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中班科學教育15篇

教育2.76W

中班科學教育1

一、教學目標:

中班科學教育15篇

1、瞭解生活中各種夾子的用途和功能。

2、嘗試用肢體動作大膽表達表現,體驗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夾子展覽(衣夾、被夾、髮夾、文件夾、醫用夾、食品家、新的老鼠夾等)、分類紙、ppt、球、書、糖果、紙、盒子、夾子葵花等。

三、教學過程:

(一)、認識各種夾子

1、幼兒參觀夾子展覽會,區分認識的與不認識的夾子並簡單介紹夾子的用途。

2、瞭解幾種特殊夾子的功用

(1)、醫用夾:這是誰需要的夾子?

(2)、領夾:錄像裏的爸爸告訴我們什麼?領夾有什麼用?

(3)、鼻夾:看了圖片後,你知道這是什麼夾子嗎?

(4)、鼠夾:它的用處和貓的本領是一樣的,它有什麼用呢?

3、教師小結: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夾子,有的能打扮我們,讓我們變得更漂亮;有的是幫助我們的小工具,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

(二)、用肢體語言創編夾子動作

1、幼兒自由發揮,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夾子。(配以輔助材料讓幼兒夾一夾)

2、幼兒交流演示各種創編動作。(配合兒歌) 附兒歌:夾夾夾,夾夾夾,我的小手是夾子。夾起一張紙。

3、教師小結: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可以變成夾子。

(三)、延伸活動:利用夾子進行藝術創作 出示夾子葵花,引導幼兒在區角活動中進行藝術創作。

教案設計說明

在進行“小工具”主題活動時,幼兒收集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工具,其中有少部分幼兒帶來了一些晾衣夾,引起大家對它是否屬於工具的爭論。隨後幼兒開始收集不同種類的夾子,漸漸幼兒對夾子的不同功用產生了關注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節活動,以幫助幼兒梳理並提升已有的零星經驗,同時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活動分爲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夾子的功用,我以幼兒的認知經驗爲出發點,根據幼兒對夾子的瞭解情況,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幫助幼兒提升經驗;第二部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動靜交替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肢體動作的創編演示瞭解夾子的'一個共性特點:能夾住東西。同時它也是整合理念下,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第三部分延伸活動目的是進一步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將夾子展覽會中的夾子按自己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兩種情況進行分類,看似不經意,卻充分體現出老師對孩子知識經驗的關注,將幼兒推上活動主體的位置,老師隱藏其後並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爲。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體現老師觀念的轉變。

第一環節認識夾子,通過幼兒介紹自己認識的夾子來引發生生互動,達到經驗分享的目的。老師對幾種特殊、幼兒可能不認識的夾子估計得很準確,運用照片、實物、錄象等不同的展現方式來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目標1在這一環節得以充分落實。

活動第二個環節是爲目標2服務的。老師在提供讓幼兒嘗試夾一夾的材料時,非常有心地投放了一個大大的健身球,幼兒一人夾是無法夾起來的,從而激發幼兒產生合作的意識。 幼兒在介紹自己用身體創編的夾子時,老師過份強調用兒歌的形式來進行介紹,想着整合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卻忽略了幼兒的情緒體驗。實際可以更爲寬鬆些,如:讓幼兒與同伴說說自己是怎樣變的;或者用動作示範一下,這樣能讓更多幼兒的表現慾望得到滿足。課改以後,整合意識強了,但整合應該很自然沒有痕跡,此處的整合顯得非常僵硬。

中班科學教育2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孩子們圍成團, 趴在地上看螞蟻搬東西,看蜜蜂、蝴蝶採花。指南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現象作爲科學探究對象。幼兒對這些小蟲子有了定的認知基礎,對它們有着濃厚的探索慾望。爲了讓幼兒認識常見的昆蟲,知道昆蟲的本領,感受到大自然中昆蟲的美,激發幼兒探索昆蟲世界的樂趣。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經驗進行判斷和推理,區分昆蟲與非昆蟲,益蟲與害蟲。

2、初步感知常見昆蟲的主要特徵及本領特長。

3、知道昆蟲與人類的關係,萌發愛益蟲、愛自然的情感。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教師已帶領幼兒在園裏尋找昆蟲,並進行了拍照記錄。

2、物質準備:課件、昆蟲圖片、非昆蟲、益蟲、害蟲圖片若十、除害、不除害等字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森林管理員招聘會(小信使來送信)師:森林裏來了兩位信使,小朋友們猜猜它們是誰?

