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音樂調查報告(15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音樂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音樂調查報告(15篇)

音樂調查報告1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像的空間。沒有想像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沒有想像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音樂的聲音是富於創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點,爲我們帶來心靈的震撼,進而喚起無盡的遐想。但在我們實際的音樂課教學中,音樂則不再發揮着那樣神奇的魅力,這是因爲:把音樂作爲一門課程來進行系統地學習,它本身賦予人的自由想象空間就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定限制。因此,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以實踐性課堂結構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

一、音樂教育的現狀

隨着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是素質教育的不斷向前推進,近年來,音樂教育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各級教育機構制定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有效地推動了整個學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基礎音樂課程體系所存在的諸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在音樂學科領域中同樣存在。其主要的、突出的現象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片面理解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目標。

在一次某省的音樂賽課中,有一堂國小六年級的音樂鑑賞課因其教學設計合理、課堂氛圍活躍、德育目標明確等獲得了較好的評價。的確,從對一堂課的評價標準來講幾乎無可挑剔,而且“育人”思想貫穿始終??,但是有一個細節讓我生出無限感慨:在欣賞完家喻戶曉的《春節序曲》後,老師讓學生髮表感想,同學們都以“鑼鼓喧天、載歌載舞、嬉戲玩耍”等喜慶的語言博取了老師的點頭認可和微笑讚許。然而一個胖胖的小男孩舉手說:“老師,我認爲他們在打架”,老師的微笑僵住了,“他們就是在打架,上一次我家樓下的棒棒軍打鬧時就這樣,當時我還在家做作業呢!”小男孩的臉已經漲得通紅。最後老師仍然沒有領情,以這首曲子的真實背景否定了小男孩的創作性體驗。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語文、數學等工具學科,在最具創造性特點、最需要想象力的音樂學科領域中也凸現出來了,由於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的音樂教學習慣以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爲主要方式,這種你教我學、我講你練的灌輸式教學牢牢地禁錮着學生的思維,學生只能惟師是從、惟書是從,只能被動地接受一個“標準答案”,而不是創造地表達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見解。顯然,這種死記硬背、陳舊落後的教學方式不符合現代教育的精神,更是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二)忽視音樂的審美體驗。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各級教育教研機構對音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強學生的綜合技能訓練。於是老師便“講理論、訓練視譜”,甚至強化訓練所謂的“鋼琴彈奏方法、歌唱發聲技巧”等,在教學內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與專業藝術院校幾乎相近,使學生接觸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樂;同時,教學方法上,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主動參與;重知識技能的訓練、輕對音樂的表現,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悅過程等。如:一位老師在講解3/4拍子的含義時,不停地強調“以四分音符爲一拍,每小節三拍,強弱規律是強、弱、弱”,而幾乎沒有引導學生感受3/4拍子的音響效果,顯然,學生懂得了知識的含義,卻無法有效地運用於演唱或演奏中,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音樂的實踐體驗,因此理論顯得死板而導致音樂失去感染力。這種理論化傾向的教學模式,對音樂課程自身的價值與教學目標的實現設立了一定的障礙。

二、音樂課程教學本身具有它的特殊性

音樂既不是單純的歌唱、彈奏等方面的技能課程,也不是單一的理論學科,而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以美育爲基本屬性的音樂學科,在其教育、教學形式與過程中,與其他學科有着顯著的區別,那就是:淡化傳統中那種赤裸裸的知識傳遞過程,代之以師生雙方主動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動。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音樂美,即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情與美的這種不解之緣,決定了音樂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只有優美的曲調,才能產生動人、感人的藝術魅力。因此,音樂教學應在啓迪、激勵、喚醒、感染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因爲音樂具有其自身的價值:

(一)審美價值

在生活中,音樂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輕鬆、愉快地享受着它帶給我們的所有感受,而一旦搬上講臺,音樂就成了學生必修的一項工具學科,甚至成了“輔德”的武器,其自身的藝術魅力卻被忽略了。應該說,音樂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樂教育的長處在於給學生觀念上以情感的支持和美的體驗,因此,音樂教學應堅持以審美教育爲前提、充分揭示音樂要素(節奏、節拍、旋律、音色、和聲、力度、速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以整體的方式來體驗音樂,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產生情緒的反映和情感的體驗。

(二)創造性發展價值

首先,音樂的產生過程就是全部的創作過程,學生的表演或欣賞都必然伴隨着創造性的表現和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其次,音樂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任何一首作品,有多少聽衆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感受,有多少表演者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藝術風格,這一特徵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學科較大的優勢,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我們提出音樂不謀求統一答案,音樂課儘量不接觸真理;其三,音樂的.特殊功能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熱情,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故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方面的作用不應該被忽略。

(三)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引起人們關注的音樂要素也很多,比如學生在學習電子琴的過程中,首先關注的並不是電子琴的演奏技巧,而是這種高科技的樂器的演奏效果帶給他們的震撼,從而引起了對電子琴的學習興趣,也爲學生提供了創造性表達個人情感的可能性,同時在這種表演過程中,也激發了學生當衆、自信的表現慾望,因此,在教學形式上常常以集體的方式進行,需要學生牢固樹立羣體意識,大量個人、小組音樂活動的產生,成就都靠集體力量獲得。這種相互配合的羣體活動,也是一種以音樂爲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助於人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展現。

三、感受與鑑賞是培養學生熱愛音樂的基礎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徵。既然聽是一切音樂實踐活動賴以進行的基礎,那麼聽覺感知便成了

學習音樂的先決條件。唱歌、演奏樂器、識譜等均離不開聽覺的主導作用,音準、節奏感、聲音表現等諸因素也都需要由聽覺來鑑定和調整。在音樂教學中,以欣賞作爲前提,目的是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感受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進而對音樂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與評價。可能有人會說:不講解又怎樣使學生理解音樂呢?“請相信學生的能力。”有一位心理學家說:“在沉默中聽偉大的音樂作品而不加以評論也有巨大的教育價值??因爲偉大的音樂作品總會給人以深刻印象的。”當然,這樣說並不等於就可以忽視講解和技能訓練的作用,因爲在教學中,討論和講解終歸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們與對音樂的整體鑑賞有了相輔相承的作用,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擺正聆聽與討論講解的關係。比如學生通過欣賞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產生對嗩吶這種樂器的興趣,並對與之相關的如嗩吶的特徵、音色、樂曲的創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識都有了想了解的渴望,把這些作爲討論的問題,然後把答案與音樂的音響效果結合起來,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且對他們以後深入接觸理論知識、或者在彈奏作品時的處理都會有很大的啓迪作用,所以,只有緊密地圍繞着感受與鑑賞來進行和展開音樂教學活動,才能跟上音樂藝術的規律,使音樂教學收到良好的成效。

總之,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合理的課堂結構,充分利用音樂自身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對音樂的情感體驗親身參與音樂活動開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進而對知識的渴望,來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也就有可能學得積極主動,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音樂調查報告2

爲了瞭解課程試驗前學生音樂學習的情況,爲《音樂課程標準》的實施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我於20xx年6月在我校抽樣調查了八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狀況。瞭解了我校學生的現在音樂學習興趣和學習狀況,以及影響他們學習興趣的成因。爲進一步探討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做準備,以利於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教育技術和手段,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要解決困擾教學成效的難題,必須通過對中學生學習興趣的現狀作必要的調查和研究,在掌握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措施,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和發展,讓學生掌握更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我們此次調查的目的。

一、調查方法

(一)抽樣

本次調查對象主要是八年級學生,抽取了八年級的4個班,其中重點班一個,共計回收有效調查答卷135份。

(二)調查方法

對所抽取的班級與班主任一起商定,直接到教室,班主任、任課教師都回避,採取問卷方式直接調查。每個班調查時間爲10—15分鐘。說明調查意圖,讓學生打消顧慮,然後發給問卷。在學生答問卷時,鼓勵學生把自己音樂學習中的苦惱、音樂老師對他(她)的不恰當要求,以及自己對音樂教材的希望寫出來,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所調查的4個班,學生配合都比較好,氣氛普遍很活躍。

二、調查結果

(一)學生音樂學習態度與情感方面

1.學生學習音樂的自我感覺

項目

自我感覺有

興趣

自我感覺很

愛學

學習音樂困難

但願意學

不願意學聽到音樂就厭煩

百分比

66.9%

21.6%

8.7%

2.8%

2.在所有學校課程中,最喜歡的科目爲音樂的學生佔26.5%。

3.課後喜歡問音樂問題的學生佔29.2%。

4.遇到音樂問題總是努力思考的學生佔66.0%。

從上述數字不難看出,真正對音樂學習感興趣、有信心、且自己感覺音樂學習良好的學生在20%—30%之間,60%多的學生能按老師的要求努力學習。

有學生寫道:“有時一首好聽的歌,自己會唱了,就會高興幾天。”

遺憾的是,有11.5%的學生處於無可奈何的學習狀態,他們對自己的音樂學習缺乏信心,缺少興趣。這些學生在問卷中寫道:

“我覺得音樂是一門令人愉快的學科,但每次音樂課上老師的音樂知識講座讓我煩。”

“我儘管很喜歡音樂,但樂理學習最討厭,我覺得只有想成爲音樂家的人才能學好音樂。”

“音樂我喜歡,爲什麼不喜歡音樂課呢?這就是我的苦惱。”

還有一位淘氣的男學生請他將其苦惱寫下時,他思考了幾分鐘,最後只寫下了“唉!一言難盡。”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本來對音樂有好感的同學由於各種原因,正在退出音樂愛好者的行列。

(二)對音樂學科和教學內容的看法

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程度,與其對該學科特點、作用的認識,對教材喜好密切相關。

1、學生對音樂作用的.認識

認爲音樂能培養高尚情操的學生佔84.4%;

認爲音樂對人的性格有影響的學生佔71.3%;

認爲音樂對生活有廣泛作用的學生佔77.9%。

這就表明約80%的學生對音樂學科有好感,這些學生從主觀願望來說是覺得應該學好音樂的,這就爲音樂課程的開設奠定了廣泛的羣衆基礎。

2、對現行教學內容的愛好

實際上,學生大都喜歡音樂。而同時,學生大多不喜歡音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們寫道:

