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著名教育家的故事

教育3.18W

著名教育家的故事1

曾經有一位北大學生對成功充滿着渴望和憧憬,可他在生活中卻屢屢碰壁,鮮有所獲。沮喪的他便給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夠得到指點。蔡元培在百忙中回了信,並約了一個時間讓那位學生到辦公室面談。

著名教育家的故事

學生激動地來到校長的辦公室。沒等他開口,蔡元培先生就笑着招呼道:“來,快坐下,我給你泡杯茶。”說完便起身,從抽屜中拿出茶葉,放進杯子裏,倒上開水,遞到學生面前的桌子上。“這可是極品的綠茶喲,是朋友特地從南京給我帶過來的,你也嚐嚐。”蔡元培先生和藹地說道。

受寵若驚的學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幾片茶葉稀疏地漂浮在水面上,水也是慘白慘白的,沒有一點綠色,喝到口中也像白開水似的,沒有一點茶的味道。學生的眉頭不禁一皺。蔡元培好像並沒有注意到學生的表情,依舊東拉西扯地談一些漫無邊際的話題,似乎完全忘記了學生來的`目的。學生極不自然地聽了很久,好不容易等到蔡元培稍稍停頓一下,忙找了個理由告辭。

蔡元培眯着眼若有所思地微笑道:“急什麼,把茶喝了再走,這可是一杯極品的綠茶。千萬別浪費了。”

學生無奈地又端起了茶杯,禮節性地喝了一口。可就在這時,一股清香濃郁的味道沁入心脾!學生愣住了,詫異地打量着茶杯:茶葉已經沉浸入杯底,杯中的水已是一片碧綠,像翡翠般燦爛奪目。不僅如此,整個辦公室裏可以聞到一種清新的香氣!

蔡元培似笑非笑地望着他,滿含深意地問道:“你明白了嗎?"

學生恍然大悟,驚喜地喊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想追求成功就要像就要像這綠茶一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凡事都要靜下心來,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沉浸下去。"

生活就是一杯綠茶,只有靜下心來沉浸進去的人,才能領略到成功和幸福的甘醇!

著名教育家的故事2

公元前320多上前的雅典城郊外,常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人,身邊跟隨着十多位青年,他們或是在樹林中逍遙自在地漫步交談,或是坐在山谷溪旁的大石塊上,熱烈地討論着。“老師,您再講講‘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老人捋了捋鬍鬚,緩緩地說到:“我們希臘人有個很有趣的諺語:如果你的錢包在你的口袋裏,而你的錢又在你的錢包裏,那麼,你的錢肯定在你的口袋裏,這不正是一個非常完整的‘三段論’嗎”……雅典人都知道,那是亞里士多德正在給他呂克昂學園高級班的學生上課呢。亞里士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王國的宮廷醫生。

亞里士多德17歲起,就被父親送到當時著名的柏拉圖學園,在那裏他學習了20年。由於他勤奮刻苦,涉獵廣泛,很受老師柏拉圖看重。可是,柏拉圖又說:“要給亞里士多德戴上繮繩。”意思說,亞里士多德非常聰明,思想敏捷,不同於一般人;不加以管教,就不能成爲柏拉圖期望的人。亞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師,但是,在很多問題上,他又有着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愛我的老師,但是我更愛真理。”在學園裏,亞里士多德經常和柏拉圖爭論,有時候,會把老師問得答不上來。他不同意柏拉圖把真實存在看成是“人的理念”的唯心觀點。他提出這樣的問題:樹就是樹,由種子長成,結出果實。離開實實在在的樹,僅僅是頭腦中的樹的概念又有什麼意義呢?後來,亞里士多德終於拋棄了柏拉圖的許多唯心論觀點。他認爲,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是永恆的,不是靠什麼觀念產生的。是先有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三角形狀的東西,然後在人們頭腦中才有三角形的觀念。代數和幾何的定律是從自然現象中抽象出來的。他還認爲,生命和世界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時間、空間和物質。這些都具有一定的辯證法觀點。但是,亞里士多德碰到一些解釋不了的現象,還是要把老師的一些唯心論的觀點搬出來幫忙,常常弄得自相矛盾,在唯物論和唯心論這兩種觀點中搖來擺去。

