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彙編14篇

其他4.68K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怎樣寫評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彙編14篇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1

聽了馬老師執教的“小小的船”這節課,感覺整個課堂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課堂紮實而有語文味。她的課堂有這樣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

一、教學環節

(一)教學環節清晰乾淨

馬老師課堂的教學環節,還能清晰的記得是四個大版塊:導課;讀好課文;識字;鞏固總結

(二)每個環節落實、適合低段教學

我們來看這樣幾個片段:。

片段一:讀課題

知道孩子讀課題時,先範讀,再齊讀緊接着問:“誰能讀出是什麼樣的船?”“小小的什麼?”無形中鍛鍊孩子的朗讀能力。

片段二:對識字的處理。

先學,打開書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課後的生字在課文中圈出來,想想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逐個講解識字方法,運用加一加,猜字謎,拼音拼讀,根據字形遍兒歌記憶。“一橫下面一間房,兩個小人裏面藏”“人字進門就是閃”學生學得有興趣也記得牢。

片段三:自由讀

讓全體孩子起立,看着黑板自由讀,讀完以後坐下。這樣的方式有效有趣,很好的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讓孩子消除了課堂久坐的疲勞。

二、組織教學能力高超

從馬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短短的兩月時間裏,她的組織教學是紮紮實實地在抓,她的課堂上沒有“1、2、3請坐端”這些我們經常用的公式化的口語,她的每次組織都是很自然很貼切,滲透到了教學的每個細節裏,例如:會聽的孩子最會學習……

三、注重習慣的培養

例如坐姿,回答問題:說話、回答問題要讓所有的同學都聽得見;會聽的孩子比會說的孩子要厲害的多。

四。建議:

課文讀還沒到位。讀的訓練層次還沒出來,讀的形式還不夠,讀的時間還不夠。讀的效果沒達到。在一些環節處理上速度太慢。

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評課稿範文(精選15篇)10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的兒童詩。詩歌將彎彎的月兒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聯繫起來,描繪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圖。課文插圖畫了一個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着天空中的星星說些什麼,兩顆星星正對着她微笑,充滿想象和童趣。

本節課,我制定的學習目標主要是:認識“的、船”等10個生字和門字框一個偏旁;正確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圖景;理解並會運用疊詞。圍繞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我對這節課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首先,我認爲這節課是比較成功的。

爲了達到識字的目標,我將這個環節設置爲“送生字寶寶回家”,黑板上板書的課文空出需要識記的生字,然後找學生將打亂順序的字卡送入到正確的位置。這樣,孩子的興趣很好地得到了激發,識字不再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

這節課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突破重難點。本課的一大重點是如何瞭解疊詞並學會正確的使用,但是一年級的孩子以前並沒有接觸過疊詞,機械化的定義說明並不符合孩子的認知。因此我將“小的船”和“小小的船”,“彎的月兒”和“彎彎的月兒”進行對比,讓孩子在自讀中感受,這樣他們就容易體會出疊詞的形象感和韻律。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是課文朗讀不夠深入,朗讀能力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語文教學中,“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學生只有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但是低年級孩子並沒有掌握良好的讀書方法,因此如何引導學生讀,變得非常重要。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對讀課文環節的設置非常單一,只有齊讀,自讀,個人讀,引導讀只機械地給學生們劃分了停頓和重音。其實,我可以創設讀的情境,還可以多變換朗讀形式,不僅可以有範讀、自由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閉着眼睛想像讀等等。

二是忽略了語文課堂的人文性。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是想象詩歌描繪的圖景,感受夜空的美麗。但是,這節課本該讓學生圍繞“如果你是這個小女孩,你坐在月亮上,你想說些什麼呢?”這個問題,展開想象,去感受夜空的魅力,卻沒有涉及。

第三點是缺乏語文與生活的連接。這首詩歌其實是極富生活情趣的。但是,我的課堂上卻沒有讓文本走入生活。特別是在學習疊詞的時候,完全可以讓孩子觀察教室裏的一切,然後再用相應的疊詞去修飾。而我直接出示一些事物去讓孩子去選擇既定的疊詞,這樣豈不是抹殺了孩子親眼去發現的權利?

