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歷史教學計劃14篇

歷史1.82W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歷史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教學計劃14篇

歷史教學計劃 篇1

新學期又開始了。爲了以後的工作更順利,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請領導多批評指導。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學期把歷史作爲政治文明的必修課來學習,主要體現了人類社會和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瞭解中外歷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人物,探索他們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和影響,學習必要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二、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在16級,7級,8級,94級教歷史教學。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的歷史基礎相當薄弱,他們在

2、過程和方法:學會收集政治活動的數據,進行初步歸納和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中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能夠科學地評價和解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從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進程,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確立人生理想。

三、工作措施

1、加強學生基礎知識質量,提高學生知識應用水平

要牢牢記住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知識,準確理解。要注意如何把基礎知識的學習與複習中的特殊問題和熱點問題聯繫起來;需要研究如何整合教材,如何加強三大必修模塊內容之間的嫁接與銜接,如何整合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之間的銜接;要研究讓學生腳踏實地地掌握主要歷史知識的方式方法,做到記憶牢固、理解準確、應用靈活。

2、加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針對學生在知識轉移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思維能力和考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應採取有效措施

(1)研究如何實施問題意識教學,即如何在複習教學中滲透問題意識,將教材中的陳述性歷史事實轉化爲問題性材料,將歷史轉化爲質疑和質疑歷史,鼓勵學生髮現歷史事實之間的因果轉化關係,將歷史知識序列轉化爲歷史問題序列。

(2)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理論理解能力,即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把自己的理論觀點轉化爲理解歷史的思維方法,從而全面、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3)研究實施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應該採取什麼措施和方法,即如何將各種能力培養與具體的歷史知識和一定的方法技能相結合;如何將能力培養融入教學、測試等環節和各種教學活動中,使能力培養內容有針對性、有方法性、有規律,以期有效提高學生回答歷史問題的基本能力。

(4)研究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答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使學生正確理解材料信息的含義;能準確總結提取有效信息;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加強學生寫作答案的規範化

初步設想通過教師明確要求、樣本展示、個別指導、截止日期四個環節,開展強化學生寫作答案的規範性培訓。

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實現三個教學目標:一是放慢腳步,夯實基礎;二是整理線索,搭建結構;第三,注重能力,符合大學聯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目標,全面整合教材,優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提高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四、職業成長計劃

這學期我們繼續努力學習,廣泛涉獵學科、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理論、教學理論和學生管理理論,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對素質教育和高效課堂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積極參與教學和科研改革,並將成果付諸教學實踐。

歷史教學計劃 篇2

一、總體目標:

以我校教學計劃爲指導,形成先進的課程教學理念,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向課堂要效率,向40分鐘要質量

歷史,在學生的眼中,就是所謂的副課,學生不重視。因此成績也很難上去。在平時上課的時候學生也不認真。針對這種情況,我在開學的時候就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講清楚歷史地重要性,七年級的孩子是基礎階段,工作自己要做得細一些。九年級的孩子要參加考試,要使學生對歷史學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使學生改變歷史學科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只要有了,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關注學生,深入地瞭解學生,針對學生的'不同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的原則是:課堂上能解決的問題,決不放在課下解決。爲提高學生的興趣,因爲七年級的學生都比較的愛表現,上課回答問題挺積極,爲充分調動學生,我還依然使用去年的那種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看書,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教師精講,我會認真研究自己創設的問題,讓這些問題更能讓學生投入到自己課堂中。

三、做好第一次質量預測的備考工作

九年級的學生面臨中招考試,歷史學科在考試中佔60分,分秒必爭,元月份地第一次預測很重要,做好備考是本學期的重點工作。根據以往的工作經歷,做好備考我準備從以下入手:

1、認真研究中招試題

歷史學科,在題型上、做題方法、出題等方面,近年來都有很大的變化,《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話叫知己知彼這,才能百戰不殆,不瞭解試題就很難做好複習,要研究試題,發揮合作精神很重要,發動歷史教師認真的研究近幾年的中招試題,大家一塊集思廣益,從而確定重點。一方面,在講授新課的時候滲透進去,另一方面爲複習做好準備。