“樂理題太難,書也看了,還是不懂”;

“我對音樂感興趣,對樂理一竅不通,碰到視譜就頭痛,上音樂課的感覺差透了,簡直難以用言語表達。希望對音樂課進行改善,或者不學樂理”;

“我從國小到七年級都對音樂感興趣,可看到音樂知識就頭痛了”;

“樂理總是不懂,希望不要這些讓人不懂的東西”;

“對於我們這些國中的學生來說,樂理沒有用,多聽多唱好聽的音樂、歌曲,多好”;

“我覺得音樂教材的內容太土,離我們太遠,學起來沒有一點味道。總而言之,我對音樂沒興趣”。

對於課外音樂學習,從答卷中看,學生對通俗音樂十分感興趣,但十分不瞭解。

3、對音樂教科書,53.3%的學生感覺是枯燥無味,有97.5%的學生喜歡課外的一些音樂。不少學生寫道:“音樂教材,離實際生活太遠,不想去看”。

(三)對音樂課堂與音樂教師的看法

好的音樂教師常能培養出大批的音樂愛好者,而愛好音樂的學生也大都喜歡上音樂課。調查對象中,有67%的學生盼望上音樂課,而有19.7%的學生覺得音樂課枯燥無味,課堂氣氛沉悶,“老打不起精神”。教師滿堂講的做法還十分嚴重,課內可以隨時提問的比例爲39.5%,而課後有機會與教師談些有趣音樂話題的學生只有30.3%,部分學生對音樂課不甚滿意,與音樂教師較爲疏遠。

三、幾點感想

本次學生音樂學習狀況調查及結論,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啓迪。

(一)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的調整必須跟上時代發展

1.音樂教育應全面考慮學生的情感培養、能力發展和知識掌握,能力培養的目標應加以調整,創新能力、情感體驗應加以重視。

2.教學內容不應精而深,而應面廣一點,並能體現音樂對人身心陶冶的作用和價值。

(二)教材與課外音樂知識的融合

1.在教科書的基礎上進行填充實現多樣化,並不斷有所發展更新,而不是同一模式的多本化,進行試驗。

2.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要生動活潑,讓學生喜歡音樂教材。讓學生體會音樂的文化價值、實用價值,領略音樂的趣味。

(三)大力增強教師的民主意識,適應學生心理髮展

學生情感培養與課堂上師生的民主平等很有關係,應隨時在實驗中對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狀況的調查,改善師生關係,真正把學生的發言權、思考權、聆聽權、選擇權等權力科學地、藝術地交給學生。

四、結論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音樂教育已廣泛進入社會各家庭中,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但也出現了一些不盡人意的情況,一些有條件學習音樂的同學家長爲了等級證書而讓他們枯燥的學習音樂,從而損害了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有些同學則因家庭環境不具備而缺乏學習音樂的條件。更有許多同學由於緊張的學習而無暇顧及,使得不少同學對音樂缺乏興趣。

在中學音樂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作爲教師應注意下列問題。

1.充分調動和利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加以積極正確的引導,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同時又要嚴格要求,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發揮音樂課代表和音樂積極分子的模範帶頭作用,起到以點帶面的功效。

2.從學生的選擇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希望學校開展校園音樂節活動,從聽覺上來感受音樂的魅力,而不是像聽講座一樣只從平常的音樂知識的閱讀來了解音樂,應該從這下手,讓學生產生更大的興趣。

音樂調查報告3

在民族音樂學課題研究中,爲了體現應有的學術研究價值,音樂調查報告比較注重調查目的、過程、方式、方法的概括介紹以及調查結果的分析歸納,絕大多數調查報告都相應地在標題之下采用常見的“前言(緒論)——正文——結語(總結)”這樣的格式(或最後再帶一個“附錄”)。

第一部分“前言(緒論)”

首先陳述調查目的,開門見山地說明此次調查的原因、對象、需解決的問題、意義和方式方法,其次介紹此次調查的時間、地點、範圍和過程。

第二部分“正文”

是調查報告的主體。此部分一般將調查結果分析歸納爲若干方面,每一方面突出一箇中心內容,用數碼或小標題分段,逐項加以陳述。各項內容力求做到先後有序、層次清楚和互有照應,文字、圖表和樂譜根據內容要求可以並用。在寫法上,每項內容可先列舉事實,後予以歸納總結;也可先歸納總結,後列舉事實。

第三部分“結語(總結)”

是全篇報告內容的概括總結,展示對這次調查的初步看法、不足之處和有待繼續深入調查的問題。

“附錄”部分

可列亦可不列,視調查報告撰寫的需要而定。凡是與調查報告內容相關的但又不在正文出現的'文件、文獻、參考書目、註釋等,一般都應在文章最後作爲“附錄”而予以列出。例如柯琳所撰《白雲觀道教法事科儀調查報告》,文體格式即爲這種不帶附錄的三部結構。報告前有一段緒言,其後有三個題爲“法事科儀的內容與規模”、“法事科儀的結構和必備用品”、“法事科儀的程序”的段落,這是用三個小標題爲目來逐項加以陳述的正文;最後一段是結語。全文爲純客觀的文字描述,不作考證、研究和評論,在正文中另列有圖表和樂譜。

音樂調查報告4

今年3月,爲了解我區音樂教師教學現狀,我們對來自全區中國小音樂教師作了專題調研,並對調查結果進行細緻整理和統計分析。

一、調查方法

本調研通過編制“福田區音樂教學現狀”教師調查問卷,從各維度的比率進行縱向、橫向對比,瞭解中國小音樂教師音樂教學的現狀與存在問題,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對策。

(一)問卷編制

福田區教研中心楊嶽軍老師與口風琴特色教師工作室全體成員組成一個調研小組,首先展開廣泛的討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平時的所見所聞,初步提出: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課程與教材實施、教師課前準備情況、課堂教學情況、教學質量評價、科研與校本研修、課外活動情況、教師業務提高、音樂教師職業幸福感等九個維度對我區音樂教學現狀進行調研。依據上述九個維度,初步編制出一份包括47個項目的“福田區音樂教學現狀”教師調查問卷。請有關專家(1人)、教師(8人)對每個項目的可讀性和適宜性做出評議,刪除其中語義不清或重複的項目8個,並對一些項目的表達方式進行了修改,20xx年3月,最後整理形成包括九個維度、39個項目的調查問卷。

(二)測量

對來自我區各個不同的中國小音樂教師發放問卷79份,有效回收75份,有效回收率爲95%。其中高中5份,國中15份、國小55份。

二、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

1、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在參加調研的75名中國小音樂教師中,只有5名男性,佔6、7%,而女性佔93、3%,尤其是國小中參加調研的55名教師全是女性。我區音樂教育師資隊伍男女結構失衡,中國小音樂師資幾乎清一色的"娘子軍"。缺少了男性教師的音樂審美教育,終歸是少了些與溫柔、纖細共同構成的陽剛、粗獷之美。

這種陰陽失調是社會現象。從高校的招生數據說明,家長對人才觀的心理因素占主導地位,造成了這種惡性循環的局面。但並不意味着院校、社會可以漠視這個問題,人才性別比例的相對平衡纔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

2、職稱、學歷、年齡結構良好

教師的職稱、學歷結構基本反映教師隊伍總體的學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均衡的年齡結構應該呈正態曲線分佈,30—50歲被認爲是教師的年齡區,應該成爲教師的主體。調查結果顯示,30—39歲的教師佔45、3%,40—49歲的教師佔38、7%,從事音樂教學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師佔77、3%,本科學歷達到84%,中級職稱達到68%,高級以上職稱達到24%,也就是說:80%的音樂教師正處於綜合區。

這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教師隊伍,在個人素質、經驗、精力上都有很大優勢,把這支隊伍很好地武裝起來,爲他們創建個人發展的良好平臺,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的光和熱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將是音樂教育領域的福音!

(二)音樂課程開設與教材實施

1、個別學校仍然存在陰陽課表的現象

國家教育部規定:必須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結果反映,按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音樂課的有97、3%,還有2、7%的學校實行陰陽課表,這種情況發生在國中學校。可想而知,有的國中爲了升學率,長期佔用音樂課作爲升會考試科目學習陣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剝奪了學生音樂學習的權利,也剝奪了音樂教師教學的權利,因此,教育部門應該加強管理,採取過硬措施,勒令停止這種侵權行爲,還教育的公平。

2、國小音樂課程計劃不合理,音樂教師被逼換崗

我區國小音樂課程計劃執行(3—6年級第一學期每週2節,第二學期每週1節)的安排,美術課程則相反,是不是意味音樂、美術老師可以互換?各個學校在排課中也是焦頭爛額,做法不一。有的嚴格按學期執行,課程每學期一排;有的按學年執行,就是說本學年安排一節音樂課,兩節美術課,下一學年安排兩節音樂課,一節美術課,課程一學年一排;有的學校實行單雙週排課制。不管是哪一種排課都無法減少矛盾,在一所學校中的音樂教師資源時而緊缺,時而有餘,單雙週排課制更是一週閒死,一週累死,老師們怨聲載道。調查結果超過一半的中國小教師反對這個課程計劃。許多音樂教師爲了生存只能跨學科、跨領域教非本行學科,國小教師最爲嚴重,佔42%,主要任形體、書法、科學、美術、綜合、體育、品德等學科。

國小教師從“萬金油”年代走向專業化道路,再向“一專多能”發展,無疑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但現代教育對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教師對其它學科的教學表現得無所適從,再說,如果兼任課程不是長期的工作,只是臨時兼任,教師教學責任心放鬆,加上學校對這些學科不重視,重安排輕管理,根本無法杜絕教學的'隨意性。

3、對教材內容實施不一致、教學質量難以比較

課程計劃的更改並未使教材改變,現行教材仍然按每週2課時配置,當課時與教材不匹配時,音樂教師必須依照一定的原則進行節選教材。調查結果表明,6、7%的教師憑自己的喜愛節選教材,56%的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節選教材,34、7%的教師對照課標要求節選教材。調查結果還表明,65、3%的教師認爲教材中的歌曲無時代性,學生不喜歡,25、3%的教師認爲教材中的欣賞曲目的分析不詳細,22、7%的教師認爲教材缺乏參考資料,因此,教師在備課中需要花很多時間找資料。這就說明教學的不一致性,隨意性較強,因此導致教學質量檢測無可比性。

