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舞蹈

舞蹈紋彩陶盆簡介

舞蹈1.29W

舞蹈紋彩陶盆:原始的現代風

舞蹈紋彩陶盆簡介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也就是現在的國家博物館,我一眼就看到了那隻著名的舞蹈紋彩陶盆。陶盆環形內壁上繪有三組舞蹈場面,每組五人,組與組之間有弧線相隔,這些弧線似婆娑的樹林,又似微風吹拂的蘆葦。畫中人物手拉手,邁着有節奏的步伐,所謂“相與連臂,踏地爲節”,辮子與尾巴甩向一個方向。深深的褐彩在紅紅的陶胎上,畫面熱烈而不狂野;廖廖幾筆,省略了所有不需要的部分,以單純的線條和色彩來構成,概括、清晰而富有裝飾性。最終,原始先民的率真和稚拙被表達得無懈可擊。

撥開浮在現代生活表面的那分亢奮進取心,其實,沉在底下的東西與先民也沒什麼兩樣。所以,看到史前遺物,我們往往可以忽略幾千年的歲月,從中尋找生活和藝術的靈感。1909年,法國野獸派《舞蹈》的油畫,畫家在純藍、純綠的底色上,平塗了5個手拉手的舞蹈人體。沒有什麼具體的情節,更沒有令人煩惱或沮喪的內容,只是輕鬆、歡快的場面。大膽的色彩、簡煉的造型以及強烈的裝飾性趣味,使畫面有一種明確的現代感。但是,沒有透視、剔除了修飾以及直率地表達對生命和生活的摯熱的感情,和原始先民沒有半點不一樣。舞蹈紋彩陶盆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青海出土,馬蒂斯沒有看到過,可能是由於人類心靈深處的感應,使馬蒂斯的《舞蹈》與彩陶盆上的舞蹈紋樣在本質上有一種驚人的相似,服裝設計師把圖案輕而易舉地演繹到毛衣上,恐怕就是這個道理。充滿了生命力與激情,散發着神祕主義色彩和象徵氣息,輻射出內在力感的裝飾美……最現代的藝術與原始藝術的表現手法不謀而合。古老的彩陶與現代的野獸派繪畫,簡潔樸素的畫面如同清新的甘露,足以撫慰我們的心靈。我們真切感受到了那數千年來融化在我們不同語言、文化、歷史、信仰和價值觀中相同的精神氣質。彩陶藝術的流變和綿延,體現出人類藝術地把握世界的開始和審美意識的產生、凝結和發展。她所承載着的冥想與哲思、呈現着的心境與追求,千百年一直讓人追尋不已。

