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精華】傳統文化作文集錦八篇

作文2.5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傳統文化作文集錦八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說爲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說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屋檐上的水滴隨着時光的推流而一滴滴地掉落在那堆積了一釐米深的小水暈中,泛起了小小的漣漪,望着眼前這一雨紛紛的美景,忽然一陣糉葉香,耐人尋味。

“菊花園,炒米餅,糯米糰,阿媽帶我去睇龍船……”這是小時候奶奶抱着我,在端午節時嘴中念着的歌謠。而這種古老的氣息還能代代相傳嗎?

走進廚房,家中還是那種老式的竈臺,有兩口大鍋,均由柴火燒製,容量十分大,我想,在爺爺奶奶他們那一代,家中要生存的人很多,所以先前的竈纔會是這樣的.吧。在這時,只見奶奶將用油炸蔥頭的“蔥頭油”撈起,放在一旁的小碗中。接着掀開另一鍋有拌着許多什麼蒸鹹蛋,五花肉,鵪鶉蛋,花生……一切適合的東西,奶奶一樣也不錯過。因爲再包之前,這些食物都未煮熟,因爲害怕太油,所以我幫着奶奶一起弄。我們首先清洗糉葉,“呀”一不小心就被這糉葉的邊緣割破了手,輕微的流血,更映襯出我對這糉子的喜愛,瞧去,奶奶正眉開眼笑的哼着小曲,包着糉。

雙手平攤,在手心先放上一個糉葉,用大拇指夾着,來一個90度的完美弧度,使糉葉上有一個圓錐形的凹形,然後以3:2:1的比例調配米,鵪鶉蛋,五花肉,一層壓一層,最後,再拿一片糉葉“封頂”,用一種植物的葉子綁上,放在籃子裏,準備下鍋。一隻佈滿皺紋的手和一隻細皮嫩肉的手在一起忙的不亦樂乎。

這細細的糉香,環繞了整個屋子,忽然,聽見弟弟對着電話機喊了一聲:“小姑,等等你回來的時候給我帶一個漢堡跟一個芝士味的比薩,謝謝。”頓時,屋子裏的氣氛僵硬了,空氣似乎要停止了流動,奶奶在這製作着中國的傳統食物,而這新時代的小男孩卻要去品嚐外國的“快餐”。

這份古老的傳承是否即將遺失了呢?若不是,那又能傳承多久呢?這一切的一切,是否會成爲那黑白史書上的記載呢?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在中韓端午節相爭韓國最終申遺成功後,舉國感到忿忿不平,國人們紛紛指責韓國卑鄙,無恥,抄襲中國申遺項目的人各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國人能夠反思自身呢?與其說是韓國搶走中國的端午節,不如說是國人自己扔掉它罷了。

其實,韓國申報成功並非是壞事,恰恰相反,還是件好事。何解?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衝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爲不是一件壞事。"是的,正是因爲這次事件,讓那些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國人們打響了警鐘;給以那在背後罵罵咧咧,指責韓國過錯的無知國人們一記響亮的耳光;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件事件進行深刻反思。

時常在一些電視節目中看見被歲月給塵封,被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所掩蓋的傳統建築,傳統文藝,甚至傳統習俗。面對燈紅酒綠,層樓疊榭的摩天大樓,誰會甘願住在那破舊,老土的四合院,窯洞,吊腳樓,過着原始土着民般的生活呢?誰還會對那傳統的造物技術——簡單粗糙的物件和純手工高強度勞力而放棄學習更先進的`機械製造技術從而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在眼球經濟,泡沫經濟盛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夠保留住中國的國粹——京劇。。。。。。少之又少罷了。

