,但是經過三中同學刻苦努力的學習,連續兩年的地理會考都是全部通過的,總成績也在全河北省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當地學生學習狀況也有不好的一面,上課時在教室後面偷偷吸菸,早戀等情況也十分普遍,這也體現了學校管理不嚴格的弊病。針對上述同學學習時間較長的現象也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學生和學校都過於偏重文化課的學習而忽略了體育運動,學校體育課課時也只有每週的一節,所以可想而知學生的身體狀況普遍不好。

在和當地同學聊天的過程中我瞭解到,他們的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更要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他們堅持不懈的.學習。我們是生活在大城市裏的孩子,生活條件自然比他們要好,但我們缺乏了學習的原動力,所以我們沒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學習上。但是我想,我們生活優越,衣食無憂,雖然沒有揹負着改變命運的重任,但是爲了我們的前途,爲了國家的強盛,我們也要努力的學習。現在我們的國家還在發展中,正是需要大批人才的時候,當我們爲國家的進步貢獻一分力量的時候,我們會無比自豪。

三天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但我們學到了很多很多,相信在這次回來後,我們會把三中同學的學習精神帶回海外,從而把別人的優點變作自己的優點,努力學習,爲海外爭光。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5

內容摘要:我們於20xx年8月~12月,對桃花江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關鍵詞:學習心理、學習態度、教育價值觀、心理特點??

一、問題提出

隨着社會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斷髮展,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是怎樣的,有什麼特點呢?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對於那些消極的心理我們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嗎?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1、具體目標

①調查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②調查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③研究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2、調查方法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和交流探討的方式進行調查,其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等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桃花江鎮中學的在校學生之間進行,共發調查問卷100份,回收調查問卷96份,其中有效調查問卷87份,無效調查問卷9份,調查問卷回收率93%,調查問卷有效率87%,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

三、調查結果分析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78%的中學生認爲讀高中的目的是爲了考大學,20%的中學生認爲讀高中的目的是爲了提高自身素質,而有2%的中學生還不知道。 這說明當代中學生絕大部分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

1.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83%的中學生都能夠做到積極主動學習,獨立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這表明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應做什麼和該怎麼做,都有較強的自控能力。14%的中學生其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而且經常不能夠獨立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經常東抄西抄,雖然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強,時刻需要有老師的監督。3%的中學生自始至終都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整天無所事事,從來沒有獨立完成過老師佈置的任務,即使有老師的督促也沒有用處,這是比較危險而嚴重的教育問題。13%的中學生認爲學習是一種樂趣,而87%的中學生則認爲學習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這與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家庭壓力和社會影響是分不開的。由此可見,當代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主要來自於各方面的壓力和影響。據統計,84%的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11%的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5%的中學生不想學習。這與他們來自壓力的“讀高會考上大學”意識濃烈是相一致的。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不想學習的中學生數其所佔的比例還是相當大的。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1%的中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

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所討厭的課程中,英語作爲高中的核心課程之一,竟然有65%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這與我國現實社會中一些現象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也是一個在

我國教育界長期以來一直爭論的話題,值得我們大家深思。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經過對調查問卷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同。

2.1教育價值觀具有多元性、務實性、功利性的趨勢

大部分當代中學生早已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就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從而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學習成績優秀的中學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經濟好且學習成績一般的中學生也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經濟很好且學習成績很差或家庭經濟很困難但學習成績很優秀的中學生也紛紛想方設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務實性和功利性是當代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當代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2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趨勢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

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四、討論(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1、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爲興奮,因爲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1.2、家庭、社會對中學生學習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學生學習需要是起對一定社會生活環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會作爲中學生的重要生活環境,對中學生學習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態度和志向影響中學生的學習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只要“過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的考慮什麼專業掙錢多、好找工作就 讓子女學什麼專業,而不考慮他們對這些專業是否有興趣,是否適合子女學習等,這些因素都對中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成爲中學生中途退學的隱性原因。其次,社會風氣和思想意識形態也影響中學生的學習需要。如目前隨着經濟體制轉軌,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實行繳費上學,大中專畢業生不再包分配。在某些縣市,尤其是農村部分大中專畢業生要等一年才能分配工作,還要有關係。有權有勢的

進了機關等好單位,沒有關係的孩子只能在家待業或到外地打工。這種現實使許多人有了“讀書有什麼用?錢要花很多,畢業後又沒工作。”"的觀念。社會上新的“讀書無用論”開始再擡頭,這將直接導致中學生學習需要的降低。另外,有些人把學習、讀書看成是一種“工具”,達到另一個目的的手段,而學習本身並沒有成爲一個目的。因此當學習沒有達到某種目的時,其積極性便蕩然無存了。

1.3學習興趣低下

(1)外因:①學校教育方法欠當,如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各科作業量過

大等;升學壓力過大;師生關係緊張。②家庭因素:由於家長期望值過高而導致嚴格要求;家庭人際關係冷漠;沉溺於優裕的物質享受;沾染上家長的不良習氣,如賭博。

(2)內因:價值取向逆轉,學習目的模糊,對學習文化課的錯誤認識,學習成

績不佳,情緒不穩定,意志薄弱等。

2、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對策

2.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2學習目的性的教育

首先應從中學生實際出發,採取生動而適合中學生心理髮展特點的形式,幫助中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如適時介紹一些古今中外傑出人物勤奮學習、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和重要性,從而樹立遠大志向,並腳踏實地地學好各門功課。其次要強調學習的內在意義,即強調學習對個體本身的價值,使之體會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負擔。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6

 一、問題提出

學習心理是人們尤其是學生羣體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學習類型、認知理論、信息加工、學習遷移等。筆者於20xx年3月——6月對黃驊市呂橋鎮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研。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爲準確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

調研內容: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造成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調研方法: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呂橋中學進行,共發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8份。

 二、調研結果

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5%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中專和大學,21%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僅有4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29%的學生害怕學習或對學習不感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或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

3.學習需求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爲現在所學的政治、歷史、英語等學科對自己日後的生活幫助不大,更希望學習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的科目。調查中還發現41%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由此可以看出,“教師行爲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2%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30%的學生還沒有考慮。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的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爲:七年級爲69%,八年級爲58%,九年級爲72%。