最後是課堂的生成性方面,我的應對稍顯笨拙。這節課有一個出乎意料的點,就是在感受“彎彎的月亮”和“彎的月亮”時,有一個孩子回答說他更喜歡“彎的月亮”這種說法,理由竟是因爲他喜歡藍色的卡紙(我把“彎的月亮”寫在藍色的卡紙上,“彎彎的月亮”寫在綠色的卡紙上)。而當時,我只能“目瞪口呆”,因此只能快速搪塞過去。這也讓我深刻的認識到,備課並不僅要備教材,更應該備學生,關注到課堂的生成性,並重視這些“生成”的“意外”,這樣課堂纔是“活”的課堂,而不是死板的通教案的課堂。

總之,這次《小小的船》的教學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得到了很多老師的指導,而且整節課體現出來的不足更激發我的鬥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越走越踏實!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2

(一)注重閱讀實踐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所以在教學中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創設自然情境,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誦讀。學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還學生以情,還語文教學以情。

(二)體現人文性

本課教學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定位在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語文學習極具個性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在本課教學中,學生主體充分參與,教師適度引導,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髮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個性、激活創造力的需要。

(三)延伸發展,啓發想象。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裏提到: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潛能開發,首先要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知識,推動着社會的進步,成爲知識進化的源泉。”教者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創設情境,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見什麼”的說話訓練中,學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瀉千里。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四)課內外結合,學科間融合。

本課教學注重跨學科的學習,設計了聽音樂,背唱《小小的船》歌曲,創作想像畫等活動,使語文課與藝術課交叉、滲透、整合,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同時還注重課內外結合,學生把自己在課內看到的、讀到的、說到的、想到的有關太空的景,在課外畫下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3

一是紮實的字詞學習;

在字詞版塊的學習中,劉老師的引導紮實而且有效。在對字詞展開學習之前,老師以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激發起了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紛紛被這神奇的月兒迷戀住了,爲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着字詞的出現,老師在本環節的引領中又把握住了幾個難點,從讀音中進行區分,比較“翹舌音、三拼音、後鼻音”,使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對生字詞的朗讀也是層層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難,並且重點指導好輕聲的朗讀技巧。

二是語言親切、細膩、感染力強,娓娓動聽。

對於老師,特別是低年級的語文老師,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濃淡,而且決定了課堂效果的成敗。劉新華老師的語言感染了她的學生,因爲她的語言親切、柔和、自然。在教學中,她充分肯定了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每一點改進,不失時機,不吝美詞去讚美她的學生,如:“你真聰明”,“你真讓老師喜歡”因爲有了老師的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這給我的感覺好象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與學生友好地交流,整堂課的學習效果相當的好。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4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體現了一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駛過星羣,看望星星的喜悅心情。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於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聽了一年級四位語文老師的課,他們一個個上的都很出色。下面就一一說說吧:陳愛華老師整個課堂基本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課堂紮實而有語文味。她的課堂本課有幾個亮點:

1.教學環節清晰乾淨

陳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注意到了這點的,而且在她的每個環節的處理和過度上,目的明確,環節和環節的過度是非常自然的。

2.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陳老師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創設情境,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見什麼”的說話訓練中,學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瀉千里。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當然我也有幾點建議:

1.課文讀還沒到位。讀的訓練層次還沒出來,讀的形式還不夠,讀的時間還不夠。讀的效果沒達到。

2.教師的語言還需要錘鍊。一個是語速還可加快,一個是語調的高低。

張華玲老師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

(一)注重閱讀實踐

在本課教學中,李老師創設自然情境,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誦讀。學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還學生以情,還語文教學以情。

(二)課內外結合,學科間融合。

本次教學老師還注重跨學科的學習,設計了聽音樂,背唱《小小的船》歌曲,使語文課與藝術課交叉、滲透、整合,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同時還注重課內外結合,學生把自己在課內看到的、讀到的、說到的、想到的有關太空的景,在課外畫下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劉新華老師在執教本課時,把握了以下幾個重點:

一是紮實的字詞學習;在字詞版塊的學習中,劉老師的引導紮實而且有效。在對字詞展開學習之前,老師以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激發起了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紛紛被這神奇的月兒迷戀住了,爲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着字詞的出現,老師在本環節的引領中又把握住了幾個難點,從讀音中進行區分,比較“翹舌音、三拼音、後鼻音”,使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對生字詞的朗讀也是層層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難,並且重點指導好輕聲的朗讀技巧。

