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論文

其他4.37K

漢語,即漢民族共同語,是世界主要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屬漢藏語系,是這個語系裏最主要的語言。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論文 ,歡迎閱讀。

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論文

【摘 要】漢語言文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是最爲古老的語言文字之一。記載了中國3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爲中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漢語言的傳承離不開漢文字的記錄;漢文字的推廣離不開漢語言的溝通。兩者可謂並肩作戰,相互依存,進而形成現在的漢語言文字學。中國文學是源起於漢語言文字學的,是漢語言文字的藝術表達。

【關鍵詞】漢語言;中國文學;影響

一、前言

漢語言文字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語言和文字。它獨特的音、形及拼法使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漢語言文字也從某個角度上詮釋着中國。而換個角度來看,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造就了漢語言文字,同時其自身的文學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呼應,已經形成了難以分割的整體。

二、漢語言文字的特點

每個國家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而每個國家也有着各自的文字,就中國的漢語言文字來看,包括了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漢語的語音特點以“音節”爲語言單位。漢字是音節文字,從形式上可以劃分的最小語言單位是音節,所以一個漢字也就是一個音節。漢語音節由聲、韻、調組成,結構簡潔整齊,且一字一音,一音多詞,單音詞豐富,易於進行音與義的自如組合;第二,漢語詞彙豐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單音節語素活動能力強。漢字是代表語素的,絕大多數漢字都和語素相對應,漢字起着標記和區別語素的作用。看到一個漢字,人們就會聯想到它的意義。又因單音成義、一音多詞的特點,形成了漢語語音聯想的橫無際涯、五彩繽紛;第三,漢語的書寫符號。漢字是表意文字,漢字與表音文字不同,它屬於表意文字體系,而漢字也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表意文字之一,這一點從其結構就能夠看出來,比如說包括了形聲、象形、會意、假借等等,都是根據文字的大意來加以使用、創作的。

三、漢語言文字的發展

在我國的漢語詩歌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漢語詩歌採用比較普遍的,通常都是四言體、五言體和七言體,等等,並且,在這其中,還穿插了一些文體形式,如四六文體的駢文,以及那些可以配以音樂的宋詞元曲,這些文體形式的出現,與漢語言文字都有莫大的關係。漢語,是從單音節逐步發展起來的。在文字發展的進程中,很多文字都是有一個音一個詞的。這樣,使得文字的發展形式非常的豐富。再後來,很多的雙音節詞也由單音節的詞衍化出來,並且在衍化的過程中,這些詞語出現了很多新的含義,而且還帶有音樂的效果。在漢語言文字的遣詞造句的過程中,中國古人往往採取對仗的方式,這樣,不僅僅是使得語句的形式非常的工整,與此同時,詩句讀起來也朗朗上口,體現出漢語言文字的對稱美和形態美。在這樣的語言文學中,漢語言文學顯得非常有藝術氣息,漢語言的這種形象的氣質也感染者中國的大量的詩歌,使得這些詩歌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着漢語言書法的內涵。如今,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家家戶戶門口的對聯,這些對聯的書寫,不僅僅是工整,而且讀起來也朗朗上口,這是傳承中國文化所留下來的風俗,並且這種文化的沿襲將一直流傳下去,成爲中國最有特色的一種文化形式。

四、漢語言文字和中國文學的關係

漢語言文字和中國文學的關係就如人與國的關係。人的存在纔會有國的發展;國的進步才能使人有更高的追求。用漢語言文字書寫美好文章,美好文章組成中國文學。有了漢語言和漢文字,中國文學纔有了存在的基礎。因此,這兩者的關係與其它辯證關係一樣,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共同進步。

