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我國的桑蠶生產歷史

歷史2.54W

我國的蠶桑生產歷史非常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也就是距今5000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把桑林中的野蠶拿到家裏飼養,已經出現了養蠶、繅絲和織綢。1958年浙江省吳興縣錢三漾,發掘出土一些古代絹片、絲帶和絲線,經鑑定是公元前2600~2700年前的產品。到了有階級社會的殷商時代,蠶桑生產已經相當發達,在我國現存最早的甲骨文中已有“蠶”、“桑”、“絲”、“帛”等象形字,又有祭祀蠶神的記載。殷商的青銅器文物上,還鑄有蠶形圖像。從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見到西漢初年的絲織品工藝水平達到非常精美的程度。

我國的桑蠶生產歷史

蠶業在古代封建經濟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素有“男耕女織,農桑並舉”之說。戰國時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養蠶已較普遍。《孟子》中有“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話。而以山東的養蠶業最早發達,《漢書》中說:“魯地地狹民衆,頗有桑麻之業”。後來在長期的戰亂中,北方民衆紛紛逃到長江流域避難。宋室南渡後,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北方蠶業逐漸衰敗下去,長江以南尤其是太湖地區的蠶業逐步發達起來。公元前四五世紀,即春秋戰國之間,我國的蠶絲已經聞名歐洲。古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第一次穿上中國的絲袍,使歐洲的貴族看了非常驚羨,認爲是無比的華麗,把絲綢視爲寶物。當時的希臘人稱我國爲“塞里斯”,意思是“絲國”。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從我國長安經甘肅的敦煌、新疆的吐魯番,通往中亞細亞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國,直達歐洲羅馬帝國的陸路交通。這條線路,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

絲織品源源不斷地運往西域,同時也把我國栽桑養蠶和繅絲織綢的'高超技術傳給歐亞各國,對豐富人類的物質和文化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國古代許多蠶桑專著和有關農業文獻裏,從漢代的《汜勝之書》,後魏的《齊民要術》,元代的《王禎農書》,明末清初的《補農書》,到清代衛傑編著的《蠶桑萃編》都記錄了2000年來勞動人民在蠶桑生產方面的豐富經驗,其中有些如桑樹嫁接,修剪技術,養蠶豐產經驗的十字訣,低溫控制蠶卵的孵化等,即便在今天來看,還具有參考價值。

標籤:桑蠶 我國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