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精選藝術作文4篇

藝術1.86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藝術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藝術作文4篇

藝術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參觀了一個藝術村,那裏有許許多多的藝術作品,有抽象畫、寫實畫、素描畫等等,我們都很開心!

藝術村的畫真美啊!抽象畫的畫面有虛有實,如虛如幻!這種畫派的畫看起來的景象十分壯觀,它的魅力也很大,當然,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寫實畫的畫面貼近生活,描述了一幅幅真實的畫面。這種畫派的畫講求的是真實感,它並不需要許多想象力,但畫的難度較大,我也並不喜歡;素描畫的畫面更加真實,主要就刻畫一個畫面,但每個細節都描寫的十分清晰,畫面只有黑白兩色,色彩並不鮮豔,難度也不很大,只是有些枯燥罷了。

這次去藝術村,我不僅看到了許許多多的畫,還知道了許多畫的內涵。這次我看到的畫和各種藝術品,還知道了它們所表達的意思。有一幅畫是用繪畫的形式所展現的平面圖,它用個性的設計展現了這個藝術村的面貌,使我大爲驚歎!有一個作品是在石頭上寫下藝術家的名字並懸吊於空中,它的獨特、鮮明的方式表現了藝術家的創意,還有一座雕刻像十分逼真,形象得刻畫了一個學者,它向我們說明了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還有許多畫與藝術作品我還沒有寫出,但這次參觀的感想也很重要。

這次學校讓我們參觀藝術村,目的是讓我們接受藝術的薰陶,但更讓我知道,在生活中有無數的藝術,只要我們去發現,我們就明白:藝術無處不在。但是,我還覺得,一個個藝術品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不應該去珍惜嗎?爲什麼當今人們缺乏保護藝術珍品、愛護藝術生活的意識呢?爲什麼當今有大量藝術品被遺失、破壞呢?我們難道不能去保護它們嗎?這需要我們好好深思。

藝術作文 篇2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隨着兩位主持人的精彩主持詞和俞國娣校長熱情激昂的講話,我們的藝術節閉幕式開始了。音樂廳裏座無虛席,每位同學都靜靜聆聽着演出。

一陣愉快活躍的音樂把一批穿着五彩繽紛,樣式不一的民族兄弟姐妹招來了。女孩兒們甩動長長的袖子,舞動起來,她們彷彿一羣自由自在的小蝴蝶兒,在森林裏翩翩起舞。男孩兒們唱着好賣的民族歌,跳着粗獷的民族舞,就似一羣森林裏的大王們,也吵嚷着要親自舞上一曲。

隨着具有特色的民族歌聲音漸輕,一陣震耳欲聾的鼓聲響起。這是我們黃河母親的吼聲!吼聲忽輕忽響,時快時慢,似乎在向我們傾訴她的心聲。一曲終了,黃河的吼聲還在舞臺上響亮着,在我們腦海裏揮之不去。

小品《濫竽充數》告訴了我們要有真實本領而不是混在行家隊伍裏充數;歌曲《拉庫卡拉查》把我們帶到了原始森林,領略原生態的歌曲;六(5)中隊的《雛鷹之歌》表現了我們小海燕遠大的志向,有一番大事業的決心。不過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舞蹈《歌舞青春》。

“everybody……”瞧,他們來了!男生黑馬甲、黑帽子,女生紫白上衣,臉上都洋溢着笑容,就似一幅朝氣勃勃的圖畫。他們帶着自己的`青春夢飛向藍天。

全場的觀衆都被他們的這番熱情給帶動了。今天的藝術節閉幕式真精彩,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參加小海燕藝術節,我希望以後的每一年的這一天我都能像今天這麼快樂!

藝術作文 篇3

本書採用一種不受羈絆的寫作風格來系統地陳述藝術與視知覺。 書中力圖將那些潛在的原則清晰地陳述出來,闡述了視覺所具有的傾向於最簡潔結構的趨勢、視覺圖式細分的發展階段、知覺的動力特性及其他各種適用於所有視覺現象的基本原則,以使讀者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形狀、顏色、空間和運動等要素都可以作爲一個統一的媒介呈現在藝術作品中。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xx),原籍德國,1946年定居美國。曾先後就任於紐約社會研究院和勞倫斯學院,1968年後擔任哈佛大學藝術心理學教授,1974年退休後擔任密西根大學藝術史系訪問教授,1976年獲“全美藝術教育協會突出貢獻獎”.主要著作有《藝術與視知覺》、《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電影作爲藝術》、《藝術心理學新論》、《熵與藝術》等。 阿恩海姆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心理學家和美學家之一,他對藝術心理學、美學、美育、建築及煤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創見的貢獻,是歐洲學術傳統的繼承者,其研究成果涉及20世紀思想領域的諸多方面。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從構圖、筆墨、色彩三個方面體現了藝術品中的形式美。

俗語中往往蘊含着真理,生活中人們看到一個美的事物時,常用“帶勁”一詞來形容,這裏的“勁”我想就是阿恩海姆在其著作中不厭其煩闡述的“張力”吧。按阿氏給的概念:“張力”不同於我們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運動。,它是一種不動之動。“任何物體物體的視覺形象,只要它顯示出類似楔形軌跡、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間的表面等知覺特徵,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正在運動的印象”.

