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國中調查報告彙編15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十分的重要,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中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國中調查報告彙編15篇

國中調查報告1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方法及過程

(一)具體目標

1、國中生的語文課堂需求現狀

2、國中生語文課堂需求的心理及其成因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和學習目的三個方面。問卷調查在上壩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53份,回收有效問卷853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三)調查內容:關於國中學生語文課堂的需求心理

(四)調查過程

1、20xx年10月9日,召開教研組會議,確定了此次調查的主題。並對調查過程進行了細緻周密的安排。

2、20xx年10月10日,討論制定並通過了問卷調查樣表。調查樣表的設計突出了科學性與開放性的結合。

3、20xx年10月16日,在上壩中學國中四個年級,16個班級下發調查表,並有學生自主就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歷時近2個小時。之後,收集齊了下發調查表853份。回收率達到100%。達到了預期目的。

4、20xx年10月17日—11月初,對問卷進行了歸類和整理。

5、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裏,對調查材料進行了比對分析。同時,召開了兩次部分師生座談會。

6、11月中旬開始進行調查報告的撰寫。11月18日定稿。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調查統計體現的學生課堂需求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國中生的語文課堂學習需求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1、 調查顯示,大部分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語文課堂學習應關注學生個體的不同需求,10%的學生認爲語文課堂學習的作用是爲了應用,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2、 調查顯示,85%的國中學生認爲,課堂教學應該以指導學生生活和實踐爲出發點。只有15%的學生認爲語文課堂教學應該以語文知識的掌握爲自身需要。

3、調查顯示,語文課堂需求同以前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更高,78%的學生認爲教師的課堂創新和教師人格魅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面。只有22%的學生認爲此項需求不在意。

4、調查顯示,83%的國中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情感目標的關注程度高於知識目標。只有17%的學生認爲對知識目標關注程度高於情感目標。

(二)調查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啓示

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需要出發,又應以學生的需要爲歸宿。首先,學生的學習需求應該成爲課堂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只有這樣,學生纔會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更好在學習活動中增長自己的智慧。其次,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形成自己的語文體驗和感悟。第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親歷各種實踐活動,纔有可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才能滿足學生現有發展水平和自身期望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需求,不斷生成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生成的精神追求。 第四,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給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更好地面對全體學生。纔會滿足學生多層面的需求。第五,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徵便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是學生的,學生在課堂上應該有表達自己不同看法、想法的時間和空間。孩子的不同看法、想法間實際蘊藏了太多的創新意識。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允許學生表達不同的想法、看法,那怕是有些奇特的想法,而不能輕易扼殺他們的見解。

四、國中學生語文課堂需求變化成因的思考

當前國中生的課堂需求心理所發生的變化,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說明他們正社會發展的潮流中健康地成長。同時,學生課堂需求變化也體現出了我們這個社會的發展,正是社會發展推動了國中學生課堂需求的心理變化。其主要受到了下列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爲興奮,因爲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更加關注於自身價值的實現。

(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爲目的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

(三)社會個體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增強對中學生的影響

我們審視一下傳統的教學體系就會發現,傳統的教學觀念是把教育定位爲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因此,傳統的教學體系是一種單純傳授知識技能的教學體系。它最大的特點是教教材—教學的全部任務在於完成知識點的接受。因此,完成認知性任務,成爲教學的中心。其他目標,如情感目標、價值觀的培養等並未得到真正的落實和整合。傳統的學習方式是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和依賴性之上,而社會發展推動了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增強,無形中也影響了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需求的變化。

五、對調查結果的思考以及今後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滿足學生需求的策略

(一)突出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結合,滿足學生知識需求

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纔有可能實現。學生才能真正享受語文課堂。

(二)語文課堂應注重學生自主性,滿足學生實現自身價值需求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 注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自主性。課堂上淡化教師出場,在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讀、 想、交流和感受。

(三)鼓勵合作學習,滿足學生參與意識的需求

合作學習作爲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過程在人人蔘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的過程中完成。思維碰撞的火花閃現在語文課堂中。就會極大的給學生以享受與啓迪。

(四)倡導探究性學習,滿足學生課堂自我發展的需求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昇華認識,學會學習。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培養。也將會極大的滿足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願望和需求。繼而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

(五)加強語文課堂學生的對話,滿足學生交流需求

對話既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師生關係。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更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創設對話的良好氛圍。引領學生親歷課文意境,刺激參與對話的話題。在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滿足學生交流需求 。

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弊端在於對學生課堂需求的淡漠,必須革除。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才能真正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價值,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走進學生心靈。許多學生都渴望責任感、自治和獨立,他們同時也想擁有參與、選擇積極課堂活動的權力。要鼓勵學生自主的學習,教師就必須理解並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由於學生有控制課堂的需求,教師就應該給予學生在課堂進展走向上的選擇和參與的機會,並讓他們共享制定課堂秩序、課堂方向,以及課堂紀律規範等。在課堂上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使課堂變的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主動的思維能力與創造力。

國中調查報告2

一、調查背景與調查目的

文綜教學的對象在通常意義上主要包括歷史與思想品德,該學科有其本身固有而獨特的學科特點,在具體的國中文綜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方法有目的的去實施每一個教育教學環節,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文科素養,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但是就目前而言,文綜教育在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是不受歡迎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全民認識也曾經是那麼的“深刻”,這種現象一直在維持,文綜課程在很多的中學不受重視,文綜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普遍受到了社會的質疑,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我想通過這樣一個“關於國中文綜教學”的題目,深入教學一線,積極去發現國中文綜教育在近年來所遇到的瓶頸,希望通過這樣一個調查活動,分析我們文綜教學教學模式中切實存在的問題,探討其下一步的改革之道。

二、調查時間:20xx.5.9---20xx.6.5

調查對象:藁城==中學文綜教師

調查方法:聽課;交流

三、調查結果

通過將近一個多月的聽課和當地文綜教師的交流,我發現就國中文綜而言,基本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國中文綜教師環境欠佳,氛圍頹廢。

我們在藁城九門鄉中學實習期間常常可以從身邊一些不愛坐下來思考的人的身上感受到他們對於文綜教師的不屑與輕視,這怎麼說呢,一方面可能真的咱們技不如人,文綜教育確實在最近遇到了不小的瓶頸,很多客觀存在的問題都不到有效解決,整個文綜課堂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的現象很普遍,以至廣大文綜教師也深感壓力,整個文綜教師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都不是特別理想,“哦,你是歷史老師啊”這樣的話語在某種意義上就有一邊呆着去的味道在裏面。所以說國中文綜教師環境欠佳,氛圍頹廢,沒有一個特別優秀的供大家作爲楷模。

第二、文綜教學理念陳舊,視野不夠寬廣。

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一線教師不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教學研究能力有限,自我發展的能力和意識較差,這當然可能跟他們所處的大環境有關,但我們知道文綜教師要有較爲廣博的知識面,才能在組織課堂的過程中得心應手,引得學生的喜愛,如果一個文綜教師即沒有寬廣的知識面,又不具備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甚至課件也不能熟練掌握的話,這樣的文綜課堂我們是可以想象的。

第三、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仍在發揮作用。

應試教育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揹人的發展規律,以應付升學考試爲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爲,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現。但現在國中文綜教育中仍然存在應試教育的某些消極影響,甚至有些歷史課堂在講授新課時基本上是在劃知識點,留下時間讓學生自行記憶,這樣學習歷史乃至文綜的弊端在前面已經說過,到頭來學生只知道些零碎的知識點,學生背了很多,考的也不錯,但如果他不知道第二次XX戰爭與洪楊之亂的聯繫的話,這種教育基本上是失敗的,歷史首先需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最終迴歸到對這個整體的一個較爲完整客觀的認識。

