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中班音樂教案通用15篇

音樂7.91K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樂教案通用15篇

中班音樂教案1

設計意圖:

青蛙是夏天裏特有的動物,我們藉助青蛙這一形象,通過歌曲的學唱,讓幼兒一方面感受歌曲的小調風格及歌曲的詼諧、幽默,另一方面也滲透了一些夏天的元素。遵循“幼兒主動學習”的教育理念,通過出示圖譜讓幼兒來猜測歌曲內容,鼓勵幼兒自主創編手部動作,學唱歌曲《青蛙捉迷藏》。

作爲第一課時,更多的是創設情境感受歌曲。在唱法方面如弱起的部分、第一句和第二句結尾處唱法的不同等,老師雖沒有過多強調但教師在活動時要關注這些內容。此外,有關夏天的主題目標在第一課時滲透的不多,在第二課時可以加入稱詞“呱呱”等讓幼兒充分感受夏天裏青蛙的歡快叫聲,感受夏天的快樂。

一研後的反思與調整:

歌曲詼諧、幽默,幼兒非常喜歡。但先由教師講述故事內容,通過傳統的提問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但試下來發現幼兒很被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建議變換了一種方式,遵循“幼兒主動學習”的教育理念,出示圖譜讓幼兒來猜測歌曲內容,鼓勵幼兒自主創編手部動作,或許方法、手段的改變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細節方面有待仔細斟酌,如開始環節四張圖片同時出示;在提歌唱要求時,教師邊唱邊問,聽到這個聲音,你覺得心裏怎麼樣?該怎麼樣唱呢?等。

附:《青蛙捉迷藏》二研案例

活動目標

1.藉助故事情節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創編手指動作,在唱唱、玩玩中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圖片一份、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2.熟悉歌詞前半部分

3.熟悉歌詞內容後半段

4.完整學唱歌曲、注意心情的變化

5.融入動作,表演唱

6.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一、與主題活動的結合

青蛙是夏天裏特有的動物,我們藉助青蛙這一形象,通過歌曲的學唱,讓幼兒一方面感受歌曲的小調風格及歌曲的詼諧、幽默,另一方面也滲透了一些夏天的元素。作爲第一課時,我們更多的是創設情境感受歌曲。在唱法方面如弱起的部分、第一句和第二句結尾處唱法的不同等,老師雖沒有過多強調但教師在活動時要關注這些內容。此外,有關夏天的主題目標在第一課時滲透的不多,在第二課時可以加入稱詞“呱呱”等讓幼兒充分感受夏天裏青蛙的歡快叫聲,感受夏天的快樂。

二、研討軌跡

在一研的時候先是教師講述故事內容,通過傳統的提問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但試下來發現幼兒很被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於是在二研、三研時我們變換了一種方式,遵循“幼兒主動學習”的教育理念,出示圖譜讓幼兒來猜測歌曲內容,鼓勵幼兒自主創編手部動作,我們發現方法、手段的改變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反思

看活動目標一,制定的較爲適宜,教師藉助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效果很好,幼兒非常的感興趣。但從活動目標二來看,“手部”和“手指”的概念區分的不清楚,導致教師在引導的時候也沒有把兩個概念弄明白,教師教學時引導的很累,一直是教師在給予幼兒,沒有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其次選擇手指表演這一方法的適宜性值得思考,從活動情況看,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更應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要考慮方法的適宜性而不是新穎性,可見,幼兒對歌表演更感興趣,如果選擇情景表演這一表演方法效果將更好,如創設一個“大水洞”,請幼兒來分角色表演河馬和青蛙遊戲的情景。此外,當幼兒間出現肢體動作時,即與教師預設的環節出現衝突時,教師把“以幼兒爲主體”的理念拋在腦後,其實,這個時候可以組織大家來跟隨幼兒用肢體邊唱邊做動作,然後教師直接示範動作表演,然而,這對於一位沒有預先準備的青年教師來說,可能想到未必做到。

中班音樂教案2

設計意圖:

積極迴應孩子們的興趣——設計活動滿足孩子體驗、表現“划龍舟”的願望。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兒歌《過端午》改編成了旋律歡快的歌曲,並自己錄製了改編版《過端午》;活動中,用圖卡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並用沙錘來表現“划龍舟”的熱鬧氛圍。希望通過和孩子一起學習歌曲、表現歌曲充分體驗划龍舟的習俗和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歌曲《過端午》,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2.感知×× 和 ×O 的節奏,並能初步表現。

重點難點

表現×× 和 ×O 的節奏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划龍舟視頻、音樂《過端午》、圖譜、沙錘;

2.經驗準備:幼兒對划龍舟活動有一定的瞭解,已學習兒歌《過端午》。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播放划龍舟視頻,引導幼兒回顧兒歌《過端午》。我們一起去看看視頻裏的人在幹什麼?

2.和幼兒聊聊划龍舟場景,引導幼兒瞭解划龍舟的角色分工。他們是怎樣划龍舟的?

幼:有人划龍舟,有人敲鑼鼓什麼時候要划龍舟呢?

幼:端午節

我們之前學過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

【設計意圖:從觀看划龍舟視頻,引導幼兒回顧划龍舟經驗,引出兒歌《過端午》。】

二、學習歌曲

1.初步欣賞、感知歌曲。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與教師一同欣賞歌曲《過端午》。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不一樣的《過端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學唱歌曲

(1)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小聲跟唱歌曲。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小聲地唱一唱這首歌吧!

(2)重複練習,熟悉歌詞內容。

剛纔我聽到小朋友們的聲音真好聽,接下來我們一起再來試試吧,老師來找找誰的聲音最好聽呢!