① 小小飛賊,武器是針,抽別人血,養自己身。(蚊子)② 黃衣裳,金翅膀,飛來飛去做工忙。它的本領大,還會造小房。做出好吃的,留給大家嘗。誰敢欺負它,留神它的槍。(蜜蜂)教師揭曉答案,總結"蚊子與蜜蜂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昆蟲" 我們打開信使的信看看信裏寫了什麼?

教師讀信:

小朋友們好,我們來自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裏的昆蟲王國。原來的森林管理員退休了。可是到底由誰來接任管理員,大家都各執一詞。最終,經過動物們的激烈討論,他們在森林裏張貼了張招聘海報,決定招聘一名昆蟲來當森林管理員。昆蟲們聽到這個消息,紛紛前來報名,我們想請小朋友們來噹噹考官。

二、森裏管理員招聘會1.出示報名卡幼兒猜測,教師依次出示"報名者"的卡片(有順序的擺放):請幼兒說出卡片上的動物(蚊子、蚱蜢、兔子、七星飄蟲、小狗、螳螂、螃蟹、小龍蝦、螞議、蜻蜓、蒼蠅、蝴蝶),並數數有多少報名者。

2.提出招聘要求師:報名者中有昆蟲也有小動物,請小朋友來當小考官,看看它們符不符合我們的招聘要求。

昆蟲想要當森林管理員需要符合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必須是昆蟲。(區分昆蟲與非昆蟲)第二個條件:必須是益蟲。(區分益蟲與害蟲)第三個條件:必須有. 項除害的本領,能得到大家最多票數的投票。(認識昆蟲的本領)3.幼兒分組操作①第一次操--作區分昆蟲與非昆蟲幼兒操作:將幼兒分爲4組,每組拿一套動物圖片, 在操作板上將昆蟲與非昆蟲進行分類,並按照分類貼出"昆蟲"與"非昆蟲"。

小組分享操作結果,教師結合昆蟲標本,總結昆蟲的身體特徵:昆蟲有六條腿、兩對翅膀。身體分爲頭、胸、腹三部分,腹部一節一節的。根據教師總結,所以不屬於昆蟲。

請幼兒結合標本驗證各組的答案:請幼兒確定非昆蟲(烏龜、魚、青蛙),數數有幾個小動物被淘汰?並在他們的圖片上面貼上"非昆蟲"字樣輕②第二次操作: --區分害蟲與益蟲教師提問:剩下的昆蟲中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請幼兒再次進行分類幼兒操作,並在他們的`圖片上面貼上"益蟲""害蟲"字樣。

教師總結:對人類有直接利益者,如能產生有用物資或蟲體可供利用等,稱爲益蟲;對人類有害的昆蟲稱之爲害蟲。

師生討論:以上昆蟲對人類有利有害的地方。

③第三次操作--爲你喜歡的昆蟲本領投票教師出示課件,講述益蟲瓢蟲、螳螂、蜻蜓、蜜蜂、蝴蝶的本領,請全體爲喜歡的益蟲投票貼上愛心卡片。

三、公佈森林管理員名單請幼兒數數誰的得票數最高,教師公佈林管理員的名單。

教師總結:益蟲對自然對人類有很多好處,我們要保護好益蟲。

四、活動延伸回家與爸爸媽媽完成任務卡,觀察一種昆蟲的本領進行記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滿足了幼兒發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但是,在活動中也有個別環節由於知識性強而導致部分幼兒難於理解。如何把幼兒掌握知識的環節遊戲化,更好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是下一個主題中應探索的課題。

中班科學教育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兒對周圍物體現象的探索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自己嘗試動手製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

2、三塊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長方形紙、玩具望遠鏡、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觀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貓圖片

請幼兒分別用這三塊玻璃片去看小花貓圖片。

(3)提問:透過這三塊玻璃片看到的圖片是不是跟原來的一樣大?

(大了、小了、和原來一樣)。

2、啓發、探索。

(1)爲什麼透過三塊玻璃片看同樣的東西,大小不一樣呢?

(2)請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這三塊玻璃片是不是一樣?