四、結果分析(建議)

面對發現的國中文綜教學中存在的上面幾個問題,我想廣大文綜一線教師要積極思考,擺脫困境,我個人有如下建議:

首先,要注意知識的系統性。系統性注重前後知識點的連貫,講究學生掌握知識的完整性,以歷史學科而言,歷史是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爲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這樣的學科定義裏面就已經強調了其系統性,因此在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前後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性(儘管這種關聯性有直接和間接之分),這種關聯性有時間和空間之區分,如中國近代史,洪楊之亂與XX戰爭,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中國近代社會與世界社會,期間的歷史關聯性是必須予以關注的,古人有言“未得乎前,則不敢求乎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正是說明了這樣一個觀點,注意歷史事件前後聯繫的意義,一則使學生從總體上感知特定的一段歷史,二則有力的防止近年來文科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死記硬背”說,增強文科教學課堂中的活力。

其次,要注重對學生答題技巧的訓練。基本的知識點掌握了,並不等於說就可以馳騁考場了,好的`文綜成績除了有過關的基礎知識外,還必須在答題技巧上下功夫,這方面結合實際情況主要說兩點:

第一、矯正解題思路,規範試卷書寫。一般意義上,理科有解題思路,文綜也有,這次九門鄉中的思想品德考試中,我們注意到好多學生不會應用課本上的知識去解答擺在眼前的試題,一道關於家的材料分析題,學生看到後面的題目,他不去想這與我們

課堂上的哪一個知識點有關,應該從書本上的哪些方面去入手答題,而是憑着自己的理解胡亂解答,一道大題儼然成了一個作文題了,第一小題實際上在問家的功能,而學生的答案是“家是我們離不開的,我們每天生活在家裏”云云,而事實上關於家的功能課本上有相當精煉的描述,學生在課堂上也是能夠倒背如流的,只是他沒有“分析材料—剖析題幹—聯繫知識點”的解題思路,如果按這樣的思路,再加上規範的試卷書寫,乾淨利索,理想的成績則如探囊取物。

第二、關注時事動態,注重答案的層次性。答案要注意層次性,先應該說明什麼,什麼是這道題答案的關鍵,這是必須明瞭的,比如可以提醒學生從後面括號裏的分值來判斷該題大份量,從而確定怎麼去解答它,一道十幾分的題學生卻只寫了一句話,無論你的這句話如何的高度精煉高度概括,也是不符合出題人的意願的。所以說,注重答案的層次性,關注時事動態,擴展學生視野,是提高文科素養的有效途徑。

我記得我用過一個詞叫文綜素養,這個詞可能不是我們常常說的,但不代表它是不重要的,學了政治,學生在看是不是喜歡看新聞聯播了?能不能去客觀的分析其中的是非曲直?學了歷史,學生是否從心底裏對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有一種民族認同?在看電視劇《洪武大案》的時候是不是知道說的就是明朝建國皇帝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而與書本知識有一個更深的理解?這就是簡單意義上的文科素養,而國中文綜教育當以培養學生的文科素養爲重。

國中文綜教育作爲國中教育教學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其課堂效果的優劣直接決定着國中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但面對目前存在着的諸多問題,要求廣大文綜一線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我們也不呼籲學生學好文綜,學好歷史,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用錢穆的話說只是希望孩子們對自己所處國家以往歷史和現狀有一個瞭解,並對她懷有一種溫存與敬意。

此次調查報告僅爲一個在探索國中文綜教育中的一個簡單嘗試,希望能夠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文綜教育真正在國中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發揮其原應有的作用。

國中調查報告3

在環境科學中,一般認爲環境是指圍繞人羣的空間及其中可以直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稱。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着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礦藏等資源又爲人類的不斷髮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也對自己的自下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爲此,我作了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4月15日晚。地點:家庭網絡。調查對象:全球自然生態環境情況。

調查結果: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佔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裏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裏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雖然2/3爲水覆蓋,但是97%爲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爲淡水,但其中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爲工業用水,70%爲農業用水,只有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爲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爲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爲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荒漠化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着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很多,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爲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

國中調查報告4

一、調查的背景和目的:

隨着網絡的普及,國中生上網比例不斷增加。網絡雖然給我們提供了各種學習和娛樂的便利,卻使一部分國中生迷上網絡不能自拔,最終淪爲了網癮少年。那麼對於我們國中生來說,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上網,上網的目的是什麼,上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爲了更好的瞭解這些問題,我對身邊同學的上網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對象:

爲了更好的從橫向和縱向進行對比,選擇身邊同學60名,其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各20名。

三、調查的方法:

書面問卷調查

四、調查的結果統計分析:

1.調查結果統計見附表《調查結果統計》

2.調查結果分析:

從統計結果分析來看,超過50%的國中生上網地點都在家裏,在學校上網時間八年級學生最多,九年級學生最少,在網吧上網的學生比例則隨着年級的增加而增加;學生在放學後上網的比例逐漸減少,在週末上網比例八年級學生佔最多,而在節假日上網比例增加;每次上網時間半數以上七年級學生超過3小時,八年級學生40%超過4小時,而九年級學生更多的只有不到1小時的時間。從七年級到八年級接觸電腦時間越來越長,而到九年級上網時間一下子被限制住這也是導致到網吧上網的學生比例增加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隨着年級、學習壓力的增加,加上面臨會考,父母親爲了不讓網絡影響孩子的學習,更多的限制了學生在家裏上網的`時間,一部分自制力教弱的學生只能到網吧上網。這一點可以從父母親對自己孩子上網所持態度的調查結果看出,父母親禁止自家孩子上網的態度從七年級的5%增加到了九年級55%,而有60%以上的學生認爲父母親限制自己上網的理由是怕影響學習。

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認爲上網是爲了減輕學習、心裏壓力,放鬆心情。40%左右的學生認爲是出於好奇,能夠了解更多的新事物,只有20%左右是爲了認識新朋友。七年級、八年級學生上網時大部分時間用於玩遊戲,而九年級學生玩遊戲的比重也有很大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是查閱一些有用的信息。對於上網後的學習成績70%的學生認爲變化不大,65%以上認爲上網對自己沒有多大的影響。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隨着學生接觸網絡世界瞭解的加深,減少了對網絡未知東西的恐懼,因而認爲網絡有害的東西就少了,然而由於長時間的接觸網絡使得學習時間減少了,這就導致了上網後對自己學習變化不大的結果。而對於九年級的學生來說,由於年齡比較大,加上馬上面臨會考,因而他們有更強自制力,能夠更多的利用網絡資源幫助學習。相反的,七年級、八年級學生處於剛剛接觸網絡世界的時期,作爲家長應當關注孩子的成長學習,將孩子往好的方向引導,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總之,對於我們國中生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自制力,學會的新事物的判斷認知,努力學習。而作爲家長或者學校,則應該關心和了解孩子的需求,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不應該一味的堵殺或放任自由,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纔是讓孩子成長的關鍵。

國中調查報告5

一、調查概況

我於xxxx年9月份,對一所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第四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1

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

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四、中學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對中學生進行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教師自身要擁有健康的心理並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思想、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要求教師不但要擁有較高業務知識,還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教師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在教育教學中時刻以“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身份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行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無私地對學生傾灑愛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學生只有在教師真心、真情、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纔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二、關注學生心理,營造一個良好課堂心理環境

作爲教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還必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但還不能很好地瞭解學生心理,大多數教師認爲中學生心理問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迎刃而解。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他們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師遇到“問題學生”時,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問題移交給家長,而不是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直接交流,這樣往往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自信,變得沉默、孤僻,從而直接導致學生心理出現問題。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還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思想得到認同,心靈得到溝通,情緒得到調節,行爲得到規範,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得懂、學得好。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

