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環境教育教案(合集15篇)

教育1.63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環境教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環境教育教案(合集15篇)

環境教育教案1

課程:

難以去除的口香糖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口香糖殘渣對環境的污染,瞭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質,增長生活常識。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課前查閱資料和課堂的討論,爲處理口香糖污染出謀劃策。

情感目標:經過實踐活動,教育學生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勞動,愛護環境衛生,提高公共道德和環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重點:

口香糖的危害,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爲環保做好事的習慣。

三、教學難點:

認識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質,研究消除口香糖殘渣的方法。

四、課前準備:

課前學生組成小組,自行查閱有關資料。

一、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細緻地去想想,在生活中是否存在着這樣的鏡頭。

鏡頭一“悄悄”將口香糖吐在公交車上

鏡頭二廣場的口香糖隨處可見,“城市黑斑”不少

鏡頭三清理人員用手要一點點摳着人們隨地吐出的口香糖

鏡頭四校園中多少教員反覆重申請不要隨意吐、抹

鏡頭五青少年、兒童,用手和口交替玩弄口香糖

在這一幕幕下,我們又該去說些什麼呢?

2、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這些“黑色數字”吧!

20xx年國慶節後,據有關部門統計,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就發現60萬塊口香糖殘渣,經實地測算,刨去紀念碑、紀念堂的面積,平均每平方米有5塊口香糖殘渣。而要徹底清理這些殘渣必須使用特製的清洗液和鐵鏟、鐵刷兩樣工具,清潔工要先戴上白手套,將特製清洗液倒在黑殘渣上,當殘渣軟化後,用鐵鏟砸二三十下使殘渣表面斷裂,然後用鋼絲鐵刷橫刷縱刷80到100下,直到黑色痕跡消失。據計算,清理一塊口香糖殘渣需要36秒到1分半鐘,清除一塊口香糖殘渣至少需要花費1.1元。

看到如此種種,我們不該去一起關注口香糖的問題嗎?不該一起去呼籲些什麼嗎?不該從自身中去做些什麼嗎?

(二)交流討論,引發思考。

1、交流查閱的資料,瞭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質。

從資料中瞭解到,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糖粉、糖漿以及膠基,糖粉和糖漿都是溶於水的,在口腔中咀嚼時會隨着唾液慢慢溶化掉,經過人們咀嚼後吐出的主要是膠基。膠基具有很強的黏合性,這就是爲什麼地上的口香糖痕跡不容易清洗的原因。膠基的’成分比較複雜,主要是橡膠和碳酸鈣。一般口香糖弄到了衣服上,頭髮上黏糊糊的,越清洗越費勁,它的殘渣也不易分解,將它埋在地裏對土壤也有很大污染。

2、給口香糖算筆道德帳

20xx年10月,從北京天安門廣場清理口香糖殘渣工作中瞭解到,賣一塊口香糖0.2元,清理一塊口香糖殘渣要花費1、10元。拒市場銷售額計算,北京一年消耗8700萬塊口香糖,都吐在地上,要污染1.74萬平方米的地面。

3、展示攝錄的口香糖殘渣污染的地面。(有學校的操場、有小區的公園地面、有街道的路面??)與美麗的建築形成對比。

4、討論組小結:

(1)口香糖具有很強的黏合性,如果粘在地上便很難清洗,進而對環境造成損害。亂吐口香糖也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當看到環衛工人在一點一點地清理地上的口香糖殘渣時,你會怎麼想呢?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請不要亂吐口香糖。

(2)和亂扔廢紙、瓜果皮等物相比,隨地亂吐口香糖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還容易傳染疾病,其嚴重程度並不亞於“隨地吐痰”。試想,一塊口香糖在你的口中停留很長時間後,雖然讓口腔清新了,但也帶上不少細菌,如果你隨口吐出,一定會給別人帶來新的“污染源”,所以爲了大家的健康,請不要隨口亂吐口香糖。

(3)亂吐口香糖者,影響的不僅僅是你的個人形象,還會影響他人的心情。試想,如果你踩到了他人隨地吐的口香糖,那雙嶄新的皮鞋被這倔強的黏稠物纏住不放,或者粘到鞋底,再次邁時一步一粘,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所以爲了你自己不被口香糖纏上,請不要隨地亂吐口香糖。

既然口香糖對環境有如此嚴重的危害,那麼如何才能減少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呢?

(三)交流設想,制定方案。

1、多多進行宣傳教育。比如電視上多做這方面的廣告,大街小巷、公共場所多張貼這方面的宣傳畫,經常提醒大家。例如:樹個“標靶”。在一些公共場所,尤其是在一些青年人喜歡去的地方設立一些小靶子或者一些卡通像。有些卡通上還寫着一些字,比如“你有口香糖麼?”“有本事你就用口香糖粘我。”“你能擊中靶心麼?”吸引人們投擲嚼剩的口香糖。這樣,就可以用一種很有趣的辦法把嚼剩的口香糖集中起來,隨後的處理就方便了。

2、廠家最好開發環保型口香糖。

3、發現亂吐口香糖的人就罰鏟一小時口香糖,懲罰的人體會到清除口香糖的困難後就不會再亂吐口香糖了。

4、登記亂吐口香糖的人的大名,並把每天吐口香糖的人名登在報紙上,這樣,他們就會感到很沒面子,也就不敢亂吐口香糖了。

(四)行動起來,消除口香糖污跡。

1、怎樣從我做起,保護環境呢?

