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美術評課稿(共15篇)

其他4.08K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麼什麼樣的評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評課稿(共15篇)

美術評課稿1

這節課是五年級的《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一課,曾老師重點欣賞了蔣兆和的《流民圖》。看得出老師在課前作了大量的功課,在課堂上運用敘述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一起欣賞作品。也好像給學生上了一堂歷史課,讓學生除了欣賞作品的藝術性,還了解了中華民族的一部苦難史。首先對《流民圖》作者的作畫背景作了詳盡的闡述,並運用視頻資料對當時社會進行進一步的瞭解,特別是準備了一張二十六米長的《流民圖》複製品,讓學生對作品產生了一種心裏的震撼,更加敬佩作者能在當時複雜社會環境下創作出這麼好的作品。對作品畫面的處理,以及表現技法作了一些瞭解,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突顯中國畫的特點,運用黑白灰的色調襯托畫面氣氛的悲涼。從人物的五官、衣着、動作分析人物的表情特徵,欣賞時有整體,也有局部,做到點、面結合。接着簡單欣賞《說唱俑》,讓學生自主學習。最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悟,學生的表現也很不錯,思維活躍,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整節課教師教態非常自然、親切,課堂環節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是節不錯的欣賞課!學習了!

美術評課稿2

王曉波老師執教的課,是一節綜合性很強的美術課。從整體上看,本課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應該說,這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是一堂很有創意的美術課,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

隨着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我們的教學很多時候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王老師打破了傳統的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 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學內容沒有侷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王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的,具有開放性;其二,獨特新穎的舞臺主持加競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

二、採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

“互助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爲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王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採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第一,組隊內學生間互助互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第二、抓住重難點,展開 “互助互動”。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欣賞,教師引導思考教師根據學生的建議進行畫法指導(示範),巧妙解決了重難點。從表面看是學生幫老師解決了難題,實質是學生自己幫助了自己。第三、結合作業,“互助互動”,美術作業與其他作業不同,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不同,對同一題材同一事物的表現也各不同,作業的設計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了作業的質量。第四、結合評價,“互助互動”,評價時,採取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鑑賞力。

三、教學態度嚴謹認真

如果說教學思想決定着教學行爲的方向,那麼教學態度就決定着教學行爲的努力程度。聽課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認真。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另外,據我所知爲了上好這一課她還對二年級學生對包裝紙知識的瞭解情況和學生是否喜歡用競賽的形式上美術課進行過詳細的調查;二是課堂表現沉着思路清晰,沒有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三是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課堂練習先易後難,先個體後合作,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沒有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這些說明執教者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透徹地研究過教材,並進行過多次試教的錘鍊。

四、教師素質良好

教師教態自然,語言清晰,語言表述準確,操作演示熟練,學生參與率高,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

當然,在賞評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點思考:

1、好動、好問、好說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利用這份天性,爲學生創設條件。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提的教師不提;學生能解答的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要把展示自我的機會完全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中如何把學習的自主權更完全地還給了學生,教學生學會學習,努力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

2、教育要以人爲本,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每個學生得到鍛鍊都有所發展。 總之,王老師執教的這節課的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教學模式,突破傳統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中,學生的心情一直處於快樂和興奮的愉悅狀態,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洋溢着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

由於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那麼對美術課的評價也不盡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時鑽研也不夠,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的膚淺看法,在賞評中若有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美術評課稿3

聽課之後,感受甚多,並不只是因爲第一次親身體驗新課程標準授課評比賽,而是真切地認爲課之形式、課之內容本身有其特別感人之處。爲此次活動寫感,心中開始壓抑不住興奮之感,泛起無數漣漪,感慨實在太多太多,不是三言兩語的輕描淡寫,也不是用草率的語言隨意概括。試着回想那時那景,細心品味課中情趣——或近或遠、或深或淺、隱約可見,可謂是一幅引人入勝的山水畫。雖然每節課的時間定爲40分鐘,但似乎爲一場華麗、脫俗的音樂劇,劇中人物姿態萬千,劇中情節跌蕩起伏,使人思緒無限。

美術是人類情感的溫牀,是情感交流的場所,美術中的形、色、質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作用於人的感官的直觀形象與符號,容易喚起人的情感體驗。“課內有情”是課程本身帶有的一種情懷,這種情懷又延續給了每個聽課人,通過這種情懷的傳導,與學生內心情感相互交流,產生了意味深遠的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則使人難以忘卻。“情中有趣”則是美術課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斷延伸到學習活動中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推動下,此次課程評比體現了美術課程教學中的多樣性,打破了以往教師評價的方式,選擇了以學生自主評價作品的`教學方式,也加強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合,尤其是音樂與美術的結合,爲新美術課程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時,引入新的教學理念之外,還注意保留傳統優秀文化,給新美術課程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美術評課稿4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周老師上的《彩色拼貼畫》,這是一節精彩的美術課,從總體上看,教師準備充分,教學思路清晰,能夠熟練把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在教學中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整節課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下學習。這節課的主要亮點是:

一.課前準備充分

在課前周老師準備了大量的圖片資料,提高學生的視覺感受力,開闊學生視野,拓展想象空間。課前拼貼了很多幅拼貼畫,供學生欣賞。拼貼畫,無論顏色、形狀等都很美,該教師態度很認真,值得表揚。課前還給學生準備了豐富的材料。

二.教學理念新穎

隨着新課標的落實,國小美術課已不再是老師拿着一隻粉筆在黑板畫什麼,下面的學生就跟着畫什麼,美術也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它與現實的生活經驗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周老師讓學生欣賞大師作品和同齡人作品,仔細觀察是由哪些熟悉的幾何圖形所拼成的,從學生熟悉的幾何圖形入手進行拼貼。

