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描寫驚蟄的散文隨筆

其他2.57W

導語: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驚蟄的散文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驚蟄的散文隨筆

  篇一:驚蟄

動物入冬藏伏於土中,不飲不食,稱爲“蟄”。陣陣雷震,冬眠的小動物們漸漸甦醒,從泥土裏鑽出來,開始呼吸這春天的空氣,是爲驚蟄。

驚蟄亦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爲鳩。倉庚,即爲黃鸝。

此時已入仲春,大地一片復甦的景象。紅桃花,白梨花,黃鸝鳴於翠柳之上,燕子飛來飛去,銜草築巢,用勤奮與愛心換來勃勃生機。

這一切,是不是應該感謝那一聲聲的驚雷?

我們也一樣。每個人應該都有一顆想偷懶的心吧!可不可以讓我睡到天黑?可不可以不要上學不要上班?可不可以讓人生只剩下吃了睡睡了吃?可不可以每個人都給我一塊錢讓我富甲一方?我沒有一顆想成爲富豪的心,我只是單純地想懶到終老。

現實中自然不可能,於是只能閉着眼睛騙一騙自己。

可總有一個聲音把我們從這樣的夢境裏叫醒,無論我們是不是情願在這樣的聲音裏睜開眼睛。或許是我們的父母,或者是不怒自威的老師,或者是自己睡覺之前設定好的鬧鐘,無論是哪一種,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無論是受寵若驚還是很不開心,我們總要穿戴整齊,直立應對下一份下一秒。

嗚,不能冬眠不能假寐啦!讓起牀氣再氾濫一點,外面的陽光再好也不想說話,就是想這麼小小地任性一下。

  篇二:驚蟄

“先生,謝謝您喚醒了我。”

春去秋來,日升日落,一個個歡笑與淚水的記憶從我的腦海中逝去……

“明明,去把作業本抱回來。”先生說。我的先生是語文老師,也是我的班主任。個子不高,戴一個足有五斤重的眼鏡,一天“之乎者也”的給我們念課文,所以,“先生”這個綽號就騎在了他的身上。

“哦,在辦公室吧。”我是先生的語文科的課代表,可能是因爲我在語文課上最搗亂或者語文成績在班裏最低。唉,又讓我去幹這幹那,總有一天把我給累死了。我這心裏總是和先生做對。可是不幹怎麼行呢?只有擺出一副自由散漫的樣子去抱作業了。走到桌前,端起作業本就要回去,可是一個淡綠色的硬紙本映入了我的眼簾,右下角蒼勁有力的三個字“日記本”又讓我起了壞主意。嘿嘿,看看先生有什麼祕密,在班裏宣傳宣傳肯定會有很大的反響。一隻胳膊夾着作業本,另一隻就慢慢地翻開了帶有書香的淺色日記本。

“咚——”作業本瞬間掉到了地上。又酸又澀的感覺一下子涌上鼻子。淚水在眼角不斷掙扎奮力地衝出眼框。“明明這孩子不聽話,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的責任,明明沒有媽媽,在他腦海裏缺少着這份溫暖。每次講課講到母愛時,我就不知怎麼說出口……”

靜寂,又是很久的靜寂。我呆了,我真的發呆了。突然間我明白了爲什麼我屢犯錯誤卻沒有受到嚴厲的批評,爲什麼語文成績很低的我會當了課代表,爲什麼我受處分而先生會落淚。爲什麼?爲什麼?這數不清的爲什麼瞬間變得這麼明白……

初晨,一縷朝陽斜射在爬滿露珠的小草上。先生,您就像“驚蟄”,喚醒了我那顆沉睡多年的心,也像一聲春雷,喚醒了萬千蟄居沉睡的生命。

“先生,謝謝您喚醒了我。”

在他鄉,在遠方,一首熟悉的詩詞又在耳邊響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篇三:驚蟄

今天是驚蟄,這讓我想起晉代詩人陶淵明的詩“促春遘(gu)時雨,始雷發東隅,衆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345度時即爲驚蟄,一般在每年在3月5日、6日或7日,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纔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爲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侯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