互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只有學生主動走近老師,和老師成爲朋友,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三、滿足學生合理需要,樹立正確人生觀念

合理滿足學生正當需要,是中學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條件。中學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愛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中學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滿足,就會影響其正常的成長,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儘可能地爲中學生創造條件,提供機遇,滿足其需要,在中學生滿足需要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使之基本能對事物的善惡、美醜、是非進行判斷、甄別。中學生由於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滿足需要的衝動驅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當誘因的影響,採取不恰當的方法和途徑求得滿足,從而導致錯誤行爲,這就要求我們從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都能根據有關方面的知識,善於識別,及時發現,及時有效地給予調節、治療和引導,讓學生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長。

四、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爲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教師要尊重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爲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爲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3、教師要講誠信。“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彙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誇大或縮小;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後又不認帳;有時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麼不可以呢?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尤爲重要。這意味着,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成爲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

參考文獻:

[1]馬傳張,張廣節.淺析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xx(08)

[2]堵惠娟,胡永萍.江西省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j]江蘇教育學院學

[3]邱麗芬.淺論教師素養對中學生個性心理髮展的影響[j].中等職業技術教育,20xx(26)

[4]陳夏飛.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xx(08)

[5]張明.成爲合格教師: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xx

[6]劉閩陽.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學科滲透[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xx(11)

[7]林崇德主編:《學習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8]傅道春編著:《新課程中教師行爲的變化》,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9]巴班斯基著:《教學過程最優化—一般教學論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0]皮連生主編:《知識分類與目標導向教學理論與實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國中調查報告6

1、學生普遍存在數字難學的傳統認識,導致學習興趣下降,我以學生對數字的認知狀況和思維能力爲考察對象,就題目“當你知道本節課是數學的時候”,你的態度是:

A、急於想學,很有趣

B、應該學習它

C、學不學無不所謂

D、不太願意學

E、感到厭煩畏懼

結果如下:

我在校門口,調查一些同學,瞭解有關情況,國中數學“體驗學習”的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其中感到厭煩畏懼的人數,七年級佔0.2%,八年級佔10%,這是極不正常的。這表明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存在着較大的分化現象。

爲了使學生的智力、能力、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這就自然產生了國中數學“體驗學習”教學法的嘗試與探索。

2、教學法模式

(1)引導體驗:教師要考慮的是“儘可能適應學生的'體驗去協調!”當學生體會到新的問題時,要開創新的情境,讓學生去發現新問題,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教師的任務是給學生開放廣闊的探索空間,仔細體會各種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方法,必要時進行適當的點撥、評判,創業實習《國中數學“體驗學習”的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

如《等腰三角形性質》教學中,怎樣剪最快?學生通過對操作過程的嘗試後,提出方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或動手實踐),交流個人想法,小組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問:“能否一剪刀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然後讓同學們思考,並說明操作思路。

(2)合作交流:教師要善於運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把感受表達出來,展來討論、交流,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讓他們自由操作,思考、討論、交流、爭辯,使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表現,發展個性。

國中調查報告7

我於20xx年1月至4月,對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席麻灣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深化教學,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特點、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席中進行,共發問卷237份,回收有效問卷233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學生座談結果顯示,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分析

1.學習態度

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

2.學習目的

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二)當前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2.學習需求的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

三、對調查結果的深思

(一)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分析

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中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爲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爲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中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爲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爲,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爲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爲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中學生成長爲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覈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爲滯後"問題。

國中調查報告8

如今,是不是網民已經成爲中學生是否“現代”的重要標誌。但是,因特網會給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爲模式帶來哪些影響一項最新調查表明,因特網有利於中學生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有利於他們社會化的進程,更能激發其創造潛力。調查顯示,中學生網民中,男生的上網率高於女生。上網學生中57.6%的人偶爾上網、40.6%的經常上網,大部分時間都泡在網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學生網齡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兩三年網齡的人只有10%,這說明當地中學生上網是近兩年的事。

中學生上網多數是在週末或假期,81.2%的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爲了獲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學生是爲了結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網是爲了玩遊戲。

在對網絡的.基本評價中,有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爲上網是大勢所趨,30.5%的學生對網絡表示滿意,47.1%的人認爲對中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

基於大量調查數據,調查認爲,上網激活了現代中學生的思想:

網絡讓中學生接觸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觸到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和全球眼光;他們通過閱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懂得在處理複雜事物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繫,從而改變傳統線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網絡還使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大大超出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網中學生認爲網絡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網者是在上機過程中學習網絡知識。

網絡的全方位、超時空、互動性和隱蔽性爲中學生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爲廣泛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快捷的電子郵件與他人進行遠距離交流,這種“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學生在平等、寬鬆的社交環境中盡情展現自我。調查顯示,53%的人上網是爲了向外發佈信息。

但調查也發現,網絡同其他事物一樣,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給一些中學生帶來困擾,如網絡容易使少數自控力較差的中學生上癮、間接和符號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和願望、網絡高技術容易使有的中學生對網絡技術產生過度崇拜等。

調查認爲,因特網的發展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是網上育人與網下育人相結合,以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國中調查報告9

一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英語教學、班主任老師工作、第二課堂頗有成就也頗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與失,恐怕是這個鍵盤無法承載的。這次總結,我就英語教學這個方面談談我最深的體會。這些體會也許不如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們的真知灼見,卻也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我教的是七年級〈1〉班,這個班是全校的示範班,他們的英語老師同時又是學校教務處的主任,因此頗受關注。加上七年級全用新教材,這些都使得我頗感壓力。到底該如何教好這個班呢,我一臉的茫然。

思考之後,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學生的英語水平、新教材的改革這些基本情況入手。我總共聽了指導老師三堂課,其中兩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在電教室上的。他的課堂大半交給學生,課堂氣氛活躍。因爲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體該怎麼分析課文、怎麼調節氣氛、怎麼設計教案。他只給我一個總的教學思路: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用他的話說,一節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聽都能聽明白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這句話可以說是他對我指導的全部,但在後來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這句話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雖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卻勝過千言萬語。其次是對班上學生英語水平的調查。在見習的三、四天時間裏,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習時間和課下時間的瞭解,我對班上的英語水平和每個學生的水平有了基本瞭解。得知這個班的英語水平還可以,且全班的學習氛圍很好,課堂紀律和作文上交情況都很好,學生課前預習也很自覺,更重要的是他們討厭傳統的英語教學,他們不喜歡老師壟斷課堂。瞭解了這些情況,我再仔細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1、必修2兩本書,總體上要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它從先前的`應試教育轉爲對學生英語水平和文化修養的提高上。所有的這些給我的只有一個訊息——我不能再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

見習結束,我們進入國慶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再結合本班實際,完成了下一週的備課。設計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體力也耗腦力,同時也是一件頗藝術的工作。經過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頭腦開竅,一個思路出來了,一個問題解決了,那種成就感、興奮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後來的教學實踐,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體會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上好一堂課的重要性。教案和講課是相輔相成的,又是必須靈活變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課堂,學生的參與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具體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種教學模式。某種程度講,它已經成爲我在這一個月裏的教學風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頗受指導老師的讚賞和學生的喜歡與接受。

我的課堂大都採用一種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並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後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的討論,某些課文再結合文體特點,採用品味法、朗讀法進行教學。這裏,我只抓住設問析疑這個點談談我的見解和感受。

