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課題研究報告模板

報告2.89W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研究報告模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研究報告模板

課題研究報告模板1

1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

現階段,在中國小課堂教學過程中,交互白板是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優勢互補的最佳表現手段;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在遠程教育、在校際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的發揮有待進一步的發現、研究和提高。

通過我們的研究,探索出建立在電子白板基礎上的優秀的、具有延伸意義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電子白板的使用效能,使電子白板系統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學活動。

2課題研究過程

2.1 課題研究的目標。總結形成一系列不同學科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方法和途徑,推動全體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通過研究實踐,基本完成幾個方面的預定目標:

(1)通過應用實踐對交互式電子白板有效應用的實踐與探索已經初見成效,我校電子白板配置及使用已初具規模。

(2)通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培養出一批具有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的優秀教師,並逐步成爲各學科的教學骨幹。

(3)通過本課題研究,建設基於交互白板的優質教學共享資源庫,開發一批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充分發揮交互白板技術優勢的教學軟件、教學課例有效地指導和應用於課堂教學。

2.2 課題研究內容

(1)通過應用實踐,在使用電子白板的過程中,儘可能探索出電子白板的顯性使用功能,有效挖掘出電子白板隱性的、深層次的、具有發展意義的功能。

(2)通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培養一批具有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的優秀教師。

(3)探討不同學科基於交互式白板環境下學與教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與學科教學內容融合方式的研究。組織實驗教師對語、數、英不同學科的知識結構、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及教學設計能力。形成科學的、高效的、以生爲本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

2.3 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本課題研究定位於實踐應用性研究,主要採取行動研究方法爲主,輔之以理論研究法、觀察法、案例法、對比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

20xx年5月,我校申報課題,認真制定子課題研究方案、展開研究,經過課題組審議,參考了大量有關教學模式研究的材料,及時總結經驗,廣泛交流,紮紮實實地開展研究工作。

20xx年6月―20xx年10月,是我課題組的第一輪研究階段。這一階段完成了問卷調查情況:包括參與課題的老師對課題的看法和意見,學生的問卷調查。採取三級培訓模式,完成課題組人員及實驗教師的基礎應用培訓。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爲第二輪研究實驗階段,主要任務是專業技能提升和整合創新階段。參加區級以及校級各項教學課例展評活動,舉辦校級說課比賽等一系列活動,總結成功的經驗,以交互白板的應用爲抓手,探索出優化課堂教學的途徑,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形成最終成果和總結驗收階段。對實驗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新情況,通過查閱資料,網上教研,小組研討等多種形式解決,不斷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包括教學反思、教學設計、課件、論文等,爲教學理論研究提供保障。

3課題研究成果

3.1 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爲一項新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爲新課程改革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教學互動平臺,它完全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真正意義上做到“以生爲本”。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激情導趣、建構知識。在基於交互電子白板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預設的資源進行創設教學情境。利用交互白板的展示功能,可增強視角效果和課程內容的趣味性,突出學習重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利用電子白板創設的真實情景,可將學生引入一個虛擬的世界與想象之中,激起學生的聯想。

實驗證明,白板的拖拽、批註、聚光燈、屏寫、拉幕等功能的巧妙利用,都爲創設情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熟練和巧妙的應用,彰顯了教師的智慧。

(2)整合白板資源,創新課堂。利用交互白板可以巧妙構思,創新設計教學活動。如,利用電子白板可以方便解決PowerPoint或Flash課件中難以實現的交互問題。

教師在課堂上適時的使用遮罩功能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頁面快照等功能來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利用電子白板中前置、後置、對象移動、翻轉、透明度等功能來詮釋教學中的難點。

在其各學科的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是當今課程改革對課堂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組織學生在實踐中尋求知識,就應該給學生創造好自由的活動空間,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相互協作,主動自發地學習知識,培養創新能力。交互式白板在教學中的有效應應用,爲師生搭建了充分交流的平臺,使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機交流在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使課堂真正成爲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新型課堂。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白板技術不斷形成和積累可重複使用的教育資源。從而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靈活性、高效性。

(3)靈活交互,提高課堂教學的生成性。交互白板的媒體展示、書寫,標註等功能,很好的增加了教學的視覺效果,有效的整合了各種媒體在教學中應用,靈活的交互能力,有效的創設了教學情景,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高度的課堂交互中,通過師生紛繁多樣討論與交流,能產生很多教師在備課時想不到的問題,利用交互白板自帶的工具與資源庫,就可對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從而產生了比常規教學更多的生成性資源和不同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交互白板靈活的交互功能,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對話與情感交流,有利於針對性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及時的調整教學策略。同時,交互白板的保存、錄製、回放功能,有利於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進一步改進教學設計,開展針對性的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論,實現教師之間知識共享、信息交流和共同提高。

