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彙編12篇

音樂3.19W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彙編12篇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

 教學目標:

l.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用打擊樂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練習山谷回聲(詞語卡農)。

教學過程:

(一)聽賞《勞動回家轉》

1。初聽歌曲《勞動回家轉》。歌曲描寫了七個小矮人從礦井勞動完之後回家的情景。說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想象一下,小矮人勞動一天是滿載而歸,還是空手而返?

2.教師提問,一上課同學們就回到教室,同學們是怎麼知道開始上課了。學生回答,上課鈴響了。教師繼續啓發學生,火車開了,有什麼聲音?“發出‘嗚——”的汽笛聲;軍人齊步走,聽什麼信號?“一二一”的口令;運動員比賽,聽裁判的鳴槍聲;門鈴響了,有人來了等等。

生活中許多聲音就是信號,傳遞消息,給我們提示,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幫助。

七個小矮人勞動的礦井裏,他們用什麼聲音做信號呢?

3.復聽《勞動回家轉》

請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七個小矮人勞動的礦井裏,他們用什麼聲音做信號提醒大家勞動結束了呢?

學生髮言,教師總結,歌曲前奏部分由慢到快的敲鐵聲:

4.敲打擊樂器

清學生思考,怎樣用學過的打擊樂器模仿勞動結束的節奏。例如;

三角鐵:

4個四分音符敲4下三角鐵,十六分音符則用小金屬棒在三角鐵的兩條對邊滾奏。

5.第三次聽音樂,回答問題

這首歌曲爲什麼是《勞動回家轉》而不是《勞動歌》?除了敲鐵聲,歌曲中還有哪些聲音告訴我們勞動結束了?

例如,小矮人吹口哨的聲音。人們常在輕鬆愉快時,吹口哨。

例如,歌曲結束時,小矮人歌聲越來越弱,表明小矮人在行走的路途中,而且越走越遠,歌聲漸漸消失。介紹了歌曲背景的移動和變化。

再如,歌曲開始一聲聲“嗨嗬”再接一聲聲“嗨嗬”,彷彿小矮人行進在山谷中,高亢的呼喊聲在山谷迴盪,給人以開闊深遠的環境聯想。

(二)詞組卡農

1.山谷回聲

聽《勞動回家轉》,說說山谷回聲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一個聲音還沒完,第二個同樣的聲音又傳來,第二個聲音還沒完,第三個聲音又傳來。

請學生模仿歌曲,用“嗨嗬”一詞,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做二聲部或三聲部卡農練習,營造山谷回聲的效果。例如:

學生A:嗨嗬————————————————————————————

學生B:嗨嗬——————————————————————

學生C:嗨嗬————————————————

2.用學過的'歌謠《唐僧騎馬咚得咚》,進行二聲部卡農。

3.請學生舉出生活中熟悉的詞語或歌謠,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做簡單的二聲部或三聲部卡農。例如:

(三)聽音樂,走步

1.認識小矮人

請學生介紹七個小矮人的名字:害羞鬼、萬事通、噴嚏精、瞌睡蟲、開心果、糊塗蟲、愛生氣。

2.帶着表情做動作

根據教材提供的插圖,請學生各做一個勞動動作。例如,有挑擔的、扛鋤頭的、推車的、擡筐的、鏟礦的等。

跟着音樂,邊做動作邊列隊齊步走。

(四)分組表演

請兩組學生表演,一組用打擊樂器敲前奏,一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樂漸弱時,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教學評價:

l.學生用打擊樂器敲擊前奏時,節奏是否準確。

2.學生是否喜歡與其他同學合作練習詞語卡農。

3.學生表演時是否能準確地踏在節拍點上。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表演,感受音樂中描繪出對小音樂家的喜愛之情。

2、能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表演,感受音樂中描繪出對小音樂家的喜愛之情。

2、能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教學準備: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發生練習。

3、複習歌曲及上節課內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法國號》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這首歌是誰在唱《法國號》,隨着歌聲拍手感受節拍。

(2)聽歌曲讀歌詞,教師可用事先做好的頭飾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拍手。

(3)用聽唱法儘快地學會歌曲。注意:讀襯詞時要清晰、準確。

(4)邊唱歌邊表演

2、編創與活動:

(1)認識響板,由教師示範學習演奏響板的正確姿勢。

(2)分小組討論音、響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選擇一種演奏方法,爲歌曲伴奏。

三、結束部分:小結。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3

一、教學內容:

1.欣賞:《蔭中鳥》、《鴨子拌嘴》

2.活動:聲音的長短

3.欣賞:《兩隻小象》

4.唱歌:《在動物園裏》

5.欣賞:獅子、大象

 二、教學要求

(一)單元總要求

1.進一步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本單元通過遊戲、模仿、歌唱、表演、繪畫等藝術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3.引發學生對動物的興趣和關愛,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關係。

(二)具體要求

1.鼓勵學生體驗、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引導學生用真誠的歌聲表現不同情緒的歌曲。

2.進一步熟悉“× -”和“×”,感受聲音的長短。

3.通過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初步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

三、教學準備

(一)教具

歌曲《兩隻小象》《在動物園裏》的錄音帶或CD以及伴奏帶;打擊樂器(碰鈴、響板、鈴鼓、三角鐵);《蔭中鳥》《鴨子拌嘴》《動物狂歡節》的CD或VCD、動畫片《獅子王》。

(二)文字、圖片

動物的圖片(小貓、獅子、老牛、小狗、鴨子、小雞、老鼠)、《鳥類的家園》圖片、節奏卡片。

(二)重點和難點

四、本單元的重點:

進一步鼓勵學生體驗、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引導學生用真誠的情感和自然的歌聲表現歌曲。音樂活動從模仿動物的叫聲入手,認識聲音的長短,讓學生感受、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培養學生穩定的節奏感。

本單元的難點:

通過欣賞描述動物的音樂,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並能用語言、動作、表情簡單描述音樂形象。在多聲部節奏練習中,聆聽、感受、表現其他聲部的節奏及三聲部的和諧美。

五、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聲音的長短。

2.《在動物園裏》。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並在教師的弓1導下,邊模仿叫聲,邊拍節奏,培養學生穩定的節奏感。

教學過程:

1.將小貓、獅子、老牛、小狗、鴨子、小雞、老鼠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2.教師播放獅子的叫聲錄音,請學生猜一猜它是誰?