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那麼,怎麼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讓他們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纔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英語水平纔會有所提高。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說有助於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於發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爲知識的共同創造者。總的說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可以說,具體如何設問、如何析疑是設問析疑的關鍵。我經常把一堂精彩的英語課看作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曲,提問則是這樂曲中的旋律。如何提問,首先需要教師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準確落實設問點。如教《項脊軒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徵即文章善於選取生活細節、場面描寫的手法以及記物、敘事和抒情融爲一體的寫法,把它作爲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把文章“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爲切入口。先叫學生找出過渡句,然後根據過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問學生,作者如何通過寫景抒發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設問“文章是不是以‘喜’貫穿全文”,轉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學生看課文是通過大事表現自己的‘悲’的還是通過小事、生活細節表現自己對親人的懷念的。學生輕而易舉的可以得出是後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們找出文中的細節描寫,看看哪處細節寫得最好,最感動人,爲什麼感動你,這就轉到了敘事與抒情融合的寫法了。整堂課問題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學生自己從問題中找到答案。最後,我問他們“你們從這節課學到了什麼?”,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學會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描寫,學會了記物敘事抒情融合的寫法。這就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確定目標,設置問題內容,設置問題順序至關重要。

國中調查報告10

爲了推進我縣國中校本研修工作和市縣“新常態,大視導” 活動要求,縣教研室三、四月對全縣十三所國中的校本研修實施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聽課、座談和查閱相關資料等形式,較詳盡地瞭解了各校校本研修開展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 基本情況

(一)健全機構,加強領導

各校領導對校本研修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以教學副校長爲副組長,由教導處具體實施的校本研修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專人負責、分工明確、分層培訓、分類推進、高效務實”的工作原則,有力地督促和推進了校本研修的工作進程。領導小組經常深入教學工作當中,督促、指導工作的開展,研究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全力促進素質教育,圍繞教育理論的宣傳、常規教研的落實、科研氛圍的營造、考試改革的研究等重點工作,開拓創新,真正突出了以校爲本的教研,實現了教研工作的常態化。

(二)制度完善,保障實施

各校制定了詳細的校本研修考評辦法,建立開展校本教修的激勵機制,把教師參加校本研修的情況作爲對教師教學考評的一個重要方面,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校本研修的積極性,如:藥惠中學、高陵四中、姬家一中、涇渭中學、鹿苑中學等學區長學校的《校本研修制度》、《教師集體備課制度》、《教師聽課制度》、《課題研究管理制度》,有力的推動了校本研修的順利實施,同時他們也修訂了學校教師考評體系學生評價機制。

(三)校本培訓多樣,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各校高度重視教師培訓工作,加大培訓力度。高陵四中、廟西中學、榆楚中學、耿鎮中學利用全乾會、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先進教育理論及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提高教師理論和業務能力。

張卜中學結合教育局提出的“四心”、“四有”活動,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結合學校自身實際,開展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教師自我修養,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依法施教,以自身良好的師德師風、教師形象去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培養更多的思想健康、行爲規範的學生 。

各校積極爲教師創造條件,組織教師參加市英語教法培訓,會考復課研討培訓會。回校後利用教研活動向本組教師傳達會議內容及精神,使優質資源做到共享。藥惠中學先後組織教師13人次參加市級各類培訓,參訓教師回校後針對學校實際情況,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校級培訓,爲大家提供交流的契機,引導教師獲得有益信息,組織教師討論交流,共同提高。

(四)校本教研活動豐富多樣,促教師專業發展

1.積極開展大學區活動

姬家一中大學區本學期繼續開展大學區“同課異構”活動,讓更多學科的教師參與其中。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創新,改變舊有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凸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真正交給學生。讓聽課教師在比較中獲得啓發,取長補短,在研討交流中不斷進步。藥惠中學大學區開展了大學區九年級物理、化學複習備考工作會議,通過教師上覆習課,課後進行研討,以及針對20xx年會考複習備考工作,各校拿出了自己的意見進行交流,明確了努力方向。鹿苑中學大學區開展大學區骨幹教師示範課、評優課、以聽課、評課爲載體,推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利用大學區qq羣,加強教師之間的業務聯繫和研討,提高教學研討和課題研究工作的效果。

高陵四中大學區以開展骨幹教師示範課爲依託,組織本學區對應學科教師參加聽課、評課活動,積極開展學區內的校本研修活動。

2、專業引領。涇渭中學通過學科帶頭人和名師工作室等活動,讓教學新秀、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發揮應有的示範引領作用,以促進名師更快發展和推動全校教師提升教學素質、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爲了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引領作用,高陵四中開展了本期骨幹教師優質課展示活動。分別由馮宇玉、李瑜、杜玉、劉鳳娥、洪濤和朱花妮六位教師擔任主講教師,這幾位骨幹教師高度重視,精心準備,努力打造有個人特色的高效課堂。各組教師能積極參加聽評課活動,評課中肯實在,除了精彩課堂的亮點以外,大家還能在研討交流中指出不足之處。虛心好學的品質,積極參與的熱情,和諧熱烈的氛圍,充分見證了活動的效果。

3、同伴互助。涇渭中學通過組內青年教師與骨幹教師、教學能手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使青年教師從備課、上課、課後反思等環節通過名師的指導,儘快成長起來。姬家一中、姬家二中繼續開展“一幫一”活動,新老教師結對幫扶,以老帶新,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

4、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修的基礎和前提,尤其是教學後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它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並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各學校要求教師每課一反思,並寫在教案後面。涇渭中學、崇皇中學、姬家二中 的教師每月有兩篇高質量的教學反思。高陵四中,鹿苑中學,姬家一中,藥惠中學要求教師在聽公開課後寫出自己的`教學反思。通過教師聽課、寫教學反思活動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5、開展“五個一”活動。灣子中學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中,對每位教師提出:一節過關課,一節教學設計,一篇課後反思,一次競賽活動或者檢測,參與一項課題研究,這項活動旨在提高本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強化個人的綜合素質,爲創建示範化校園打好基礎。

(五)課題帶動校本研修,教研與科研相結合

各校在校本研修活動中,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發揮了課題的引領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張卜中學的付存山校長、耿鎮中學的路盾校長、通遠中學的董惠民校長主動帶頭進行省級課題研究,爲本校老師帶了好頭。調研中發現此次各校課題研究的總體水平較以前有所提升,課題的個數也達到了在校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張卜中學、通遠中學、耿鎮中學教師人人有課題。課題研究的教師也注重了過程性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並能積極撰寫研究體會和心得,通過課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二 存在問題

1、校本研修觀念有待提高

校本研修不能只是停留在學校原有水平上的機械重複,聽聽課、評評課那麼簡單,不是聽一篇論文就完事,對課題研究、高效課堂探究、減負增效、專業素質提升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是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創新中研究和提高。

2、課題研究質量不高

有些學校沒有按要求把課題研究作爲主線工作,沒有系統的研究和規劃,使學校課題缺乏有效的指導。更有教師只是爲了評優,晉升職稱而進行缺乏實際性的課題研究,有很多含有應付因素,導致了課題質量偏低。

3、部分教師對於教學反思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他們的反思僅流於形式。

三 建議:

1、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要認識到位,明確抓好校本研修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成爲校本研修工作制度的強有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爲教師參與校本研修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要加大對校本研修經費的投入,保證校本研修制度的有效實施。

2、從實際出發,解決問題。各校要進一步從教學實踐需要出發,在教育現場情境中去發現、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校本研修一定要注重實效,要能通過研究,切實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困惑和疑難問題。

3、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校本研修作爲一種新的教研機制,在學校內最主要的是靠教研組、備課組去落實和實現,是校本研修的主力軍。不能將校本研修完全等同於教研活動,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動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實在工作中。

