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音樂1.71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隨筆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間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又結束了。回首一學期的音樂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成績,但也有一定的不足。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況概述

首先,我給自己定一個教學指導思想,我深知自己現在所從事的是普通教育,將來去當音樂家的畢竟是少數,而絕大多數學生長大後只能成爲喜歡音樂、愛聽音樂的人。所以我的音樂教育是爲衆多的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着想,讓他們在愉快的音樂教學活動中,自覺主動地感受音樂,自己動手去創造音樂,從而獲得音樂素質的提高,智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

其次,給班級制定短期目標進行分層次學習,從總的完成情況來看,同學們的音樂素養是越來越好。在教學中,我堅持以審美教育爲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中活動。

二、取得的成績與經驗

1、在教學中,經常運用範唱方式於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啓發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生在全面的學習音樂的同時也被音樂課的獨特魅力所吸引。

2、在唱歌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的發音、清晰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不斷提高唱歌的藝術技巧。

3、在教唱一首新歌,爲了使學生能達到學會全歌,利用錄音機先將全歌唱一遍,作爲一次示範,然後利用電子琴教唱歌譜,最後講解歌詞大意,教唱歌詞,這樣利於音樂程度的提高,利於複雜歌曲的學習,培養學生以後自學的能力。

三、採取的方法和措施

1、爲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經常多用鼓勵的語言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爲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2、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興趣的提高和認識。給他們的環境較爲寬鬆。

四、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三年級遊戲活動設計較少,吸引學生興趣不夠,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多爲學生設計一些音樂遊戲課件,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另外,對於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爲批評力度不夠。總以爲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現。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爲寬鬆,致使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因此,今後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把握尺度。還有,幽默力量運用不夠。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育功能。多讓學生聽好的音樂,唱好的課外歌曲,培養學生自主創編、自主參與、積極主動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後我要加強部分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全體學生動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我會爲上好“下一堂課”堅持作好課堂教學後記,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運用課堂教學後記清楚的反應自己的教學情況,我利用它及時地思考解決自己的教學問題,使自己的音樂課教學效果逐漸好轉。另外,將教材中未涉及到的流行音樂元素引入課堂,使音樂教育更多元化,同時以此增加了音樂課的魅力,使學生更喜歡音樂課了。

當然在日後的教學工作當中,我會更加努力地加強音樂教師基本功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不斷創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隨筆2

音樂欣賞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爲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視聽結合,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欣賞課不像唱歌課、遊戲課那麼有趣。但同樣的音樂往往可以讓不同的學生產生不同的聯想。“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教學方法就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激發不同人的欣賞力。

投影儀與欣賞結合,誘發形式的想象在欣賞《漁舟唱晚》如果只是聽音樂和教師分析,就不能激發個更多學生的欣賞興趣。我利用投影儀展示夕陽西照,漁夫們揚着點點白帆,喜悅而歸的動人場面,通過音樂和語言的敘述,與眼前的景象聯繫在一起,視聽結合,在不知不覺中優美的樂曲把他們帶到大自然美麗的景色中。視聽結合,不僅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加深了對樂曲的理解。

錄像片與欣賞相結合,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在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由於學生沒有當時的時代感受,雖然對作品有大體的瞭解,但對作品表達的意境和內容情緒理解得不深。我利用錄像片,播放解放軍衝鋒及天安門國旗班出旗、護旗的錄像,讓五星紅旗在眼前冉冉升起,學生置身情景之中,體會音樂表現的那種莊嚴、催人奮進、永不停息的力量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形象。

磁力板與欣賞結合,增強音樂的形象性在欣賞《彼得與狼》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畫的各種動物形象的卡通片,放在磁力板上隨音樂活動。學生們感受到管絃樂器描繪動物的形象和表現力,動靜結合,喚起學生的想象,從而把音樂形象化。