柏拉圖死後,亞里士多德離開學園。從公元前343年起,他給當時的馬其頓王國王太子亞歷山大當老師。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後,亞里士多德來到雅典辦學。他首先提出了對青年學生必須進行“智育、德育、體育”三方面的教育,並且提出了劃分年級的學制。他主張,對於7歲到14歲的兒童,國家應該爲他們辦國小,讓他們學習體操、語文、算術、圖畫和唱歌。對於14歲到21歲的青少年,國家應該爲他們辦中學,教他們歷史、數學和哲學。體育是爲培養強健的體魄,德育是爲了培養自尊心和勇敢豪放的性格。他還主張,在青年們中學畢業之後,還要對其中的優秀分子繼續培養。因此,他創辦了呂克昂學園。這個學校是古希臘科學發展的主要中心之一。亞歷山大國王十分支持亞里士多德辦學,據說先後提供了800金塔蘭(每塔蘭重合黃金60磅)的經費。亞里士多德在學園裏建立了歐洲第一個圖書館,裏面了珍藏了許多自然科學和法律方面的書籍。亞歷山大還通令全國,凡是獵手和漁夫抓到稀奇古怪的動物,都要送到亞里士多德那裏。學園裏開展生物學的研究,時常解剖各種動物。經過無數次的解剖,師生們發現一條規律:動物進化愈是高級,它的生理機構也就愈是複雜。亞里士多德的學問非常淵博。教課之餘,他還寫了大量的著作:《工具篇》、《邏輯學》、《物理學》、《政治學》、《修辭學》、《形而上學》、《詩學》,等等,涉及到哲學、邏輯學、心理學、倫理學、政治學、歷史學、生理學、美學、物理學、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醫學等衆多的方面,並且都做出了有價值的貢獻。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認識是有系統的,分門別類的`,從基本知識出發加以分析推論或歸納,從而形成一個體系。他是形式邏輯的創始人。他的邏輯學,在兩千年前的歐洲思想界就已形成體系。

在亞里士多德之前,科學還處於胚胎時期,亞里士多德孕育了這一胎兒並使它降生。希臘人之前的文化都是用超自然的力量來解釋自然界的每種神祕變化的,到處都是神的作用。亞里士多德的光輝成就之一就是能以寬廣的胸懷和勇氣把科學組織成一個有條不紊的龐大機體。但是,亞里士多德是擁護奴隸制度的。他認爲社會上有一部分人做奴隸,一部分做主人,是“當然而合理”的事,這又說明他思想中的階級侷限。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後,雅典人激烈地反對馬其頓的統治。有人告發了曾做了亞歷山大老師的亞里士多德,準備將他逮捕。亞里士多德的學生及時得到消息,幫助護送着他們的老師,逃出雅典,來到亞里士多德的故鄉優卑斯亞島的卡爾喀斯城避難。第二年夏天,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在淒涼的境遇中死去。

著名教育家的故事3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教師斯特娜夫人,在對女兒進行品德教育時,藉助娃娃來獎勵或懲罰女兒。女兒如果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在她枕頭旁就會有娃娃放上的好吃的點心之類;假如她做了壞事,第二天早上起來就什麼也得不到。

有一次,女兒把一個珍貴的娃娃丟在草坪上。後來,當她找到娃娃時,發現小狗已把它咬壞了。她哭叫着把受傷的娃娃拿到媽媽面前。啊,它真可憐!媽媽說着抱起小娃娃,輕輕地撫摸着它的傷痕,但就是不說給女兒再買個新的。過了一會兒,媽媽對女兒說:地那麼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不管,太殘忍了,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獅子吃掉的話,我是多麼悲痛呀!

