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熱]傳統文化作文5篇

作文5.61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傳統文化作文5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是大人們的忙碌,小孩子最盼望的一天。大人們一大早起牀,忙碌着弄好吃的東西,和佈置家居。

吃過中午飯,大家分工合作,首先最要緊的是貼春聯、貼門神,使家裏變得喜氣洋的。這纔有過春節的氣氛。接下來奶奶用一早準備好的祭品祭拜祖先、祭竈;祭竈聽說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古時候,差不多家家戶戶竈間都沒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爲“竈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受到崇拜。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是家裏團團圓圓的一次飯局。現在的年夜飯,有些人喜歡在大酒店、大飯店裏訂年夜飯,也成了一種時尚與奢侈的享受。

吃過年夜飯以後,媽媽爲我準備好“大吉水”洗澡;洗完澡後,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新襪子。然後大人們要給小孩子們派紅包;我把紅包放在枕頭下面,作爲“壓歲錢”。

從年七年級開始,大人帶着小孩到長輩和親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等吉祥的話語。

到了夜晚,放煙花、爆竹,這也是春節的`傳統習俗。聽說原來只是單純的紅紙加火藥,但現在花樣可多了。像禮花“火箭”、“糖裏先生等等。這都是最喜歡的。

春節簡直太棒了,又可以穿新衣服、拿紅包、又有好吃的、好玩的。要是每天都過春節,那該我好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承了千年的中華文化具有極爲豐富的內涵和不可估量的價值。

中國是文明古國,中華文化是最悠久的文化之一,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文化,從傳說的皇帝到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從千年前的甲骨文到今天多彩的漢字,從一間間茅屋到不朽的萬里長城,無不是先人知識的精華,無不是中華文化的縮影,無不彰顯着中華文化的魅力。

千年來,中華文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着耀眼的光輝,閃耀在世界文化之林,然而在物質生活飛速發展的今天,中華文化卻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和冷落。

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覺間放棄了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忘卻了傳統文化的美。中國戲曲活化石“秦腔”“崑曲”現在很少再有人去聽了,取而代之的是各色的娛樂場所,燈火徹夜不絕。茶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現在卻聞名於日本,而中國人卻在一味追求西方的'咖啡,以彰顯時尚。再拿傳統節日來說,現在,七夕節火不過情人節,端午節被韓國申請版權,就連規模最大的春節知名度也不如聖誕節。甚至,我們最基本的文化漢字,能正確書寫的人少之又少,懂得書法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一些國人寫的漢字連自己也看不懂。這一切,無不在暗示着中華傳統文化正在消逝,重振傳統已刻不容緩。

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有義務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汲取其中的精華,昇華其內涵,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繼承中華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從思想上接受它,在行動上踐行它,在心中牢記它。

中華文化已傳承千年,是人類文化的瑰寶,讓我們以此爲豪,用實際行動弘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爲人類進步做出了求不磨滅的貢獻。中華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着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是培育和踐行社會價值觀的寶貴文化資源。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從文化興盛爲支撐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需要先進文化的支撐。

我們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爲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那是值得肯定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有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出了豐厚的滋養。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涵着豐厚的思想道德資源。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學史可以看成敗、鑑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而我國物資文化正在悄悄的消逝比如說我們的首都——北京,北京是一個繁榮的.城市,在古代有三個國家都把北京定爲首都,可想而知北京在古代是有多麼高的地位。談到北京,我們轉向圓明園。

圓明園裏裝的全部都是奇珍異寶,非常的雄偉。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披上綢緞那兒建後宮造城樓,裏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千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噴泉,加上成羣的天鵝,是多麼神奇的名園?圓明園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啊!突然有一天來了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得勝之後,他們便動手行竊了。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強盜均分。

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製品。兩個強盜,一個塞滿了腰包,另一個則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國的歷史文化被侵奪了,我們應牢記這段慘痛的歷史

昨天的歷史文化不能在今天重新上演。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德。

作爲中國人,中國精神是必要的,幾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內涵豐富,主要體現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共進,勇欲創新,知難而退,一往無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

讓我們把生命的根扎進傳統文化打的土壤,再吸收其他文化營養,在思辨中剪掉生命的旁枝,青春的花朵會開得酣暢淋漓,大氣磅礴,香遠益清。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國畫是中國傳統的繪畫方式,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我愛國畫,也正是因爲國畫灑脫、流暢,並不是像西洋畫一樣,有無數絲線束縛,有的只有眼睛看到的,不能有絲毫偏差,讓人感到死板。我在初學國畫時,經常摳着小細節,畫出來的畫也不好看,只是好像是把書上的物,搬在了紙上,使我覺得只是畫出來的,並不是活靈活現的生物。老師常常對我說:“國畫,講究的不是表面上的,國畫講究靈動,講究一種隨心所欲的境界,不是書本能夠左右的,是靠心來完成。若你死摳書中的東西,那麼你永遠創造不出好的作品,永遠只能照着別人的心境當成你自己的心境,永遠不會體會到國畫的情趣。”在日後的不斷練習中,我漸漸悟出了一些門道,漸漸地明白了國畫所存在的意義,所存在的價值:國畫所表達的.,是作者的心境,因此,國畫纔會灑脫,流暢,隨着作者的心境,國畫所表達的東西也就不一樣。體會到一些感覺後,我發現,我的畫漸漸靈動,漸漸地就像是一個活物,這使我特別開心。

漸漸愛上了國畫。每一個星期都在盼學畫的這一天。因爲在這一天,我可以盡情地遨遊水墨的世界。大膽地畫,開心地畫。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我都畫過,但我最喜歡竹子,竹子正直,奮進,虛懷,質樸,奉獻,卓爾,善羣,性堅,操守,擔當。畫竹的時候,竹節最難畫了。畫竹節時,我曾經歷過數次失敗。因爲竹節的墨汁變化層次多,爲了顯示出剛勁的竹節,墨色是主要的。筆肚沾淡墨,筆尖沾濃墨,畫時要一筆抹過,決不能三五層的描。運筆要恰到好處,才能體現出竹的脫俗。每當畫國畫時,就覺得心情很舒暢,勝比遊了美景後的心情。每一次,我都能體會到一種快樂,這種快樂是以前從未體驗過的。

我愛國畫,我愛那種快樂的心情。我愛國畫中的山水、動物、人物、工筆、寫意、傳統。國畫,是中國人自己的繪畫方式,起初的我只因爲這一點,現在的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國畫,愛上的國畫獨有的情趣。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纔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糉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爲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爲此做些什麼嗎?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裏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糉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擡頭賞月呢?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作爲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爲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