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有關傳統文化作文彙總8篇

作文1.0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傳統文化作文彙總8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舞獅子、風箏、中國織繡……但我喜歡的卻是其中的陶瓷。

陶瓷能夠分好幾種,如日用陶瓷、衛生陶瓷、藝術陶瓷等等。然後我透過網上了解了一些陶瓷的製作過程,此刻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練土

將泥土中的空氣擠壓出來。泥土中的氣泡會令作品在燒製時爆裂,前功盡棄。

二、成形

用手捏或拉坯等各種方法,做出心目中的形狀。

三、泥坯裝飾

如果你要爲你的作品進行上泥釉、化妝土、剔花等裝飾程序,就要在泥坯呈皮革干時進行。

四、風乾

完成的作品在架上自然風乾。一般一星期左右能夠完全乾燥。

五、素燒

將作品先進行900度左右的素燒。

六、上釉

素燒後就能夠爲作品上釉。

七、釉燒

將作品進行最後一個步驟——釉燒。一般在1100--1260度左右。

還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南宋官窯博物館玩。然後南宋官窯博物館不僅僅讓我明白了許多關於陶瓷的知識,看到許多古代出土的陶瓷品,還讓我親身體驗了一下陶瓷製作過程中的其中一項,那就是——成形。首先,走來了一位叔叔,他的手上拿着一塊乾巴巴的泥巴,然後那位叔叔走到了我的身邊,教了我一些讓泥巴成形的玩法和方法。可看看容易,做做難啊!叔叔手裏的泥巴可乖了,但一到我手裏就不聽話了,我讓它寬,它窄,但當我讓它窄時,它卻又寬,然後真不明白泥巴的心裏是怎樣想的。

中國傳統文化數也數不清,每一種傳統文化都有着許多許多的屬於它的故事呢!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歷史至今天,從現代追溯五千年的歷史。傳統的文化顧名思義,是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文明文化,這些文化是古人,從他們身上經過實踐演變而來的。比如,屈原是清明節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現在,絕對會是一位偉大烈士,供在中國最大的烈士陵園。由於屈老的堅貞不屈,爲國爲民,不畏強權,誓死不做賣國的,寧可跳入江中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會爲了一點小利益,而出賣國家出賣自己的人格,不會踐踏自己的尊嚴。屈原死後,他的後人們爲了紀念他,雖然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但是現實中還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們在屈原自殺的江中划着小船,撒着用葉子包着的米團,人們覺得這樣魚蝦就會吃這些米團,而不會吃屈原的軀體了。由此在江中划船變成了賽龍舟,撒米團演變成了現在家家吃的糉子,而在那一天人們把那一天定位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的紀念日,每年的4月4日就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們叫它“清明節”。

例如這樣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節爲什麼要放鞭炮,讓我來告訴你爲什麼。相傳每年有一天,有個叫“年獸”來擾亂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糧食,毀他們的房子,弄的他們人心惶惶。可是看年獸那麼兇惡高大,他們卻又不敢與之抗衡,終於有一天他們發現年獸怕響聲,於是家家戶戶都在年獸來的那天放起了鞭炮。年獸聽見這些鞭炮響聲,嚇得落荒而逃,人們終於又回到了平靜的生活。那天就成了除夕春節,就是這麼來的,家家戶戶都要過年,給紅包,這樣才吉利,說這一年都會富富貴貴,平安無事。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午的傳統文化節,所以源遠流長,就說明我例舉的僅僅是個皮毛,還有好多好多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這些傳統文化我們纔會多姿多彩,這傳統文化代表了我國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結晶。

就是靠的這些傳統文化,而就是這些傳統文化是別的國家,甚至別的星球所沒有的,它們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是智慧,是結晶,是成果,所以它們會源遠流長。中華傳統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複製那是遠遠不可能的。如果是簡簡單單的,有何是堪稱“傳統”這兩個字,就算再給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會越來越神祕,你永遠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很精深,非常的精深。所以我說中華傳統文化是源遠流長,是博大精深,是獨一無二的。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一陣微風吹來,使人感到一絲倦意,我不經意地擡頭望望,忽然發現了在微風中搖晃的中國結,我走過去,拿起它細細地看了起來。好久沒看它了,它身上的灰塵也積了不少,我輕輕地用手擦了擦,它便又恢復了昔日的光彩。

