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文化講座心得體會推薦

作文1.93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講座心得體會推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文化講座心得體會推薦

傳統文化講座心得體會推薦1

xx年12月5日,我有幸參加了xx市“十二五”第一批骨幹教師培訓。並聆聽了由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書記、副館長馬曉雄老師關於《傳統文化與師德新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佛更要金裝》的專題報告。深受啓發,受益匪淺。馬曉雄老師以鮮活的案例、豐富的知識及深刻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很多指導、引領和啓發,使我進一步開拓了視野,更新了觀念。

馬老師的報告中,着重強調的六個方面的問題,目的是要求教師要認真把握現代教育的基本特點。要認清人的發展關鍵,在教育實踐中,應當努力使“個性化教育”要成爲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並通過學生教育之成功重塑“自身師德建設與師道尊嚴”。馬老師的講座,讓我感同身受。現從下列三個方面談談我的體會:

一、從傳統文化中認清當前教育的弊端

縱觀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教育在培養模式上採用小班化,個別化教育,並在教育中注重學生個性與創造性培養。例如孔子在教育兩個不同學生時針對同一問題給出的不同答案,不僅說明個性培養之重要,更強調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而在反思現行教育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常常“高分低能”,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創造性。他們甚至象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規格統一的產品,缺乏自己獨特的個性。究其原因,是工業化大生產的模式被引進到教育中,學校成了“智慧的工場”,而學生則成了批量生產、規格統一的標準件,教師則成了機械操作的教書匠。學生缺乏創新精神與我們長期“以知識和分數爲中心”的教育模式和“大學聯考指揮棒”有直接關係。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過分重視知識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創造精神的培育。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上課老師講知識,下課學生背知識,考試考知識。我國現在通行的“排名次”方法正是不能正確對待這種差異的表現。其實,大量現實現象表明,學業成績落後的學生不一定就是“差學生”。每個學生的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不一樣,有的學生成績不好,但是他努力了,也確實進步了,或者是他在其他方面有了發展,這樣的學生應該算好學生(雖然他對老師本人的教學評價確實沒有好處)。我們只能盡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讓學生全面完美(根本不可能)。

因此,作爲教師,務必應當成爲教育智者,教育的行家裏手。切不可在教育中出現“病人不吃藥,非病者反就醫”之亂象。我們應當在教育中着力培養學生個性與創造性。

二、與時俱進,實事求是,正確認識“師道自悟與師道尊嚴”

馬老師在報告中指出:當前的教育一方面正在被人們政治化、另一方面只重規範教師行爲而不重教師發展。教師節來臨,整個社會好像突然發現,自己還都是老師教過的學生,鮮花、掌聲、恭維,撲面而來,叫我們這些教書匠們受寵若驚。不過,9月8日《中國青年報》一則報道,在某種程度上表達出教師們的真實想法。這則新聞的標題是:《教師節,老師們更希望社會以維護師道尊嚴作爲節日禮物》。這種節日效應正是一種政治主義。在人們心中,教師應當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完神”。爲了讓教師成爲“完神”,諸如“名角可以收錢,名師不可提薪”之思潮隨之而來。這一現象不但違背了社會公平和市場規律,而且嚴重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樣是勞動,同樣是職業,爲什麼出現截然不同的要求?

所以,相對於提高教師待遇,如何維護教師的尊嚴可能更爲教育從業人員所看重。畢竟,這是一份特殊的職業,教師並非如推銷洋蔥、白菜一樣是知識銷售員,“教書”、“育人”在某種程度上是教育無法短缺的兩個車輪,而對於教師如我,也許“育人”常常比“教書”更爲重要。有這樣的一個例子:一位大學教授與一位成績優秀的畢業生聊天,談到大學四年的教育,她說,所學知識已經全忘,所受教育感覺最重要在於世界觀和理解問題的方法。對這個學生的說法,這位教授深以爲然,他不由感嘆:一個沒有尊嚴的老師,如何談得上“育人”二字呢?

傳統文化講座心得體會推薦2

欲爲人師表,先學會做人。剛剛學完《傳統文化教育》,內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才真正的感悟到自己活得多麼失敗!多麼的不在道!由衷的感恩學校領導給我們這個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的機會。讓我真正的找回了自己那顆丟失已久的良心!

傳統文化的學習,剛好有吳老師講的“如何做一位如理如法的好人”,如何讓傳統教育滲入生活,融入工作。但我感覺自己對“弟子規”還是停留在“聖人訓”的階段?慚愧啊,可見自己的確不是上根之弟子?不過“勿畏難、勿輕略”“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至”,要知恥近乎勇,只要嚴格堅持按照恩師的教導,每天按時完成作業,勇猛精進,相信一定會得到身心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乃至社會和諧的理想生活。

傳統文學並不是談玄說妙,“話說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聖賢留下的經典,沒有一句是多餘的話,正如“聖賢乃實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這些經典,都是從聖賢人的自性中流出,自己只有時時刻刻提起恭敬心,才能與古之先賢心心相應。自己修學不得力,正是因爲對恩師、對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缺乏恭敬心,纔會讓煩惱習氣障礙自己。而恭敬心不夠,也就證明了自己的孝心不夠,自己是否時時刻刻念着父母的`恩德?是否時時刻刻想着父母的健康?是否做到了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自己身體不健康,已是大不孝,檢討仁、義、禮、智、信,自己沒有一樣做得及格?

首孝弟、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感恩“傳統文化講座”!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領導辛勤教導!感恩農夫辛勤勞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也通過此次學習,讓我真正知道了自己走上教師這個崗位是多麼的榮幸。教師這個職位是多麼的神聖。要想成爲師之典範,必先成爲一個好人!對於怎樣成爲一名優秀教師我感悟到了以下幾點:

1、教師須是有道德修養的人,須修身養性讓自己具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

2、教學生先教會學生如何做人,讓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真正意義。

3、點燃孩子的學習興趣,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於魚。

4、增強教師業務素質,努力成爲孩子成長中的一汪源源不斷的泉水,不斷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努力把傳統文化持之以恆的滲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時刻警惕自己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