(3)教師示範並告訴幼兒:“先摸玻璃片兩面的中間,再摸邊緣是不是一樣,

然後把玻璃片豎起來用眼睛看。”

3、師幼進一步探討平、凸、凹玻璃片。

(1)請幼兒取出中間和周圍一樣厚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平玻璃片”

(2)請幼兒取出中間厚、周圍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凸玻璃片”

(3)請幼兒取出中間薄、周圍厚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凹玻璃片”

4、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平、凹、凸三種玻璃片的作用。

(1)請幼兒分別用平、凹、凸三種玻璃片去看周圍的事物,講講有什麼不同.

(平:—樣大;凸:放大;凹:縮小)。

(2)教師小結: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科學家真會動腦筋,他們利用不同的玻璃片,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嘗試製作望遠鏡,教師巡迴指導。

(1)請幼兒用玩具望遠鏡看一看周圍事物,引起幼兒製作興趣。

(2)請小朋友動手把長方形紙捲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紙筒後面,凸玻璃片放在紙筒前面,

望遠鏡就做成了。教師重點指導雙面膠的用法。

(3)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望遠鏡再一次看一看周圍事物的變化,

進一步瞭解望遠鏡的作用並享受自己動手製作的樂趣。

(教師提示望遠鏡的作用。如看文藝演出、看體育比賽、看風景、解放軍瞭望。)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玩耍自制望遠鏡,對周圍事物進一步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律。

2、激發幼兒對物體排列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律爲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麼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啓發幼兒用符號記錄規律。

師:“我們發現了這麼多規律,怎麼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啓發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律,並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律事物及規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迴規律、四季的輪迴規律等)

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麼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教師搖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後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麼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裏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總結:我們現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後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出示大的示範調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色,並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纔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麼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麼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調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並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範。

5、引導幼兒發現並記錄

①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後把你們的發現用記錄卡記錄下來!(幼兒自由選材操作並記錄)

②變出了什麼?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③教師總結: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遊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說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麼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麼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麼顏色了呢?(邊說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陳皆佳)

中班科學教育4

這是一個科學範疇的活動,它來源於生活,也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活動中涉及了環保的因素,告訴小朋友要用淘米水、檸檬片、茶葉包等廢舊的`東西來清除污垢。

當我拋出問題後,孩子的經驗就是用洗潔精來清洗油膩的盆子和餐桌,而那些實用、經濟又環保的方法他們都不知道。閱讀幼兒用書時,孩子的眼神是好奇的,如果當場提供實物來操作驗證,對孩子來說留下的印象是抹不去的。然而,由於條件的限制,我無法爲小朋友提供這些材料,只能告訴小朋友回家去試。

科學活動需要真實客觀的現象帶給孩子的印象和經驗,僅停留於紙上談兵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小朋友對今天的活動可能還帶着疑惑“是真的嗎?”小朋友只有做過了、看過了纔不會忘記。

中班科學教育5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豆子。

2、知道黃豆可以製作豆漿、豆腐、豆腐乾等豆製品。

3、培養幼兒不挑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前一天泡的黃豆;生好的黃豆芽。

2、師幼一起收集各種豆子,豐富幼兒關於豆子的認知經驗。

3、透明瓶子。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出黃豆。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猜猜球棒爲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教師拿出黃豆)它是什麼顏色、形狀的?

師:除了黃豆寶寶,你還知道哪些豆寶寶?

二、認識各種豆子

1、師:黃豆、紅豆、綠豆、黑豆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

師幼小結:相同,都叫豆,表面很光滑,捏上去硬硬的;不同,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2、師:豆子的顏色和它們的名字有關嗎?

引導幼兒發現它們的名字有和顏色有關;黃色的是黃豆、紅色的是紅豆、綠色的是綠豆。

幼兒分組操作,將混在一起的.豆子進行分類。

3、感知乾溼黃豆的區別

教師出示乾溼黃豆若干。

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軟硬上進行比較。

師幼小結:泡過的黃豆比原來大一些,軟一些,顏色也淺一些。

4、教師出示圖片,幼兒瞭解黃豆寶寶的生長過程。

三、瞭解各種豆製品及其營養價值

觀看幼兒畫冊《豆寶寶》。

引導幼兒邊看邊說出畫頁中各種豆製品的名稱。

幼兒討論:豆製品的營養。

師幼小結:黃豆寶寶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品和調味品。豆製品的營養非常豐富,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少生病;補充各種營養,如維生素、鈣、鐵等,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豆製品,不挑食。