二語言親切、細膩、感染力強,娓娓動聽。

對於老師,特別是低年級的語文老師,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濃淡,而且決定了課堂效果的成敗。劉新華老師的語言感染了她的學生,因爲她的語言親切、柔和、自然。在教學中,她充分肯定了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每一點改進,不失時機,不吝美詞去讚美她的學生,如:“你真聰明”,“你真讓老師喜歡”??因爲有了老師的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這給我的感覺好象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與學生友好地交流,整堂課的學習效果相當的好。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5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一首兒童詩歌。本課計劃兩課時完成,龍老師上的是第一課時。下面我就龍老師的這節課說幾點自己的看法。有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龍老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了比較紮實的知識功底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如:老師對教材的重難點把握較好,具有一定的親和力

2、對本次活動非常重視。課前鑽研教材、查閱資料、瞭解學生、認真備課。

3、識字教學中能循序漸進,有層次感,教學思路清晰。如:教學生字時由聽(看)——勾畫——讀——問——考(互助)——檢查——識記——檢查。這樣的設計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

(1)看聽思結合法

(2)符號標註法

(3)拼音識記法

(4)同桌互助法

(5)觀察法

(6)想象法

(7)讀思結合法。

如:在教學中龍老師讓學生帶着問題“是什麼樣的月兒”“船兒是什麼樣的”“我看到了什麼”到詩歌中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同時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你還看到了什麼?”通過邊讀邊思考,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養成了良好的思考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5、能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有針對地設計教學方法,合理使用教學媒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確保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如:教學中用了生字卡片、課件、音樂視頻等

6、這節課龍老師能採用多種形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

(1)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2)教學時能面向全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3)正確的評價,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7、能將學生行爲習慣的培養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做到了既教書又育人。如:

(1)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要求學生既要坐姿端正又要舉手規範

(2)學會幫助別人和求助別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課堂學習效果的檢查還可以更全面更細緻

2、問題的設計還有待進一步的優化。如:教學設計中的第二個環節的目的是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而提的問題卻是這到底是一艘什麼樣的船呢?這與本環節教學的教學任務無必然聯繫。可這樣提問:同學們聽讀課文後能把自己不

認識的生字找出來嗎?

3、學生讀還得加強,讀的層次還沒讀出來,讀的形式還欠一些,讀的時間還不夠,讀的效果還不完美。

4、組織教學的經驗還需要多積累.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作爲龍黎老師的共同學習人、指導教師,我願與龍黎老師一道,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指導水平,爲年輕教師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有效建議,與他們共同成長。

一是多深入年輕教師課堂聽課,瞭解他們的真實需求,提高學習指導的針對性。

二是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全面熟悉瞭解新課標,豐富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三是重視教育教學經驗積累,關注教學焦點問題,提高解決教學難點問題的能力。

總之,我會珍惜每一次參加活動的機會,虛心學習。相信龍黎老師也會和我一樣,通過活動的鍛鍊不斷完善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6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兒歌,它語言親切,意境恬靜,畫面優美。一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而魏洪君老師執教的《小小的船》充滿美感,讓學生整節課寓意未盡。課堂中,豐富多彩的課件讓人目不暇接,精美的畫面與優美的音樂完美的結合,充滿了童真、童趣。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學得興致勃勃。總的來看,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借鑑:

①興趣課堂,爲教學推波助瀾。教學中以動畫片的方式打開話題,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然後讓學生觀察光頭強的家,發現了門上的人物,從而引出作者與本課的課題。既簡單明瞭,又富有童趣。識字部分又設計了貼星星與摘星星的遊戲,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把枯燥的識字演變的像一次比賽,你爭我搶般完成了任務。

②注重方法,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石。在識字部分,通過課件動態的演示與學生介紹相結合,彰顯出了中華漢字的文化底蘊。同時,多種方法識字教學,讓學生在不斷的努力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與信心,在教書之餘不忘育人。

③想象訓練,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本課中安排了用“像”說話的發散思維訓練,讓孩子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在朗讀課文中又加入了想象讀與表演讀,課堂一下子活了起來。

④讀思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可見,語文教學中,讀與思應齊頭並進,二者不可偏廢。在《小小的船》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帶着問題不同的要求去讀,如初讀時要藉助拼音讀準字間,再讀時要把課文讀通順,聽範讀時要注意停頓,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讓每一次讀都有新收穫,在不斷的訓練中自然形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

⑤設計緊湊,過渡自然。用一個大冒險的遊戲,把一堂課連到一起,首尾呼應,結束時更是留下問題,引起下節課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在引導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爲以後學習打下基礎。可謂是潤物細無聲。