 三、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大多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爲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衆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爲,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爲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幾點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爲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爲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爲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爲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覈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7

我們對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爲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

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爲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爲:七年級爲69%,八年級爲58%,九年級爲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爲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爲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

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爲興奮,因爲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爲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爲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爲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衆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8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及內部的規律性。所謂高中學生數學思維,是指學生在對高中數學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的基本方法,對數學對象(空間形式、數量關係、結構關係等)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間接反映,並按照一般思維規律認識高中數學內容的理性活動。高中數學的思維雖然並非總等於解題,但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建立在對高中數學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礎上,一般可以從解題思路中表現出來。然而,現行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學生反映上課聽老師講課聽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題時,總感到無從下手,或是一做就錯,或是解題往往會而不對,對而不全。這也就使一部分同學喪失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但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着一定的思維障礙是其中最主要原因。這種思維障礙,有的是來自於我們教學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則來自於學生自身,來自於學生中存在的非科學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這嚴重地影響了數學思想的確立與數學方法的形成,因此,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思維障礙產生的根源及如何矯正,對於高中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的形成原因分析

根據布魯納的認知發展理論,學習本身是一種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學習總是要通過已知的內部認知結構,對“從外到內”的輸入信息進行整理加工,以一種易於掌握的形式加以儲存,也就是說學生能從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提取最有效的舊知識來吸納新知識,即找到新舊知識的“媒介點”,這樣,新舊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發生積極的相互作用和聯繫,導致原有知識結構的不斷分化和重新組合,使學生獲得新知識。但是這個過程並非總是一次性成功的。長期以來,我們都習慣地認爲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掌握書本知識、獲得間接經驗;因而在課堂上教師就把自己的“絕招”、“金點子”不斷地傳授給學生,課後,老師不斷地尋找所謂的“好題”塞給學生,以便學生迅速地掌握知識,而等到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時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因此,如果教師的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如果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過程中,其新舊數學知識不能順利“交接”,那麼這時就勢必會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認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頗,從而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就會產生思維障礙,影響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的具體表現

由於高中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產生的原因不盡相同,作爲主體的學生的思維習慣、方法也都有所區別,所以,高中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的表現各異,具體的可以概括爲:

1、數學思維的膚淺性

由於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一些數學概念或數學原理的發生、發展過程沒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學生僅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脫離具體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無法擺脫局部事實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質。由此而產生的後果:1〉學生在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時,往往只順着事物的發展過程去思考問題,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維習慣,不注重變換思維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2〉缺乏足夠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往往善於處理一些直觀的或熟悉的數學問題,而對那些不具體的、抽象的數學問題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質,轉化爲已知的數學模型或過程去分析解決。

2、數學思維的差異性

由於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不盡相同,其思維方式也各有特點,因此不同的學生對於同一數學問題的認識、感受也不會完全相同,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偏頗。這樣,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問題中的隱含條件,抓不住問題中的確定條件,影響問題的解決。在數學命題中,命題者往往利用隱含條件設計一定的“陷阱”。比如:有的條件是題目中明確給出的,而有的條件卻隱含在其它已給條件之中;有關的概念、公式、定理的限制條件中;特定的圖形中等等…如果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不準確,考慮問題不嚴密等毛病都容易形成思維障礙。

3、數學思維定勢的消極性

學生運用掌握的知識,形成一套切實有效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推理方式和方法,變成了學生的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這種現象叫思維定勢。由於高中學生已經有相當豐富的解題經驗,因此,有些學生往往對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難使其放棄一些陳舊的解題經驗,思維陷入僵化狀態,不能根據新的問題的特點作出靈活的反應,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維甚至造成歪曲的認識。因此,在面對新的問題情境時,往往跳不出原有的框架,缺乏求異意識。如剛學立體幾何時,一提到兩直線垂直,學生馬上意識到這兩直線必相交,從而造成錯誤的認識。

由此可見,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的形成,不僅不利於學生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也不利於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注重突破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就顯得尤爲重要。

三、高中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突破的對策

1、培養興趣,激活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數學思維的“興奮竈”,也就能更大程度地預防學生思維障礙的產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性,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分別給他們提出新的更高的奮鬥目標,使學生有一種“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覺,提高學生學好高中數學的信心。

例:高一年級學生剛進校時,一般我們都要複習一下二次函數的內容,而二次函數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參數的二次函數的最大、小值的求法學生普遍感到比較困難,爲此我作了如下題型設計,對突破學生的這個難點問題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學生普遍(包括基礎差的學生)情緒亢奮,思維始終保持活躍。設計如下:

(1)求出下列函數在x∈[0,3]時的最大、最小值:①y=(x-1)2+1,②y=(x+1)2+1,③y=(x-4)2+1

(2)求函數y=x2-2ax+a2+2,x∈[0,3]時的最小值。

(3)求函數y=x2-2x+2,x∈[t,t+1]的最小值。

上述設計層層遞進,每做完一題,適時指出解決這類問題的要點,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2、活教活學,尋找最佳切入點

教師針對學生的差異,靈活採取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和提高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教師要注重啓發,細心引導,抓住新舊知識的相關點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地講解,讓學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去思考,去判斷推理。深入淺出的分析中,不僅使學生達到解疑的目的,而且還能讓學生把已有的知識形成網絡,融會貫通。通過一定的訓練,培養他們運用類比,歸納,總結等基本的數學方法,把所學的知識分門別類,連成一個整體,用知識的內在聯繫來讓學生去掌握和學習數學。並提醒學生“活”學,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鑽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和對知識的切入點。

3、誘導學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維框架,消除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應隨時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從而及時採取措施加以克服,使學生在面對新的問題情境時,能依據新的信息,及時調整思路,避免走進死衚衕的被動局面,使思維過程靈活。實踐表明,誘導學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維框架,包括結論、例證、推論等對於突破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會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使學生暴露觀點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師可以用與學生談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設計的診斷性題目,有時也可以設置疑難,展開討論,疑難問題引人深思,選擇學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確運用的知識或容易混淆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從錯誤中引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學生的印象特別深刻。通過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能消除消極的思維定勢在解題中的影響。當然,爲了消除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只會“按部就班”的傾向,在教學中還應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不滿足於用常規方法取得正確答案,而是多嘗試、探索最簡單、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創造性也是突破學生思維障礙的一條有效途徑。