2、做好集體備課

羣策羣力,才能打造精品,做好備考,集體備課非常重要,在備課中,我會和其他老師一起,認真備課,備出重點、難點、最重要的是備試題,選擇試題,將那些比較經典的的試題選出來讓學生做,另外,就是要備方法,做題方法對提高學生的成績很重要,方法掌握,不論怎樣變化,學生都能應付自如。備課的內容形成文字,以備以後使用。

3、做好專題複習

新課結束的情況下,利用專題複習的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性有一個整體的、系統性的認識,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橫向和縱向的瞭解。因此,組織專題時候一段的重要任務。

四、做好學生的管理,抓好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

管好自己的課堂,是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由此,我會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管理上來,注重培養學生的德育工作。在本學期,將在課堂教學中講授《法制教育與學科教育》中的一些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近幾年,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現象仍時有發生,而且呈上升趨勢及低齡化、團伙化、危害程度嚴重化趨勢,形勢比較嚴峻。這凸顯了我國中國小法制教育的薄弱性,因此加強對中國小生的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深知自己的責任。言傳身教,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的影響着學生。做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做學生的典範。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效。

歷史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八年級歷史使用北師大版歷史教材,包括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三部分。

下冊的前三個單元內容是中國現代歷史部分,它承接《歷史》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發展線索,設置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三個學習單元,概述了20世紀後半葉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歷經的兩次歷史鉅變,反映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和改革開放、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發展過程。

本冊教科書2╱5篇幅是世界古代史,設置爲兩個單元,簡潔、清楚地介紹了世界歷史上產生的重要古代文明和各種文明之間的交往,時間跨度較大,主要表現經幾千年積澱的世界古代文明重要成就,在宏觀上展示世界古代文明的發展脈絡。

二、教學建議

進行中國近現代史教學,應充分利用本地區各種課程資源,參照課程標準列舉的'活動建議,組織實踐教學。教學中,要注重歷史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繫,觀察和思考社會生活中的歷史現象,進行縱向或橫向比較;要重視收集與整理歷史資料的過程,它不僅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也是開展實踐活動的基本技能;要特別注重通過社會調查,培養實事求是精神,體驗探究式學習方法。社會調查是實現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有效途徑,這一實踐教學方法可以普遍地運用於中國近現代史各單元的教學。

對於本教材的世界古代史部分,建議充分運用歷史比較法進行教學。世界古代史與中國古代史的內容許多都可以作比較分析,這樣既可幫助理解世界古代史的重點問題,又可從世界大歷史的角度重新審視中國古代史問題。例如,世界古代大河流域文明,除中國黃河文明發展至今,其他文明都中斷了,經過比較,可以從中探尋原因,得到啓發;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與中國古代封建制度的對比,可以理解造成區域文明的不同歷史發展走向的原因;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大事件,在中國古代史上幾乎都能從另一側面加以考察。

三、教學進度

(第二學期)

周次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備註

1

預備課

2

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第2課爲鞏固新中國而鬥爭

3

第3課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第4課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4

第5課“萬方樂奏有于闐”

--“新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演講擂臺賽

5

第6課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第7課十年內亂

6

第8課築起共和國鋼鐵長城

第9課新中國走向世界舞臺

7

第10課“走近創業年代的英雄”討論會

8

第11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第12課欣欣向榮的科教文體事業

9

期中複習、期會考試

期會考試

10

機動

國際勞動節放假

11

第13課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第14課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12

第15課探究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

13

第16課當人類還是野蠻人的時候

第17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14

第18課藍色的地中海文明

第19課“日出之國”與“新月之鄉”