今天,大多數80後,90後,00後不過傳統節日而喜歡過洋節。在一次國小生問卷調查中,有專門"按重視程度,給傳統節日"排序的題目,結果幾乎所有學生都填寫了"春節、中秋、清明、端午"的順序,端午竟成爲孩子們眼裏最不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相比,學生們更願意過聖誕節等洋節。"我最喜歡過聖誕節了,能收禮物和賀卡,大家還能一起玩,很開心。端午節就很平淡了,唯一盼頭就是放假,就連吃糉子也是平時就能吃到。"某國小生回答說。班上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過聖誕節,覺得中國的傳統節日過於單調和嚴肅,都不如聖誕節般輕鬆有趣、充滿幻想。

而當問到屈原是哪國人,是幹什麼的,學生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門,離奇搞怪。而在幾十年前,即使目不識丁的老人們都能謹記屈原的生平事例和對國家君王的忠貞,還有每年的划龍舟是爲了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包糉子扔進河裏這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爲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包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後演變爲吃糉子了。

何其悲哀,端午節竟成爲學生眼裏最不重視的傳統節日,而吃糉子竟是大多數學生們的唯一項目,端午節難道就將成爲糉子節了嗎?最後只能用吃糉子來苟且地維持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嗎?

爲何我們就不能夠直視韓國申遺成功背後的默默付出呢?其實韓國端午節跟我國的端午節大相徑庭,甚至起源和各種項目都無一相同。我們輸就輸在沒有象韓國一樣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形式主義的東西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重形式輕內容,重口號輕行動,重數量輕質量,重眼前輕長遠。何其相似,與當今被我們罵罵咧咧的政府官員那樣只注重面子工程,表面說的冠冕堂皇,而實際做的卻不盡如人意,其實我們又好到哪兒去呢?

不要讓眼淚成爲地球的最後一滴水。同樣,不要讓傳統文化過了許多年後只能成爲我們腦海裏僅存的模糊的記憶啊。韓國申遺端午節成功這不是一件小事,不能在我們罵罵咧咧之後逐漸淡忘,消失。我們應該進行深刻反思,畢竟這件事不僅折射出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忽視,還反映深藏在我們骨子裏對自身文化的傲慢和不屑及崇洋媚外的劣根品性。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水餃。吃水餃之前當然要包水餃啊。我爲了能吃上美味的水餃,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水餃就要包水餃,這水餃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水餃之前首先要和麪。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裏,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麪就這麼難,等到吃上水餃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麪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老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衝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着老媽以前包水餃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於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水餃作爲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水餃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爲了吃上美味的水餃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水餃容易破,如果皮厚了水餃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餅,一手拿着擀麪杖擀水餃皮。

哎,像老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水餃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水餃了,老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老媽的旁邊學着包水餃。包出一個水餃之後突然覺得包水餃不是那麼困難。終於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着水餃煮熟。看着水餃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遊戲。水餃煮熟了!嘴裏吃着水餃心裏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模擬金題】

打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每一項傳統文化都如閃亮的珍珠熠熠生輝,音樂、書法、節令、詩詞、武術、中醫……每項傳統文化中都傳承着中華民族的精神,蘊藏着中華民族的寶藏。請以“傳統文化”爲話題作文,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思路導引】

1.運用傳統文化素材寫作,要學會篩選。

中國的傳統文化燦若星河,唐詩宋詞、書法篆刻、京戲臉譜、皮影藝術、中華武術,還有傳統節日的各種風俗禮儀等,舉不勝數。寫作時,首先要篩選出自己熟悉的,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張冠李戴,胡亂搭配:其次還要與作文題巧妙銜接。

2.運用傳統文化素材寫作,要學會融合。

傳統文化素材僅僅是素材,而文章是作者豐富情感的表達,二者只有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打動讀者。選好了材料,寫作時,我們可以寫自己學習某項傳統文化的過程或者體驗,可以寫對某項傳統文化慢慢消失的擔憂,也可以寫某項傳統文化傳遞的親情、友情,如過春節等。