3.學牛模仿,總結獅子叫聲的特點:音長、低沉。

教師隨即在獅子的圖片上出示節奏卡:

4.一半學生拍節拍,一半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互換練習;全體學生手拍節拍,口中模仿動物的叫聲。

5.一名學生模仿任意一種動物的叫聲,其餘學生豬。

6.教師在這種動物的圖片上出示節奏卡:

7.依次將黑板上的`動物,按叫聲分類(方法同4)。

獅子: 小狗: 小雞:

× - × × × × × ×

小貓: 鴨子: 老鼠:

可以變換方式,由個別學生選擇其中一個圖片,放在獅子、老鼠、鴨子的圖片下方,全體學生判斷正誤。

8.學唱歌曲《在動物園裏》(聽兩遍錄音)。

9.教師帶領學生熟悉歌詞。按節奏朗讀歌詞:

× × × × | × × × 0 | × × × | × × × |

獅 子 睜 眼 看 我 們,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獅 子 跳 舞 多 起 勁,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五 色 小 鳥 吹 口 哨,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動 物 園 裏 動 物 多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教師念歌詞,學生拍節奏Z學生跟着老師邁念歌詞邊拍節奏。

10.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11.教師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分句唱歌詞。

12.有表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13.兩名學生爲一組,選兩種叫聲不同的動物共同演唱。下節課課上彙報。

教學評價:

1.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情緒反應。

2.是否掌握手拍節拍,口唸節奏;節奏是否穩定。

3.學習歌曲《在動物園裏》時掌握的速度和熟練程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在動物園裏》。

2.音樂活動“聲音的長短”;聽賞樂曲《獅子》。

教學目標:

1.在上一課學習的基礎上,繼續感受聲音的長短;

2.練習三聲部合奏能力,培養學生穩定的節奏感。

教學過程:

1.複習歌曲《在動物園裏》,讓學生熟練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2.上節課課後練習彙報:兩個學生爲一組進行表演。

3.動物大合唱:教師選中一組節奏準確、節拍穩定的同學,再加上老師組成一個三個聲部的“動物大合唱”。

4.學生聆聽,感受大合唱中三聲部的和諧美。

5.學生練習:將全體學生分成三個大組,剛纔示範的組當指揮,練習“大合唱”(全體手拍節拍)。

6.學生自由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師出示各種打擊樂器(鈴鼓、碰鈴、三角鐵、響板),學生自由選擇、討論,練習剛纔模擬的動物的叫聲。

8.彙報練習結果。

9.欣賞樂曲《獅王進行曲》。這首樂曲描述的是動物園中的哪一種動物?爲什麼?

10.你怎麼感受到是獅子?體會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

11.觀看動畫片《獅子王》片斷。

12.教師引導學生從音色入手,理解樂曲音色中“威嚴”的感受:獸中之王--獅子。

13.聽樂曲模仿獅子在森林中昂首漫步的神態。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程度和參與率。

2.學生掌握歌曲《在動物園裏》的熟練程度。

3.學生自選打擊樂器練習的效果。

4.三聲部合奏的準確性和節奏的穩定性。

5.是否注意聆聽音樂,能否隨音樂表現獅子威嚴走路的神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聽賞樂曲《大象》。

2.唱歌《兩隻小象》。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兩隻小象》,體會三拍子的韻律感。

2.欣賞《大象》,區分獅子與大象不同的音樂形象。

教學過程:

1.完整欣賞《獅王進行曲》:這首樂曲的曲名?

2.欣賞《大象》:這也是一首描述動物的樂曲。聽一聽樂曲表現了什麼動物?

3.這兩首樂曲有什麼不同:《獅王進行曲》更威嚴,這一首稍活潑。

4.告訴學生樂曲名稱《大象》。

5.誰來模仿大象的動作?雙手交叉,兩臂伸直於頭頂,彎腰;左手托住右臂,右臂柔軟的向上甩起,手腕下垂。

6.聽音樂,學生自由運用肢體語言,感受體會大象快樂的舞蹈。

7.學習歌曲《兩隻小象》。

8.教師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

9.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10.教師彈奏旋律,學生演唱歌詞。

11.自由討論,如何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的程度與反映的態度。

2.學唱歌曲《兩隻小象》掌握的速度和熟練程度。

3.對比欣賞《大象》與《獅子》,能否區分樂曲的不同音樂形象:威嚴和活潑。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歌表演《兩隻小象》。

2.聽賞樂曲《蔭中鳥》。

教學目標:

1.複習歌曲《兩隻小象》,體會歌曲三拍子舞蹈的韻律。

2.欣賞《蔭中鳥》,感受樂曲帶給人們的愉快感受,同時培養學生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1.複習歌曲《兩隻小象》。

2.歌表演《兩隻小象》。展示上節課後學生自由創編的結果,體驗三拍子的韻律感。

3.聽賞《蔭中鳥》,請你聽聽:音樂中什麼動物在鳴叫?

4. 初聽樂曲:小鳥怎麼叫?爲什麼叫得這麼好聽?

5.出示圖片:《鳥類的家園》請你觀察。

6.圖片上的鳥的家怎麼了?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引導學生保護環境,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7.請你爲鳥設計一個美好的家。學生可以在黑板上即興創作,也可在圖畫紙上創作。

8.復聽樂曲,體會鳥兒在綠茵下快樂歌唱的愉快心情。

教學評價:

1.演唱《兩隻小象》掌握的熟練程度。

2.學生的參與程度及情緒反應。

3.“爲鳥兒設計家”是否積極投入。

4.欣賞《蔭中鳥》時情感是否投入。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聽賞樂曲《鴨子拌嘴》。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鴨子拌嘴》,體會音的強弱、快慢對比。

2.將樂曲編成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過程:

1.圖片導入:圖片上畫了什麼動物?它們在做什麼?

2.鴨子生活在什麼地方?

3.欣賞《鴨子拌嘴》:你聽到了什麼?