4、教師應在教學反思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爲認識對象,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教師用來提高自身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做好反思,要有反思意識;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要全程反思既要反思課中得失,還要反思課前得失;最後,還要把反思結果落實到下一步的教學中,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教學才能趨於完美,教師的教學水平才能得以昇華,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益纔會不斷提升

總之,要將校本研修和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繼續以科研爲先導,穩步、紮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是我縣的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國中調查報告11

一、中學生的零花錢一般很大程度都是自主開消,特別能夠體現他們的消費意願和偏向。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零花錢開消結構有三個最爲明顯的方面∶一是購買書型這是開消最主要的部份(累計佔70.2%,排第一名)其中用於購買課外書報的支出大於用於購買學習輔助書籍的支出;二是購買體育文娛方面高科技產品,如CD音樂磁帶電腦軟件/電子遊戲軟件,手機,和VCD/DVD影帶(累計佔52%,排第二位);三是購買零食/飲料(累計佔48%,排第三位)。

二、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中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本錢進行衡量。中學生沒有構成完全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引誘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正是中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講,目前,有手機的中學生中,一部份有通訊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答應;另外一部份有通訊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份是既無通訊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致使的。

三、中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假如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漸構成固定偏好,終究構成使用習慣,比如洗髮水,感性熟悉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繼續使用下往。

四、中學生更側重時尚性消費

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尋求新潮,並勇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文娛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中學生整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500元或多於8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2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飲食方面開消大。不管是不是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盡大部份,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中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高潮,這方面的開支固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中學生消費高的一個緣由。

3.通訊網絡用度太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具有率爲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具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份同學每個月的手機用度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用度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個月的手機用度高達150元以上。

4.遊玩費、戀愛費逐步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進現代消費,中學生也逐步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個月用於戀愛的用度都是150元200元之高。這是當代中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公道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尋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文娛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五、提出的有關建議

(一) 中學生的消費,應當相應地做出一定的消費指導,才能更有助於他們的學習和以後的生活。要培養中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費文化環境。家長的消費及消費觀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無形地反映出來。給予他們一定的消費自主的同時留意家庭教育,對消費要求成心識地給予辨別,還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務勞動,加強勞動教育,促進節約勤儉消費觀。

(二)給學校的有關建議:

(1)加強對中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的調查研究。在思想理論教學中,我們應當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今後我們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態的關注,重視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爲中發現題目和解決題目。固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進程,但是作爲教育工作者應當首先培養自己刻苦研究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思惟。

(2)教育學生要建立艱苦奮鬥、節約勤儉、科學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在斟酌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情相適應。固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華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公道消費。假如不斟酌個人經濟狀態和支付能力,盲目尋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構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甦醒的消費者。

(3)中學生健康的消費風氣應成爲建設勤儉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校風建設應當掌控育人第一名的原則,重視中學生爲人處世每一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以增進中學生學業的成功尋求。建議把中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培養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鍥而不捨。塑造勤儉型的校園理念,利用校園環境影響大學生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的養成,構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向社會輸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費習慣的社會人才。

(四)給在校學生的建議

1.公道規劃本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在社會的劇烈競爭中站穩腳根,學生們對本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重視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誇大公道和適度消費,提倡量進爲出有計劃的消費。留意發揚節約勤儉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留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尋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進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動身。要選擇合適大學生羣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由於攀比而一味尋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類心理,大學生們就應建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步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重視本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們作爲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羣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後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慾看並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重視重視本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名貧困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打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一個人微笑,由於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本身情況,按親身實際分配消費。

4.重視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還沒有有固定經濟來源的中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資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中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文娛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得知識。另外,要留意誇大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爲。

5.加強對大學生消費意識,進步健康水平。

中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和能力將隨着其家庭收進的增加而進步。中學生的基本物資得到滿足和滿意的時候,他們纔會把錢花在體育上,因此要引導他們逐漸建立正確的體育健康消費觀。消費風氣應成爲建設勤儉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校風建設應當把教育學生放在第一名,重視學生爲人處世每一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中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以增進中學生學業成功尋求。

通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我們深入地理解了學生理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這方面的很多知識。觀念不是原封不動的,它會在人們的行爲中漸漸改變,而行爲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消費正是這樣的,它既受內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外來事物的影響,我們應當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節約勤儉和儲蓄行爲是個良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孩子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牆報大力宣傳要公道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熟悉到,錢來之不容易,讓他們曉得要節約。

國中調查報告12

一、研究目的

由於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着廣大中學生的健康長大。適應社會與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令人擔憂。據外國學者估計,中學各年級學生中,約有15%的學生具有各類的心理題目,其中男生高於女生,城市高於農村。

中學生心理健康爲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爲能夠及時有效地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我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題目進行了調查,試圖瞭解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學生長大中有多大的作用,以便爲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工作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交城第六中學國中一、二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採用無記名調查問卷法,個別談話的方法進行比較全面的調查研究。

3、樣本容量:210

調查問卷與調查統計情況附後

三、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題目及成因 (調查結果分析)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因此,中學生健康不僅僅是指生理、軀體方面的,而且應包括心理方面的。隨着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進步,特別是隨着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中學生心理健康題目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重視、研究與探討。

在接受調查的210名學生中有206人以爲自己有心理題目,其中有32.04%同學以爲與父母師生關係緊張,有25.73%的同學以爲與同學間關係緊張,有23.30%的同學存在青春期題目,而又以女生比例較大,而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留意的是有18.93%同學存在心理題目是由差生題目引起的。(4題)

據統計中學生的心理健康題目主要表現爲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留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並在行爲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我們可以把以上表現回類爲以下題目。

(一)學習類題目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題目是中學生心理題目的主要部分,其題目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

調查的結果表明約37.68%中學生以爲自己的壓力較大、很大;約52.17%中學生以爲自己的壓力一般,而較輕的佔10.04%(1題)。

在壓力來源上,其中約38.16%的中學生以爲自己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學習和考試,又以女生比例較大;不容忽視的是有約24.15%以爲壓力主要來源於家庭和老師的期看,此項以男生比例較大;而自己成才的期看只佔18.84% ,又以女生比例較大(24題)。

在如何消減壓力上,其中約78.03%的中學生從不或很少與家長、在職博士老師溝通來緩解壓力,他們只選擇與同學或朋友溝通、傾訴佔64.77%,值得關注的是其中與網友溝通的佔10.98%。而令人擔憂的是有13.26%的學生從不與人溝通來緩解壓力(8題)。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題目,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道在一次會議上說,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縣甚至高達60%”。

通過調查結果表明,有約85.17%的學生以爲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會覺得心煩氣躁。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說明在讀中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是導致學習沒有突破的重要原因。只有14.83%的同學從來不會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會覺得心煩氣躁。(20題)

3.考試焦慮,特別是碰到較爲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爲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

在回答“考試前你總會心情緊張嗎?”的題目中約84.64%的同學承認自己在考試前感到過緊張焦慮,特別是在考前有13.94%的同學感到心情緊張(22題)。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近80%的被訪學生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期看是進進高一級的重點學校和將來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約74%以爲家長要求適中,23%以爲要求過高,但這23%的被訪學生中對自己的遠景抱有信心的有46%,其中54%以爲信心不強。

學習和考試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這是不足爲奇的,特別是在的面臨考試期間、在壓力較大的狀況下很多同學經常或偶然有早晨起來還沒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憊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的情況;也有好的學生不順心時輕易生氣,說明壓力給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帶來了一定的傷害。