(三)課堂教學準備工作

1、對課前準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出,有20%左右的老師在備課的問題上是應付檢查,32%的教師對教材一般熟悉,有36%的老師對教材中的音樂只是一般熟悉,只有10、6%的老師把時間重點花在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上。音樂是人類古老、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備課不是爲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喜歡上音樂課,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全部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沒有認真嚴謹的備課態度是不可能出一節好課的。

2、關注音樂太少,關注學生不足

近50%的教師在備課時,不關注學生的興趣,對音樂熟悉不夠,而重點關注尋找課外相關知識、選擇教學策略、策劃學生活動上。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師在備課中重點把時間花在音樂以外的外在事物上,而忽略了音樂本體和教材以及教學標準。

(四)音樂課堂教學基本情況

1、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有待轉變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廣大中國小音樂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步有所提升,教育行爲也有所改善,音樂課堂教學出現了新的面貌。但是,我們的音樂課堂也還存在着重視學科綜合忽視音樂本體、追求形式花哨忽視教學實效、關注教學任務忽視因材施教等等問題,其主要原因還是我們許多音樂教師教育觀念依然比較陳舊,在教學實踐中對新課程改革的許多觀點,理解不深。數據表明,音樂課堂中經常運用新課改倡導的合作學習方式的教師只有45%,35%的老師只是偶爾運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輔導的老師爲40%,一大半的教師偶爾纔會輔導。

2、教材內容比較陳舊

大部分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音樂課堂時常會出現學生厭學的現象,這對音樂課堂提出了質疑。學生厭學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師的專業素質、課堂管理水平,但更多的是現行的教材內容不適應當代孩子的需要。新課改以來,音樂教材中的老歌數量有所減少,較爲流行的曲目有所增多,但總的來說比例仍不夠大,且所選的流行歌曲,相對也是比較老的歌。調查反映有44%的教師認爲學生對音樂課厭學是由教材內容引起。

3、器樂教學依然薄弱

我們從調查中看到,學校全面開展口風琴、豎笛、口琴等器樂教學的僅爲10%,有59%的學校是沒有進行任何器樂教學。地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中心城區的福田尚且如此,可見現行學校的器樂教學狀況是非常薄弱的。

(五)學校各類課外活動開設情況

1、傳統常規多,精品特色少

從統計表中可看出,77%的學校組建了合唱隊,57%的學校組建了舞蹈隊,只有少數的學校組建了管樂隊、民樂隊等。從近年的各類比賽中瞭解到,我區的精品節目、特色節目呈萎縮趨勢,而寶安、平山、龍崗這樣的新區不斷出新,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勢必落後於人,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根源,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重振我們的雄風。

2、教師壓力大,學校重視少

課外音樂活動是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和表現能力,還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審美體驗,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統計結果表明,部分學校對課外活動不夠重視,只片面地要求老師出成績,有56%的教師除完成正常的課時教學任務外,還早晚蹲點在學校的排練廳,工作強度和壓力非常大,而學校根本沒有任何的補貼。

(六)音樂教學質量評價方式

1、單一的評價方式仍然佔主流

有8%的教師只運用閉卷考試、7%的教師只運用開卷考試的方式,有28%的教師只運用唱一首歌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只有15%的教師採用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質量評價。由此可見,這種老套的一首歌或一張試卷評定學生一學期成績的辦法,仍然佔有很大的位置。

(七)教育科研與校本研修

1、課題立項少,科研意識差

20xx年起,我區轟轟烈烈地進行了一場科研興校的革命,一時間課題滿天飛。做科研型教師又提出了多年,我們回頭看看走過的教育科研之路,只有10%左右的教師曾經獨立主持區級以上課題,也就是說獲得科研立項的課題就是屈指可數的幾個。經調查,有61%的教師有機會也能積極參加課題研究,但又認爲開展課題研究的有很大的困難:19%的教師認爲領導重視不夠,48%的教師感到缺乏相應的推動和鼓勵政策,40%的老師則認爲專業引領力量薄弱。以上數據在一定層度上說明:要調動老師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學校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以激勵爲主的教科研評價機制。只有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教科研纔有方向和目標,纔有基礎和活力。

2、基層管理弱,研修不得力

調查結果表示,作爲學校常規的教研活動,也就是校本研修,卻有48%的學校是偶然開展且收效小,近10%的學校根本沒有舉行校本研修活動,形同虛設,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重視不夠,對教研組管理不力,調查結果反映出不少學校不能將教科研活動經常化和制度化,各校開展教科研活動的實效性差距很大,校際組際之間也極不平衡。

(八)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1、缺乏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積極性

調查結果表明,竟然有37%的老師只偶爾或從不閱讀各類雜誌報刊書籍,高達56%的老師只偶爾寫教學後記和反思,甚至還有1、8%的老師從不寫、這個比例是驚人的,作爲老師,如果自己都是一潭死水,還能給學生清泉嗎?是什麼導致這樣的結果呢?老師生活安逸穩定,無危機意識,嚴重缺乏學習積極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2、熱衷於聽課評課、磨課上課

我區音樂教師自身素質良好,基本都能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探索實踐,其中,45、3%的教師認爲多上課、磨課是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方式,53、3%的教師認爲多聽課評課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方式。從調查結果表明,老師們認識到課堂教學是主陣地,只有守住這塊試驗田,教學的生命纔會有光彩。

(九)音樂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從調查結果來看:90%以上的教師比較喜歡自己的職業,喜歡應該與成果成正比,可近50%的教師只感到偶爾或沒有成就感,足以證明教師沒有滿足於現狀。

三、討論與建議

(一)統一課程與教材,規範教學行爲,加強質量監控

1、強烈要求區內統一課程安排

課程計劃是課程實施的綱要性文件,現行國小音樂課程計劃如果無法改變,則實行區內統一課程安排,避免各校之間音樂課程安排的不一致性,遇課時與教材不相匹配時,組織研究小組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節選合適的教材統一教學,這樣有利於各校之間教學步調的一致性,有利於音樂教學質量的統一監控,否則,各校的課程計劃不一,教學進度不同,教材內容各異,教學質量無法進行橫向比較。

2、加強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

研究表明,音樂教師研讀課標的很少,必然對教學要求和目標不明確,對於學生的學業評價仍然採取如一首歌、一張卷的單一的、老套的方式,無法對學生的學業作出正確、全面、綜合的評價。建議建立各年級各學期的評價達標樣本供各校參考,先做到規範評價行爲,保證教學質量。

(二)以教材內容爲藍本,建立大量相關配套音像資料庫

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學生和老師不滿教材的編寫和參考資料不是少數人。現行教材中的部分歌曲和欣賞曲目歷史較長,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要求當代的學生去體會、感悟幾十年前的事情,與自己的長輩那個年代的音樂產生共鳴,確實不容易。這樣的音樂學生很難接受和喜歡,教師更難於有效教學。尤其是相關配套音像資源太缺乏。教師平時教學任務繁重,備課時間有限,雖希望能利用更多的教學資源,給課堂教學提供更多保障,無奈庫存太少,無法選擇和綜合利用。由於參考資料的匱乏,教師難以深入瞭解音樂的深刻內涵,教學必然出現隨意性、不紮實,學生更是一知半解,教師也因此總是怪罪於教材編寫不當。

其實,藝術的存在總是有其不可代替的價值。我們的研究既然爲教學服務,就應該以教材內容爲藍本,廣泛地搜索與之有關的教學資源,建立資源庫,供廣大音樂教師整合利用。

(三)加強名師工作室建設,鋪就教師專業化成長道路

目前,我區成立了“劉宏偉特級教師工作室”、“陳秀清口風琴特色教師工作室”兩個名師工作室,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劉宏偉特級教師工作室”已經進入第二輪工作,爲我區培養了多名在全省、全國獲獎的名師,同時也帶動了一批有共同志向的老師,爲音樂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很好的渠道。

1、成立多個不同的音樂特色教師工作室

前面提到,我區有80%的音樂教師正處於綜合區,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教師隊伍,在個人素質、經驗、精力上都有很大優勢,許多老師彈、唱、跳的能力很強,專業水平也很高,也很敬業,可以建立多個如合唱教學、器樂教學、舞蹈教學方面的工作室,各個工作室的5—8名成員就是一個研究小組,再以點帶面,教師隊伍必然強大起來。

2、藉助名師工作室的力量開設專題培訓

加強實用性培訓。教師是課程改革的生力軍、實施者,沒有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探索創造,課程改革不可能成功。目前,我區的培訓力度不斷加強,老師比原來有了很多學習的機會,但是整體感覺實用性的培訓不多,尤其是爲教師提供學習、借鑑的實踐指導少,使新課程所倡導的新理念得不到充分的落實。雖然有報告、講座、觀摩課的形式,但缺乏有效的研討,培訓的內容和方式並沒有真正符合教師的實際需要。調查結果說明教師們很熱衷於聽課評課,而工作室成員每學期都承擔研究課公開課的任務,每次的活動都可以擴大化,讓更多的老師有聽課評課的機會。

建立技能專題培訓。教師的素質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是帶有決定性的。音樂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彈、唱、跳”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教師喜歡專業培訓,因此,我們可以藉助名師工作室的力量開設專題培訓,如“劉宏偉特級教師工作室”的“中華民族調式鋼琴即興伴奏培訓、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知識講座、中華民族舞蹈律動培訓”,“陳秀青特色教師工作室”的“如何在音樂課中進行口風琴教學、如何開展科研課題研究、音樂課中的口風琴合奏教學”等等。

音樂調查報告5

一、調查目的:

掌握xx中學高中學生對流行音樂中的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看法,瞭解xx中學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二、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12至20xx年10月13日

三、調查地點:

xx中學

四、調查的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調查對象:xx中學高中部學生

一般情況:這部分人大都在17至20歲之間,其中以高二學生爲主,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道德修養,而且大都喜歡流行音樂,但對傳統文化了解不夠。

