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信客》評課稿

其他9.69K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客》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信客》評課稿

《信客》評課稿1

上課思路:“爲什麼做信客?——怎麼做信客?——問什麼不做信客?——後來怎麼樣?”

一、“信客是————的人?”“文章中體到信客那幾件事?”上課一開始,吳老師變給了學生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帶着這兩個問題閱讀課文。

二、接着對作者餘秋雨做了簡單的介紹:餘秋雨,散文家,文化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集《文化苦旅》。

三、結合課文內容,師生共同探討信客是個什麼樣的人。信客是個誠實守信、寬容大度、恪盡職守、善良厚道、任勞任怨的人。

並對“任勞任怨、待人寬容、恪盡職守、有才幹”這幾個詞語做了講解。

四、年輕信客他自己是如何評價信客這份工作的`?

“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經支撐不下去了。”

評點:

1、吳老師這節課結合文章的思路講解這篇文章,條理非常清晰。循序漸進,有利於學生的理解。

2、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

3、老師的課堂中能夠充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師不是傳授的現在的方法,而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信客》評課稿2

聽了李慧老師的一堂《信客》,獲益匪淺,在此做一個簡要分析。

李慧老師紮實的語文功底和開闊的思維方式從她的課堂教學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一、課前備課準備充分,資料齊備。

在導入新課中,她由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引人,學生課外蒐集的資料很充分,並積極發了言。還引用了許慎的《說文解字》:“信從人從音會意,誠也。”可以說爲了這個新課導入,李慧老師花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準備,這充分說明了這位老師的敬業精神。

二、課堂教學包容內容廣泛。

李慧老師在引導學生概括信客的.職業要求、主要事件和性格特點之後,還聯繫信客形象,談了《論語》心得,讓學生對這個關鍵字“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三、把課文朗讀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

在介紹完作者作品後要求學生讀課文,教師再指正,然後學生再讀。其實散文的教學不能一味分析內容,要學生在朗讀中慢慢地體會語感,從而達到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目的。

四、由問題串結課文內容。

針對全文李慧老師設計瞭如下幾個問題概括信客的職業要求(上崗資質),用四字短語第一、第二件事,信客要與老信客葬在一起的原因,然後一一給學生講解,答案歸納得結構很工整,這樣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五、拓展緊扣文題。

文章內容講解完後,引出于丹說《論語》,並讓學生聯繫“信客”形象選擇一條談心得。“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個人認爲不足方面:整節課所傳遞的信息過多。一節語文課需要學生掌握多少內容是由老師把握的,李慧老師給學生的內容很多,其實講得多而學生接受得得少。

總而言之,可以說李慧老師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很從容。

《信客》評課稿3

這一次聽李老師的課,第一個感覺是從容淡定了很多,教學的步驟很分明,教學的任務很明確,教學過程緊緊圍繞教學任務走。

首先,李老師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信客》是餘秋雨的一篇寫人散文,寫了一名老鄉村信客與另一名信客的故事,全文3700字左右。寫人一定要記事,所以分析寫人的散文肯定要概括事件,從事件中體會人物的形象特點。李老師抽查學生的字音、字詞、成語。“剋扣”讀音,念第四聲,我們習慣讀成第一聲。這是很有必要的,打基礎。還讓學生說成語“風塵苦旅”的意思,學生搖頭。這時李老師回過頭來,問大家預習了哪些內容,說清楚僅僅讀一遍是不夠的,還要對字詞,會讀,懂含義。

其次,看課文。學生都說讀過。

1.老師問:“整篇課文出現最多的一個字?”“信”字,老師問爲什麼,學生髮表各種看法。老師引導學生看課文內容。

2.用“信”組一個詞,並造一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句子。(評:這個問題設計的非常好,由淺入深,切入點非常不錯。高明的教學設計,不能讓學生猜到老師下一步做什麼。李老師一開始要求學生找出“信”,這個問題很簡單,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着,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造句。但這個造句又與一般意義的造句不是一回事,而是要求結合課文。這個問題表面上看似是一個造句,實際上是以此爲牽引,引導學生思考與概括課文的內容,當然八年級的學生不可能很全面的`概括一篇散文,而這個問題則降低的難度,從一個角度進行概括,其實還是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很妙!)

更妙的是李老師爲了學生寫得規範一些,其實是表達方面的引導。實際上,很多時候學生想的與寫出來的東西往往不一樣,老師造了一個例子(並進行講解)其實起了框正與引導的作用,這對他們表達能力的形成是有幫助的,而不是漫無邊際地亂寫。

接着老師要求學生思考討論。(6分鐘)這裏我要講的,老師給學生討論的時間明顯不足,7分20秒的時候,老師就要求學生來回答,而且之前老師要零星地強調了幾句,干擾了學生的思維,我看見有好多學生的目光明顯移向老師。所以,老師沒有給足時間,這會給後面的教學帶來不利。

學生1:誠信,句子:老信客告誡信客,信客的爲人本應誠信。

老師:你能不能結合課文的內容具體說一下?(這個問題引的好,引導學生迴歸本文)

老師接着分析課文,並板書出“誠信”二字,讓學生一起讀具體表現老信客誠信的第三自然段。(這個教學過程很自然流暢。這種教學過程我們稱之爲演繹法,先總結出特點,然後再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內容進行佐證),讀完後,老師接着分析老信客的不誠信。

分析完後,老師接着問:還有嗎?

這時,學生沒有反應,老師於是調整教學策略,李老師說:“信還可以組哪些詞?”學生於是有反應了,學生邊說,老師邊寫。分別組出了“信任”“信念”“信仰”“信譽”“信息”“信鴿”。特別對“信鴿”與課文內容進行比照,並結合時代背景,引導對“信客”身份的說明。

接着又組出“自信”“信心”“信用”“通信”。(顯然,這個內容有點多餘,因爲這幾詞基本上與課文的內容關聯性不大。倒是可以直接就前面所寫的詞,讓學生造句。

學生開始造句。學生2:儘管信客遇到極大的尷尬,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信念。

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地方體現了這個尷尬?”分析80-81頁,送信時遇到信主人小三的尷尬事。

之後,老師就黑板上的詞組對照課文進行講解,老師開始唱獨角戲的味道了。從24分鐘,一直唱到36分鐘。

然後講:信客的苦。反應在哪些方面。用幻燈片打出有哪些苦:工作的勞苦、生活的貧苦、心靈的痛苦。主要是老師講了,其實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接下來講:信客的品質:誠信無私、待人寬和、任勞任怨。

思考:1.作者爲什麼在寫信客之前要先寫老信客?(這道題其實上升到對作者構思手法的思考,是怎麼寫的層面的問題。)

2.在結構上,作者怎樣安排信客和老信客的材料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老師在分析這兩道題時,學生主要是配合式的反應,老師分析的很到位?

3.如此優秀的、受人愛戴的信客爲什麼臨終前留下遺言,要與不夠誠信、壞了名聲的老信客葬在一起呢?

這三個問題,老師的分析都不錯,有條有理,但要思考從更層面的教學藝術思考自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

總結:總體而言,李老師的教學要從對教學內容的研究,上升到對教學藝術的的層面,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教的問題。要完成這個過程,一方面仍加強對教材的研讀,側重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另一方面要適當地看一些有關教學法方面的書,多看一下教學期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建設》《語文學習》等等,完成了這個過程,將會是一個很優秀的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