(3)學習歌曲節奏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初步認識圖譜,重點引導幼兒學習×× 和 ×O 的節奏。

①教師用引導幼兒用拍手錶示×、用握拳表示 0,帶領幼兒用“拍手”

“握拳”方式練習兩遍節奏難點部分。

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好玩的遊戲,當我們看到“糉子”就拍手,看到“0” 就握拳,我們來試一試,看看誰做得最棒,張老師要找找誰的小眼睛看的最認真哦!

②教師帶領幼兒邊拍手邊完整進行一遍節奏練習。

③跟隨音樂完整進行一遍節奏練習。

3.再次演唱歌曲

(1)將歌詞加入節奏圖譜中,師幼共同演唱一遍歌曲,教師注意關注幼兒是否表現出休止部分,並適度進行鍼對性指導。

(2)教師帶領幼兒邊拍手邊演唱一遍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節奏練習、跟唱環節,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和節奏,感 受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藉助節奏圖譜,幫助幼兒掌握歌曲中的難點——休 止符】

三、用樂器——沙錘表現歌曲

1.教師出示沙錘,並示範一邊用沙錘打拍子一邊唱歌,間奏做划船的動作。

這是誰呀?沙錘寶寶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唱歌,我們來聽聽它們是怎麼唱的呢?

2.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根據節拍搖沙錘,間奏時做划船的動作。沙錘寶寶唱歌真好聽,我們班還有很多沙錘寶寶來到了我們班,想和我們一起唱歌,我們請它們出來吧!

3.分成兩組,以划龍舟的形式,一邊搖沙錘一邊唱歌並走出教室。 我們一起來一場划龍舟比賽吧!

【設計意圖:通過使用沙錘演奏歌曲,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在 使用樂器的過程中,幼兒能進一步掌握歌曲的節奏,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樂 趣】

附:歌曲

過端午

曲:張婕

1=b E 2/4

1 15.0 | 3 31 0 | 2 22 0 | 7.7. 5.0 |

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鑼鼓。

1 05.0 | 3 31 0 | 5 54 2 | 1 11 0 |

一二三四五,你來划船我打鼓。

活動總結

活動反思:

因爲本次活動的選材來源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契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活動中,我藉助多種方式幫助幼兒從熟悉歌曲到解決難點問題,到大膽表現歌曲,過程體現出小步遞進、層層深入,這是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的。所以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情緒比較愉悅,參與積極性比較高,以下是我對本次活動的一些反思:

一、創編旋律,“悅享”音樂

音樂能薰陶幼兒的情操。本次活動,我契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將兒歌

《過端午》大膽創編旋律,改編成了歌曲。在歌曲學習過程中,幼兒充分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從而喜歡這首歌曲。從幼兒的表現可以看出, 孩子喜歡《過端午》這個音樂活動,並且享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

二、圖文並茂,“解讀”音樂利用節奏圖卡,分解難點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本次活動的難點是掌握休止符的表現。活動中,我利用節奏圖卡幫助幼兒瞭解《過端午》這首歌的節奏,並通過看圖、拍手等多種方式嘗試理解和表現休止符,大部分幼兒通過這種方式基本能夠掌握休

止符表現。

三、樂器演奏,“趣玩”音樂

爲了增強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給幼兒搭建大膽表現音樂的平臺, 我在活動後半部分投放了樂器,讓幼兒嘗試演奏,在感受演奏樂器的同時大膽表達表現樂曲,深化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孩子們很喜歡這個環節,積極專注參與其中,樂於用樂器進行演奏,從他們的演奏中可以觀察到孩子基本掌握了歌曲節奏。

中班音樂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感知樂曲A、B兩段的旋律與結構。學習三拍子的節奏,在音樂A段表現雨點飄落、問候小花朵的動作,在音樂B段表現花隨雨點飄落方向接雨水喝的動作。

2、學習兩兩合作遊戲。

3、在結伴遊戲中,體驗眼神交流與身體接觸帶來的快樂。

4、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錄音機、磁帶(全段、B段)、小雨小花圖片、箭頭標示

三、活動過程:

1、隨鋼琴伴奏音樂節奏問好,熟悉A段音樂,

(1)教師向幼兒問好,幼兒向教師問好,指導幼兒聽出每小節"你好"處。

(2)幼兒向客人老師問好,拍手、問好。

2、出示圖片,熟悉全段音樂,分辨A、B兩段,重點理解表現遊戲A段音樂。

(1)出示花朵、小雨圖片:看看、猜猜小雨和花在幹什麼?。,老師請覈對一下郵箱和手機沒錯吧?

(覈對郵箱和手機目的是爲了防止寫錯,因爲它們是找回賬號密碼的重要憑證!)

傾聽整段音樂:聽出了什麼?

(2)隨音樂在A段向小花朵問好,B段拍腿。

(3)引導幼兒用下雨、滴答的動作表現小雨問候小花。(小雨落在花的不同部位。)自己手的動作作下小雨,身體作花。

(4)引導幼兒表現在小雨問好後小花改變造型。(小花接受問候後會怎樣回報小雨)

(5)兩位幼兒上來合作表現,(引導幼兒看圖示表現小雨圍着花轉。)

3、理解並表現B段。

(1)聽完整音樂,分辨A、B兩段。

(2)傾聽B段:聽出小雨和花在一起快樂嗎?請小朋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快樂的小花。(要求隨着老師動作的方向擺動。)

(3)小花朵正想喝水呢,(引導小花擡頭喝水)可是調皮的小雨卻要逗逗小花朵。老師做調皮的小雨,引導幼兒表現B段音樂(小雨和小花遊戲)。

(4)出示箭頭指示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圖示並用動作表現。

(5)請個別幼兒做雨滴,大家隨B段音樂表現小花喝水。

(6)幼兒兩兩合作表現B段音樂。

4、兩兩合作,聽音樂完整遊戲。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課件幫助幼兒區分兩段音樂的不同內容,表現小雨和小花的不同的動作。幼兒能用不同的動作創編小雨落下來的動作。但是在第二段的時候,小花喝水和長大的動作幼兒表現動作不明顯。特別在分角色表演時,孩子沒有分清兩段音樂的區別,看不出小雨和小花的角色,動作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中班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摘蘋果》,初步掌握踵趾步的動作要領,能跟音樂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踵趾步的動作。

2、在唱唱跳跳中表現秋收的愉快心情。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1、《摘果子》的音樂。

2、前期經驗準備:熟悉歌曲《摘蘋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聽音樂排座、練聲。

2、聽音樂《摘蘋果》,體驗歌曲旋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拍一拍。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歡快)

這段音樂告訴我們一件高興的事情,秋天到了,小朋友在果園裏歡快地摘果子呢!誰知道果子是怎麼摘的呢?