4.將全體學生分成兩組,一組聽到水擦演奏的老鴨時請舉手,一組聽到小鏡演奏的小鴨時請舉手。

5.任意扮演老鴨或小鴨。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6.你能將這段音樂講述的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7.請你回家後,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程度及參與率。

2.學生隨音樂遊戲時,能否投入。

3.學生用語言編織的故事是否流暢?有沒有發揮想象?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通過演唱歌曲《拉勾勾》和音樂實踐活動,是學生喜歡用音樂的方式與同學交往,鼓勵學生爲歌曲自編動作進行表演;引導學生聆聽樂曲《口哨與小狗》,培養學生欣賞和感受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

看圖與聽唱結合,指導學生看圖形譜直觀的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通過表演方式,用動作表示自己的感受。

教學用具:

電子琴、光盤、自制的小狗頭飾。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創設情境:組織律動教學,師生互問好。

2、做拍手遊戲:師與一學生拉勾,表演“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導入新課。

二、寓教於樂

1、自主學習,感受音樂。

(1)師範唱歌曲《拉勾勾》,生初步感受音樂。

(2)師引導學生反覆聽幾遍,學生聽音樂,拍手拍肩、拍手拍腿小聲跟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節拍。

2、啓發引導,用聽唱法教學新歌。

(1)指導學生準確的讀出歌詞,調動學生積極性;

(2)邊範唱邊在黑板上指畫的金勾勾、銀勾勾圖形譜。再次範唱,學生哼唱,並用手指指出畫面上的圖。

3、演唱歌曲,體驗音樂

分小組唱,師指導突破歌唱的難點。

(設計意圖:學生往往在集體歌唱時唱得很流暢,但是單獨唱時,很容易找不着調;集體唱也不便於老師聽辯學生是否唱正確,所以讓學生分組練唱,老師便於聽辨的同時其餘學生也得到了聽辨訓練。)

三、創造表現

1、合作探究

(1)師用手勢動作表示高音或低音的旋律行進,再讓學生準確的唱一遍歌曲。

2)師和學生一起做拉勾勾遊戲並表演;問:我們怎樣做才能和同學們都是好朋友?哪些行爲我們不能做?()

2、創造實踐

鼓勵學生分小組自編動作演唱歌曲;隨老師的琴聲兩人一組表演。

3、表演展示,交流評價。、推選幾組進行表演;、學生分組站成圓圈並拍手做動作演唱歌曲,評比哪組表演的好。

4、聆聽管絃樂

師:我們不僅和同學們成爲好朋友,我們也應該和小動物們交朋友。你們聽,一個小朋友和他的小動物夥伴玩的.多開心啊!(播放音樂《口哨與小狗》)。

問:你們聽到樂曲中有哪些聲音?(口哨聲與小狗叫聲)你的心情怎樣?(愉快)再次聆聽並要求學生聽到小狗叫聲時在書中添上一種顏色,聽到聲則塗上另一種顏色。

5、鼓勵學生帶小狗頭飾隨音樂表演。

四、完美結課

總結本節課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學生比較好動,因此在課上我充分利用了孩子的心理,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和要求,讓他們明白音樂是他們的朋友,音樂課充滿了樂趣,以便給以後的課程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中我充分利用音樂瀰漫性的特點,讓學生首先感受音樂的特點,再請學生聽着音樂玩遊戲“拉勾勾”,學生即掌握了遊戲的玩法,又對歌曲進行了點題。這樣一來,使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熟悉了旋律,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在教授三拍子的節奏特點時,同樣沒有采用填鴨式的教學,而是讓從學生自己拍手、兒歌等方式上入手,通過真聽、真看、真感受去進行強化。

最後,讓學生大膽想象創編,爲歌曲配上自己最喜歡的動作,從而鞏固歌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1.聽賞歌曲《我們纔不怕大灰狼》。

2.學唱歌曲《我們纔不怕大灰狼》。

教學目標:

學唱並按故事情節表演《我們纔不怕大灰狼》。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三隻小豬》

1.導入新課

請學生講看過的動畫片,哪些是美國的迪士尼動畫片,喜歡哪幾部動畫片。

請學生講《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情節可有多種版本。

2.聽《三隻小豬》的音樂。

教師播放《三隻小豬》的音樂,請學生判斷樂曲中大灰狼的音響。

3.復聽音樂

教師再次播放《三隻小豬》的音樂,請學生注意辨別大灰狼的'音響特徵。例如,聲音沉悶、粗壯、兇狠,由低到高的吼叫聲,伴隨着噼裏啪啦的雜亂聲音等。

(二)聽唱歌曲《我們纔不怕大灰狼》

1.聽教師演唱

教師演唱《我們纔不怕大灰狼》的第7段。可將歌詞“老大、老二進磚房”改爲“我們纔不怕大灰狼”,反覆演唱“我們纔不怕大灰狼”,啓發學生感受歡快的情緒,指出面對兇狠的大灰狼,小豬的態度是樂觀和毫不畏懼的。

2.跟老師學唱歌曲。

教師教唱唱名,學生學唱唱名;學生完整地演唱唱名;教師教唱簡單的歌詞“我們才木怕大灰狼”,學生學唱;學生完整地演唱《我們纔不怕大灰狼》。

(三)朗讀。

1.朗讀

教師指着茅草房,介紹豬老大蓋房的經過,帶領學生有節奏地朗讀老大的唸白。教師指着木房,介紹豬老二蓋房的經過,帶領學生有節奏地朗讀老二的唸白。教師指着磚房,介紹豬老三蓋房的經過,帶領學生有節奏地朗讀。

2. 朗讀並做動作。

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有節奏地朗讀三段文字,並自由地表演。

(四)歌唱並表演

1.提問

教師提問,在大灰狼粗暴的推搡下,誰的房屋倒塌了,誰的房屋最安全?

教師繼續提問,三隻小豬誰才真正不怕大灰狼?

2.演唱

全體學生演唱我們纔不怕大灰狼人並根據故事情節表演(啓發學生創編大灰狼拍打房門的聲音)。

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願意用不同的語調朗讀三隻小豬的唸白。

2.學生能否把《我們纔不怕大灰狼》唱熟。

3.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表演。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產生對鼓的興趣與喜愛,有進一步探索學習的求知願望。

2、讓學生初步感知聲音的高低與強弱。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大鼓與小鼓的聲音及強弱力度特點。

2、創編簡單的節奏鼓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學生聽民樂合奏《豐收鑼鼓》音樂片斷愉快進教室。

1、話說鼓:

謎語:圓圓一隻大木桶,上下是皮肚裏空,娃娃見了愛打它,一打就說咚咚咚。(學生猜—樂器)(鼓)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參觀鼓的世界。

2、趣說“鼓”字。

師:同學們,你見過“ 鼓”字嗎?它是我國古代文字(甲骨文)裏的“鼓”字,離現在至少有三千多年了。傳說最早的鼓是用泥土蒙及做成的鼓槌是用草紮成的.,鼓下有腳、鼓上還插着羽毛呢? “鼓”是象形文字,左半邊的“ 鼓”,中間“日”是鼓身,下面“鼓”是鼓腳,上面“鼓”是插着的羽毛。右半邊的“及”就像一個人的執槌去鼓。小朋友們再仔細看看,“ 鼓”字多像一個在敲鼓呀!鼓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一定是先有人敲鼓,才能造個出個“鼓”字來,現代鼓也是從古代鼓演變過來的。

提問:請問你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看見鼓,聽到鼓聲的?

