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手工DIY

有關手工作文集合五篇

手工DIY1.58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手工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手工作文集合五篇

手工作文 篇1

"“給我也折一個吧,求你了……”

“給我折一個,給我折一個。”

“我的好前桌,也給我折一個吧……”

“別吵了,我一個一個折”。同學們有序地散開,露出中間那個說話的安小可,我們班公認的“手工達人”。

老師一下課,安小可的桌前總會圍來一羣“手工愛好者”,爭着搶着讓安小可折,自己再回去細細研究。而安小可,總是不厭其煩折着,有時還細心地講解着步驟:“這個呀,得先折箇中央十字,在對角向內折,折出這些摺痕後,再把紙翻過來,朝着這個方向折三折,另一個方向也這樣,之後呢,再沿着摺痕,壓成這樣的形狀後,就……”安小可正在教“學徒”們摺紙盒子。

安小可的紙工,也爲教室增添了不少美麗。近期不是要“最美班級”的評選嗎?安小可毛遂自薦,成爲了這次佈置班級的負責人,她在幾張紙上畫了小花、果子、小樹,貼在“繪畫天地”裏;她爲同學們的美文裱了框,增了色彩,爲作文的外表增添了美感。她把張張作文紙“歪歪斜斜”地貼在“習作園”內,凌亂之中透着絲絲點點的整齊……當然,他最拿手的紙工也是少不了的。安小可在千紙鶴的翅膀上粘上膠,貼在“紙工園”裏,她還貼上了充氣兔子,奔跑的狐狸和睡懶覺的小豬等等生動可愛的小動物們。安小可的努力,讓我們班在這次評選中獲得了二等獎。

安小可有着出衆的美術才能,是我們班的美術課代表,而且成績也不錯,在班級中人緣很好,她的手工爲我們帶來了快樂,爲繁瑣的學習生活增添了樂趣。"

手工作文 篇2

朱必睿是我們班上的調皮大王。雖然他在課上講話,調皮,但是他有一個大絕活,就是做橡皮泥。

今天,朱必睿來到了少年宮親手給我們做了憤怒的小鳥中其中是兩隻小鳥:藍冰鳥”和“紅火鳥”。

他先拿出一塊藍色的橡皮泥,做成圓形當身體,再分別拿出兩塊黑色和藍色的橡皮泥,用黑色的當作尾巴,藍色的當作頭上的毛髮。他首先拿出黑色的橡皮泥搓成兩個細細的長條,拿出其中一個長條在尾巴部捲起一點,再把另一根放在中間,這樣就做好了尾巴,看着他把做好的尾巴粘在了身體上。頭髮是先把藍色橡皮泥搓成三根長條,但是不能太細,三根長條的尾部要全貼在一起,在粘到身體上。鼻子是用一小塊黃色橡皮泥做的,先把黃色橡皮泥搓成三角形粘在身體上,在用筆點兩個孔就做好了鼻子。在拿出一塊白色和黑色的橡皮泥做眼睛,把白色、黑色兩塊橡皮泥做成圓形,再壓一下,把黑白色橡皮泥分成兩半,再把黑色貼在白色的橡皮泥上,最後粘在身體上,這樣,小鳥就做好了。這時,教室裏響起陣陣的掌聲。

看着兩個眼睛炯炯有神的.小鳥,我心中特別羨慕他的才藝。

這就我們班的手工大王朱必睿。

手工作文 篇3

過去鄉下人家的鞋子都靠手工做,家家都有一本鞋樣薄,記得我家的那本就又厚又大,其中夾着全家大人小孩的單棉鞋鞋樣。鞋樣有兩種,一種鞋底樣,一種鞋幫樣。做鞋大致可分爲以下幾道工序:即納鞋底、做鞋幫、上鞋子。做棉鞋工序較複雜,不作詳述,只說做單鞋。

納鞋底。納鞋底所需材料是蒲包爿、碎布、新布、花大線。根據所做鞋的尺寸大小,找出合適的底樣,再將底樣用筆覆在牛皮紙或硬板紙上,然後將其剪下,縫在蒲包爿上,再按底樣大小剪下,將剪好的底樣用新布包邊縫好。底樣用新布做面,只做一面,另一面上鋪碎布料,叫“襯鞋底”,鞋底的厚度由自己掌握,薄了不結實,太厚了無法納。鞋底襯好後,再用一塊完整的新布貼面,再沿鞋底邊緣縫好剪齊,鞋底襯好後就開始納鞋底。做鞋一般在農閒時,會做鞋的村婦們一有空就納鞋底,串門講老空也都手裏拿着鞋底。納鞋底可真不容易,千針萬線,納一針都並非輕而易舉,先將鋼針戳進鞋底,再用頂針使勁一頂,然後拔出鋼針,抽緊花大線後,再納第二針。納幾針後當針尖發澀時,常見婦女們將針尖在額頭上篦幾下,據說是磨磨針尖,其實是人的額頭上能分泌一種油脂,針尖篦幾下沾點油脂就能光滑些,納鞋底能省點勁。

