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精選7篇)

作文2.84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精選7篇)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同學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哪個節日嗎?對啦!那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指農曆五月初五,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很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頭自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都紛紛划船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拿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的屍體免遭害。從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中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傳統節日中可以算是很隆重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掛香包,划龍舟和掛艾蒿等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都會到外婆家過。外婆都會包許多香噴噴的糯米糉子,糉子裏面放一大塊肥肥的大豬肉或甜蜜蜜的大棗就會更加香甜可口,耐人回味。吃完香噴噴的糉子後,外公就會拿些雄黃酒蘸在我們小孩子的額頭上和頭頂上。聽外公說,這樣夏天的時候就不會被蚊子叮咬了。

現在,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它是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發揚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2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每年的端午節,因爲每年端午節都可以吃到香甜的糉子。

外婆首先把糯米洗乾淨,浸泡在水裏,這時外婆把糉葉洗乾淨,放在開水裏煮一會兒,再拿出來晾涼接。接着準備好醃製的豬肉,無皮綠豆,鹹蛋黃,紅棗等。接下來開始包糉子了,外婆先用糉葉做一個三角體,在底部放一層糯米,然後把無皮綠豆。醃製好的豬肉,鹹蛋黃放上去,再蓋一層糯米,外婆小心翼翼地把兩邊糉葉合上,把兩端折起來。最後她用一根長長的棉線把糉子捆起來,繫好紮緊,放在旁邊,等待入鍋。不一會兒。糉子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似的。外婆把包好的糉子放入高壓鍋裏,並放入水淹沒糉子,煮糉子一般用大火,大約煮3-4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在客廳裏等待時,我問爸爸:“爸爸爲什麼每年的端午節都吃糉子呢?”爸爸回答說:“傳說是爲了紀念屈原,當年屈原投江自殺之後,人們害怕它的屍首被魚蝦所食,就把糉子扔到了江裏,把魚蝦餵飽了,屈原的屍體也就保住了。”我說:“是啊,屈原的確是值得人們敬仰,毛主席有一首詩高度讚揚了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說着說着糉子的香氣就飄滿了整間屋子,聞到了香氣就讓人垂涎欲滴。

在外婆家過端午節,我不僅瞭解了知識又吃到香甜的糉子。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鹹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製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糉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糉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糉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糉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糉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糉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糉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說過,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糉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裏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鹹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糉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乾淨,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說,過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因爲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說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想必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源吧!我呢!就給大家講講。糉子的悠久歷史,春秋時期,用菇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在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及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爲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兒們去吃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這正是吃糉子的原因,瞭解了嗎?

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草。其實賽龍舟也是爲了驅趕江中的魚兒,不讓它們去咬屈原的屍體纔有的習俗。

今天的天氣一般好,就是有點悶熱。我們早早地回到老家,買了一口袋甜香可口的糉子。回到家,就看見門上掛着艾草,這只是我們家鄉的習俗之一呢!中午的時候,糉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糉子是噴香的,代表着甜蜜幸福。糉子不僅是一種美味,更是一個家庭難以割捨的幸福;糉子不僅是一種香甜,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捨的溫馨;糉子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物,更是一箇中國不能忘懷的歷史故事。

糉子沾上那無數顆晶瑩剔透的白糖,簡直就是絕配,白糖像一顆顆細膩的水晶,沾在糉子上就覺得它鑲了一身的水晶,可美了!

你們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快給我們分享唄!哦!對了,你覺得糉子什麼味的好吃?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5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據說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我們家要包糉子,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樣子怪異,結果媽媽說:“這樣不合格,讓媽媽教你吧。”說着媽媽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竹葉放在手上,捲成圓錐形,再往裏面放糯米、大棗,然後摺疊竹葉,包成四角形的,再用先捆綁起來。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我看到自己包的糉子有模有樣的就按耐不住心頭的喜悅,媽媽也讚不絕口。我和媽媽把糉子包完了,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半個鐘頭後,熱騰騰的糉子出來了。

散發着陣陣香氣的糉子太誘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個,滾滾燙燙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一下把糉子甩的老遠了,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經被燙的紅紅的。沒辦法,我只好守在糉子旁邊等了一會兒,媽媽說:“可以吃了。”

我拿起一個胖胖的糉子 ,一聞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誘惑,迅速打開竹葉,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潤潤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讚歎道:“好美味呀!”一邊吃一邊想:從先到大,我沒有吃過這麼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爲這是我自己動手勞動的緣故吧!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爸爸媽媽也一邊吃一邊感嘆。

飄香的糉子,讓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吃糉子是端午節的風俗。但你知道端午節是怎樣來的嗎?你又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那麼,下面就讓我來說說端午節的故事吧!

要說端午節,我們就要從一個偉大的人物屈原說起。屈原是我國古代楚國的一位大夫,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當時深受楚王的信任。後來,楚國逐漸衰落,又受到強大的秦國的侵犯,人民生活非常的艱難,國家有隨時被滅的`危險。屈原非常焦慮,不斷向楚王獻計、獻策,希望楚王能夠接納自己建議,實現楚國的強大,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但是,屈原建議威脅到了一些楚國官員和貴族的利益,他們就排擠屈原;而昏庸的楚王不但沒有接受屈原的建議,反而逐漸疏遠屈原,直至到後來將屈原趕出了朝廷。

屈原日夜憂國憂民,但是,他的理想確始終無法實現,無奈之下,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懷着悲憤的心情投進了汨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的屈原投江自盡的消息都很悲痛,他們爲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江中的怪物和魚蝦吃掉,就用糯米做成了糉子撒在江中,想以此封住怪物和魚蝦的嘴,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掉。

後來,人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這種活動保留了下了,只是把往江裏撒糉子,改成了吃糉子,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一種習俗,那就是端午節吃糉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其實,當時的糉子只是用糯米做成的,後來,人們在裏面加入了紅棗、蔗糖等食品,讓糉子變得更加可口。到了現代,隨着人們生活的不斷富有,糉子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糉子就成了人們的一種美味的食物。但,無論何時,人們吃糉子是都不會忘記屈原。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7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等等,可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傳說在很久以前的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聽見自己國家快要滅亡的消息後,憤怒交加,最後抱起一塊石頭跳入江河裏。

到了現在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被定爲端午節來紀念屈原。在這一天,包糉子,賽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奶奶在這一天也會把長長的艾條,高高的掛在家門口。

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糉子。雖然商店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奶奶包的糉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奶奶就會把包糉子的糉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糉子的原材料,糯米,肉,紅棗綠豆等等。接下來就是包糉子,首先奶奶都會拿兩三片糉葉,左手捏着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手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椎體的形狀。然後,往卷好的糉葉裏面放一根筷子,再往裏面放準備好的原材料。奶奶會邊包邊用筷子戳一戳,奶奶說,這樣會糉子更緊,更加好吃。最後再拿一片葉子蓋住糯米,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這樣一個有模有樣的糉子就包好了。糉子煮熟後,每次我都會迫不及待地把糉葉打開,那個香味噴鼻而來,金黃色的糯米看起來是那麼的誘人。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真是太美味了。每次我都會一年吃好幾個呢。

因爲我愛吃糉子,所以我喜歡端午節,真希望天天都過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