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實用】傳統文化作文7篇

作文2.45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傳統文化作文7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承了千年的中華文化具有極爲豐富的內涵和不可估量的價值。

中國是文明古國,中華文化是最悠久的文化之一,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文化,從傳說的皇帝到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從千年前的甲骨文到今天多彩的漢字,從一間間茅屋到不朽的萬里長城,無不是先人知識的精華,無不是中華文化的縮影,無不彰顯着中華文化的魅力。

千年來,中華文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着耀眼的光輝,閃耀在世界文化之林,然而在物質生活飛速發展的今天,中華文化卻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和冷落。

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覺間放棄了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忘卻了傳統文化的美。中國戲曲活化石“秦腔”“崑曲”現在很少再有人去聽了,取而代之的是各色的娛樂場所,燈火徹夜不絕。茶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現在卻聞名於日本,而中國人卻在一味追求西方的咖啡,以彰顯時尚。再拿傳統節日來說,現在,七夕節火不過情人節,端午節被韓國申請版權,就連規模最大的春節知名度也不如聖誕節。甚至,我們最基本的文化漢字,能正確書寫的人少之又少,懂得書法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一些國人寫的漢字連自己也看不懂。這一切,無不在暗示着中華傳統文化正在消逝,重振傳統已刻不容緩。

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有義務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汲取其中的精華,昇華其內涵,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繼承中華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從思想上接受它,在行動上踐行它,在心中牢記它。

中華文化已傳承千年,是人類文化的瑰寶,讓我們以此爲豪,用實際行動弘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蜀風蜀韻——老茶館

古街裏大青石鋪成的石徑彎曲幽深,石徑的邊緣與牆角的交界處覆蓋着一層綠苔;古街兩側分佈着宗祠、水井、水槽、曬穀壇,盡頭是一處幽靜的老茶館。

路是不平的青石板,坑坑窪窪的,昨夜的雨滴還靜靜躺在凹凼裏。輕輕推開木門,發出“吱——呀”一聲,地面揚起的塵灰頃刻消散。茶館幽暗,唯一的光線來源只是一處小小的窗。光線射在窗邊的幾把零散的藤椅上。

叫上一壺清茶。

精緻小巧的玻璃杯裏裝着幾片嫩綠的茶葉。熱水一倒入,隨着水蒸汽的消逝,茶葉上下飄動着;幾經周旋,有的垂直於杯底,有的橫浮在水面上。

時間悄悄流逝,茶香逐漸釋放出來,杯中的清水也呈現茶色。小小的唆一口,茶香縈繞在脣齒之中,久久不散。將茶水含在口中,細細打量這來自20世紀初的老茶館——曲折的廊道、縈迴的天井,方磚已被歲月侵蝕了,路面已經龜裂,紋路紛亂。

這時,蓋碗茶也端了上來,裏面放的是上等的花茶。一位身着漢服的女子走了過來,手上拿的是長嘴壺。壺嘴可達三尺六,爲全銅打製。她把茶壺拿在手上,做着各種高難度動作。水柱臨空而降,瀉入茶碗,翻騰有聲;須臾之間,戛然而止,茶水恰與碗口齊平,碗外無一滴水珠,既是一門絕技,又是藝術的享受。長嘴壺不僅用於表演觀賞,沸水在經過長嘴時,降低了溫度,這樣最適合用來泡蓋碗茶。

那女子微微一笑,輕輕行了個禮,便抿起紅脣翩翩離開了。

蓋碗茶的茶蓋一般斜放在茶碗中。若要改變茶的濃淡,用茶蓋在水面輕輕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通過茶蓋改變茶的濃淡,這正是蓋碗茶的玄妙之處。

夕陽西下,茶館已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與外界的喧鬧隔絕了。人們在這裏沉穩雅緻,眉宇之間都體現出優雅。一方水土孕育了巴蜀的茶文化,她猶如蜀地的一顆沉默的心。閒暇時,品一品茶,感受傳統,傳承文化,讓我這樣的少年人也悄然沉醉。

黃昏的光灑入茶館,收音機中的川劇仍在悠揚,雅靜的生活從未被喧囂打亂……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有剪紙、刺繡、戲劇、陶瓷、皮影戲、國畫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國畫了。

今天我來爲大家介紹介紹國畫。國畫就是用顏料在宣紙或是宣絹上繪畫,是東方藝術的主要形式。國畫又稱爲“中國畫”,古時稱爲“丹青”,我國傳統繪畫主要是指以毛筆、墨、國畫顏料等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題材可分爲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中國的國畫大師的作品中我最欣賞齊白石畫的蝦、徐悲鴻畫的馬。我的畫畫老師張老師在二年級暑期開始教我學國畫,張老師說:“國畫,是我們中國的國寶,你要努力學習國畫,把國畫這種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國畫練好!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在我們的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的一代他們追求韓劇美劇,喜歡漢堡泡菜。他們在情人節的時候示愛表白,在聖誕節的時候互送禮物。在我們中國,這些外來節日的氣息是非常濃厚的,反觀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卻越來越不被本國人民所認識。這個時代需要我們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大家要會寫弘揚傳統文化作文。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傳統文化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很多精華,閃耀着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願意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盡一份力。我願意多多地與朋友們分享中華文化的精華,願意奮力探索已經被淡忘的遠古文明,願意接近每一個樸素的古老民族。我的視野縱貫千古,橫及八荒,遨遊馳騁,此樂何及?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記得在幼兒園時,我就嘗試過剪紙,剪的是雙龍、雪花,雖然剪得歪歪扭扭,但是我也很高興,因爲我會剪紙了。從此,我和剪紙結下了緣分。