當前,素質教育已經向我們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維發展教學是我們高中數學教學的主旋律,是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素質化的關鍵因素。爲了有效克服學生的各種思維障礙,就必須認真研究學生思維障礙產生的根源,增強預見性和針對性,切實糾正學生思維過程中的錯誤偏差。對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的疏導,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不能因爲學生的成績不好就嫌棄他們,相反,教師不僅要關心愛護他們,還要針對思維障礙的成因和心理的個別差異進行對症下藥,不斷優化疏導的策略,只有這樣,學生的數學思維才能得到合理的鍛鍊和最佳的發展。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爲己任,則勢必會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擺脫題海戰術,真正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負擔,從而爲提高高中學生的整體素質作出我們數學教師應有的貢獻。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9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了種田而選擇外出謀生,農村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很多班主任都談及到留守孩子難管理,管不好,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我帶着這一問題深入走訪了車輛廠國小和崇仁國小,瞭解到有60%的家庭都有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務工,長期與自已的子女分隔兩地,父母很少有機會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問題、學習教育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溝通,也不能對孩子身上存在的錯誤及時進行指出批評教育糾,更不會主動聯繫瞭解學校教師,有的老師甚至無從瞭解到學生父母的聯繫方式。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監護職責的缺失會極其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們在日常生活行爲的失範,甚至引起違法犯罪行爲,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通過這次調研活動,使我對留守兒童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同時希望老師們能更多的關注留守兒童,給他們更多的關懷和幫助,使他們在缺少家庭關愛的時候,同樣能夠感覺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一、留守兒童的生活及學習狀況

1、留守兒童在生活、教育上的問題:從調查的兒童中來看,由於臨時監護人的年紀一般比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們還要忙於地裏的農活,無暇照顧孩子們。也不重視或很難與學校及老師配合溝通教育。大部分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主要表現在對學校作業的態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佔51%的孩子對待學校作業的態度是草草應付得過且過,有62%的孩子看電視沒有節制。

2、老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不夠:大部分留守兒童表示老師很少找自己談話,43%的留守兒童說老師根本沒有找他們談過話,而且都很害怕老師,也不希望老師找自己談話。雖然帶有兒童的心理,但是從這可以看出我們的教育工作還的確很不到位,僅有29.8%的留守兒童表示願意和老師談談心裏話。

3、學習壓力大:通過調查,63%的留守兒童感到學習壓力大,28%的留守兒童表示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識字,不能輔導學習,想學好沒有條件。一些孩子告訴我,由於學習成績差,就害怕爸爸媽媽會問起,而自己的家庭條件差,很多同學看不起等,這就形成很大的壓力,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爲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1、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心理問題:留守兒童之所以產生心理問題,首先是年齡,因爲他們大多都在十五歲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而他們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幾個月或一週歲後,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導致心理失衡。調查發現:留守兒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佔71.8%,有80%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1次,5%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16%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繫。這就很容易使他們形成消極情緒,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2、臨時監護人素質普遍偏低:由於大部分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大多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因爲年齡較大,不但要承擔很多家務,而且文化層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臨時監護人是國中學歷以上比例僅佔25.6%。所以,他們教育孩子的就不會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他們能做到的僅僅是照顧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而已,在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難。

3、留守兒童的行爲習慣較差:部分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經常換洗衣服、挑吃挑食、亂花錢等;有的留守兒童行爲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臨時監護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服從學校的管理,成爲了讓人頭疼的“問題兒童”。

4、平時缺乏親情的關愛:父母打工對留守兒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缺乏親情關愛會對孩子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最爲直接的也許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難得到很好的照顧,使孩子無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留守兒童成長期間缺乏撫慰與關懷,這也是我們應該給予重視的。

5、留守兒童安全存在一定隱患:如留守兒童獨自在家或路邊玩耍,路上車輛較多,而老人無暇顧及,造成農村火災或觸電事故時有發生,安全存在一定隱患。如去年火石壩社一個兩歲的留守兒童由於父母在外打工,臨時監護人爺爺奶奶又忙於幹農活,無暇照看,而掉進家附近的水庫中溺水身亡,讓人唏噓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留守兒童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原因來自於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方面。留守兒童問題作爲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不應只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自己去解決的問題,而應該由全社會共同努力,爲留守兒童創造健康成長環境和空間。因此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

1、家庭教育方面:一是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外出務工的父母及留守兒童的代理監護人員,應儘量爲留守兒童營造一個溫暖、關愛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促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外出務工的父母也應加強與子女的聯繫和溝通,儘可能做到多關心孩子。還要加強與代理監護人、

學校的聯繫。外出的父母要經常回家或打電話與孩子溝通,交流感情,和學校溝通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二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帶上跟隨自己打工讀書生活。要正確教育和引導好孩子,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如果條件允許夫妻最好留一個在家與孩子一起生活。因爲家庭的安全感和親情的溫暖是任何外力都無法取代的。

2、學校教育方面:一是實行留守學生的普查登記。學校在新學期學生報到時將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護人及臨時監護人的情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爲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二是在學校建立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制度,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知道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繫和交流;三是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文明習慣,組織學生廣泛參與各種動手的實踐活動,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最重要的是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鼓勵留守兒童,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爲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10

十二年寒窗苦讀換來了一張大學通行證,十二載書山攀登贏得了人生的半塊虎符。這就是莘莘學子們走過的求學之路。那麼走進大學校園後的大學生們的讀書現狀又是如何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在本院大學生中做了一份調查,並對調查結果做了如下總結。

一、大學生的讀書現狀

現狀一:大學生讀書時間少。

對本院大一到大四100名大學生讀書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5%的大學生平均每天讀書時間超過1小時,只有5%的學生平均每天讀書時間超過3小時,其餘65%的學生平均每天讀書時間都少於1小時。

現狀二:大學生讀書類型多樣。

在對大學生讀書內容調查中發現,35%的學生選擇了經濟管理類圖書,這與我們學校是一個財經類大學有極大的關係,32%的學生選擇休閒娛樂性圖書,如漫畫、時尚雜誌等,一名大三學生解釋說:“平時課業負擔很重,讀書時間本來就比較少,讀這些休閒類書籍能讓我放鬆下來,給自己減減壓”。20%的學生選擇了經典名著類別的書籍,他們認爲這些書籍是真正的精華,能讓他們汲取到真正的養分。調查結果顯示,喜歡軍事類、歷史性讀物、時政書籍的學生也有不少。