錄音、錄像與欣賞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人因自我悅而納心裏,孩子更亦如此。我經常利用給他們錄音、錄像的方法配合欣賞教學。當學生們欣賞自己的演唱錄音和在屏幕上的“光輝”形象時,喜悅的神情興奮不己。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對作品的興趣,更激發了他們的表演能力,同時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多媒體與欣賞結合,增加欣賞效果音樂理論家修海林曾說過:“音樂意境既產生於音樂家對形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於音樂的再現中。”在欣賞過程中,充分而又適當的運用多媒體,利用多媒體具有聲音、圖像、色彩、動畫諸多特點這一優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強烈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輕鬆的掌握知識,受到藝術美的薰染,提高音樂素質、提高活動質量。

多角度選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育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樂曲,可以開拓他們的知識視野,提高音樂表現力,陶冶情操,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欣賞民族音樂,弘揚民族文化祖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族音樂更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在欣賞民族音樂時,我把學生帶入民族音樂的廣闊天地,讓他們瞭解那鍾磐之聲是如此美妙動聽;二胡機能表現空山幽谷的鳥叫聲,也能表現二泉月下的嘆息;那一首《十面埋伏》竟能描繪出古代楚漢相爭、骸下之戰的全過程。通過多角度欣賞,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班民族文化的情感,從而接近它、學習它、理解它、迷戀它。誘發想象,激發興趣欣賞西洋樂曲欣賞外國樂曲,學生無感性認識,無形象依據,因此缺乏興趣。我常常選擇設置情景讓學生親自參與,激發他們的興趣。在欣賞《土耳其進行曲》時,讓學生手持樂器隨樂曲的節奏模仿進行;在欣賞《挪威舞曲》時,啓發學生用動作對比來體現音樂的力度;在欣賞《夢幻曲》時,讓學生邊唱邊畫線條,波浪式的旋律線,迂迴曲折,讓人想到自己睡在牀上,隨着夢境,不時的向各個幻影伸展開去。。。。。。學生們在樂曲聲中如醉如癡,十分投入,興趣高漲。樂曲聲中,他們忘卻了國界,在大天鵝欺凌的舞姿中,在月光溫柔的手臂上,在波爾卡舞曲的腳步裏,想象的翅膀帶着他們自由的飛翔。就這樣,逐步培養他們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同時也激發了欣賞的興趣、開闊了視野。

在不斷的教學探索中,我發現一堂成功的音樂欣賞課往往會給人們一種神奇的、不可思議的感覺。它能給學生創造一種幻覺,即感受音樂似乎並不費力,在輕鬆愉快的玩樂中,頃刻之間即可產生美妙的感覺。音樂欣賞是讓學生感受、體驗和理解藝術的一項實踐活動,而興趣是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只有讓學生廣泛、深入的接觸音樂、理解音樂,提高他們對音樂的鑑賞力、表現力,就能激發他們的欣賞興趣,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隨筆3

音樂是時間的、表現的藝術,在衆多藝術門類中,它的創造自由度是最高的。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過程並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它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音樂的實踐辨證、統一的活動的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的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是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是極具開放性的。如何使教學過程開放,爲學生拓展更廣闊的音樂學習空間呢?在學習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後,我得到了許多的提示。

“在生活裏找教育,爲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教育內容必須儘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涵。“只有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才會有多樣性,如果都是機械被動地發展,那將來都是一個模子。”在具體教學中,“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素質教育講的也是個性、創造,一切陳腐的、機械的、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是錯誤的、有害的,必須堅決抵制。對於理論的學習怎樣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實踐呢?

我覺得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對於培養有個性的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及提高音樂技能和培養音樂特長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課外音樂活動就是音樂與生活相連接的橋樑。課外音樂活動的開展可帶來衆多的好處。

突出“趣味性”,激發音樂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音樂活動打破課堂的侷限,正式企求以豐富多彩、活潑趣味的內容和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生活。而突出“趣味性”,可以張中從三個方面入手:精心選擇富有童趣的音樂作品。精心設計富有遊藝性的活動形式,適當的組織音樂競賽活動。