五、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時在xx中學高中部,隨機選擇高中生當場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的形式。全校共發放調查問卷350份,回收率達91。4%。

六、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瞭解高中生如今對流行音樂中的傳統文化的瞭解程度;對流行歌曲的態度和對古典音樂的瞭解,對流行音樂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的看法,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瞭解,起源等。問卷共向調查者提出了20個問題。

七、調查結果:

本人就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得出:從學生認爲如今流行音樂中的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來看,有96%的學生認爲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只有2%的學生持不重要的`態度,說明高中生對我國流行音樂中的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持有較強的責任感,也有少數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予以忽視.有73%的學生認爲中國的傳統文化有糟粕也有精華,我們接受時要有所揚棄,只有26%的學生認爲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應以繼承發揚爲主。37%的學生對古典詩詞曲賦或小說比較感興趣,47%的學生對民族音樂或樂器比較感興趣,16%的學生認爲名曲戲曲很有趣,也有54%的學生對書法比較感興趣,這還有42%的學生對國畫及傳統節日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有27%的學生認爲玉器及瓷器比較有趣,14%的學生熱衷於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僅有13%的學生對其他的傳統文化也比較感興趣。說明了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較深,並存在着廣泛的興趣。

有38%的學生對中國古典樂器持一般態度,但是對名曲會考慮聽一下,36%的學生比較喜歡,並停過一些中國古典器樂,有6%的學生很喜歡聽過很多中國古典器樂,繩子可以辨別出曲名。有94%的學生認爲當今社會流行文化與古典文化融合的現象很好,僅有5%的學生認爲不太好實在糟蹋古典,有66%的學生認爲加入中國元素的流行音樂有利於弘揚本民族文化,很好,並有26%的學生持不反對好聽就好的態度。說明我校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知程度有些淺顯,但大多數學生對於流行音樂中融入傳統元素持支持的態度,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在做此次調查前,有60%的學生大概瞭解傳統文化包含哪些方面,僅有6%的學生很清楚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內容。面對傳統文化的未來有60%的學生認爲傳統文化將逐漸受到中國人民繩子世界人民的推崇,有47%的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與外國先進文化會更傾向於中國文化,只有6%的學生會更傾向於與外國文化,52%的學生認爲當代的傳統文化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也有28%的學生認爲正在消失。說明學生對關於傳統文化的知識的瞭解意識淡薄,但有多數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未來持樂觀態度,也有少數學生爲傳統文化的未來擔憂。

有60%的年輕人認爲傳統文化漸漸淡漠的原因是沒有網上的教育體制弘揚,並且覺得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太老套了,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夠,71%的學生表明願意瞭解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因爲畢竟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有24%的學生想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但苦於沒有良好的宣傳環境,說明完善的教育體制和良好的宣傳環境,有利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的瞭解,有利於弘揚和培育優秀的傳統文化。

八、調查體會

通過這兩天的調查,就調查結果來看,瞭解到學生對於流行音樂中的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相對淺顯。對傳統文化抱有可有可無,無關緊要的態度,這使我們很擔心。學校應該加強在這方面的宣傳,而且傳統文化作爲我們五千年來從未間斷過的文化,每個人都不願意看見它就在我們這一代消失,所以我們想要通過現代流行音樂特有的親和力,來調動現代高中生對了解傳統文化的興趣,從心底想要來保護和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不要再讓我們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消失了,希望可以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對我們這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積極影響,從而可以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希望可以通過這次活動使傳統文化可以在我們90後普及,希望可以讓所有人來保護和弘揚它,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不斷髮揚光大,並希望中國更加強大,中華文明可以永不間斷的延續人間。

音樂調查報告6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萬物之始,先有節奏。德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奧爾夫更是提出了“節奏第一”的口號。對於低年級學生,通過啓發和引導,培養他們對節奏的創作意識和創造才能,讓他們感受到音樂是美好的,但也不是隨心所欲的,因爲它有一定的“約束”──節奏。節奏訓練是國小音樂課的重要學習內容,小型節奏器音色豐富、簡便易學又易於尋找代用品,是音樂課堂常用的教學工具,廣泛應用於音樂教學的唱、奏、演、聽、創等音樂實踐中,對培養學生的羣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衆所周知,喚起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兒童對音樂的情感,是培養兒童音樂感覺和情感的金鑰匙,但是許多低年級學生欠缺音樂節奏感,不能操作簡單的打擊樂,更不能準確地表達音樂的節奏,所以在低年級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是十分重要的。

爲此,我做了節奏教學要融入豐富生動的音樂內容、要符合音樂課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有明確學習目的的創編、教師如何布臵任務與提出要求等方面的探索,嘗試着摸索和運用新的節奏訓練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尋求學生易於接受、樂於接受的節奏學習方式,達到提高學生音樂感受力,提升音樂表現力的國小音樂教學目的。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次我校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一)、探索國小音樂課堂教學中低年級節奏教學的基本原則。 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音樂教學中節奏教學的`重要性,準確的把握好節奏是國小音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音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進行節奏訓練,是節奏教學的基本原則。

1、在律動中感知節奏,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2、在音樂遊戲中滲透節奏訓練,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3、在歌唱欣賞活動中貫穿節奏,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4、讓節奏與生活緊密結合,巧妙設計節奏教學。

(二)、針對低年級音樂教學構建低年級音樂課堂節奏教學資源組件庫。

1通過多媒體及音樂包看文獻等收集整理有關音樂課堂節奏教學資料,並將其整理爲資源包,以便今後教學使用。

2、利用多媒體資源收集相關課堂實錄音像資料,以便在今後的實際教學中進行參考分析和借鑑。

(三)、發展出課堂中節奏教學實施框架和方法。

學習節奏不能脫離開實踐,相反,還在實踐中加以運用。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要最終還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感知、去表現、去應用,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發展出以下四點學習方法,並將其作爲實施框架運用到音樂課的節奏教學中去。

1、專門學習基本節奏以及由幾種基本節奏組合而成的節奏小組。

2、在遊戲中鞏固基本節奏以及節奏組合。

3、在歌曲中學會運用。

4、在創作中熟練掌握節奏。

(四)、探索更多樣更有效地教學模式和方法。

常規音樂課堂中的節奏訓練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如果此時不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去練,那麼教學效果肯定是枯燥無效的,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探索出以下兩點方法。

1、可利用客觀存在的節奏,建立學生心理恆拍

節奏是客觀存在於我們身邊的。如:脈搏、呼吸、日落日出、潮汐、鐘錶、火車勻速行駛等都是客觀存在的節奏。教師可利用這些客觀存在的,就在孩子們身邊的節奏,讓他們從小就建立一個心理恆拍。心理衡拍對於學生的節奏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相當於建立參照物。

2、節奏朗誦促進節奏訓練

奧爾夫在談到他主張的音樂教育方式時曾說:“原本的音樂是什麼呢?原本的音樂決不只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語言是人人都具備的能力。每個人自出生後有兩個基本的能力是“每個”家長都要教的:一是說話;二是學走路。 所以利用說話作爲起步的音樂教學,會使孩子們感到非常的熟悉、親切、它無需專門的訓練和技能技巧的準備,就可以開始音樂教學,學習中自然減少了心理障礙。這也充分體現了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原則:從孩子們熟悉的環境與事物入手。擇孩子熟悉事物作爲節奏朗誦最佳。例如小動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交通工具、成語等等都非常好。這些可作爲節奏訓練的最初階段,讓學生對節奏有最初的概念。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

本次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探索節奏教學模式和方法在音樂課堂中的有效運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節奏創造能力,節奏感、音樂感受力,使之都有所提高。

音樂的本質在於對情感的反映。人類通過身體將內心情緒轉爲音樂,這就是音樂的起源。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它是一種智力的過程,不如說是情感的過程。——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喚起人的音樂本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進而獲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同時通過節奏運動

的這種教育手段,可以使學生從小就開始在生理運動器官和思維之間構成一種自由轉換和密切聯繫的媒介,以達到身心的和諧發展。

(一)、通過節奏運動使身心和諧發展

隨着實驗研究的深入,音樂和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已經不只屬於音樂學習的範疇,它實際上是把音樂當作一種“人性化力量”,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必要手段。生命本身就是節奏,它由連續不斷的多重組合單位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同樣作爲由多種功能的綜合和矛盾共存的個體,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節奏。這種節奏是誰體節奏和精神節奏的統一,是潛意識的自覺和有意識的意志被同樣控制着進行交替。

(二)、通過節奏運動喚起兒童的音樂本能

音樂與身體運動的結合訓練特別適合於兒童的本能與天性。人無不具有天生的節奏本能,不過需要加以誘發和培養,進而爲音樂所用。 但是,孤立的聽覺訓練不會使兒童熱愛和理解音樂。只有從兒童本身所具有的節奏要素入手,以聽音樂和身體運動爲手段,才能喚起兒童天生的音樂本能。

音樂調查報告7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中國小生學習音樂知識和器樂已成爲人們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環。爲此,家長爲孩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取得的成效是:

第一,爲社會培養了大量音樂人材;

第二,爲下一代提供和拓寬了升學與就業的機會和道路;

第三,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但在教學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一,音樂知識的西洋化傾向,已對我們民族音樂構成了衝擊。

教學內容全盤西化,很難看到使用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教材,學生只會演奏這些教材中的部分章節,只知道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等……除了這些教材之外,不知道我們民族還有很多值得驕傲的音樂文化遺產。這樣長期下去,帶來的嚴重後果是學生不會演奏自己民族的音樂作品。

在強調民族性的同時,我們並不否認西方傳統音樂文化教材是西方一代代音樂家爲後人留下的音樂文化精髓,我們要讓我們的學生去學這些優秀的人類智慧結晶,但同時應注意逐步做到洋爲中用,融會貫通。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加強和提高對自己民族文化的學習和認識,更要把它溶化進我們民族音樂文化的血液之中,從而豐富我國的音樂文化,進而繁榮世界音樂文化。

第二,注重基礎知識、技能教育,缺少趣味性和想象能力的培養。

在當前器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一味強調技術訓練,已或多或少地忽視了音樂的趣味性和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有些教師和家長強迫學生長時間枯燥無味地去死啃一首首練習曲,純粹爲技巧而學習,這樣只能把孩子培養成演奏家,不僅使本來學習積極性很高的學生感到學習器樂成爲負擔,也使本來很活潑的學生失去了靈性。

