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合集]藝術的作文6篇

藝術2.6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藝術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合集]藝術的作文6篇

藝術的作文 篇1

今天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體育藝術節,操場上彩旗飛揚,老師們都在辛苦的忙碌着。同學們都高興極了,因爲我們的爸爸媽媽也要來參加我們的體育藝術節。

中午吃完飯,我看到好多家長志願者們提前來到學校幫忙,比賽快要開始了。首先是我們要舉行升旗儀式,然後是臧函來表演彈古箏,彈完古箏後是跳春曉的舞蹈,等這些節目表演完後,就正式開始體育比賽了。

首先是跑步比賽,接着是毽子投準,再接着是練武術,還有雙手接橋,最後是拔河比賽。我們班拔河比賽得了第三名,我有點難過,媽媽安慰我沒關係,下次繼續努力,一定會得第一名,我聽完心情好多了。

今天是我最難忘的.體育藝術節。

藝術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學校藝術節在同學們的期盼下,拉開了序幕。這是同學們展現藝術才能的好時機。

早上,我們全班同學都要參加集體項目——大合唱比賽。我們班是四年級段第一個上場。同學們像一羣歡快的小鳥,踏着輕快的步子,走上了階梯教室的大舞臺。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目光炯炯有神,面帶笑容,自信滿滿。同學們十分投入,我相信我們班同學一定會更加認真,更加努力,一展歌喉。你瞧,連平時比較內向的欣爍也亮起眼睛,揚起嘴角,活像一個正待演出的小歌唱家。我擡起手臂,同學們的目光一起向我投來。你猜,我在這次大合唱比賽中擔任什麼角色?哈哈,猜不到吧!讓我來告訴你吧,我是這次大合唱的指揮。我有點緊張,生怕自己在比賽中,像平時練習那樣打反拍,心中似乎有一隻小鼓,在那兒“咚咚”地響着。這時我想起媽媽對我說的話,剛開始一找到節奏,就按照這個節奏打拍子,一緊張就亂了動作。想到這兒,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緩解了許多。這時音樂響了起來,第一首是莊重而嚴肅的國歌。我打拍子的動作乾淨而有力量。隨着音樂的強弱高低變化,打拍子的動作時而又低幅度又小,時而又高幅度又大。隨着音樂的變化,能聽出同學們歌聲嘹亮有力,體現出了國歌的雄壯。

我們唱的`第二首曲子是優美動聽的《讓我們蕩起雙槳》。領唱第一段的是就我們班的女生。你聽,那甜美、溫柔的歌聲像一隻只小鳥,在那兒歌唱,是那樣清脆悅耳。我們班的“百靈鳥”翁錦爍,歌聲清亮而有磁性,把這次大合唱推向了高潮。唱完兩首歌后,評委們投來讚許的目光,觀衆們一個勁地拍手,我們心裏也放下了一塊“大石頭”。

下午,我參加的是軟筆書法。我來到食堂,用“人滿爲患”這個詞來形容一點兒也不誇張,比賽剛剛開始,我就遇到一個麻煩,這28個字用四尺三開的紙我不會折。我、黃才綺、汪晴羽想盡了辦法,可總折得一塌糊塗。於是,我們去找老師。終於,一位美術老師幫我們把紙摺好了。我先在草稿紙上寫了兩個字,感覺找到後,再在宣紙上一筆一畫地寫着。我每寫一個字都會看一下紙,觀察仔細後,再寫下那個字。

藝術節各個項目都十分精彩。藝術節各項比賽在同學們的歡笑聲中落下了帷幕。

藝術的作文 篇3

暑假裏,我們全家去普陀山遊玩。普陀山真是個好地方。樹木蔥鬱,陽光充足,還有金子般的海灘。

第二天,我們乘快艇去了朱家尖,正好趕上國際沙雕藝術節。這時,金黃的沙灘上已經有了許多沙雕:猴子、熊貓、海龜、龍宮……真是應有盡有,於是我們一家三口也動起手來。我們試堆一座金字塔,我堆土,爸爸、媽媽挖沙子。我們就這樣一鍬接着一鍬地挖起來,然後再把這些沙拍拍打打堆成一座塔。眼看塔就要堆好了,突然,由於媽媽用力拍了下沙子,金字塔倒了。我們並不氣餒,又繼續一鍬一鍬地挖,一鍬一鍬地堆、拍,經過許多次失敗,終於堆成功了。看着高高的沙雕金字塔,我彷彿來到了埃及,看到了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金字塔,我心裏是多麼高興啊!接着,我們又堆了些小蝦、小魚,來參加沙雕藝術節的人看到了彼此的作品,都互相祝賀成功。已經傍晚了,我們全家才懷着興奮的心情,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沙灘。

真想回到那一瞬間啊!這將是我童年記憶中永遠快樂的.一幕。

藝術的作文 篇4

每當在電視上看到一位位大姐姐坐在琴凳上悠揚地彈着古箏時,我總會在心中暗暗涌起一種羨慕,我從心底裏佩服她們。原以爲今生我與它無緣了,想不到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也有幸學到了它,正式開始了我的藝術航行之路。