3.2 積累了白板教學的多項資源。收集整理了研究的論文設計等文字材料裝訂成冊,編輯成校內刊物,供所有教師學習及教學參考。製作的教學課件、教學案例、獲獎優秀教學課例視頻上傳保存到校園網資源服務器,形成校內資源共享。選擇優秀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上傳到總課題組網站資源共享。

3.3 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授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我校7位教師參加我區高效課堂的優質課比賽、說課大賽、學科整合優質課比賽、實驗教學優質課,獲豐潤區評比一、二等獎。2位教師參加唐山市信息技術優質課比賽分別獲二等獎。有5位教師參加全國第六屆電子白板優秀課例大賽分別獲二、三等獎。

總之,電子白板的應用研究,正是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有效途徑,今後我校還需在教科研上加強理論研究,更好地爲教育教學服務,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成長。

課題研究報告模板2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國中英語:本課題主要以七年級全體英語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備案和學生(西安市東城一中七年級九班、十班、十一班和十二班)爲研究對象。

有效性:即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效率的最大化(單位時間內學生的收益量);二是效益的最優化(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概括爲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本課題的有效性範圍主要界定在效率的最大化內。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本課題將整個研究課題化整爲零:首先,分析了教學活動設計原則。總結出教學設計應該遵循五個原則:全面性、真實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創造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這樣教學纔能有序、高效的進行。其次,實踐總結出教學活動設計的方法。再次,分析教學活動設計現狀以及教學活動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舉出教學活動設計的成功案例以及評價標準。最後,結合二語習得理論提出有效的國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總之,本課題研究兩大問題:1.針對國中英語學習特點分析發現國中英語課堂低效的原因;2.針對造成課堂效率低下的瓶頸因素再結合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提出解決瓶頸的方法策略。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活動,例如研讀編寫教材和課程標準、老師之間相互學習聽課評課、公開課展示、學生個案研究、聽取學生反饋信息、研討備課、教師技能評比、教學活動設計研討會、教學活動設計實踐等方法分析造成由於課堂活動設計不合理造成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提高學生學習掌握語言技能和提高學習語言的能力以及他們的綜合素質。

本選題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主要任務是廣泛蒐集相關資料,學習有關文獻資料,瞭解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信息及成果,確立課題實驗的理論依據,分析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及預期目標。教師教學方面,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學生學習方面,分析國中學生學習英語心理特徵和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習得的特徵。對國中英語教學課堂由於課堂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做調查分析,寫出分析報告。具體實施方面包括組建課題組、確定課題;和小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和方法;申報立項並填寫課題申報表;擬定開題報告並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和開題答辯。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xx年4月-20xx年11月),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根據相關文獻資料、教學實踐經驗總結、教學設計研討的信息及成果,撰寫論文。把課題模塊把具體任務分配到小組成員,各成員按部就班制定子課題研究方案,實施研究任務並且分析研究報告信息,撰寫分課題研究成果。小組成員通過研討學習以及課堂教學觀察,收集、整理各種信息資料,歸納和提升幾年來的研究成果,將總結提煉出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教學實踐,進行反覆驗證和完善,撰研究報告,做好課題結題準備,發表初步成果,大家互相交流意見,確定論文終稿。

第三階段(20xx年12月):課題結題階段,主要任務是分析、整理課題信息資料,形成課題研究成果,專家評審。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主要爲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提倡課堂教學要注重有效性。而有效是教學的本質特性,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有效教學是在新課改改革提倡英語課堂教學應該轉變成體驗課堂,師生共同探究新知,形成能力的背景下提出來的。

2提倡高效課堂理念的需要。效益是課堂的永恆追求。對學生而言,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些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科學理論的教學情景是非常有意義。科學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科學教學質量最重要的一環。

3教師專業技能提高的需要。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學生是主體,教師應該着眼於教學的設計和引導。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

4充實和發展“二語習得與中國外語教學”研究的需要。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二語習得理論介紹的國內以來,許多專家學者比如胡文仲、戴煒棟、束定芳、胡壯麟、王初明等致力於中國二語習得研究,並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作爲一門新的交叉學科,此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本論文研究成果將充實發展國人對二語習得的研究。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主要爲爲主件和附件

