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實用的傳統節日作文集合[5篇]

作文1.85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傳統節日作文集合[5篇]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許多,例如唐詩宋詞,敦煌絲路,戲曲漢服,文房四寶等,每個人所接觸的各不相同,唯一中國人民每年都接觸的便是那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文化。

燈火照亮夜空,鮮花點亮城市,歡笑聲響徹大街小巷,這是節日裏的習俗,也是習俗中的文化。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的生氣,給寒冷的冬天添加了許許多多的暖意。至元旦之日起,人們便爲新的一年蓄勢。

冬的腳步要漸漸遠去,春的影子將覆蓋的大地。在這期間,中國人過起了春節。春聯、爆竹渲染着節日的氛圍,那一張張春聯不僅體現中國文化之奧妙,還把中國傳統書法展現得淋漓盡致。年夜飯中升騰着濃得化不開的親情。

在春雨淅瀝裏,帶着香火和貢品,慈孝的人在掃墓的路上。於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就是人們口中的傳唱,那句經典的古詩文化把人們清明生活極致體現。

端午之時,空氣裏瀰漫着糉子的香氣,河道邊又會響起雷鳴,那是鑼鼓聲,是人們在舉行傳統的.賽龍舟大賽,人們用力划着船槳。

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奮力拼搏,勇往直前,也是爲了紀念偉大的屈原,我們總會想起那句,“史家之覺唱,無韻之離騷”,連魯迅也稱屈原的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屈原經典之作也被載入各類版本的語文教材,讓祖國的花朵領略屈原之文化。

七夕之夜,懷念佳人,許多人與牛郎、織女共度良宵,深深體會“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雋永,於是生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摯感情。

“待到重陽節,還採就菊花”思鄉之情寓於菊,情之深難以言表。就在這九九之時,忽又念及八月十五,人們吃月餅,賞月圓之美。

作爲華夏兒女,理應自豪與欣喜,如此多的節日,濃縮着中華文明的歷史,寄託了炎黃子孫淳樸的感情。余光中先生寫過這樣一段話:“杏花、春雨、江南、那一片土地就在那裏面,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民族的心靈就有了寄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文化是那心靈的寄託,通過這些傳統節日讓我們記住中國之文化。在絲紅的春聯中,在綠綠的糉葉中,在思鄉的明月中,不也有我們的祖先遺留下的文化嗎?不忘中華民族之文化首先從過好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延續中華民族傳統習俗開始。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全家去了西塘。 我們在路上看到了許多油菜花,它們都開得很熱烈,好象在歡迎春天,就像好幾個小姑娘在跳舞。到了西塘,我幾乎只看見了人,沒有看見風景,但我知道這些人都是來踏青的。 我們好不容易擠進了人羣中,我忽然看到了一團團雪飛過來,我在想:冬天已經過了,爲什麼還會有雪呢?我走近一看,原來是櫻花呢!我看到櫻花隨風舞動,彷彿在下“櫻花雨”,飄進了小河裏。我還看到許多人都拿着風箏,好象逛完西塘就去放風箏吧·還有一部分的人拿着許多吃的.和酒,我想:他們都是要去掃墓的吧!西塘有許多小店,但是有幾家是關着門的,應該是清明節的原因,所以才關門的吧!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裏,因爲這裏有很多清明節的氣氛,呆在家裏太孤獨了。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年春節前,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和弟弟回老家與親人們團聚。

記得去年除夕那天,我們大家族的成員吃完午飯就各司其職,爲迎接春節的到來做準備。大伯、爸爸和叔叔一起去超市,不一會兒就買回了鮮活的母雞,開膛破肚的鴨,活蹦亂跳的魚和五花八門的肉。伯母、媽媽和嬸嬸一起去自己家的菜地裏採摘各式各樣的蔬菜:有長長的白菜、圓圓的西紅柿和扁扁的豆角我們小朋友們正在瘋玩的時候,爺爺奶奶拿着早已準備好的燈籠和對聯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一窩蜂地涌上去,哥哥迫不及待地搶下爺爺手裏的燈籠,我和弟弟小心翼翼地接過奶奶手裏的對聯,姐姐和妹妹這些女孩兒們也一窩蜂的過來幫忙,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紅燈籠和喜慶的對聯很快就找到了屬於它們的家,讓整個院子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時間過得真快,大人們的忙碌換來了豐盛的晚餐。爺爺宣佈晚餐開始了,於是一大家人都圍坐在餐桌前。我看見餐桌上擺着各式各樣的`菜餚,有紅燒魚、鹽焗蝦、燜雞我最喜歡吃的是鹽焗蝦,因爲它的味道美極了,桌上還有我愛喝的雪碧和可樂。爲了這餐飯,大伯、爸爸和媽媽、嬸嬸們都花了不少心思。美食伴着歡聲笑語,在溫馨的氣氛中,大家舉杯慶祝相互祝福。吃飽喝足後又開始放煙花。叔叔抱出了一大卷煙花。你一支我一支,點燃的煙花在眼前綻放,像一朵朵絢麗的鮮花,有紅的、綠的、白的、黃的五顏六色、千姿百態,讓我感覺到春節快到了。放完煙花沒一會兒,電視裏開始倒計時了。大家呼喚着:5、4、3、2、1新年快樂!

新的一年終於到了,院子裏充滿了歡呼聲,我特別喜歡過春節,它讓我感覺到了團圓和幸福!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逢端午,人們都要吃糉子,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古時候,有一條惡龍,整天爲非作歹,攪得人們不得安寧。有時候,它會惡作劇,一連下幾天的雨,都快把村子淹沒了;有時候它又用身子遮住太陽,頓時昏天暗地;有時候它會一個接着一個的打噴嚏,就像是海嘯一般,房子被掀翻,路上行走的'人們被捲起。還有時它會竄進村子裏,尋找三角形的東西,不管三七二十一,抓到就吃。

有一個人,特別喜歡畫畫。一次,他應朋友之邀做一幅畫。於是,他用三角形勾勒出了一個輪廓,正要繼續往下畫,突然飛龍一閃而過,一口把畫吞進了肚子,嚇得這個人一下子昏了過去。

待他醒來時,惡龍已經不見了,但畫也沒了!氣得他直跺腳!怎麼才能制服惡龍呢?突然一個念頭從他腦海裏一閃而過——只要把惡龍的嘴巴粘住,他就吃不了三角形的東西了!於是他開始用米包三角形的米團,而且一定要用糯米,怕龍發現,就又用蘆葦葉把糯米糰包得裏三層外三層。當惡龍再來找食吃時,發現了這些三角形的米團,開心得不得了,直撲過去,吃完後,它又看見那個人在畫三角,還想去吃,可是它的嘴巴怎麼也張不開了。

於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要吃糉子來紀念這一天。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爲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爲漢文帝。

因爲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爲重大節日。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爲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