不吃口香糖,在社會上不隨地亂丟口香糖殘渣;每當吃口香糖時,要把口香糖殘渣用紙包好,再投放到垃圾筒裏。

2、用心體驗。

以小組爲單位,在校園、小區清除口香糖污跡。從活動中體會消除口香糖殘渣的艱難,並把自己的體會記錄下來。

3、學生寫建議,宣讀倡議書,發保護環境、清除口香糖污跡的宣傳單。

(五)課外延伸。

1、口香糖只是環保的一個小小的部分,環保就在我們身邊,你們發現我們身邊有哪些對環境有害的行爲嗎?(一次性的飯盒,白色污染,難以處理;一次性筷子,浪費樹木,助長了亂砍亂伐,等等。)

2、我們只有一個家,一個地球,爲了我們自己的明天,我們應該怎麼樣讓他永遠美麗呢?(達成共識――――互相監督,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大家上臺簽名,表示環保的決心。

環境教育教案2

設計背景

我們的主題牆飾的設計是把“豐收的季節”和園本課程結合起來,以月亮山、大榕樹爲主線,以高田的田園風光和遇龍河爲背景,把製作農家飯的農產品—慈姑、水稻、以及各種蔬菜、瓜果,都凸顯出來。把外來水果蘋果擬人化,作爲休閒旅遊的人們在我們的風景區“十里畫廊” 觀光旅遊。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張貼在主題牆上,使幼兒對本土旅遊資源的認識有所提升,從而培養了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我們班環境創設最有趣的板塊是走廊的“白沙金桔紅了”。金桔是我們陽朔的土特產,每個孩子都種有一顆金桔樹,我們利用金桔樹作爲激勵孩子進步的一種手段,孩子在家有進步了,讓爸爸媽媽在樹上結一個金桔,在幼兒園表現好了、有進步了,老師給添上一個金桔。通過這個主題牆,有效激發了幼兒遵守紀律、熱愛同伴、勤學好問、積極向上的慾望。主題牆飾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達到了教與學的目的,使牆飾真正着眼於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重點難點

1、月亮媽媽農家飯;

2、開心書屋;

3、快樂種植園;

4、我的農場我做主;

5、我能我會。

活動準備

小朋友帶一些本土資源到幼兒園,先跟爸爸媽媽瞭解一下陽朔的特色。

活動過程

在“快樂種植園”裏,我們種植了白菜、大蒜、蘿蔔、香菜,幼兒每天都來澆水、觀察,看看長了幾片葉子了,有多高了,畫畫每天的天氣,問問老師溫度是多少,然後記錄下來。我們還爲幼兒提供一些種子和乾果,讓幼兒獲得關於秋天的感性認識,激發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在“我的農場我做主”這個區域裏,我們在白布上,設置樹和瓜架,幼兒可根據自己貼的數字卡片,按數字給樹結蔬菜、瓜果、長樹葉,也可根據需要玩看數字摘蔬菜、摘瓜果,把摘下的蔬菜、瓜果拿到特色區“月亮媽媽農家飯”去加工,把這個區和特色區有機的聯繫起來;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孩子體驗到了豐收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在這裏還可以進行粗細、高矮、大小的排序活動和數數、序數的認識活動。也可在這個區裏學習幾何圖形接龍、數字接龍、蝴蝶找花、釣魚、顏色分類和排序的遊戲等。在活動中,我們主要體現的是環境與幼兒的互動,注重幼兒的參與性,讓幼兒成爲環境創設的主人。

教學反思

⑴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動手能力得到發揮了。幼兒被理解、得到尊重、有適度的自由空間。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農村幼兒園小朋友語言表達能力差一點而動手能力還是不錯,

總之:一切爲了孩子”這是幼兒園的宗旨,我們的環境創設不再是一種擺設,而是幼兒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今後的環境創設中,我們會努力將教育目標和內容物化,使環境創設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季節性與主題內容,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走進人類和社會,成爲一個個健康快樂的小主人。

環境教育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世界資源環境問題。

2.使學生知道不良飲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

3.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不良飲食給環境帶來的影響

教學難點:養成勤儉節約環保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

一、引入

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環境問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註意,一些良好的環保習慣就養成了。也許環保習慣可以從餐桌上開始,我們可以用"吃"來傳達對地球的關愛。

(板書課題:飲食與環保)

二、學習新課

中國有句俗話"民以食爲天,食以糧爲先",可見糧食對於人類是何等的重要。

同學們想一想:

1.你平時是否注意節約糧食?