主件:論文《國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研究》

附件:1.七年級英語備課組備案研究分析報告

2.課堂活動設計課件以及反思

3.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活動調差反饋表

4.成功教學活動設計案例

5.七年級英語備課組經驗討論報告

課題研究報告模板3

課題名稱:《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研究》 ——課題研究報告

價值分析:當課改的浪潮洶涌而至時,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杜郎口中學的“預習、展示、反饋”作爲新型的教學形式像燦爛的浪花,分外引人注目,也給了我極大的啓示。 葉聖陶先生一貫主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他把這一教育思想精練地概括爲“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揭示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辯證關係。《新課程標準》也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

預習,不是學生漫無目的地學,而是在教師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後,學生帶着思考題在規定時間內自學指定內容,完成檢測性練習(預習學案),並且能夠提出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或是疑難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加以整合,互動性的生成自己新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設計。陶行知先生曾說:“教什麼和怎麼教,絕不是憑空可以規定的。他們都包含‘人’的問題,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鼓勵自主學習,激活學生思維,釋放學生潛能、促進個性發展,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素質,從而進行新型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的課前預習希望能夠幫助課堂教學所達成的目標。

研究報告

內容提要

在《新課程標準》以及“三全五優化”教學研究的指導下,把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與學生學情以及自身特點相結合,重點研究國中語文學生自主預習實踐的有效策略。研究中充分運用了實驗調查法瞭解了國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前學生自主預習對於課堂有效性的提高;通過大量課例的觀察,運 用行動研究法從不同課例(新授課、複習課、作文課)、不同文體(小說、文言文、議論文、詩歌)、不同載體(學案、批註、作品、檢測),分析了學生的各種自主預習對於課堂教學的影響;通過課例實施與推廣,提出了國中語文常規新授課不同文體以及複習的自主預習的標準,形成不同載體的預習形式,提煉出國中語文預習的系統設計、有效實施和分析到位的策略。在運用中較好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可操作性和積極性,並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特點和需要,減少課堂隱形浪費。

一、課題的界定

自主預習中的“自主”是指自願、自覺、自主、自立的學習態度、能力策略等因素綜合而成的一種學生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也就是說學生在教師引導後慢慢發自內心的去做這項工作,並且在這個基礎上試着一定程度的指導和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像制訂目標,針對不同學習任務選擇不同學習方法和學習活動。對筆者來說,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的過程其實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機制中爲孩子們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以及協調自主學習與教育教學目標的關係。

預習,這裏指語文預習,是學生在新授課前按一定的學習要求對語文新教材或新課文作自我學習的活動,是語文教學過程的首要環節,是學習新知識的起點(一般放在課外進行)。自學預習是學生們通過自己的獨立鑽研,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能力。正式講解課文是學生施展自學能力的戰場,預習便是學生培養提高自學能力的練兵場。其實,預習決非一般意義上的通讀和瀏覽,而是一種複雜的智力活動。筆者發現,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往往需要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課文,去開展觀察、識記、聯想、想象、辨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動,去鍛鍊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基於以上的認識,筆者的研究把語文學習的第一環節——預習作爲培養學生自學願望和能力的一個突破口。“國中語文的自主學習教學實踐研究”就是筆者針對長期以來學生在語文學習總體上存在着被動功利、忽視自我能動性發揮的規律,以機械的完成爲本位而非以人的發展爲本位等問題,培養學生養成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養 成自主預習的習慣,在自我預習的發現和質疑中發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強調體驗感悟。

二、課題研究的政策或理論依據

1、《新課程標準》

《新課程標準》提出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預習是語文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對於培養學生的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促進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2、“三全五優化”教學研究

“三全五優化”是貫徹落實《新義務教育法》,深入素質教育的要求。是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爲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的必然。是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整合與提升,促進“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轉變的重要舉措。真正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關注三維目標的有效達成;在課堂上實施全程管理,關注教與學的每一個環節,要做到教師能夠達成優化學習目標、優化問題設計、優化互動生成、優化自主體驗、優化評價矯正的設定,學生的自主預習尤爲重要。

