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考試

公考行測考試常考文學典故

考試2.52W

1.斑竹:湘妃竹。舜死後,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唐劉禹錫《泰娘歌》:“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公考行測考試常考文學典故

2.碧血:常與“丹心”連用,歌頌爲國捐軀者的忠貞。元鄭元佑《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3.長城:南宋將領檀道濟自稱爲“萬里長城”。後以此稱能抵禦敵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4.長亭:古代驛站在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送別。後“長亭”成爲送別之地的代稱。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5.尺素: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爲書信代稱。宋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6.東山高臥: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後指隱居。唐李白《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7.杜康:傳說杜康發明了酒。後以此作爲酒的代稱。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8.東籬:語出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後的田園生活或閒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9.汗青: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紅豆:南方的一種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唐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之二:“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1.畫眉: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爲其妻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唐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12.金烏:傳說太陽裏有三足烏。後以“金烏”作爲太陽的代稱。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13.勞歌: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唐許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4.樓蘭: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故“樓蘭”常代指邊境之敵。唐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李白《塞下曲》:“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15.夢蝶:也稱“化蝶”。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做夢,自己變成了蝴蝶。後比喻做夢、夢幻。後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唐李商隱《無題》:“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宋陸游《閒遊》之三:“困臥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棲鴉。”

16.青鳥:傳說漢武帝七月七日在永華殿祭祀,忽有一隻青鳥從西方飛來,東方朔說這是因爲西王母要來了。後以此爲傳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願作王母三青鳥,飛來飛去傳消息。”唐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

17.三徑:西漢末,王莽專權,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園裏竹陰下“開三徑”,只和羊仲、求仲兩人相交。後以此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東晉陶潛《歸去來辭》:“三徑就荒,鬆菊猶存。”唐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

18.桑榆:傳說太陽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樹上。以此比日暮,後比喻人的晚年。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唐王勃《滕王閣序》:“東榆已失,桑榆非晚。”

19.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爲主侵掠。後以“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0.黍離:語出《詩經?黍離》,東周大夫路經西周故都,見其滿地禾黍,遂有宮室宗廟毀壞之嘆。後以此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唐許渾《登洛陽故城》:“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

21.商女:語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很,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即歌女。後以此爲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22.投筆:東漢班超年輕時,以替宮府抄寫公文爲生。他曾投筆感嘆,要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取爵封侯。後指棄文從武。唐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勳。”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23.折柳:漢代京城習俗,凡送遠客,都要送到長安東面的霸橋,並折柳枝相贈。後指送別。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4.折腰:陶淵明因不願爲五斗米而向鄉里小兒折腰,遂辭官歸隱,後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顏?”

25.哀鴻:比喻悲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26.白衣蒼狗: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人事變化猶如浮雲,一會兒像白雲,一會兒像蒼狗。

27.獻芹:也說“芹獻”。《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嚐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

28.報柱: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尾生爲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裏後比喻堅守信約。唐李白《長幹行》:“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29.冰心(冰雪):①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莢蓉褸送辛漸》)

②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嶺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樣晶瑩。

30.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宋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蕎麥青青。”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臺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遙想當年這裏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這裏是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

杜甫《蜀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空好音。”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黃鸝白白髮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表惋惜。

唐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着破敗淒涼的巷口

31.雕蟲:語出漢代揚雄《法言》:“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爲也。”後來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術,多指文學技巧。

唐李賀的《南園》:“尋章摘句老鵰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32.風騷:原指《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後泛指優秀的文學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澤東《沁園春》:“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33.鴻鵠:《史記·陳涉世家》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少有鴻鵠之志,後揭竿起義大澤鄉。後來就以“鴻鵠”比喻遠大志向。宋吳潛《八聲甘州》:“矯首看鴻鵠,遠舉高飛。”

34.化碧:《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爲碧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辛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後來也用“碧血”、“萇弘化碧”比喻剛直中正的人爲正義事業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如《竇娥冤》:“不是我竇娥發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朱敦儒《木蘭花慢》:“化碧海西頭,劍履問誰收。”

顧炎武《贈朱監紀四輔》:“愁看京口三軍潰,痛說揚州七日圍。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

秋瑾《對酒》:“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酒去猶能化碧濤。”

35.還珠:古時合浦地盤產珍珠,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東漢的孟嚐到這裏來當太守,革除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爲政清廉。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長侍十韻》:“今日還珠守,何年執戟郎?”

36.懷桔:指孝順雙親。典故出自《三國志》“陸郎做賓客而懷桔乎?”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養親》:“下馬入門懷桔拜,身今卻在白雲邊。”

37.雞黍:《論語》記載,子路隨孔子出遊時落了後,遇見了一位正在勞動的老人,就向他打聽,由於子路的態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還殺雞做黍米飯厚待他。後來就用“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38.崑山玉:比喻傑出的人才。

唐劉禹錫《送李中赴楚州》:“憶君初得崑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39.梨園: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爲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這裏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爲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

40.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比喻殺敵報國。

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41.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諧,《詩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42.問鼎:春秋時,楚莊王北伐,陳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師,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後遂意“問鼎”比喻篡奪政權,今常比喻謀求奪得。

43.執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口牲血,立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牛耳”指盟主。《左傳》記載:“諸侯盟,誰執牛耳?”後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44.陶朱:春秋時期越過大夫范蠡的別號。相傳他幫主勾踐滅吳後,離開越國到陶,善於經營生計,積累了很多財富,後世因此用陶朱公或陶朱來代指富商。

45.逐鹿:《漢書》:“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以鹿喻帝位。”後來用逐鹿比喻羣雄並起,爭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