大約在1萬年前,中國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隨着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們對於烹調、盛放和儲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來越迫切。人們在長期的有秩序的定居生活中,不斷地實踐和積累經驗,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乾燥後經火焙燒,從而掌握了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製陶技術,並且在陶器製作和圖案裝飾的過程中,提高和豐富了藝術造型的能力。由於技術的進步,出現了彩陶。所謂彩陶,就是先用赭、紅、黑和的等色在陶坯上彩繪花紋後再燒製而成的繪飾的陶器。由於是在陶器未燒以前就畫在陶坯上,燒成後彩紋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脫落。有的在彩繪之前,先塗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繪花紋更爲鮮明。總起來說,彩陶紋樣主要是花卉圖案和幾何形圖案,也有少數動物紋。幾何形圖案主要有:弦紋、網紋、鋸齒紋、三角紋、方格紋、垂幛紋、旋渦紋、圓圈紋、波折紋、寬帶紋,並有月亮、太陽、北斗星等紋樣。動物紋樣,常見的有魚紋、鳥紋、蛙紋等。獸紋較多的是豬紋、狗紋和鹿紋,有的奔馳,有的站立。總的趨向呈現出由寫實向寫意、由具象向抽象演變發展的脈絡。但是各地各個時期又具有各自獨特的面貌。分佈在渭水、涇水流域一帶的老官臺文化(距今約7000~8000年間)已有繪着簡單紋樣的彩陶。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彩陶。老官臺文化彩陶的彩繪顏色有以氧化鐵爲主要成分的紅色和高嶺土爲主要成分的`白色。老官臺文化彩陶上的紅色寬帶紋用寬筆繪成,而幾何圖案和符號則用細筆繪成。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類型文化,是繼承老官臺文化發展起來的。半坡類型文化的彩陶上有較多的動物圖像,描繪了奔趨的鹿、爬行的黿(亦稱蛙或龜)和佇立的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花紋是魚類紋,數量最多,並貫串於半坡類型文化的始終。人面紋也是半坡類型的文化彩陶上的一種具有特色的紋樣。距今約6000年的廟底溝類型 ,主要分佈在陝西、山西、河南3省交界。廟底溝早期彩陶以自然形的鳥紋爲主,鳥紋爲影像式。距今約5000年~4500年之間的馬家窯類型,主要分佈在甘肅省中部和青海省東北部。馬家窯類型的彩陶花紋中,有少量的具有繪畫性的圖像。有的彩陶盆內的中央畫着團魚紋(亦稱蛙紋),鮮明地表現了團魚囊狀尾的特徵。馬家窯類型彩陶盆內的人面魚身紋,是一種圖騰紋樣,也呈現了由具象的自然形紋樣發展爲抽象的幾何形紋樣的過程。上述舞蹈紋彩陶盆,是這一類型最著名的產品之一。距今4000年左右的半山和馬廠類型,彩陶花紋以幾何形紋爲主,但有一種特殊的神化了的人形圖像。半山早、中期彩陶上的人形圖像較真實具體,兩腿分開地叉立,手臂揚起,有的人形圖像的周圍有穀類的種子,表示神人正在撒種。半山晚期和相沿發展的馬廠早期彩陶上的人形紋,逐漸分解,或無頭,或無下肢。馬廠晚期彩陶上的人形圖像已抽象化,肢節和爪指增多,多以人形的某一部分來示意地表現,人形紋愈來愈被神化。這些動物形象的出現,反映出當時的漁獵在原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從具體的作品來看,彩陶上大部分繪畫都是以抽象化了的幾何紋樣爲主,僅有極少部分是以具象化形式完成。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實際上是原始人將客觀事物觀念化的過程,即充滿了濃郁的原始巫術禮儀的“圖騰”含義,是“有意味的形式”。原始文化的一個極爲重要的現象就是“圖騰崇拜”。產生“圖騰崇拜”的原因主要來自原始人對宇宙自然如風、雨、雷、電及生死等現象的無法解釋與恐懼、敬畏。而少數具象的作品,其目的主要與生產勞動和巫術有關。彩陶盆上的舞蹈圖案,正是反映原始社會宗教與勞動生活極爲重要的一幅圖畫,成爲舉世公認的原始時代最重要的藝術作品之一,也是我們考證與研究原始舞蹈和原始宗教的重要資料。

專家對舞蹈紋有各式各樣的解釋,有的說是先民狩獵歸來的慶功會,手牽着手的動作像在重演圍追獵物的情景;有的說這是圖騰舞蹈,那身打扮像氏族的圖騰獸;還有的認爲是一種祈禱生殖繁盛、作物豐收的宗教儀式。中原地區到解放前還有類似這種舞蹈人物的紙人剪紙,5個或7個一組貼在屋檐下,正貼表示祁雨,反貼表示住雨。由於原始審美觀是人類童年時代的觀念,所以和我們今天現代人的觀念有着本質上的差異,我們既無法去還原原始人觀念的本來面目,又不能以現代人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去先驗地規範當時人們的觀念。對那些器物紋飾含義的理解和推測也許不能說是完全切合原始人類刻畫和製作它們的本來的意思表達,但我們可以看到:只要嚴格地遵循器物紋飾的本來面目,不管它多麼神祕、複雜或者怪異,它們是能夠得到順利地認讀或合理解釋的。

所以,只要“舞蹈”這兩個字就夠了。馬蒂斯說:“我極爲喜歡舞蹈。舞蹈是一種驚人的事物:生命與節奏。對我來說,生活中有舞蹈是令人愜意的事。” 馬蒂斯用了6個月時間完成了《舞蹈》,在這期間他曾拍了21張照片,以記錄這創作的變化過程,傾注的心血由此可見。至於舞蹈紋彩陶盆的製作者,曾經激盪起怎樣的心路歷程就不得而知了。

標籤:彩陶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