三.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師的“教是爲了不教”,而“自育自學”就是爲了達到“不教”的目的。周老師在讓學生明確指向重點——個人自學——討論自學未解——點撥自學得失——鞏固自學成果等過程中無不注重自學能力的培養。堅持“授之以漁”。在指導學生繪畫方法時採用先讓學生欣賞範畫,並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學習拼貼畫的特點。

這節課學生思維活躍,教學目標在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下完成。學生學到了美術知識和技能,嚐到的美術活動的樂趣。從而使對美術的興趣轉化爲持久的情感態度。

四.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引發學生留心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他們創造美德能力。

五.教師的基本功紮實

教態自然,語言清晰,具有親和力,多媒體操作熟練。

由於美術課有着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美術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賞評這節課的時候,認爲本節課也相應的存在一些遺憾,歸納如下:

一、在遊戲導入環節拼成房子引出課題有點快,可以多讓學生去講。

二、在色彩遊戲拼貼環節讓學生貼兩片小葉子感覺有點少,葉子過小,看不出效果,感覺要貼5片大葉子左右,這樣會對比更加強烈。

三、在剪與撕有什麼不同效果這個環節,學生覺得撕出來的作品太醜,然後老師就過了這個環節,這個環節可以再問一下其他學生,或者自己可以說下撕紙速度更快,還可以出現不現的肌理效果,不能跟着否定。

四、教師示範這個環節,示範操作過快,佈置作業時學生都不知如何下手。在示範剪紙這個步驟時可以提醒學生使用剪刀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展評學生作業時,可以多元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發揮好,沒有調動學生的評,課堂就不生動了,可以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評等環節入手,教師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積極的評價畫,才懂的如何欣賞畫、如何創作畫。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色彩、構圖等方面,評價學生自己的畫。

總之,周老師的這堂美術課,爲我們如何上好手工課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效果,其中的很多教學環節值得我們借鑑學習,也給了我很多的啓示與自我反省的機會,對我改善今後的教學將是一個很大的推動。

美術評課稿5

經過三天的聽課,獲益匪淺。感覺這一次的優質課評選的教師的授課無論從課程內容、課程設置、課件製作、課堂互動、語言表達等方面,都達到了百花齊放的狀態。以前的這類評比活動也參加過,但多數情況都是就是那麼幾個教師讓人感到特別優秀,其他的都相對比較平常。而這次正好相反。

三天的觀摩時間很短,聽完整個課程,仍覺意猶未盡。下面就觀摩的過程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1、本次評比講授的課程全部爲山東美術出版社的美術鑑賞及其他選修教材內容。我校現在使用的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的教材,二者有一定的差別,編寫的角度不是一樣的。這給聽課帶來了一定的新鮮感受。一定程度上窺探了魯美版的教材全貌。

2、參加評比的教師在課程設置、內容安排上都比較有創意,課件製作較爲精美,音樂課件的大量使用使美術教學的課堂效果更加良好。

下面就幾個案例談一下聽評課感受:

案例一:xxxx年5月19日膠州實驗中學倪麗娟利津二中

課程《中國民間美術》

課:常規導入,使用電腦課件。用喜慶的音樂突出年節的熱鬧,烘托節日氣氛,學生聯想音樂所能代表的現實環境。通過音樂導入紅紅火火的民間美術作品。學生閱讀教材,找到什麼是民間美術並回答。

評:音樂和美術合稱爲藝術,可見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用喜慶音樂的形式導入民間美術,恰到好處。喜慶的音樂容易使人聯想到春節這一中國的傳統節日,而這一傳統節日又是由很多民俗活動構成的,民俗活動恰好是民間美術樣式的載體。如:春聯、門神、掛箋、窗花、年畫等等。學生通過音樂很容易想到這些美術樣式。整體導入富於聯想、貼近生活。

課:瞭解了民間美術的界定,同學們試着發現一下我們自己身邊都有哪些民間美術樣式。學生回答(積極踊躍)

評:理論聯繫實際是我們授課的最根本任務,不能空講,要結合生活才能使知識在學生心裏融會貫通。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身邊的美術樣式,也是對於美術的定義的一個鞏固。

課:觀看視頻圖像,展示各種樣式的美術作品。然後觀察同學們手中的民間美術作品,主要是觀察色彩和造型兩個方面,討論分析民間美術作品的寓意性和象徵性。

評:課前教師發給同學們已經準備好的民間美術物件教具風箏、布老虎、年畫、泥玩具等。然後利用多媒體表現作品。學生不但能從多媒體中觀看到民間美術作品,更能從手中拿到的作品中親身體驗到民間美術作品的意義特徵。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只停留在表象上,更能深入內心。

課: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共有4名同學回答了手中的作品)。學生分析的不錯(感覺學生整體素質比較不錯,這也是倪老師本節課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教師引導着逐步深入分析。

評:分析的過程更要注重啓發式的引導方法,少一點直接性的引導。(如布老虎的象徵性意義分析,引導學生分析可以試着讓學生從整體觀察色彩,再從老虎本身代表的含義上入手,比引導學生說“布老虎身上的大紅和黃色是不是很鮮豔”要好一點。

課:播放教師親身參與的年畫視頻讓學生觀看,然後運用圖片手段展示民間美術作品代表性的美術作品並作簡要分析,總結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徵。

評:立意新穎,教師親身體驗的視頻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增加了觀看的趣味性。適時的總結起到了趁熱打鐵的作用。

課:教師出示現場的一些較大的民間美術作品,學生觀看並討論分析。擴展練習:1、山東省有哪些民間美術樣式?2、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福娃有什麼樣的象徵意義?(學生回答較爲不錯)

評:課堂練習必不可少,主要起到知識鞏固、總結的作用。練習的關鍵是選題內容。這兩道題選題合理,貼近生活。山東省的民間美術樣式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民間美術樣式。如:高密剪紙、膠州麪塑、棗莊泥人、萊西葫蘆雕刻、楊家阜年畫、濰坊風箏等等。奧運福娃選題更趨時代性,讓學生體會民間美術的樣式是深入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的。