突出“開放性”,拓展音樂領域。課外音樂活動特具“開放性”,部首時間、空間和教材的限制,能讓學生走出魯迅先生所說的“高牆上四角的天空”,充分解放學生的身心,使學生在廣闊的音樂領域中自由而又愉快地感受、欣賞和表現音樂,發展音樂才能。突出“開放性”,可蔥花三個方面入手:走出課堂。把學生帶到清澈的小溪旁、幽靜的柳樹下、美麗的花壇邊,讓學生在丁冬的流水聲、沙沙的樹葉聲和花香鳥語中去聽音樂、學音樂。充實內容。可以從古今中外的富有童趣或典雅古樸的音樂作品中選擇適合兒童的歌曲、樂曲作爲課外音樂活動的內容。拓展時間領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播放音樂作品、組織課外活動,甚至推薦學生在午間、夜晚收看音樂節目。突出“自主性”,培養音樂特長。課外音樂活動在學生愛好和需要的選擇上也較個性化、自主化,對於培養學生的個性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組織課外音樂活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爲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

因此,讓音樂迴歸生活、迴歸自然是一種創新的實踐,也是培養有個性的學生和發展音樂特長學生的一種嘗試。

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隨筆4

作爲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爲重要的。因此,音樂教師也應該學會反思、善於反思。那麼,音樂教學反思該從哪些方面着手,又在那些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下面就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改變教學思想理念

在音樂課程改革的意義及其背景中指出:"音樂課程作爲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多年來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着諸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音樂課程是整個基礎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難以跟上二十一世紀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步伐。因此,在音樂教育面臨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的今天,如何加強音樂教育自身的建設,完善音樂教學體系,推進美育的.發展,已成爲擺在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這段話確實道出了長期以來音樂教學所面臨的問題。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們必須切實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教學觀點。

二、正確理解課堂紀律

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非常注重課堂紀律,忽視學生的積極參與,始終不忘把學生的安分守紀放在第一位,學生稍有"活動",教師便嚴加管制。這樣的課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難以對音樂進行有效的感知,難以在音樂學習中營造一個和諧的內心世界。也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信心的形成。這顯然不符合課改精神,我們必須正確理解課堂紀律,解放學生,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學生處於一個平等、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三、淡化技能訓練

舊的課程標準過於重視知識傳授,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教唱一首歌曲首先從歌譜入手,給同學們分析節拍、節奏、視唱、旋律,本來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採用這種單純、強迫性知識技能的傳授方法,使學生邊學邊厭,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使學生對音樂課形成厭惡情緒。爲此,本學期我抱着嘗試的心態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進行調整。把重點放在音樂的感受上,讓學生變成演員,給他們表達情感的機會。實驗的結果非常成功。通過實踐使我從中感悟到,以前總抱怨學生不重視音樂課,卻沒有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去考慮存在的問題,忽視學習者的情感態度、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偏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新課程目標強調學習者的情感態度,讓學習者變被動爲主動接受知識。

四、注重個性發展

衆所周知,由於先天遺傳與後天教育環境的差異,學生的音樂興趣、潛能也有很大的差異。因而,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也不一樣。作爲音樂教師,我們不能以同一標準去對待學生,因此,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潛能的差異,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爲基礎,把全體學生的參與和發展不同的個性因材施教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表達個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學,讓他們享受音樂的樂趣。五、明確了情感的激發。體驗是音樂教學成功的催化劑。

在音樂教學中,牢牢把握情感這條主線,通過音樂情緒。情感的這種特質,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強度,使人的情緒情感與音樂的情緒情感和諧的溝通與交流,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要注意的是音樂情緒與情感體驗不能僅停留在外化的層面上,更需要內心深處的體驗,尋求那種動人心魄使人忘我的境界。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應運用美術。音樂。舞蹈等綜合手段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喚起學生的審美注意,並且多讓音樂本身面對學生,用音樂來呼喚學生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投入,以自己對音樂。對學生的真情感染學生,以自己嫺熟的技巧和對作品的激情演繹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五、課堂教學“活”的把握