雕塑藝術從展示方式來看,是一種靜態藝術,“它只宜選擇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瞬間的表情與形體運動”來傳達情感,但古今中外優秀的雕塑作品確實具有一種動感,能夠寓動於靜,破靜爲動,“由於形象本身就是死的、虛構的,如果在其中不能看到靈魂的運動和肉體的運動,他的僵死性就會成倍增加”.(達。芬奇)

比如漢代的繪畫與雕刻無不呈現一種飛舞靈動之勢,圖案常用雲彩、雷紋和翻騰之龍構成,動物也常常是除遒勁雄壯之外,還要加上一雙能飛的翅膀,.唐代吳道子的壁畫也有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之美譽。在相對“靜止”建築領域,飛檐也似乎要參與到這種飛舞靈動的合奏中——.

雙林寺的韋馱像。在全國同類題材作品中,這尊塑像可謂之精品。從構圖上看,其身體重心基於左足,下肢朝前站立,從腰部開始,由頭部帶動整個上體軀幹向右側扭曲,這種扭曲程度,已極大地超出了人體生理所允許的限度,很像一節麻花,但人們從整體氣勢觀看,這種違反人體解剖結構的姿態,不僅沒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相反卻從這種藝術誇張變形之中,感到一種強大的力度和動勢,這是由一條從頭到腳貫穿於韋馱全身的S形曲線所表現出來的,這條曲線極富彈力和流動感,構成了韋馱身上的飄帶縈繞飛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線,從視覺上也加強了動勢。韋馱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讓人感覺肌肉緊張,充滿力量。左臂擡起,同右臂形成對比。韋馱整個身軀外輪廓構成一個略帶傾斜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個突出點形成。由於這個銳角三角形的頂點在下部並呈傾斜狀態,給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種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穩定感,因而也增加了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動感覺。

從馬里尼的《人與馬》可以看出作者對於“不動之動”的苦苦追尋,作品在高寬深三個緯度上全面外拓,馬頭向前,人仰向後,人的雙臂伸向左右,馬腿向下……人們欣賞它時,會感到雕塑內部的“張力”正試圖衝破表皮,向空間無限放射似的,這種空間最大化的追求是雕塑不可或缺的形式特質。我國雕塑家朱銘的《太極系列》也是如此,大多運用凌厲,的斜向形體,佐以粗礪的切割肌理,營造出強烈的空間張力(場)美感。

綜上所述,雕塑造型中運用傾斜、變形、膨脹、不對稱以及節奏與韻律上的變化,就可以產生出“張力”,從而也就產生出靜中有動的藝術效果。

這本書利用了心理學來告訴人們爲什麼會對藝術有美的感受並進行了深度剖析和解讀,其間大量的分析和例證爲我們這些入門級的學習者們理解藝術的原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從這本書裏我看到了那些紛繁複雜的藝術作品裏最本質的共性,也明白僅僅浮於表面創作是遠不夠的,深入去理解設計的原理才能在藝術這條大路上走得更遠。

面對這兩個學期的專業課的學習,深深感受到若是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是不能夠真正理會課程內容與老師要求的。沒有一個設計師是在沒有理論基礎的同時能夠達到登峯造極的成就的。而這本書《藝術與視知覺》基本上是所有老師都強烈推薦的所以一定值得一讀。現在的閱歷與知識都沒有達到一定程度雖然讀起這本書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但是不管怎樣還是理解了一些。這是一本值得一生誦讀的書籍 不同年齡段讀起來都有不同的感受。

藝術作文 篇4

我最喜歡的藝術品是家裏的兵馬俑。

兵馬俑從整體上看幾乎都是淡黑色,它的體積很小,是呈站立的姿勢。頭上扎得是盤頭,脖子下邊有一個簡陋的圍巾,他的衣着是由一片片鐵片組成的戰袍,看上去英武非凡,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戰士們在沙場上浴血博殺的場景。他的手自然地垂放在身體兩側,像是一個整裝待發的士兵。

當我看見兵馬俑的面部表情時,我就認爲他一定是一個出色的的士兵,因爲他的眼神是充滿殺氣和憂愁,讓人難以捉摸。有時他的眼神讓人覺得他好像對敵人有着很深的仇恨,有時讓人覺得他好像爲國家大事而感到勞累;有時讓人覺得他好像是在爲打了勝仗而高興。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工匠的技藝之高超。他的眉毛和皺紋更襯托出他的瀟灑,在他那高挺的鼻子下,還有着一撮八字鬍,可見他爲國家大事而費盡了心思。他的嘴角微微向上翹起,可以看出他正爲打了勝仗而高興。

他還給我的學習提供了巨大的的幫助。一次我正在做作業,被一道題給難住了,就在我準備放棄時,擡頭一望,正好看見了兵馬俑,我想:他爲了國家大事而費盡了心思,要面臨巨大的難題,而我這點困難都不能完成的話,怎麼能做像他那樣的大英雄呢?想到這裏,我又有了信心,終於做出了那道題。

兵馬俑的英勇氣概和他那極富個性的眼神,讓每一個看過他的人記憶猶新,我雖然沒有看到過真正的兵馬俑,但它的雕像,就已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標籤:精選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