課程總評:倪麗娟老師的課程設計整體比較好,沒有出現前後時間段不協調的現象,是一節十分生動的互動型的課程。開始用喜慶音樂導入課程,讓學生以一個比較熱情的節奏不如課堂教學,這時也個十分成功的環節。學生互動的較爲成功,回答問題積極踊躍,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整節課輕鬆愉快,也爲老師更好地發揮創造了條件。學生中個別同學對民間美術的熟知也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教師採用多媒體、掛件和實體物品綜合的授課方式不但

是學生能夠看得到,更能摸得着,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中兩名同學精彩的回答,倪老師即興送學生的民間美術作品使師生互動氣氛達到了高潮。貼近生活的問題設計也是本節課設計的一個亮點,讓學生回答山東地區有關的美術作品,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家鄉。福娃問題更是貼近時代特徵,更是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

倪老師的這節課使整個評比課中的開頭課,,之前沒有可以參考的,但聽完她後面的課之後,我們幾個人研究了一下,覺得他的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評比繼續進行中,好的課程頻頻出現。張煥玉老師的可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耳目一新。

張煥玉濟南市濟鋼高級中學《中國古代青銅藝術》

張老師的課雖然是讓人感到沉重的青銅器,但整個課程的氣氛卻是十分輕鬆的。平淡無奇的內容在張老師的課堂中經過創造呈現出另外一種形式。他把課本知識經過揉和、整理、拓展分成三大部分,並且以一個導遊的身份來介紹講解歷史、評說歷史,即“識廳”、“賞廳”、“評廳”。三個“廳”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進行的。採用導遊的形式,比較新穎別緻,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件製作較爲新穎,切換時清脆的金屬聲音,從另一個側面加深了同學們對青銅器的印象。

課:進入“識廳”首先提出問題“什麼是青銅器”,圖片示例分別列出青銅器的不同的種類樣式,並分析各種不同形式的青銅器的主要功用。及各種不同種類青銅器具上的紋樣:夔龍紋、饕餮紋、竊曲紋等。根據所認識的不同的樽、爵、鼎、簋等,給出一個圖片示例,進入“考考你”環節。學生根據剛纔所學的內容,分析展示的圖片。

評:生動的語言描述,合理的教學環節設計,構成了本課成功的開始。基礎性知識鋪墊的“識廳”讓學生了解到青銅器的真實面貌。而在其後鞏固性的練習使同學們加深了對青銅器的認識。

課:導遊繼續前行。觀察了第一部分的“識廳”後,進入第二展廳“賞廳”。這裏主要展示的是青銅器的發展歷程。從夏朝到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發展歷程是不盡相同的,每個時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無論從體積、重量、造型、紋樣、用途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總結各自特點並對整個觀賞過程進行點評。

評:課程講到這裏已經差不多一半了,張老師從不同的時期着眼於青銅器的不同特點。用圖示的方法一目瞭然,使學生容易接受不易混亂。採用表格對比的手法使每個時期的各自特點更加突出,更加鮮明。夏代時期青銅器體積小、重量輕,到商代變得大了一些,西周時期體積更加龐大造型更加規範。等到了春秋時期,體積又再度變小,重量變輕,造型更趨於文明,紋樣多是樸實自然的,而且銘文較多。

課:由“賞廳”出來,進入最後一個展廳“評廳”。評廳的主要目的是學生能運用“識廳”和“賞廳”的知識來評價青銅器具。觀看兩件青銅器作品。一個是尊,一個是鼎。從名稱、用途藝術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等方面進行評價。

評:本環節張老師採用的是挑戰的形式進行的,有點類似電視裏的“想挑戰嗎?”,名稱就叫“挑戰解說員”。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整個課程進行質的飛躍的過程,學生由剛纔的賞過渡到了現在的評。分組的解說方法,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生到前臺的解說,鍛鍊了學生開放的性格,也使得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課:課程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總結、提出期望。在總結本課內容的同時進而提出了保護文物的方法,使學生意識的保護文物應從自身做起。

評:本節內容在總結的基礎上提出的期望,屬擴展內容,不過正是這個擴展內容體現了素質教育的以人爲本,重視育人的觀念。

整體評價:濟南市濟鋼高級中學的張煥玉老師的課程設置合理緊湊,實用性較強,可見整體聲音效果很好。三個展廳的設計,使學生耳目一新,帶着好奇去聽課。尤其是“挑戰解說員”環節更是把課程帶到了高潮。豐富生動的肢體語言和語言表達使得課堂氣氛熱烈而又活潑。

隨着觀摩的繼續,許多好的課程都陸續的浮出水面。xxxx年省優質課一等獎的濟寧市第一中學的萬璐璐老師的課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xxxx年5月20日上午第一節,我們在膠州三中聽取了萬老師的優質課《中西古典園林》。

課:課件採用了圖片和視頻圖像相結合的方法展示了中西古典園林。課程首先從欣賞園林的視頻開始,然後進入課題中西古典園林,學生參照教材,讀出園林定義,教師借園林的繁體“園”字講園林構成。

評:繁體“園”字解釋園林可謂新穎獨到,頗具創意。激發學生學習園林的興趣。課:園林的欣賞方法——三心二意法。“三心”即“清心”“文心”“鏡心”,“二意”即“畫意”“意境”。導入本課,詮釋園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園林面對面。

評:聽了萬璐璐的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語言。流暢的語言表達、完美的語言組織,是本課的授課過程好似一隻歡快的樂曲。視頻資料的導入,豐富了課程內容,使學生欣賞園林如身臨其境。

課:對比中西園林。西方的園林呈現給我們的是一種秩序美、人工馴服自然的美感。學生在中戲對比中發現不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帶來的不同的美的文化差異。列舉了四時的園林美景,讓學生了解不同季節的園林。