現狀三:大學生讀書功利性強。

問卷調查顯示,大學生讀書功利性逐漸加強。很多技能型、實用型的書籍佔書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這些書籍中,英語四六級考試書籍、計算機等級考試書籍、考研書籍、bec、toefl、ielts等考試書籍最受青睞。在課外讀書時間中,這類書籍也已經成爲了首選。不難發現,這些書籍中大部分與英語有關。在走訪幾家大型書店時也發現,書店擺在最顯眼位置、最暢銷的也往往是各類備考書。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讀書是立足於現實社會的需要的。

現狀四:閱讀渠道多樣,電子閱讀成爲時尚。

在“你通過什麼方式閱讀?”的問題上,44%的同學選擇了從圖書館借閱,20%的學生選擇自己購買,31%的學生選擇了通過網絡渠道。從中可以看出,圖書館成爲大學生閱讀的主要渠道,對大學生擴大閱讀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從結果中也明顯地發現電子閱讀越來越成爲大學生閱讀不可忽視的媒介。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電子讀物的出現已經開始挑戰傳統的紙質書籍,並悄然改變大學生的閱讀方式。

現狀五:快餐式“淺閱讀”漸成風尚。

什麼叫淺閱讀、快餐化?根據這些年的有關報道,大致可以歸結爲:一是鼓吹所謂的“讀圖時代”;二是鼓吹所謂的“速讀”和“縮讀”;三是鼓吹“時尚閱讀”和“輕鬆閱讀”。在對我校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承認自己的閱讀比較快餐化,通常以瀏覽爲主。僅有少數學生對自己比較偏愛的讀書會精讀甚至重複讀。

通過以上調查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的讀書生活是喜憂參半的,喜的是大多數學生能通過讀書充實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心靈世界;憂的是在讀書內容、讀書方式的選擇上以及在讀書時間的分配上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對造成這種讀書現狀的原因的思考。

二、大學生讀書現狀成因分析

1、網絡和休閒娛樂擠佔了大部分讀書時間。

網絡日新月異的發展和休閒娛樂活動的多樣化,使得大學生們不再滿足象牙塔裏單調的讀書生活,他們的業餘時間被各種娛樂活動所佔據。如今的娛樂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如網上聊天、網絡遊戲、ktv、電影、旅遊等等。除此之外,大學校園中的人際交往也日益豐富,男女朋友、各種老鄉會、學生社團活動層出不窮,這讓剛剛從高壓式應試教育禁錮中掙脫出來的大學生們眼前一亮,不覺陶醉其間、樂此不疲,如此一來,閱讀時間更爲大大減少。

2、課業負擔重也是大學生讀書較少的原因之一。

當今大學生課外閱讀較少的原因還有課程偏多,再加上不少學生輔修第二專業、攻讀外語、學計算機等,使得他們讀書時間自然減少。

就拿我們學習的這個專業來說,一走進大二,各種考試接踵而至,計算機二機,英語四級,英語六級,託業,託福,bec……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試,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考試前的準備、各種補習班,消耗掉的不單單是時間,更是心血。畢竟,這些考試決定着自己的前途命運。爲了美好的前程犧牲點讀書時間,這筆賬不管誰來算都是划得來的。

3、就業壓力大是大學生讀書功利性的直接原因。

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激烈的就業競爭使大學生讀書目的越來越實際。他們是從大學聯考的千軍萬馬中衝殺出來的,已經習慣了考什麼學什麼,因而他們在讀書之前總是先考慮這本書對自己是否實用,顯得十分急功近利。這和現階段的就業形勢密切相關。例如很多招聘單位青睞那些擁有英語四六證書或者會計師證書的人,這就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壓力,迫使大學生爲了與招聘單位要求相符而讀書,這無疑增強了學生讀書的功利性。

大學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廣泛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對他們的成長起着有益的影響。因此,針對大學生的讀書現狀,我們有責任進行反思,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三、啓示與思考

(一)學校方面

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引導,學校方面責無旁貸,學校應該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引導他們明確讀書的目的,實現課外閱讀的多樣化、合理化,真正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從中獲取知識,受到薰陶,提高素質。

1、以豐富多彩的活動佔領閱讀主陣地。

如今,大學校園裏的社團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頻繁的社團活動佔用了學生很多課餘時間,使他們用於讀書的時間相對減少。如果學校也能組織一些讀書方面的社團活動,這對大學生的閱讀生活無疑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如定期開展讀書競賽活動、讀書彙報會、讀書演講會等,這樣就會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讀書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古今中外優秀的作品,同時也讓他們在活動和交流中取長補短,不斷提高閱讀的質量和閱讀的效果。久而久之,積極健康的閱讀活動自然成了引領學生人生導向的主陣地,在學校德育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資源共享和開放性功能。

圖書館是學生讀書的最佳場所。圖書館是書的海洋,知識的殿堂,同時也是提升修養、陶冶情操的重要場所。因此,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圖書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開放性功能。爲了讓學生在圖書館中的閱讀收穫最大,學校應該不斷豐富圖書館的書目種類,增加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嚴格圖書館的借閱制度。使學生在這裏得到詩意的棲居,從書籍中汲取營養,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

3、完善考覈制度,把大學生從繁重的課業中解放出來。

在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瞬間,所有從大學聯考的獨木橋中擠過來的學子們都暫時鬆了一口氣,以爲從此告別題海,邁向新的天地。沒想到進入大學不久,高三的一幕重新上演,爲了應付考試,他們再一次被題海所淹沒。因此,完善考覈制度也是高校改革的當務之急,如學校可以增加選修科目,減少必修科目,或增加平時考覈成績的比例,減少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以便讓大學生從繁重的課業中解放出來,有時間和精力去閱讀更多更好的書籍,不只做學習的工具和考試的機器,而是做一個有思想有觀點有理想有道德的發展中的人。

