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名著閱讀《駱駝祥子》教案

其他6.63K

一、教學目標:

名著閱讀《駱駝祥子》教案

1、應掌握的基礎知識:作者、作品的主要內容、作品的主題、人物形象、藝術特色。

2、應培養的能力: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作品的主要內容、人物形象的刻畫。

2、作品的主題。

三、教學理念:

1、傳授知識重精,不在多。

2、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3、激發學生求知慾,培養創新精神。

四、教學過程:

(一)前置性作業:

要求學生課外閱讀《駱駝祥子》一書,並且做好:

1、上網查閱資料,瞭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閱讀中用筆畫出自己認爲寫得好的句子,並在旁邊寫批註。批註可以從人物刻畫的方法、詞語的使用、修辭方法的使用、語言上的特點等方面去考慮,也可從自己在讀中產生的感想去寫。

3、全書共有十五章,每天讀一章,爭取兩個星期讀完。各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做

好督促檢查工作。

(二)引入:

欣賞電影《駱駝祥子》片段 ,激趣。

(三)明確學習內容。

(四)進行新課:

1、瞭解作者:

學生根據自己完成“前置性作業1”的情況來談,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

2、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駱駝祥子》的主要內容、所表現的主題、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

(1)小組成員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補充。

(3)要求學生閱讀課本名著導讀p234——235的內容,再次加深《駱駝祥子》一書內容的瞭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業2”的情況,交流中互相學習:

在班裏找一個小讀者,重點推薦書中的其中一章內容,讓小讀者閱讀與欣賞自己做的批註,並聽聽小讀者給自己的評價。

4、全班一起欣賞《駱駝祥子》的其中一章內容,使學生對作品的人物形象、藝術特色有更深的感受:

(1)大家商量推薦欣賞書中其中的一章內容。

(2)全班一起交流閱讀體驗,結合“前置性作業2”進行,學生暢所欲言,互相補充,教師進行適時的點評。

5、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下列問題,從而把握《駱駝祥子》所要表現的主題:

祥子的命運如此悲慘,你認爲是社會的原因,還是他個人的原因?爲什麼?

(五)小結。

(六)佈置作業:

寫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來談你對祥子的認識,要結合作品中的具體內容或相關的語句來寫。

(提示:可以就書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命運、悲劇的社會根源以及祥子的愛情婚姻等方面談獨到的深刻的體會。)

五、教後反思:

1、學生的前置性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課前做足了功夫,所以爲課堂上的交流閱讀體驗打好了基礎,使學生在堂上有備而來,有話有說。爲了使學生能夠紮實完成前置性作業,我一方面充分利用好閱讀課的時間,另一方面能夠發揮學生四人學習小組的積極作用,每天讓學習小組的組長督促小組成員做好閱讀與批註工作,每天去檢查閱讀與批註情況。若發現學生有不自覺的表現,我會去引導與跟進,使學生自覺去閱讀並做好批註。

2、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的交流:

一是小讀者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在班裏找一個小讀者,重點推薦書中的其中一章內容,讓小讀者閱讀與欣賞自己做的批註,並聽聽小讀者給自己的評價。這個環節的教學可以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學習他人是怎樣去做批註,發現自己去閱讀中可能忽略的地方,比較對同一內容的理解自己與他人有何異同,在比較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個環節的設計,也使學生體會到了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的一種成就感,得到了心靈上的一種愉悅。

二是全班同學的交流。全班同學一起欣賞《駱駝祥子》的其中一章內容。由於“前置性作業2學生做足了功夫,所以在課堂上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大膽地發表了自己對作品的解讀,而且解讀的角度非常廣泛,基本上能夠從人物的刻畫方法、詞語的使用、修辭方法的使用、語言上的特點、環境的描寫等方面去談。這樣的交流可以看出學生是真正走進了作品,是真正的自己的閱讀體驗,而不是教師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強加於學生的。這樣做也是尊重了學生在閱讀中產生的情感體驗,更調動了學生閱讀名著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更加熱愛名著的'閱讀。

3、注意體現“教少學多”教學理念。“教要皈依學,讓生命自己行動”的教學觀,告訴我們要改變師本狀態下的“教多學少”、“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依靠學生的學習本能,藉助學生先天的悟感和情感,儘可能地自主學習。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能夠注意做到敢於從“臺前”的“有爲”走到臺後的“無爲”,把全面依靠“教”轉變爲全面的依靠“學”,引導激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學生的學習變成發自內心的活動。所以看起來我在教學過程中講的並不多,我只是進行必要的適時的點評與引導,把學習的廣闊的空間與充裕的時間讓位給學生,讓學生在交流中進步,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4、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全班一起欣賞《駱駝祥子》的其中一章內容”這一教學環節。我做得第一步是“大家商量推薦欣賞書中其中的一章內容”,這個工作由於沒有讓學生在課前去商量好,所以在堂上浪費了一些時間。另外,對作品的深入感受,只選其中的一章想達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是遠遠不夠的。假如我設計讓學生選兩章的內容,而且是有對比性的——三起三落前的祥子和三起三落後的祥子,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讓學生在閱讀交流中對作品所表現的主題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祥子悲慘命運的根源也就有了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