我等待着春桃始華,我等待着幾聲黃鸝鳴翠柳,期盼着奼紫嫣紅,鶯歌燕舞的時節能快快到來。天氣稍有暖意,天空陰沉沉,雨未至雷未鳴,蟄伏的萬物靜靜地等待着春丫頭的到來。

清晨,我迎着九九的微風踏進原野,寒冷已失去了往日的肆掠,太陽躍出了地平線,風變得柔軟起來,空氣裏滲出幾分清新,漾起幾分暖意。不知名的小鳥站在枝頭上,鳴叫着衝向天空,與另一種鳥兒一唱一和,在雲間相呼。春天近了,桃花呼之欲出,春丫頭已在路上。

田間麥苗已開始返青,嫩綠的小腦袋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放眼望去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我愛憐地用手去撫摸小苗,一股青草夾帶着泥土的芳香,撲面而來、沁入我的肺腑,讓我如癡如醉。春風尚帶輕寒,周圍的一切,或樹或草,大都還在悄悄的萌動之中。而楊樹,彷彿一夜之間,一支支楊樹花在春風吹拂下破繭而出,密密麻麻掛滿枝頭。在這依然寂寥單調的早春,楊樹花開得直接而奔放,倒掛在樹上毛茸茸的迎風飄蕩,宣示着楊樹繁盛的花事,是新春裏一道最別樣的風景。

我信步來到小河邊,站在一棵萌發的柳樹下。柳條變得很柔軟,風吹着枝條飄蕩在水面上,彷彿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在梳理細長的頭髮。枝條上不知什麼時候,冒出了一個個米粒般大小的嫩綠嫩綠的嫩芽,那些嫩綠的小芽猶如一個個剛出生的小寶寶,探出小小的'腦袋,窺視這陌生的世界。怪不得詩人讚道:“春色先以柳陰歸”、“春風楊柳萬千條”呢!小鳥從我頭頂飛過,嘴裏唧唧地叫着,我順手摺下一支柳條來,很熟練地做了一支柳笛,我急不可待地把它放在脣間,笛聲和着鳥鳴在曠野中響起。我想用這笛聲、這旋律,喚醒春天,喚醒我那顆久違的童心。

一起驚蟄的還有那些童年往事,那個扎着羊角辮扯着姐姐衣角,哭着鬧着要柳笛的小女孩,如今已年過半百。姐姐那不算悠揚的柳笛聲又響在耳畔,姐姐,我也要吹。姐姐把柳笛給了我,我放在嘴裏怎麼也吹不響,賭氣扔在地上,還惡狠狠地把它踩爛。哭着找媽媽告狀,說:姐姐壞不給我能吹響的柳笛。媽媽永遠都是向着小的,一邊哄我,一邊呵斥姐姐,並責令姐姐給我做個能吹得響的柳笛,看着姐姐在一旁委屈地抹眼淚,那時我心裏也有些過意不去,怯怯的用小手去拉姐姐的衣角,姐姐臉上還掛着眼淚,卻什麼也沒說,領着我去了池塘邊的柳樹下,她扯下一根柳條,用手擰巴擰巴,把柳棍抽了出來,掐了一節教我怎麼吹,我學會了吹柳笛。

時隔幾年後,我碰到了和姐姐一樣的遭遇,我的妹妹也告了我的狀,我也捱了媽媽的訓斥,我也流了淚、我也教會妹妹吹柳笛,我理解了姐姐的涵義。幾十年過後,我們相聚時講起這一段過往,都覺得像春風拂過暖暖的,心裏甜甜的。漫步在早春裏,看着四面八方、遠遠近近的景緻,感覺眼前變得清新而又明媚。吹面不寒的風裏有一股淡淡的泥土清香味。天空高遠湛藍,春風掃去前幾日的霧霾,呼吸也感到舒暢。新的春天正在醒來,就要破土而出。