現在有很多學生國小畢業時,就已經考過了八級、九級,有很紮實的演奏功底。但表現情緒在演奏樂曲中普遍死板,從內涵去分析缺乏美感,從理性上剖析缺乏對曲子的理解。很難讓人們聽到美妙的聲音和豐富的色彩,表達不出音樂作品深層次的情感韻味。

當然,技術訓練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終目的。教師在教學時,應儘可能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啓發和誘導學生,儘可能把作曲家寫在紙上的音符形象化、生動化,使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慾望下去練習,這樣才能觸及音樂的真諦,音樂的.精髓。日本著名的兒童音樂教育家鈴木靖一說:“重要的不是把孩子培養成專業音樂家,而在於培養優秀的業餘人材,這些人也能在他們所獻身的崗位表現出高水平的能力。”

第三,只管教學,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實用能力。

大多數教器樂、尤其是教西洋器樂的人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多數學生不會運用和發揮學來的技能、技巧。由於學生所學教材全是五線譜、固定調,所以學生不會看簡譜,不會用首調演奏,只會演奏出版的教材,遇上用簡譜譜寫的曲子時,便束手無策,無從下手,必須有專人把曲子翻譯成五線譜、固定調,甚至設計好指法,弓法纔會演奏。

這不是說學簡譜和學首調比學五線譜和固定調好,不是讓學生放棄學五線譜而去學簡譜,而是說兩種記譜方法和兩種唱法讓學生都會纔對。因爲學生將來不可能每個人都從事專業演奏,如果是搞業餘的話,簡譜和首調更爲方便,更具有實用性。教師不仿靈活一些,把同樣一首曲子用兩種記譜法記下來讓學生練習,這樣學幾首學生就掌握了。不一定要教給學生多深的知識,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方法和能力,告訴學生哪一種技巧適合去表達什麼樣的感情,使學生遇上一首樂曲時,能把平時的練習曲和音階中學過的方法和技巧運用進去,從而增強其實際能力和實用能力。

教中國小生學習音樂、器樂,並不是最終目的,在教學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使之成爲德才兼備的人材,這纔是最終目的。

說了是調查報告

就是需要你去詢問中學生的意見

製作一個提問表格 讓他們填寫他們的想法 然後集中彙總後 (也可以在qq上放這樣的表格讓他們給給意見)

音樂調查報告8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剛進入校園,就被優雅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學習風氣深深的吸引祝每一個學生都那麼純真可愛。初到班級裏來自學生熱情的歡迎掌聲,我真的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聽指導老師的課,每一幕,每一個瞬間,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對我來說都是那樣的深刻,至今還記憶猶新。指導老師非常關心我,細心指導,每次師範講課之前都要認真備課,上課前把她課上的重點,特點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提示讓我牢記。應該用怎樣的語言對學生說話,如果與學生溝通,真是面面俱到,着實讓我學到不少東西。

聽課實習完成之後,指導老師讓我一個走上講臺對着整個班級的學生。我一直都很緊張。直到走上講臺,我才發現一切並不是我想像的那麼可怕。從低頭一個人講,到很自信的自如的和學生溝通,是一個有點小困難但是完整也難忘的過程,就像一朵花,從含苞待放到正直花期一樣,是一個美好的過程。同學們很配合我的工作,上課認真聽我講,認真唱歌,積極回答我的問題。作爲一個新人,真的讓我感動。

據調查,80%的學生不喜歡音樂書的內容,15%的學生只喜歡個別章節,5%的學生沒有態度。如果我們不能改變大的環境,那麼我們只好通過改變自己的方式來改變現狀,這樣就需要更好的與學生溝通交流,多思考探索更新的教學方式以及靈活運用拓展的外界知識素材。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音樂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音樂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音樂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知識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背景的解說,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音樂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新知識,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感興趣。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爲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爲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爲語文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音樂調查報告9

音樂作爲一種情感藝術,可以通過其藝術感染力來滲透人們的心靈,在精神層次進行思想的交流,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使心靈得到感化,思想受到教育。音樂能提高大學生審美情趣、構建和諧大學校園,提高大學生智力、培養大學生創造力,更能幫助大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價值取向。

1調查目的

爲了能夠清晰的瞭解大學生音樂素養現狀,剖析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提高大學生音樂素養的建議與意見,我們課題小組深入我校大學生當中,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當代大學生音樂素養狀況進行了廣泛的調查。

2調查對象與方法

調查對象選取我校(湘南學院)的全日制在校20xx-2013級大學生,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50份,問卷有效率爲87.5%。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瞭解國內外研究動向與當前大學生音樂素養研究現狀,根據我校學生具體情況設計《大學生音樂素養現狀問卷調查》。

3調查結果

3.1基本情況

大學生的性別抽樣分佈爲:男性佔52.7%,女性佔47.3%;年級的抽樣分佈爲:大一佔41.9%,大二佔38.5%,大三佔8.4%,大四佔11.2%;專業抽樣分佈:醫藥佔45.2%,理科佔22.2%,工科佔14.5%,人文佔4.2%,社科佔6.4%,其他7.5%。

3.2大學生音樂素養現狀

五線譜或簡譜:222人(63.4%)的學生不會看五線譜或簡譜,60人(17.1%)只能看懂簡譜,68人(19.4%)都只懂一點點;

擅長樂器:267人(76.3%)的學生不擅長任何樂器,83人(23.7%)有擅長的樂器,其中擅長吉他的佔67人(19.1%),其他如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佔16人(4.6%);

歌劇:310人(88.6%)的學生不能說出歌劇作品,36人(10.3%)能說出1-2部歌劇作品,4人(1.1%)能說出5部以上,其中,以《白毛女》、《圖蘭多》見多;

戲曲劇種:67人(19.1%)的學生不能說出一個戲曲劇種,281人(80.3%)能說出1-3個,2人(0.6%)能說出4個以上,其中大多數人熟知的爲京劇、崑曲、黃梅戲;

音樂藝術形式:275人(78.6%)的學生對此一無所知,73人(20.8%)能說出1-3種, 2人(0.6%)能說出4種以上,其中聲樂、歌劇、戲曲出現度最高。

4調查分析

4.1音樂基礎知識匱乏

當代大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大部分學生最基本的樂理知識都不具備;對音樂的鑑賞水平普遍比較低,很多學生對著名歌劇、戲曲作品知之甚少;音樂技能掌握情況不容樂觀,只有少數學生可以簡單掌握一些相對容易的樂器,而對一些演奏技法難度較高的樂器基本不會。

在我國,由於長時間應試教育,很多高校將辦校的重點放在如何擴大建校規模和提高畢業生就業率上,而不是看重培養具有全面綜合素質的創造性人才,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不夠重視;高校音樂教育課程設置存在偏差,很多高校的上課內容主要以是樂理與音樂欣賞結合的欣賞課,課程設置較爲零散無規則,彼此間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繫,沒有從學生的需求和音樂素質的提升考慮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沒有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反而弱化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4.2大部分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古典、民族音樂無人問津

調查顯示,僅僅有2.9%的學生喜歡古典音樂,11.7%喜歡民族音樂,而流行和搖滾分別佔有63.1%、18.0%的大比例。由於流行音樂具有很強娛樂性和大衆性,歌詞也多以愛情爲主,比較貼近大學生,其朗朗上口的旋律與通俗易懂的歌詞更是受到了大學生的追捧。它雖然沒有培養審美情趣和深層思想教育的作用,但是卻可以激起大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古典音樂具有深刻內涵,經歷了時間的長久洗禮,是人類智慧結晶,更有利於提升大學生的氣質、思想深度、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同時有利於提高對音樂的鑑賞水平;民族音樂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徵、歷史的寫照、風采特色的展現、文化的傳承,所以當代大學生應該增強對民族音樂的瞭解,擔當起弘揚民族文化,傳承經典的重任。

4.3大部分大學生了解音樂方式單一

調查顯示,54.3%的大學生幾乎不購買音樂CD、DVD等音像製品,不到半數的大學生通過觀看演唱會接受音樂的薰陶。由此看出,當代大學生了解音樂的方式單一,組樂隊、自學樂器、參加音樂社團、觀看音樂會的氛圍很是淡薄,這種現象在非音樂專業大學生中尤爲突出,這對於提高音樂素養機會本來就很少的大學生來說又失去了自主學習音樂的氛圍,在這樣淡薄的氛圍下,也不利於高校開展音樂教學,無法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

4.4大部分大學生尊重音樂多樣化,追求健康音樂

超過半數的學生能支持“超級女聲”等音樂性選秀節目、“網絡歌手”等新派歌手;同時,60.9%的學生認爲音樂內容應該健康向上。由此看出當代大部分大學生接受能力強,能適應新時代產物,與時俱進,同時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點是當前現狀的好消息,大學生尊重音樂的多樣化,更有利於開展多元化的音樂教育課程,能更好地汲取不同音樂的特色,發展創造出新時代新音樂、新潮流。

音樂調查報告10

古人云“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一說到音樂,人們自然會想到音樂是一種關於聲響、情感的藝術。但人們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且也是一種語言形式,是人類心靈情感的語言、是全人類通用的語言。音樂作爲一門藝術在我們的情感世界裏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大學的生活裏,音樂在大學生的情緒、學習、課餘生活有着很大的影響。

(1)音樂與情緒

音樂作爲一種特殊的聲音對人體的情緒、思想和行爲會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有的使人安謐,有的使人歡欣,同樣有的使人悲傷。音樂是我們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音樂可以表達我們的思想感情,鼓舞我們的戰鬥意志。優美、輕鬆、愉快的音樂以使我們心情舒暢、視野開闊,給人以美的享受;雄壯、激昂、奔放有力的音樂會使人意氣奮發、熱血沸騰,精神煥發;優美輕鬆的樂曲會使人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驅散內心的憂鬱可。音樂可以使我們的情緒由愉快變爲悲傷,也可以使我們由悲傷轉爲愉快;可以使精神緊張,也可以使精神放鬆;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神經,解除痛苦,消除疲勞。當然,音樂也可以使情緒極度緊張,脾氣變得極度暴躁甚至可以達到不能自控的境地,從而有可能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說音樂在調動人的情緒,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影響。