有遺憾的課堂纔是完美的課堂,纔有再反思的空間,我覺得這節課中還有有待商榷之處:識字教學時間佔用較多,影響整體課堂學習效果;課堂中要關注所有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學生,在教學中引導回課堂學習中來;寫字教學也可以隨文進行。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7

一、拼音與生字的教學處理,富有創意。

一般的教學,都是先認讀拼音,再認讀生字就完了。可李老師在認讀音節和生字後,反過來讓學生由生字去拼讀音節,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音節,也認讀了生字,收到了雙重效果。

二、指導寫生字的方法,巧妙實用。

在教學生如何定生字時,她巧妙地利用“房間”與“田字格”的相似處,生字的每一個筆畫都應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佔用其它空間,使學生養成了一個正確的書寫姿勢與方法,同時又領悟了做人的道理與寫字也有相似處,要腳踏實地。

這堂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個別學生的調皮,李老師可能沒有注意到,她沒有及時地制止,因此課堂有些亂;表揚學生一體化,缺乏針對性,有些學生回答的問題有些偏差,也說“你真聰明”,這不太妥當。雖說一年級的學生更需要表揚,但及時糾正他們的不足也很重要;又如生字教學與文章的銜接有些地方稍牽強了些,不夠緊湊。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8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七課。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體現了一個孩子把新月看做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穿過星羣,看望星星的喜悅心情。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在誦讀中陶冶兒童感受語言美的情操。

聽了我們一年級三位語文老師的課,感覺她們都上的很出色,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下面就來一一的說一說。張瓊芮老師整個課堂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秉着“生本”課堂的理念,本節課上的紮實而有語文味。她的課堂有以下幾個亮點:

1、教學環節清晰乾淨。

張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在每個環節的處理和過度上,目標明確,環節和環節的過渡都很自然。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張老師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創設情境,準備了“藍天”、“月亮”、“星星”等素材,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在“彎彎的月亮像什麼?”“閃閃的星星像什麼?”“藍藍的天空像什麼?”的說話訓練中,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創新精神,提高了創新能力。

3、使用兒童化語言進行教學。

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年紀比較小,教師使用兒童化語言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孩子產生傾聽的願望。孩子願意聽,並且聽得進去,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4.拼音與生字的教學處理富有創意。

一般的教學,都是先認讀拼音,再認讀生字。可是張老師在認讀拼音和生字後,又反過來讓學生由生字去反推拼音,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拼音,也認讀了生字,收到了雙重效果。

當然,對於這節課,我們也有幾點建議:

1.多音字的認讀環節被教師忽略了,這樣學生心中可能會存疑,造成錯讀情況的發生。

2.課文讀的還不夠到位,讀的時間還有所欠缺,讀的效果也有待加強。

3.生字小老師不夠靈活,可能還是經歷太少,仍需加強訓練。

孔燕茹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根據張瓊芮老師課堂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做了有效的改善和補充,她的課堂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學習:

1.注重閱讀實踐。

在本課教學中,孔老師創設自然情境,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誦讀。學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得薰陶和情感的昇華,還學生以情,還語文教學以情。

2.課內外結合,學科間融合。

本次教學,孔老師還注重跨學科的學習,設計了放鬆環節,讓幼兒齊唱《小星星》歌曲,並在課堂結束時播放《小小的船》歌曲,使語文課與藝術課交叉、滲透,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

3.對多音字的識記和對偏旁部首的認識。

在認讀生字環節中,能及時的講解多音字以及本課需要掌握的偏旁部首,有效利用了課堂時間,使學習內容更加完整、細緻。

4.用遊戲學生字,學生更有興趣。

孔老師用做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學習生字,這讓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激趣是教學極其重要的手段,讓生字的學習有了良好的開端,學生們能積極的參與到生字遊戲當中來,高效實用。不過,這節課也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1.教師在講解多音字時,沒有明確的指出什麼叫多音字。如果有一個歸納總結,在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學生就可以自己去總結歸納了。

2.課件上出現了錯別字。

3.沒有及時對答對問題的學生進行鼓勵,對於學生說錯的地方也沒有及時糾正。

有了張老師和孔老師的課堂教學作爲基礎,王婷老師的課堂設計更加的完整細緻,是一節成功的國小一年級語文課。她的課堂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紮實有趣的字詞學習。

