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繪畫書法

石魯繪畫藝術論文

一、石魯繪畫藝術的創作特徵分析

石魯繪畫藝術論文

(一)用墨用色

石魯曾多次談論中國畫的墨與色問題,他認爲:“墨是中國畫調子上最高的,但墨色太盛,畫的情趣就會消失。因此,色也是可以追求的。”他還指出:“中國畫可以在民族審美的基礎上適當吸收西方油畫色彩強烈、豐富的效果。”以此來表露新時期中國畫的時代精神。通過對石魯作品的歸納、分析,筆者認爲,石魯的用墨用色思想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理解:

一是石魯在堅持以墨爲主、以色爲輔的傳統墨色關係基礎上,做到了“色不礙墨”。他認爲無論是以色破墨還是以墨破色都是不可取的,“色”與“墨”在氣韻上應當具有獨立性,這樣更加有利於構建相輔相成的關係,也才能真正保持中國畫的欣賞價值。例如,創作於上世紀60年代的山水畫作品《高原放牧》《秋收》《上工圖》等都是“色墨渾然,各頂半天”的典範。在這幾幅作品中,“色”與“墨”均沒有“拔尖”的現象,而是隨着毛筆的提按頓挫相互融合、相互滲透,自然銜接到了一起,呈現出了“墨有寶氣、色含光韻”的效果。

二是石魯的中國畫用色強調“對比色”“觀念色”的運用,而非簡單的自然界色彩照搬。他認爲畫家要想創作出“有情之畫”,就要根據畫面美感和自身對自然界的'領悟添加“非自然之色”或“理想色彩”,這樣的作品最能走近羣衆,也最能打動人心。以他在西安美協巡迴展上創作的作品《秋收》爲例,石魯爲了表現陝北秋收的景色,選取了傍晚夕陽斜照的瞬間作爲素材畫面,而後創造性地以墨調色,以色調墨,使雄渾的黃土高原和金黃色的莊稼、橘紅色的晚霞相映成片,整幅作品用色恣意灑脫、色彩鮮明、令人叫絕。

三是石魯在中國畫選色方面有所創新,開始大膽嘗試西方油畫中絢爛豐富的色彩。自幼通曉中外的石魯選色思想十分開放,他順應20世紀西方美術的光色潮流,用兼容幷蓄的選色理念提升畫面的視覺效果,增強中國畫的色彩張力。以他創作於建國初期的作品《幸福婚姻》爲例,畫家在這部作品中充分借鑑了西方繪畫中色彩明暗對比的手法,選擇了土黃與湖藍、草綠與硃紅相互調和,這種大跨度的冷暖對比、色調對比令整幅作品呈現出了開朗、活潑的效果,十分令人玩味。

(二)筆法皴法

筆法和皴法是中國畫特有的造型方式,也是形成中國畫意境的最重要手段。石魯認爲,筆法和皴法“當隨情緒之抑揚、空間之虛實,自然而然,一氣呵成”,畫家要“出筆有法、皴擦得當”,如此方能實現中國畫“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意境。下面筆者就分別從筆法和皴法兩方面詳細探討石魯的繪畫精神。首先來看石魯繪畫中的筆法。石魯在用筆時講求“寫”而非“描”,所謂“寫”就是以書法的用筆對待中國畫的用筆。具體是指,畫家要在起筆和收筆時完全放開,像書寫筆畫一樣勾勒線條,“欲左先右,欲右先左”,使得“走筆之處,鋒藏其中”。這樣待到水墨乾透,筆鋒就會自然呈現出乾溼濃淡、或虛或實、或輕或重的變化。這一筆法思想在石魯創作的成熟時期很常見,當時他創作的花鳥畫、動物畫等均採用了這種“書法用筆”。在這些作品中,石魯只用寥寥數筆就將荷花、蘭花、毛驢、貓等物象的形態特徵刻畫了出來,形象生動、獨富韻味。

以他1974年的作品《荷雨圖》爲例,石魯以寫走筆,每一筆都寫出了荷花形態中粗細、濃淡、枯溼的微妙變化。金石般厚重勁拙的筆法一掃傳統荷花中國畫的嬌柔脆弱,呈現出一種鋒芒畢露、鐵骨錚錚的意蘊。其次來看石魯繪畫中的皴法。在皴法方面,石魯以中國畫史爲借鑑,補以自己對肌理、地貌、墨性的理解,創造了一種嶄新的皴擦方式。石魯早期中國畫的皴法主要以線條勾勒輪廓,而後敷色,隨着繪畫技術的提高和創新理念的增強,他爲了全面表現物象的脈絡、紋路、質地、陰陽、凹凸、向背,開始探索一種全新的皴法,即他將硃砂濃墨作爲皴法的原料,突破了畫史上已經定型的各種皴法形式,開創了獨特的“石魯皴”。我們所熟知的作品《赤巖映碧流》《逆流過禹門》《南泥灣途中》等都是“石魯皴”應用的代表作。下面筆者就以《赤巖映碧流》爲例進行簡要說明,在這幅作品中,石魯以顏料直接皴擦的方式對山石進行上色,這就使得作品的色彩更爲濃重、紋理更爲粗獷,充分體現出了岩石的質感及霞光映照下的光感,令人觀者沉浸於畫面之中。

(三)以印入畫

以印入畫是石魯中國畫創作的獨有方式,也是他作品中最大的特色。縱觀他的作品,許多都是各種各樣印章“畫”出來的。要詳細瞭解石魯以印入畫的創作特色,我們需要以1968年爲界劃分爲兩個階段:在1968年以前,石魯以印入畫的作品大都選擇了印章直接加蓋的形式。這些印章多是出自時任山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的柯璜之手,此時的印章印文也較爲統一,大都是“磊磊落落”“長安蘆屋”“石魯所畫”等。而後,柯璜離世,正式改變了石魯以印入畫的方式,促使其“印章中國畫”步入了下一階段。石魯以印入畫的後一階段從1968年開始,這時的他由於痛失知音柯璜,沒有現成的印章素材,開始了自己畫印的創作歷程。此時的印文由於脫離了“刻印”而變得更爲自由,幾乎沒有任何一幅畫的印章印文是相同的。

同時,印章的大小形狀也完全脫離了傳統理念,石魯在作畫時隨心所欲地對印章的外形進行安排,使之能夠適合更多物象的塑造。以他“印畫”的代表作《花鳥魚蟲長卷局部》爲例,畫面中石魯描繪了許多異形印章,弧形的代表明月,長條形的代表酒桌,除此之外還有形如酒壺和酒杯的印章等。半具象半抽象、似文非文、似圖非圖的印章出現在一幅畫面中,共同構成了一派情趣盎然的月夜對飲圖,令人拍案叫絕。

二、結語

通過以上對石魯繪畫藝術創作特徵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石魯先生在中國畫創作道路上既秉承了前人的經典理念,又借鑑了西方油畫技法的精髓,同時還融入自己對於繪畫語言的理解,才形成了他獨樹一幟的風格個性。作爲當代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不但要學習石魯先生技法上的成功之處,更要學習他爲人方面的優秀品質,努力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藝和審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