【佳作示例】

統文化裏的堅守

雨落芭蕉,簾卷西風,歷史如奔騰的長河悠悠而去,而那些傳統文化如同珍珠一般,留在了沙灘上,也留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作爲中國人,我們會用心去堅守,這一代代的堅守,匯成了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在那大紅色的窗花裏。刀起刀落間,紙屑飛揚。兒時,小小的我愛託着兩腮,饒有興趣地看奶奶靈巧的手把那大紅色的紙鏤成一幅繁華的圖案。紙屑飄搖在她的袖口、指尖,一條將要躍起的魚逐漸呈現在紙上。“真好看。”我愛不釋手。奶奶欣慰地看向我,眉宇間藏着淡淡的愁:“這窗花剪紙是中華傳統藝術裏的一寶,裏面有濃濃的年味,有濃濃的中華情……可惜,不知道還能不能傳下去。”

在奶奶的薰陶下,我小小的手拿起剪刀,成爲這剪紙文化的又一代傳承人。奶奶請放心,我會用我的.堅持讓窗花藝術發揚光大的。

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在那古色古香的二十一弦裏。我被眼前古箏那飽滿沉穩的色彩、精緻絕倫的雕花、行雲流水般的刻字深深折服。箏上的二十一根弦清一色的淡雅,老師十指輕捻,樂聲似天籟般流淌。當鋼琴的黑白鍵逐漸取代了古箏的二十一弦,誰能看到它背後隱藏的淡淡淚痕?清風徐徐,裙裾飄飄,我指尖輕觸,奏一曲《梅花三弄》表志趣,賦一章《高山流水》覓知音。嵇康的《廣陵散》早巳失傳,誰還能同伯牙子期一樣懂這華夏古老的琴音?

每個週末風雨無阻,我都會去老師那裏學習。我深陷於古箏的魅力中,老師與我們一起合奏,我深信這種堅守,不僅是愉悅我們的心情,更是堅守着中華的古韻。

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在那精緻華美的戲服裏。外公外婆喜歡聽京劇,於是我就學會了哼唱京戲。擺起蘭花指,邁出凌波步,唱一曲《貴妃醉酒》:“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又早東昇……”這悠悠京腔,醉了外公外婆。外公早年買了一套京劇正旦服,如今將它送給了我。“丫頭,京劇可是我們的國粹,你天生一副好嗓子,堅持着好好練,可不能辜負了這戲服,糟蹋了國粹。”外公將這戲服和頭面遞給我,語重心長地囑咐着。我鄭重地接過來,對外公笑。

在這個流行音樂風靡的時代,我能做什麼?也許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默默地堅守,用心唱好每一句戲詞。

天涯海角,每個角落都會有守護着中華傳統的華夏兒女,連成一個紅紅的中國結。飄揚的中國結世代相傳,匯成厚重古老的中華魂,生生不息。

【評點】

作者成功地選取了對傳統文化的堅守這一角度,這不僅是一個人的堅守,更是一個民族的堅守,立意深刻,讓人敬佩。

在材料運用上,作者從不同方面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讓人感嘆其知識的廣博。在寫作中,作者不是對材料的簡單堆砌,而是不着痕跡地把材料融入了“我”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悟。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中華文明古老厚重又炫彩多姿,其中最具有特色的莫過於本民族的傳統節日。這裏我想簡單地講述一下清明節。

大約每年的公曆四月五日是清明節。相傳清明節是人們爲了紀念春秋時期的忠義之士介子推而設立的。這天家家戶戶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所以清明節又被稱爲“寒食節”。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作爲節氣是指天氣開始慢慢變暖可以春耕播種了。路邊的小草逐漸煥發出生命的綠色。大地積聚着甦醒的能量。

清明做爲習俗又是個掃墓祭拜故去親人的節日。這天人們攜帶灑食果品跟鮮花來到親人的墓前,清除雜草,擺上供品,向逝去的親人表達自己的.思念。

清明正是春光明媚的時節,人們三、五成羣春遊踏青,感受着春天的盎然生機,體會着大自然的美好。唐朝詩人杜牧有詩繪《清明》,北宋張擇端名畫《清明上河圖》也以它的傳世向人們展示着清明時節大地的勃勃生機以及城市的繁華與人們的忙碌。