在字詞板塊的學習中,王老師的引導紮實而且有效。在對字詞展開學習之前,老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隨後教師又進行了配樂朗誦,讓孩子展開美麗的想象,爲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着字詞的出現,王老師在本環節的引領中又把握住了幾個難點,從讀音中進行區分,比較“翹舌音、後鼻音、三拼音”,使學生在比較分類中加深對生字的記憶。此外,王老師還採用了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如我們平常所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如何讓生字寶寶成爲孩子們的朋友呢?教師創設了多種途徑和方式,讓漢字與學生反覆見面。在遊戲活動中識字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中創設情境,採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多次反覆展現課文中的生字,採取“開火車”、“摘星星”等方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始終處於興奮之中,在玩中不知不覺和生字寶寶成爲了朋友。並且注重整體識字,把生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認讀。

2.將視聽的感官體驗引入到教學中來,事半功倍。

王老師在範讀課文以及在讓孩子誦讀課文時,都進行了配樂,這讓孩子不僅通過語言文字來感受文章的美,更通過音樂加深這種美的印象。同時,還注重課內外結合,學生把自己在課內看到的,讀到的,聽到的,說到的,想到的情景,在課外畫下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鍛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小組合作意識。

根據老師的提示,孩子能按已掌握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一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讀音,再到小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讓孩子藉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並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着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識上建立“我能學”的自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更利於孩子以後的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

當然,沒有絕對完美的堂課,只有不斷的完善。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表揚學生一體化,缺乏針對性;教師的語調稍顯平淡,不夠抑揚頓挫富有激情。但是隻要抓住了“關鍵性”細節去突破,相信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進行的越來越精彩。

最後,作爲新進語文老師,通過本次語文教研周的活動,我們也學習到很多寶貴經驗,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會努力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儘快向本次講課的優秀教師們靠攏。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9

聽了王老師執教的《小小的船》這節課,感覺整個課堂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符合我們學校“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模式,注重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課堂紮實而有語文味。她的課堂有這樣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

一、有效而富有特色的組織教學

大家都知道作爲低段,最重要的就是課堂上的組織教學,它不但只是課堂教學的保證,更是孩子學習生涯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開始。從王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短短的兩月時間裏,她的組織教學是紮紮實實地在抓,而且抓得很好。她的課堂上組織教學形式不是一層不變的,是多種形式。她的課堂組織教學是很自然的,結合教學展開的,不是脫離實際的形式,在她的課堂上沒有“1、2、3快坐好”這些我們經常用的公式化的口語,她的每次組織都是很自然很貼切,滲透到了教學的每個細節裏。在課堂上呈現的是非常有組織有紀律的狀態,能做到這點是很不容易的。

二、教學環節很有特點

1、教學環節清晰乾淨

現在我們回頭來看她課堂的教學環節,還能清晰的記得是三個大版塊:識字;寫字;讀好課文。課堂教學講究環節精,環節少。王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注意到了這點的。而且在她的每個環節的處理和過度上,目的是非常明確,環節和環節的過度是非常自然的。

2、每個環節落實、適合低段教學

我們來看這樣幾個片段:

片段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在晴朗的夜晚你能看到什麼?(課前準備)出示藍天圖,學生邊說教師邊貼星星月亮。星星在藍天一閃一閃,多美啊!有一位老先生寫了一首兒歌來讚美它!引出課題,激發起了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紛紛被這神奇的月兒迷戀住了,爲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着字詞的出現,王老師在本環節的引領中又把握住了幾個難點,從讀音中進行區分,比較“翹舌音、前鼻音、後鼻音”,使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對生字詞的朗讀也是層層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難,並且重點指導好輕聲的朗讀技巧。在這裏,王老師以“小小的、彎彎的、閃閃的.、藍藍的”幾個特殊形式的短語進行訓練。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也讀得很好。

片段二:對識字的處理,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

先學,打開書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課後的生字在課文中圈出來,多讀幾遍,想想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的。後教,王老師在本環節的引領中又把握住了幾個難點,從讀音中進行區分,比較“翹舌音、前鼻音、後鼻音”,使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如:教學“坐”字時,除了讓學生注意讀好平舌音之外,根據字形遍兒歌記憶。“一個人走進門”“雙人坐在土地上”“兩個小人坐在地上聊天”學生學得有興趣也記得牢。又如教學“彎”字,教師彎下腰讓學生說它的反義詞記字也是理解詞義,再讓學生組詞加深印象,並且隨機總結了識字的方法。當堂訓練,出示練習:在正確的讀音後面打對勾。

