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農村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對三農問題的態度一直引人關注。本文將介紹。

農村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農村三農問題調查報告(1)

農業作爲國家的立國之本,自古至今都是各行各業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的發展關係着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國民生計,經濟的發展與否。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的農業也在不斷向前發展,如今的農業、農村與農民各方面都較幾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變。但究竟有多大的轉變?趁着暑假回家的這段空閒時間,再加上我也是家在農村,爲此便對家鄉揭陽的三農問題進行了簡單的調查分析。

揭陽市是一個農業大市,地處東經11524-1163745和北緯2220-2330。全市總面積5240.5平方公里,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地形以山地爲主,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北部爲大北山,大南山橫貫中南部,兩列山之間夾着榕江流域平原和低矮丘陵,大南山以南則是龍江流域平原。2001年末全市耕地總面積146.2萬畝,其中水田113.6萬畝、旱園32.6萬畝。我市地處南亞熱帶,全市年均降雨量正常年份在1750-2119mm之間,年平均溫度爲21.4℃,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日照充足,無霜期長,但是每年夏秋期間常有颱風影響我市,自90年以來每年一般有2-3個颱風影響;我市人多地少,2001年全市總人口57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達472.7萬人,人均耕地0.25畝,農村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鄉鎮勞動力達240萬人。2001年全市農業總產值67.94億元(90年不變價),比1992年增加32.64億元,其中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五業比重爲41.5:1.4:16:29.9:11.2,農村人均收入達3581元,比建市之初的1992年增加2388元。

農業作爲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而耕地則作爲農業存在與發展的基礎,一切的農業活動都是在耕地的基礎上得以發展的。揭陽的耕地基本上集中在揭陽市的四周,包圍着中心的城市地區。農村也相對集中在這一部分地區。作爲南方地區,本地的主要農作物跟其他地區一樣也是以種植水稻爲主,一年兩熟。由於地處溫;熱帶,揭陽地區的陽光充足,雨水也充沛,對於水稻的生長特別有得,尤其是一進入夏季,水稻的生長更爲迅速,在農曆的六月便可收割。

對於揭陽的農業來說,相對於其他較爲發達的地區,可以說很有特色,在這裏的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新舊共存。在這裏既有高新技術的利用與實踐,也有古老的耕作方式存在。以此次的水稻夏收爲例,從人們所用的收割工具便可看出了本地農業的新舊共存。繁忙的農田上既可看見先進如巨型收割機在稻田上來回的影子;也可看到農田上一上一下起伏不斷忙着用鐮刀收割的農民的身影。在農田裏,收割機的效率高而且一條龍地把稻穀熱幹裝袋;而對於人工收割來說,雖然效率低,而且速度慢收割完畢還需晾曬數日才能裝袋。但這對於農民來說卻易於掌握,技術含量不大,同時人工進行收割也更符合了中國農民的吃苦精神。除了上述的新舊共存外,農田裏施放的肥料也可看出。農田裏既有化肥廠出品的化肥,也有農民自產的綠肥。

農業的發展前景對於本地來說,正在逐漸地向前邁進。中央的減輕農民負擔在這近幾年得到了實施,取消了以前所存在的農業稅,切實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使得農民可以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生產中去,提高了生產的積極性。而且鼓勵了農民多增加耕地面積,提高生產的積極性。同時科技的發展,也使得農民種植的技術在不斷地提高,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人力同樣的農作物的產量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更多地增加了農民們的收入。

農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影響着農村的變化,現在的農村早已不再是解放初的農村樣子了。在現代的農村裏不再是單純的農村氣息,還有了很多新的變化,農村裏不只是有以往的農舍和曬穀場、古井等這些農村特有的建築。,還有了許多新的鄉鎮企業,食品加工廠等。現在有這些新興的鄉鎮企業,食品加工廠的農村在揭陽地區已不再是少數了,有百分之八十的揭陽農村都是這樣的類型。而且這樣的鄉村形成了很大的規模,幾個加工種類相近而且地域也相近的農村往往成夠成就了一個鎮乃至一個縣的支柱產業。迄今爲止,在揭陽市出現這樣的鎮或縣不下百個,往往這樣的縣鎮除了正常的農業生產外,大部分的勞動力及土地都是用來進行食品小商品的加工,製作等。

 農村三農問題調查報告(2)

