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清明節見聞作文

作文2.57W

摘要:清明時節語紛紛,郊外遊客笑嘻嘻,欲問酒家何處停,路邊農婦歡迎賓,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催,商隱彈淚誰人,信香燭鞭炮金錢知。

清明節見聞作文

清明節見聞作文

今天是清明節,我高興極了,因爲爸爸媽媽答應我出去掃墓、踏青---春遊.

上午,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時,爸媽我三人先到花店買了花,然後去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緬懷。由於塞車9:30纔到,沒去時想象不到人會這麼多,到了才知道,成了人海花海的世界,有一隊隊學校的學生有組織的隊伍,還有好幾對的蝴蝶翩翩起舞,好象它也是悼念革命先烈的英靈。“吃水不忘挖井人,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獻花時爸重複了幾遍。

我認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他們爲我們拋頭,灑熱血。難道我們不能報達他們嗎?比起烈士們做的,我們做的事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呀!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聽我爸說,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今天來深圳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了深切的緬懷,這是最有意義的。

下午,我們到了紅樹林,紅樹林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紅樹林是以紅樹科植物爲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羣落,因樹幹呈淡紅色而得名。這裏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珍稀樹種,這裏也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是東半球候鳥遷徒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我們雖然沒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但對保護了生物鏈就是保護了我們的生態環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到了17:30走得有點累了,但累中有樂,因爲增長了見識,今年的清明節真有意義,掃墓、踏青一舉兩得。

清明節見聞作文二

清明節,除了春節以外,恐怕是全國最大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全國上下,男女老少奔向山間,奔向田野,去踏青,去祭祖。

清明掃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奉行孝道的具體表現。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爲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在我能歡快地奔走,懂得了一些事理以後,就跟隨父兄穿梭于山間田野,前去拜謁列祖列宗的同時,也享受萬物復甦,山花爛漫的靚麗春色。

我們活着的人是一天三餐,據說逝者是一年四餐,即清明爲早餐,七月半是中餐,冬至作點心,除夕當然就成了晚餐。

做清明往往是在“前七後八”所約定俗成的時間裏。所謂“前七後八”就是包括清明日在內的前七天和後八天。事實上,大家都在前六天就去上墳了。清明日這天通常是做衆家清明,去祭奠族裏的始遷祖。在後八天的時間裏,各家各戶又會辦上一桌飯菜放在中堂裏,把紙幡插到村口的路邊旁,招引那些沒有後人的孤魂野鬼前來享用,此謂上孤墳。

儘管各地的風俗不同,但必備的幾件物品卻是亙古不變的。

羹飯。羹指的是蔬菜,有的地方特定用芥菜。飯,自然是米飯,還加上一盤豆芽。這是人類不可一天或缺的必需品,也是人人能做到的事情;

青,草本植物,跟艾草一樣,有着祛溼的作用。立春過後,在田頭地角里開始生長。採來,煮熟,擠掉苦汁,和糯米一起搗成麻餈或做成青團。如果家中沒有人採青,在掃墓的途中也要採上一兩棵放在麻餈或糰子上;

紙幡。簡單的用半張白紙剪成約一釐米寬的紙條。精細一些的則用白紙剪成狀元拜塔、鯉魚跳龍門、連年有餘等圖案,再飾上紅、綠紙的花幡,又稱彩幡;

千張。黃草紙做成,即紙錢;

香、燭、鞭炮自然要帶上。

更主要的還是祭禮。

由於地域不同,家庭條件有差異,祭禮也各不相同,但三葷三素應該是必備的。三葷是肉、魚和蛋(代替雞)。三素爲筍、豆腐和綠豆麪。青麻餈或青團是主食,無疑是在祭禮之列,盤子裏放上三塊、五塊或七塊。

掃墓時,全家的男女老少全出動,挑着祭禮,揹着鋤頭,拿着柴刀,提着酒壺,浩浩蕩蕩地奔向墓地。

割去亂草細柴,添加墳頭泥土,耙走墳壇的枯枝敗葉,吊上紙幡,墓前放上點燃了的千張,擺上祭禮。然後,站到祭禮前,雙手合什,跪拜行禮,恭恭敬敬,虔誠有加。主祭者口中念念有辭,無非是時至清明,子孫們略備酒菜,祭告列祖列宗。最後總忘不了祈求祖先保佑後人求財得財,求子得子;家庭平安,身體健康;爲農者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經商者順風順水,一本萬利;仕途者官運亨通,步步上進;讀書者成績優秀,榮登榜首……

掃墓祭祖與其他的祭祀一樣,都離不開一個“三”字。

弔紙幡三條、燒千張三片、焚香三支、祭禮三葷三素、酒盅三隻、斟酒三巡、用來盛米、茶、鹽的是三格,祭拜時三跪九叩,最後放鞭炮也是三響。一切從“三”開始,到“三”結束。

三者,多之稱也,又謂一、二之所不能盡也。同時,也表示了子孫賢孝,尊宗敬祖,不敢忘卻自己的來歷。

掃墓的這些習俗是含有一定的深意的。

在清明日前七天祭掃祖墳是表示子孫不願讓祖宗看到別人的祖宗早已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不見自己的子孫前來祭祀而感到傷心;麻餈和團加青,意在不忘本,牢記先人的艱難歲月。如果沒有加青,祖宗就會感到心中不安,嘆息自己的子孫不夠勤勞,不夠節儉;筍要保留筍尖謂之子孫後代定會像春筍般健康成長,節節升高,長成參天大竹;魚不去鱗表示子孫保有靈氣,聰慧睿智等等。

清明掃墓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代代傳承,年年相似,深入人心,永久不衰。不管用習俗祭掃,還是用一束鮮花祭掃,其目的就是緬懷先人,思念先人。

相關文章推薦:

標籤:清明節 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