中班科學教育6

設計意圖

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拼小樹》幼兒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拼出小樹的造型,但在此次活動中幼兒的思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如何讓幼兒利用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幾何圖形來拼己喜歡的造型呢?科學教育活動《拼圖形》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延伸,旨在通過選擇不同的幾何圖形,來提高幼兒的拼圖技能,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拼圖形的濃厚興趣。

2、幼兒能運用各種幾何圖形進行拼圖形活動,會用簡單標記記錄所用圖形的數量。

3、豐富幼兒的想象能力,提高幼兒的拼圖技能。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若干。

2、記錄單、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形,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示各種圖形,請幼兒說一說都有哪些圖形,加深幼兒對圖形的認識,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個別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拿出相應的圖形。如5個紅色正方形、8個白顏色的圓形、7個藍色梯形、7個綠色正方形等。

(評:採用直觀的方式直接將圖形出示給幼兒,直接引入活動的主題。讓幼兒加深對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的認識,形成自己的一個印象,爲下個活動環節做好準備。)

二、選擇幾何圖形拼造型

1、給幼兒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來拼造型。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動作慢的幼兒儘快確定主題,肯定幼兒拼出的各種圖案。(此環節要特別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允許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3、分享交流。請幼兒說說自己所拼的造型,個別幼兒觀察後加以補充。(評:選擇幾何圖形拼造型這一活動環節,極大的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參與活動的主題性很強。在這個活動環節中,任由幼兒自由想象,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地位。教師只是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儘快確定自己的主題,讓幼兒選擇幾何圖形拼造型。)

三、記錄表達

1、請幼兒數一數自己的圖形拼畫每一種圖形所用的數量,然後用原點或短線的方式在記錄單上表示出來。

2、與同伴交流各自的記錄結果,並說說哪一種圖形用的最多。 (評:幼兒的點數能力在這一環節得到了加強,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用相應的標記將所用圖形的數量表示出來,提高了幼兒點數物體的能力。)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一起欣賞。 反思:科學教育活動《拼圖形》採用層層遞進的'方式,一步步的將活動展開進行。通過選用不同的幾何圖形來拼造型,極大的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整個活動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幼兒選擇幾何圖形拼造型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處在了支持者的基礎上,以幼兒爲中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同時在活動中允許幼兒存在個別差異,允許能力強的幼兒爲能力弱的幼兒幫助,這樣也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合作。從整個活動過程來看,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中班科學教育7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並進行簡單的歸類。

2、知道關心愛護動物。

活動準備:小動物的圖片若干,背景圖四張。

活動過程

一、手指歌謠:《悄悄話》。

二、談話導入,感受冬天寒冷,發現過冬方式。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天氣怎麼樣?

幼兒自由回答。

師幼小結:冬天來了,天氣很寒冷,人們外出時要穿上厚衣服,戴上帽子和手套,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什麼好辦法來過冬呢?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

引導幼兒從自身衣着起說一說保暖方法。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小結,將保暖的方法進行歸類。

師:小動物沒有棉襖、帽子,它們又是怎樣過冬的?

三、聽故事,歸納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動物過冬的故事,小朋友們仔細聽小動物們都是怎樣過冬的?

教師講故事《小動物過冬》,幼兒傾聽。

教師提問:誰飛到南方過冬?

誰躲在家裏睡大覺?(教師向小朋友介紹,青蛙這種過冬的方法叫“冬眠”,到洞裏睡覺是爲了保持體溫,維持生命。)

誰躲在家裏吃東西?(幼兒回答)。

誰不怕冷,身上新換的毛,又濃又密?

師幼小結,歸納幾種動物過冬的方式。

飛向南方:大雁、燕子等。

冬眠:青蛙、蛇、烏龜、刺蝟、蝸牛、狗熊等。

加厚皮毛:獅子、貓、狗、兔、羊、烏鴉、雞、鴨等。

儲藏食物:螞蟻、松鼠、蜜蜂等。

四、遊戲:貼圖片,幫助小動物過冬。

引導幼兒將黑板上的小動物送到佈置好的背景圖下面,並貼在相應的過冬方式下面。

五、激發幼兒關心和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師:哪些小動物要爲我們的莊稼除害蟲?小朋友們該怎麼去保護它們呢?