評:如詩如畫的園林給同學們帶來了視覺上的美感。課件中的音樂更是沁人心神。合理的音樂設置會讓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更佳良好。隨堂的小練習、提問也起到了知識鞏固的作用。學生氣氛活躍,回答積極踊躍。

課:播放蘇州園林的短片《憶江南》,從色彩、意境上讓學生感受蘇州園林。提出分類賞析法:框景、借景、分景、移景。對比中西園林藝術,作總結性分析。最後用真實的本地園林(膠州市)景觀解說結論。

評:條理清晰的分類方法,使課程脈絡更爲清晰。借用實際的膠州本地園林景觀,使學生更容易賞析。課後的作業也是很有針對性的實踐性問題:拍攝依稀本地的園林景觀。讓學生在詳細瞭解園林之後再去和園林面對面,更能加深理解。

總體評析:萬璐璐老師的課程聽下來,似行雲流水,非常流暢,課堂節奏把握的很好,沒有多餘的環節,學生的互動性也還可以。語言組織和表達精彩,可見優美動人,是本節課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但有一點需要提的是:中西園林中不應把日本園林(枯山水)算作中西園林以內的,可以算作補充教學資料。

短短的幾天觀摩的時間結束了,仍覺意猶未盡。百花齊放的省優質課給了我太多的啓示,學到了太多的課堂教學方法、處理課堂事件的手法、對待學生互動的方式等。同時由於本次使用的是魯美版的教材,也更豐富了我的美術鑑賞知識。縱觀整個優質課評選,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和教師的語言組織是整個授課的中心靈魂部分。通過這次膠州之行,我學到了很多:

1、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決定了教學過程要更注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班級根據不同的班級特點採取不同的措施,不可千篇一律。

2、要結合實際進行教學課程組織。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除了課程本身的趣味性之外,教師的語言和課程組織結構設計也是重中之重。很多優秀的理論型課程也正是從學生的實際環境入手,引導啓發。如勝利十中的潘志傑老師的《中西古典園林》利用膠州本地的園林景觀引入新課。蓬萊一中的陳湘怡老師的《中西神像雕刻》採用宗教引入的方法等。

3、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要創新。本次優質課的課件製作可謂精美。許多老師不但有圖片文字,而且都插播視頻資料,從全方位進行視覺教學。萬璐璐老師的《中西古典園林》精彩的視頻片段引人入勝。倪麗娟老師的近親身體驗的視頻更是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棗莊40中學的孫雲山老師的《北京故宮和巴黎凡爾賽宮》,更是用視頻恢復了圓明園的原貌,使學生更能感受中國文化建築的恢宏壯闊。

4、實物課件在課堂上使用的頻率也更爲頻繁。實物課件以其“百聞不如一見”“看見不如摸到”的效果,對教學效果的加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張煥玉老師的《中國古代青銅藝術》使用的戰國編鐘模型,孫雲山老師的“斗拱”模型等。

5、課程設計要更注重實效性,結合具體實際。不要只講空空的理論,更要教會學生處理實際的方法。理論聯繫實際才能使知識發揮作用,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

6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至關重要。一節好的課程要求語言組織合理,語氣流暢。這就要求要練好普通話,多讀書。這樣才能在授課時更加豐富,更加生動、富有趣味性。

7學生心理研究更加深入全面,如授課的導入要抓住學生年齡的特徵,分析其愛好,偏向,投其所好,才能做其他的課題,所以學生的心理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8、踏實備課是一堂課的基礎因素。只有備好課、備精課,才能上好課、出精品課。備課要不只停留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範圍內,更應廣泛涉獵,凡是和本課有關的知識都要準備。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

還有很多的感悟,自己會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求證,不斷融匯。這一系列的獲益對我今後的教學活動將產生很大的觸動。爲我的教學起到了強大的輔助作用。取其精華,爲我所用,促進教學能力的進步這纔是我所希望的,也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我會努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自強不息!

美術評課稿6

謝老師這節《色彩的世界》真是讓人耳目一新,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作業表現方式、謝老師從容的教態,以及精彩的課堂教學語言,下面談談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體會。

1、 作業表現形式獨特,有創新。

本學期出去觀看了幾節美術課,發現現在的美術作業方式真是多種多樣,同樣的課例,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作業方式,不過這些作業方式的表現,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同時,我也不得不佩服這些上課老師的用心。《色彩的世界》這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我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想到的只是用水粉來表現,而謝老師卻能想到用方塊的彩紙進行拼貼,拼貼出類似色和對比色。這真是一種創新,這樣的作業既簡單又有效。如果用水粉表現非常費時,操作有難度。本節課的重點不是掌握水粉的用色用筆,而是瞭解色彩的知識,因此這樣的作業方式並不影響學生的知識掌握。

2、 作業要求明確,評價有標準

對於學生的作業要求非常明確,不會讓學生無從下手。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用色塊來拼擺,非常簡單。在評價的.環節,往往是我們忽略的環節,而謝老師不僅讓學生參與評價,而且給出了評價標準,讓評價有針對性。

3、 教態從容,課堂教學語言精簡準確

謝老師的教態端莊,從容,整堂課一直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面帶微笑的對學生說話。感覺特別親切。對學生的引導語和評價語都是恰到好處,課堂語言簡潔有效。整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先認識色輪,再是欣賞圖片,哪幅是類似色,哪幅師對比色。接着將這些知識聯繫到生活實際中,找一找你穿的衣服是什麼色調?欣賞畫家的作品,找一找色調。

本節課我也有自己的一點點的想法,這樣的作業要求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是不是太低了?