(二)學生方面

學生是閱讀活動的主體,所以在讀書的選擇、讀書的方式上直接決定着讀書的效果。作爲當代大學生,無論是立足自己的發展,還是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都應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讀書成爲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1、抓住點滴時間,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總有人把沒有時間當作不讀書的理由,其實這只是藉口。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是有的。”我們無須像歐陽修那樣連馬上、枕上、廁上的時間也不放過,也不用像董仲舒那樣“三年不窺園”地苦讀,我們只要從那些毫無意義的網絡遊戲、休閒娛樂中解放出來,就會擁有更多的讀書時間。因爲網絡只是虛擬空間,它給人帶來的快樂畢竟是短暫的,只有讀書帶給人的纔是終身的享受;而人沉溺於休閒娛樂中久了,也容易玩物喪志,只有讀書終能啓迪人的心志,使人變得高尚。

2、樹立遠大理想,克服讀書的功利性。

未來社會需要的不單單是具有專業理論知識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較強的綜合能力的人,因此那些考什麼就讀什麼的做法,只能把自己逼進死衚衕。風物長宜放眼量。一個人不能只盯着個人的前途,只有把眼光放遠,樹立崇高而遠大的理想,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少年時就立志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後來終於在國際舞臺上叱吒風雲,鑄就了大國總理的不朽風範。因此我們不能只想着畢業後找一份事做,而應該先想着會一個高尚的人。克服了功利性目的,那麼可選擇的閱讀範圍就會廣闊得多,人生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3、培養廣泛興趣,不斷完善閱讀結構。

“讀書就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這是告訴我們讀書要博採衆長。而在調查結果中顯示,我校大學生的課外閱讀呈現出了重專業輕素質、重消遣輕理論、重“暢銷”輕經典的傾向,這樣的閱讀傾向和閱讀結構不利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不斷完善閱讀結構,專業理論書籍要閱讀,經典名著更要閱讀,因爲能成爲經典的名著,濃縮了人類最美好的情感和語言,它讓我們走進高尚,遠離低俗。休閒娛樂不是不可以閱讀,但決不能讓休閒娛樂左右我們的價值取向。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而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壞”。因此,我們讀書既要廣泛又要精選,既要博採又要專攻,使閱讀跟得上時代的節拍,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調查結束了,但是它留給我們的思考並沒有結束,調查中顯示的不僅僅是一些沒有生命的數據,它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種閱讀理念,更是一種價值取向。因此,當代大學生的讀書現狀應該引起每一個人的關注,閱讀更應該成爲一種全社會的行爲,除了學校和學生,社會也有責任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形成一個人人愛讀書,人人讀好書的濃郁的讀書氛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1995年起,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爲“世界讀書日”,目的就是向大衆,尤其是向青少年推廣讀書活動。身在熱愛讀書的國度,身在書香四溢的大學校園,我們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發展,在讀書中提高,在讀書中享受人生的快樂。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11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爲了一個社會性問題。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是全社會關注的一大問題,爲了全面瞭解九重鎮留守兒童家庭生活、教育狀況,藉着老師佈置作業的機會,我於暑假在家鄉通過走親訪友調查關於留守兒童問題,特做出如下報告:

一.家鄉留守兒童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1家鄉中的留守兒童不在少數,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在我的家鄉,很多孩子的父母因爲家裏貧窮,卻又渴求自己孩子上學,就被迫外出打工掙錢,一般留在家中的孩子只能與自己的爺爺奶奶相繼爲生。基本上在家鄉,每十戶人家大概有半數是留守兒童在家的。仔細的想想,在自己小時候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是父母外出打工將他們託於奶奶爺爺的。

2一般留守兒童得到的關心少,通過與家鄉里那些留守兒童的接觸,我發現,他們普遍害羞,遇見生人會膽怯,在吃的和穿的方面明顯不如那些家長在家的孩子們。而且由於自己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必然有很多地方沒有深入的關心到他們。比如有時候這些孩子生病了,或者受傷了,爺爺奶奶由於知識的缺乏,往往不能給與他們很好的幫助,可能會導致這些孩子發育不太健康,營養不是太良。

還有就是在調查中,我發現這些孩子往往需要在暑假或寒假才能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那裏去住,真正一年在一起的時間大概只有三個月,所以這些孩子在父母身上得到的呵護必然是要少於普通兒童的。就拿我的表弟來說,大概在他上國小時我的姑姑和姑父就外出打工了,原本活潑的表弟變得有些內向,平日裏感覺悶悶不樂,雖然有時候我的爸爸媽媽會給與幫助和關心,但更多的時候他是和自己的奶奶在一起。我感覺在關心上面,表弟得到的並不夠。

3學習上容易放縱自己,通過詢問和觀察家鄉里的留守兒童,我發現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呈現兩極化,一些自制力強的孩子,即使父母不在,仍能很刻苦的完成學習,最後有很不錯的成績,然而這些都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於自制力不強,平時學習的時候不能夠按量完成,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玩耍的慾望。還有就是因爲自己的父母不在家,當遇到難題時,沒有詢問的對象,得不到充分的開導與講解,所以在學習上沒有太高的成績。

關於自己的表弟,現在已經高三了,但通過平時的聊天,我發現他的學習慾望並不強烈,而他的學習也非常的不好,我覺得這和我姑姑,姑父的外出是有聯繫的。

4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較弱,留守兒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誰”“你和誰最親近”“你的心裏話主要跟誰說”“遇到困難你會向誰求助”“誰經常鼓勵你表揚你”5種情況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兒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親、父親和同學朋友,留守兒童則是母親、同學朋友和父親。母親仍是留守兒童最重要的社會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兒童來自父母的支持較弱,而朋輩性傾向明顯,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兒童認爲校園裏或周邊有不良幫派團夥,25.7%認爲有同學加入不良幫派團夥,分別比非留守兒童高4.3和1.4個百分。老師對留守兒童的支持更多地體現在學習輔導上,情感支持相對欠缺。此外,還有17.6%的留守兒童表示社會支持主要來源是自己,這表明他們感知不到社會支持。