教師小結:大自然和動物與我們有着密切的'聯繫,我們要保護大自然、愛護小動物。

六、結束部分: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總結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查閱資料,瞭解更多動物過冬的方式。

活動延伸:繪畫區——畫出你喜歡的小動物

手工區——幫小動物做個家

附:故事

小動物過冬

秋天到了,白楊樹的葉子快落光了,地上的草也枯黃了,深林裏靜悄悄的。一直小松鼠在森林裏走來走去,一陣風吹來,它感到有點冷,忽然它看到一隻小螞蟻,小松鼠說:“小螞蟻,樹林裏的好朋友都跑到哪裏去了?”小螞蟻說:“大雁、燕子都遷移到南方了,明年春天才回來呢。”這時一直小青蛙聽見了,從池塘裏跳上岸說:“小螞蟻,小松鼠,我正想你們呢,跟你們告別,我要去睡覺了。”小螞蟻看看天,哈哈大笑說:“太陽還高高掛在天上。你怎麼去睡覺呢?”青蛙說:“我要冬眠了,整個冬天,我都睡在洞裏,不吃也不動,到了明年春天再出來,要冬眠的動物還有蛇、烏龜、熊、刺蝟,它們都是這樣過冬的。”青蛙一邊說一邊刨好了一個大洞,青蛙說:“冬天住在洞裏,既不怕風,也不怕雪,暖暖和和的,多好啊!”

小松鼠和小螞蟻想:“我也要準備過冬的糧食。”螞蟻找到一隻蟲子,就往家裏拉。小松鼠找來許多蘑菇和松子,走着走着,它們遇到了獅子,小松鼠好奇地問:“獅子大王,你不準備過冬嗎?”獅子哈哈大笑說:“你看我身上新換的毛,又濃又密,這個冬天我就不怕冷了。”

北風呼呼地颳着,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都找到了過冬的好方法,森林裏更安靜了,大家都在期待着明年春天快點來到。

中班科學教育8

設計背景:

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朋友,中班的孩子們也特別想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但常見的話題只是有關“動物的外形、習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動物們各種各樣、姿態萬千的睡眠姿勢。於是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激發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及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感受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觀察瞭解動物姿態萬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態,從這一側面

讓孩子瞭解人和動物的不同之處;豐富詞彙:縮、倒掛、趴等詞。

3、能夠分清動物的不同睡姿;

活動準備:

1、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眠的各種姿態的圖片。教師佈置好活動場地:動物的家——將活動場景佈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攝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圖。森林中佈置有關動物(仙鶴、馬、貓頭鷹、蝙蝠、貓、烏龜)的家,用積木拼搭成型,上面貼上相關動物的圖片;幼兒進場時播放輕柔的音樂。

3、CAI課件《姿態的萬千睡》、電腦、磁帶、錄音機、電鋼;

4、活動前和孩子們一起了解各種動物的名稱 。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跳集體舞。跳完舞蹈後,請幼兒說說運動後的感受(想休息),並請幼兒自由休息。教師問幼兒:“你睡覺時需要些什麼呢?”幼兒一邊討論一邊休息。這時播放課件,背景屏幕換成第一種動物的圖片。

2、看課件,感知動物不同的睡姿。

請幼兒逐一欣賞課件。各種動物的出現方式不一,有的用動物的叫聲、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畫面後,請幼兒先想想這種動物是如何睡覺的,並進行表演。幼兒表演完後,再請幼兒觀看正確的答案,並模仿正確的'睡眠睡姿。(幼兒可隨意選擇動物)同時用遊戲的形式學習詞彙:縮、倒掛、趴等詞。

3、連線遊戲《它怎麼睡覺?》

教師將幼兒分成男女生進行趣味知識比賽,請幼兒用連線的方

法指出各種動物是如睡覺的?同時鞏固詞彙:縮、倒掛、趴等詞。當幼兒連對了,電腦就會獎勵幼兒一個笑臉娃娃;連錯了,電腦會鼓勵幼兒再連一次,直到連對爲止。比賽結束後,兩隊比一比看哪隊積的笑臉娃娃多,就獲勝。