片段三:對正確的朗讀課文的指導。

對生字詞的朗讀也是層層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難,並且重點指導好輕聲的朗讀技巧。在這裏,王老師以“小小的、彎彎的、閃閃的、藍藍的”幾個特殊形式的短語進行訓練。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也讀得很好。

片段四:寫字的過程

讓學生觀察了見的書寫、再練習見的筆順、再講田字格、再觀察見在格子裏的放置、再示範它的書寫、學生描紅、學生獨立寫。在寫的時候,不是提筆就寫,先巧妙的引出握筆姿勢,再談寫字姿勢,再要求安靜寫。。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走紮實。步步注重語文學習的習慣:觀察的習慣,書寫的姿勢等。

從以上四個片段,我們可以體會到,王老師是非常注意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細節去落實語文教學的目標,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從細微處把孩子的基本功抓紮實。這是非常可貴的。

三、注重習慣的培養

我們每個老師經常都談論到,這個孩子習慣太差……其實靜下心來反思,我們會發現,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受到了他習慣的影響,這樣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那些成績落後的孩子往往就是習慣非常差的。因此,每個教師在自己的心裏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國小階段,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時間,我們應該抓住。而作爲低段是關鍵中的關鍵,教師應該把注意力多放一些在這裏。那課堂教學是落實習慣培養的好地方。

在王老師的課堂上,我們發現她在這個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精心的習慣是她做得最好的習慣,可以看到她課堂上是非常安靜的,孩子們在安靜裏也是在認真的積極的參與的。現在我們都感覺到孩子們非常浮躁,就是因爲孩子靜不下來。而語文學習是一門特殊的科目,靜是學習語文非常重要的基礎,靜靜地思考,靜靜地讀,靜靜的寫……只有靜得下來的人,才能真正體會語文的美。

當然我針對該課文的教法,我也有一些建議:

課文讀還沒到位。讀的訓練層次還沒出來,讀的形式還不夠,讀的時間還不夠。讀的效果沒達到。在一些環節處理上速度太快,還不夠紮實。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指出來,共同學習。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10

小小的船是一手優美的兒童詩,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詩中有景,有情,有韻。

魏主任在執教本課時,把握了以下幾個重點:一是紮實字詞學習,二是有效的初讀課文,三是深入的閱讀理解。

在字詞板塊的學習中,魏主任的引導紮實而且有效,在對字詞展開學習之前,魏主任以圖片動畫的形式引出課題,而圖片正是一年級孩子喜愛的熊出沒,激發起了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紛紛被圖片吸引,爲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對生字詞的朗讀也是層層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難,並且重點指導好朗讀技巧。

因爲這首兒童詩簡短且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所以初讀課文顯得十分順利。

在課文的閱讀理解中,魏主任的教學設計也十分巧妙,引導學生xx像xx的句式,以彎彎的月兒像xx的句子形式出示給孩子,讓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思維的鍛鍊,也讓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了爲什麼說月兒像小船。這節課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識字教學實踐佔用較多,影響整體課堂學習效果。但整體來看瑕不掩玉,這節課還是比較優秀的。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11

教學目標:

1.掌握摺紙的基本要求,能用摺紙的方法表現小船。

2.能大膽地對小紙船進行塗畫裝飾,感受其造型美感。

3.積極參與造型活動,體會摺紙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彩色紙或廢舊掛曆紙、油畫棒或彩色水筆、剪刀、膠水等。

2.毛線、塑料管、包裝帶等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

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給船體塗畫、添加花紋時,要考慮到不同種類船隻的特徵,根據不同的特徵去設計適宜的花紋、色彩等。這樣的設計,既簡單有趣,又能豐富學生的創作,發展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模型船,引入正文。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船) 教師傾斜模型船,使學生可以看到船艙內的各種小船,問:“這裏面呢?”(船、還是船、那麼多小船)“大船裏面裝小船,好玩兒吧。”

二、講授新課。

1.教師從大船內拿出不同種類的船隻,與學生共同辨認,使學生初步認知船的種類,感受不同種類船隻的造型特點。

帆船:船體上有各種造型的帆。漁船:有個大平底兒,漁民伯伯架着它出海捕魚,一定特別穩當。客船:能裝載許多遊客四處旅遊觀光,上邊兒有救生圈、鐵錨等。

2.探究紙船的具體做法。

師: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紙船是怎麼做成的嗎?彆着急,咱們拿近點兒,你們先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也可以拆一拆,最後,好好想一想。一會兒,老師看誰說的最好。

