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煙花三月下揚州說明文閱讀附答案

語文2.32W

①揚州古稱廣陵,人們又叫它維揚。清代之前,揚州因靠着大運河,一向被譽爲南北樞紐,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揚州在蘇北,不屬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來,一入揚州,心理上便感覺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長江爲界的,從這層意義上,揚州不算江南,但它處在淮河以南,屬不南不北之地,且揚州的人文風氣,山水風光,都是近南而遠北。杜牧寫揚州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便絕不是凜冽的北地所能產生的情境了。

煙花三月下揚州說明文閱讀附答案

②歷史上的揚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間,雖屢遭兵燹,卻不掩其繁華錦繡的氣象,大凡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那樣,命運各異,有好有壞。揚州屬於那種貴人多難一類,但每遭蹂躪之後,它總能頑強的恢復生氣。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八字用在揚州身上,也是合適的。

③記載揚州古時的繁華,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數清代李鬥撰著的《揚州畫舫錄》了。杭州、蘇州乃人間天堂,值得記載的盛事比揚州還要多。但無論是張岱的《西湖夢尋》還是顧祿的《桐橋倚棹錄》,都不及李斗的這本書。

④古揚州最令人嚮往的.地方,當在小秦淮與瘦西湖兩處。其繁華、其綺麗、其風流、其溫婉,《揚州畫舫錄》皆記述甚詳。西湖之名借於杭州,秦淮之名借於南京,但前頭各加一瘦與小字,便成了揚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揚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麼多響亮的詞兒,他們爲何偏愛瘦與小呢?這兩個字用之於人與事,都不是好意思。我們說這個人長得又瘦又小,便有點損他不堪重用;說他專門做小事兒,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時下有種風氣,無論是給公司起名,還是爲項目招商,均把名頭拔得高高的。照這個理兒,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國秦淮或銀秦淮了。古揚州城中,雖然住了不少點石成金的商人,但銅臭不掩書香,負責給山水樓臺命名的,肯定還是李鬥這樣的秀才。這兩處名字最令人尋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瓏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覺。如此一來,山水就成了佳麗一族,而揚州城也就格外的詩化了。

⑤如是,話題就回到煙花三月下揚州上頭,知道揚州的地理與歷史,就知道什麼季節到揚州最好。因爲沒有紅楓,更沒有與紅楓相配的壯闊逶迤的峯巒溝壑,秋老時分到揚州的意義就不大。杜牧說秋盡江南草木凋,未凋並不等於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氣象。鶯歌燕舞的三月卻不一樣;那楊柳岸畔的水國人家,那碧波深處的江花江草,園林臺榭、寺觀舫舟,一色兒都罩在迷離的煙雨之中。此時的揚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輪廓都被朦朧的雨霧軟化了下來,曲折的小巷浮蕩着蘭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畫舫,禪院的鐘聲,每一個細節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極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句子把我們東方人的審美意趣,寫得如同夢境。在三月的揚州,我們是可以尋到這種夢境的。

⑦爲了這夢境,我曾動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念頭。2007年,我打聽何處可以僱一條船,邀二三好友于黃鶴樓下出發,一路吟詩作畫,聽琴吹簫到揚州去。結果人家告訴我,現在從武漢到揚州,根本無水路可通。後來打聽到,從杭州或蘇州出發,可從運河到達揚州。我又來了興趣,讓朋友去覓一隻畫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這一段運河雖然暢通,但除了運送貨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絕了蹤跡。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條船於煙雨??韉慕?希?グ莘錳拼?難鎦藎?咽峭耆?豢贍芰恕Q鎦蕕姆被?乖冢??拼?姆緦韃輝佟H粲幸餿バ郎徒袢丈????難鎦藎?荒蘢約莩蕩癰咚俾飛先チ恕?/p>

閱讀題: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與凜冽闊大的北地氣象相比,揚州城的景色顯得溫婉綺麗。

B.揚州在歷史上雖屢經戰亂,但繁華的氣象卻並未因此頹敗。

C.煙雨迷離的揚州城詩意盎然,體現了東方人的審美意趣。

D.作者以古襯今,滿懷深情地讚美了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

【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作者寫揚州是追尋詩意的夢境,表現了對揚州的風流不再的惋嘆。

2.文中加點處是唐詩名句,請任選兩處,簡要分析其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4分)

【答案提示】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寫揚州近南遠北的人文山水,引出下文對揚州的描述。

煙花三月下揚州:寫到揚州去的最好季節,點明題目,表現揚州的美。

秋盡江南草木凋:寫秋天到揚州意義不大,對比出春天到揚州最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寫揚州可以找到東方人夢境般的審美情趣,爲後文對揚州風流不再的嘆惋作了鋪墊。

3.在描述揚州景物時切入的角度及語言的運用很獨特,請結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賞析。(6分)

【答案提示】切入角度:最嚮往的地方和什麼季節到揚州最好。

語言運用:(1)典雅華麗的詞語;(2)抑揚頓挫的音韻;(3)對比的句式;(4)口語與書面語的結合。

4.作者爲什麼說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請聯繫全文作簡要分析。(5分)

【答案提示】揚州還有美麗的風景、人文,繁花錦繡的氣象,但是水路不通、畫舫絕跡,難於尋覓夢境般的東方審美意趣,令人嘆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