2

15

第20課西歐的基督教文明

第21課古老帝國的悲劇

2

16

第22課人類三大人種的基本特徵

第23課文明的衝撞與交融

2

17

第24課昔日的輝煌

第25課世界古代科學魅力的報告會

2

18

期終複習

2

19

期終考試

7月5日放暑假

歷史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根據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和本學期的特點,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開展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學會歷史知識的一些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要抓學生的基礎知識,指導學習方法,以新課標爲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着眼於學生的發展,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倡導教師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總體水平差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七年級的學生雖說已學了一學期的歷史;但是大多數學生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課堂吵鬧、學習習慣差。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圍繞着老師思路轉,但仍有學生回答問題跑調。由於學習態度不端正,習慣又較差,認識又不足,故要達到100%的合格率目標較難,整體看來不願讀書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本學期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爲四個單元,共20課,敘述從上古時期到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以及各民族融合的歷史。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爲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

過程與方法: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掌握正確計算曆史年代、識別和使用歷史圖表等基本技能,形成豐富的想象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通過歸納、分析和判斷的邏輯方法,初步形成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的能力,培養學生表述歷史問題的能力學會客觀的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想象的能力。

情感教育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啓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進一步認清歷史前進的大趨勢和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爲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遠大理想,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當好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教學措施

1、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真正立足於學生髮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通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並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通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通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2、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即強調學生思考能力、創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目標爲主導,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3、及時進行恰當的賞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關愛每一個學生,開啓學生的心扉。設計情景,創設條件進行賞識。正確運用讚美藝術,賞識學生,挖掘其潛力。最後,讚美也應關注有缺點的學生。

4、認真鑽研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5、增加課堂容量,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二十五分鐘教學新課;後十分鐘練習鞏固。

6、積極參加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將教學中的點滴進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五、教學進度安排

新授課內容:《中國歷史》上冊,每週兩課時,計劃20周共34課時。

歷史教學計劃 篇5

新的一個學期又開始了。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的歷史教學工作,爲了更好的完成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使以後的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順利的進行,特制訂本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一、總體目標:

以我校教學計劃爲指導,形成先進的課程教學理念,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以應對會考爲主。包括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單元,世界現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單元。使用的是《世界歷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爲線索。教材最顯着的特點是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更加側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三、學生、教材情況分析

1、學生現狀分析

九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處於變化時期,其思想波動幅度大,對於學習歷史學科的興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積極性,需要老師採取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

從上學期的學生學習狀況來看,九年級兩個班的情況基本一樣,學生對歷史的知識掌握不好,及格的學生還不到一半,很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住,也就是說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沒有,對做題的方法還不能理解,只是靠頭腦死記,無規律可循。針對上面情況,本學期採取提優補差措施,提高優秀率是當前最主要的,使學生的成績快速提高。

2、教材分析

另外,教材所述知識爲世界歷史,內容寬泛並有時間的跨度,有會考的任務,在動員學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歷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瞭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切實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現其長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也要兼顧兩頭。使所有學生在會考中都能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

3、重點、難點分析

本學期的重點、難點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對做題方法的學習,對歷史課的興趣,特別是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要分清時間、地點、事件人物以及這個事件在當時環境所引起的歷史意義。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首先是備好課,在備課中真正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要堅持基礎性和科學性原則,準確傳授基礎知識,切實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2、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堅持以培養學生能力爲重點,優化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效率,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參與意識,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主動的探索中獲得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課堂教學堅持整體性原則,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的全面整合,使學生全面發展,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和實踐。尋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4、教學語言規範,精神振奮,按時上下課,關心學生,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樂於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歷史和認識歷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識別和運用與教學有關的歷史地圖、圖片、圖表;蒐集和整理與歷史學習相關的材料;敘述重要的歷史事實;解釋重要的歷史概念,分析和評論重要的歷史問題等。

5、教學會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裏特徵,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從有利於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啓發學生對歷史的理解,避免死記硬背,減輕學生的負擔。

6、有效的作業,是學生複習鞏固所學知識,教師發現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佈置有效的學習任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爭取在課堂中完成習題。對於考試和作業做到及時批改和反饋。查漏補缺。

歷史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教學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爲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擔任的是七年級三個班的歷史,學生總體水平差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學習自覺性差,學習上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學生對歷史認識不夠,認爲歷史只是副科而不夠重視;二是部分學生求知慾強,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三是部分學生缺乏綜合歸納能力,學習不夠積極主動。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共21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四、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教學措施:

第一、認真鑽研教材和課程標準,認真細心備課,耐心輔導。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突出第一節課的重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第二、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1、目標統一,準確。2、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爲依。 3、體現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統一。

第三、每講完一單元后把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比較,以便學生系統掌握;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識延伸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第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歷史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着眼於學生的發展,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課改的要求,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倡導教師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材屬於中國歷史的古代史部分,距今時間較久遠,特別是先秦史,跨度很大,學生的理解主要是跟時間有關的內容比較難一些,需要分析的較少,重點內容是在奴隸社會的基本發展及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還有這一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所創造的財富,對社會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後半部分主要講到封建社會的誕生、發展,統一國家的產生、發展,創造的`中國古代史上的燦爛文明及對世界的影響。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材,縱向爲近代史,主要內容體現了近代的屈辱史,中國由封建社會沒落到開始社會轉型,接受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打破傳統思想,摧毀舊的社會體系,這些內容貫穿本書的始終。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情況,現在還不是很細緻的瞭解,從目前的初步瞭解及課堂的表現來看,學生的課堂紀律尚可,態度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總共87名學生裏,優生較少,大約在15人左右,中等生是主體,大約在50人左右,後進生約20多人,而且學習習慣各不相同,來自不同的學校,所以學習觀念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不同。

八年級學生的情況都比較熟悉了,106名學生,優生在30人左右,中等生50人,後進生20人左右,在優生裏,學習主動性強,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的少,大部分都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醒和的指導;中等生裏,大部分都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而且在課堂上還不能進行完整的聽學;後進生的學習狀況就更加困難,不僅基礎差,而且態度問題特別難以處理、

四、教學措施

1、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繫。

2、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倡導真正立足於學生髮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通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並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通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通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

即強調學生思考能力、創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目標爲主導,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歷史教學計劃 篇8

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讓其自我總結教學提綱

衆所周知閱讀教科書是獲取歷史知識、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亦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會學生閱讀教科書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而指導學生整理、編寫提綱,可以使學生既掌握基礎知識,又提高學習能力。

因其在整理和自編提綱時,必須先仔細閱讀教材,瞭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就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一旦整理出準確的知識結構,知識點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識結構的枝幹上,從而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有了整體框架,有利於學生學習和記憶。

二、結合課本內容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歷史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具有具有重要作用。由於大部分學生都是以爲裏是學科只需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而不需理論的思考和理解,導致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低下,沒有掌握學習歷史的主要作用。

因此,作爲一名教師應十分注意利用歷史學科內容豐富、縱貫古今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從歷史知識本身提出各種具有較強啓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他們求知的慾望,發展他們的思維。

三、讓學生理清歷史發展線索,學會抓住學習重點

歷史發展的線索就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繫,中學歷史教材的特點是範圍廣、頭緒雜、內容多,牽扯到的年代、地點、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導學生在這紛繁複雜的歷史知識中理清發展線索,提示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繫,是十分重要的。並且在理清線索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尤其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確定重點,這樣就比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點。

四、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率

歷史教學的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所以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歷史教學中,採用以下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並且能取得效果良好:

第一,重複記憶法。讓學生把知識點分開學習,當時看一遍,一週後再複習一遍,一個月後再重複一次,記得就會比較牢固。

第二,重點記憶法。在每一課的教學中挑出重點,讓學生重點記憶。這也發揮了教師的重要性。

第三,引導學生記憶綱要。如美國獨立戰爭經過的六件大事等。

例如我們可以爲學生學習的歷史上列一個時間事件表,可以是按一個類別的的方式來排序,比如說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樣我們可以清晰的瞭解這整個歷史事件的發展方向,讓學生有更好的整體觀。

五、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的至關重要性。只有經驗加上反思才能更進一步的成長。積極努力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在行動和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育出新一代具有較強的適應力的學生。儘管有很多的很有效的做法,但失去了落實,一切都是空談。