今年暑假期間(20**年8月14日22日),我在家鄉(四川省榮縣留佳)做了一個關於家鄉三農的調查報告,通過調查研究,我對家鄉三農所存在的問題有了初步的瞭解,這爲更好的把握當前的三農問題,深化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瞭解,加強理解中央的這一系列的政策提供了客觀的依據。

總所周知,在21世紀裏,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同樣存在,並將在中華名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征程中處於極其重要的位置,發揮不可或缺的基礎和保障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功與否取決於農業、農村、農村問題的解決與否,解決三農問題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任務。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中央新的領導集體對三農問題。只有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繼續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對於這個問題,我走訪了家鄉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幹進行了交談,真真實實的瞭解到了,三農問題不僅是國家當前的一大核心問題,而且也對我縣有着很大的影響,對每一個農民有着密切的聯繫。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廣大人民羣衆的生活開資均來自農業上的收入,而我們卻在農業生產上有着極多的缺陷,從而導致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並且還引發了一系列的共存問題。以下,我就我家鄉的一些實際問題,來談談我對三農問題的認識。

首先,三農問題是三個共存性的問題,它們互相牽連,互相制約;其次,三農問題會引發其它的問題,這就更加阻礙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再者,三農問題是一個普遍性的,歷史性的問題,對於解決三農問題,就有着歷史的艱鉅性。

三農問題是有着很大的關聯的,它們是並存的。農業得不到發展,就使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總是處於低迷狀態,那麼農村也無法得到發展。這樣一來,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會進一步拉大。農村的種植方式,民房,都還處於十分低下的狀態,基礎設施非常缺乏,受天氣的影響極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鄉水稻無法正常收割的情況,令人堪憂。三農問題,就是一個如同惡性循環一樣的並存問題,所以必須要有所改善才能改變農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狀態。家鄉的三農問題尤爲顯著,家鄉的生產發展都是靠農業農業,所以有的地方栽種花生,有的種西瓜,有的種柑橘,雖然說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性,但是卻是採用的小戶自家種植,這樣的種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侷限性的。首先,小戶種植,沒有采用現代化的科技種植方法,產量就會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戶種植太過隨意,對於作物的出售渠道就會有所限制。這樣,農民的所收穫的產物就沒有得到很好的收入,農民的經濟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農村的道路就依舊還是不通暢。基礎設施差,農產品無法得到及時的運輸,影響了農民的收入,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三農問題就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三農問題的存在,會引發一系列的並存問題。第一,農業一直得不到發展,家鄉年輕一代的羣衆就選擇了外出謀生。很多人都覺得在家務農不如出去闖蕩,我小時候的朋友,有好幾個都是留守兒童,這樣一來,在農業生產上就只能靠所謂的老弱殘兵了,農業發展的前景就更加堪憂了。並且,留守兒童的問題也就跟着同時產生了。據調查顯示,家鄉的留守兒童佔了兒童的57%。兒童是國家的希望,但是卻沒有得到父母應有的關心和懷抱,那麼就在學校形成了許多的不良習慣,最終父母是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在我下鄉走訪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麼這其次就是,房屋荒廢,田地荒蕪。一個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無人居住,甚至是雜草重生,這並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選擇了外出謀生,那麼這些田地也無人看管,落得個荒涼。其實,人們選擇外出打工並不是一個錯誤,三農問題嚴重,人們在家入不敷出,這個選擇或許也是出於無奈,這是一個並存性問題,關鍵還是在於三農問題。如果農民有了足夠的收入,那也就沒有人想外出了。

三農問題是一個歷史性問題,從古至今,農民都是一個核心問題。長久以來,農民的生產生活對經濟的發展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縣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業,所以要必須解決這個問題,雖然不能靠一朝一夕來完成,但是要從基礎做起,一步一步,紮實穩固,歷史性的問題就要通過長期的檢驗來完成。只有慢慢的讓農民富裕起來,才能讓整個國家更加強壯起來。

三農問題是一個核心問題,它影響了一個國家。我縣的經濟也是要依靠農業的發展的。國家要以民爲本,而這個民則是農民佔了多數,只有農業發展了,農民增收這個重中之重的問題解決了,農村興旺了,農民的生活纔有可能提升,那麼農村的教育問題,城鄉之間的差距,才能得到一一的解決。

作爲一個大學生,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當前的三農問題,當前的農村是處於一種低下的狀態,雖說比起50年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問題依然存在,而且嚴重,農民依然屬於弱勢羣體,城鄉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我們就應該關注國家,關注三農,國家的興旺發達就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