二、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1、幼兒交流。(幼兒邊說邊做摘果子的動作,師幼一起學一學動作)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教師哼唱。

A、提示:手指張開並稍稍彎曲作握蘋果狀,手臂向上手腕轉動一次“大果子,摘下來。”

B、引導幼兒不同方位摘一摘。

C、這裏的果子摘完了,前面還有的果子可以怎麼摘呢?

3、學習踵趾步的動作。

“可以跑過去摘,怎麼跑呢?”教師示範。

提問:老師是怎樣去的?讓幼兒說出腳的動作。

(腳跟,腳尖,跑跑跑。)

教師小結:像這種腳跟、腳尖、跑跑跑的動作叫踵趾小跑步,它是舞蹈動作裏的舞步的一種。

4、分步練習踵趾步。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腳跟、腳尖、跑跑跑。

5、幼兒聽音樂手腳配合練習摘蘋果動作。

6、完整學跳:《摘蘋果》

1、教師邊唱邊示範跳一遍。

2、幼兒邊唱邊學。

3、師生共同跳《摘蘋果》。

A、創設情境:現在背起我們的小竹簍,去摘果子吧!

B、教師:讓我們聽着歡快的音樂去摘蘋果好嗎?

放鬆活動:竹簍裏的果子摘得滿滿的,心裏覺得怎麼樣?我們就帶着愉快的心情吧果子送到倉庫裏吧。

中班音樂教案5

設計思路: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馬路是他們熟悉的環境,幼兒對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是很有興趣的。吊車作爲一種特種車,長長的臂杆,能吊起很多很重的物品是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本次音樂活動能讓幼兒瞭解吊車的外形體徵和特殊的用途,初步感知樂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並通過遊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瞭解吊車的外形特點和用途。

2、初步感知樂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問詞“什麼”。

3、體驗與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初步感知高低音。

活動準備:

1、吊車掛圖。

2、胸牌。

3、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帶幼兒做《高人走、矮人走》的遊戲進入教室。

2、教師彈琴讓幼兒分辨高低音,低音小手放在下邊,高音小手舉起來。

(評:幼兒聽到高音區的音樂,踮起腳尖走,聽到低音區的音樂,屈膝半蹲學小矮人走,這樣在遊戲和快樂中培養幼兒對高音低音的聽辨能力,爲解決本次音樂活動的難點打下基礎)

二、利用圖片講解讓幼兒瞭解吊車的外形特點和用途。

結合圖片,認識吊車。出示塔吊和汽車吊讓幼兒觀察瞭解吊車有主體和臂杆組成。能吊很重的東西爲我們解決了許多困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結合圖片,先引導幼兒觀察,後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認識、瞭解吊車的外形特徵和用途,這樣就很輕鬆的完成了第一個活動目標。)

三、幼兒學唱歌曲初步感知樂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問詞“什麼”。

1、讓幼兒學吊車吊東西動作,邊做動作邊說歌詞。

(評:以遊戲的方式邊做動作邊學說歌詞,不僅使孩子在快樂的體驗中不知不覺的學會了歌詞,爲完成活動重點打下基礎。)

2、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師:我們一起聽一聽錄音機裏的小朋友是怎樣唱的?聽聽歌中唱了什麼?(聽錄音)後提問:歌中唱了吊車,那吊車長的什麼樣子?它有什麼本領?

3、整首學唱歌曲

師幼同唱,聽錄音唱,表演唱不同形式學唱歌曲。指導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唱準附點音符。

4、在歌曲中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樂曲中的低音、高音

(評:此環節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幼兒在復感受的基礎上理解並學會歌曲,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實施新型的、科學型的藝術教育”的精神。避免了用同一種形式鞏固歌曲的單調性,有利於幼兒更輕鬆更愉快的學會歌曲,順利地解決了重點、難點。)

四、做遊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樂。

1、講解遊戲的玩法

找一個好朋友一起跟老師示範表演。

2、幼兒戴胸牌做遊戲

兩人一組,一人做吊車,一人做貨物,低音表示貨物還沒吊起來,高音表示將貨物吊起來了。

(評:爲避免幼兒混淆角色,老師和幼兒各扮演一角色,與幼兒一同遊戲。教師按個吊車、貨物一一對應的方式投放了胸牌,使幼兒能很快的和身邊的夥伴結成對子,保證了遊戲的順利進行。)

五、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教師總結幼兒遊戲情況並帶領幼兒出去做遊戲。

活動反思:

在《吊車》這個活動中,我多次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膽的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性表現。如:當幼兒說出吊車各種不同的本領時,我及時給予了肯定,並激發幼兒想的更多,表達更確切。當幼兒學唱歌曲時,我適時的鼓勵幼兒加上動作膽表現,使幼兒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教師在整個活動中,以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與孩子一起唱歌、一起創編動作,和孩子們建立了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

教師的鼓舞性激勵和引導性啓發是培養幼兒自主創新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孩子們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後,我又啓發和鼓勵幼兒創編歌詞,孩子們膽發揮想象力,創編歌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本次活動中,由於是借班上課,對孩子瞭解不夠,讓幼兒唱的少。孩子們課前對高低音的聽辨活動接觸較少,經過老師的多次聽音練習,聽音辨音這一環節完成的還是比教好。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更加註重課前的準備環節,既備好礁,又要熟悉和了解孩子的現有水平。

中班音樂教案6

22、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月亮下來吧》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大膽進行仿編,並嘗試完整地講述。

2、學會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意境美。

3、能簡單複述兒歌。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已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物質準備:圓形、半圓形圖片數張、兒歌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天黑了,星空中出現了月亮姐姐,小朋友們還記得月亮是什麼形狀的?”

