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報告1.99W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1

一、調查背景

隨着07級應屆畢業生開始面臨畢業走出校園,各種各樣的就業情況也擺在了我們面前。針對這一情況,現作一份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

二、調查目的

對這一情況進行調查,從而使畢業生能夠看清當前社會的就業現象、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找工作的時候能有所準備,很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三、調查方法

調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調查對象:各高校應屆畢業生

調查方法:隨機抽樣調查

調查方式:面談、電話、郵件

四、調查內容

1、學校待畢業生就業情況有

3月份剛到各大高校就已感到就業氣氛了,學校開始向畢業生介紹一些實習單位,並且一些企業進入學校招聘。但一開始的招聘會最終被招走的人很少。通過了解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很多人不在意最初的招聘會,認爲今後還有很多機會,有貨比三家的思想,想等機會。而且有些畢業生經過實習,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認爲還是學校最好,想享受最後當學生的時光。

(2)最初的招聘會對於一些畢業生來說,當做積累應聘經驗的一種途徑,以瞭解如何找工作。

(3)對於校園招聘,很多人認爲待遇差,薪資低,把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當苦力,不願籤工作。

(4)還有一部分畢業生家裏面可以幫忙找到工作,或是嫌工作地點偏遠。還有的就是要有一些考試等。

介於這些種種,學校最終留下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之後各個學校還會繼續有大型校園招聘會,以及人才交流中心爲應屆畢業生提供就業的一個渠道。

2、社會就業情況

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每年都在增加,而畢業生就業率僅能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未就業的畢業生在以往其實都找到了工作,但好像出於一種無理由的現象吧,畢業生找到的第一份工作90%以上都不會是他們的終身職業,甚至是第二份、第三分……我們都在把第一、第二當作跳板,然後尋求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如我校一開始出去實習可以簽到工作的同學也會陸續返校。而又有時候是畢業生有好高騖遠的情結,所以一直處於跳槽狀態。而這些畢業生以及下崗職工尋求再就業增多、大批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從而更加大了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難度。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2

一、概要

我們採用問卷的調查方式對我校學生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查!我們主要採取網絡和走訪教室、圖書館、宿舍和路邊攔截的方式,發送調查問卷。團隊合作順利完成這次任務,同時也想幫助更多廣大的在校大學生了解當前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在調查中有剛邁入大學不久的大一新生,處在風華的大二學生,更有已經到了擇業和繼續深造的大三學生。能夠全面地瞭解在校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看法和了解。

被調查的學生爲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校大學生。我們採用自制的問卷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式、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分。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00份。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爲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有利於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擇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爲大學生,爲高校,爲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作用。

二、正文

(一)引言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爲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有利於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擇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瞭解未來幾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爲大學畢業生、爲高校、爲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被調查的學生爲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採用自制的問卷。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式、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分。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00份。

(二)情況介紹

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筆者認爲“就業難,難就業”的原因主要來自大學生自身、用人單位和社會三方面。

1.自身原因

(1)畢業生就業觀念存在誤區。一是選地域。在大學生的意識中,大都市總是意味着機會、高薪和前途,這導致最需要大學生的地方少人問津,而都市的大學生求職者則人滿爲患。二是挑單位。大學畢業生都希望選擇一個地域條件好、待遇優厚、社會地位高的職業。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觀念在大學生中流行,精挑細選了就業難。

(2)畢業生綜合素質缺憾。一是學業不精。有的學生在學校裏只是混,沒有靜下心來學習。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說話辦事的能力、溝通合作的能力、交際公關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有的'學生很不重視社會實踐,甚至連學校要求的暑期社會實踐都不能認真完成,更談不上學到具體的實踐。

2.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選擇大學畢業生,最主要是看重學生如何“調整就業心態”,而“提高職業素質”、“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學生甚至學校看來,“提高技能”及“提高職業素質”是最主要的,“調整就業心態”並不重要。用人單位認爲“德才兼備”是用人的恆久標準,單位對畢業生“品德”的重視程度遠遠比畢業自身的重視程度要高得多。

3.社會原因

(1)出口減速。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的出口。有研究證明,在中國經濟外向度較高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出口每波動1個百分點,將影響中國18萬~20萬人的就業。受負面影響較大的主要有紡織服裝、製鞋、玩具、摩托車、傢俱、照明器具、自行車等出口依存度較大的行業,而這些行業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三)分析預測