5留守兒童的情感比較薄弱,在我的調查中,我感覺留守兒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誰”“你和誰最親近”“你的心裏話主要跟誰說”“遇到困難你會向誰求助”“誰經常鼓勵你表揚你”5種情況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兒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親、父親和同學朋友,留守兒童則是母親、同學朋友和父親。母親仍是留守兒童最重要的社會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兒童來自父母的支持較弱,而朋輩性傾向明顯,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兒童認爲校園裏或周邊有不良幫派團夥,25.7%認爲有同學加入不良幫派團夥,分別比非留守兒童高4.3和1.4個百分。老師對留守兒童的支持更多地體現在學習輔導上,情感支持相對欠缺。此外,還有17.6%的留守兒童表示社會支持主要來源是自己,這表明他們感知不到社會支持。 6留守兒童的性格容易偏離正軌,通過與自己鎮上的留守兒童一起玩耍,我發現在他們的成長中缺少親情。尤其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成長中的心理需求無法滿足,造成不少留守學生孤獨、自我封閉、情緒異常、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甚至產生仇視心理。

我覺得性格上的缺陷在以後步入社會時會變得非常突出,如果留守兒童的性格不加以正確的引導,或許會對他們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和影響。

二.我自己對於留守兒童出現這種情況的思考

1 監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責任意識不強。在除父母外的監護人眼裏,認爲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愛自己。二是監護責任不明確。監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裏的表現;忽視兒童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三是監護精力跟不上。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四是監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知道從法律、安全、衛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當今,一方面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卻相對滯後,尤其是邊遠山村。因此,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經濟生活條件,讓自己孩子擺脫這種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脫的困境。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只能選擇進城務工賺錢來養家餬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因此,我認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 複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但由於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複雜的社會信息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是大多數留守兒童的身上都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隱患。

社會因素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歧視農民工子弟。我覺得留守兒童的心理可能有自卑現象,這使得他們見人比較怯場,再加上別人的歧視,在這麼弱小的年齡卻要承受這麼多的東西,確實格格不入。

三.我的建議:

我覺得吧,父母掙錢都是爲了孩子的茁壯成長,然而這種留守式的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沒了茁壯成長,掙再多錢又有什麼用?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想日後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道路上誤入歧途,或者得不到完善的健康心理,就應該儘量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儘量避免留守,陪着自己的孩子成長,教他們如何做一個健全的人。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12

摘要:爲了解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我進行了“國小生學習和生活現況與期望調查”。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進行,共發問卷40份。調查對象涉及國小四年級學生。調查發現,近年來基礎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數國小生能夠認同當前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他們對課堂教學和教師的基本素質、對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認同。但現實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約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對考試及成績排名等心情矛盾、對父母和教師有更高要求等。因此,提高教師和父母素質是我們成人刻不容緩的責任。

關鍵詞:調查、教師素質、信任、考試

一、問題的提出:

現實生活中制約素質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經常聽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時間陪自己學習或遊戲,獨自去外面玩,反而給他們買很多的考卷做,感覺極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樂趣,在學校還是一樣,整天被作業包圍,經常考試,考不好還得接受批評,孩子覺得壓力很大。今年來,不時有報道,有些學生因學習壓力大而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爲國小四年級學生,研究方法主要採取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進行。

三、研究結果的思考與分析:

1、多數國小生認同目前的課堂教學形式

調查顯示,60%的國小生認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大量重複課本內容;83%的國小生認爲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大部分是靈活多樣的;90%國小生認爲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大部分內容既能傳授知識,又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可見,現在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還是比較關注的。我認爲:教師應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將精神落實到實處。在教學中,貫穿新的教學理念,力求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在新課改的今天,絕大多數教師都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啓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深入開發學生的思維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啓發與引導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進行學習,勤奮的思考,不斷的對所學習的各種知識信息進行加工轉換、消化吸收,獲得新知識。

2、大部分國小生的作業時間超標,普遍希望縮短作業時間

雖然“減負”呼聲喊了多年,但國小生的學習負擔依然沉重。調查發現,無論是平時還是週末,國小生在寫作業時間上的超標比例均超過一半。根據教育部規定,國小生四、五、六年紀的作業量應在60分鐘內完成。而現在國小生的作業負擔依然有增無減。對於“你希望每天多長時間完成作業”有38%的國小生希望在半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有53%國小生希望在一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10%國小生希望在二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雖然有一半學生的願望已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可見,他們實際的作業時間要遠遠超過期望的時間。說真的,老師佈置的作業還不算多,而是大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讓孩子們負擔加重,另外買了許多考卷讓孩子們完成。時常聽到學生的埋怨。其實,作業量不在多,而在精,能掌握重點、要點就夠了。老師上課時也不願看見他們老是打着哈欠,無精打采的樣子。這樣只會造成惡性循環,覺睡不好,學習更無能爲力。

3、國小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滿父母說話不算話

社會的變動,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變化,這種變化猛烈地衝擊着家庭的領地,導致產生離婚家庭、單親家庭、寄養家庭、貧苦家庭、富裕家庭等等。這形形色色不同形態的家庭環境,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孩子。調查顯示,國小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滿父母說話不算話。在問卷中得出,國小生最喜歡父母做事有:信任我(40%)、說話算話(23%)、給我輔導功課(37%)。另外,國小生對父母不滿的是:說話不算話(35%)、對我管的太多(25%)、在家打麻將(40%),以上數據說明孩子們希望父母給他們安靜的學習環境,做孩子們學習的榜樣。父母纔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出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數父母的共同目標。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衛-艾爾金德認爲,要想讓孩子有教養、守道德,父母必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兒童教育專家還認爲,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源於對大人的耳聞目染。“我們應當用行動去教育兒童,只有身教所不能做到的才用言教”——盧梭。不要在家裏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從小就在受尊重的環境下成長,他就會自然地尊重他人。

4、國小生對考試既愛有恨,大部分國小生認爲考試能夠促進學習,同時也有的學生因考試“心情不好”