小結:對了,月初的時候小月牙彎彎的,過了幾天就變成圓形的!再過幾天又變成彎彎的小月牙。

二、引導幼兒想象“月亮像什麼?”

1、“月亮真調皮,喜歡變魔術,你猜彎彎的月亮會變成什麼?”

小結:彎彎的月亮變成香蕉,可以那在手裏吃……還可以變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

2、“圓圓的月亮會變成什麼呢?”

小結:圓圓的月亮變成皮球,可以拿在手裏玩,變成西瓜拿在手裏吃……還可以變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

三、欣賞並學習兒歌。

1、第一遍欣賞。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月亮的兒歌,聽聽兒歌裏的小朋友和月亮做什麼遊戲。

提問:兒歌的名字是什麼呢?聽了這首歌感覺怎麼樣?你覺得好玩嗎?你想不想和月亮做遊戲?

2、出示圖片,欣賞兒歌。

提問兒歌裏小月亮做什麼事?月亮變成了什麼?

3、結合圖譜,學習兒歌。

師:老師把這首歌,變成了小圖譜,誰能看着圖譜,給大家朗誦這首歌呢?

四、利用圖譜進行仿編。

1、幼兒自由討論,嘗試創編。

師:“你想不想請月亮下來呢?你覺得月亮是什麼呢?”

2、引導幼兒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五、活動結束:月亮告訴我,它有點累了,小朋友們想她的時候在語言區告訴她吧!

活動延伸:

將圖片投放在語言區。

附兒歌: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個皮球呀,

小弟弟,要把你,

拿在手中玩。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面鏡子呀,

小妹妹,要把你,

拿在手中照。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隻小船呀,

小弟弟,小妹妹,

坐你到天上!

教學反思:

本活動以談話形式引入,運用形象的圖譜,通過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啓發、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韻律美,教師精巧的課堂設計、熱烈有效的師幼互動、真實自然的教學風格,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23、中班中秋節教案《我與月亮的對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協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詩歌,豐富詞彙;淘氣、微妙。

2、初步瞭解月亮變化的科學知識。

3、激發幼兒從小愛科學的情感。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學習詩歌前兩週,家長協商幼兒觀察月亮的形狀和變化

2、教師繪製好與詩歌內容想適應的圖片,月亮在月層裏穿行、漸變的立體教具。

3、錄製好配樂詩朗誦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利用立體教具鼓勵幼兒的月亮提出問題。

1、我們小朋友通過觀察發現,月亮的臉總是在變,有哪些變化呀?

2、有誰知道爲什麼月亮的臉有時圓圓的、有時經常的、……?

3、我們一起來看看月球的介紹(多媒體)

二、聽配樂詩朗誦,試着理解詩歌

1、我們先來聽一首詩歌

2、詩歌裏的小妹妹問了月亮什麼問題呀?

三、瞭解月球的變化,嘗試分析變化的原因。

1、詩歌裏回答說月亮什麼時候是圓圓的呀?什麼時候是彎如刀?

2、這兩個星期來,我們每天都在觀察月亮,也同過各種方式獲得瞭解了關於月亮的相當多的知識,現在有沒有小朋友可以爲大家分析一下變化的原因?

四、分角色學習朗誦詩歌。

五、鼓勵幼兒發揮想象繪製登上月球的想象畫。

和:月亮月亮我問你

月亮月亮我問你,月亮聽了笑嘻嘻,

爲啥當個小淘氣?不是我要躲着你;

那天是個圓圓臉。圓圓臉兒是十五,

望着我們笑咪咪;彎如鐮刀是月初;

今天只露一道眉,要問這是啥微妙,

你要躲到哪裏去?長大書本告訴你。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鍊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濃濃的節日氣氛!

中班音樂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幼兒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感受到搖籃曲優美、抒情、柔和的風格

2、學會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並能自己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3、能準確唱好帶有"0"的節奏。

4、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學習按遊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遊戲的樂趣;

5、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演唱歌曲《大樹媽媽》

難點:正確演唱好後八分休止,做到音斷氣不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大樹媽媽》的故事:從前,有一棵大樹,個子長得好高,每天都舉着茂盛的葉子爲小花、小草們遮風擋雨,大家都叫他大樹媽媽。有一天,一隻迷路的小鳥找不到媽媽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樹媽媽的手臂上,急得嗚嗚地哭。大樹媽媽說:"別哭,別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媽媽!"大樹媽媽用樹葉做成了一個溫暖的搖籃,隨着風兒搖呀搖,在大樹媽媽的懷抱裏,小鳥甜甜地進入了夢鄉!聽,大樹媽媽微笑着爲小鳥唱起了搖籃曲,多麼溫柔、多麼好聽。小鳥幸福的笑了。

學唱新歌1、出示《大樹媽媽》的歌譜、畫面。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學的歌曲《大樹媽媽》。大樹媽媽的枝葉可茂盛了,兩隻小鳥在大樹媽媽的懷抱裏睡着了,如果你是這隻小鳥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幼兒:回答師:大樹媽媽的懷抱又溫暖又安全,有很多小鳥都想飛到它的懷抱裏,這節課哪個組的小朋友表現得好,就可以讓一隻小鳥飛到大樹上,一起來比一比好嗎?