在做《大學生音樂問卷調查》時,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在現在充滿青春活力的大學校園,音樂已經成爲當代大學生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調查的對象中,90%的同學認爲音樂是內心情緒的調節劑,很多同學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傷心的時候,音樂可以撫慰心靈的創傷;心情煩躁時,音樂可以放鬆人的心情;同樣在我們高興的時候,音樂可以提高我們的興奮度……調查發現,在大學生的生活中,80%同學都有聽音樂的習慣,而且在這些同學中,普遍都認爲在學習、生活中,音樂是他們很好的情緒調節劑。普遍認爲,大學生活是充滿活力的,音樂是維繫他們情緒變化的鏈條。在生活中,大學生的心理逐漸走向成熟,在情感方面也會有着很多自己的看法和處理方式。在我們的大學生活中,有很多的情感問題會困擾着我們,可是在我們這個年齡,很大部分的同學都不喜歡跟人直接談心,他們就會找另外的發泄途徑。這個時候,情緒的調節是非常重要的。音樂,在這個羣體就發揮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調查發現,他們在心情低落的時候都會找一些輕柔的音樂來平靜情緒,調節煩躁的心情,他們普遍認爲音樂是很好的發泄途徑。在調查的對象中發現,大學生的生活是充滿想象的,65%的同學認爲在大學校園中音樂的美、音樂中的浪漫是他們大學生活的縮影,他們的浪漫或奮鬥史就可以在音樂中找到,也可以從音樂中找到浪漫的仿照,用音樂的情節表達自己的感情。

音樂是我們情緒的調節劑,也是我們大學生活中表達情感的想象。在大學的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受到學習上的困擾和情感的困惑。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同學會用音樂的魅力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在這大學情感非常豐富的時光,音樂可以很好地調節我們的情緒,讓我們的生活得到很好的滋潤和撫慰!

(2)音樂與學習

柏拉圖說:“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爲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樂不僅對我們的心情有着顯著的影響、陶冶我們的身心,而且對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會產生一定的作用。資料顯示,有大量的學生在做作業或看書時會選擇聽音樂,這樣會使緊張的心情放鬆。由此可知,音樂對學生學習生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有幫助的。

大家應該知道,音樂是一種沒有國界的人類通用的語言。不管你來自何方,也不管你使用何種語言,只要音樂在耳邊響起,我們就能夠從這旋律之間體會到作者傾盡其中的情感。

音樂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品質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同時適當的聽些音樂對於我們的學習同樣是有促進作用的。大家應該知道,音樂是古代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也許我們在電影、電視中看到那些私塾老師和孩子搖頭晃腦地吟唱文章、詩歌的時候會覺得可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就是這種你覺得可笑的學習方式,培養出了多少文豪巨匠。由此可見,音樂與學習有的時候是互相促進的。

科學研究也證明,音樂可以調整我們的心態,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記憶,可以讓我們以一種更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音樂可以營造最佳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依據在於。根據腦科學、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高效、最佳的學習狀態是放鬆性警覺狀態。

當用一種優美的旋律進行學習時,記憶力會大幅度上升,會讓我們學習的狀態進入一個良性的軌道。我們做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學習也是一樣,就像音樂的旋律,如果我們的學習方法違背了規律,奏出的音樂將會雜亂無章,學習就會變得沒有效率。所以音樂給學習的啓示是:如果想要有效率的學習,那麼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有自己的節奏和旋律。

音樂在人一生的成長中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爲,音樂是打開心靈之門的金鑰匙。音樂是富裕開拓性、創新性的,音樂本身對人有着特別強烈的陶冶作用,它鼓舞人們去奮鬥、去前進。

我們國家要培養的是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現在已經不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年代了,學習應該是寓教於樂的。我們可以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和感悟,增強自己的記憶力,使自己反應更敏捷,想象力更豐富,判斷力更迅速而準確,成爲一個具有一定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聰明人。同時,聆聽這靈動的音樂,可以創建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和藝術氛圍,使我們在精神上你能得到美的滋潤,使我們的身心感到特別親送愉快。美麗的音樂對我們內心的觸動,旋律以及歌詞對我們的感染,給予了我們一定的審美知識和審美觀念,懂得什麼事沒,什麼是醜,什麼是高尚的,什麼是一般的。這對於我們來說,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是起到積極的作用。

(3)大學生對音樂的瞭解和音樂對大學生生活的影響

根據我們的調查,有84%的同學都有學習某種樂器的意向,同時,90%的同學認爲學習一些音樂方面的知識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對陶冶個人情操,培養品質有巨大作用。

它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的課餘校園生活,同時也可以調節大學生們的情感,改善人際關係。

不管是喜歡樂器還是唱歌,還是單純的喜歡聽音樂,通過我們的觀察,這些同學對待學習和生活的心理狀態有着鮮明的特點和優勢。

在學習方面,遇到挫折的時候,音樂愛好者顯得比普通的同學要堅強和從容得多,他們要麼找一幫音樂愛好者去k歌,去發泄鬱悶的情緒;要麼找來一兩個樂器自彈自奏;要麼就取一個mp3,帶上耳塞,一個人靜靜地傾聽。而不經不覺間,他們的情緒已重獲平靜,受挫的心也已復原。

在人際交往方面,他們顯得比普通的同學更有修養,更溫和,更具親和力。據我們的觀察,他們的人際關係普遍都處理得很好,用同學的評價就是:“他(她)很會做人!大家都很樂意和他(她)交往!”

在校園生活方面,他們更是比普通的同學積極向上,勇於進取。在學校各種各樣的活動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們熟悉的面孔和忙碌的身影。

在社團或或者班級事務方面,他們也是其中的積極參與者。而在社團社幹或、班幹、系幹或者院幹方面做得比較突出,受到老師的一致的好評的也多是這些人。這因爲如此,他們給同學或者老師的印象總是多才多藝的。

在情感方面,這些同學在生活中表現出一個共同的特徵——在感情方面的細膩和敏感。而這使得他們在處理男女朋友的情感問題方面更多地關注對方,並以一種主動地方式與朋友接近,容易博得對方的好感。他們普遍對自己在校園裏面的情感生活感到滿意。

(4)建議

1、情緒急躁時,可以多聽一些節奏舒緩、能助人思考的音樂。比如一些古典交響樂中的慢板部分。

2、心情不好時,可以聽一些優美的輕音樂或嚴肅的古典音樂。比如貝多芬的奏鳴曲、肖邦和施特勞斯的圓舞曲或者柴柯夫斯基的作品。

3、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一些音樂知識,根據個人愛好學習一些樂器。

總之,音樂有着數不清、道不盡的神奇功效,它可以使一部電影變的驚心動魄,可以使一臺戲劇變的回味無窮,而這只是它千萬奇異功效的小小一隅。音樂不但能影響一個人的心情、學習和身體健康,我們要學會合理利用音樂的這些作用,讓音樂爲我們的生活增添姿彩。

音樂調查報告11

爲期將近兩個月的實習生活,我收穫了很多。在這期間,我通過整理和調查,也發現了現在在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 、課本知識深奧,要用對方法引起學生興趣。

現在的國中音樂課本的編寫很嚴謹,知識量也很豐富,無可否認課本很適合學生用。但是,我所在的是一個小縣城,在音樂課的投入上,不太可能有很多,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可能也無法與市中心相比。所以音樂課本對他們來說,拿到手時,可能很感興趣,翻看完後,會有一種挫敗感,因爲很多東西都不懂,書上的圖片也無法解答心中的疑惑。這就意味着,授課老師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對症下藥,在備課時,結合課本上的知識,一定要就其重點難點和偏點,在視覺和感官上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知識面,這樣孩子肯定會對你的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爲十幾歲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好奇心理很嚴重,我們抓住這一點來讓他們汲取更多的知識,這樣纔對得起自己上的每一節課。

二、要結合一些教學法來與學生互動。

在授課過程中,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和我們以前還是一樣,上課的時候光“動嘴”,完全沒有肢體動作和互動。在語文,數學等文化課中,確實也只能這樣。所以我認爲,作爲音樂教師,無論是讓孩子思維開闊也好,或者說是讓孩子把緊張的心情放鬆也好,適當的互動和肢體動作,在音樂課中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說,在學習一首新的歌曲時,教師可以不要採取你一句我一句的方式,而是改爲用歌詞想象力,來讓孩子表演每句歌詞的意思,然後邊唱邊動,我想這樣的話,不僅學習起來更快,而且效果更好。

其實在我看來,如果把唱歌或者聽音樂當成是固定的知識用來死記硬背的話,那音樂課本身的存在意義就沒有了。

三、音樂教師要學會發掘身邊的事物來幫助教學。

在我以前上學的時候,我的音樂老師很“可愛”,她老實說,“同學們,今天我們沒有書上寫的這些道具,所以我們就讀完這首歌,然後聽聽歌,好嗎?”她所說的那些道具,就是三角鐵啊,小鑼啊那些小樂器,其實現在我想來覺得很無奈。因爲還是有很多老師是這樣的,在這裏我沒有埋怨的意思,只是覺得,我們的方式可以變更一下。因爲我們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不是一定要那些小樂器才能完成的,我們可以找個樹枝,用敲桌子代替,也可以直接拍手掌代替。我知道這樣的音色可能達不到效果,但是至少孩子感受到了那個節奏是怎樣的,我們可以通過隨便任何物體的敲擊來告訴孩子們,這樣是一個怎樣的節奏,它的演奏會有怎樣的.感覺。其實這樣也很好的能讓孩子開闊視野,在生活中發現音樂,音樂是無處不在的。