那是20xx年的3月,春光明媚,老師第一次上門來我家教我彈古箏,我興奮極了。因爲有了學電子琴的底子,所以老師絲毫不用給我講樂理知識,我很快便開始正式的彈了。從最簡單的音階開始,懷着對古箏的濃厚興趣,我進步地飛快,不久就能彈一些簡單的曲子了。

我在心裏暗暗歡喜道:原來彈古箏這麼簡單啊!看來航行之路一切順利啊!但不久我就遇到了航行之路上的第一塊礁石,那就是彈奏“4”音與“7”音。

古箏的琴絃上本身沒有這兩個音,需要左手按弦才能發出那兩個音。但我不是按輕了就是按重了,總也彈不準。我開始暗自抱怨:古箏到底是誰發明的.?爲什麼沒有那兩根弦呢?

老師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慮與抱怨,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道:“古箏爲什麼沒有那兩根弦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這正是他的特色,有了這兩根弦,那他就不叫古箏了。我們無法改變古箏本身的構造,而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去練好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練好的,加油好嗎?”

聽了老師的鼓勵,我再一次有了信心,希望的火焰在我的心中熊熊燃燒。我開始更加努力地練習它。終於在老師下一次來上課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把那兩個音彈準了。我看見老師真心的笑了,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我第一次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開心極了。

有一次,老師給我佈置了《北京的金山上》,讓我好好地練習。一週下來,我練得已經相當地嫺熟,我期待着老師再一次地表揚。誰知道老師卻說,我的曲子彈得很好,但是乾巴巴的,沒有什麼感情,一定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

說着,老師給我演奏了一遍,那是怎樣美妙的樂曲啊!扣人心絃,激動人心。一曲彈完,我還沉浸在美妙的琴聲中不能自拔。我暗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像老師那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彈好!

下一次老師來時,我拿出了自己最高的水平和所有感情來演奏這首樂曲。結果得到了老師的大力讚揚。那一刻,我嚐到了最美的味道。

在以後的航行道路中,我又遇到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礁石,但都被我一一擊碎了。在這嶄新的20xx年中,我一定要越行越遠,駛向成功!

藝術的作文 篇5

惠山是江南風景勝地,遊人來到高山,幾乎處處都可以看到著名的惠山泥人。它,工藝技巧精湛,藝術造型完美,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郭沫若先生都贊其:“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它讓平凡的泥土變成藝術!

今年暑假,我懷着期待而又好奇的心情,與惠山泥人來了一次親密接觸!我一到惠山,眼睛裏裝的最多的是一對玩具男女兒童,即泥塑大阿福。兩個泥娃頭綰雙髻,笑容可掬,赤足盤膝,懷抱異獸,嬌憨稚氣,運人喜愛。尤其男相阿福:頭又大又圓,胖乎乎的臉上總是掛着甜甜的微笑,身穿一件五彩繽紛的衣服,紅的、綠的、藍的、黃的,看上去喜慶極了,襯的肌膚白裏透紅!他手上捧着溫順馴服的猛獸,一臉福相,甚是惹人喜愛!他是一個被神化的民間中健壯孩子的可愛形象,主要取其鎮邪,降幅之意。對了!有一年,筆主老師把男女阿福請到筆廬來陪伴我們學習呢。

在惠山遊覽中,一股泥土的芳香總纏繞着我的左右,宛如進入了幽深竹林般,清新的泥土在伸胑展腰般成長,令人心曠神怡。我們滿懷期待地進入了一戶土屋,屋內沒有過多的擺設——木桌、木椅、橫樑上古樸的吊燈……一切都顯得和諧雅緻!講解的是一位中年女老師,她清清嗓子,生動有趣地介紹了惠山泥人的歷史源流、傳承意義,工藝特色、製作方法——聽得我們一愣一愣的,個個都想學一下手藝。

重頭戲來了,老師開始給我們演示了!只見他邊做邊講:一揉,把泥揉透,以手推出來沒有毛面,捏上去爽手爲宜。二捏,就是捏出你想捏的東西的大體形狀、捏身段。然後是細節,根據“從下到上,由裏到外的原則”,就像人穿衣服一樣,先穿裏面的,再穿外面的,不可能倒過來做。三鑲:就是把捏好的身段、手、頭都鑲接起來。在身段肩膀處扳開點泥,把手裝在凹槽裏接口處,添點泥,用大拇指推平,使之牢固、自然。一會兒功夫,老師手裏的泥團就變成了一隻可愛的公雞。同學們都看呆了,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有同學提問:做這麼多泥人有什麼用處呢?老師和顏悅色的解釋:“惠山泥人,大致可分爲以下幾類:手捏戲文、京劇臉譜、人物動物、實用玩具(帶溫度計或者卷筆刀之類)等,這些作品小巧玲瓏,人見人愛,價格使宜,是訪親問友的最好禮品。”老師轉頭看着我們又補充道:“你們也可以帶一兩件禮物回去送人。不過,最好的禮物是自己親手製作。”