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剪紙書。我高興極了,我對着書剪會了許多圖案。最讓我得意的.是“紅雙喜”和“小雞捉蟲”得到了全家的讚揚。二年級數學課上學對稱時,我剪的小人手拉手又快又好,老師誇我真聰明。現在我越來越喜歡剪紙了。

今天老師讓我們查剪紙資料,爸爸給我打印了密密麻麻的二十多頁,我才知我原來只知剪紙資料的九牛一毛。我摘錄其中的一些內容與同學共享。

剪紙,又叫刻板、窗花或剪畫。區別在於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左派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爲剪紙。唐朝杜甫詩中有“暖水--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宋代時,剪紙用於禮花、窗花、燈綵的裝飾。現代人們運用諧音“福”同“蝠”、“綬”同“壽”、“雞”同“吉”、“魚”同“餘”、“龍”同“隆”,這些象徵手法合成圖案就有了吉祥的含義,可謂“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中國民間手工藝術,猶如一株長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符合了民衆的心理需要。

大家好!看我臉上的面具多麼好看。嘿嘿!紅豔豔的色彩,烏黑粗暴的眼睛,尤其是額頭上那粉嘟嘟的大桃子,看起來多麼帥氣!前幾天,我賴着爸爸買了這個面具給我。爸爸說:“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試,就像唱歌,奏樂都要照樂譜一樣,所以稱‘臉譜’。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

要問我怎麼愛上的臉譜,那還要從上次姥姥來我家說起。這天,姥姥在我家看電視,電視裏“依依呀呀”唱着京劇,我好奇地問姥姥:“這上面都是誰呀?”姥姥說:“那個紅臉的是關羽!白臉的是曹操!”你知道嗎?紅色的臉譜表示勇士義烈,如關羽、姜維等;黑色表示剛烈、正直,就像張飛、包拯等;黃色就表示兇狠殘暴,比如宇文成都、典韋等;藍、綠色代表粗豪暴躁人物,馬武、竇爾敦等;白色就是奸臣壞人了!曹操、趙高都是呢!我要做一個正直、剛烈的男子漢,哈哈,於是我就纏着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沒事的時候就戴上它在屋裏武槍弄棒,別提有多神氣!

啊!臉譜的知識可真多呀!我不但知道了它名字的由來,還知道了它的色彩跟人的性格有關。它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樂呢!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有書法,對聯,燈謎,詩歌,民族音樂,民族舞蹈……

在我們陽泉,對傳統文化比較重視。像春節,端午節,元宵節都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

下面,我詳細地介紹一下我們這裏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這一天,我們本地人早飯吃元宵,元宵很好吃,包的餡不同,味道也不同。這時街上已經掛滿了彩燈和大紅燈籠。道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一閃一閃的小彩燈。

上午,蔭營廣場上有扭秧歌比賽。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秧歌隊。他們穿着花花綠綠的衣服,在舞臺上快樂地跟着音樂扭來扭去,都想爲自己村裏爭光。

最熱鬧的地方是一中門口的黃河陣。傳說是諸葛亮擺得陣法。在我們這裏成了元宵節必須去得地方。奶奶說:“轉黃河陣可以祛百病,轉得快就一年順利。”

所以,每年全家人都要去轉一圈,以求平安和順利。

這就是我們這裏過元宵節的傳統文化,體現出蔭營人民的精神風貌。

“走嘍,去貼春聯了!”我興致勃勃地拿起了春聯。

爸爸邊貼邊問我:“遠航,你知道爲什麼要貼春聯、放鞭炮呢?”

爸爸給我講起年的傳說:有一隻叫“年”的怪獸,它頭上有一隻觸角,到除夕的晚上就到村子裏吃人,人們只好上山躲避。有一個老婆婆來到村子裏,人們告訴她“年”的事情,讓她快逃,她卻說她能制服“年”。“年”又來了,她用紅紅的春聯把“年”的眼睛刺得睜不開了,“年”只好用爪子捂着眼睛,接着老婆婆又燃起了鞭炮,噼裏啪啦的爆炸聲嚇得“年”抱頭鼠竄、逃之夭夭。

“原來貼春聯、放鞭炮還有這麼有趣的故事哩!”