4、玩遊戲:找朋友。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聽到歡快的音樂,動物們就出來遊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動物們就回家睡覺。睡覺時必須十分安 靜,不要大聲喧譁。每一個小動物必須找到自己的家。

(2)幼兒遊戲。

(3)增加遊戲難度、擴大遊戲範圍。幼兒不僅可以模仿學過的動 物、還可以模仿其他的動物,自己動腦想想其它動物是怎麼睡覺 的?教師可讓幼兒充分想象,對幼兒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不急於給幼兒答案,請幼兒自己下課後想辦法求證,找尋答案。

五、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後,在父母的協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後將結果與其餘幼兒共享。

附資料:仙鶴單腳站立着睡、馬站着睡、貓頭鷹只睜一隻眼、蝙蝠

倒掛着睡、貓趴着睡、烏龜縮進殼裏睡。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試驗

中班科學教育9

活動目標:

1、感知半圓形、橢圓形的基本特徵,能區分半圓形、橢圓形與圓形的異同。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像橢圓形、半圓形的物體。

活動準備:

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若干,剪刀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通過半圓形與圓形的比較認識半圓形。

1、圓形寶寶的第一個朋友。教師出示半圓形,請幼兒比較圓形與半圓形的不同?

2、用什麼辦法可以將圓形變成兩個半圓形?(先對摺,再沿摺痕剪開)幼兒動手操作,知道一個圓可以分成兩個半圓,兩個半圓合起來是一個圓。

二、通過橢圓形與圓形的比較認識橢圓形。

1、圓形寶寶的另一個朋友叫橢圓形,橢圓形與圓形長得有什麼不一樣和一樣的.地方?

2、幼兒將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總結相同點:都沒有角,邊緣很光滑。不同點:橢圓形有點扁。

三、觀察尋找生活中像橢圓形和半圓形的物品,並用繪畫的方法進行統計。(分小組進行)

三、利用圓形半圓形的卡片進行創意拼擺,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活動效果與反思:本次教育活動幼兒通過比較認識半圓、橢圓——發散思維尋找生活中橢圓形、圓形的物品——利用大小不同的圓形、橢圓形、半圓形的圖形創意拼擺層層遞進使幼兒對橢圓形、半圓形有了全面的瞭解。在活動中,幼兒操作材料運用比較的方法,感知認識半圓形、橢圓形的特徵更直觀具體,也更容易理解掌握。

中班科學教育10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展表現美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說明: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爲重要。幼兒時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說明:啓蒙教育不是爲了追求某種即時效果,而是爲了給幼兒今後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活動應該定位於讓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而不是對實驗結果的興趣。但是對於中班幼兒要通過活動,取得以小見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準備

顏料和調色用具。活動室的佈置要色彩豐富、協調。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1)分散觀察。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並初步瞭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並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後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麼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通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塗色活動。爲幼兒提供各種需要塗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塗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

(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塗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活動後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通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1)調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色實驗,體驗發現的樂趣。然後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色的經驗,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現調色的結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製作活動,讓幼兒通過製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生求知慾。

中班科學教育11

活動目標

1、喜歡船,感知船的特點。

2、體驗歌唱與表演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船的圖片、玩具、模型、圖書等,在班級佈置展示區;歌曲《小白船》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組織幼兒參觀“船的展示區”,引發活動興趣。

2、鼓勵幼兒自由觀察,看一看發現了什麼?並積極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二、問題討論

1、引導幼兒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種船?爲什麼?

2、啓發幼兒談一談自己發現了船的哪些祕密?

3、鼓勵幼兒提出有關船的疑問,如:爲什麼船頭是尖尖的?

三、小結提煉

引導幼兒瞭解船的.相關知識,幫助幼兒提升船的經驗。如:船可以分成船頭、船身、船尾三部分,船身裏有船艙和甲板等。

四、歌唱表演

1、播放《小白船》的音樂,引導幼兒聆聽、欣賞。

2、鼓勵幼兒扮成鴕手,駕着“小白船”隨着音樂邊唱邊表演。

中班科學教育12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會邊實驗邊記錄,並將同類的水果歸類,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2、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蘋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種水果圖片、顏色標記。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圖片)、白布、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兒的實驗興趣。

師:今天,小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的一封信。信裏寫的什麼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哇!有這麼多的水果卡片,還有一張信紙,看看上面寫得什麼?