以上題目主要是由學校教育結構、學校教育指導思想、學校教育方法的影響而形成的。在現行的中等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着不公道現象,盡大部分學生在中學所學的知識基本上是爲考高中而預備的,實際上升進高中的只是一部分,學生面臨的是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後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看。一種畢業後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們,這一種情況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學習的沉重,討厭學習,考試焦慮。教育結構的不公道性還表現出教學內容過難,“據人民教育出版社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教材有困難”。這種情況導致了一些學生由厭惡學習發展到逃避學習,脫離學校往尋求不正當刺激,從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礙。

(二)人際關係題目

人際關係題目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題目。其題目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係題目。其主要題目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了壓仰心理,攻擊行爲等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57.21%的同學對師生關係較滿足,有31.73%的同學以爲師生關係一般,而以爲不滿足、較差、很差的分別佔5.29%、2.88%、2.88%。(5題)

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看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假如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看。假如,“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傷。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地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間發生衝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仰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係日趨緊張。

2.同學間的關係題目。中學生除希看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看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回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70.65%的同學對同伴關係較滿足,有21.89%的同學以爲同伴關係一般,而以爲不滿足、較差、很差的分別佔3.48%、1.00%、2.99%。在這一題目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6題)

3.與父母的關係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80.19%的同學對父母較親近,有16.34%的同學以爲與父母的關係一般,而2.48%的同學以爲與父母不親近,另有0.99%的同學與父母有敵意。(7題)

另一個題目:在職碩士“父母對你考試成績變差時作出的反應是?”是6.73%的同學選擇安慰49.04%的同學選擇安慰並幫你分析原因、找對策,18.75%的同學選擇一味指責、抱怨,25.48%的同學選擇抱怨並分析原因、找對策。(17題)

***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熱和的回屬港灣,獨裁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跋扈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以爲,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題目上造成更大傷害,由於他們在父母那裏看到了人際關係的惡劣性。

(三)青春期心理題目

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於封閉封閉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複雜的內心活動並存於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誌。因而閉鎖心理題目主要是指處於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留意的徵兆。

2.情緒情感激盪、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盪。這種動盪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裏激動、興奮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祕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沉默不言,這種情況假如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鬱。

3.早戀。國中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爲早戀。中學時代,正值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中學生由於受熟悉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以爲認真的、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儘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題目。

引用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約70%的被訪中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經接過爲數未幾的練;愛觀教育;而65%的被訪者也以爲學校基本上不進行戀愛觀教育,家庭與學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戀愛在學生頭腦中存在無窮的未知與好奇。54%的被訪者以爲學校對中學生早戀現象應予以正確的引導而非盲目地一味反對;約68%的受訪者以爲戀愛對自身學習的影響不能確定,因人而異,此項以女生比例較大。約48%的被訪中學生以爲中學生戀愛是自己的事,是正常現象;38%表示不清楚,沒有考慮過。

(四)挫折適應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25.60%的同學受過挫折,在心理上留下了陰影,有42.51%的同學受過挫折,但能承受,沒題目,而31.88%的同學沒有受過挫折。(26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係方面的、愛好和願看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爲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爲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題目了。

四、維護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對策

(一)對中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把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爲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練習操縱部分。

(二)設立靜靜話熱線信箱。

實踐證實,熱線信箱十分有利於與中學生進行交談,這種方式對一些尚不善於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學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話又是礙於顏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往害羞的憂慮,而且中學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組織得更爲嚴密。這樣可以使老師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健康題目。

(三)設立心理服務試冬進行心理諮詢與治療。

由於學生們對進步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諮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國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諮詢;從以摸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四)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如何報考在職研究生學生的心理健康題目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甚至是家庭題目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瞭解學生心理與行爲偏異的原因,還是諮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國中調查報告13

隨着社會節奏愈來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發生,爲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狀態,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針對國中生逆反心理做了問卷調查。

爲確保調查的成功,我特做了以下準備工作,首先隨機抽取調查對象爲七年級一班和十二班的同學:

一百名同學,其中男生五十名,女生五十名;調查形式爲固定時間統一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

第一步:

對青少年逆反心理進行初步認識確定調查問題,整理調查問卷;

第二步:

派發調查文件,收集調查結果;

第三步:

對所收集的調查文件進行整理研究,並進行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再運用統計分類彙總表等統計工具進行數據加工處理,得出結論。

根據統計結果我們發現,七年級階段的學生百分之四十二有過逆反心理,關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佔了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因爲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產生的逆反心理佔百分之五十五,大衆傳播及社會文化對學生心理髮展影響達到百分之九十三,關於逆反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很大影響的佔百分之五十九,學生對於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來緩解的佔百分之八十六。

基於此我感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工作:

第一,把消極因素轉化爲積極內因。調查結果顯示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關鍵因素,這兩個方面恰恰是學生成長的環境和見證人,老師的重要角色地位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孩子是因爲老師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老師應在這個環節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孩子和家庭的溝通工作,做好關於學習興趣的提高工作,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謝家庭,感謝學校,感謝同學,在感恩的過程中順便把消極的因素轉化爲積極的因素;

第二,重視孩子的角色意識,尊重孩子。調查結果顯示接觸對象不尊重自己引來的逆反心理的佔百分之五十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希望在各項活動中得到別人的尊重,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作爲教師應該儘可能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被尊重的感覺。

在生活中教給孩子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這一理念,讓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樂成長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極影響;

第三,正確引導孩子關注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對孩子的成長過程的影響達到百分之九十三,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對大衆媒體所關注的事件的價值觀的`正確取向,用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教導孩子,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堅定人生信念。

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文化中教會孩子學會辨別、學會反思、學會揚棄、學會理解、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通過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讓孩子明白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保持清醒的同時在學習中進步,在學習中發展,從而養成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長;

第四,開展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交流、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對家長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不要老是採用包辦爲監護的方式。

第二,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力,與孩子商談,平等商討,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粗暴,強制更是錯的。

第三,加強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應採用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的語氣。

在學校教育中對老師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傾注“師愛”,融洽師生關係。

第二,教師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處理問題應注意調查,尊重事實、並善於激勵。

因此,教師在對待學生處理具體問題時,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無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應儘量做到一視同仁,不分厚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去處理問題,在深入實際,調查瞭解,掌握真實情況的基礎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結論,並注重班級羣體輿論的正確引導,從而使教師處理的問題得到學生廣泛的贊同和支持。第三,教師的教育要嚴而有度,講究藝術,並善於運用“暗示效應”。

做爲暗示的實施者和學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師,應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人際吸引力的同時,還應針對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並靈活運用教育技巧,尤其應注意巧妙運用“暗示效應”,儘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第四,對於已經產生“逆反”心理的學生,教師應對症下藥,因勢利導。

因爲造成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調查結果顯示,當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後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減緩這一情形的佔百分之八十六,作爲教師我們應在工作中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創意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活動中孩子既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增加交流的慾望,還可以化煩惱於無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如原來舉行的讀書超市,書香晨會等,孩子們在讀書中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更收穫了友誼,活動是孩子健康成長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快樂因素。

對學生的建議。

第一,學會理解。

學着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羅嗦,老師的批評。其實這均爲善意的。老師、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也會誤解人。只要我們抱着寬容態度去理解,也就不會逆反了。

第二,把握自我。

常提醒自己,要虛心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遇是要盡力克服自己,要認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另外,要與他們常接觸,向他們請教,多多溝通。

第三,學會適應。

要提高心理上適應能力,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展現自我價值。這樣,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我們常說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啊,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一切,爲了一切孩子,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爲了心中的教育夢想,我會更加努力!