“素質教育”這股春風早就吹遍大江南北,但事實上“應試教育”還依然引領潮流。而在“學而優則仕”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學生的家長曆來是把孩子的學業成就置於第一位重要的位置,所以,教育的供需矛盾顯得異常尖銳,那麼唯一合理的辦法,就是通過考試競爭,優勝劣汰。於是,孩子們從第一天挎着書包上學起,就面臨着無形而又緊張的學習壓力。學生對此又是怎樣的想法呢?調查顯示,大部分國小生喜歡考試,而這部分的學生是成績較好的,他們希望通過考試來顯示自己。90%的國小生認爲考試能夠促進學習,但又有58%的國小生認爲考試防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過重的學習壓力造成學生心情不好、不想學習、自卑等感受。有部分的國小生因爲考試而“心情不好”,這說明,國小生對考試的心情很矛盾,既愛又恨,儘管考試造成了他們過重的心理負擔,但仍然對考試有着高度的認同。令人擔憂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的學習,使大部分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可見,考試直接關係到國小生的學習狀態,關係到他們的身心健康。經常能聽到學生說:我一聽到考試,腿都在抖。甚至有的學生在考完試後還處於緊張狀態。其實說這些話的還是好學生。這麼小難道就患有考前綜合症了嗎?我認爲,這一現象的造成,關鍵是“應試教育”的陳舊觀念影響至深。怎樣讓孩子真正減負,恐怕先將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頭換面才行。

5、道德品質好、教學態度好、尊重學生是國小生看中的教師素質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引導者。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教師勞動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是構成學校教育教學的基矗教師處於這種關係之中所體現出來的道德素養高低,直接影響到教書育人的質量和效果。在瞭解國小生最喜歡的什麼樣的教師時,當問到“你認爲具備哪些素質對教師更重要?”多數國小生認爲教師應該具備:道德品質好(28%)、教學態度好(47%)、尊重學生(10%)、認真負責(37%)、講課有趣(23%)等。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國小生對教師的道德品質、教法教態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他們期望教師道德品質好、教學水平高、能夠尊重學生、容納有缺點的學生、能夠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師生相處也是一門藝術,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時代的趨勢所向。怎樣改善師生關係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到學生中去。如果師生間沒有隔閡,學生把老師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那麼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的力量肯定是最大的。教師應當本着平等、信任、尊重的原則對待學生。

6、對成績排名各抒己見,一半學生認爲成績是個人隱私,另一半學生認爲考試成績應該公開

對考試的矛盾心情也反映在成績排名的態度上,調查顯示,對“成績是個人隱私,不應該公佈”這一觀點,有25%的國小生非常贊同,有40%的國小生比較贊同,有12%的國小生比較反對這一觀點,有23%的國小生非常反對。可見,在成績排名這一問題上,國小生的態度也是很矛盾的,對成績排名的支持,反映了國小生競爭的強烈需求,但同時又承受極大的壓力。教育行政部門也曾明文規定不允許根據學生成績進行排名,但從學生強烈的競爭需求來看,單靠教育行政部門的硬性規定往往以奏效,需要與教育的深層問題配套解決。就本人所在教學區域,經常會進行抽測,進行學校及班級的排名,無形中加重教師的壓力。當然,最終還得讓學生付出。我想,學生也是不堪重負、苦不敢言。還是讓“成績排名”早點散去。

四、建議:

1、提高學生父母的綜合素質是新時代對家長的要求,因此,我認爲:應充分發揮學校的“家長學校”的作用,定時爲家長朋友傳輸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做到家長、學校兩方面配合。

2、學校方面應大力支持教師進行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如:班主任進修、各科教師展示課、各種培訓等。

3、作爲家長應經常和教師在一起交流,從實際出發去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4、提高全民素質,讓整個社會都增強意識,讓人們都去關心下一代。

5、教育部門應及時、適時關注教育動態,以實際行動去關注下一代。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13

一、調查目的

爲了把歷史新課程改革落到實處,進一步瞭解我校學生的歷史學習狀況,瞭解現行的歷史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關係,爲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提供更爲正確的信息,以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效益,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對本校7—9年級的學生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

二、調查的內容

調查用的主要是問卷的形式,隨即選出825名同學進行抽樣調查。調查問卷共設計了10個問題,問題主要涉及到歷史學習的興趣、動機、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習的時間和態度、課堂參與的程度等方面。經過抽樣統計分析,歸納調查結果如下:

三、調查結果分析

1.學習興趣方面:儘管90%的學生對歷史學習感興趣,但50%的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瞭解來至於電影、電視等媒體,家庭及社會的影響,更有30 %的學生認爲對歷史知識的瞭解來至於從小就喜愛歷史,愛看歷史故事書。 95%以上的學生認爲學習歷史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僅有少數學生認爲學習歷史是爲了應付會考。

2.學習習慣方面:80%的學生沒有課前按時複習的習慣,40%的學生承認只在上課之前的幾分鐘內瀏覽預習,40%的學生有時間就預習,沒時間就不預習。但98%以上的學生有上課認真記筆記的習慣。60% 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持續注意時間在35分鐘以上,但在課後的復

習鞏固上60%的學生有時間就複習,其他學科作業多的時候就不復習,很多同學僅僅滿足於課後老師佈置的那一點有限的客觀作業上,少數同學甚至抄答案應付老師檢查。

3.教學方法方面:50%的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是師生問答、談話、討論,30%—35%的學生更喜歡靠自己去發現新知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答疑、總結或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地動手進行觀察、思考得出結論以及多媒體演示等教學方法。

4.歷史學習上的困難:30%的學生認爲歷史學習上的困難是時間概念不清,不會審題;20 %左右的學生認爲平時其他學科的作業太多,花在歷史學習上的時間太少,很多內容因爲不能及時鞏固,過一段時間就忘了,希望老師也能佈置一些有針對性的作業或課外活動。

四、問題與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

1.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較差,只是一味地抄寫筆記,不會及時消化、創新,他們的學習還停留在機械被動階段。在學習過程中,過分地依賴教師對於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點、難點,往往要等待教師去講解,不會去主動發現、探究。

2.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去正確引導,而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手段的陳舊,激發不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影響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3.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課堂教學往往不是在開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相反在某種程度上窒息了學生的創造性。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擔負着特殊使命。愛護和培

養學生的求知慾,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思想,爲學生的稟賦與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良好的寬鬆的學習環境。要擺脫爲應試而教,爲應試而學的影響,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一定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實踐。

隨着實施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已經成爲中學歷史教師的共識,但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則沒有固定的模式,這需要廣大歷史教師去思考、探索和研究總結。