2.你身邊有沒有浪費糧食的現象?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暢所欲言

1998年我國首次頒佈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營養寶塔",提供了合理選擇食物的指南。

想一想: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營養寶塔"告訴了我們什麼?

你的飲食是怎樣安排的,你認爲合理嗎?

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

三、小結

爲了環保,我們要食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食品。

環境教育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海水是如何變成淡水的。瞭解海水變成淡水的方法。

2、瞭解海水淡化還未普及的原因。

二、教學過程

1、瞭解地球淡水資源情況,知道海水分佈情況。

2、實踐天地

通過實驗,瞭解海水是如何變成淡水的。

3、瞭解海水淡化的方法。

資料:

[編輯本段]

海水淡化方法

現代意義上的海水淡化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發展起來的。戰後由於國際資本大力開發中東地區石油,使這一地區經濟迅速發展,人口快速增加,這個原本乾旱的地區對淡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而中東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加之其豐富的能源資源,又使得海水淡化成爲該地區解決淡水資源短缺問題的現實選擇,並對海水淡化裝置提出了大型化的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20世紀60年代初,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技術應運而生,現代海水淡化產業也由此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代。

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於乾旱的中東地區,但並不侷限於該地區。由於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洋120公里以內的區域,因而海水淡化技術近20多年迅速在中東以外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最新資料表明,到3年止,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簽約建設的海水和苦鹹水淡化廠,其生產能力達到日產淡水3600萬噸。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個國家和地區,淡化水大約養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實上已經成爲世界許多國家解決缺水問題,普遍採用的一種戰略選擇,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

冷凍法:冷凍法,即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出去。冷凍法與蒸餾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端,其中蒸餾法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並在儀器裏產生大量的鍋垢,而所得到的淡水卻並不多;而冷凍法同樣要消耗許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卻不佳,難以使用。真空冷凍海水淡化法工藝包括脫氣、預冷、蒸發結晶、冰晶洗滌、蒸汽冷凝等步驟,海水淡化水產品可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是一種較理想的海水淡化法。

冷凍海水淡化法原理

海水三相點是使海水汽、液、固三相共存並達到平衡的一個特殊點。若壓力或溫度偏離該三相點,平衡被破壞,三相會自動趨於一相或兩相。真空冷凍法海水淡化正是利用海水的三相點原理,以水自身爲製冷劑,使海水同時蒸發與結冰,冰晶再經分離、洗滌而得到淡化水的一種低成本的淡化方法。與蒸餾法、膜海水淡化法相比,冷凍海水淡化法能耗低,腐蝕、結垢輕,預處理簡單,設備投資小,並可處理高含鹽量的海水,是一種較理想的海水淡化法。

冷凍海水淡化法工藝

冷凍海水淡化法工藝之脫氣由於海水中溶有的不凝性氣體在低壓條件下將幾乎全部釋放,且又不會在冷凝器內冷凝。這將升高系統的壓力,使蒸發結晶器內壓力高於二相點壓力,破壞操作的進行。顯然減壓脫氣法適合本系統。

冷凍海水淡化法工藝之預冷海水脫氣後可與蒸發結晶器內排出的濃鹽水和淡化水產生熱交換,預冷至海水的冰點附近。

海水淡化法工藝之溫度和壓力它們是影響海水蒸發與結冰速率的主要因素。

海水淡化法工藝之冰—鹽水是一固液系統普通的分離方法均可使冰—鹽水得到分離,但分離方法不同,得到的冰晶含鹽量也不同。實驗結果表明減壓過濾方法得到的冰晶含鹽量比常壓過濾方法得到的冰晶含鹽量低得多。

海水淡化法工藝之蒸汽冷凝在蒸發結晶器內,除海水析出冰晶以外,還將產生大量的蒸汽,這些蒸汽必須及時移走,才能使海水不斷蒸發與結冰。

反滲透法: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纔開始採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麪逐漸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爲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爲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爲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後把發展重心轉向反滲透法。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爲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污染能力等。

太陽能法:人類早期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進行蒸餾,所以早期的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一般都稱爲太陽能蒸餾器。餾系統被動式太陽能蒸餾系統的例子就是盤式太陽能蒸餾器,人們對它的應用有了近150年的歷史。由於它結構簡單、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目前對盤式太陽能蒸餾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材料的選取、各種熱性能的改善以及將它與各類太陽能集熱器配合使用上。與傳統動力源和熱源相比,太陽能具有安全、環保等優點,將太陽能採集與脫鹽工藝兩個系統結合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海水淡化技術。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由於不消耗常規能源、無污染、所得淡水純度高等優點而逐漸受到人們重視。

低溫多效:低溫多效蒸餾淡化技術的概念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是指鹽水的最高蒸發溫度低於70℃的淡化技術,其特徵是將一系列的水平管噴淋降膜蒸發器串聯起來,用一定量的蒸汽輸入通過多次的蒸發和冷凝,後面一效的蒸發溫度均低於前面一效,從而得到多倍於蒸汽量的蒸餾水的淡化過程。