美術評課稿7

看了這段教學視頻,讓我對何老師的精彩教學非常敬佩,也讓我對國小美術教學產生了很多想法和反思。相對於過於花俏的美術課,這節課時樸實的,是注重實效的,它實實在在的鍛鍊了孩子們的美術技能,培養和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和素養。

美術課要教給學生什麼?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造型藝術,首先要弄清楚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的教學目的是什麼?不是培養畫家,不是培養特長生,不是美術專業的考前培訓,而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中關於美的素養的一門學科。

在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這個目的被細分成豐富多彩的各種課型,,被分爲一個個小的教學目標貫穿在不同年級段的美術課中。

基於以上因素,授課者在備課中,要想清楚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通過本節課,要教什麼?要讓學生學會什麼?樹好這個靶子,才能在教學設計中有的放矢,刪繁就簡,緊扣教學目標和主題。

美術課如何教?

一節課有了明確的目標,下來要思考解決的就是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問題。俗話說,教無定法,在班級授課環境下,受課堂時間的制約,我認爲最好選用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去除掉花俏的擺設環節,迴歸到簡單、實用、快樂的高效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好教學活動,讓孩子有極強的表現慾望。一般來說,好的作品欣賞、好的導入、或者是教師的高效示範展示,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緊扣美術的本體,一定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術”的問題,也就是最基本的表現方法和技巧。這是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也是隻有美術課才能解決的問題。爲了讓學生直觀的學習到美術造型的表現方法和表現技巧,教師的示範顯得尤爲重要。大氣,直觀,準確到位的示範,不但可以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還能爲孩子們接下來的自主表現掃清障礙,使人豁然開朗,眼前一亮。另外,教師示範的過程,本身就應該是一個精彩的表演,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濃厚興趣。

美術作業怎樣評價?

美術課一般不會留課外作業,基本都在課堂上完成。評價一般採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幾種形式。但是現在更多的課堂評價都是爲了完成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而評價,爲了課堂結構的完整性做出的表面的、膚淺的、倉促的評價,達不到真正的評價目的。美術課的作業評價標準沒有固定的答案和模式,但是不管採用哪種方式評價,都應該要緊扣教學目標,鑑於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的限制,自評的時候可以教師可以給出評價指標和關鍵字,讓學生從指定的幾個方面去談。他評的範圍可以更廣泛,更適合人數較多的班級進行。教師的評價往往被學生認爲是權威的評價,所以教師的評價要注意少些定性的評價,多些建議、多些鼓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美術素養都能獲得成長和發展。

不過,由於時間的緊迫,現在我們很多美術課的評價環節流於形式,沒有真正的評價,這於我們現在班額過大,孩子的溝通表達能力所限都有關係。讓我們對美術課的評價和激趣好好探究,讓美術課更加精彩。

美術評課稿8

《走向明天——我的姓名我做主》這一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美術六年級下冊(湘版)中的第九課第一課時。從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看,本課屬於“設計應用”的範疇;按照學習目標,要求學生能運用相關美術字知識設計、美化自己的姓名;從美術學習的角度看,學生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運用已有的美術知識設計自己的姓名,在老師和同學之間互相贈送,交流情感,培養創新精神;從學習的方式上看,綜合性學習是本課較突出的特點,集欣賞、探究、設計、製作、交流於一體。

教學中,龍老師採用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學方法,緊緊圍繞以學生髮展爲本,把學生設計、製作、情感擺在重要位置,引導學生體驗情感、珍惜友情,充分調動學生潛能,發展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開課時龍老師利用多媒體資料引導學生談再有兩個多月就要畢業了的感受,從學生的情感需要出發,漫談畢業的心情。學生們用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多年來對母校、老師的辛勤培養的感激之情。隨即順勢引入在即將離開母校之際,準備給學校留下一份什麼樣珍貴而有意義的禮物?在設計形式上同學們想出了很多辦法,最後決定,將自己的名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作出有獨特創意的簽名,現場送給老師和同學,給母校的老師和同學留一份最有意義的紀念品。

爲同學們準備的禮物是同齡人的姓名設計,一款款精美的姓名設計讓學生在感受同齡人的創造力的同時,更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表現的興趣。在探究方法中遷移借用,讓學生主動思考、選擇,這樣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散,創造性的發揮。接着在欣賞他人作品中,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在細緻的觀察和相互的探討中發現姓名設計的方式和方法。然後引導學生直觀的去欣賞生活中的字體,讓他們知道美來源於生活,美就在身邊。

還等什麼,趕緊鼓勵學生大膽設計,表現出獨特的創意。悠揚的音樂聲裏同學們的創作靈感猶如泉涌,學生們的創意豐富多彩,有的把自己的`名字用描繪的方式進行了創作,很有個性;把自己的名字粘貼到色彩鮮豔的卡紙上……總之,每個同學都創作出了自己獨特的簽名。在現場的贈送活動中,學生互相贈送、互相祝福,昇華了情感。現場的贈送就是評價的環節,請同學們談自己收到的禮物和感受,不失時機的讓設計者暢談自己的創意,引導他們學會感恩,說聲謝謝,帶上祝福,深情相擁,可以說最後的評價和課堂小結部分把整節課的情感推向高潮,同學們在優美的歌聲中盡情享受了童年的美好,更體驗到了情感的真摯。本課使美術教育的情感功能得到應有的發揮。

當然,本課在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在評價時注重了學生的創意,沒有強調讓學生先說自己設計的方法,認爲學生一眼就可以看明白同學用的是什麼設計方法,這樣有個別學生的設計方法忽略了。今後在教學中要多注意細節問題,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美術評課稿9

這堂課由海城國小高磊老師執教的《紅色的畫》是人美版第5冊中的一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都很新穎,能夠抓住國小生的基本心理。首先,從高老師備課,準備教具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與設計;

從教學過程來看,通過多樣靈活的教學活動與教學形式,來引導與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思路清晰,形式新穎,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學習目標比較明確。本節課的亮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能夠抓住學生活潑、好玩、好動的心理,利用小遊戲作爲導入,在課的一開始就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師這裏,爲整堂課的集中進行提供了一個前提保障。其次,在新授部分,爲了使學生明確“紅色的畫”的主要用色以及什麼樣的顏色輔助構成,纔是一幅好看的畫,用了對比講授法與演示法,而且讓學生親自動手塗一塗,一步一步,層層遞進,從只用單一的紅色,到與紅色相近顏色的配合,最後到可以利用少量其他顏色共同構成一幅畫,使學生的思路漸漸清晰--------原來紅色的畫不只有紅色,主要以紅色爲主,可以配少量其他顏色,甚至冷色。