生:過年、過節、開慶祝會、少先隊鼓號隊……

師:鼓即是樂器又是道具,人類從大自然的風雨雷電聲中得到啓示並創造了鼓,鼓的種類很多,具說能叫出名字來的就有上百種。

3、鼓的種類名稱:(掛圖)

生:鈴鼓、手鼓、腰鼓、長鼓、堂鼓、花鼓、戰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4、擊鼓方法:

設問:在一個鼓上,你們能敲擊出多少種不同的聲音和節奏?

生:在鼓上嘗試並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擊法,及不同的聲音效果和節奏。

師: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擊大鼓與小鼓,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聲音的強弱高低與音色。

二、學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聽賞歌曲範唱,感受歌曲其情緒。

2、學唱歌曲,並模仿打鼓的姿勢。

3、感受大鼓與小鼓的強弱力度特點。

4、學生隨音樂伴奏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5、學生分兩組,一組演唱,一組模擬大鼓與小鼓聲音擊鼓伴奏。

三、展開:

1、鼓的功用:軍事、音樂、舞蹈、戲劇、娛樂等,戲劇中的唱、念、做、打都離不開鼓點

2、成語故事。

傳說成語“一鼓作氣”,由來於春秋時期,齊國、魯國兩國的長勺之戰。當時齊國強大,弱小的魯國處於危難之中,魯國的普通平民曹劌挺身而出,指揮作戰。古時作戰,聽鼓聲進兵。戰鬥開始,齊軍擂鼓兩次,士氣減弱,而魯軍此時鬥志旺盛,第三次擊鼓進軍追擊,一鼓作氣,終於以弱勝強打贏了齊國。被毛澤東同志稱爲“中國戰史中弱軍戰強軍的有名戰例”。

四、小結:

鼓象徵着我們的團隊精神,鼓聲鼓舞人心,鼓舞鬥志,給人勇氣和力量、願中華民族的鼓文化源源流長!望小朋友們踏着雄壯的鼓點健康成長!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7

第五單元動畫城

一、教學內容:

1、活動: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

欣賞:《我們纔不怕大灰狼》

2、欣賞:《小機靈之歌》

3、欣賞:《一個師傅仨徒弟》

活動:唐僧騎馬咚得咚

4、欣賞:《勞動回家轉》

5、活動:猜一猜誰在敲

二、教學要求

(一)單元總要求

將兒童對動畫片的興趣引向音樂,進一步加強學生對音樂節奏、音色、旋律等音樂要素的感受能力,提高音樂表現力,發展音樂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接觸並瞭解國內外優秀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的密切聯繫。

(二)具體要求

1.通過有節奏地朗讀歌謠,隨音樂按節奏走步,分組進行歌謠卡農、做遊戲等,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和學習音樂。

2.通過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或演奏歌曲的前奏,進一步熟悉打擊樂器的奏法,啓發學生對打擊樂器音色的興趣。

3.學唱歌曲《我們纔不怕大灰狼》、《小機靈之歌》第一段,培養自然大方的演唱習慣。

4.模擬不同動畫人物的表情、動作進行表演,發展學生音樂表現力。

5.根據故事情節創編聲音,發展學生音樂想象力以及對聲音的感受力。

三、教學準備

(一)教具

1.圖片:可粘貼的《西遊記》人物頭像或頭飾如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老妖怪。《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人物頭像或頭飾如白雪公主、萬事通、瞌睡蟲、開心果、糊塗蟲、愛生氣、害羞鬼、噴嚏精。《聰明的一休》人物頭像或頭飾如一休、西佑衛門、大將軍等。《三隻小豬》人物頭像或頭飾如老大、老二、老三、大灰狼、茅草房圖、木房圖、磚房圖。

2.打擊樂器:碰鈴、響板、鈴鼓、三角鐵、雙響筒。自制樂器如裝沙或裝豆子的易拉罐、大張掛歷紙、鐵棍、幾塊木板、鐵盆、玻璃瓶、塑料紙、碗碟等。

3.錄音帶或CD《我們纔不怕大灰狼》《一個師傅仁徒弟》《小機靈之歌》《勞動回家轉》 。

(二)文字、圖片資料

1.《西遊記》《白雪公主》《聰明的'一體》《三隻小豬》的動畫片或片斷、圖冊等。

2.《西遊記》《白雪公主》《聰明的一休》《三隻小豬》的故事及動畫片的相關介紹。

(二)重點與難點本單元的重點:引導學生感受和鑑賞音樂。本單元的難點:1.如何吸引剛入學的一年級國小生集中注意力聽音樂,幫助學生從願意聽、喜歡聽逐漸過渡到想聽音樂。 2.在藉助動畫片的畫面和情節引導學生感受和鑑賞音樂的同時,又不囿於畫面和故事情節的侷限,啓發學生展開多方面、多角度的想象,把對音樂的興趣集中在情感體驗上來。

四、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

2.歌曲《一個師傅仨徒弟》。

教學目標:

按節奏朗讀,按節奏走步,隨音樂的分句準確變換動作。

教學過程:

(一)念歌謠

1.教師請學生看教材插圖,或播放動畫片《西遊記》的片斷,請學生說出動畫片的片名。

2.請學生指出插圖或動畫片中的人物名稱,教師板書或粘貼人物頭像。

3.請學生仔細觀看插圖或動畫片,說出各個人物的外形特徵,教師逐一總結。如學生說唐僧騎馬、穿袈裟等,教師可總結並念童謠:

× × × × × × ×

唐僧騎馬咚得咚

學生說孫悟空手拿金箍棒、抓耳撓腮、機靈活潑等,教師可總結並板書:

× × × × × ×

孫悟空跑得快

學生說豬八戒肩扛釘耙、長嘴大耳、動作遲鈍等,教師總結並可板書:

× × × × × ×

豬八戒鼻子長

4.教師先拍手× × × ×,然後邊拍手邊按教材所給節奏念童謠。

5.教師邊教童謠,邊指着人物頭像,提示學生。學生可兩人一組,邊念歌謠邊對拍手掌,如下例:

節奏:× × × ×

歌謠:唐僧騎馬

拍手:合右合左

6.教師與學生邊拍手邊接念童謠,如下例:

教師:× × × ×學生:× × ×

唐僧騎馬咚得咚,

(二)模仿

1.看動畫片或插圖,啓發學生模仿五個角色的形態。

2.模仿白龍馬的蹄聲。

啓發學生髮現《西遊記》裏的另一個角色:白龍馬,發揮想象,模仿馬蹄聲。

3.念歌謠,請少數學生表演動作。

請幾位學生分別扮演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妖怪、白龍馬,一邊念歌謠,一邊表演動作。

(三)聽賞《一個師傅仨徒弟》

1.先完整地聽賞一遍歌曲《一個師傅仨徒弟》。

2.教師簡單介紹歌詞內容。啓發學生集中注意力聆聽,樂曲在什麼地方有較大變化?例如,注意聽情緒有無變化,音區的高與低。歌曲前8個小節情緒較平和,第9小節開始情緒稍微激動一些。

3.復聽音樂,學生隨音樂情緒的變化自編動作表演。

五、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活動。

2.學生能否有節奏地朗讀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

3.學生能否對《一個師傅仨徒弟》兩段情緒的差別作出反應。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8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的演唱,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歌曲的演唱,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入座。

2、發聲練習。

3、唱一唱,動一動。

4、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基本部分:

1、聆聽《搖籃曲》

表演《小寶寶睡着了》

(1)在完整地聆聽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調。

(2)輕聲隨範唱錄音哼唱旋律。

(3)聽着錄音有感情地讀歌詞。

(4)分小組編創動作,請小組內一名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有感情地唱歌。

2、編創與活動:音的強弱

(1)組合一組汽車、輪船的音響錄音或用琴模仿這些音響,讓學生聽辨、模仿。

(2)讓學生按課本插圖模仿動物的叫聲或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讓大家聽辨,說出哪個音高?哪個音低?

(3)提示學生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高低不同的聲音,模仿給大家聽。

三、結束部分:小結。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9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爲此,在本課設計中,注重識字能力的培養,採用多種教學策略,開發、利用生活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構建生活課堂,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提高識字量。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要以形象思維爲主,針對這些年齡特徵,教學中適當運用音樂、圖片、視頻、歌唱等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激起學生的愛國情感。

課前準備

1.製作課件。(教師)

2.製作生字、詞語卡片。(教師)

3.蒐集國旗知識資料。(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學校裏升國旗的視頻。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這是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小朋友們在幹什麼?(引導學生說話:早晨,在學校的操場上,小朋友們在升國旗,大家立正,向國旗敬禮。)

2.小朋友們,我們學校升國旗的時候,你聽到什麼歌聲?你是怎麼做的?(指導學生說話:我們學校升國旗的時候,我聽到了國歌聲,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立正向國旗敬禮。)

3.小結:同學們,我們每週一早晨的時候,在我們學校操場上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你還記得升國旗的情景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升國旗》。

4.板書課文題目。老師要在黑板上寫課文題目了,請大家注意看:“升”是獨體字;“國”,裏面是個玉米的“玉”;“旗”是左右結構的字,它的筆畫較多。讓我們一起來讀“升國旗”!

5.理解課題。教師講解“升國旗”就是把國旗高高地升上天空。在我國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陽即將升起的時候,解放軍叔叔都要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國旗,我們的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

6.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激發,教學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導學生回憶熟知的生活經驗,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獲得新知慾望,提高學習興趣,調動起他們表達的慾望,激活課堂的活躍氣氛。通過詮釋課題,引領學生初步感知詩歌的主要內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老師朗讀,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的讀音。

2.我們的課文是帶着拼音的,讀的時候請大家藉助拼音仔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次。

3.同桌互相讀一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4.指名分句開火車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生字的讀音:翹舌音“升、中”。

5.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出感情。

6.請同學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適當停頓。

設計意圖:通過範讀、自讀、同桌合作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目的。教師相機糾正、強調生字讀音,從學生的已有學情出發,這樣既有針對性,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隨文識字,細品課文

(一)學習第一句。

1.認真地讀一讀詩歌的第一句,思考:我們的國旗是什麼樣子呢?

2.認識“國旗”。

(1)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國旗,(出示詞卡:國旗)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個詞。(課件出示五星紅旗)同學們,請仔細觀察我們的國旗,看看有什麼發現。

(2)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國”“旗”這兩個字的。

(3)學習新部首:口字框。

3.學習“五星紅旗”。

(1)師:其實呀,“國旗”還有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你知道嗎?(五星紅旗)出示詞卡:五星紅旗。

(2)相機學習“五”“紅”。

認識新偏旁“糹”,說說帶有這個偏旁的生字。

4.小結:我們的國旗是紅色的,上面有五顆黃色的五角星。紅色象徵革命,黃色象徵光明。五星紅旗上面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向着一顆大星代表全國人民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這樣,我們的國家就越來越興旺,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富強了。

5.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師: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獲得金牌後升起國旗的情景吧!

(播放視頻)

師: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獲得金牌,看到五星紅旗升起時,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小結:是呀!多麼讓人自豪啊!國旗代表着國家,它每一次升起,都讓我們激動不已。

誰能把這句話讀一讀?表達出自豪、激動的心情。

(二)學習第二句。

師:升國旗的時候,我們還會聽到什麼?

1.出示第二句:國歌聲中,徐徐升起。

學習生字:“升”“中”“歌”“起”。

升:翹舌音。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記“升”。

(師:我們一起來做做“升”這個動作,用手當作太陽,做一做太陽升起來的樣子。做動作可以幫助我們識記生字。)

歌:採用生活識字法。我們在電視中經常見到這個字,我喜歡唱的歌是努努牛灰衾摯沃形頤嵌家唱歌。組詞:唱歌、歌曲。

中:“數筆畫”或“加一加”的方法來記“中”。

起: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起”:“”+“己”=起。

2.播放國歌,全體起立跟唱國歌,引導學生感受國歌的雄壯與激昂。

3.指導朗讀。

(1)理解“徐徐”。同學們回憶下,國旗升起來時的速度是快是慢?

小結:是呀,國旗是慢慢地升起來的,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是什麼?(徐徐)

(2)創設情境。

師:雄壯的國歌聲中,國旗慢慢地升起,通過朗讀讓我們一起感受當時的情境吧!