2、用響板教幼兒逐句學歌詞。

3、全班聽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4、請幼兒跟着錄音輕聲哼唱歌曲。

5、分句模唱法解決難點。

師:小朋友有幾個地方唱得不太好,現在跟着老師的琴聲唱這幾句。

6、完整跟師的琴唱歌唱,記憶歌詞。

7、師反饋教學效果(強調休止符)8、讓幼兒感受歌曲的特點(輕柔)師:大樹媽媽輕柔的唱這歌,小鳥們睡着了,那我們應該怎樣唱這首歌呀9、幼兒跟琴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分組創編,角色表演。

1)幼兒分小組合作編排歌表演。

2)邀請各組上臺表演(小組成果展示,評出最佳表演獎和最佳創意獎。)3)全班表演。

4)幼兒自評。

四、課堂小結。

師:在大樹媽媽的搖籃裏,小鳥感到很幸福,如果這時候有人要砍伐大樹媽媽,你是小鳥,你會怎麼想,會怎麼做?

師:所以我們要愛護樹木,愛護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護下,大樹媽媽一定會長得更加茂盛,小鳥們會更加幸福、快樂,讓我們和小鳥一起唱起來,跳起來結束今天的音樂課吧。

7.中班音樂再見吧,冬天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旋律,學習用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表現歌曲的不同內容。

2、遷移生活經驗替換與冬天相關的詞語,嘗試仿編歌詞。

3、體驗兩種方法演唱歌曲的不同心理感受。

活動準備:

1、音樂CD和CD機。

2、將幼兒的座位排成一個半圓。

3、幼兒用書一冊,幼兒會念兒歌《冬天到》,實物展示儀一臺。

4、幼兒對一年四季循環變化有一些經驗。

活動過程:

1、複習兒歌《冬天到》

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朗誦兒歌《冬天到》。

教師:冬天有什麼?

教師:冬天真好玩!可冬天會過去嗎?那我們跟冬天說些什麼呢?

2、欣賞歌曲《再見吧,冬天》,感知歌曲內容教師清唱歌曲《再見吧,冬天》(一)教師、;剛纔,老師跟哪些冬天裏的事物說再見?你還聽見什麼?

引導幼兒用較慢的速度,有些依戀的表情演唱歌曲"再見吧,冬天"。

3、遷移幼兒生活經驗,仿編歌詞演唱。

教師:想一想,冬天裏還有哪些事物?我們也跟它說再見好嗎?

教師整理幼兒的講述經驗,在黑板上用簡筆畫或文字的方式記錄,並帶領幼兒演唱仿編的歌曲《再見吧,冬天》(二)。例如:再見吧,棉襖!再見吧,手套!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連貫地歌唱《再見吧,冬天》。

4、音樂遊戲:堆雪人教師:《再見吧,冬天》,可冬天留給了我們許多快樂,我們非常懷念這個有趣的季節,讓幼兒再一次回到冬天和同伴們在一起,玩一玩《堆雪人》遊戲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快樂地表演唱歌曲。

重點:感受音樂旋律,學習用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表現歌曲的不同內容。

難點:遷移生活經驗替換與冬天相關的詞語,嘗試仿編歌詞。

活動反思:

這首歌曲的前三樂句是基本相同的,就是最後兩個小節的音呈遞增關係,要讓幼兒體會這種情感的變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給幼兒完全正確的第一感覺!因此,在學唱前我通過各種方式反覆地讓幼兒感受高音的變化,讓他們主動聽出來變化主要就是在“冬天”這兩個字的演唱上並出示歌譜,結合歌譜邊唱邊用柯爾文手勢進行哼唱,這樣幼兒前三句相同的歌詞就能完全掌握了。

中班音樂教案8

設計意圖:

“加油幹”是一首產生並應用於勞動的民間歌曲,大家熟悉的勞動號子,歌曲簡短有力度,很適合培養幼兒感知和表現歌曲速度和力度變化:曲調明快簡單,易學易唱;節奏是四二拍子,強弱分明;氣質風格上直爽、豪邁、熱情、高昂;語言方面簡單明瞭,富有節奏。非常適合中班幼兒嘗試和表現。所以我設計了這節音樂課《加油幹》,《加油幹》的勞動場景來源於幼兒周圍的生活,使本次歌唱教學活動因貼近生活變得更加親切。如果活動中教師從感受歌曲的旋律入手;以圖譜的輔助、教師的範唱讓幼兒熟悉歌曲內容;通過傾聽、動作和情緒的渲染,引導幼兒用熱情、有力、歡快的聲音演唱,表現歌曲中勞動號子的歡快、有力,讓幼兒在主動、快樂的參與中體驗歌唱的快樂。在幼兒學唱歌曲的同時結合手部動作,更加讓幼兒體會到歌曲“加油幹”的有力特點,運用打擊樂器對該節奏樂活動進行演奏,不僅能充分體現雄壯有力形象的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精神振奮的愉悅情緒,還能讓幼兒對打擊樂的參與和創作性更深一步的加深。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所表現的內容,感受歌曲中勞動號子歡快、有力的旋律、節奏及風格風格。

2、引導幼兒用熱情、有力、歡快的聲音歌唱,表現勞動者積極的情緒情感。

3、初步認識圖譜,學習看指揮用自然的聲音進行演唱,並能表現“嗬嘿”的氣勢。

4、喜歡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認識圖譜並能看指揮進行演唱,並能表現“嗬嘿”的氣勢。

活動準備

1、課件:節奏圖譜、《軍民大生產—加油幹》電影片段、

2、音樂《加油幹》。

3、場地佈置,幼兒座位呈馬蹄形擺放,

活動過程:

一、觀看音樂伴奏的課件,感受樂曲,熟悉旋律,提問

(1)、請寶貝們看一看,他們在幹嘛?(勞動)看看人們在勞動時是怎樣的,發出什麼聲音。

(2)、請幼兒自由討論看過電影后有什麼感覺,最喜歡電影裏的什麼聲音,當你勞動時你會用什麼聲音爲夥伴加油?