歷史教學的記憶方法

1、通過深刻理解,加強關聯記憶。歷史內容基本是由時間、空間、人物事件組成的,離開了那些生動活潑的歷史內容,時間年代對我們而言,也只是無意義的數字。學生們對於歷史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歷史故事了,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故事情節,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記住主要內容,生動有趣的語言敘述也是引發學生們聽課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這種或由事記時,或由時記事的理解基礎上進行記憶,無疑應該更容易、更牢靠。

2、整理歸類,進而以線以點帶面我們通過整理和歸類歷史知識,可以讓知識更有條理、更加系統化,不僅讓學生記起來更容易,還能激發和培養他們的'歸納能力。這是我反覆強調的內容。

例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後,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土地制度的發展、賦稅制度演變、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以及對外關係、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政權的變更等進行循序漸進的總結和歸類,使繁如星海的歷史知識由繁而簡,條理化和線索化的總結可以讓學生對鞏固已學知識,更加容易。

3、通過編撰口訣或順口溜,讓學生記得更加趣味性或幽默性這種記憶方式的效果應該是勿庸質疑的,根據所教授的具體內容,教師或可自己依內容編撰成文,或可通過書籍和網絡擇用。

4、濃縮內容,提煉出要點,使得內容既簡明易了,又可展開內容此種方式和順口溜的記憶方法,在很多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5、分類製表,簡單明瞭以圖形或表格的方式,將歷史知識簡要列出,這樣使得學生們看起來一目瞭然,記起來自然也就容易了,如關係表、一覽表、比較表、系統表等等,製表人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目標,來制定相應的表格,形象、直觀是這種記憶方法的最大優勢。

最後,除此之外用於歷史教學內容的記憶方法還有很多,比如規律記憶法、因果記憶法、串線記憶法等等,都可以說是各有所長,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紹了。記憶有法,卻無定法。因爲只有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歷史教學計劃 篇9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人本學期擔任九年級1-5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根據上學期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成績尚可,但學習不太紮實。雖然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因爲是畢業班,老師要採取多種教學方法,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共有八個單元、23課,主要學習世界歷史古代史和近代史部分的歷史知識此部分內容,歷史事件多,社會變化快,知識點多而雜,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

學習世界歷史古代史和近代史部分的歷史知識點包括基礎知識點的認知,分析和綜合運用知識並作出正確的歷史評價,並在學習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教育,使學生認識社會的發展、科學文化的進步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的措施

1、講究切合實際、因材施教。

2、精心備課,加強教學研究,力求深入簡出的完成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

3、力求知識趣味化,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4、擴大學生的歷史知識面,讓學生把課內外所知道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強合作探究和綜合分析運用能力。

5、及時檢測,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歷史教學計劃 篇10

一、教材分析

1、本學年繼續講授中國古代歷史,主要以課爲單位,敘述我國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歷史,共22課,每課教學一課時。

2、本教材較好地處理了教科書同《課標》的關係。

3、教材增強了課程內容同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的聯繫以及與現實的聯繫,體現了較強的時代性。

4、基本實現了由教本到學本的轉變,體現了國中歷史課程的特點,便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5、教科書生動活潑,圖文並茂,融知識性、可讀性於一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教科書較好地處理好了知識與能力的關係,突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學情分析

1、所教學生記憶比較好,但理解歸納能力比較差,遇到自己概括的'題班上只有十分之一的同學答得相對完整。多數學生只是喜歡上歷史課,而聽着要背的題就煩,甚至躲避。

2、歷史是一門記憶內容較多的課程,而對於要求記憶的內容沒有重點強調,課堂上講的內容學生只是初步理解並沒有牢固的記下來。從總體上觀察,學生的情緒都不太穩定,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缺乏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往往看一時的心情或喜好來決定是不是認真聽課,所以在課堂上表現差異較大,還不具備自我約束能力,自覺性較差。

三、本期奮鬥目標(質量目標)

1、所教班級有較好的學風,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自覺性,能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能在完成規定學習任務的基礎上閱讀歷史資料,學會考證當地歷史。