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4.齊讀前兩句。

(三)學習第三句。

過渡:快看,國旗升起來了。

齊讀。

1.出示第三句:迎風飄揚,多麼美麗。

2.學習生字“麼”“美”“麗”。

麼: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記“麼”。

美:下面的“大”是個人形。在古代,人們爲了狩獵,往往在頭上戴上獸角或羽毛做成的裝飾,以便接近禽獸。後來這種獸角或羽毛逐漸成爲裝飾品,戴在頭上成爲美的標誌。後來引申爲人的容貌等很美。

麗:古文字的麗是兩鹿結伴而行的意思。後來引申爲“美麗”。

3.練習用“美麗”說一句話。

4.指導朗讀。

5.說話訓練。

(1)在一些詞語的前面加上“多麼”,表示程度更深。

我們來讀一讀這些詞語:(課件出示)

美麗多麼美麗

好聽多麼好聽

高大多麼高大

(2)你能依照這樣的形式說幾個詞語嗎?

(四)學習第四句。

1.引讀:升國旗的時候,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呢?(出示:向着國旗,我們立正。)

2.學習生字“立”“正”。

立:強調“立”的筆順。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記“立”。講述字理:出示“立”的字理圖,古文字的“立”像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筆“丶”像人頭,第二筆“一”像人的肩,第三、第四筆像兩條腿,最後一筆像大地。本義爲站着不動。

正:瞭解字義,組詞。

3.老師下達“立正”的口令,全班做動作。

4.指導朗讀。

師:“立正”是一個很嚴肅的動作,升國旗,我們“立正”,表示對“國旗”的尊重。誰願意來讀一讀這句話?

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第五句。

師:我們望着鮮豔的五星紅旗,爲了表達心中的自豪與尊敬,我們還要--“望着國旗,我們敬禮”。

1.出示第五句:“望着國旗,我們敬禮。”

2.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理解“敬禮”。

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小結方法:學會看課文插圖,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

3.升國旗時,我們少先隊員應該怎麼做呢?誰願意把這個句子加上動作表演給大家看呢?

4.指導朗讀第五句。

師:向國旗敬禮,表示小朋友們尊敬國旗、熱愛祖國,帶着這樣的感受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五句。

指名讀,男女生分讀,齊讀。

(六)整體學習,誦讀品悟,昇華熱愛國旗之情。

1.讓我們懷着對國旗發自內心的尊敬、熱愛之情來參觀北京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多媒體演示北京天安門前升旗儀式。)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設計意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是爲了閱讀,閱讀又可以鞏固更多的生字、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隨文識字,對於閱讀中出現的生字,要單獨拿出來,讓學生看準字形,讀準字音的同時,也要將它放入到文中體會語義。學生在閱讀課文、學習課文時,爲了弄清文章的意思,會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詞所在的句子聯繫上下文體會它的語義,加深對它的認識、理解,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四、指導寫字,規範書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中、五。

2.指導書寫“中”。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說一說橫、豎中線上的筆畫,教師用紅筆標出。

(3)教師示範,講解書寫要點:

中:“中”字的“”要寫得扁一些,寬一些。“”的最後一筆橫在橫中線上,“中”的最後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4)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迴指導。

(5)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3.指導書寫“五”。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範,講解書寫要點:第二筆的“豎”略微向左傾斜,第三筆橫折寫到橫中線上。

(3)學生描紅,臨寫。

(4)同桌評議。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真揣摩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觀察怎麼寫字纔好看,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通過說關鍵筆畫、教師示範、學生描紅、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等活動,達到“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的教學目標,從而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總結:國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徵,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在國旗下茁壯成長,我們爲此自豪。希望同學們愛護國旗,尊重國旗,爲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而努力。

2.是啊,國旗如此美麗,難怪人們用歌聲來讚美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來表達我們對祖國的熱愛!

設計意圖:在學生通過朗誦課文表達對國旗的熱愛後,引導學生了解國旗的象徵意義,從而產生尊重國旗、愛護國旗的意識,通過學唱歌曲,昇華這種熱愛、崇敬之情,達到教育教學的效果。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1.複習詞語:

中國五星紅旗國旗國歌升起多麼

美麗立正

2.過渡:同學們對詞語掌握得很紮實,這節課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

3.齊讀課題。

4.指名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複習鞏固詞語,快速過渡到新課,搭建好新知與舊知的橋樑。

二、指導書寫,練習寫字

1.這節課我們先來學寫本課的另外兩個生字。

(課件出示:立正)

2.回顧寫字的方法。

一看:看每一筆所在的位置,看老師的示範。

二寫:認真描紅,臨寫,先描再寫。

三對照:仔細與例字進行對照,與同桌互相評議。

3.指導書寫“立”。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範,講解書寫要點:

“立”的“丶”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橫較短,第三筆和第四筆要寫得勻稱,第三筆爲輕入筆、頓筆收的小點,而第四筆是頓筆撇出尖狀的小撇,第五筆橫比第二筆的橫要長。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4)同桌互相評議。

(5)全班交流,教師相機評價最後一筆的橫要拖得“穩穩”的。

4.指導書寫“正”。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說一說橫、豎中線上的筆畫,教師用紅筆標出。

(3)教師示範,講解書寫要點:第一筆橫要寫得略微向上傾斜。第一筆稍短,第二筆在豎中線上,第三筆最短,在橫中線上起筆,第五筆稍長,寫得要平穩。不偏不歪斜纔是“正”。

設計意圖:繼續完成書寫任務,培養學生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重視學生的參與評價,激發學生寫好字的熱情。

三、指導背誦,深入理解

1.採用各種形式熟讀課文。

(1)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有感情地讀一讀,讀給全班同學聽。

(2)自由地輕聲朗誦,同桌合作讀一讀,男女生合作讀一讀,指名分句讀。

2.方法引領,熟讀成誦。

(1)以問題提示法引領背誦。

師:我們在背誦時,可以想每一句都講了什麼內容,然後以回答問題的形式來背誦,我們一起合作來背一背。

師:什麼旗幟是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怎樣升起?五星紅旗升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升國旗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生合作背誦。

(2)結合課文插圖,想象畫面,引領背誦。

師:仔細觀察課文的插圖,這些插圖都展現了課文的哪些內容?我們可以一邊想象畫面一邊進行背誦,提高背誦的效果。

請同學看圖輕聲練習背誦,同桌互相背一背。根據課件展示的畫面,全班齊聲背誦。

(3)深入情境,表演背誦。

想象你現在正在參加學校的升國旗儀式,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你又是怎樣做的?請你一邊背誦一邊表演。

獨立背誦,指名到前面來一邊表演一邊背誦。

(4)小結:通過不同形式的訓練,同學們不僅能背誦詩歌,還掌握了背誦課文的方法,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課件出示)齊聲讀一讀這些好方法。

想問題,連詞句;看插圖,想畫面;做動作,來表演。

設計意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背”也是一種技能。背誦不僅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在低年級的背誦指導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他們背誦的興趣。同時,認真鑽研教材,根據課文內容和班級實際情況,採用適當的背誦指導方法,讓學生在圖畫引路、情境表演、情境想象等方法輕鬆愉快地學好語文,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說話訓練,拓展延伸

1.說一說。

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面對莊嚴的五星紅旗,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國旗說,那就說說吧!