大家聽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終於該我出場了,我呆呆的看着手裏的泥,看上去髒髒的`,好多裂紋,乾巴巴的沒有一絲水分,心裏有些膽怯和不情願。老師看出我的小心思,在旁邊提醒我:“加點水吧!”我邊照做,邊用雙手不停地揉捏着。我一步步的按老師要求仔細進行着,生怕出錯。不一會兒,一個圓乎乎的身子,山峯似的雞冠,水滴狀的翅膀,尖尖的嘴巴,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重磨難”,終於新鮮出爐了。可是看上去它並非那麼可愛,那麼完美,彷彿每個部件有些變形,組合在一起整體更變形。這和老師的作品一對比,簡直慘不忍睹!看着這隻“四不像”的雞,我哭笑不得,哭我做得醜陋無比,笑我做得搞笑至極!雖不像,卻能給人以健康、幸福和美好的感受,這或許就是惠山泥人的精神內涵吧。

所以我仍然由衷地讚歎,讚歎古人的智慧與勤勞;讚歎藝人們的心靈手巧;讚歎祖國的文化是那麼的博大精深!我爲這泥土的藝術而驕傲,我爲我偉大的祖國而自豪!

藝術的作文 篇6

記得讀書時代我比較大的興趣是作文。每次作文最關心的就是分數。作文本發下來先睹爲快的是分數。可是,看了老師的評分往往不滿意,總認爲自己的作文分數應當比老師評的分數要高。之所以這麼認爲,也許是自己那顆幼小的心靈的期望值過高,與老師評分過“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造成的吧。有了這段經驗,當我成了一名老師也給學生批改作文時,乾脆不給評分。沒想到這樣一來引起同學們的“公憤”。之所以這麼個結果,也許是我不評分又過“虛”,與學生的期望值之間的矛盾的不可調和所致。有了這段經驗,我就對作文評分的`方法做了改進,使所評的“分”在“虛”與“實”之間。具體做法是:將學生的作文分爲不及格(60分以下)、良(60~69分)、良+(70~79分)、優(80~89分)、優+(90分以上)五等,沒想到這一招還靈驗,完全改變了我在作文評分上的被動局面。

仔細想來,道理也簡單。學生將老師的評分作爲衡量自己文章寫得好與差的標尺,這已成爲一種心理定勢。老師不評分,學生則無法衡量自己作文的水平,這等於對他們的作文沒有評。可是,老師評了分又總會與期望值發生矛盾,所以怎麼也評不準,學生自然大多不滿意。這種過“虛”或過“實”的評分都不科學,忽視了學生的正常心理因素而強迫他們接受,學生反感是理所當然的了。特別是一連兩三次評相同的中檔分,學生更是深惡痛絕。“我不看就知道又是65分!”這是他們翻開作文本時經常發出的不平怨聲。

等級評分法變“虛”爲“實”,又化“實”爲“虛”,處在“虛”與“實”之間,說是“實”的,它分開了五個等次;說是“虛”的,這“分”又並沒有打死,每一等次有十分的區限。學生自會在這區限之內進行自我評分和調節。如果他連續得了兩次“良”,而又確信自己第二次的作文比上一次寫得好,他可以把上次作文想象成剛夠60分,這次可值69分,這不等於這篇比上篇提高了9分嗎?這種調節其實是一種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心理平衡,緩解了學生的期望值與老師評分的矛盾。這種等級評分既包含有老師的評判(這是主要的),又考慮了學生的心理因素讓學生也參與評分,是師生共同完成的評分,比較科學。

五個等級,使用起來還得講究點“藝術”。比如“優”這個等級是80分至89分的區限,而80分,學生往往是望而卻步的。80分的作文之不容易得,似乎又成爲學生的一個心理定勢,而這個定勢與老師的“60~65~70~75~80”“五進制”的評分習慣有關,我們給取名叫“評分心理定勢”吧。一般老師往往不輕易給80分,採用等級評分,有利於克服這種“評分心理定勢”。我總認爲“良+”與“優”之間不是相隔10分或5分,而是僅一分之差,所以給“優”也就慷慨得多了。而80分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刺激,更是一種激勵。又比如,不及格者是必須控制的,一般也不批上這種等級的字樣,再不然就用“良?”示意。再比如:得“優”者夠檔次,在全班提名錶揚,得“優+”者可以上班裏編的作文集子《好作文選》,老師發給作文稿紙,還在作文本上批上“請照譽一份”的字樣。五個字足以將其熱情之火燒旺。

學生還有一個心理定勢——數理化可拿100分,作文不可能得100分。作文爲什麼不可以給100分呢?這個心理定勢偏要打破,我時不時評他個“優++”,那就意味着又上了一個檔次。是不是100分,雖然我並不明說,這給同學們可是一個異外的驚喜,等於給這些寫作上較成熟的同學向前猛力一推,推到成功的樂境,推向新的起跑線上,使他以最佳心態面對新的里程。

畢業出去的學生不久就悟出了這評分中的“詭祕”,戲稱評分是老師手中的“魔棒”。毫不諱言,我真是將它當魔棒用的。魔術師是很重視研究觀衆的心理的。當然,評分不是變魔術,但評分必須重視學生心理;評分不是變魔術,但評分必須講點科學,講點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