1、讀信:中二班的小朋友,你們好!我們是小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很想知道各種水果的果汁是什麼顏色的,我們想請你們幫幫忙,告訴我們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的,與果皮的顏色是一樣的嗎?

2、討論: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的?與果皮是否一樣?

3、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與他們的果皮是一樣的嗎?王老師也不太明白,今天我們來做次小小實驗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好嗎?

二、幼兒實驗瞭解各種水果的果汁顏色,

師:今天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各種水果,一些白布、還有一張實驗記錄表和一些顏色標記,請小朋友實驗的時候一邊做實驗一邊將實驗的結果用顏色標記記錄到實驗表上。

1、幼兒一邊實驗一邊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教師巡迴輔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實驗記錄。

2、請個別幼兒講述實驗過程和實驗記錄表。

3、對有爭議的實驗結果,教師實驗得出正確結果

三、幼兒再次實驗,將水果歸類。

師:這些水果的果汁顏色有的和果皮顏色一樣,有的和果皮顏色不一樣,那麼,哪些是和果皮顏色一樣的呢?哪些和果皮顏色不一樣呢?我們再一起來做一次實驗,一邊做實驗一邊將水果進行歸類,將果汁與果皮顏色一樣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樣的放到一起。

1、幼兒實驗,並將水果卡片歸類。

2、幼兒講述實驗結果。

3、送卡片:將水果卡片送到相應的筐中。(果汁與果皮顏色一樣的放一個筐中,不一樣的放另一個筐中。

4、教師小結幼兒的操作結果,表揚鼓勵。

四、給動物幼兒園回信,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師:我們知道了各種水果的果汁顏色,可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們還不知道呢?我們一起來回封信,告訴他們我們的實驗結果好嗎?

1、出好的實驗記錄表,疊好放進信封。

2、將歸類好的水果卡片分別包好,寫上說明裝入信封。

五、延伸活動:

1、師生一起寫回信。

2、自己動手榨果汁,一起品嚐果汁。

附:

橙汁和橙皮的顏色都是橙色的,橘子和橘皮都是橘黃色的,奇異果果汁和果皮的顏色都是綠色的。蘋果果皮是紅色的,梨的果皮是黃色的,葡萄的果皮是紫色的,而它們的果汁卻都是無色的。西瓜的瓜皮是綠色的而果汁是紅的。

中班科學教育13

活動目標:

1、瞭解紙有吸水性的特點,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

2、願意動手操作,對實驗感興趣。

活動準備:手工紙花每人2朵,宣紙花每人1朵,水果盤,盆、水、記錄表、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探索興趣

1、今天,我給你們帶了些漂亮的花,自己找一朵喜歡的小花坐到它身邊。這些花跟我們平時見過的花一樣嗎?(不一樣)有什麼不一樣?(這是用紙做的花)

2、這些紙花能像真花一樣盛開嗎?幼兒討論

3、(教師示範將花變成花苞)

4、如果我們把這些花苞放到水裏會怎樣呢?(幼兒大膽發言)(幼兒將花變成花苞)

二、操作感知,交流討論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你觀察到了什麼?(花苞放在水裏,花瓣會慢慢撐開,紙花開放了)

2、教師提問:爲什麼花苞放在水中,花瓣會慢慢盛開呢?

請幼兒發表見解,教師進行對比

3、小結:原來紙寶寶把水洗到了它的身體裏,花就打開了。

這是因爲紙有吸水性。我們發現了紙的第一個小祕密。

三、對比試驗,經驗提升

1、剛纔我們發現用彩色手工紙製作的花苞在水中能盛開。老師還準備了宣紙,如果把這兩種不同材質的紙同時放進水裏,你覺得哪個會先盛開?幼兒猜測

2、幼兒再次操作:製作花苞,老實說開始時,所有幼兒將兩朵花同時放到水中。

3、幼兒操作,記錄結果,教師巡迴指導。

4、集體交流,驗證實驗結果,修正部分幼兒錯誤的預測結果。

四、觀察實驗結果,討論:爲什麼宣紙做的花苞開得快?幼兒講述

小結:宣紙的吸水性強,可以很快的把水吸到身體裏,所以宣紙做的紙花很快就開了。彩色手工紙與宣紙相比吸水性要弱一點,水寶寶進入它的`身體裏就慢,所以彩色手工紙做的花會慢慢的開。