2、所教班級爭取期末測試取得理想的成績。

四、本期教學措施

1、嚴格班級紀律管理,對違犯課堂紀律的同學輕則當堂批評,不超過兩分鐘,重者先點名,後下課或課外活動課時間批評教育,抓住課堂上的分分秒秒認真地組織和進行教學。

2、背書由小組長負責,老師上新課前對學生進行抽查背誦。

3、課堂作業當堂完成,這樣既減輕了師生負擔,又給足了學生的背書時間,學生也不會自習課應付於抄作業中。

4、各單元學習完後要認真組織測試,鞏固所學內容,促進下單元的用功學習。

5、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因此做到: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適當補充一些練習作爲課堂訓練,從而改進評估教學;組織學習某一歷史人物進行正確客觀的評價,培養學生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問題的能力;教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切忌死記硬背;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經歷、感受和體驗。

教材一些材料閱讀,“想一想”等是教材正文的擴展,實際上是給了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更自主的學習,有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形容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實施了愛國主義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時讓學生分組討論,人人蔘與觀察、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師生平等,民主的人際關係,應尊重學生的差異,崇尚個性和主體性,鼓勵探索真理,在教師啓發、誘導下,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這給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學生在擁有發揮個人才智的機會和空間的同時,壓力感又會促進學生去主動涉獵知識,獨立思考問題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注意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歷史教學計劃 篇1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2個班歷史教學,在他們當中,有的同學學習歷史的興趣很濃,有的同學根本沒什麼興趣。上學期歷史的平均成績在80分左右,整體成績比較理想,這個學期要想辦法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我應該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來改善一向把歷史視爲副科,不好好學習、認真對待的學生心理,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歷史課的學習上,力爭培養一批熱愛歷史學科的愛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據七年級歷史課程標準,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漸建構帶有自己特色的歷史教學模式,爭取各個班的每個同學的歷史成績都有所提高。

三、教學目標

1、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5、從嚴治教,提高成績。

四、具體措施

(1) 以啓發誘導式教學爲主,並採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 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等教學工具;積極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3) 爭取每期都要開設歷史活動課,要求自己必須自始至終參加學生的活動,並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爲24課時,每週2課時。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0課時

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8課時

第三單元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10課時

總複習

附錄

6課時

歷史教學計劃 篇12

爲了更好的完成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各項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順利的進行,根據高二文科班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第一、總體目標

1、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大學聯考強調跨學科綜合能力要求,體現了歷史學科的本質特徵。因此我在教學進程中,將有目的的將史、政、地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現實問題與歷史問題相結合,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風格。

2、建構歷史知識體系,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三歷史教學應注重與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我在教學中,將強化和突出歷史的階段特徵,將具體歷史事件放到這種特徵中去考察分析,讓學生自己去深化認識,受到教育、得出啓示、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3、正確處理全面複習和重點複習的`關係

我將採用三段式複習,即基礎複習,專題複習和重點複習方法,同時把教學計劃作調整,側重點在後兩段上,以增強能力訓練的力度。

第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屆高二文科共有2個班,共計93人,學生基礎相對較弱,學習習慣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第三、主要教學措施

1、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認真研究課標、教材、教法、學法,努力提高教學效度。

2、狠抓學風建設,管理好自己的課堂,加強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高三第一輪複習的要求來進行高二歷史教學;真正做到常規教學落到實處。

3、關於考試:按照年級組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次階段考試,做到精心命題,細心閱卷,認真講評。

4、關於作業:要求學生按進度及時按質、按量完成好所訂同步訓練資料,;教師平時加強監督,按時、按要求批改好作業。

5、積極推進集體備課:,羣策羣力。

6、提倡多種教學手段的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掌握基礎知識,養成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第四、教學內容

教材《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中國古代史》。

第五、教學安排

1、假期補課期間完成《中國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學。

2、下學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選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學任務。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節教學任務。

4、第8-9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後四節教學任務,進行一次模擬測試。

5、第10周複習準備月考。(節假日放假,則據實際情況往後進行調整)