教師將小船分發給各組學生,並板書課題。

師生共同總結出小船的幾種做法:

①直接用帶有美麗圖案的畫報、掛曆紙折。

②先用白紙或單色彩紙折,再用油畫棒、水彩筆等對船身進行裝飾。 ③先用紙摺好小船,再使用多種媒材對船體進行裝飾。如:加貼桅杆、彩旗、船艙等。 3.教師通過展示其他造型的船隻圖片,如:航空母艦、羊皮筏子、快艇等,與學生共同研究其造型、色彩等特點,拓展學生思路。

師:“小小船,兩頭尖,乘風破浪去探險。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船?”“如果你是小船長,你最希望駕駛哪種船去大海探險呀?是帆船?客船?還是連老師都沒想到的最特別的船?把你的想法跟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三、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1、提製作要求。

師:“想好了沒有?這節課,咱們就來做一隻屬於自己的小小船。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做。誰做的又快,小船又漂亮,誰就能得到一份小禮物。聽!(教師搖動放禮物的盒子,讓學生聽到裏面的禮物碰撞聲)想不想要?那你的動作可要快啊。我再提醒大家一句,使用剪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其他的小朋友。

2.學生開始製作後,教師及時表揚、鼓勵表現積極、主動的學生。對有創意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並進行展示,啓發其他學生製作出與衆不同的優秀作品。

四、評價。

1.播放兒童歌曲“賽船”。將學生引導到教室前方展示小船的地方。

師:“小朋友們,我要開着‘小小船’去大海探險了,誰願意跟我一起去?快上船吧!拿着你的小船上大船,咱們一起劃。” 2.學生之間進行互評。

師:“呀!大海里有這麼多漂亮的小船。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隻?喜歡它哪兒啊?”

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及時給予肯定或補充,並獎勵說的好、做的好的學生,調動學生互評的積極性。

五、教師總結性評價。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12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體現了一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駛過星羣,看望星星的喜悅心情。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於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聽了一年級四位語文老師的課,他們一個個上的都很出色。下面就一一說說吧:陳愛華老師整個課堂基本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課堂紮實而有語文味。

她的課堂本課有幾個亮點:

1、教學環節清晰乾淨

陳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注意到了這點的,而且在她的每個環節的處理和過度上,目的明確,環節和環節的過度是非常自然的。

2、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陳老師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創設情境,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見什麼”的說話訓練中,學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瀉千里。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當然我也有幾點建議:

1、課文讀還沒到位。讀的訓練層次還沒出來,讀的形式還不夠,讀的時間還不夠。讀的效果沒達到。

2、教師的語言還需要錘鍊。一個是語速還可加快,一個是語調的高低。

國小語文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6

聽了江老師執教的《小小的船》這節課,感覺整個課堂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符合“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模式,注重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課堂紮實而有語文味。她的課堂有這樣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

江老師在執教本課時,把握了以下幾個重點:一是紮實的字詞學習;二是有效的初讀課文;三是深入的閱讀理解。

在字詞版塊的學習中,江老師的引導紮實而且有效。在對字詞展開學習之前,江老師以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激發起了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紛紛被這神奇的月兒迷戀住了,爲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着字詞的出現,江老師在本環節的引領中又把握住了幾個難點,從讀音結構中進行區分,使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對生字詞的朗讀也是層層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難,並且重點指導好輕聲的朗讀技巧。在這裏,江老師以“小小的、彎彎的、閃閃的、藍藍的”幾個特殊形式的疊詞短語進行訓練。孩子們在老師的指點下讀得非常好。

在課文的閱讀理解中,江老師的教學設計也十分巧妙。比較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方法。江老師以“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與“小小的月兒兩頭尖”進行比較,在交流中孩子們首先在朗讀中感受到課文的妙處,使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爲什麼說月兒像小船,其次在朗讀上口的優勢中體會到“船”與“月”的相似之處。

最後,江老師在課堂結束之前指導孩子進行了寫字練習。本環節也十分紮實有效,孩子們也因此寫出了一個個漂亮的字體,孩子們學得高興而且有效。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13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兒歌,它語言親切,意境恬靜,畫面優美。一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而魏洪君老師執教的《小小的船》充滿美感,讓學生整節課寓意未盡。課堂中,豐富多彩的課件讓人目不暇接,精美的畫面與優美的音樂完美的結合,充滿了童真、童趣。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學得興致勃勃。總的來看,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借鑑:

1興趣課堂,爲教學推波助瀾。教學中以動畫片的方式打開話題,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然後讓學生觀察光頭強的家,發現了門上的人物,從而引出作者與本課的課題。既簡單明瞭,又富有童趣。識字部分又設計了貼星星與摘星星的遊戲,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把枯燥的識字演變的像一次比賽,你爭我搶般完成了任務。

2注重方法,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石。在識字部分,通過課件動態的演示與學生介紹相結合,彰顯出了中華漢字的文化底蘊。同時,多種方法識字教學,讓學生在不斷的努力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與信心,在教書之餘不忘育人。

3想象訓練,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本課中安排了用“像”說話的發散思維訓練,讓孩子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在朗讀課文中又加入了想象讀與表演讀,課堂一下子活了起來。

4讀思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可見,語文教學中,讀與思應齊頭並進,二者不可偏廢。在《小小的船》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帶着問題不同的要求去讀,如初讀時要藉助拼音讀準字間,再讀時要把課文讀通順,聽範讀時要注意停頓,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讓每一次讀都有新收穫,在不斷的訓練中自然形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

5設計緊湊,過渡自然。用一個大冒險的遊戲,把一堂課連到一起,首尾呼應,結束時更是留下問題,引起下節課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在引導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爲以後學習打下基礎。可謂是潤物細無聲。

有遺憾的課堂纔是完美的課堂,纔有再反思的空間,我覺得這節課中還有有待商榷之處:識字教學時間佔用較多,影響整體課堂學習效果;課堂中要關注所有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學生,在教學中引導回課堂學習中來;寫字教學也可以隨文進行。

一年級小小的船評課稿14

《小小的船》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兒童詩歌,這首詩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個小朋友仰望一彎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現了孩子飛上月亮、遨遊太空的美好願望。全詩共二句,第一句生動地描繪了月兒“彎彎”“尖尖”那種惹人喜愛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開想象,寫小朋友坐上月亮這條小船所看到的無邊的藍天和天空中閃爍的星星。全詩形象優美,韻律和諧,充滿了兒童情趣。

聽了孫老師執教的《小小的船》這節課,感覺整個課堂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課堂紮實而有語文味。有亮點,也有不足。

亮點是教學環節清晰乾淨。

孫老師的課堂教學環節,清晰的表現爲四個大版塊:導課,識字,朗讀,寫字。課堂教學講究環節精,環節少。孫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注意到了這點的。而且在她的每個環節的處理和過度上,目的是非常明確,環節和環節的過度是非常自然的。

一是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猜謎語引出月亮,出示圖片引出圓月、半月,而後老師拿出彎彎的月亮導入課題,並且告訴學生葉聖陶先生還寫了一首兒歌來讚美它,激發起了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紛紛被這神奇的月兒迷戀住了,爲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對識字的處理,紮實有效。

先借助拼音識字,分組讀;再去掉拼音識字,提名讀,當小老師領讀;再出示生字詞語,開火車讀。在隨文閱讀中又注重了多音字“只”的教學。孫老師在識字環節中抓住了學生的識字規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難。

三是多種方式的朗讀指導。

孫老師在指導朗讀詩歌時,採取了多種方式。如展開想象讀,分組讀,表演讀,配樂讀等,尤其是重點指導了疊詞的朗讀,在這裏,孫老師以“小小的、彎彎的、閃閃的、藍藍的”幾個特殊形式的短語進行訓練。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也讀得聲情並茂。

四是寫字指導。

孫老師安排了“月、兒”兩個字的書寫,先讓讓學生觀察了書寫筆畫、佔格位置,老師範寫,學生練寫兩個,提醒學生書寫姿勢,寫後評價。孫老師的指導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走紮實。步步注重語文學習的習慣:觀察的習慣,書寫的姿勢等。

從以上四個方面,我體會到,孫老師是非常注意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細節去落實語文教學的目標,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從細微處把孩子的基本功抓紮實。這是非常可貴的。

不足之處是還要注意教學策略的靈活多樣,孫老師雖然抓住了教學的知識點,但在點的教學上總感覺力度不夠。如:識字教學,只採取了不同形式的讀,效果是會讀能識,而沒有記,沒有引導學生多種方法記住字,也沒有體現積累字詞,重點生字也沒有隨文識字;疊詞教學,沒有引導學生運用;最後的視頻發射宇宙飛船,重點是引導孩子飛上月亮、遨遊太空的美好願望,而不是發射。建議孫老師還是要注意教學策略的靈活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