俗話說:“春日勝黃金,季節不等人。”過不了三五天,我就得拾掇我的小菜園了,先撒些草木灰再把地翻起來,種些搶鮮蔬菜。驚蟄的鬧鈴響了,又有誰肯再在這明媚的春光裏蟄伏着不動窩兒呢?菜園裏的韭菜露出紅嫩嫩的芽尖,菠菜也不甘示弱,長出了幾片翠綠的新葉,小蔥兒也伸了伸懶腰探出了頭。再過些天我的小菜園會滿園春色關不住。

春雷始鳴,雨來了,小草醒了,穿上了鮮綠的新裝;蟄伏的蟲子醒了,開始在泥土裏涌動生命的節奏;蜂蝶醒了,飛舞在花叢中。我的心也被春丫頭驚醒。是啊,誰還捨得睡在這麼好的春光裏?

  篇四:驚蟄

三月的天空嵌着棉花糖似的笑,各路的蟲子製造清新的熱鬧,只是熱鬧,因爲繁華散發着墮落的味道。

緊身的牛仔褲,黑色T恤,一滴琥珀之淚掛在白皙的脖子上,琥珀色玻璃囚着的蜘蛛行走在三月的風中

或許你認爲她那長長的頭髮遮住一隻憂鬱的眼,另一隻憂鬱的眼中刻着一張驚豔的臉;或許你認爲她有着邪氣的笑,淚水偷偷掉。

字典中有個詞叫“大錯特錯”,她扎着明快的馬尾,盛開明媚的笑。她不是那種向旁邊瞟一眼就倒下一大片的女孩兒。他們既不會被電死,也不會被嚇死。她也決不是那種逃課也能考第一的學生。她可以認真聽講,學習到凌晨,也可以在自習課上聽歌、睡覺,伴着電視入眠。上課她有時神遊四海,這“四海”也就是教室窗外的那棵槐,她就呆呆地望着這棵能愉悅每個樓層學生的槐。看那蔥鬱披上夏日的光華,綴滿晶瑩的陽光。當然她不會在槐庇護下的地方佇立。她聽到過太多的尖叫:夏天,槐是會爬滿毛毛蟲的,而且毛毛蟲是會掉下來的。我想香樟應該也不例外吧。

她的右手學過油畫,雙手學過吉他,但她知道“學過”與“學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她超喜歡周杰倫的歌,卻會說他並不帥。聽張學友的《心如刀割》,她聽着唱着就哭了,沉浸在李清照的詞裏,一縷一縷的愁緒就爬上她的眉頭。她的朋友圈子不大不小,一起揮霍着自己的笑,每分鐘的天空都在回放。

不優秀,不突出,不張揚,不沉悶,普通得就如你我,簡單得就如三月的天空,快樂得就如明媚的青春。

緣起緣滅,縱是明媚也刻了道憂傷。

第一次見他時,她明媚地笑,明媚是能融化一些東西的。他說她的眼睛很漂亮。從他的眼神中,她讀出另一種讚賞。當她再次仰望着天空時,還看到了他湛藍的笑。後來… …我不想過多描寫別人都寫爛了的浪漫細節,總之有好多關心,好多快樂,總之沒有牽手,沒有承諾,什麼也沒有。後來的後來,他的身旁多了一個她,一臉的溫柔映着他眼中的憐惜。沒有開始的結束,落得一身尷尬和酸楚。往事一幕幕,縱是歡樂也化作了淚,縱是幸福也化作了可悲。

她還是戴着那滴琥珀色的淚,笑呀,笑呀。

3月5日,又是驚蟄。漸漸明媚的陽光照亮青春的笑靨,漸漸活躍的自然拉開青春的序幕。青春是驚蟄時清澈通透的天,不含一絲雜質;青春是驚蟄時漸漸從平靜中甦醒的熱鬧,帶着清新泥土的味道;青春是驚蟄時漸漸溫暖的空氣,傳誦着你我的故事。她是每個人的青春,這時也化作一片清新的熱鬧,盛開明媚的笑,攜着永不褪色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