3、素質教育

學習,從素質教育的功能看,應該充分考慮人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精神和個性差異,注重形成健全的人格。從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看,關注“人的發展”,關注三維目標的有效達成,並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作爲核心價值。所以教師課堂對學生而言不應該是被動和機械的,而是鼓勵學生熱愛學習、創新思考和樂觀生活,而這樣的“主動教育”需要學生在課前做預定的基礎工作,也就是預習。將被動預習轉化主動預習,在課堂教學設計和組織過程中,能夠更深入研究如何真正面向全體學生,讓孩子也更明確自己的需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穫和進步。

三、課題研究的提出

1、學生課前預習現狀

預習,並不讓人陌生,只是我們現在提倡的預習很大程度上只是簡單的看看書,粗泛的走走過場。學生對預習過的文章往往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陌生,老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也不清楚,而課上 “提問法”、“討論法”、“啓發式”就在這樣的互不瞭解中倉促進行,教學的實際效果可想而知。

2、學生預習的必要性

多年來,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學校始終把課堂當作推行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積極開展對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爲進一步推行新課堂改革,我區也進行 “三全”“五優化”的課堂教學研究和實踐。這種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要善於引導思維、啓迪智慧,讓學生在自學中學會發現問題,提煉問題,以更好的參與教學活動。這麼一來,無論是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進行“減負增效”的有效教學,還是促進師生教育觀念轉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都離不開預習。學生學會自主預習,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質疑,在課湯上才能充分的表達、交流、分享“自己的聲音”。

四、課題研究的目的

當課改的浪潮洶涌而至時,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杜郎口中學的“預習、展示、反饋”作爲新型的教學形式像燦爛的浪花,分外引人注目,也給了我極大的啓示。葉聖陶先生一貫主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他把這一教育思想精練地概括爲“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揭示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辯證關係。《新課程標準》也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

預習,不是學生漫無目的地學,而是在教師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後,學生帶着思考題在規定時間內自學指定內容,完成檢測性練習(預習學案),並且能夠提出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或是疑難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加以整合,互動性的生成自己新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設計。陶行知先生曾說:“教什麼和怎麼教,絕不是憑空可以規定的。他們都包含‘人’的問題,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鼓勵自主學習,激活學生思維,釋放學生潛能、促進個性發展,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素質,從而進行新型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的課前預習希望能夠幫助課堂教學所達成的目標。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及過程

一)課題研究內容

1、典型文體的基本預習要求。

2、不同課例、不同文體、不同載體的學生自主預習策略以及反思

3、通過典型案例研究學生自主預習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係。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及過程

本課題的研究分爲以下三個階段:

1、前期準備階段:

主要工作是學習科研理論,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摸底調查,設計方案,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教會預習方法,打好預習基礎。收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立項。

2、探索階段:

指導學生學會預習,養成預習的習慣,具備一定的預習能力,進行探索性預習。通過大量課例的觀察,運用行動研究法從不同課例(新授課、複習課、作文課)、不同文體(小說、文言文、議論文、詩歌)、不同載體(學案、批註、作品、檢測),分析了學生的各種自主預習對於課堂教學的影響。

① 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通過區域教研活動和備課活動,通過不同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設計實施。參加了20xx年“語文報杯”名家語文研討會,聽取各級公開課36節,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完善自己的方式方法以及成果。

② 運用行動研究法,不同課例(新授課、複習課、作文課)、不同文體(小說、文言文、議論文、詩歌)、不同載體(學案、批註、學生製作),分析了學生的各種自主預習對於課堂教學的影響,究出對策,並通過典型案例研究學生自主預習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係。

③ 運用調查研究法,對學生預習前後的文本理解、有效幫助以及存在問題做了課例的調查(《醉翁亭記》)。對學生一年以來的於都習慣養成做了感悟式調查(見附錄六)

調查研究預習課對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自學願望和能力培養的結果,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提煉、總結,撰寫報告,申請結題。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

一)規範了常規新授課不同文體以及複習課預習要求:

1、現代文預習

A.標小節號,閱讀文本。閱讀文本時注意書前提示、課文、註解和練習。關鍵是讀好文本。

一讀明文體,瞭解基本內容,二讀進行勾畫批註。

B.勾畫批註。在閱讀的過程中,將一些關鍵性的字、詞、句勾畫出來。文體不同,勾畫的

重點不同。記敘文:勾畫表明事情發展的過渡性語句,揭示中心主旨的抒情議論句,表現人物特點的語句。說明文:勾畫說明對象,每一節的中心句即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徵或原理的句子,過渡性語句。議論文:勾畫論題或論點,每一節的關鍵詞句,過渡性或總說性的語句;勾畫好詞好句,積累語言;不能理解的語句。