多效蒸發是讓加熱後的海水在多個串聯的蒸發器中蒸發,前一個蒸發器蒸發出來的蒸汽作爲下一蒸發器的熱源,並冷凝成爲淡水。其中低溫多效蒸餾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低溫多效蒸餾技術由於節能的因素,近年發展迅速,裝置的規模日益擴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爲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採用廉價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操作溫度,提高傳熱效率等。一種低溫多效蒸餾法海水淡化設備,包括供汽系統、布水系統、蒸發器、淡水箱及濃水箱,供汽系統的生蒸汽入口置於中間效蒸發器上。工作方法爲:(1)布水系統對海水進行噴淋;(2)輸入生蒸汽到中間效蒸發器的蒸發管內部;(3)蒸汽在蒸發管內冷凝傳出熱量,蒸發管外吸收熱量產生蒸發;(4)新蒸汽輸送至其兩側的蒸發管內;(5)管內發生冷凝,管外吸收熱量、產生蒸發;(6)各效蒸發器重複蒸發和冷凝過程;(7)蒸餾水進入淡水箱;(8)濃鹽水進入濃水箱。

多級閃蒸: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

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多級閃蒸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主要發展趨勢爲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降低單位電力消耗,提高傳熱效率等。

電滲析法: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製。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分爲正離子交換膜(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爲水質處理的手段,爲污水再利用作出貢獻。此外,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化工、醫藥、食品等行業的濃縮、分離與提純。

壓汽蒸餾:壓汽蒸餾海水淡化技術,是海水預熱後,進入蒸發器並在蒸發器內部分蒸發。所產生的二次蒸汽經壓縮機壓縮提高壓力後引入到蒸發器的加熱側。蒸汽冷凝後作爲產品水引出,如此實現熱能的循環利用。

露點蒸發法:露點蒸發淡化技術是一種新的苦鹹水和海水淡化方法。它基於載氣增溼和去溼的原理,同時回收冷凝去溼的熱量,傳熱效率受混合氣側的傳熱控制。露點蒸發淡化技術是以空氣爲載體,通過用海水或苦鹹水對其增溼和去溼來製得淡水,並通過熱傳遞將去溼過程與增溼過程耦合,使冷凝潛熱直接傳遞到蒸發室,爲蒸發鹽水汽化潛熱,以提高過程的熱效率。建立了有效傳熱面積分別爲9.6m~2和2.75m~2的兩臺增溼/去溼耦合的露點蒸發淡化設備。建立了相應的實驗裝置和計算機數據採集系統。分別成功地完成了露點蒸發淡化基本流程與參數相關性實驗以及強化傳熱/傳質淡化實驗。

水電聯產:水電聯產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電力聯產聯供。由於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耗電力和蒸汽的成本,水電聯產可以利用電廠的蒸汽和電力爲海水淡化裝置動力,從而實現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國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廠都是和發電廠建在一起的,這是當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設模式。

熱膜聯產:熱膜聯產主要是採用熱法和膜法海水淡化相聯合的方式(即MED-RO或MSF-RO方式),滿足不同用水需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熱膜聯產海水淡化廠是阿聯酋富查伊拉海水淡化廠,日產海水淡化水量爲45.4萬立方米,其中,MSF日產水28.4萬立方米,RO日產水17萬立方米。其優點是:投資成本低,可共用海水取水口。RO和MED/MSF裝置淡化產品水可以按一定比例混合滿足各種各樣的需求。

此外,以上方法的其他組合也日益受到重視。在實際選用中,究竟哪種方法最好,也不是絕對的,要根據規模大小、能源費用、海水水質、氣候條件以及技術與安全性等實際條件而定。

實際上,一個大型的海水淡化項目往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就主要工藝過程來說,包括海水預處理、淡化(脫鹽)、淡化水後處理等。其中預處理是指在海水進入起淡化功能的裝置之前對其所作的必要處理,如殺除海生物,降低濁度、除掉懸浮物(對反滲透法),或脫氣(對蒸餾法),添加必要的藥劑等;脫鹽則是通過上列的某一種方法除掉海水中的鹽分,是整個淡化系統的核心部分,這一過程除要求高效脫鹽外,往往需要解決設備的防腐與防垢問題,有些工藝中還要求有相應的能量回收措施;後處理則是對不同淡化方法的產品水針對不同的用戶要求所進行的水質調控和貯運等處理。海水淡化過程無論採用哪種淡化方法,都存在着能量的優化利用與回收,設備防垢和防腐,以及濃鹽水的正確排放等問題。