2.畫一畫。

畫一幅“升國旗”的圖畫,或者簡單一點兒把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畫下來。

設計意圖:通過“說一說”的語言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爲學生提供語文綜合實踐的機會。通過“畫一畫”的活動,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

板書設計

升國旗熱愛祖國

教學反思

剛入學的孩子注意力較難集中,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語感,使愛國教育落到實處,課堂上我利用多種手段來促進教學,實現教學目標。在課堂上,通過觀看升國旗視頻,回想每個星期一早上我們都要做什麼,學生興趣盎然,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回到了升國旗時那莊嚴的時刻,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中採用了多樣的識字教學策略,通過聯繫課文插圖、結合生活經驗、字理識字等多種策略,引導學生掌握生字,同時也是對學習方法的重要引領。在品讀課文時,重點指導朗讀。我藉助多媒體展現畫面,讓學生憑藉畫面形象看到我們國旗高高升起時人們激動和自豪的樣子!學生的情趣一下子被調動了上來,學生能夠聲情並茂地進行朗讀。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1、學唱並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2、聆聽歌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3、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能用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本課的學習,瞭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3、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創造性地參與音樂表演實踐活動,感受集體創作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培養學生對音的高低的聽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2、創編表演歌曲。

設計理念: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蒙古族民歌,由於學生沒有去過內蒙古,對蒙古族不是很瞭解,蒙古族的民間舞蹈就更不熟悉了。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感受、理解和體驗蒙古族歌舞和蒙古族文化,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爲了讓他們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樂形象,課堂上我以“到遼闊的草原”爲主線,通過欣賞草原美景,感受蒙古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等手段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一民族的文化,從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在演唱實踐活動中通過集體舞等手段,逐步加深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對音樂的情感共鳴。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木琴獨奏曲《我是人民小騎兵》,學生做律動進教室。(學生根據樂曲情緒做揚鞭催馬動作)

2、師生問好。

二、教學導入

1、師問;同學們,我們剛纔聽到的樂曲太好聽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到底是哪兒呢?在這首樂曲中,你聽到了什麼?又彷彿看到了什麼?說說自己的感受。

2、多媒體課件展示;展示蒙古族人民歌舞的畫面。讓學生談談自己看到畫面後的想法。(生自由發揮想象回答)

3、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蒙古族人民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生活在遼闊美麗的大草原上,他們都非常熱愛綠色的大草原和可愛的家鄉。今天咱們就來學唱一首內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展示大歌譜)

三、學唱新歌

1、播放歌曲。

2、讓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

3、學唱簡譜,注意音準。(小組合作學唱簡譜)

4、教師用電子琴演奏歌曲,讓學生隨着音樂哼唱。(學生跟着琴聲用“啊”來哼唱)

5、讓學生自己填加歌詞來演唱。

6、請學生跟着伴奏帶演唱一遍,教師指出不足的地方,並給予鼓勵。(演唱時要注意身體放鬆,咬字清晰,用活潑、愉快的心情來演唱)

7、師;同學們唱的好極了,老師爲你們鼓掌,想再唱一遍嗎?(學生再次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把歌曲唱的更動聽)教師可以用碰鈴給歌曲伴奏,活躍學生的演唱情緒。

師;同學們看了老師的表演你們想試試嗎?

四、編創活動

1、給歌曲伴奏。(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給歌曲伴奏)

2、創編歌舞。(學生分小組進行創編舞蹈,發揮自己的才能)

3、評比。評出最優美的動作,大家進行模仿學跳。

五、合作表演

1、師;同學們剛纔發揮想象給歌曲進行了伴奏和伴舞,表現非常出色。下面就請出我們班的“小歌星”來演唱歌曲,我們進行合作表演。

2、教師進行表揚和鼓勵,並指出不足之處。

六、音樂遊戲

1、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比比誰的耳朵最好,模仿的最像。

2、多媒體播放汽車、輪船、動物、交通工具等發出的聲音。(學生根據自己聽到的來辨別,並說出是由什麼物體或動物發出來的?模仿一下,看誰模仿的最像)

七、小結

同學們,老師今天很榮幸跟你們一起到美麗的大草原上游玩,我看到了你們對大草原的喜愛之情,你們給蒙古族兒童帶去了歡樂、帶去了幸福,有了你們,廣闊的大草原將會更加美麗、歡騰、富有生機。

八、下課

學生聽音樂走出教室。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音樂《小青蛙》《野蜂飛舞》,表現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能夠自編動作參與表演。

教學重點:聆聽音樂,表現對小動物的喜愛。

教學難點:自編動作參與表演。

教學準備: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複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聽《小青蛙》

(1)完整地聆聽樂曲兩次,分辨青蛙的叫聲。

(2)聽樂曲,在課本的'方框中劃線條,表示聽到的青蛙的叫聲。

(3)聽樂曲,分別學做青蛙的動作表演。

2、聆聽《野蜂飛舞》

(1)完整地聆聽管絃樂,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提示學生回答歌中表現的野蜂急促地上下飛舞的形象?

(2)復聽歌曲,自編動作表現出野蜂急促地上下飛舞的形象,隨着歌曲錄音用自編的動作表演。

3、編創與活動:

(1)認識鈴鼓,並在教師示範下學會演奏鈴鼓的正確姿勢。

(2)把演奏鈴鼓的方法留給學生分小組討論,怎樣奏出短音?怎樣奏出長音?