C.梳理。結合課文的註釋和一些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過字詞關。新教材的每一篇課文後都有“讀一讀 寫一寫”,學生可以將查出來的字音詞意寫

在上面,便於以後複習。學生還可以自主查閱有關作者及寫作背景的資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梳理文章結構,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中心。

D.質疑提問。在預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不懂之處,有質疑的精神。同時將自己不理

解之處,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出來,形成問答,便於提問。

E.閱讀推薦。找一找類似的文章,準備好課堂推薦交流。

2、文言文預習

A.通讀正音。閱讀全文,查找生字,流利朗讀。

B.梳理文意。結合註解和參考書,翻譯原文。

C.質疑。不能解釋的詞句做好記號,準備提問交流。

3、複習課預習

A.明確考點

B.蒐集相關例題(做過的練習試卷),歸納常見的不同問法。

C.結合參考答案,梳理考點的解題思路。

二)形成不同載體的預習形式:

1、學案式

這是進行指導性預習的最好方式,由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如針對《醉翁亭記》設計的預習學案,從文學常識、文本初識、對話讀者、知識遷移的角度對學生的預習做了比較規範的指導;同時,預習學案和課堂學案是相輔相成的,以便學生能夠更清楚的明確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預習諸問題的設計和課堂主題的設計可以一脈相連,以便減少課堂隱形浪費,提高課堂效率

2、批註式

這類主要是培養學生自我解讀,挖掘文本,加強與作者對話的能力,對學生的文體學

習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比如小說批註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說明文批註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議論文批註論點、論據,文言文批註重要文言語法現象等等。這樣系統化的預習指導其實對學生進一步加強自己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批註、旁註,把握主題內容,賞析人物形象,體味語言美感,發掘文本疑問,有待進一步加強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活力。

3、作品式

這類預習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準備,適用於作文課、綜合實踐課程,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他們的創新能力有重大意義。如作文預習前的資料收集、特別是具有自身特色的製作(身邊的她生活狀態調查、班級年度人物評選、學生的照片故事串接),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很大的觸動和啓發;比如綜合實踐課前學生的演講、辯論、朗誦等多種形式的預習可以全面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和創新能力。

4、檢測式

這是爲了提高課堂效率,將基礎性知識的學習交由學生自主完成,在課上自由討論。檢測的形式可以多樣:字詞的默寫、文言基礎語法知識點的初步整理等等。

三)進行了典型課例的預習(附錄一~五)

1、作文課課例

2、小說課例

3、議論文課例

4、文言文課例

四)分析了學生自主預習對有效課堂的影響:

1、教師對學生的預習要進行必要有效的指導

預習是我們理解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的前提。但預習並不是意味着只是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預習的任務,教師不管不問。那麼,就對預習缺乏有效的控制與調整,教師在預習課中的主導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讀沒讀課文,理解到什麼程度,是否真正深入到課文當中去,存在什麼問題和疑惑,作爲教師的我們很難了解地很清楚,即使有些學生把預習的內容做到了本子上,但是不是自己獨立完成的我們也很難確定。洋思中學的王校長曾說:“放手不等於放任,自學不等於自流。現在看來,這是何其經典的兩句話!加強教師對預習課堂的調控力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纔是解決預習課效率低的重要因素。指導的形式或者說是載體可以是多種多樣

2、關注學生預習中的質疑並生成進教學設計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而“疑”又是經過深入思考,主動探究才能產生的。所以,每次學習新課文之前,我都會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旁邊作上記號或寫上相應的問題,以幫助我和學生共同從教材中獲得更生動鮮活豐富的信息。文言文的預習質疑根據文章稱常會有兩類側重。有的文章內容主旨並不深奧,比如《送東陽馬生序》,勸勉勤奮苦學的思想很明確,所以學生的質疑大多集中在是文章字詞上,特別是文中多次出現的虛詞“以”的用法,那麼這樣的文章可能字詞梳理、文言知識點積累、包括背誦指導就特別重要。而有些文章表面上學生的字句理解沒有問題,而文章的內容或是主旨的卻比較深刻,比如《湖心亭看雪》中,文章通過預習似乎都能翻譯,但很多學生不瞭解“問其姓氏”與“曰金陵人”的關係,不理解“獨往湖心亭看雪”與“舟子喃喃曰”的矛盾,不理解文中的“癡”,那麼這樣的文章也許文章字詞句的紮實可以放在內容的把握之後進行進一步鞏固。