要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就必須想辦法讓一首歌曲教學變得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節奏緊湊。容量充實,做到歌活、情活、動作活、心活,讓學生有唱。有跳。有聽。有看。有創作,有感情的宣泄。課堂教學才真正煥發活力。但同時要注意活而不亂,收放自如。根椐教學內容的設計動靜結合,有張有弛,層次分明。蹦蹦跳跳這種活動要但不能太多,師生間的問答。交流互動是中層次的活,它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保持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最好的活是教師的語言。情境的創設。情感體驗引發學生心潮起伏,浮想聯翩的心動,它是創造力最好的源泉和動力。各種層次的活動在課堂上結合起來,運用得當,教學就會如魚得水,收放自如。

六、創作教學爲學生音樂表現服務

創作教學包括探索音響與音樂,即興創作,音樂創作,但這些方式不應硬搬到每節課中去,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然後根據每節課實際。,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學生課堂上的反應來設計創作活動,例如:《明日》這節課中設計即興創編旋律短句這種方式,是預設到學生情感表達的即興性,當他們的情感體驗達到一定深度,就有一種情到深處自成曲的氛圍,這時讓他們憑着對音樂詩歌的理解,即興編唱旋律,難度大大降低,不但讓他們感受到創作活動的輕鬆愉快,體驗到創作成功的喜悅和滿足,還可以引導他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創作中去,把培養創造力真正落到實處。

課堂教學蘊含者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展,才真正有助於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要獲得進步,總要經歷一定的磨練,新課程實踐爲這種磨練提供舞臺,新課程視教師的實踐爲資源。新課程課堂教學實踐的磨練,促成我觀念上的更新,改變了我認識自己,看待學生和看待教學活動的思維方式。形成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育活動觀。更促成了我教學行爲的更新,從教學的設計階段,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階段和教學方式與重建階段,力求超越每一節的限制,從學科的本質。整體,促進學生髮展方向的潛在價值有一個較明確的認識。

在音樂課程改革大形式下,對於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必須全身心投入到音樂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開拓思想,大膽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不斷探索如何營造歡樂、和諧、輕鬆的課堂氣氛,來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幼兒園音樂教師教育隨筆5

從事幼教工作以來,對於長期在工作、生活、幼兒的諄諄教導、呵護、叮嚀,想必幼教人的同感就是每天的“嘮嘮叨叨”,不停的說話引發“咽炎”“聲音嘶啞”等職業病。但由於每天面對的是一羣天真可愛的“淘氣包”,學習、飲食、需要充分照顧的孩子們來說想讓嗓子得到充分休息是不可能的。我由於自身的原因加上說話過多,嗓子經常疼,聲音嘶啞,嗓音也不如以前好聽了。

鑑於綜上所述,好多和我一樣的幼教人求醫問藥,探討良方,想從根本上醫治好嗓子。就連教授、專家對於怎樣保護好嗓子這件“小事”也在當成關注健康的事來探討,像吃口含片、喝蜜水等效果也不明顯,從根本上也不解決問題,對此我也有同感。在日常工作中,說話過多有時嗓子疼得難受,但也不能不說,我就琢磨着怎樣來改變這種狀況減少過多說話,我靈機一動,何不讓音樂來代替說話?從晨檢到教育教學都要說,那麼把組織孩子們收拾積木、入廁等瑣碎的事讓音樂代替我說話行不行呢?我首先在電子琴上找了一曲節奏快一點的音樂讓孩子們喝水、如廁或洗手用點、用餐;針對給幼兒們發課本逐個叫名子的現狀我又選了一曲節奏明顯的音樂讓幼兒找自己的名字和課本,令人欣慰的是被“逼”出來的方法受到了成效。

現在我們班裏的孩子們已經適應了“音樂指揮”,只要放上一曲“積木曲”孩子們井然有序地整理好積木,換一曲孩子們就入廁、喝水,老師講完故事放一曲音樂孩子們就去找自己的課本。我內心欣喜,這樣的“音樂指揮”法不但減少了我們少講話,讓嗓子稍微休息,而且還培養了幼兒的良好行爲習慣。一舉兩得也可謂“歪打正着”,使我找到了一條保護嗓子的途徑,同時也讓我感悟到對於培養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形成,音樂有着無法估量的魅力。音樂進入教學生活可以大大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慾望和意識,使幼兒在音樂中薰陶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