二、學唱歌曲《加油幹》

1、師:加油幹是一首勞動時加油的歌曲,每當聽到這首歌曲,勞動起來會更有勁、更有精神。老師知道寶貝們都很愛勞動,我們也來學下這首爲勞動加油的歌吧。放歌曲《加油幹》。

2、教師範唱。(無音樂伴奏)

請幼兒說說老師唱了什麼?現在老師來勞動,你們來爲我加油。你們聽老師勞動的時候,嘴巴里會發出什麼聲音?(引出“嗨喲”)

3、師:現在你們來勞動,老師爲你們唱加油歌!(師幼齊練唱)

幼兒跟着老師演唱。

4、師生完整演唱。

①幼兒跟着教師哼唱,並隨音樂有力地喊出“嗬嗨” 。

②教師與幼兒合作演唱,教師唱主體部分,幼兒唱象聲詞部分,其中在演唱“嗬嗨”時揮動拳頭表示加油。

③幼兒完整學唱歌曲,表現勞動者有力、快樂的樣子。

5、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和力度。

(1)鼓勵幼兒用拍手的動作表現歌曲的快慢節奏。

(2)引導幼兒反思自己拍手的節奏。提問:音樂慢的地方,我們拍手的速度怎樣?音樂快的地方呢?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表現動作。

(4)幼兒邊聽音樂邊練習身體動作。

6、用打擊樂器打節奏

(1)我們用手拍出來的聲音太小,表現不出加油乾的勁頭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東西,它發出來聲音可好聽了(拿出打擊樂器,讓小朋友們自己搖搖敲敲打打)。

(2)大家奏出來的聲音很亂,不好聽,來跟着老師有節奏的練習一下(1 2 1 2 1234)。

(3)跟着音樂演奏(老師打小鼓)。

7、大家一起合作演唱加油幹,動作自由表現。

中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勞動風格,學習邊唱歌邊用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2.根據音樂的快慢變化拍出節奏型。

3.體驗用"嗬嗨"的語言表現歌曲的力度。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加油幹》和《瑤族舞曲》A段的音樂磁帶各一盤、錄音機。

2.幼兒用書:《加油幹》。

活動過程:

(一)對比欣賞樂曲《加油幹》和《瑤族舞曲》的A段。

1.教師出示一張幼兒擡桌子的圖片。幼兒傾聽《加油幹》和《瑤族舞曲》的A段,將圖片與樂曲進行匹配。

教師: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聽聽老師放的兩段音樂,覺得哪一段音樂和小朋友做的事情比較像?

2.帶領幼兒在《加油幹》中的重音處匹配上語音節奏。

教師:你們聽聽在音樂的什麼地方,需要我們使很大的勁呢?、

3.教師和幼兒共同在《加油幹》的重音處口呼語音節奏。教師反饋幼兒的'語音節奏,例如"嘿嘿""嘿喲"等。

教師:現在我們聽着音樂在最用勁的地方說"嘿嘿"。

(二)學唱歌曲《加油幹》。

1.教師範唱歌曲《加油幹》。

教師:聽聽我是怎麼爲大家加油的吧!

2.教師和幼兒共同學唱歌曲2到3遍。

3.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和力度。

(三)教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用拍手的動作表現歌曲。

1.教師:我們用拍手的動作爲他們加油!請大家邊唱歌邊拍手。

2.教師引導幼兒反思自己拍手的節奏。

教師:音樂慢的地方,我們拍手的速度怎麼樣?音樂快的地方,歐姆拍手的速度又怎麼樣呢?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4.幼兒邊聽音樂邊練習身體動作。

5.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教學反思:

節奏樂“加油幹”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是一首勞動號子曲,這首樂曲節奏活潑、輕快、旋律優美。爲了更好地將節奏樂和勞動的音樂融合,我根據我班幼兒節奏樂發展的實際情況,並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設計了此次活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的需要爲主導,以一定的情境爲依託,以互動的過程爲支撐,以豐富的情感爲內驅力,將活動推向高潮。整個課堂表現出了活潑、輕快的氣氛,課堂民主、平等,幼兒充分地體驗到了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喜悅。

中班音樂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二、教學目標

《綱要》中指出,藝術是情感啓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知春雨的聲音,理解小雨和種子之間的關係。

2.通過欣賞教師演唱,學會用輕輕的聲音演唱“沙沙沙”和種子“在說話”,並能學會協調一致地對唱。

3.樂意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的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活動的難點是:能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對唱。

爲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作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美麗的春天》主題活動,瞭解春天的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圖片、歌曲磁帶。

三、教法學法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下雨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2/4拍的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爲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春天的場景,柳條剛剛長出嫩芽,種子睡在泥土裏,小雨在沙沙的下)

教師:什麼季節到了?

幼兒:春天到了。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爲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迴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春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歌詞。同時,也爲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

(二)欣賞感知歌曲第一段

1.教師提問:“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麼聲音?”

2.欣賞歌曲第一段,教師清唱

提問:剛纔,你聽到誰在說話?它說些什麼??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春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第一段。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並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後,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並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的方式練習歌曲第一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第一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2、分組對唱歌曲(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小雨和種子)

問答式的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老師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孩子扮種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芽。”

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儘可能多地爲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2/4拍子的節奏。《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採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活動延伸

“春雨沙沙沙,還有誰在說話,哎呀呀,他會說什麼呢?”