所以,在上《醉翁亭記》之前,我詳盡的整理了學生們的預習質疑,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塊:(一)作者的醉翁之意究竟是什麼,作者在樂什麼,(二)文章的兩個重要虛詞——21個“也”和25個“而”的用法,爲什麼出現這麼多次。在這個基礎上,我的教學目標第一課時就是幫助大部分學生解決質疑,激發學習興趣,抓住“醉翁”,抓住“樂”字,體會作者所樂的內涵。第二課時,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文言基礎點的整理,並且進行背誦指導,適當當堂 成誦。第三課時進行拓展延伸,比較閱讀,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主旨。

3、課堂教學上應該注重學預習生主體主動性的發揮

要相信學生,放心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預習成果的展現,小組討論,可以二人組、四人組,也可以一排一組,在分組討論中,教師來回巡視,也可參與學生的討論之中,適當點撥啓發、引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在小組討論中,可分組評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還有一種是集體討論,即組織學生集體研討,討論後,學生對問題舉手發言,也可把學生請上講臺,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培養學生的表現欲。對於一些仍有疑難的,學生學了也不解的,教師就要教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明辨是非,尋找結論。

預習的呈現也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全程性。就是在每個環節上都留給學生閱讀、思考、交流、活動的時間和機會,而不是某個環節讓學生參與自學,其他環節依然教師主宰課堂。

4、重視師生課後的反思溝通共同成長

就是讓師生分別做自我檢查、自我總結,每節課後的預習對課堂學習有什麼幫助,獲得了什麼,還欠缺哪些,諸如此類。思考反省做得好的、有深刻理解的地方,這個做法有助於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自我總結的能力。

五)探索和提煉了國中語文學生自主預習的有效策略

通過大量課例的觀察,運用行動研究法從不同課例(新授課、複習課、作文課)、不同文體(小說、文言文、議論文、詩歌)、不同載體(學案、批註、學生製作),分析了學生的各種自主預習對於課堂教學的影響;通過課例實施與推廣,提出了國中語文自主預習的標準,提煉出國中語文預習的系統設計、有效實施和分析到位的策略。在運用中較好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可操作性和積極性,並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特點和需要,減少課堂隱形浪費。

七、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反思

在當前進一步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學觀念上應進一步以生爲本,爲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角度開展課堂教學。學生自主預習對有效課堂有極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對學生的預習要進行必要有效的指導,關注學生預習中的質疑並生成進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上應該注重學預習生主體主動性的發揮,重視師生課後的反思溝通共同成長。因此,教師預習的主問題設計與課堂教學主問題設計的關係如何緊密聯繫又有創新;對部分自主質疑能力較弱的學生的預習指導,如何引導調動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對九年級學生的預習指導,如何進行還有待進一步實踐研究。此外,引導學生方面,還須大膽放手,做足課前功夫,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講評課的流暢性、藝術性和吸引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結果分析

一、規範了常規新授課不同文體以及複習課預習要求:

1、現代文預習

A.標小節號,閱讀文本。閱讀文本時注意書前提示、課文、註解和練習。關鍵是讀好文本。

一讀明文體,瞭解基本內容,二讀進行勾畫批註。

B.勾畫批註。在閱讀的過程中,將一些關鍵性的字、詞、句勾畫出來。文體不同,勾畫的

重點不同。記敘文:勾畫表明事情發展的過渡性語句,揭示中心主旨的抒情議論句,表現人物特點的語句。說明文:勾畫說明對象,每一節的中心句即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徵或原理的句子,過渡性語句。議論文:勾畫論題或論點,每一節的關鍵詞句,過渡性或總說性的語句;勾畫好詞好句,積累語言;不能理解的語句。

C.梳理。結合課文的註釋和一些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過字詞關。新教材的每一篇課文後都有“讀一讀 寫一寫”,學生可以將查出來的字音詞意寫在上面,便於以後複習。學生還可以自主查閱有關作者及寫作背景的資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梳理文章結構,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中心。

D.質疑提問。在預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不懂之處,有質疑的精神。同時將自己不理

解之處,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出來,形成問答,便於提問。

E.閱讀推薦。找一找類似的文章,準備好課堂推薦交流。

2、文言文預習

A.讀正音。閱讀全文,查找生字,流利朗讀。

B.梳理文意。結合註解和參考書,翻譯原文。

C.質疑。不能解釋的詞句做好記號,準備提問交流。

3、複習課預習

A.明確考點

B.蒐集相關例題(做過的練習試卷),歸納常見的不同問法。

C.結合參考答案,梳理考點的解題思路。

二、形成不同載體的預習形式:

1、學案式

這是進行指導性預習的最好方式,由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如針對《醉翁亭記》設計的預習學案,從文學常識、文本初識、對話讀者、知識遷移的角度對學生的預習做了比較規範的指導;同時,預習學案和課堂學案是相輔相成的,以便學生能夠更清楚的明確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預習諸問題的設計和課堂主題的設計可以一脈相連,以便減少課堂隱形浪費,提高課堂效率

2、批註式

這類主要是培養學生自我解讀,挖掘文本,加強與作者對話的能力,對學生的文體學

習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比如小說批註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說明文批註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議論文批註論點、論據,文言文批註重要文言語法現象等等。這樣系統化的預習指導其實對學生進一步加強自己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批註、旁註,把握主題內容,賞析人物形象,體味語言美感,發掘文本疑問,有待進一步加強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活力。

3、作品式

這類預習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準備,適用於作文課、綜合實踐課程,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他們的創新能力有重大意義。如作文預習前的資料收集、特別是具有自身特色的製作(身邊的她生活狀態調查、班級年度人物評選、學生的照片故事串接),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很大的觸動和啓發;比如綜合實踐課前學生的演講、辯論、朗誦等多種形式的預習可以全面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和創新能力。

4、檢測式

這是爲了提高課堂效率,將基礎性知識的學習交由學生自主完成,在課上自由討論。檢測的形式可以多樣:字詞的默寫、文言基礎語法知識點的初步整理等等。

三、進行了典型課例的預習(附錄一~五)

1、作文課課例

2、小說課例

3、議論文課例

4、文言文課例

四、分析了學生自主預習對有效課堂的影響:

1、教師對學生的預習要進行必要有效的指導

預習是我們理解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的前提。但預習並不是意味着只是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預習的任務,教師不管不問。那麼,就對預習缺乏有效的控制與調整,教師在預習課中的主導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讀沒讀課文,理解到什麼程度,是否真正深入到課文當中去,存在什麼問題和疑惑,作爲教師的我們很難了解地很清楚,即使有些學生把預習的內容做到了本子上,但是不是自己獨立完成的我們也很難確定。洋思中學的王校長曾說:“放手不等於放任,自學不等於自流。現在看來,這是何其經典的兩句話!加強教師對預習課堂的調控力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纔是解決預習課效率低的重要因素。指導的形式或者說是載體可以是多種多樣

2、關注學生預習中的質疑並生成進教學設計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而“疑”又是經過深入思考,主動探究才能產生的。所以,每次學習新課文之前,我都會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旁邊作上記號或寫上相應的問題,以幫助我和學生共同從教材中獲得更生動鮮活豐富的信息。文言文的預習質疑根據文章稱常會有兩類側重。有的文章內容主旨並不深奧,比如《送東陽馬生序》,勸勉勤奮苦學的思想很明確,所以學生的質疑大多集中在是文章字詞上,特別是文中多次出現的虛詞“以”的用法,那麼這樣的文章可能字詞梳理、文言知識點積累、包括背誦指導就特別重要。而有些文章表面上學生的字句理解沒有問題,而文章的內容或是主旨的卻比較深刻,比如《湖心亭看雪》中,文章通過預習似乎都能翻譯,但很多學生不瞭解“問其姓氏”與“曰金陵人”的關係,不理解“獨往湖心亭看雪”與“舟子喃喃曰”的矛盾,不理解文中的“癡”,那麼這樣的文章也許文章字詞句的紮實可以放在內容的把握之後進行進一步鞏固。

所以,在上《醉翁亭記》之前,我詳盡的整理了學生們的預習質疑,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塊:(一)作者的醉翁之意究竟是什麼,作者在樂什麼,(二)文章的兩個重要虛詞——21個“也”和25個“而”的用法,爲什麼出現這麼多次。在這個基礎上,我的教學目標第一課時就是幫助大部分學生解決質疑,激發學習興趣,抓住“醉翁”,抓住“樂”字,體會作者所樂的內涵。第二課時,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文言基礎點的整理,並且進行背誦指導,適當當堂成誦。第三課時進行拓展延伸,比較閱讀,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主旨。