調查實證研究證明,“就業難”不是供給大於需求,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種階段性社會現象。

一是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我國四年一個週期的高校專業設置決定着專業人才的產出量,大學生就業與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地區經濟發展週期有較大的關聯。調查中發現,產業結構調整的後面精挑細選的是職業、職位、崗位的變化,四年前還是社會需求的熱門職業,四年後變成了滯銷專業,供給與需求錯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來的人才市場需求供給情況反映,各技術等級的勞動力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以機械加工爲主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現了部分工科類大學生在校期間又到勞動部門開設的技工培訓學校學習拿到技能等級證書。

三、知識沉舊,轉化率低

被調查的60%企業反映,應屆大學生到崗工作,學什麼專業幹什麼工作,實際知識應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數學生表現出所學過的知識轉化不出來,不能變成自己在崗的實際能力。我國大學生一般適應週期在1—1.5年才能獨立完成工作,而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到崗適應期是在2—3個月。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率已逐步替代了勞動生產率,生產知識的經濟與用知識生產的經濟正在悄然改變着人們的就業方式。“知識就是力量”已被轉化了的知識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識的時效性在快速縮短,50年代大學生知識能用30年,90年代大學生知識能用10年,2003年統計,大學生所學知識能用3年。我國入世後,這種趨勢愈加明顯。

大學以基礎設施和師資爲依託,以大學精神爲共同願景,在識別和提供優勢的知識體系中培養專業人才。衡量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指標之一就是學到了什麼、掌握了什麼、學會並轉化成爲自己生存發展的能力是什麼。在對近2000多名已畢業的大學生調查,30%的學生反映,在校學習的知識離市場需求較遠;30%的學生認爲所學知識沉舊,要想在所學專業掌握更前沿的知識,還得自己通過上網、到書店、去企業、進圖書館、聽講座來補充新知識。據國內一所較爲知名大學計算機和外語兩個專業學生抽樣調查反映,部分教師的實際知識佔有量不如應屆的學生。計算機專業學生講,摩爾定律9個月一個週期,不到社會上學習,畢業後所學知識多數都過時了。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反映,在校學習多數精力都應付考試,考試結束後,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學學什麼,讀大學讀什麼,多數大學生都沒思考過這個較爲深層的問題。

把知識和才能物化爲真正的行爲纔是真正的人才。就業率在統計過程中,應多元化確定其概念,大學生就業問題應以市場化視角來認識,並鼓勵支持多元化就業。如:非單位就業、非組織就業、隱形就業,隨着產權多元化、社會生活日趨複雜化,評價大學生就業的指標體系也應不斷創新和完善,改變培養與就業信息不對稱的統計方法。

四、結論及建議

“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是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政策。在這種背景下,市場主導的地位實際上已經確立,大學生擇業和單位選人的自主性都增強了。所以,大學生調整就業觀念,找準定位。

1.充分認識自我,做好就業決策

大學生在擇業前應對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擅長什麼,想幹什麼。注意學以致用,儘量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和形象、氣質、性格、語言表達能力等非專業優勢。

2.確立合適的就業目標

在選擇職業和確定目標單位之前,應從環境分析、企業分析等方面評估職業和目標單位的各種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順從”社會勞動力的流動分配形勢,適時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挑選就業地域和企業類型。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國民經濟比較吃緊的社會環境裏,應當理智的把握“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靈活的處理面臨的機遇。

3.樹立競爭性的擇業觀

大學生必須樹立競爭性的擇業觀,主動出擊,把能夠證明自己才能的各種軟硬件拿出來,自我推薦,這樣纔可能被“伯樂”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結果只會是一事無成。

4.自主創業,就業有新路

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狀況建立大學生創業培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園區、大學生創業街,也可與企業或研究所聯辦大學生創業科技實體。

此外,創業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首先,家長要改變求穩怕險、小富即安的就業觀,儘可能創造條件鼓勵、資助子女去創業;其次,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大批專兼職的教師隊伍,尤其是需要聘請社會上成功的創業人士搞好“傳、幫、帶”並起到示範作用;再次,政府部門對大學生創業要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