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與工業應用,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在此期間形成了以多級閃蒸、反滲透和多效蒸發爲主要代表的工業技術。普遍認爲,今後三、四十年在工業應用上,仍將是這三項技術“唱主角”,但反滲透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從地區上來講,中東海灣國家仍將以多級閃蒸爲首選,因爲它具有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單臺設備產水量目前已高達日產淡水4~5萬噸)、適應於污染重的海灣水以及預處理費用低的優勢;然而在中東以外地區將以反滲透或膜法爲首選,因爲膜法的能耗和成本都具有優勢,以北美地區爲例,近期的發展已經表明,在淡化和水處理方面都將以膜法爲主。

海水淡化現狀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飲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爲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爲工業冷卻水總量每年約6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全世界每年從海洋中提鹽5000萬噸、鎂及氧化鎂260多萬噸、溴20萬噸等。海水淡化需要大量能量,所以在不富裕的國家經濟效益並不高。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廠佔全球海水淡化能力的24%。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傑貝勒阿里海水淡化廠第二期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每年可產生3億立方米淡水。

4、齊心協力

展開想象:未來的海水淡化廠是什麼樣子的?

教後反思:本節課向學生介紹了幾種淡水提取的方法,豐富了科學知識。我國淡水資源隨然總量豐富但的人均很少,並且分佈極不均衡,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提高了學生節約用水的意識。

環境教育教案5

人口與環境教育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及特點,明確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係,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提高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問關係的能力。

3.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係,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國的資源國情是本課重點。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是本課難點。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我國資源國情資料,思考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帶來的危害。

學生:查閱資料。

教學設計

一、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親;她是保護這些生命得以成長的本源;她蘊藏着一切現代文明;她象徵着我們最本質的財富。地球一一她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希望,是我們世代延續的生機,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小結:要善待地球,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二、教育活動

活動一: 世界地球日 的來歷

板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我們共同的家園

你知道 世界地球日 的來歷嗎?你瞭解現在地球的處境嗎?

思考舉例:

(1)人們迫於生存毀林開荒,亂採濫伐,破壞植被等;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損害生態環境爲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2)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

(4)根據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運應該無外乎兩種:一種是人類的覺醒,愛護地球,共同創造美好家園;一種是任現狀惡化下去,最終使人類失去生存的空間。

原因: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十分嚴重。

板書:

2.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既不能做它的奴隸,無所作爲;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對大自然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

活動二:開動腦筋,描繪明天

人類的明天將是什麼樣子呢?悲觀主義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響了警鐘。人們承認面臨着嚴重危機,但是可以通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板書: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其實質都是發展問題。在今天,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已經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爲人們的共識。

板書: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後代應負的責任。

出示材料: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和國家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所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請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爲這次討論會寫出主題發言要點。

小結:

(1)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2)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3)我國人口衆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狀況不容樂觀,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制約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4)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爲實現人與自然相處和諧,就必須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爲代價來換得經濟的一時發展。只有實施可持續發展,才能做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那麼,請同學們課後認真思考一下,爲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板書設計〕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我們共同的家園

1.我國的資源國情

2.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環境教育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什麼是"過度包裝"。

2.使學生知道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

3.使學生增強節約意識,改變不合理的消費觀念

教學重點:瞭解什麼是"過度包裝"。

教學難點:過度包裝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危害。

教學設計:

一、教學引入

當今和未來世界人類面臨資源匱乏、河流污染、空氣渾濁、垃圾成山等資源環境問題的威脅。其實,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註意對商品進行合理而適度的包裝,可以在運輸,儲藏過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損傷並便於消費者攜帶。但超出了保護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板書課題:過度包裝浪費大)

二、學習新課

1.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商品,記錄它們的包裝有幾層,是否屬於過度包裝。

2.想一想,過度包裝會對人類和社會帶來哪些危害。

3.我們用計算來看一下過度包裝的危害,

生產8億件包裝盒耗費紙張多少萬噸?

需要砍伐直徑10釐米的大樹多少萬棵?

3.暢所欲言

分小組討論,選擇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長購買的商品,分析其包裝的合理性,並提出合理,環保的包裝建議。

三、小結

我們要認識到過度包裝的危害,自覺杜絕過度包裝,爲保護環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環境教育教案7

課程:

白色污染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通過調查、計算、討論,使學生經歷數據收集、整理過程,鞏固統計基礎知識;

2、通過真實的數據,使學生認識到白色污染的嚴重危害,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能力方面

1、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改變學與教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2、使學生了解社會生活、發展社會實踐能力、觀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上網搜索資料,使學生了解社會生活,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

運用網絡資源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

(1)硬件方面:網絡教室

(2)軟件方面:相關環保網站、多媒體教學網系統等

活動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一段有關“白色污染”的視頻。

2、教師引導:從這段錄像上,你知道了哪些知識?

二、聯繫實際,調查計算。

1、收集統計數據

①說說自己家裏一天大約要用多少個塑料袋?全班呢?

②調查每個年級有多少人?算一算全校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完成下面統計表。

③全校同學的家庭每天一共要用掉多少個塑料袋?(平均數)

④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呢?

⑤如果一個塑料袋的面積是4平方分米,請你計算一下全校學生的家庭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鋪地,佔地多少平方分米?