3、課堂教學上應該注重學預習生主體主動性的發揮

要相信學生,放心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預習成果的展現,小組討論,可以二人組、四人組,也可以一排一組,在分組討論中,教師來回巡視,也可參與學生的討論之中,適當點撥啓發、引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在小組討論中,可分組評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還有一種是集體討論,即組織學生集體研討,討論後,學生對問題舉手發言,也可把學生請上講臺,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培養學生的表現欲。對於一些仍有疑難的,學生學了也不解的,教師就要教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明辨是非,尋找結論。

預習的呈現也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全程性。就是在每個環節上都留給學生閱讀、思考、交流、活動的時間和機會,而不是某個環節讓學生參與自學,其他環節依然教師主宰課堂。

4、重視師生課後的反思溝通共同成長

就是讓師生分別做自我檢查、自我總結,每節課後的預習對課堂學習有什麼幫助,獲得了什麼,還欠缺哪些,諸如此類。思考反省做得好的、有深刻理解的地方,這個做法有助於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自我總結的能力。

五、探索和提煉了國中語文學生自主預習的有效策略

通過大量課例的觀察,運用行動研究法從不同課例(新授課、複習課、作文課)、不同文體(小說、文言文、議論文、詩歌)、不同載體(學案、批註、學生製作),分析了學生的各種自主預習對於課堂教學的影響;通過課例實施與推廣,提出了國中語文自主預習的標準,提煉出國中語文預習的系統設計、有效實施和分析到位的策略。在運用中較好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可操作性和積極性,並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特點和需要,減少課堂隱形浪費。

課題研究報告模板4

一、問題的提出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古人云“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古往今來,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會事半功倍。解物理題也是這樣。而傳統的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恰恰忽略瞭解題方法的指導,所以學生都沒有掌握解物理題的有效方法。因此對於理科的大多數學生都覺得物理課難懂,物理題難做。其實方法是物理知識轉化爲能力的中介,強調學習方法的教育對培養學生能力和優化學生素質都有較大的幫助,所以解題方法也是學習的靈魂。

這樣看來,有效的解題方法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競爭中就顯得尤爲重要。如果有了一套完善的解題方法,學生不必再對物理“望而卻步”,也不必再對物理題海“望洋興嘆”,可以從繁重的物理作業中解放出來,實現真正意義的素質教育。受此啓發,我決定進行“高中物理解題方法”這一課題的研究。

(二)研究現狀及分析

以往對於高中物理的解題方法研究的也有很多,大多數只是研究某一類習題解法,例如,運動學問題解法,動力學問題解法,熱學問題解法,電學問題解法,講的都是大而空,只能適用於這一單一類型。也有一些單純總結解題的方法,如等效法、整體法等,但是都只是一些零星的見解,不夠全面,不夠系統。

(三)本課題的創新點

我們準備研究力學、電學、運動學、動力學等都適用的解題方法,從物理方法、數學方法和哲學的思維方法三大類方法入手,每大類方法中又有幾種具體方法,將每種方法細細闡述,如等效法,還要將等效法應用的各種情況作一一總結,並配典型例題來說明各種方法。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細細看來,物理解題方法也正是各種科學研究的方法,如物理中的.等效法,模型法以及假設法等等。學生通過學習物理解題方法可以培養自身的科研意識,增強科研能力,爲以後走上科研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外,物理解題方法中有好多方法就是培養創造能力的方法,如逆向思維法,極端思維法等等。有了這些方法的指導,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開發思維,開拓思路,使學生建立更廣泛、更完善的智能結構。

研究成果的推廣有利於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改變,能夠促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從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哲學中聯繫的觀點

馬克思哲學提出了物質世界是聯繫的,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積累了很多科學的方法,這些科學的方法反過來又能指導實踐,對於高中物理解題也必定有相應的方法。馬克思哲學將辯證的思維方法分爲三種方法,即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三類方法,這三類方法是統一矛盾,解決問題和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普遍適用的方法,在解決物理問題中當然也同樣適用。

(二)皮亞傑的順化認知發展理論

同化是指個體對刺激輸入的過濾或改變的過程。也就是說,個體在感受到刺激時,把它們納入頭腦中原有的圖式之內,使其成爲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統將營養物吸收一樣。對於各種解題方法,學生可能都感到陌生,所以我們準備找出與有關各種解題方法對應的小故事,通過小故事使學生對這一方法有個初步瞭解,從而能更快地接受和理解這種方法。例如,大家都知道《曹衝稱象》的故事,其實曹衝稱象的方法就是物理中的“等效法”,這樣一講,學生肯定一下子就明白了“等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