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三峽》評課稿3篇(經典)

其他2.05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那要怎麼寫好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峽》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峽》評課稿3篇(經典)

《三峽》評課稿1

12月11日下午,我到xx中學聽了兩堂課,屬於同題異構研討課,課題是酈道元寫的《三峽》,收穫頗豐。

第一堂課是xx學校姚xx上的,姚老師年輕漂亮,文學素養高,儼然像個舞臺演員,說話輕聲細語,溫婉柔情,學生上她的課一定是如坐春風,感染力極強。整體課教學設計大膽取捨教材,有詳有略,以文學鑑賞爲主要教學內容,不時融入一些文學欣賞諸如“優美”、“偉大”之類的美學詞彙,讓好生受益匪淺。不足之處在於,課件製作太隨意,問題設計幾乎沒有,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面太小,只是偶爾一兩個發言。那些中下水平的學生整堂課可能不知所云,有些文學欣賞的教學內容實在深奧。這樣的教法,要是讓孩子去參加考試,成績一定不理想。在我看來,教學設計要考慮學情和考試要求。姚老師還很年輕,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要悟出教書不全等於讀書,還需要長期的歷練

第二堂課是xx中學鄭xx老師上的,整堂課內容豐富,思路清楚,重點突出,難點突破。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考察,鄭老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經驗、教學功底都是一流的,表現在備課時四處查找與“三峽”相關的文章諸如餘秋雨的《三峽》、劉白羽的《長江三日》,拿來與學生分享並跟酈道元的《三峽》比較、媲美,表現在用文學欣賞性質的線索貫穿教學全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很注意提醒學生及時做好筆記以積累有用的知識,這有益於學生提高語文素養,並能考出高分。佈置作業時要求學生閱讀餘秋雨和劉白羽的文章,感覺她的課渾然一體,像是在寫一篇文章,無懈可擊。

我爲什麼說鄭xx老師上課像寫作呢?

首先老師上課的思路早已胸有成竹。導入新課後,老師從朗讀入手,第一步從“韻之《三峽》”開始,提示孩子古文朗讀的重要性,即要讀出《三峽》的意蘊。從文章的四字短句到對偶句和四字句,無不貫穿關於停頓方面的提醒。第二步板書爲“意之《三峽》”,提醒學生文字例外的絕妙意境在哪裏,從實境到虛境,再到心境。第三步是“情之《三峽》”,重點放在理解作者對三峽描寫中流露出來的感情。這三步曲本身切合文學欣賞的客觀規律,同時也能喚起孩子的審美體驗的興趣。從這看出鄭老師的文學理論功底之深厚,值得同行們效仿。這三個教學環節由淺如深,一環扣一環,步步深入,符合學生認識活動的客觀規律。第四步是“夢迴《三峽》”,將學生的思路拉回到總結全文旨意、總結這堂課的教學重點上來。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重視與課文內容相關內容的聯繫,重視孩子知識視野的拓展與延伸,這樣,他們不僅學到課內知識,也瞭解了三峽領域的的更多知識,如此融會貫通,能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對幫助孩子寫好作文起到引領的作用。一節課下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具體而頻繁,於是,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都受到實踐性很強的訓練,情感、態度到價值觀也地到一定程度的薰陶,是很值得聽課老師們點讚的優秀課啊!

第三、老師態度親和,穿着樸實大方,師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餓,心理距離很小,加上教學語言簡潔且講解到位,並用手勢輔助並敦促學生,在各個層面能給學生做好示範,足以大面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課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對文章情感的理解上,老師能跟劉白羽和餘秋雨寫三峽的情感進行比較,然後才告訴孩子說:酈道元寫《三峽》,是根據前人的文章寫成的,他壓根兒就沒到過三峽,這讓學生恍然大悟,原來讀懂一篇文章,一定要“知人論世而讀文”,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讀懂了本文的感情,也學到了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知識。

對文學欣賞能力相對稚嫩的國中生來說,老師創設如此美妙的課堂氛圍是恰到好處的。這些孩子真是幸福,期末要取得優秀的語文成績,絕對沒問題!