四、音樂課堂要循序漸進,不能求滿,求大。

上面的三點,我都在說要互動,不能墨守成規等等一些問題。但是,我們更要注重的問題是,教師在想着互動的同時,每節課一定只能有一到兩個着重點,如果一節課中,既讓同學們邊唱邊跳,又要想結合節奏編動作,還要角色扮演,或者是讓孩子們不停的唱,你唱他們唱,然後跟着收音機唱,然後你再唱,這樣的一節課下來,估計孩子不累,教師也會累得夠嗆。並且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種太滿了的課堂結構,沒有給學生感知音樂、實踐音樂、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的音樂能力不能有效地得到提高,其實也是一種事倍功半、效率低下的填充式教學而已。無論任何教學工作都是這樣,之所以規定課時,是讓教師有一個好的規劃,每節課都要充實,但不是滿。

教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自古以來就有教無定法之說。教學的形式也千差萬別、多種多樣,但是,無論教學的形式怎樣設計,其最終的目的總是爲教學的內容來服務的。任何一堂音樂課的設計,都有是爲了要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中學唱歌教學中,教師設計教學形式的任務不僅僅是爲了讓學生學會,而是要讓學生掌握如何學、怎樣學,這樣就要求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音樂的方法同時也要求教師在教學形式的設計中,一定要加強能真正培養學生音樂能力的教學環節的設計,而不是以形式而形式,進而陷入形式上的誤區中。

其實,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80後家長日益成爲主導,對於孩子在藝術方面的教育近年來還是很有改善提高的,孩子思考的靈活和視野的開闊,通過音樂課的學習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知識面也會寬廣起來。

而作爲即將音樂專業的我們,如果將來能當上人民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學生,用自己的實力去引導學生,從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給學生以信心,在我們的生活中和學習中,只有音樂才能與任何事情都相通,我們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給講臺下的孩子們創造更藍的天。

音樂調查報告12

學習目標:

1、瞭解幼兒園集體音樂欣賞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的一般思路。

2、嘗試並初步體驗幼兒園集體音樂欣賞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

3、音樂欣賞——可以發展幼兒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豐富幼兒欣賞音樂的經驗,萌發幼兒初步地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

學前兒童音樂欣賞能力的發展:

1、3-6歲兒童:

(1)在成人有目的、有計劃地教育培養之後音色的辨別能力有很大進步;

(2)對音樂中音的高低、力度、速度的變,能從聽得出具有明顯對比逐漸發展到聽得出漸變過程; 對音樂簡單結構如樂句、樂段、中大班幼兒能通過有趣活動分辨出來:

(3)分辨音樂性質、體裁、風格的能力會大大發展。

(4)學習兒童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

(5)對幼兒來說,培養音樂欣賞能力,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應當從培養幼兒傾聽聲音、瞭解聲音的表現力、培養對聲音的敏感開始。

2、幼兒傾聽聲音的培養。

(1)傾聽:有意識、帶注意的“留神”聽。

(2)聽力技能的培養途徑:

①傾聽人體聲音。

②傾聽日常用具的聲音。

③傾聽周圍的聲音。

(3)幼兒表現聲音能力的培養。

各種各樣的聲音可以表現一定的事物和情感,學會和掌握聲音的表現手法,是幫助幼兒理解和欣賞音樂作品的一個重要線索和途徑。

3、幼兒對音樂表現手段感受能力的培養。

(1)教師應引導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整體有情緒的反應,感受音樂中所採用的種種主要表現手段,

(2)知道這些表現手段與情感表達之間的密切關係。

(3)音樂表現手段一般有:力度、節奏、速度、旋律、音樂、結構形式等。

4、學前兒童音樂欣賞的內容。

(1)帶歌詞的古今中外比較優秀的兒歌、歌謠、故事片插曲等;

(2)鋼琴教材以及其他器樂教材中,一些旋律優美、體裁短小,但音樂形象鮮明、有典型特點的小曲子,也能爲幼兒所理解和接受;

5、根據童話故事創造的音樂作品;

6、中外著名作曲家的優秀作品中適合兒童欣賞的部分片段。

第一節 幼兒欣賞音樂能力發展

1歲之前:對於各種聲音有一定的感覺。

1—2歲:音樂行爲越來越豐富。

2—3歲:可以不合拍跟着音樂手舞足蹈。

3—4歲:更爲主動 興奮時會哼唱旋律並伴隨律動。

4—5歲:動作發展趨勢完整可以進行簡單的打擊樂合奏,較準確把握情緒性及形象性音樂。

5—6歲:感受更爲準確,趨於秩序化;能進行合作演奏;把握音樂的強弱、速度的快慢;模唱的節奏較爲複雜的樂句,音準有進步,經過訓練可以識譜。

第二節 音樂欣賞活動材料的.選擇

一、音樂作品。

1、音樂作品(截選片段、壓縮結構)。

2、作品內容、風格、形式是否豐富多樣 比例結構是否合理。

3、幼兒的感知、理解音樂的實際水平。

二、輔助材料。

(一)動作材料。

(二)語言材料。

(三)視覺材料。

1、傾聽人體的聲音

2、傾聽活動室的聲音

3、傾聽廚房的聲音

4、傾聽馬路上交通工具的聲音

5、傾聽建築工地上各種機械的聲音

6、傾聽臥室中的聲音

7、傾聽公園、郊外遊玩時的聲音

8、傾聽動物園裏的各種聲音

三、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

(一)優秀的中外少年兒童歌曲。

(二)由歌曲改編的器樂曲。

(三)專門爲兒童創作的簡單的器樂曲。

(四)兒童音樂童話片段。

(五)中外著名音樂作品或片段。

第三節 音樂欣賞教學導入

一、從完整作品開始的設計。

二、從作品的某個部分開始的設計。

三、從某種輔助材料開始的設計。

1、從其他音樂活動開始的設計。

2、從文學活動開始的設計。

3、從美術活動開始的設計。

學前兒童音樂欣賞活動指導:

1、豐富幼兒相關生活經驗:教師需要在一切教育活動中有計劃地豐富孩子生活經驗。

2、初步欣賞

(1)介紹作品,提出要求:

欣賞音樂之前,教師藉助簡短、生動的談話,或唸詩歌、講故事、看圖片等形式,向幼兒介紹作品的名稱、主要內容和特點等,使幼兒獲得一個初步、完整的印象,必段圍繞音樂作品所表達的形象、話不能多,手段不宜繁雜,以能有效地引起幼兒的想象爲目地,過於複雜反而會分散幼兒的注意,降低音樂對化們的吸引力。聽音樂之前,教師要讓幼兒明確欣賞的目地,要求幼兒安靜、集中注意力地聽音樂。

(2)讓幼兒聽音樂:

幼兒第一次聽音樂,應讓他們完整地聽全曲,對作品有一個初步、完整的印象。以後,如果作品較長或者內容有變化,可以分段聽。

(3)恰當運用語言:

在幼兒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對作品進行恰當講解、分析極爲重要。但教師的語言(談話、提示、說明)要求簡短、形象、貼切,而且一定要在幼兒對音樂作品已經熟悉,有了初步瞭解的基礎上才能使用。

(4)談話法:聽了音樂以後,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幼兒談談對作品的印象和感受。

(5)語言提示法:在聽音樂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提醒幼兒注意音樂的變化,引導幼兒深入欣賞音樂,提高興趣。

3、重複深入地欣賞。

這個階段要求幼兒不僅掌握音樂作品的主要內容或情緒性質,還應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的表現手段、較完整、全面地感知作品,能記憶和識別音樂作品和主要音調。

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組織與指導:

一、分析材料:內容、情緒、情感的表現手段。

二、活動準備:環境創設及必要的教學具。

三、活動過程:

(一)初步欣賞1-2遍。

1、引導性談話。

2、運用直觀教具。

3、故事講述。

4、教師演示利用動畫片。

(二)反覆欣賞。

1、提具體要求。

2、結合已有經驗。

3、對比和歸類。

4、整體體驗。

5、多種感官參與。

(三)複習鞏固。

1、欣賞聽過的作品、觀察幼兒反應。

2、欣賞熟悉的作品——說出名稱、內容。

3、欣賞熟悉的片段——肉容、情緒。

4、欣賞器樂——說出不同樂器的名稱。

5、用身體動作表達熟悉的音樂。

音樂調查報告13

在購物環境中,店堂音樂是影響消費者購物感受的一個重要因素。服裝店背景音樂的編排與設計,將隨着聲波的傳遞,直接體現着品牌文化與品牌定位,從而對消費者是否停下腳步進店選購,對於品牌銷售起着推動或阻礙作用。服裝店的音樂設計,如果能消除外界建築和環境對其產生的聲音影響,將會更好地讓顧客走人服裝店所設計的意境和氛圍中,使顧客擁有親近感,可以享受到購物的樂趣。但如果設計得不好,音樂也可能會變成破壞氛圍的噪聲,給顧客帶來不愉快的感受。探討和研究服裝店音樂對消費者的影響飛目的在於不僅能提示店老闆音樂設計對銷售有着重要影響,也可以讓消費者容易的評定服裝店的優劣。簡而言之,音符雖小,不可小覷。

美妙輕柔的音樂可爲高檔品牌服裝店帶來富有韻律的、舒暢的空間效果,而震耳欲聾的搖滾音樂也可以爲個性服裝店帶來律動性強、衝擊力大的動感效果。合理的音樂背景設計,可以帶來重複主題、加深顧客印象的積極作用。所以,音樂也可以看做是服裝店營造氛圍來吸引顧客的工具之一。Milliman(1982)研究顯示:以無、慢速及快速三種背景音樂爲獨立變數,在中型超市調查發現,慢節奏背景音樂會使消費者在店內產生較慢的步伐,較長的停留時間和較高的消費金額;消費者在店內購物時,背景音樂在潛意識動機上有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爲的可能性。所以,服裝賣場背景音樂影響着消費者情感,進而影響着消費者的購買行爲。