再次,豐富有效的教具,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並且極大的展示了教師的'基本功。在教具的使用上,不但能夠在課前做足了準備,爲學生準備了詳細的範例,而且能夠在課堂上靈活應用,隨機應變,爲學生進行當場演示,使每個學生都能從視覺與過程上有所收穫。由於美術課有着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美術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

因此,我在賞評這節課的時候,認爲本節課也相應的存在一點遺憾,歸納如下:首先,在導入部分,當以遊戲開始後分別介紹了三原色,並引出了紅色的鞭炮,又以鞭炮作爲導引,引入新課,我認爲有一點繁複,可以直接用紅色的鞭炮或者從三原色處直接學習其中一種顏色,並用它繪畫,也許會使這個流程更簡潔。其次,在介紹紅色以及紅色的畫時,應該帶領同學們瞭解紅色所蘊涵的象徵意義,紅色的色彩感情,使學生們在今後運用顏色的時候,能準確把握不同色彩帶來的不同感覺。

再次,幻燈片的使用應該物盡其用,在欣賞優秀作品的時候幻燈片走的有寫快,使很多孩子沒有看清楚就過去了,教師應該選擇一至兩幅學生的作品來進行指導性評價,一則可以使學生了解繪畫的方向,二則更接近學生的繪畫水平,使他們更容易找到基點。然後,在學生進行合作的初始階段,教師爲了營造一定的氛圍,選擇了用音樂進行輔助,這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但是音樂是否應該選擇稍微舒緩一點的,儘量不要使用會使學生聽後過於興奮的音樂,否則容易導致整個課堂紀律混亂。

最後,在評價作品的時候,應該選擇豐富並且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語言進行評價,在評價的時候不宜過於籠統,應該使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努力尋找到解決的辦法。

美術評課稿10

在第一學段(1~2年級),對新入學的兒童來說,美術學習 興趣的培養是首要的,知識技能的學習則應儘可能的淡化。因此,兒童入學美術學習活動的開始,是從媒材的感官體驗入手,看看,想 想,畫畫,做做。在這一學段的教學活動建議中,多次提到遊戲的方式,進行造型遊戲。通過感官體驗各種媒材、工具的特徵,嘗試進行各種簡單的組合和裝飾,使學生對學習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保持下去,是第一學段學習的'任務和目的所在。

《手指印畫》是屬一年級“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一節課,這節課,該美術教師用造型遊戲的方法結合低年級學生愛玩的特點組織教學,沒有講授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很難的造型法則和美學原理,只是讓學生儘可能地體會材料的特性和造型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激起了他們對“造型”與“表現”的興趣。由於沒有任何壓力,所以學生們反而很自然、很輕鬆地在不知不覺中表達出了自己心中的所想,抒發了自己的情感。一整節課學生們都是在歡樂的氣氛中度過的。看似簡單的一節課,教師實際上用了很多教學策略。這是一節成功的“造型`表現”課。

美術評課稿11

這是一節網絡美術課,執教老師是周老師。

在課的一開始,周老師就用視頻展示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過渡到新課。通過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們展示課前收集好的扇子,並讓學生回答古代扇子的名稱。互相欣賞帶來是扇子,並讓學生以精煉的語言來描述扇子的種類,羽扇蒲扇摺扇紈扇等。

學生的課前準備的很充分,把氛圍渲染的很好。

在接下來的.環節,展示的扇子圖片都是比較具有歷史性的,諸葛亮、宋江古代美女等。扇子根據羽扇蒲扇摺扇紈扇四大類分開,

教師課件展示扇子的詩文結合讓學生朗讀。提問,爲什麼扇子還能存在還能的生活中?扇子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讓學生討論,學生的談論積極。

有一個值得提醒的是,可以運用一些現代的技術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觀看。最後在展評的時候,在展示不同身份的人物用扇子表演,但這個班級學生走秀效果也挺好的,學生積極性調動比較好,設置的競賽在整個課堂中貫穿,能激發學生積極性。教師問題設置合理。

周老師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她的語言表達,抑揚頓挫,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過渡語句措辭比較優美。

美術評課稿12

《折剪蝴蝶》是浙美版二年級下冊設計應用領域的一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蝴蝶的基本結構、對稱特徵及紋飾特點。

2、學習用對稱折剪的方法制作美麗的紙蝴蝶,並初步形成設計意識。

3、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玩玩,在設計製作“折剪蝴蝶”的練習中感受設計應用活動的樂趣。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爲:學會用對稱的方法剪紙蝴蝶;難點定位爲:做出外形、紋飾獨特的紙蝴蝶。

聽了張偉績老師的這堂課,我想到了一句名師名言:“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讓學生成爲教師最好的作品”。其實就是關注每位學生的個性,尊重差異,在遵循規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在本節美術課堂上,張老師從以下三個方面儘可能做到了以上的觀點。

一、課堂提問有設計

教師提問課堂問題時,往往由於表達方式、難易程度等不同,總有不願意舉手或答不上來的同學。在本節課中,張老師有意將問題進行設計。一星代表普通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二星代表有難度問題,面向三分之二學生;三星代表較難問題,面向反應快,能力強的學生。在觀察分析蝴蝶是對稱圖形的環節中,她出示蝴蝶正面圖片,提問:“你喜歡這隻蝴蝶嗎?”這是一個兩星問題,學生單純地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說出自己的感受,當然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發揮牽引的作用,大部分學生都積極舉手發表自己的選擇,教師也在學生的回答中繼續提問:“看完些蝴蝶你能說說它們都有什麼特點嗎?”這其實算是個二星的問題。部分學生會舉手說它們都有哪些部分,都長着兩雙翅膀等等。最後在蝴蝶身體中間加一條豎線,再提問:“你這時又發現了什麼?”這是二三星問題,教師所提的問題的答案,不能是唯一的,學生回答這類問題時,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學生的思維要躍出線性思維的軌道,向平面型、立體型思維拓展。有的學生說兩邊的花紋顏色都一樣;有的說形狀相同是對稱的……學生其實怎麼說都行,在說的過程中學生緊張的情緒也就慢慢地放鬆下來。正因爲有了導入部分的鋪墊,學生的回答也是完美的。老師就着學生的回答,加以概念,生成了對稱圖形的概念。