6、第11-13周進行《中國古代史》第六章前四節教學任務。

7、第14-15周進行《中國古代史》第六章後三節教學任務。

8、第14-15周完成《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第一章的教學,

9、第16-18完成《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第二、三章的教學,進行第二次模擬測試。

10、第19周複習,準備期末考試。

歷史教學計劃 篇13

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

1.重點班高三(1):對高一歷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進行第一輪複習;完成選修六《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的課堂教學。

2.本科班高三(2)、(3)、(4):對高一歷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進行第一輪複習;

3.藝術本科班高三(5):完成必修一、必修二的複習(注:9月12日開始爲期三個月的藝術培訓及考試)

教學進度:期會考之前,複習完必修一與必修二

期會考之後,複習完必修三與選修六的教學

工作思路:

(1)瞭解學情,有的放矢。在文科成爲弱勢,文綜大學聯考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作爲有良知的老師,切勿對未來喪失真誠的夢想、信心和幹勁,知難而上,勇於迎接挑戰。老師們首先要做到的熱愛自已的學生,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做好他們的服務工作,因此我們就要更多的瞭解學情,樹立他們的信心,多與他們的班主任交流,瞭解他們生活與學習的狀況,這也是一切教學工作的起點。

(2)多做近年的大學聯考題與大學聯考模擬題,關注大學聯考有關的信息、研究動態。

主要參考雜誌:《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歷史教學》、《歷史學習》、《五年大學聯考三年模擬》等

網站:、中學歷史教學園地、嘉興高中歷史學科基地

成冊的複習資料:《全線突破》、《五年大學聯考三年模擬》、《導與練》、《世紀金榜》等.在學習過程中,答題技巧、命題意圖、複習策略等等進行記錄、體會、歸納,並能及時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而

(3)切實做好課前、課中、課後的教學工作。課前除自已做到精心備課外,還應該讓學生對接下來要上課的課做到心裏有數,特別是要進行課前自主複習(構建知識結構、不同模塊的聯接、疑難問題的提出)是提高課堂複習有效性的前提。課堂中,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的'動態,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研究能力,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尤其是,三維目標應該不是寫在備課本上的擺設。課後,對自已的課堂教學及時做出

簡要的反思記錄,以作爲進一步改進教學的依據。利用好學生們人手一冊的《導與練》,對於學生每天佈置的作業(《導與練》、與老師隨堂印發的《世紀金榜》、《全線突破》配合使用,及時檢查、進行批改、反聵。要知道,再勤奮的人也有偷懶的時侯,更何況對一些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同學來說更是如此。

(4)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

1,各組員之間交聯繫、多交流、共同分享教學經驗、教學心得,協調進度,及時記錄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共商方案。

2.加強校際備課組的交流和學習,積極參加有關的各種類型的教研活動和大學聯考複習會。

(5)做好試題評析工作

高三階段各式各樣的考試很多,如單元測驗、模塊考試、專題考試、校際的八校聯考、本校月考、全市模擬考等等。如何利用這些考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的效率呢?

1、讓學生做好積極應對的心裏準備,除了跟上老師複習的進度外,定時期有計劃的複習其它的課本,這對於歷史學科式來說,尤其重要,但是時間可以短些。

2、對於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批改方式,或面批、或全批、或抽批(這主要自已組織的考試)針對性要強,指出答題的方向和要領。

3、更重要的是老師在評卷之前,首先要對試題的命題意圖、結構、導向等等進行全面的瞭解和研究。結學生的作答情況進行分析,特別是對學生答題技巧、方法的缺陷及時整理,進行跟蹤訓練。對其進步及時肯定,讓他們樹立信心。

對學生在卷面上反映的知識結構、階段特徵、知識盲區、方法與能力等問題及時在評析課上進行分析,或特以後有目的的在教學中加以補充、強化。

歷史教學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學爲指導,在學校教學部門的領導下,以打造高效課堂爲目標, 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爲主,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總體水平差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二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啓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徵,找到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抓好後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消滅幹坐率,從端正其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5、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標籤:教學計劃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