活動的延伸是爲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春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爲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覆的練習機會。

中班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含羞草的生長特性,並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含羞草。

2.讓幼兒傾聽音樂,能按音樂、圖片的提示表演,並大膽做收攏、張開的造型動作。

3.幼兒能與同組的夥伴協調配合,友好交流,能親密、輕柔的接觸舞伴。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錄音磁帶[錄有風、雨和知了(表示夜晚)的聲音],錄音機,場地,含羞草頭飾、情景圖片(風、月亮、雨滴),木琴(用敲擊木琴的聲音提示幼兒觸動“含羞草”,用刮奏木琴的聲音表現含羞草葉子由合攏直至完全張開的全過程)。

經驗準備:幼兒知道含羞草的葉子有一觸即合的特性,會唱《害羞的含羞草》一歌。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歌曲《害羞的含羞草》入場。

2.觀察含羞草,並用身體動作表現含羞草

(1)出示含羞草,讓幼兒說說含羞草張開、合攏的樣子

師:“小朋友都知道含羞草很害羞,請你們看看它把葉子合攏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張開的時候又是什麼樣的。”

幼:“它的葉子一被碰馬上就合起來了。”

幼:“它的葉子自己會一片一片地打開。”

(個別幼兒上來用動作表現)

(2)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含羞草,並創編有特點的動作

師;“你的含羞草的葉子是怎樣合攏的?”

(3)全體幼兒聽音樂並表現

教師用敲擊木琴的聲音,表示“含羞草”被碰到了葉子;用刮奏木琴的聲音表現含羞草葉子由合攏直至完全張開的全過程,幼兒邊聽音樂邊表現含羞草。

師:“小琴響一下,含羞草就害羞幾次?”

幼:“一次。”

師:“小耳朵仔細聽哦。(師敲木琴一次)含羞草的葉子合攏啦!

分析:教師在遊戲前讓幼兒充分體驗含羞草的特性,模仿含羞草合攏和張開的動作,並運用木琴來體現含羞草被碰到的聲音,讓幼兒有對聲韻的感知。一開始孩子們只會用比較單一的肢體動作表現含羞草的合攏,經過木琴的聲音提醒以及同伴間的模仿,孩子們開始喜歡把自己當成含羞草了。

3.結合歌曲《害羞的含羞草》進行遊戲

(1)幼兒演唱歌曲,教師根據歌曲內容表演含羞草

師:“你們幫我唱《害羞的含羞草》,我來做一株含羞草,看看我會有什麼變化?”

(2)師幼合作做動作

請個別幼兒上來和老師合作完成歌曲裏的小朋友碰含羞草的動作、含羞草收攏葉子的動作。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碰碰我這株含羞草。”

師:“碰碰含羞草的手,還會碰含羞草哪裏呢?”

幼:“還可以碰腳。”

師:“還有呢?”

幼:“頭、肩膀、肚子……”

(3)兩名幼兒一組,邊唱邊遊戲

師:“請你們自己去找個好朋友,我們一邊唱一邊來碰碰含羞草。”

分析:教師自己扮演含羞草進行示範,激發幼兒的表演慾望。幼兒對含羞草各個部位的碰觸很感興趣,教師就讓幼兒和音樂兩兩觸碰,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含羞草的張開、合攏。

4.幼兒分組進行情景遊戲

(1)播放風聲,出示圖片1《風》(圖片見附錄)

幼兒想象並表現含羞草被風吹倒時的情景,並創編動作。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

幼:“颳風的聲音。”

師:“大風來啦,你們想想含羞草會怎麼樣?”

幼:“被風吹倒了。”

師:“含羞草們,你們被風吹得怎麼樣啦?”

(2)播放夜晚的知了聲,出示圖片2《月亮》(圖片見附錄)

幼兒想象並表現夜晚含羞草全部閉合睡覺時的情景。

師:“到了晚上,知了唱歌了,月亮出來了,含羞草呢?”

幼:“回家了。”

師:“哦,回家睡覺了。”

(3)播放下雨聲,出示圖片3《雨滴》(圖片見附錄)

幼兒想象含羞草被雨淋到的情景。

師:“聽,下雨了,含羞草被雨淋到怎麼辦?”

幼:“躲起來。”

師:“那含羞草會怎樣躲呢?”

(4)幼兒按照風、夜晚、雨三組情景的順序,結合教師的木琴伴奏進行完整遊戲。

分析:在基本遊戲後,教師又設定了3個情境:風、夜晚、雨,賦予含羞草一些生命的特徵,讓幼兒在情境的變換中去模仿、表現。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幼兒開始學會商量集體遊戲,他們已經融入遊戲的角色中了。

中班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複習歌曲《蜜蜂做工》。

2、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創編表演。

3、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蜜蜂的頭飾、翅膀,場景(樹、花、草……),音樂《蜜蜂做工》、《小蜜蜂》。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小蜜蜂》的音樂做動作入場。

2、找到相應的位置,複習歌曲《蜜蜂做工》1---2遍。

3、請幼兒按樂句創編蜜蜂飛舞的動作。

師:(模仿蜜蜂,創設情境):嗡嗡嗡,嗡嗡嗡……。你們猜猜我是誰啊?

幼:蜜蜂。

師:小朋友知道蜜蜂採蜜的時候上下飛舞非常的漂亮,哪我們知道他們有那些漂亮的動作呢?

幼: … …。

(提示性的讓幼兒一句一句的創編動作,並將動作編排到相應的歌詞中,一邊請幼兒跟着唱歌曲,一邊帶領他們做動作。)。師:我請幾個小朋友來扮演花,並分組表演。(一部份扮演花、一部分扮演蜜蜂。)幼:……師:蜜蜂寶寶們,我們一起去採蜜啦!(放音樂《蜜蜂做工》)(一起站起來有表情地邊唱邊表演歌曲,間奏引導幼兒學小蜜蜂聞花香、採花蜜。)

4、交換表演。

5、聽音樂假裝吃蜂蜜,享受勞動成果。

(總結)教師:勤勞的小蜜蜂真棒,這樣到了冬天就有什麼吃?