⑥我們現在上課的這個電腦室大約有150平方米,如果把這些塑料袋鋪地,大約可鋪多少個電腦室?

2、小結:看了上面統計的數據,你有什麼感想呢?

三、主動探索,自主學習

1、過渡:同學們想知道更多有關“白色污染”的知識嗎?

2、教師提供搜索路徑,學生分組上網瀏覽、搜索、下載有關“白色污染”的文字或圖片。

3、學生彙報展示獲取的信息,教師及時進行評價、交流

四、製作讀書卡片

1、過渡:同學們,說到不如做到,還是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現在請同學們分小組根據你們剛纔下載的文字或圖片製作有關保護環境、清除白色污染的讀書卡片或電子作品。

2、小組合作製作讀書卡片或電子作品

3、輕音樂伴奏

五、作品的展示與評議

通過廣播向其他學生展示一些學生的優秀作品,讓他們說說自己的創作意圖,師生共同評議。

六、 總結交流,反饋提高

1、讓學生結合本節課的實踐活動,說一說作爲一名國小生,怎樣更好地來保護環境,消除白色污染。

2、教師小結:同學們,塑料袋是有毒的,而且在十幾年內是不會被分解吸收的,把這些塑料袋扔在地上,會污染大片大片的土地。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因此有人稱我國的城市是被垃圾所包圍的城市。雖然,我們每人每天扔1個塑料袋好像不多,但如果全校、全城、甚至全國算起來的話,對環境的污染是相當嚴重的。因此,保護環境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環境教育教案8

教學目的:

1、瞭解水污染、水體污染、水體污染元的含義,理解三者之間的關係

2、理解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過程及其防禦措施

3、瞭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則及其含義

重點難點:水污染的類型、水體富營養化

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超過了水體的自淨能力,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利用價值,危害人體健康和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2、水體的自淨能力

物理淨化:混合、稀釋、揮發、擴散、沉澱等

化學淨化:氧化還原、酸鹼反應、分解、凝聚等

生物淨化:水生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體污染物水體污染源

4、水污染的類型

(1)化學性污染

①無機污染物質:酸、鹼和一些無機鹽類;主要是污染使水體的PH之發生變化,阻礙水體自淨作用,還會腐蝕船舶和水下建築物

②無機有毒物質:重金屬中具有潛在長期危險的物質-汞、鎘、鉛、砷等元素

③有機有毒物質:化肥、農藥、多環芳烴、芳香烴-人工合成,很難被分解

④需氧污染物質: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⑤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中的含氮、磷等營養物質,以及農田排水中殘餘的氮磷物質。

⑥油類污染物質:主要指石油對水體的污染,尤其是海洋採油和郵輪事故

(2)物理性污染

①懸浮物質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融入,對水生生物不利。

②熱污染:來自工業的冷卻水,沒經過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毒性增加等現象。

③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礦藏的開採、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廢水、廢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後,往往帶入一些病原體生物,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體健康

(2)對工農業生產的危害7、水體富營養化水體富營養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較多的有利於植物生長的營養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類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達到一定的濃度,藻類就會瘋長,他們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華赤潮不僅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也發生在溫帶甚至寒帶地區,尤其是封閉的港灣更有利。

水生植物瘋長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強,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動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體富營養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營養成分進入水體;

(2)控制水體中的藻類繁殖

①實施“禁磷”

②控制農田污染

③污水處理採用蒸餾、電滲析、離子交換等化學方法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進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④人工水體淨化⑤植物淨水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則:預防、治理和管理預防主要是指通過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減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過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確保污水在進入自然水體前,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管理就是對污染源、水體及處理設施的管理。

2、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的環境策略持續應用於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以便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性。

3、清潔生產的特點

(1)清潔生產提倡的是以預防爲主

(2)清潔生產體現的是集約型的增長方式

(3)清潔生產體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4、常用的污水處理方法基本方法

環境教育教案9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教學重難點:

充分認識保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確其迫切性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密切關係,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髒物,不踐踏草坪,不隨意摘花摘葉。

 教學策略:寓思想性於整個活動過程之中。

教學過程:

一、背景音樂《春天在哪裏》

輕快的音樂,喚起我們對美的嚮往;甜美的歌聲,激發我們對祖國、家鄉、學校的熱愛。同學們,春天來了,讓我們去領略一下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看,青山綠水相伴,鳥語花香相隨。這麼美麗的自然風光,令我們振奮,但,是誰在隨地吐痰,亂扔髒物,踐踏草坪隨意摘花摘葉呢?破壞了這怡人的環境。

二、活動深入:

1、參觀校園。

2、尋找到被同學破壞的環境

資料1: 每年地球有16000萬公頃的森林要消失,同時將約有600萬公頃沙漠急劇擴展。如此發展下去,現在的良田再過500年將流失得乾乾淨淨。

資料2:據科學家統計,全球每年有50億噸的二氧化碳污染着我們,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也在劇增。

資料3: 由於人類常常往河裏倒垃圾、排廢水,使河道阻塞、水質變臭,魚類也在迅速減少。

主持人: 由於環境被污染,我們的生存正受到嚴重的威脅。同學們,我們該怎麼辦?