不過據來自北京記者的調查顯示:在西單商業街,步行不到十分鐘的路程中,不下10餘家專賣店比肩而開。由於多以休閒專賣爲主,所以各家專賣店不遺餘力地播放着各種流行歌曲,以吸引過客的注意。如果消費者在專賣店中,不是關注店內的服裝,只是對正在播放的某歌星的專輯大加談論,甚至忘記了店名。這應當算是背景音樂作爲服裝專賣店促銷手段的一種悲哀了。此外,20xx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之際,《法制晚報》與新浪生活頻道聯合推出了消費者關於商場背景音樂感受的調查,此次調查,共有近300位消費者參與。結果顯示:有接近80%的消費者表示曾 對商場的背景音樂感到煩躁不安,甚至有很多消費者因爲背景音樂過於吵鬧而離開商場,放棄了消費。儘管很多消費者對多數商家的背景音樂不滿意,但事實上,有86%以上的消費者還是希望商場播放背景音樂的,而且近96%的消費者認爲商業背景音樂的質量對商場檔次、形象有影響。而Millima(1982)研究顯示:慢節奏背景音樂會使消費者在店內產生較慢的步伐,停留更長時間和消費更多。而過於強勁的音樂會刺激一些心臟承受力弱的顧客,使其產生慌張的反應,這種現象在老年消費者身上比較突出。

所以,選擇用背景音樂作爲服裝店的“軟裝飾”是一種不錯的想法,不過要注意到一些非常重要的細節。

1.選擇合適的音樂類型

音樂根據不同的方式可以分爲不同類別。例如,根據節奏的不同分爲快節奏和慢節奏音樂,根據所體現時代內涵、音樂元素的不同,分爲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根據所表達的情感不同分爲歡快和憂傷的音樂,等等。音樂的種類可謂繁多。並且,每一種音樂帶給人的心理影響都各不相同,真的是變化萬千。

在選擇音樂的類型時,經營者就要考慮到音樂與服飾特點、設計風格的一致性。例如,在銷售高檔服裝的服裝品牌店,選擇播放高雅的輕音樂;在流行服裝店中播放動感的'流行音樂;在童裝店裏播放歡快的動畫片主題曲,等等。正所謂見人下菜,針對不同的顧客,要有不同的選擇,如此,定能取得極佳的效果。

2.適當調整音樂的強度

通常,音樂的強度即音量,不宜太大,會影響顧客和店員的交流,也讓人感到煩躁和反感。一般以正常聽到爲宜。並且,要不斷地對其進行調整。在早上剛開業的時候,客流量不大,可以播放強度大的音樂,也利於振奮店員的精神。在中午或下午,營業的緊張期,就需要降低強度,以免形成不必要的噪聲,讓員工的工作效率下降。不過,由於音樂本身的類別不同,有時候必須維持一定的強度。例如,流行的搖滾音樂的音量比輕音樂的大,它必須到達一定的音量纔會顯示出震撼人心的效果。

3.適時交替音樂

考慮到各連鎖加盟型服裝店要時刻保持給顧客以新面貌,它播放的背景音樂也不能只有一首。重複地播放同一首歌曲,容易使人厭煩及產生聽覺疲勞。適當地替換其他樂曲,將使顧客對服裝店的“新鮮感”持續的時間更長。

在現代商業活動戶,音樂常被作爲一種營銷手段,而廣泛使用。音樂設備可以起到營造購物氣氛,宣揚品牌文化和調節顧客情緒的作用。而服裝店鋪更應重視音樂的作用。

服裝賣場背景音樂直接影響着消費者積極或消極的消費情感,從而促進或阻礙購買行爲的產生與完成。隨着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消費者的需求已從“量的消費”、“質的消費”開始走向“情感消費”時代。由此,利用購物環境中背景音樂對消費者生理和心理乃至行爲的效能去滿足消費者情感,以促使購買行爲的產生與完成,是提高服裝零售的有效途徑。

音樂調查報告14

一、問題提出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展現思想、實現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教育部在20xx年新課標大學聯考大綱中將音樂學科納入大學聯考科目,並在山東、寧夏、廣東、海南四省率先實施。

那麼,讓我們反過來審查一下,國中的音樂教育是否爲高中繼續學習打好了基礎?就目前廣西農村國中而言,音樂教育還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爲此,筆者對廣西柳江縣農村音樂教育現狀做了調查研究。

二、研究任務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爲,學校教育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學校的一切育人活動都可以歸爲教的範疇,學生所接受的影響都可以歸爲學的範疇。作爲一種有着自身特點的社會活動領域,學校環境下的教育活動也必然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影響。在當代社會傳媒技術高度發展和藝術形式多樣化的背景之下,學校環境中的基礎音樂教育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社會現象的影響。

本研究的任務是對柳江縣農村國中學校的學生音樂學習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音樂教師教學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進而探討與揭示影響農村學校音樂教育的各種因素間的關係,爲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依據。

三、研究內容

1.對國中生音樂學習狀況進行調查

在基礎教育階段,國中生由於處於身心發展和認知特點的特殊階段,其學習活動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和可塑性。那麼,在基礎音樂教育大力進行改革的今天,國中學生的音樂學習活動呈現一種什麼樣的狀況?本研究將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目的、學習興趣、知識結構與技能狀況等方面來尋找問題的答案。

2.對影響國中生音樂學習的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國中學生學習活動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信息傳媒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學生的音樂學習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於社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教師的個人素質、教師的教學藝術與策略;家長對待音樂學習的態度;教學環境與設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等。對外部因素的調查與分析,有助於準確把握國中生音樂學習的整體面貌和特徵。

3.對教師個人專業素質和狀況進行調查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雙方共同完成的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具有教學主導地位的教師的個人專業素質和能力狀況是關係到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核心因素。所以,必須瞭解和分析當地國中音樂教師的個人專業素質和教學狀況。調查研究這些問題,有利於進一步瞭解和展示目前中國小音樂教育的現狀。

通過調查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圖略),得出統計結果,筆者以爲農村國中生歌曲演唱的整體水平並不太高。這就說明即使在農村,電視等傳媒對農村國中生學習音樂也有着相當大的影響,這個影響甚至超過學生在學校接受到的音樂教育的影響。

柳江縣農村國中任何一所學校目前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教室,多媒體教室也沒有。爲了迎接上級“兩基”驗收,大部分學校都形同虛設的擺上音樂教室的門牌。每一所初級中學目前能用的或是一臺手風琴、或是一架電子琴、或是一臺腳踏風琴。教學硬件設備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學校資金投入也不多,每學期用於音樂教學的經費都在100元人民幣以下。

四、研究結論

農村音樂教育目前還面臨着很多困難和問題,有很多不利因素還在制約着音樂教育的發展。柳江縣農村初級中學的音樂教育還是非常落後的',國中生的音樂素質是不理想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家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有些領導,特別是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門領導,教育觀念陳舊,缺乏對音樂教育功能、意義的認識,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數理化等文化課的教學質量上。多數農村中學校長認爲音樂課是“副科”,不作爲升學考試的科目,所以輕視或是忽視了音樂教育。學生家長對音樂課的學習就更有誤區:孩子學好文化課,在會考榜上有名纔是希望,學習音樂課就佔用文化課學習的時間,牽涉學習文化課的精力。農村音樂教育、教學設備備受冷落與歧視。

2.師資隊伍嚴重不足,結構失調

絕大部分兼職音樂教師都沒有接受過系統規範的音樂教育,缺乏音樂教育的基本素質。即使是專職的音樂教師,也多是幼師音樂班畢業,學歷層次低,畢業後缺乏繼續教育,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後。

此外,教育經費短缺,音樂基礎設施不完善,硬件設施跟不上教學需要,音樂教育總體投入與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總之,農村學校的音樂教育,無論是從社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還是學校硬件設施、師資隊伍方面來說,都有着不同於城市學校的特點。所以因地制宜地實施音樂教育改革,充分發掘農村學校的音樂教育課程資源和潛力,才能促進柳江縣基礎音樂教育事業整體全面的發展。

音樂調查報告15

我於20××年××月××日,被分到××中學進行爲期3個月的教育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實習工作。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音樂這門課而言的。爲了得到教師和孩子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大的幫助。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孩子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音樂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音樂教的情況。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國中,學校規模較小。深州對教育的投資相當重視,學校的經濟狀況較好,設備先進,設施有電腦、幻燈機、音樂教室等的現代教育設備。近幾年,該校孩子的成績較好,不過對於普通班級來說班裏孩子水平參差,兩極分化嚴重。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音樂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音樂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孩子,達到和孩子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音樂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孩子比較懶,對音樂不是很重視,因而,你讓他們下課預習的時候,大多孩子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孩子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老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孩子音樂修養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孩子分爲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孩子都把音樂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及個人的基礎程度。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孩子有不同的要求。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課堂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爲音樂的教學課堂很關鍵。因爲許多同學在課後根本是知難而退,所以老師提倡他們課堂動起來,留下問題,讓他們大腦都動起來,所以對於課後不練習的同學,課堂就是他們的全部。調查中,大部分的教師採用的課堂孩子動起來的教學方法是讓孩子自己思考問題,鞏固知識,而且達到練習的效果作用。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和諧。老師說本校一些班級孩子的記律較差,自覺性不足,如果氣氛過於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剋制。而且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實際效果爲達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其次,從孩子的角度來談一下音樂學的情況。

在調查中,大部分孩子對音樂學習存在較大的困難。課下聊天時,都紛紛向我訴苦:“老師,音樂好難啊!”我一邊以堅定的語氣鼓勵他們,其實音樂課是給孩子們放鬆的時間,教他們一些簡單的'歌曲和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給他們學好音樂的信心,一邊在心裏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幫助他們儘快地學好音樂,又能起到放鬆的效果。現在的孩子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音樂還是有不少好處的。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多多少少會用到音樂知識。

大部分孩子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孩子的,能夠和孩子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孩子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孩子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孩子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孩子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該校放學時間爲7點30分,由於較長,孩子在這段時間顯得疲憊,雖然孩子都表示考試的壓力大,有很多題目不會,但就不大會抓緊時間學習。平時課間課後很少去問同學問老師,這也是他們成績差的一大原因。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音樂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只有孩子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音樂活動課,讓孩子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孩子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音樂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孩子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知識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孩子展開討論,進而使孩子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孩子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背景的解說,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孩子一下子對音樂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新知識,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孩子感興趣。

三、對待孩子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孩子。無論孩子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孩子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孩子,作爲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孩子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孩子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孩子,以鼓勵爲主,即使是批評孩子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孩子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孩子的寬容之心並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孩子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孩子尊重的,我在實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爲語文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孩子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對孩子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孩子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孩子談心,做孩子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孩子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標籤:調查報告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