國中調查報告14

我於20xx年9月19日,來到xx市xx中學進行爲期兩個月的教育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實習工作。 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數學這門課而言的。爲 了發揚成績、彌補不足,對教學做如下分析:

一、成績分析

1. 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平時的教學中基本上都能做到:

突出數學教學的基礎性、普及性、實用性和發展性,推崇“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 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使學生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爲教學中的組織者, 引導者與合作者。

2. 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教學評估的推動下,通過課堂教學的“說、講、評”活動,我們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有了提高,能夠在教學通案的 引領下,整合出適合自己的教學個案,並結合我校的學情,能夠在教學上重視發 揮學生的主動性,重視學生的參與、探究、體驗,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 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備課、上課、檢測、批改、輔導等方面有了 顯著提高。

3. 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顯著提高,在課堂教學上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如我校正在實施的“三元”教學法 ,對教學內容採用“三環-兩步—一展示”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 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 學的願望好信心。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教學方面:

1.教學形式老化,學習方式單一,被動。

具體表現:(1)教學過程教師講的多,就怕學生學不會。(2)師生互動、課堂練習、作業佈置不能實現分層教學,不能顧及優、中、差各類學生的智能差異, 解決不了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教學問題。(3)重結論、輕 過程,對一些數學公式、定理的形成過程沒有讓學生親身經歷質疑、判斷、探究 以及相應的分析、討論、概括的認識活動,忽視了學生的發現與探究,過分的強 調了接受和掌握。(4)課堂教學中教師雖意識到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過程的 重要性,但在心理上還不能完全放下,怕課時不夠,習題講少了影響成績。

2.合作學習有待改善

現在的教學形式都在提倡小組合作學習,都認爲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能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而我從教學實踐中感悟

國中調查報告15

一、課題名稱:《青少年吸菸的危害》

二、課題組成員:

三、課題指導師:李青

四、課題的來源與確定:

“全國少年兒童禁菸宣傳調查活動”的調查結果表明,認爲青少年吸菸是由於“好奇”的人數佔被調查總人數的27.6%;在受周圍人影響的原因中,受周圍同學影響的人數佔23.5%,受家庭、社會影響的人數佔21.3%,此外還有媒體等方面的影響;認爲青少年吸菸是爲了增添個人魅力的佔總數的20.1%;認爲青少年吸菸是迫於學習、生活壓力的佔總數的5.6%;屬其它原因的佔總數的1.9%。

調查結果表明,我國菸民的人均年齡在不斷下降,初始吸菸的年齡1996年比1984年提前了3歲,年齡最小的菸民僅7歲。北京大學醫學部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孫江平博士介紹說,在1999年面向186所中學的11957名學生的調查發現,有22.5%的學生嘗試過吸菸,開始吸菸的年齡平均爲10.7歲,83%的吸菸學生並沒有遇到過因年齡小而買不到煙的情況。

調查顯示,84.5%的少年兒童都能認識到吸菸不僅對吸菸者本身和被動吸菸者身體有害,而且會造成空氣污染。一部分少年兒童認爲,男性吸菸屬於“正常現象”。近90%的少年兒童贊成禁菸,其中女孩人數多於男孩。“影響國家利稅”和“禁止不了,沒有作用”是不贊成禁菸的主要原因。不少人提出,禁菸的最好辦法是尋找“替代品”和“杜絕煙源”。

看來,菸民已經朝着年輕化,女士化發展了,再不杜絕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我們選擇了“青少年吸菸的危害”這個課題。

五、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

1.向同學們說明吸菸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2.吸菸害己害人,應該自覺養成不吸菸的良好衛生習慣。

意義:

1.學習勇於挑戰自我,挑戰一切不可能,在研究中,意志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2.學習到了青少年吸菸人數上升,對我們民族和社會是一個潛在的危害。吸菸對青少年的健康是極大的威脅,許多成年人疾病都與青少年時期的吸菸有關。

六、課題目標與方案設計:

1、課題目標

①培養收集、查閱和整理資料,根據主題進行調查研究和發表見解的能力。

②學會基本的研究方法、論文寫作技巧等。

③拓展視野,培養創新意誤解和能力,發展合作精神。

④適應時代需求,培養社會調查研究的能力。

2、具體方案設計

①查找資料

②對資料進行彙總、分析

③寫文章或撰寫論文

七、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查找資料。本課題組成員帶子課題分頭去學校的圖書館或通過網絡查找有關資料,若遇到其他同學的子課題內容,也收集過來,及時提供給其他同學,做到既分工明確,又相互合作。

第二階段:一個月後,小組成員開會,指導師參加。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初步整理、篩選有用信息,確定不夠、不全的資料。

第三階段:繼續查找資料,補充資料。

第四階段:對資料進行他細分析、整理、尋找子課題的答案。

第五階段:寫文章或撰寫論文。

第二部分:課題研究成果

——中國青少年吸菸狀況令人擔憂

一項針對青少年菸草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中國20%以上的國中生嘗試過吸菸,其中有相當比例的人已表現出今後吸菸的傾向。在被調查的近12000名13到15歲國中學生中,有32.5%的男生和13%的女生嘗試過吸菸,總吸菸率爲22.5%。開始吸菸的平均年齡僅爲10.7歲。超過一半的學生說他們在1周內至少有1天會生活在煙霧繚繞的環境中。

一、吸菸對青少年的危害更大

衆所周知,吸菸不僅對成年人的危害很大,而且對正處於生長髮育期的青少年來說更是厲害。醫學專家的研究報告說,青少年正處在生長髮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較成人弱,易於吸收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據美國25個州的調查,吸菸開始年齡與肺癌死亡率呈負相關,若將不吸菸者肺癌死亡率定爲1.00%時,15~19歲開始吸菸者爲19.68%,20~24歲爲10.08%,25歲以上爲4.08%。說明吸菸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越高。平均來看,若吸菸者從青少年時開始吸菸,並持續下去,就會有50%的機會死於與菸草相關的疾病。其中半數將死於中年,或70歲之前,損失大約22年的正常期望壽命。由於長期吸菸,從青年時期開始的任何年齡段的吸菸者都比不吸菸者的死亡率高約3倍對未成年人來講,菸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種神經毒素,主要侵害人的神經系統。一些青少年在主觀上感覺吸菸可以解除疲勞、振作精神等,這是神經系統的一次性興奮。實際上是尼古丁引起的欣快感是短暫的,興奮後的神經系統出現抑制。所以,吸菸後神經肌肉反應的靈敏度和精確度均下降。國外一心理研究機構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吸菸者的智力比不吸菸者降低。同樣是來自中國青年報的消息指出了這樣的可怕前景,到20xx年,因菸草所致疾病的死亡將達到高峯,每年約有200萬人將死於與菸草有關的疾病,到本世紀中葉,累計死亡總數將達到一億,其中一半將在35-69歲之間死去。

二、青少年吸菸的原因分析

——好面子,不好意思拒絕朋友遞過來的香菸

在中國,吸菸被認爲是一種社會習慣,而並非是被社會所拋棄的人追求的不良嗜好。這一點與西方社會有很大不同,西方國家的菸民通常被不吸菸的人看作是被社會所拋棄的人。在中國,吸菸能起到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功能:有助於建立社會關係。

當人們彼此相遇時,相互敬菸已成了一種社會習俗,用敬菸來表示相互尊重與熱情。在熟人和朋友當中,敬菸不但流行而且非常重要,能起到加強友誼的作用。對於那些不吸菸的人來說,他們經常遭受拒絕別人敬菸後所帶來的苦惱,甚至覺得很丟臉,這是因爲中國的文化把接受對方的敬菸看作是一種好客和熱情的表現。

由於青少年長期在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就不好意思拒絕朋友第一次遞過來的第一支菸,他們認爲如果拒絕的話,就是不夠哥們,就不是兄弟的表現。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潛移默化下,這些青年們就開始了他們人生的第一支菸,我問了幾位吸菸的青年,得到的結果很多是這種情況。