買好中國結,回到家裏開始編制:首先將兩條線對齊,然後對摺,找到中點,在中點處,將兩條線垂直交叉成十字。用手按住交叉點,隨意拿起其中一根,例如:拿起上面的線壓向左邊的線,左邊的線壓向下面的,下面的壓向右邊的,右邊的從上面的線圈中穿出,這樣四條線依次壓住,然後把線都拉緊,就形成了“井”字型,反過來之後,背面是個“十”字。這樣,第一步就完成了。下一步還用同樣的方法,順時針壓線,再編一次,然後把筆芯放在中間的“井”口中,任然用同樣的方法,一直編導需要的長度,然後將線剪斷,留0.5公分即可,然後用火機把線頭燒熔,用鑷子將線頭按壓在在邊口即可。

吉祥彩筆就編成了。

中國結,象徵着福運,預示着長壽,代表着喜慶,代表着中國,幸福……中國結,凝結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我,喜歡中國結!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在這裏我們可以認識古代大思想家,瞭解古代神話故事,欣賞古代建築……,我最喜歡的有:中國剪紙、中國戲曲、中國皮影等等。

中國的剪紙文化非常有趣、好玩。我們可以剪出花鳥魚蟲、梅蘭竹菊。我見過剪出的花鳥魚蟲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我還見過剪出的梅蘭竹菊,看着這些花花草草感覺就能聞到花香。

中國的戲曲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我都聽過的戲曲有:豫劇、京劇、黃梅戲、崑曲等等。我剛剛聽到這些戲曲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們在唱些什麼,後來媽媽說:那戲曲裏都在講述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故事,讓我學到了很多道理。

中國的皮影戲就更美了。我看過武松打虎、美猴王、三打白骨精。這些皮影戲做工精良、惟妙惟肖,一根根絲線牽着皮影的手腳一上一下,特別好看、好玩。

這就是中國美麗的傳統文化,我歡迎五洲四海的遊客常來中國玩,我們也要保護和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篇四:保護中國傳統節日】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着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的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瞭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麼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繫,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託了遊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悅;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嚮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願望。這些節日背後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衝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於西方萬聖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聖誕節的白鬍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於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於中國;刀叉無法成爲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說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爲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澱和凝聚之後又經後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裏,後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着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中國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古人通過習武不僅能強身健體,還可以自衛、錘鍊意志。

我是天津路國小的學生,也是天小武術隊的隊員。我們武術老師辛老師是全國武術散打冠軍。他輕功了得,只輕輕一跳,頭幾乎能碰到房頂,雙腳落下都聽不到聲音。他一拳一腳,一招一式,都剛勁有力。

每天早晨7點多,我蹦蹦跳跳地來到學校晨練。先繞武術室跑十圈,等身體活動開了再壓腿,做柔韌動作:橫叉、豎叉、下腰、高擡腿、屈膝跳、站立體前屈、坐位體前屈。我練得很認真,也很開心。接着練習腿法:正踢腿、側踢腿、裏合腿、外擺腿,久而久之,我的腿能踢得更高、更直、更有力度。還有單拍腳、雙拍腳、裏合擊響、外擺擊響。最後我們練習基本動作:弓步衝拳——左腿弓步,右手衝拳,右腿弓步,左手衝拳。弓步要穩,衝拳要平、快而且有力。還有馬步推掌、僕步穿掌、虛步亮掌、歇步衝拳、彈腿衝拳、蹬腿推掌、勾踢雙推,這些動作都要認真練習,只有勤學苦練,才能習得真功夫。

每週兩次的武術課,我們學習五步拳、突擊長拳、規定拳,還有旋風腳、騰空飛腳、烏龍盤打、燕式平衡。旋風腳,我踢得最漂亮。一手叉腰一手伸掌,左腳上前一步起跳,轉體騰空裏合腿,轉體落地馬步,整套動作連貫,乾淨利索。我在家表演給媽媽看,媽媽讚不絕口,不敢相信我能練得這麼好。騰空飛腳,右腳先上一步,左腳提膝,騰空跳起,右手拍右腳背。我經常表演給我的夥伴看,他們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眼光。最近,我迷上了“烏龍盤打”,先弓步插掌,左腿屈膝半蹲,身體左轉,再弓步掄臂,目隨右手環視,最後僕步拍地。課上,辛老師表揚我這套動作做得好,獎勵我兩朵小紅花,誇我動作準確,又有力度,還讓我上臺示範給同學們看,我特別驕傲。

自從學了武術,我的手更有勁了,身上肌肉越來越多。我再也不害怕壞人欺負我,也不擔心走夜路。我有了很多粉絲,他們像蜜蜂一樣跟在我後面,我別提有多威風了!

