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節日的作文10篇[合集]

作文1.6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節日的作文10篇[合集]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1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不過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啦,因爲這個節日是團圓的節日,是個豐收的節日!

中秋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兒。月餅分很多種:有蛋黃餡的,棗泥餡的,五仁餡的…… 我最喜歡的是蛋黃餡的月餅。

中秋節,人們大都喜歡賞月。我在賞月時,給媽媽拿了一塊月餅,請她一邊吃,一邊賞月。我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中秋歌》——中秋節啊月兒圓呀……爸爸說:“今天的月亮好圓啊!”我連忙接着說:“圓得像個大玉盤。”正在吃着月餅的'奶奶笑着說:“嗯,今天的夜空好亮啊,彷彿看到了嫦娥在跳舞,玉兔在玩耍。”

晚上,我帶着甜的笑容進入了夢鄉!中秋節真好!

這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讓我難以忘記!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2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除夕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春節到了

就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了,萬物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地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

關於春節的起源,民間自古以來有很多說法,其中廣爲流傳的'是:中國古代有種叫“年”的怪獸,頭上有角,十分兇猛,他長年深居在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也就是除夕,他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年的這天,人們就扶老攜幼,上山躲避“年”。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一位乞討老人,鄉親一片驚恐萬狀,只有村東一位老婆婆給了他一點食物,並勸他上山躲躲。老人開口說:“如果您讓我在您家裏住一晚,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不信並繼續勸,老人笑而不語。老婆婆只好自己上山了。

半夜,“年”闖入村莊,發現氣氛與往年有此不同,村東老婆婆家門貼上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它渾身一抖,怪叫一聲,走近門口時,屋裏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聲音,再也不敢往前湊,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就在這時屋門突然大開,老人身披紅袍在門口哈哈大笑,“年”慌忙逃跑了,於是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春節一般要吃年糕、餃子,湯圓、荷包蛋。還有備年貨,貼年畫、貼春聯等衆多活動,在這一天人們盡享天倫之樂。

春節那天,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春節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來除舊迎新,北宋詩人王安石還作詩一首,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的祝福和一往情深的期盼。

我之所以最喜歡春節,因爲春節是新年中第一個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在這節日,人們走親訪友,吃大餐,還可以有壓歲錢,所以我很喜歡。

同學們,你們喜歡什麼節日呢?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爲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我的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爲,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爲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爲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我的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4

春節又稱過年,所以它和年獸有關。

春節當然要吃團圓飯啦。只聽見廚房裏咚咚咚的切菜聲、嘩啦啦的炒菜聲、噗噗噗的煮飯聲……在一起奏成了一支歡快的交響曲。我走進廚房,一股香味迎面吹來。我往桌上一看,哇!一桌都是美味佳餚,有帶着紅色汁水的`紅燒肉;有金燦燦的雞腿;有香濃美味的木瓜絲……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總覺得時間過得非常慢,真想現在就大吃一頓。終於,飯好了,爸爸開始請已故的親人吃飯。他首先在每個飯碗裏盛一團飯,然後在桌子底下放一些紙錢點燃,最後灑了一些酒水在桌子邊緣,讓祖先們先吃完潤潤喉。我想:終於可以開吃啦。但在這之前,我們得先把老人們扶上桌,接下來自然是大飽口福啦!

吃完了團圓飯,就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玩的鞭炮時間。我飛奔到院子裏拿出口袋裏的鞭炮。我左手拿着炮,右手拿着打火機,一點燃就扔了出去,只聽見一聲巨響,爆炸了。

我又拿起沖天炮,一點燃,隨着一聲“咻”,沖天炮像火箭一樣飛到了天上,炸開了。變成了各種圖案,有花朵、有太陽、花瓶……

春節過得真快呀,希望下次春節快點到。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5

有人喜歡端午節,有人喜歡中秋節,還有人喜歡重陽節,而我卻最喜歡除夕佳節。

除夕佳節的習俗還真不少!有放鞭炮、貼春聯、吃餃子、掛燈籠……對了,你知道爲什麼要放鞭炮嗎?貼紅色的春聯嗎?掛紅色的燈籠嗎?那是因爲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常在除夕夜吞食牲口傷人性命。後來有一年,當“年”正想橫行的'時候,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炸響聲,“年”竟然倉皇而逃,再也不敢進村。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貼春聯,燃放鞭炮,燈火通明,守更待歲。你說是不是很有趣?(傳說引用過多,不當!)