齊答:面對環境污染,我們——未來的主人決不能袖手旁觀,決不能任其發展。

主持人: 對,保護綠色生命,要從我做起。

朗誦:

一滴水流進長江,變成了洶涌的波浪; 一個浪打進東海,變成了澎湃的汪洋;

保護綠色生命,裝點出祖國的春天。 廣闊的田野更綠更美;

小河的流水更清更甜。 這是環保的功績, 這是環保的恩賜。

主持人: 你們看——水清清,天藍藍,大地春回光燦爛。

你們聽——田野裏,笑聲歡,動植物們喜開顏……

主持人: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保護自己的家園、愛護美麗的學校”的活動中去吧,保護綠色生命,要從我做起。

三、活動結束。

環境教育教案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動物之間互相制約和互相依存的關係,引起學生觀察周圍動物之

間關係的興趣。

2、培養學生愛護各種動物的好習慣,進行初步的生態意識教育。

教學重點:瞭解動物之間互相制約和互相依存的關係

教學難點:培養愛護各種動物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到森林動物園去,你最想見到誰?爲什麼?

2、今天,我們除了看動物還要給動物找出它的朋友和敵人,什麼是朋友?什麼是敵人呢?

二、學習新課

1、觀看多媒體畫面一:

這是一頭怎麼樣的獅子?動物們都排好隊出來了?

說說有什麼動物?爲什麼獅子要站在中間?

2、觀看多媒體畫面二:

下面,我們幫動物把它的敵人找出來,看看是誰把誰給吃了?

3、討論: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互相是敵人?

(2)動物裏它吃誰?又被誰給吃?

(3)動物之間這樣吃來吃去好不好?爲什麼?如果沒有ХХ,會怎麼樣?

4、介紹電腦畫面三:食物鏈圖。

5、引導學生觀察電腦多媒體畫面四:

討論動物之間的朋友關係。(犀牛與犀牛鳥,鯊魚與嚮導魚)

三、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環境教育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地球是個“水球”。

2、瞭解水在大自然中的變化。

3、懂得水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重點:

重點:瞭解水在大自然中的變化。

難點:懂得水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好處。

教學方法

討論法、講授法、實驗法教學準備地球儀、一杯水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親愛的小朋友,當我們在欣賞花鳥蟲魚,飛禽走獸這些美麗的生靈時,可曾想過是什麼讓他們變得這樣生動?當我們在口渴難忍、酷熱難耐時,可曾想過是什麼讓我們清涼滋潤?當我們欣賞蒼勁有力的書法藝術時,可曾想過是什麼創造了靈動的藝術魅力。是水,是生命之水!現在讓我們一起乘上綠精靈快艇,去探尋小水滴的故事吧!

二、出示地球儀並提問:地球上是水多還是陸地多?

講解地球儀:藍色部分是海洋綠色部分是陸地,得出答案地球是個大水球。

三、提問

大自然中哪兒有水?

各個地方的水是一樣的嗎?

溫度低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

溫度高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依次展示正確答案,並鼓勵回答。

四、講故事《我的四季旅行》

五、提問“水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小組討論,教師總結——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

六、水能夠發出動聽的聲音,讓我們試一試。

環境教育教案12

教學目的:

1、通過認識動物的變化,喚起學生對日益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清醒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2、激發學生愛環境的情感,理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深刻內涵。能分辨什麼樣的行爲是保護環境,什麼樣的行爲是破壞環境;

3、讓學生從自我做起,愛護環境,在生活中能養成環保的習慣,具備環保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喚起學生對日益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清醒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了。這是你發現動物有什麼變化?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生活在線》學生自學課文討論:你獲得什麼知識?

小結:大雁南飛,隊伍成一字形,飛行68—90千米。

2、學習《追根求源》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分小組討論:動物爲什麼離開自己的家園?

小結:

(1)雁南飛

(2)逆流而上的鮭魚

(3)白鷺南飛

三、環保在行動爲動物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園

四、總結

環境教育教案1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對當前的環境問題有個整體的、大致的瞭解,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2、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3、提高學生環保意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

1.提高環境意識,使人的行爲與環境相和諧,提高有效參與技能,加強環保宣傳。

2.培養學生從客觀實際出發,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活動過程:

(1)導入,激發學生思考,激起積極參與的慾望

師:作爲明中的一員,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讓我們的校園更美麗,更漂亮,可是,我們發現校園裏出現了很多與環境不和諧的因素:已經上課了,水房裏的水龍頭依然在嘩嘩地流水;放學了,教室裏的燈依然亮着;校園的路上不時的有紙屑映入眼簾;花壇裏的花草不時的受到一些馬虎同學的踐踏而獨自傷心的流淚,如果你看到了,你會怎麼做呢?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應該如何去保護他們呢?現在讓我們走進愛護環境大討論吧!