五、啓示與建議

國中生的年齡、心理和生理階段特徵決定了每個年級、每個學期、每個階段的創新思維培養目標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地培養。要按照學生思維發展的層次性特徵(直覺思維——經驗型的抽象思維 ——理論型的抽象思維——辨證思維)分層次分別地培養。要遵循歷史基礎知識——歷史基本能力——歷史創新思維能力,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創新思維各項指標的功能,又要注意其相互聯繫和綜合功能。 培養的思維目標要以目前學生學習歷史的實際智力水平爲基礎,也要靠近學生思維能力的“最近發展區”,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結合,循序漸進,通過對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遷移性、廣闊性、自覺性、批判性、頓悟性等思維品質的培養,來達到創新思維之境界。

實踐表明: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思維能力形成的關鍵。思維能力既不能靠教師“灌”進去,也不能靠學生“背”出來,而是要靠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綜合的

練習,最終內化爲個人的心理品質。因此在樹立學生自主意識的同時,教師應該努力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和民主氣氛,創設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獨立解決問題,針對主題的焦點,做多維度的思考,以尋求創新的見解。 因此,我們的教學活動要注重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正確處理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的關係。

這個問題是在教學中準確貫徹課標精神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歷史教育中,知識與能力從來是不可分的,要培養能力,就要通過歷史知識來培養,而學習歷史知識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只是過去爲了應試的需要,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削減了能力培養的內容,讓學生去死記硬背一些記憶性的知識,而忽視了其中的能力培養。例如在第一課中,當我們講到新航路開闢時,既要了解和記憶有關地理大發現的某些關鍵性史實,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時空概念,包括時間和地理方位、航海路線沿途的地理狀況等,如果有可能,還要訓練學生默繪某些重要的航海路線圖。這樣纔不至於把一些知識僅僅知識化,而是變成一種理解,一種認識,一種能力,也只有這樣,學生們所學的歷史知識才能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爲了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文獻的能力,我們在課文後邊設置了“每課一得”和“材料閱讀”兩個欄目,其中提供了大量的歷史知識、歷史概念和歷史資料,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欄目,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認真閱讀,以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和興趣。如第三課的每課一得,我們介紹了英國的“不成文憲法”,這對學生來說,有些超過他們的理解力,但作爲不考試的內容,它正好可以用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即讓學生自己閱讀,並提出若干問題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和其他圖書去尋找這些疑問的答案。在這種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就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收集資料和整理有關信息的能力。在第14課的材料閱讀欄目中,我們提供了俄國農奴制法令的部分內容,雖然其中有些內容是學生難以理解的,但大部分內容是可以讀懂的,用這些資料去訓練學生從字裏行間尋找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我們不能因爲這些內容屬於附設性質而忽視這些欄目對提高學生能力的意義。

(二)要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的科學途徑的探索。

歷史教育一貫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與培養,但我這裏不是籠統地說重視這方面的教育與培養,而是說要重視對這方面教育的科學途徑的探索,爲什麼要這麼說?我們知道,在基礎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程目標,也是我國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的客觀需求,而作爲一個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學科的歷史學又具有不可替代的、強大的社會教育功能,於是在我們以往的歷史教育中,不探索如何正確有效地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的科學方法和途徑,以爲只要按照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這方面的課程目標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還有的,爲了完成這方面的教育目標,不顧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一味地,不講方法地進行灌輸,結果與我們的良好願望相反,不是淡化了這方面的教育功能,就是扭曲了這種教育的本質,甚至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嚴重地削弱了歷史的教育功效。

學習狀況調查報告14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4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鎮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 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緊張而又快樂的實習生活結束了,這次實習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語文教學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語文這門課而言的。爲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大的幫助。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教的情況。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村鎮高中,學校規模較小,,全校共22個班。該校在興寧地區大學聯考成績排行第四,但近年來生源減少,主要原因是就讀技校的學生增多,附近的濟平中學增設了高中。由於經濟的影響,梅州地區對教育的投資有限,學校的經濟狀況較差,設備落後,教室沒有電腦、幻燈機等的現代教育設備。近幾年,該校學生的成績較差,基礎薄弱,班裏學生水平參差,兩極分化嚴重。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語文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語文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尤其是語文這門課,認爲努力與否考試時都不會得太高的分,也不會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 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對於該地區也較難普遍使用,因此,老師們仍然保持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老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

老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因爲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 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文言文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爲考試時有一道大題是文言文,而且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也不是能夠很準確地把握。調查中,大 部分的教師採用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讀課本,反覆地讀,以致於達到背誦,然後疏通字詞,講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課中,很少有老師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手法,多是以講解爲主,這樣更能夠讓學生很好地記憶。而現代文的教學則相對薄弱,只注重課堂分析,而對學生的情感態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和諧。老師說本校的學生的記律較差,自覺性不足,如果氣氛過於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剋制。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實際效果爲達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學的情況。

在 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爲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許多學生不明白學習語文的用處,而且不明白爲什麼要學習課文。現在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語文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要進行人際交往,好的表達能力是很受人歡迎的,語言能力在人生中的運用是少不了的。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甚至有的學生說,老師的方法太舊,因此影響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調查中,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後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爲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後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覺,只要能多關注後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大。看來老師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後進生這一點對於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於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於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有的學生說學習語文時有的老師不能補充很多的課外知識,只是講課本上有的內容,其實這些他們都能看得懂,若老師總是這樣的話,他們就會認爲這樣的老師不怎麼樣,水平低,進而也就不再理會老師的講解,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成績就會有所下降了。他們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能講些和當前社會有關的東西,多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

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 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另外,有部分學生表示,對粵教版的新教材的內容難以體會。我覺得教材較多地針對大城市的學生,與發達城市的學生的經歷比較接近,山區學生的體會較少,難以把握箇中情感。

該校放學時間爲4點20分,由於較早,學生在這段時間無所事事。雖然學生都表示考試的壓力大,有很多題目不會,但就不大會抓緊時間學習。平時課間課後厚很少去問同學問老師,這也是他們成績差的一大原因。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語文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課文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枯燥的課文,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圖片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課文,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接受。而對於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而言,最好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多與學生互動,多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同時希望教育部門能更多關注山區的教育,爲山區邊遠學校增加教育設備。

標籤:調查報告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