我相信我一定能練好武術,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聽了王財貴教授講了中華傳統文化,讓我深受教育,他經典的演講升入人心,開始重新反省自己到底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多少。

王財貴教授其中的一句話告訴我們應該從小把我們的根本學好,不要做文化的侏儒,是啊,在當今這個社會有多少人知道學會感恩和孝道,知道感恩的真正含義,知道怎樣生活才道德,怎麼樣做人才不會失去尊嚴。現在的我爲人母親了真正體會到了做父母的不容易,熟話說”養女才知父母恩“真是一點都不假。弟子規 ,我們可以發現首孝悌是當頭第一篇,“百行之首,以孝爲先”。就是告訴大家要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着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準則,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於不會,不願感恩。的確,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很難從口中說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然而,這不應該是藉口。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所以,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呢。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爲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爲,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爲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百行之首,以孝爲先。讓我們好好孝敬我們的父母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我最感興趣的是國畫,我願意當你的小小講解員,來爲您介紹一下國畫吧!

我爲什麼對國畫感興趣呢?因爲呀,我長大想當一名畫家!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國畫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畫又稱“中國畫”,使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製的宣紙上畫。題材主要有有物、山水、花鳥等。大多數的國畫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風土人情,目前保留最完整的畫有很多,其中畫面內容最豐富的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也就是現在的開封熱鬧的場面,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畫上熱鬧的街市中來來往往的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形態各異,大小不一,每個人在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幅曠世奇作現在還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裏。

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創作的花鳥蟲魚,活靈活現,給人們逼真的感覺,而他所畫的蝦,彷彿輕輕一碰就會遊走一樣。大師用他那高超的技藝給我們展示了生活之外的另類世界,是祖先爲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國畫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因爲這種熱愛,我願意學習國畫,並將國畫技藝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假日裏,我們“鹿鳴小隊”開展了一場有意義的活動,尋訪身邊的傳統文化活動在萬鬆書院進行,這裏雖不及河坊街、吳山廣場那樣熱鬧,但它那獨特的寧靜與古樸,使人感覺處處洋溢着傳統文化的深厚氣息。

萬鬆書院位於鳳凰山北萬松嶺上,原是一座寺廟,叫做“投恩寺”建於唐貞觀元年。在明弘治十一年時改建,因詩人白居易在《夜歸》一詩中曾寫下“萬鬆皆在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句子而得“萬鬆書院”之名,據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書院的主入口刻着三幅浮雕:正面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三載的情景;左面是“拜師”圖,體現了中國古代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右面是“日課”圖,表現了先生不辭辛勞地教學,弟子們孜孜不倦學習的優秀素養。

走上臺階,便是三座古色古香的牌坊,因形似“品”字,所以稱爲“品”字牌坊,也有“做人要看人品,做官要看官品”的寓意。

再往前走,看到的是“仰聖門”。“聖”指的是堪稱“萬世師表”的孔夫子,那麼“仰聖”就是人們對孔夫子的敬仰。走出這道門,就到了另一道門——毓粹門。“毓粹”表示要培養品學兼優的人才。穿過了這道門後,就意味着你已經是個極有文化素養的人了。

懷着真誠的敬仰之心穿過兩道門後,就看到了一座典雅的建築“明道堂”它的左右分別是“由義齋”和“居仁齋”它們的名字出自於孟子的“居仁有義,體用己全”。這裏原是學生們住宿和自習的場所。“明道堂”前大園柱上,刻着一幅對聯:大德大功還憑仁義立言冠冕百家稱極致;成王成聖最是精神傳世華夷一例拜先師。這裏原爲教師授課之處,現則擺放着工藝鉅著《中國科舉大觀》。每一個人物,每一座建築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感覺自己被一種強烈的文化氣息帶進了古代。深深嗅到了古典文化的氣息。

跨出“明道堂”,看到的是兩座亭子:曾唯亭和顏樂亭。穿過亭子就來到了古人祭祀孔子的地方“大成殿”。殿內陳列着五尊雕塑,正中間端座着孔子像,其餘分別是孟子、曾子、顏回和子思的塑像。從這之中就可以看出人們對這五位聖人的敬仰之心有多麼的深厚了。在雕像左右的展板上,繪畫書寫着八幅“孔子行教圖”。

從“大成殿”的後門出去有一塊方方正正的極大的石碑上面刻着“萬世師表”四個大字,不禁讓人起了肅穆之心。

離開萬鬆書院,大家互相討論着自己所感受到的傳統文化。有的說:“這裏的對聯對仗工整”;有的說“這裏的石雕雕刻精緻,特別是那幅‘孔子線刻像’,連一個石匠都如此的敬業,既有道又有德,可見人們有多崇拜孔子了”;還有的說“連這裏的燈籠都勾勒着古代名人像,這也是傳統文化哪!”。是啊,“萬鬆書院”真是一座埋藏着中國文明的寶地,一塊有着深厚傳統文化的聖地。

標籤: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