《三峽》評課稿2

今天聆聽《三峽》。厲老師基本功好,字正腔圓,上課從容,對教材總有自己獨到的處理,常令人耳目一新。

厲益老師試圖以朗讀指導爲突破口,通過聽讀、自讀、小組讀、朗讀設計、朗讀比賽,以朗讀爲主線,在朗讀中理解字詞、內容、情感。這是本課的創意與亮色,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實力。如果朗讀指導得當,充分激發參與朗讀設計的熱情,通過朗讀比賽把本節課推向高潮;朗讀與理解緊密結合,在朗讀中理解字詞、內容、情感;這無疑是一節好課。

可能是時間倉促,學生參與的.熱情與激情沒有充分激發,在朗讀設計這一環節遇到了很大障礙,花了不少時間,也沒有見到朗讀指導的實效。再加上作爲文言文即要落實字詞又要理解內容還要朗讀指導,內容多,任務重,厲益老師沒有做好相應的取捨。

本人認爲厲益老師不妨大膽些,把正音和解釋融入到朗讀指導中,大膽取捨,不使環節繁多,以朗讀爲主線,推陳出新,使本課中心突出。另外,學生朗讀設計難度不小,在學生一時難以領會時,教師應有充分準備,不妨示範設計一段。

《三峽》評課稿3

酈道元的《三峽》這篇散文,富有詩情畫意,佈局自然,思路清晰,搖曳多姿,融情於景,的確是一篇美文。封瀟老師就以“美”爲切入點,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悟,悟中學。老師通過引導,學生讀得多,說得多,老師適當的點撥,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得到美的體驗和情感的薰陶。封瀟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這些亮點:

一、反覆朗讀,感受美景

在“誦讀課文,感受美景”這個授課環節,教師授以“誦讀方法”指導,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語氣和感情。通過學生聽教師範讀,學生展示朗讀,教師引導再讀、全班齊讀的形式,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爲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構思精巧

教師課堂教學設計共四部分,識文、尋景、繪景、寫作收穫,教師課堂上注重引導學生賞析和品味。

三、品味語言,賞析美景

“尋景”是本課教學的一個亮點,教師請學生從文章中尋找三峽的美景,由“峽”字引入,“峽”即兩山夾水,奇妙引導學生明確文章的美景即山和水,然後利用“我從文中的....話看到了........景的句式,讓學生暢所欲言,尋找美景,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抓住句中關鍵詞分析山水特點,指導學生朗讀,並解決重點字詞的意思,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突出“對話式”的教學特色。

教學建議:

1、根據學情,合作交流,理解文意這一環節不可忽視。七年級學生應學會利用工具書和課下注釋,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圈點批註,補充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在班內提出,然後學生討論解決,教師適當點撥,同時引導學生劃出本課的'重點字、句,學生讀懂了文言文,理解了基本內容,才能進行分析文章內容。可是公開課上由於時間的問題,如何處理還字詞和文意的理解還真是有些困惑!

2、在品味語言,賞析美景,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風景、語言三個方面來追蹤“美點”,重點探究三方面的問題:

(1)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寫山抓住了什麼特徵,用什麼方法來寫。

(2)寫水時怎樣安排四個季節的順序,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安排順序?

(3)寫三峽四季景色中有許多精彩的詞語,你能找出這些具體的詞語,以此來賞析各個季節的美景嗎?學生通過這個環節對本節課的學習有系統、完整、深刻的印象。並且體會到作者在本文的多種寫作技巧,更接近了語文學習的最高境界:鑑賞和審美。

3、在初讀課文的環節中,學生對同學的朗讀進行了評價,因爲是初讀,所以更應該側重於對字音、斷句、節奏的把握方面。而在聽了教師範讀以後,可以側重於對情感的指導。所以教師的配樂範讀這一環節是不是應該放在理解文意之後,或者放在“品味語言、賞析美景”之後。這樣以來學生的朗讀才能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

標籤:評課 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