“現在人們還是習慣在春節貼對聯、放鞭炮,不僅僅是驅魔避邪,更重要的是藉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

“往左一點!”我正聽得津津有味,爸爸的喊聲把我從沉醉中喚醒。我這才意識到該自己貼春聯了。

晚上,人們盡情地燃起了鞭炮、放起了煙花: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射出的子彈,有的像流星從天而降,一時間把天空裝扮得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我喜歡這多彩的除夕,因爲它充滿了神祕,充滿了喜慶和歡樂。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許多許多。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十二生肖了、剪紙了、陶瓷了、國畫了、書法了……書法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

從書中瞭解到,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引以爲豪的文化瑰寶之一。書法大體可分爲: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書法,也特別想學它,可由於那時年齡小,老師把我拒之門外了。現在上學了,又看到班主任唐老師寫了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羨慕不已,我心裏又開始癢癢了,也想像老師一樣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來。

我剛練毛筆字的時候,手中的毛筆總是不聽使喚,寫出來的字橫不是橫,豎不是豎,難看極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毛筆字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寫的作品還在學校展覽呢!我自豪極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許許多多,比如:有五月五日端午節賽龍舟和吃棕子,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看花燈。九月九日的重陽節登高山,還有臘月的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貼上春聯等等。

雖然中國的歷史傳統文化多的數不清,但是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因爲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比如說有:“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輝耀滿堂春”。到處都是張燈結綵,喜喜洋洋,大家都在放鞭炮,有的放沖天炮,玩得很爽,很開心,有的使勁一仍到地上便會有一聲巨響;有點要擦一下或者用打火機燒一下才會爆炸,炸得聲音也很大。我非常喜歡春節,因爲春節會放假,我就可以和我的哥哥一起玩有趣的鞭炮了。爸爸媽媽還有我還會去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去拜年,小姨?爺爺奶奶,還有外公外婆?舅舅?舅媽都會給我紅包。有了紅包錢之後,我一部份買學習用品,一部分買玩具,剩下的我就存起來。

我非常非常喜歡美好的春節。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數不勝數,如剪紙、對聯、古詩、傳統節目,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了。

據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節它就會出來危害百姓。後來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紅紙剪一個“福”字貼在門上,在紅紙上寫一些吉利話也貼在門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紅色就再也不敢來了。從此人們年年貼春聯,;流傳至今。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飄,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小朋友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禮花滿天,與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引的我們哈哈大笑,如果天天過年該多好。

春節過後就是元宵佳節,也是團圓節,這天吃元宵、猜燈謎,寓意家家團團圓圓,閤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無比幸福快樂。中國傳統節目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節日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放假了,自己在這短暫的假期裏擠出一下午的時間,觀看了同事給我下載的《中華傳統文化公益論壇》,大家知道現代人心腸通常比較硬,不太容易被感動落淚的,但看了此視頻不易落淚的我也被其論壇感動了,淚不止一次滑落。

公益論壇以原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陳大惠爲代表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彙報團”三四十位老師以自己血和淚的教訓史真誠地奉勸世人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實實在在觸動了人們柔軟的靈魂,喚醒了人們的純善之心。其文化精髓之根本《弟子規》,被它所蘊藏的深厚內涵而打動,由於自己的無知,錯誤地理解了很多聖賢的教誨,我甚至叛逆地將一些傳統文化也曾一度看成爲封建糟粕。 以前,我從來沒有真正感到過“我們是驕傲的中華兒女”,覺得那是一句空口號。而此時我才明白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真正原因;中華民族讓世界人民喜愛的真正原因:因爲我們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有着優良的文化傳統!造就了一代代賢良的中華兒女!

看着視頻感悟頗深:其一,懂得感恩。“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能讓父母爲我們而感到自豪,做到這些也算是給父母的一種報答吧。

其二,找準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自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不用羨慕別人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獲得多少財富,過多麼奢侈的生活,而自己要努力學習,積蓄力量,努力工作,貢獻社會”做爲自己的人生目標。把自己的夢想和對工作的熱情獻給熱愛的工作事業,做有用的人。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看清世事,既然認識到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這一方面,就應該從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做起,從自己的教育教學抓起,彌補上。以便讓我們培養的學生在走上社會後,不會因爲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敗。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五四”以來,就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之爭是從未停止。“五四”以來的激進氛圍讓中國的傳統文化成爲了遙遠的迴響。在知識分子起作用的是物質主義、功利主義、現實主義、科學主義。沒有了傳統文化的中國知識分子,就真的可以用西方的文化把自己變的幸福、自由了嗎?空虛、無聊、虛假的人生依然在社會裏存在。

我在這裏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是來詆譭其他的文化,不是說中國的富強一定要用傳統文化來指導。作爲人類文明的一部分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值得每一個人去關注和了解的,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它。傳統文化的優秀我們當今很多青年都不瞭解,有的一聽到傳統文化就會聯想到封建、保守、落伍之類的詞。當我們懷着真正的心來講訴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感想時,就有一大堆人馬上說:看呀,現在的落伍者,憤青,打倒他。總是不能讓我們說自己國家的文化,總不能說我們國人的優點。陷入古今、中西之爭的“知識精英”,厚今薄古、崇西貶中的心態已經根深地固,把傳統文化藐視爲封建遺毒已經蔚然成風。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普通的百姓裏是具有相當的活力的。只是知識分子的批判意識缺乏說服力。能否讓中華民族的每個人潛在的心靈積習轉化爲知識分子的主動自覺的認同,是傳統文化復興的根本。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