二、作業佈置有分層

本課的課堂作業要求是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設計製作一隻有漂亮花紋的會飛舞的紙蝴蝶。但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選擇。

1、用對稱的方法剪紙蝴蝶。

2、用對稱的方法制作外形、紋飾獨特的紙蝴蝶。

3、用對稱的方法剪剪、貼貼、畫畫等方法,製作外形、紋飾獨特的紙蝴蝶。

經過這樣的設計後,在作業表達上出現有豐富多樣的`作品,有的外形不大,但是紋飾很美;有的外形特別,紋飾色彩豐富;有的甚至用彩紙剪貼,同樣完成了本次作業。

三、用作品美化環境

每個教室都有一個綠色的角落,下課後孩子們將自己的蝴蝶作品張貼在植物後面的玻璃上,遠看彷彿一羣蝴蝶聞香而來,孩子們都快樂地說:“好美啊!”伸着小手爭着說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他的……一片玻璃貼不下了,就貼到教室的其他窗戶上,在環繞着自己動手做的彩蝶飛舞的教室裏上課,孩子們開心極了!

一堂課裏,教師同時扮演兩個角色,從孩子的視角和認知程度出發,用心設計教學。教的目的是學好。孩子們有興趣學,學得好,那麼教就是成功的。

美術評課稿13

開學以來,我聽了杜主任、冒愛玉、楊正龍、張建華、孫茂洲、劉燕、周迎年、陳懷龍、顧漢呂、祁燕、周麗娟、嚴主任等老師共21節語文課,收穫頗豐。整體來說每堂課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教學目標明確,並能在教學過程中鮮明地體現重點突出;課堂問題設置巧妙,環環相扣,自然流暢地引導學生理解了文本內容和情感;師生互動積極有效;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德育滲透如細雨潤物無聲;注重過程方法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能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推敲揣摩品味;在拓展教學方面更是趣味橫生,恰當新穎,很好地加深了對文本中心內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板書涵蓋了文本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並有藝術之美感。

杜主任的課有許多光彩之處,最突出的是他本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並將其表現在了課堂的許多方面。尤其是教學語言注重文學性,詞彙豐富,文采飛揚,語調語氣抑揚頓挫,很有吸引力。我要向他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感受語言的魅力,在口耳相傳之間掌握並運用豐富的漢語詞彙,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他們的作文之中。

嚴主任對文本的解讀非常深刻,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也很到位。在讀中悟,悟中讀,跳出來,走進去的讀書方法也讓學生對文本的閱讀不是停留在表層的感官的愉悅上,而是達到了深層次的理性的思考。因此,學生自主解讀文本時展示給我們的已經超越了七年級學生普遍的那些稚嫩表達,而是讓聽課老師也嘖嘖稱讚的精彩解讀。另外多媒體的使用沒有捨本逐末,只有非常精煉的四句話的方法點撥。

陳懷龍老師的課設計新穎,讓學生用記者訪問的形式學習課文。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學生參與面廣,學習積極性很高。陳老師在穿插有關背景資料詩人成就詩詞知識等適時適度,似信手拈來,又恰到好處。這也與他肚裏有文章,胸中有點墨有關。

冒愛玉老師教學注重對文本內容情感的分析挖掘,培養學生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表述概括的能力等等。這對學生現代文閱讀的水平提高都是一個必需的過程。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既不程式化,又具體、誠懇。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能及時以恰當的方式指出糾正。無論是指導思想還是課的設計都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語文學習是學生個體的行爲。語文閱讀也是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所產生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張建華老師在教學時就非常注意尊重與呵護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於學生的回答,盧老師能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導學生把內心的感受說出來,回答得好教師給予肯定,對於學生回答過程中不太明確或不合理的教師也能給予正確的導向與引導。

孫茂洲老師對教材的取捨方面有勇有謀,他的課堂既顯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同時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高效,尤其是讓學生續寫《安恩和奶牛》的結尾,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周迎年老師教態自然大方,語言清晰,表達能力強,語氣語調富有激情。課堂上有梯度的引導學生誦讀和品讀文本,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實施教學時從內容到教法到學情,都顯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學生讀書很動情,饒有興致地讀,主動地探究問題,很好。

周麗娟老師講課有激情,善於帶動學生,有個人魅力。結構嚴謹合理,過渡自然,全課給人一種渾然一體之感。重點突出,大多數問題設計簡單易答巧妙,學生學起來輕鬆好懂。學生答題能力強,可以說這與老師平時的潛移默化分不開。她的語言流暢,通俗易懂,簡潔明快。基本功深厚,容量雖大但節奏適宜。

顧漢呂老師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發展現狀與要求,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準確的把握了教學重難點和考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教學環節銜接流暢,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清晰,層次清楚,結構合理。教學中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努力營造高效,和諧的課堂,整堂課情知交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亮點是說不完的,那就打住。下面說說我個人的收穫:

第一、語文課要上出語文的味道,老師的“講”是至關重要的,老師在課堂上要講語言、講文學、講寫作,而不是去講思想道德、講國際風雲等等。課堂上要注重情感氛圍的營造,語言要有文采,能打動學生,教學應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再有營養的飯食要好吃才能下嚥,纔能有助於身體健康。不好吃的飯菜不會打動人們的胃口的。所以語文課堂首先要生動。