後來,除夕佳節可熱鬧了!大人們忙着貼春聯、包餃子…… 孩子們呢,則在放鞭炮、吃餃子……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除夕佳節。是這樣的歡樂,這樣的熱鬧。

缺少一家人過節的場景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6

今年元宵節,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花燈、焰火了。七點剛過,我們就來到新市區看花燈,這裏人山人海,花燈會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市政府前的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蘆邊吃邊看。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着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後是雙層的,接着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後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都沸了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着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裏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爲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高興得不得了。

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了1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覺得累。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7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是個團圓的好日子。

吃完香噴噴的團圓飯,我們全家坐在一起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聽媽媽說,中秋節的月亮是最圓的。我想起了李白寫的'一首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時候,李白擡頭看着月亮在思念故鄉的家人。現在,我們這有許多打工的外地人,班級裏的同學有的也是從外地來的,他們不能和親人團聚,心情一定也和李白一樣。想到這,看着身邊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真是感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啊!

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中秋的月亮,可惜的是因爲下雨,天上沒有月亮,真遺憾!我現在的心情也和李白一樣了。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8

這兩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我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我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因爲它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飄飄的彩旗。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外面不時傳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出門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春節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節目將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古老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我非常開心。因爲我知道,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我國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作爲新一代的我們,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9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閤家安康。過了元宵節就等於過完了新年,在這一天,我們都會猜燈謎、舞龍、舞獅子,爲元宵節增添許過節日的氣氛。

今天,我和我的爸爸媽媽早早的就來到了我的婆婆家,我的婆婆一看我們來了,就跑到廚房忙了起來,除了煮湯圓,我的婆婆還做了一些非常拿手的菜。我們很快就吃完飯了。我的婆婆說:“咱們猜謎語吧!”

我回答道:“好啊!”於是我的婆婆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上了謎語,拿到了我們的面前。謎語是這樣的:站是坐,睡也是坐,走也是坐(打一動物)“這是什麼呀,好奇怪的動物?”我的`婆婆說:“一點也不奇怪,很好猜的。”我想了想,突然想到了。於是,我拿起筆,把答案寫在了紙上。我的婆婆說:“答對了!”因爲我答對了,所以,該我出謎語了,於是,我在紙上寫道:早不說晚不說(打一字)爺爺我的婆婆、我的爸爸媽媽一直盯着這張紙,在認真的想着。我說:“這可是限定時間的哦!”媽媽突然笑了起來,看着我說:“是不是許這個字啊?”

我笑着對媽媽說:“恭喜媽媽,答對了!”爺爺突然問起來:“許,爲什麼?”媽媽答到:“早不說晚不說,那他只能中午說啊,‘許’剛好是有中午的午,還有言字旁。”

就這樣,我們一直猜到了六點半,纔開始吃晚飯的。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10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爲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稱爲世界兒童節(Weltkindertag)。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在民主德國,兒童節開始於1950年,之後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往往會收到家長的祝福和禮物,在學校裏也會舉行特別慶祝活動,例如郊遊等。在聯邦德國,兒童節並沒有特別的意義,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

隨着1990年德國統一,西德地區的兒童節日期和名稱成爲全德國官方的統一標準。然而在東德的許多地區,人們仍然無法改變舊有的習慣和稱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許多家長仍然會和孩子一起慶祝兒童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