有一天,女兒要到一個朋友家去,母親同意了,並要求她必須在12點半以前回來,母女倆要去看電影。可是,女兒遲了十分鐘纔到家。當女兒進來時,媽媽什麼也沒說。只是指了一下表,讓她看。女兒知道遲到不對了,道歉說:我不對了。吃完飯,她就趕緊換衣服。這時媽媽說:今天因時間來不及了,戲是看不成了女兒哭了。但是,爲了讓孩子知道母親說話是算數的,媽媽只是說這真遺憾,而沒有采取別的補救辦法。

爲了使女兒養成良好的品行,媽媽還給她繪製了品行表,一週一張。內容有13項:服從、禮節、寬大親切、勇敢、忍耐、真實、快活、清潔、勤奮、克己、好學、善行。

有一次,新來的'女傭人因不知道,把維尼夫雷特花費了一週時間作的法語練習給扔掉了。當時,女兒表現出很灰心的樣子,還說:再也沒有作第二遍的精力了。媽媽立即就給她講了卡萊爾的故事:女傭人因不知道是重要的東西,把卡萊爾花費幾年功夫寫的《法國革史》原稿燒了,他知道後,很沮喪。但他沒有申斥女傭,而是重寫。聽了這個故事,女兒再好不說泄氣的話了,而開始重新補習法語。

著名教育家的故事4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裏能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覆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冉有曾告訴過孔子:“不是不喜歡你講的道理,就是實行起來力量夠不上呢。”孔子說:“力量夠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來,也還罷了;可是你現在根本沒想走!”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個痛快人,孔子曾說他三言兩語就能斷明一個案子。有一次,孔子開玩笑地說:“我的理想在中國不能實現的話,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願意跟着我的準是仲由了。”子路當了真,便歡喜起來。孔子卻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沒有什麼可取的了!”這就是子路的脾氣。孔子對他們說的話,都是對症下藥.

孔子對其他弟子也同樣有中肯的批評。顏淵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爲顏淵太順從他了,便說道:“顏回不是幫助我的,因爲他對我什麼話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張全面發展的,如果單方面發展,他認爲那就像只限於某一種用處的.器具了,所以說:“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樣。”可是子貢就有陷於一偏的傾向,所以他就批評子貢說:“你只是個器具啊!”子貢問道:“什麼器具呢?”孔子說:“還好,是祭祀時用的器具。”意思是說,從個別的場合看來,子貢是個體面的器具,卻沒有注意到全面的發展。

孔子注重啓發,他善於選擇人容易接受的機會給予提醒。他說:“如果一個人不發憤求知,我是不開導他的;如果一個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鑽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覺困難的時候,我也不會引導他更深入一層。譬如一張四方桌在這裏,假使我告訴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點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餘的三隻角也是方的,我就不會再向他廢話了。”

孔子又往往能使人在原來的想法上更進一步。子貢有一次問道:“一般人都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不夠。”子貢又問:“那麼,一般人都不喜歡這個人呢?”孔子說:“也不夠。要一切好人都喜歡他,一切壞人都不喜歡他才行。”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虛心的榜樣來教育弟子。他曾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什麼的,我不過是喜歡古代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很勤懇、很不放鬆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說:“三個人一塊兒走路,其中就準有我一位老師。”還說:“我知道什麼?我什麼也不知道。有人來問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們提的問題弄清楚,我盡我的力量幫他思索。”

有一次,子路問孔子人死了以後怎樣,孔子說:“活着的問題還沒解決,管死了以後做什麼?”子路又問:“該怎樣對待鬼神?”孔子說:“對待人還沒對待好呢,談什麼對待鬼神!”孔子就是這樣看重實際問題,而不喜歡空論的。孔子也很少談怪異、武力、變亂、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實,孔子也是不許可的。子貢曾說:“我不願意別人對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樣對待別人。”孔子便說:“賜啊,這不是你現在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