做鞋幫。做鞋幫所需的材料是:鞋裏、鞋面、硬襯、沿條。做鞋幫要用硬襯,所以先要做硬襯。根據所需硬襯的多少,打好漿糊,找一些整塊的廢舊布料,將布料放入漿糊盆裏,讓布吃透漿糊,然後將布料貼在一塊木板上,先貼一層,再貼二層,一般要貼三四層,全部貼好曬乾後,將其揭下即成硬襯。根據所做鞋幫的式樣與大小,找出合適的鞋幫樣,用筆將其覆在另一張紙上,剪下貼在硬襯上,再按樣剪硬襯,,將剪下的鞋幫樣做上鞋面鞋裏,再用黑布作沿條將鞋口沿好,叫沿鞋口。鞋子分單鞋和棉鞋,單鞋的式樣又分圓口、方口、搭攀,、牛筋等。棉鞋式樣有老式的蚌殼形和新式的結帶形,還有幼兒的老虎頭棉鞋和老太太的繡花棉鞋等。

上鞋子。鞋底鞋幫都做好後,最後一道工序是上鞋子。上鞋子一般都到皮匠店裏去,但也有自己上的,上好後用木楦楦上一兩天就可穿了。記得在過去,我家的鞋子都由我大姐做,大姐生在舊社會,因無錢上學而成了文盲,但大姐心靈手巧,單鞋面鞋都會做。每當農閒時,她就忙忙碌碌地爲全家老小做鞋子,大姐做的鞋式樣好又合腳耐穿,村婦們還經常向她討教做鞋的經驗呢。大姐還會上鞋子,我家的鞋都由大姐做大姐上。上鞋子的方法大致是這樣的,將鞋幫翻過來反上,上鞋子要用結實的麻線,否則穿不久就會裂口。上鞋子的主要工具是手鑽與木楦,手鑽頭略呈扁形帶孔,將麻線一頭穿進孔內,然後用手鑽使勁鑽透鞋底鞋幫,拉緊麻線,再鑽第二針,如此這般,鞋子上好後,再用力扳到打彎翻過鞋幫,將楦頭塞進鞋內撐緊,過一二日定型後拿出木楦,一雙新鞋子就做好了。

做鞋確實不容易,如今無論在鄉下還是在城裏,如何做鞋已鮮爲人知了。現代人都買鞋穿,大人小孩都穿皮鞋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高檔鞋,很少有人穿布鞋了。如今的姑娘和媳婦們,會做鞋的恐怕已爲數不多了,自己動手做鞋,已成塵封的故事。

手工作文 篇4

“五一”勞動節這天,我參加了《湘潭晚報》小記者俱樂部組織的手工風鈴DIY活動。

下午兩點,我來到了易俗河的碧桂園鳳凰廣場。剛剛走進大廳,只見裏面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歌聲、笑聲、說話聲,混成一片,好像屋頂都要被掀開了一樣。在報社老師的引導下,我在簽到處簽了到,領取了做風鈴的材料,有序地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準備開始做風鈴。

我打開包裝盒,只見裏面有一個漂亮的小房子,四根鋥亮的小鋼管,一根紅絲帶,幾顆小螺絲。我先把四顆小螺絲擰在小房子的底部。小房子的底部是一塊硬木板,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螺絲擰上去,每一顆螺絲都要留一點頭,到時風鈴的絲帶好固定在螺絲的頭上。

接下來要用絲帶把四根鋼管穿起來。我把線從鋼管一邊的小孔穿進去,再從鋼管另一邊的小孔中拉出來。有的鋼管孔特別小,線根本無法穿過去,我就用螺絲刀在小孔上使勁地鑽,把孔鑽大了,再把線穿進孔中。絲線就像小寶寶一樣調皮,穿進孔中會沿着孔壁往上往下滑走。我只好耐着性子重新一次一次地穿,一根管子有時要三四次才能穿好。我深深體會到,有些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也需要細心加耐心才能做好。

經過我的一番辛苦努力,一個漂亮的風鈴終於做好了。風鈴的上面是一座小巧玲瓏的藍色房子,下面懸着四根小小的鋼管,輕輕一搖,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好像黃鶯在林中啼鳴,又像溪水在山澗發出的叮叮咚咚聲,好聽極了。我高興地舉起風鈴,要奶奶幫我拍下了這令人興奮的一刻。

手工作文 篇5

我跟一個小姐姐學做手工——編中國結,首先拿一根比較長的紫色手工繩子,兩頭對齊,雙繩子編,編的時候要用鑷子夾住繩子穿來穿去,編一下拽一下繩子,繼續編……啊,一箇中國結就編好了,繩子越長編的中國結就越大。我看着自己做的手工怎麼這麼高興!

標籤:五篇 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