(2)學生展開討論

投影出示討論內容:

1:怎樣節約用水?

2:怎樣節約用電?

3:怎樣預防減少“白色污染”?

4:怎樣保護我們的身邊環境?

(學生以4人小組活動,代表一會發言)

(3)展示討論結果

怎樣節約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類對水的依賴,就像嬰兒之於乳汁。我們每天節約一滴水,就爲地球添加了一分綠色。我們可以做到的:

1、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

2、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隨手關緊水龍頭。

怎樣節約用電?

在我國,火力發電佔了我國總髮電量的比重還比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節約用電,就是節約能源。我們每天能做的有:

1、隨手關閉教室和宿舍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

2、每天少看一分鐘的電視、縮短電腦的使用時間等。

怎樣預防減少“白色污染”?

現在我們使用的塑料包裝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產的,這些包裝物被拋棄到大自然中後,會對環境形成“白色污染”。我們每天能做到的有:

1、儘量使用垃圾桶盛裝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隨手亂扔塑料包裝物。

3、儘量購買用紙包裝的物品。

4、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裝紙包裝生日禮物等。

5、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怎樣保護我們的身邊環境?

保護花草樹木

花草樹木,除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還有淨化空氣、吸收噪音、灰塵的作用。保護花草樹木,也是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到:

1、不要隨意踐踏草坪。

2、不攀摘花果。

3、按時給花草澆水。

4、愛護身邊的公共設施。

5、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

(4)教師總結:

通過我們今天的討論,大家知道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爲有利於環保,我想:只要我們用心,我們也能爲環保貢獻出我們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大家都來關心環境,注重環保,共同建設我們的美麗校園。

活動總結

通過討論觀看,同學們有的表示要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積極宣傳,使每個人都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有的表示要勤奮學習,長大以後爲保護環境,美化祖國作貢獻;還有的表示,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爲保護環境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佈置寫環保徵文: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保護地球,人人有責。請結合本課學習的感受,以“保護環境,愛我家園”爲主題進行徵文活動,不少於800字。

環境教育教案14

課程:

電子垃圾

一、活動內容:

生活中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問題

二、主題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中瞭解有關電子垃圾的知識,使同學對電子垃圾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2、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並培養學生初步的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3、通過小組活動和信息交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合作探究能力,獲得實踐體驗和感受。

三、活動準備:

1、事先查閱有關電子垃圾與環境污染的相關資料。

2、建立專題網站,收集部分資料。

3、準備相機等設備記錄部分活動過程。

4、聯繫舊電器回收及處理利用站,進行參觀採訪。

四、具體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我們也深深地認識到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危機。電視機,手機等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對我們的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危機,不知大家是否意識到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於電子垃圾與環境的問題。你們覺得該研究或者探討哪些問題呢?

二、定題質疑

1、電子產品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那它有沒有不好的方面?(思考、討論)

2、電子產品報廢后如何處理?

3、報廢后的電子產品對環境有何影響?

4、如何綠色環保的處理回收電子垃圾?

三、歸併總結,提出研究內容:

1、電子垃圾的產生;

2、電子垃圾的發展狀況;

3、電子垃圾給環境保護帶來的危害;

4、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處理。

四、自由分組、小組合作展開調查研究

1、找出核心問題,定好研究目標

a、電子產品的調查電子產品類型及作用

說說我們目前的電子產品使用情況

電子產品的使用的壽命調查

b、電子垃圾的產生和發展狀況的調查

瞭解電子垃圾發展的歷史知識

世界電子垃圾發展歷史、我國的電子垃圾發展歷史

c、電子垃圾產生與環境污染的調查

報廢后電子產品的去向調查

電子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對環境污染

d、電子垃圾的綠色環保回收處理

2、進行具體分工,分工合作、查找資料

3、制訂課題研究方案、互相交流得出結論

五、抓住重點、彙報指導

各小組彙報自己的研究方案,交流總結並完善自己的方案。

環境教育教案15

教學目的:

1、通過認識植物的變化,喚起學生對日益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清醒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2、激發學生愛環境的情感,理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深刻內涵。能分辨什麼樣的行爲是保護環境,什麼樣的行爲是破壞環境。

3、讓學生從自我做起,愛護環境,在生活中能養成環保的習慣,具備環保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喚起學生對日益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清醒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離不開礦藏。離不開海洋,離不開江河。離不開山崗,離不開森林。離不開草原,離不開土地。環境是一切自然資源寶庫,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生活在線》學生自學課文討論:你獲得什麼知識?

小結2、學習《追根求源》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分小組討論:楓葉爲什麼紅了?

小結3、自學《二十四節氣》

三、環保在行動

1、調查小麥、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種後時間、和收穫時間。

2、調查藉助自然氣候應當乾旱、霜凍等惡劣天氣的措施

3、考察一種作物的耕作時令並親自種植。

四、總結

標籤:教案 教育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