五、中國文學的風格

1.漢字的直觀性和表意性寓意了深刻的意象性。漢字主要起源於原始圖畫,圖畫的形象性的特點是使人們可以直觀或感受到所畫事物“體”的質感,古代書法家的潛意識深處是將漢字的筆畫當作某種客觀事物來看待的。中國傳統上的“六書”之“象形字”,是漢字的先行者,構成了漢字的基礎。漢語言文字具有表意性,由其作爲載體而組成的文學作品則具有模糊性。正是這種模糊性,人們在欣賞之時,懷着各自的情感和想象去感受漢語言文字那美麗迷人而又神祕莫測的魅力。

2.以詞彙手段表示語法,簡潔與紛繁交織,顯性與隱性並舉。漢字的立體性特點決定了漢字具有容量大、信息多、內涵豐富的科學價值。漢字的這個特點也是中國語言文字(尤其是文言)無形態變化、無時態變化、無冠詞的最根本性的決定原因,進而使中國語言文字比印歐語言“更易於打破邏輯和語法的束縛,從而也就更易於張大語詞的多義性、表達的隱喻性、意義的增生性,以及理解和闡釋的多重可能性。”

六、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1.漢語言文字的與衆不同使得中國文學具有獨特性。漢語言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文字之一。而中國文學歷史悠久、豐富多彩,也是中國文化中最有活力、最輝煌燦爛的一部分。正是由於漢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使中國文學成爲藝術奇葩。漢語言文字無論是在讀音、拼寫還是在組成上,與其它任何語言完全不同,使得這些文字組成的中國文學在讀音時顯得鏗鏘有力,情文並茂,言簡意賅。

2.漢語言詞彙使中國文學得以昇華。漢語言和漢文字在經歷了人類歷史至今,形成了很多言簡意賅的詞彙,使得中國文學的內容精練而豐富。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對詞義的研究,注意形式與意義的結合,探求新的詞義分析方法。這方面最突出的是義素分析法被應用到對漢語詞義的分析和描寫。賈彥德、符淮清、劉叔新等先生做出了突出貢獻。由此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字形成的詞彙的意義對中國文學來說相當深遠。各學者相繼對其進行研究,分析,創新,促進了漢語言文字的詞彙表達,也爲中國文學的進步開闢了更新的漢語言詞彙。

3.漢語言文字學使得中國文學的領域不斷擴大。西方語言學在中國語言學走向科學的過程中,曾經起到很大的作用。現在我們使用的結構分析和描寫方法等,都來自西方。漢語言文字學的`研究,使得中國文學的領域突破了國界的限制,其表達方法借鑑了國外文學的精闢之處。這些方法的運用,爲漢語言文字在中國文學的發展上注入了新的血液。漢語言文字學的發展藉助於西方語言學的力量,爲中國文學向更深遠的方向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4.漢語言文字的意境創造了中國文學的想象空間。漢語言的演變經歷了數千年歲月的風霜,使得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漢語言所抒發的意境可以給人不同的想象空間,記錄了漢語言的美妙,形成了詩,辭、賦、詞、曲、小說等等,進而形成了中國文學。在這些作品中有很多意會的美妙描寫,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此句描寫了多年生野草的繁衍生息,到了草葉枯黃的季節,一把火將燒盡,也只是將地表部分燒完,地下根系則完好無損,再年春天來臨,又會發出嫩綠小芽,蘊含了豐富的人生道理。再如“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更爲美妙,將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給人以遐想。可見,漢語言文字以其獨一無二的形式呈現了中國文學的藝術魅力。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漢語言文字的發展是中國文學漫長、輝煌的重要發展歷史,因爲文字是文學的基礎,更是文學得以成功的關鍵前提、重要基礎,由此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字不僅僅只是一片盛開異卉奇葩的藝術苑囿、一座語言文字砌成的美麗宮殿,更是搏動着一個偉大民族豐富而深邃的靈魂。

【參考文獻】

[1]閆順玲,侯琰婕.淺析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J].甘肅高師學報,2010(04).

[2]季羨林.季羨林談讀書治學[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3]蔣冀騁.三十年來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