幼:蜂蜜師:現在,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吃蜂蜜吧。(師幼歌曲《小蜜蜂》做吃蜂蜜的動作,並出場。)

6、總結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蜜蜂嗎?因爲它是一隻勤勞的小蜜蜂,所以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它,我們也要象小蜜蜂一樣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

中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式學唱歌曲,樂意編唱說唱部分的歌詞。

2、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節奏卡、歌名卡,佈置一個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師以娃娃口吻):小朋友,你們好!我叫娃娃,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娃娃家的遊戲,你們開心嗎?

二、學唱歌曲

(一)以遊戲的形式分層學唱歌曲

1、娃娃家分角色(學唱歌曲前半部分)

1)初步瞭解歌曲前半部分歌詞內容

娃娃家有爸爸、有媽媽,那——誰來做爸爸呀!(男孩學念:我來做爸爸呀)

誰來做媽媽(女孩學念:我來做媽媽),(師:我們一起來呀,來玩扮家家)。

2)師範唱歌曲前半部分

3)幼學唱歌曲前半部分

2、炒菜給娃娃吃(學唱歌曲後半部分)

(1)師:咦,嗚嗚,誰哭了?(娃娃),娃娃肚子餓哭了,怎麼辦呢?(幼:炒菜給他吃)

你們看,老師是怎麼炒菜的(師念幼學)。

小菜炒好了,味道怎麼樣?(讓幼兒嘗一嘗)(師範唱)

(2)我們一起炒菜給娃娃吃。(學唱歌曲後半部分)

(二)、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指導幼兒學唱歌曲。

2、接唱歌曲:

1、師唱,幼念;

2、幼唱,師念。

3、分角色唱(男孩子唱爸爸,女孩子唱媽媽)

三、仿編歌曲

1、引導幼兒看圖仿編唸白部分。

師:我買了一些娃娃喜歡吃的小菜,等一下,我們燒給娃娃吃好嗎?

2、引導幼兒自由仿編唸白部分

師:你們還想燒什麼菜給娃娃吃?

3、完整演唱仿編歌曲,改編最後一句歌詞。

(1)師:今天除了娃娃,還有這麼多客人老師,我們請客人老師一起來吃吧?我們請客人老師來吃,最後一句應該怎麼唱?

(引導幼兒仿編:客人肚子了,快快來吃吧!)

(3)幼兒完整唱仿編歌曲

師:我們邀請客人來吃,把一個個的菜都炒出來吧!

四、出示歌名

師:剛纔,我們一起開心地玩了娃娃家遊戲,還學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歌名叫《扮家家》(出示歌名卡)。

中班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音樂,聽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響效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時不與他人相撞,並喜歡向別人學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音樂素材、太陽牌,烏雲牌,雨滴牌。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小雨滴》

“寶寶們好,我是雨滴姐姐,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吧。”

二、導入

1、出示“太陽牌”:這是誰啊?太陽公公掛在天空中,天氣好不好?忽然,一陣風吹過來,呼……哎呀,誰來啦?(出示烏雲牌)大烏雲飄來了,天要怎樣了?天空下起雨來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樣落到地上來的?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麼聲音?(下小雨的聲音)聽,嘩啦啦,嘩啦啦,這是什麼聲音?(下大雨的聲音)

3、雨滴姐姐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到底是什麼聲音?(放錄音:大雨的聲音,小雨的聲音)你剛纔聽到了什麼聲音?(再次放錄音,進行分段欣賞)

4、那雨滴是怎樣跳着舞落下來的呢?(請幼兒自由跳)這個寶寶跳地真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多請幾名幼兒上來表演)

三、音樂表演

寶寶們,現在,我們來聽着雨聲來跳舞嘍!聽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聲音就做輕輕下雨的動作,聽到嘩啦啦下大雨的聲音就做大雨點嘩啦啦落下來的動作。

四、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我們在活動中所看到的,是幼兒通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活動,在音樂、舞蹈、語言、創造、合作等方面獲得的綜合發展。這樣的高質量的發展,是教師精心培養的結果。同時,也正是因爲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在這次活動中該班級的幼兒才能夠有這樣精彩的表現。

中班音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趕至3/4排歌曲的節奏特點,學習用輕聲演唱歌曲《雲》。

2、培養幼兒初步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形象的能力。

3、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白色極藍色彩綢若干條、鋼琴

活動過程:

1、鋼琴伴奏,在旋律的伴奏下,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進一步感受旋律的特點。

2、播放課件,幼兒觀看課件中的內容,理解歌詞內容並有節奏地說歌詞。

(1)看完課件後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2)白雲和藍天各市什麼顏色的?並說歌詞。

(3)帆船裏面裝了什麼?爲什麼走得這樣慢?

(4)雨點落下來以後可以幫我們做什麼?(澆花園

(5)點擊歌曲圖譜幼兒理解圖譜所表示的意義,並根據圖譜有節奏的根據3/4排的節奏有節奏地說歌詞。

3、學唱歌曲

(1)播放課件,欣賞歌曲,欣賞完後教師提問:你們聽到了什麼?並和教師一起試着演唱。

(2)教師範唱,幼兒可以合拍子

(3)點擊圖譜幼兒跟着演唱。

(4)隨課件演唱。

(5)鋼琴伴奏下演唱反覆幾遍

4、手拿綵綢隨音樂用動作表現歌曲男孩表演藍天女孩表演白雲,

5、活動延伸:隨音樂像白雲一樣走出活動室。

標籤:教案 音樂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