第二、讀書是感悟語文的重要途徑,出聲朗讀更是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衆多老師的課堂上,我們都多次聽到了學生飽含感情的讀書聲,教師還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人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悟的思想,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體驗中尋找獨特的'感悟。

第三、課堂上要引發學生深入的思考。授課教師通過問題的預設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抓住重點段落、句子、詞語進行反覆誦讀,並圍繞所找到的句子進行深入挖掘,啓發學生多元思維,讓學生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

第四、在傳統的語文考試中,總是把“知識點”作爲考試訓練的重點,但是,今天這樣的觀點已經過時了,我們的語文訓練必須從“知識點”轉到“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訓練上,這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關鍵,也是今天語文考試的要點。課堂上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讓學生站起來說話,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時還應有的書面表達,這樣的訓練是針對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訓練,是治“本”的做法,而不是我們通常的知識點訓練,這是我們要深入領會的。

第五、多媒體(或者課件)的利用與處理,不宜太龐雜、太細化、太執着,宜精練、適用、有效,因爲課堂是動態的。如果執着預設的課件,一會影響課堂的流暢性;二會淡化生本對話,導致學生與文本對話效果的弱化,如果不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進行有效解讀,後邊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堂,是一個抒寫缺憾美的地方;教師,則是創設美、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責任人。是的,沒有遺憾也就沒有回味,也就不會有跌宕的精彩,雨後的彩虹。那我們就不談遺憾,不怕遺憾,而讓遺憾成爲我們閃亮以後的鋪陳和蓄勢。

美術評課稿14

星期五,我區全體美術教師到八十一中學去聽課教研。聽了毛老師的課《吉祥圖案》,真的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節好課設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綜合素質高的教師來駕御。教師形象的感召力、微笑、親切、抑揚頓挫的語言以及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皆是一節好課必不可少的調味劑。課堂上毛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令我感觸比較深的就是毛老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毛教師聲情並茂,極富有吸引力,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不再是單一的“你真棒”,“你真聰明”而是採用多元化評價,顧及到每位學生對美術的個性化理解,讓學生在自我肯定中獲取自信。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的信心。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爲,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作爲一名新教師,我一直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毛老師的課對我產生了新的啓發,同時在課堂上用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通過這次的聽課學習,對比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毛老師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在導入環節,毛老師用師生之間互相送祝福的方式,給整堂課營造出其樂融融非常祥和的溫馨氣氛,並在之後的授課環節以及小組展示的環節,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美術評課稿1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作爲評課老師我將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爲目標,用把“優點講夠,不足說透”的評課原則來闡述、交流我對這堂由陳文輝老師執教的《我們愛吃的水果》一課的理解和看法。從整體上看,這是一節綜合性很強的美術課,本課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應該說,這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是一堂很有創意的美術課,讓人感到愉快、輕鬆的美術課。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的選擇符合兒童生活實際

水果是兒童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有益身體健康的食物,孩子們十分熟悉。正因爲水果豔麗的色彩,簡單的外形,美味的口感,豐富的營養,以及,水果的結構、水果的藥用價值、水果的發展性、地域性、季節性等特點都給我們提供了超大的信息量,綜合性很強,選擇空間很大,所以水果這一課題有着其他課題無法比擬的優勢,這就爲本課的教與學提供了便利。

二、教學形式的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點

陳教師運用玩遊戲、和創設情景的形式提倡一種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用摸水果的遊戲激發學生興趣,創設“水果王國”選繼承人的情景促成學生饒有興致的達成目標,學生的心情一直處於快樂和興奮的愉悅狀態,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洋溢着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

三、教學方法符合兒童認知規律

低年級的兒童認識事物有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陳老師正是從孩子的這一特點出發,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選擇恰當的教法。如:在讓學生感知水果的形、色、肌理時,教師提供的真實的水果實物讓學生摸一摸,聞一聞,非常直觀、真切的感知蘋果、菠蘿的外形特徵;在引導學生進行水果創想,發散學生的想象思維時,教師直接採用了演示的教法,把畫水果的方法、步驟以及對水果的聯想都清晰、明確、直接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

陳老師打破了傳統的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學內容沒有侷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以及學生愛畫敢想的特徵和美術學科特點,陳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的,在學生充分了解水果的形色肌理的基礎上開發學生的想象,發散學生的思維,對水果進行豐富的聯想,大膽的誇張變形,進行水果王國的本領大比拼,這一設計具有開放性;其二,有趣新穎的情景創設加競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其三,本課教學中用到的許多水果道具是實實在在的新鮮水果,以及大量的水果圖片,學生作品資料則來自網絡,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

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和諧、互動、探究、創新、開放的情境活動中,學生樂於嘗試,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

當然,在賞評《愛吃的水果》的同時,我也對陳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課前準備可以再充分一些,俗話說“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只有教師在課前對水果的種種知識(各種水果的特點、功效、營養、如何用點、線、色表現不同水果的肌理等)精心準備,胸有成竹,在課堂中教師才能厚積薄發,收放自如,遊刃有餘。

二、教師語言可以再簡潔、準確些,指令明確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讓課堂更流暢如:

三、開門見山地對學生加強水果質感,肌理的表現的引導。

水果質感,肌理的對比表現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因爲水果單純的色彩,簡單的外形對學生來說已經儲備了這方面的知識,缺乏的是對不同水果質感的對比和用線表現不同水果的肌理,因此在本課的第一個環節初步感知蘋果和菠蘿的外形特徵(型色質感)後,就可以讓學生思考用什麼線可以畫出蘋果光滑的表皮,還能用什麼花紋畫出菠蘿粗糙、厚實、突起的外皮呢?並用簡單的線條畫一畫。這樣做可以對本課重點的解決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對《愛吃的水果》一課的膚淺看法,在賞評中若有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用一句話結束我的評課,那就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