——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各種影視對青少年的誤導

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將菸草和運動、成功、獨立、性感等相聯繫,美化了菸草形象,對青少年吸菸有極強的誘導作用。102個國家菸草廣告和菸草消費趨勢之間的關係研究表明,在那些全面禁止菸草廣告的國家,菸草消費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調查還顯示,以菸草企業或企業集團冠名的間接菸草廣告宣傳效果非常明顯,對青少年的影響是對成年人影響的三倍。在花樣翻新的菸草廣告前,青少年往往高估同伴和成人的吸菸率。那些打着預防青少年吸菸旗號誘導青少年吸菸的行爲尤其惡劣。比如宣傳“吸菸是成年人的選擇”,暗示吸菸是成熟的標誌。影視作品中的吸菸鏡頭,特別是青少年偶像型人物的吸菸形象,對人羣尤其是青少年羣體的行爲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中國疾病控制中心20xx年調查了8部熱播的電視劇和10部電影,平均每部電視劇中菸草鏡頭數爲165個,菸草鏡頭的總時間爲47分鐘;10部熱電影中也具有菸草鏡頭,平均每部電影中有26個菸草鏡頭,持續時間約爲6分鐘。大量的菸草鏡頭大大提高了青少年嘗試吸菸的可能性,即便非吸菸的青少年,如果其崇拜的偶像吸菸,則他們對吸菸行爲認同的可能性提高16倍之多。

廣告、電視、電影在當今社會是交流文化,傳播信息的,而現今的他們中的一些卻出現了上面提到的情況,青少年由於思想上的不成熟,社會宣傳的負面影響、偶像們的錯誤引導,導致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深陷入香菸這個泥潭而不可自拔。 ——零花錢增多,獲得香菸的渠道多樣

一項來自青島的調查結果顯示,青島市青少年吸菸的比例在全國城市中處於較低水平,而這得益於家長對孩子們口袋中零花錢的控制。這是我從新浪網上看到的一片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說,20xx年夏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在哈爾濱、瀋陽、青島、武漢、杭州、成都、昆明等7個城市開展的控煙項目全面啓動,其目的就是要針對青少年吸菸的特徵和影響吸菸的因素,開展更全面、深入的干預。作爲參與城市之一,青島市疾病控制部門已經對2289名初、高中學生及其家長、大學生進行了吸菸情況調查,其中包括初、高中學生669人,其家長(或監護人)1202人,大學生418人。結果表明,10%的國中男生嘗試過抽菸,2%的女生嘗試過抽菸;高中男生嘗試過抽菸的佔34%,女生佔16%;大學男生70%嘗試過抽菸,女生是23%。這些數字與該項目調查的其他幾個城市比都是低的。同時,青島市接受調查的國中學生平均每週的零花錢爲10元,高中生爲18元,這在7個城市中也是低的。

由此,不然看出,零花錢的增多也成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也變得越來越多了,這無形中也給了青少年接

觸香菸的機會。還有就是獲得渠道的多樣,吸菸學生獲得香菸的途徑主要包括自己購買、向別人要以及從比自己年齡大的人手中得到。儘管中國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止任何經營場所向未成年人出售菸酒,但83%的吸菸學生說,沒有遇到因年齡太小而買不到煙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還是有關部門執法力度的不夠造成的。

三、全社會齊心協力爲青少年們創造出一個無煙環境,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和發展。

針對以上提出的青少年吸菸的原因,我在這裏提出一下幾點建議:

——鼓勵和提倡同伴間勸說戒菸、對吸菸行爲進行互相監督,家長加以引導。

正對同齡人相互遞煙的情況,我認爲首先,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讓孩子知道吸菸的危害,讓孩子學會如何善意地拒絕朋友遞過來的香菸,並要試着勸戒朋友也不要再去吸菸,這樣既不會讓孩子沒有面子,同樣也不會破壞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是孩子遠離香菸帶來的傷害。

——規範輿論宣傳和廣告審批,減少影視作品中的吸菸鏡頭

青少年正處於健康成長飛速發展期,對新鮮事物的接收能力很強,這時正確的社會導向尤爲重要。建議相關部門在對廣告、促銷。贊助等活動的審批時能夠更加謹慎和認真,不要讓那些不好的東西對我們祖國的未來造成傷害,也同樣希望各個文化部門在對影視作品審覈時,多多考慮觀看者的感受,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不要只照顧眼前的利益。當孩子在看電視時,出現類似的鏡頭時,家長也要在一旁加以引導。 ——家長應該瞭解孩子零花錢的去向,執法部門應該加大處罰力度。

家長給孩子零花錢原本是出於愛孩子,但也應該知道孩子把這些錢用到了哪裏,這樣做也是爲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我國法律中明文規定:不準向未成年人出售香菸。但是某些小商小販爲了自己的利益,只要有人來買,他們纔不管你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執法部門的責任就更重了,對這種情況應該加大罰款的力度,對那些屢教不改的建議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社會在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真正要防止青少年吸菸,僅僅做以上這些這些還是遠遠不夠。我們全社會應該聯合起來,淨化社會這個大環境,加強對青少年的保護,加大對青少年早期的思想教育,我們只有把這項工作長期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我們祖國的未來纔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祖國纔會變得更加富強。

第三部分:研究性學習的心得

張家雍、王開升:

通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讓我更深入的瞭解到了青少年吸菸的危害

可以說這次的研究性課題的過程是艱維的。少不了要揮灑辛勤的汗水。這一路上,老師的指導帶着我們的努力,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呵,是該覺得慶幸啊!

還記得起初說課題研究的課題是“青少年吸菸的危害”時,我們幾個都蒙了。天哪!這該怎麼辦?其實事實就是這樣,只要你去走,路就會在腳下延伸,如果你只是停留在原地的話,那事情將永遠辦不成功。不管是輸還是贏,就當賭一把好了。總比原地踏步好。俗話不是說“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便會有希望”,說的不就是這道理嗎?是的,我爲我們當初沒有因一點的困難而放棄感到無比的慶幸。

另外,通過這次的研究課題還使我明白了團結的力量,正因我們當初的團結一心,而使這課題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不是嗎?團結就是力量!!

以上便是我完成此研究性學習的心得與體會。

李佳琛、趙浩然:

它鍛鍊了我們鍥而不捨的精神。在實際研究調查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難題,如問卷調查中的人際交流方面,如何使對方簡單正確瞭解我們的意圖,配合我們的調查,還有關於研究的人文地理。這時總會遇到一些資料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合,使得我們必須親力親爲。自己去實地調查資料等。在這些困難面前我們有時忙得焦頭爛額都無法解決,很多時候想過放棄,但在組員之間的互相幫助與鼓勵下,最終還是使問題迎刃而解。當研究性學習完成時,我們更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劉凱:

我們達到了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天上不會掉餡餅,研究性學習也一樣,沒有現成的學習內容,固定的模式,惟一的方法。這也使我們的研究學習更具難度更加豐富。這從中就是對我們學習能力的提高及開拓我們創新精神的另一種考驗。在這次從主題制定,素材收集,走訪調查,書籍與網絡的結合利用,增強了我們的綜合素質水平,在這個階段中,我們體驗到了團結互助,分工合作的快樂。

張恆悅:

我們不僅即將完成研究調查,過程中我們也享受了自主研究學習的樂趣。我們帶着好奇和濃厚的興趣,步入自主研究的殿堂,我們從漫長的研究調查過程中明白了其中的艱難,但最後的成就令我們很滿意。覺得很有成就感。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餘生活,又使我們感受了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