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寫景狀物抒情散文寫法

其他1.51W

抒情散文以抒發主觀情感爲出發點的文章,怎麼樣寫這一方面的文章?看看下面吧!

寫景狀物抒情散文寫法

 一、常見形式

1.寫景。

要寫出優美的抒情散文,自然離不開場景描寫。也就是說抒情散文的主體部分是由自然場景和社會場景構成,只是側重不同而已。《晨》一文從“晨曦微露”、“朝陽升騰”直到“豔陽普照”,寫了“晨”的生長過程,從而歌頌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生不息”“晨”之精神。《城市樂章》是寫地鐵工地工人勞動的場景。在炎炎夏日,他們身上流淌汗水,裸露的臂膀上青筋綻出,手裏舞動着鐵錘,一錘又一錘......鐵錘撞擊地面發出“嘭!嘭嘭!”的聲音。這聲音“奏出了城市最動聽的樂章”。很顯然前文側重自然場景描寫,後文則側重社會場景描寫。像我們熟悉的朱自清抒情散文名篇《春》主要側重幾幅自然場景的構畫;而一同學寫的《幸福》一文,在主體部分則抓住“幸福在勞動者的汗水裏”、“幸福在有志者的追求裏”、“幸福在無私者的奉獻裏”、“幸福在我們偉大的時代裏”所展示的一幅幅社會畫卷去抒發情感。當然更多的抒情散文常常採用自然場景和社會場景相結合的形式。這樣虛與實、動與靜的緊密結合,文章會更富表現力。

2.狀物。

我們說抒情散文的寫作,一是借景抒情,二便是狀物言志。爲了便於讓同學比較清晰地瞭解狀物言志這種抒情方式的特點,我們首先要搞清狀物與寫景及寫物說明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首先談寫景與狀物的相同之處,它們都要抓住景或物所具有的特徵進行描繪,在描繪中最終都要表達作者的情感。不同之處,寫景的內容更重場面,它涉及的面更寬泛,與“特徵”相關的人、事、景、物都可以有機地加以串聯;而狀物的內容相對單一,它的內容一般涉及動物、植物和用物等方面,而且主要圍繞某一具體物展開描述,並從中生髮感情。接下來談狀物抒情與寫物說明的區別所在。狀物主要是對描繪對象就其特徵加以形象刻畫,除描寫外,其間還可以交錯地加入一些說明和記敘的文字,方法比較靈活,其寫作目的主要是抒寫情懷,寓意某種精神品質;而寫物說明則是抓住某物的“個性特徵”進行平實而有序地介紹,就其寫作目的而言,主要介紹說明對象的結構、功用等,傳播某種知識。如何“狀物”與“言志”,就寫法而言,通常有下面兩種形式:一是由形到神。即全篇由物及人,前後銜接自然,渾然一體。茅盾的《白楊禮讚》寫於抗日戰爭最艱苦歲月。作者由“頑強生長、筆直向上”的白楊樹想到了“百折不撓、英勇抗爭”的抗日軍民。“白楊樹”成了“抗日軍民”的象徵;而《白楊禮讚》也成了抒情散文的代表名作之一。二是形神兼備。即全篇重在“狀物”,而“神”則蘊含於“形”的狀寫之中。《愛蓮說》開頭對蓮花高潔形象進行鋪陳描寫,結尾揭示蓮花的比喻義。作者就是通過對蓮的愛慕與禮讚,表現自己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和對追名逐利世態的鄙視與厭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寫蓮寓意的佳句也爲我們熟悉與傳誦。