(3)試着用鈴鼓爲學過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適?選一首讓大家唱,並有幾個學生用鈴鼓伴奏。

三、結束部分:小結。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設計12

教學目的

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

重難點

學唱歌曲

教學環節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組織教學,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學唱《動物說話》。

1、教師提問:找找書上面有些什麼動物?它們各自是怎樣說話的?(嘰、嘎、吱吱喳、咕咕兒呱)由此引出課題《動物說話》。

2、完整地聆聽《動物說話》,學生感受,拍手聽、默唱。

3、唱完後問學生想不想學?教學生讀歌詞後(把動作加上),請學生齊讀。

4、教唱歌曲,注意音量適中,音與音之間要唱得連貫。

5、演唱時,教師可以提示:“怎樣演唱能表現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啓發學生演唱時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叫聲要唱得輕快而有彈性。

6、全班齊唱。(確定一段學會後才教第二段)

7、請學生爲第20頁這幅圖編個小故事。

五、朗讀歌謠。

1、請學生看第21頁下面的格子,聽老師朗讀歌謠。(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2、跟着老師讀。

3、學生自己拍手讀。

六、複習學過的歌曲。

信息反饋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2課時)

課題三隻小豬

教學目的能夠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像中的動物神態。

重難點欣賞

教學環節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聆聽《三隻小豬》。

1、完整聆聽《三隻小豬》,說一說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小豬。三隻小豬好像在做什麼?(小豬歡快的叫聲,好似小豬們在遊戲、捉迷藏,一切都是那樣愜意。)

2、復聽時讓學生自編動作表演三隻可愛的小豬。看誰能記住小豬叫的地方,隨着樂曲學小豬的叫聲。

3、三幅動作提示圖分別是:

①扭着身體學小豬走路;

②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豬翹鼻子。

③兩隻手在耳朵上方伸開五指做“扇風”的動作,模仿小豬的大耳朵。

五、複習歌曲《動物說話》。

六、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貓愉快勞動的情景。

2、老師講故事,引發學生的想象。《快樂的小熊貓》是美術影片《熊貓百貨商店》中的一個音樂片斷。音樂開始,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麗幽靜的景色,描寫了大自然從朦朧中漸漸醒來,天越來越亮了。接着音樂出現了輕快跳躍的旋律:這好像在寫小鳥醒來啦,它眨着惺忪的眼睛,轉動着小腦袋,唱起了黎明的歌。時間不早啦,該出門了,小鳥拍了拍翅膀飛出了窩:小鳥飛呀!飛呀!飛到了熊貓百貨商店門前的大樹上。彷彿使人們看見了兩隻活潑可愛的小熊貓來到水塘邊打水,一聲大鑔響,這是小熊貓把水桶丟進了水塘。然後,由豎琴奏出了一串琶音,表現了水桶在池塘中激起的浪花和水塘裏泛起了一圈圈的水波。接着它倆把水桶提出水面擡起來,此刻單簧管吹出了4小節呆板、滑稽、憨厚的節奏音型,好像兩隻小熊貓搖晃着胖乎乎的身體在擡水。他們走過樹林,走過小橋,小鳥向熊貓問早,小熊貓也回答了小鳥的問候,並說“歡迎大家到商店來買東西。”接着樂隊奏出快速的下行跳進的旋律,彷彿是小熊貓急促走進商店的步態,加上最後豎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現了小熊貓一溜煙似地走進了商店櫃檯,開始接待來買東西的顧客。

3、復聽時可將音樂分成兩部分。“大森林的早晨,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在小熊貓打水的時候,你好像又聽到了什麼聲音”。利用音樂中的特殊音響,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跟着音樂表演,樂曲結束時教師可啓發學生創編結尾。編創結尾可分組進行,讓學生充分地活動起來,利用樂器、人聲、拍打動作爲樂曲做結尾。聆聽音樂,要以學生的自覺感受爲主,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大膽地做,以促進學生的思維更爲活躍。

4、可邊聽邊念歌謠。

1、樹林靜悄悄,陽光一道道,早晨空氣多新鮮,小鳥醒來了。

2、小猴盪鞦韆,松鼠蹦蹦跳,兩隻快樂的小熊貓,又點頭來又問好。

3、拍拍翅膀飛出窩,小鳥飛呀飛得高,飛到熊貓百貨店,又唱歌兒又歡笑。

4、木桶打滿水,跨上獨木橋,搖搖晃晃朝前走,清清溪水叮咚跳。

5、.瞧,那邊是誰過來了?哦,兩隻可愛的小熊貓,扛起木桶朝

前走,胖乎乎的.身體搖呀搖。

6、百貨商店櫃檯裏,站着快樂的小熊貓,“歡迎大家快快來,買啥東西任你挑。”

七、複習學過的歌曲。

信息反饋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3課時)

課題《我有一隻小羊羔》

教學目的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認識木魚、碰鐘,學習並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爲歌曲演唱伴奏。

重難點樂器伴奏

教學環節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學唱《我有一隻小羊羔》。

1、教師要以完整有感情的範唱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願望。

2、讀歌詞,使學生想象出小羊羔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的形象,並感受到小主人公對小羊羔真摯、親切的感情。

3、提示學生在同音反覆處唱得輕鬆、親切。唱會歌曲後,跟着老師用唱名唱歌。

4、在演唱中變換演唱形式並編創動作,表達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5、編創歌詞,可分小組進行。

五、認識樂器。

1、認識碰鐘,學習敲擊碰鐘的正確姿勢。

①觀察示意圖,知道怎樣敲擊。

②想一想碰鐘的聲音是長的,還是短的?怎樣能敲出短音。啓發學生動腦思考。

2、認識木魚。學習敲擊木魚的正確姿勢,要通過學生探索、學習來完成。

①知道怎樣敲,觀察示意圖。

②想一想還可以怎樣敲,能有幾種敲擊方法,讓學生探索、發現。

六、樂器伴奏。

1、按節奏和節拍的強弱讀歌謠。指導學生讀歌謠時,有意識地讀出節拍的強弱,做到有感情地讀。(用樂器伴奏)

2、可啓發學生用不同的音色,表演老鴨和小鴨的叫聲。

3、全班唱歌,教師可啓發學生自己編創歌詞,表現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4、用木魚爲歌曲伴奏,注意看課本上木魚圖後面的圓點,它們有大有小,示意學生敲擊的動作有重有輕,要接着歌曲的強弱規律敲擊,並要明確打擊樂的伴奏地位,學會與歌唱的聲音協調起來,不要喧賓奪主。

七、複習學過的歌曲。

信息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