清明,它涵蓋着人們對先人的追思也表達着人們對無限春光的美好期待!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纔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女兒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說的那個歌星的經歷,正是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形成的。

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可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了。對於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幾乎全都置於腦後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說到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人在爲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名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他積極提倡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多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化文化不能丟!因此,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會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須靠我們用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

堅守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憶往昔,若不是司馬遷的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的鴻篇警後人,若不是李時珍的跋山涉水,怎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萬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人淚?看今昔,是誰苦心鑽研十餘載,終使兩星成?是誰奮鬥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宏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他們是堅守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於繼承和傳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着。

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若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

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近年來,傳統文化教育日益受到重視,但在這股熱潮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目前,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尚不完善,不少地方開展的傳統文化教育如疾風驟雨般傾瀉而下,在教學內容上不加甄別,只強調死記硬背。一哄而上、缺乏科學設計的做法不利於傳統文化教育健康發展,甚至會適得其反。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對課程、教材、教師、教學以及評價等諸環節進行整體設計、科學論證,使各個方面相互配合、協調發展,這樣纔能有序有效開展。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首先要明確什麼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什麼樣的傳統文化能進入教材與課堂。爲此,應將中華傳統文化放在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和整理,用時代的眼光、世界的眼光辯證地看待。概括地說,在龐雜的傳統文化中提煉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內容,是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前提。

篩選出教學內容之後,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則是確保傳統文化教育有序開展的基礎。在這方面,需要依據現代課程理論,遵循人的成長規律與教育教學規律,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在課程內容上,應加大優秀傳統文化比重,合理安排各學段內容,儘可能減少頭緒,避免學科之間的交叉與重複。在縱向上,使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四個學段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相互銜接;在橫向上,使課程、教材、教師、教學以及評價諸環節相互協調。在教材編寫上,立足於學生情操的培養和人格的塑造,運用現代科學系統的方法,採取知識分類、內容分級、訓練分步的編排方式,靈活有序地安排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整體性,使教材成爲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在教學上,應根據課程特點,聯繫當代生活實際,充分挖掘各學科隱含的豐富傳統文化資源,讓學生通過學習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養。

課程、教材、教師、教學與評價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整體。將課程內容有機地轉化爲教學內容,深入開掘教材的文化功能,關鍵在教師。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最緊迫的任務是培養培訓一批具有良好傳統文化素養的教師。師範院校應調整師範生培養的課程結構,強化傳統文化教育。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應加強在職教師培訓,使他們既懂得傳統文化教育之“道”,又懂得傳統文化教育之“器”。

去年,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評價機制,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會考、大學聯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以考促學仍不失爲當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舉措,但讓學習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爲學生的自覺行動,更需要春風化雨般的滋潤。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藏,裏面有風箏、書法、圍棋……其中一顆閃亮的珍珠就是舞獅,我今天就來介紹舞獅吧!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很多地方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爲有名。獅子是用彩布做成的,每頭獅子都有兩個人來表演,一人獅頭,一人獅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

舞獅是在佛山起源的。據說古時候,廣東南海郡佛山鎮忠義鄉出現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如銅鈴、青面獠牙、頭生一獨角。這頭奇獸於除夕晚出現,專門破壞民間農作物。因爲它每逢過年時就出現,所以人們把它稱呼爲“年獸”。鄉民們決定消滅年獸。有智者獻計,用竹篾及紙,紮成奇獸的樣子,再集齊勇士數十人,手持鍋等打得響的器具埋伏在一橋下,該處爲年獸必經之地。等年獸出現時,擊打樂器發出“咚咚”“蹡蹡”等聲音,如雷貫耳。年獸見了,覺得很驚駭,立刻落荒而逃,從此銷聲匿跡。

爲了慶祝紙紮獸頭及驅趕年獸的功勞,人們便在春節的時候將它拿出來舞動,並把它命名爲舞獅。這習俗一直延續至今,而且越傳越廣,成爲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文化之一。

標籤:集錦 八篇 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