3.隨筆。抒情離不開寫景與狀物,而隨筆是指抒情散文的結構形式多樣。寫作時,選擇一種恰當的串聯方式結構謀篇也很重要。遊蹤串聯。遊記是抒情散文中常見的一種形式,寫作時常以遊蹤串聯。《何處湖水碧染天》寫出遊九寨溝的經歷與感悟。“我”去九寨溝遊玩,來到九寨溝時恰逢不絕大雨,九寨溝的風景沒賞成,心裏很鬱悶。沒想到在四川人家,卻被四川人樂觀豁達的心態給深深地感染了。“是啊,這不是最美的自然風景嗎!”“我”不由得從心裏發出感嘆。形象串聯。通過特定環境下具體形象的描寫與刻畫,賦予形象一定的象徵意義,從而抒發作者的讚美之情。高爾基筆下的“海燕”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通過對暴風雨來臨前大海環境、其他海鳥表現的具體描寫以及海燕形象的生動刻畫,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讚美之情。情感串聯。抒情散文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有一情感的主旋律貫穿全篇。《我們的祕密》一文作者不寫身邊小祕密,而謳歌我們民族的大祕密。“萬里長城、西湖......”名山秀水,這是我們的祕密;“圓明園、敦煌......”歷史文化,這是我們的祕密。“神祕的中國孕育着無數的祕密”,“這是我們的祕密”,文章一詠三嘆,充滿了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當然還有歷史串聯,回憶串聯、聯想串聯等其他方式,在這就不再一一例舉了。

 二、主要特點

注意景物的特徵。生活是萬花筒,一枝一葉總關情。面對景物,在不同的背景下每個人的感悟不盡相同,寫作時要選擇好角度,以突出景物最顯著的特徵。我們寫“晨”,既可以寫晨“勃勃生機中蘊含無限希望”,又可以寫晨“日復一日的執着堅守”;我們寫“風箏”,既可以突出它“善於把握機會,利用條件,讓自己飛得更高更遠”的智慧,還可以表現它“一心想擺脫束縛,最終墜落在地”的教訓。

2.注意景物的環境。

我們在景物描寫中,一定要注意生活環境,不能置身於景物之外,要做到景中有我,我中有景。《色彩》一文選材與立意非常新穎。“我”在一個陰雨天,行走在死氣沉沉的大街上,心中很抑鬱,突然被路旁一棟大樓裏的電焊火花給吸引了。電焊火花一如既往地綻放着,一下子點亮“我”的心:“千萬別在陰霾中,埋沒自己的色彩”。作者賦予色彩以生命,很好地點名了文章的主題。“雨中閃電”大家都熟悉,如果泛泛去描寫,難免空洞或說教。一同學很聰明,把它放到“雨花臺烈士陵園”這樣的環境中去展開描寫,“閃電”一下活了。雷聲轟鳴,“我”去找尋閃電。一道閃電,把烈士雕像照得格外耀眼。“即使生命短暫,也要活得驚天動地,照亮一切黑暗。”閃電與烈士雕像交相輝映,作者把“閃電”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主題自然得到很好地表現。

3.注意景物的層次。

抒情散文需要場景,需要層次。朱自清寫“春”,要表達對春的期盼與熱愛之情,當然少不了對春的.具體描繪。如果沒有“春風”、“春雨”、“春花”、“春草”幾幅春景圖的詩化描寫,就沒有了《春》的美。所以在進行描寫時要抓住最能體現景物特徵的具體事物形成畫面。而更多的層次則按時空順序來安排。描寫自然,大多以時間爲序。比如寫“晨”、“夕陽”、“夜”等。描寫動植物,大多以生命歷程來結構。比如寫“春蠶”、“蟬”、“老樹”等。至於景物觀賞,大多移步換景,通過空間轉換來形成具體場景。《潮》一文,描寫“夫子廟燈會”的美麗景色。文章以觀賞燈會的過程,串起“人潮”——“燈潮”——“水潮”幾個具體場景,從而展開生動的描寫,以表現“夫子廟燈會”的“潮”之美,時代之美,從而歌唱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與美麗。

4.注意景物的生動。

抒情散文美,美在景物特徵的把握,美在語言的生動表達。要增添文章的語言魅力,首先是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其次要調動多種感官,讓所描寫的景物更富有生活氣息,從而達到身臨其境的藝術效果。《初夏的鬆》一文,選材新穎,寫“初夏的鬆”,讓人耳目一新。“冬日的鬆像位老者裹着冬裝,初夏的鬆穿着一身休閒裝出場了......”“躺在草地上望藍天,數着空中一縷縷雲彩,嗅着草的清香......鬆蔭中可以看到斑斑點點的金色的陽光,彷彿點點閃光的龍鱗......”感官上,有視覺和嗅覺;修辭上,有比喻和擬人。文章正是運用這些手法,把絢爛脫俗、充滿生機與生命力量的一全新形象——“初夏的鬆”鮮活地展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