這是因爲不同紙的吸水性是不一樣的。我們發現了紙的第二個祕密。

五、活動延伸:

教師提出問題:用各種不同材質的紙質做成的花苞,放到水裏,他們的開花速度會怎樣呢?我們區角中繼續操作實驗。

公開課《紙花開放》活動反思

《紙花開放》是由我執教的一節中班下科學探索活動,活動的目標首先讓孩子認識紙的吸水性,在此基礎上了解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在課前材料方面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在上課前也進行了多次實驗,活動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學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幼兒對材料的選擇也很有方向性,在老師出示各種材料的時候,不時聽到“這是我們畫畫的紙”,“這是我練毛筆字的紙”,“這是可以用來摺紙”……對於材料的準備工作,我給孩子留了家庭作業,回到家後認真收集,爸爸媽媽們也參與了進來, 孩子們將自己的收集成果帶來和同伴一起分享,孩子們發現生活中有着那麼多不同的紙,感受到了紙的多樣性,在實驗操作中幼兒積極進行討論,通過做實驗得到求證,懂得要科學地對待事物,不能以主觀意見代替實驗結果。在活動中感知體驗並能清楚得講述結論,整個活動幼兒的整體狀況都很好,積極主動的參與,興趣濃厚。

在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是今後要注意和改進的:一是講解語言要簡練準確,富有指導性。二是要增加探索內容,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們學習獨立完成作品。個別幼兒急於尋找答案,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處應該有的現象,在這個環節老師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指導,使得個別組幼兒不得不停下清理水。在以後的活動中,老師還是要做好充分的活動準備。

總起來說,我對這節活動課的效果比較滿意,也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中班科學教育14

設計理念:

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玩沙可以讓幼兒感到快樂,可以讓幼兒盡情地發揮想象去創造,可以讓幼兒自主地去嘗試體驗,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沙的特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科學活動就是要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根據《綱要》的要求和我班幼兒愛動手動腦、好玩等特點,選擇沙作爲幼兒科學探究的內容,不僅可豐富幼兒對沙的瞭解,更可以使幼兒感受到玩沙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沙活動感知沙的特性。

(1)沙是細細的(2)沙是一粒一粒的(3)沙是鬆散的(4)沙不溶解於水

2、瞭解沙的用途。

3、通過玩沙活動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培養初步探索、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沙坑、玩沙工具、沙盤、攪拌棒、鹽糖水、玻璃杯、礦泉水瓶

活動過程:

1、玩沙

(1)把幼兒帶到沙坑旁,請小朋友用腳在上面踩一踩,學一學小貓走路、小兔跳………幼兒邊唱歌曲《走路》。

(2)教師提問:“剛纔小朋友用腳踩了沙,你們踩在沙上面的感覺怎麼樣呀?”(幼兒回答)

(3)教師講解玩沙的要領。“玩沙的時候要把袖子捲起來,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不要揚沙,不要把沙子弄的滿地都是,要注意保護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鼻子等。”

(4)在玩沙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感知。

1)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沙,問有什麼感覺,用眼睛看一看,沙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沙是細細的,是一粒一粒的。

2)讓幼兒感知沙是鬆散的

教師提問:“小朋友用麪糰過湯圓,那你們試一試能用沙團湯圓嗎?”小朋友自己做實驗,讓幼兒思考,這是爲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沙是鬆散的。

2、實驗:讓幼兒感知沙是不溶於水的。

(1)教師請幼兒觀察糖、鹽、沙,說出它們的相同之處。

(2)做糖、鹽、沙的溶解實驗,教師先示範,然後幼兒自己操作實驗。

3、小節沙的特點。

“我們剛纔玩了沙,認識了沙,誰來把它的特點完整地說一遍。”教師請小朋友回答,(個別和集體回答相結合)“沙是細細的,一粒一粒的,沙是鬆散的,沙不溶於水。

4、沙的用途。

教師提問:“沙有很多種用途,你們在哪裏見過沙?它們有什麼用?”引導幼兒說出“沙子可以用來鋪路,沙子可以用來造房子,造橋,沙子還可以裝在袋子裏堵洪水。”

5、製作樂器――沙錘

教師出示自制沙錘。“小朋友們在上音樂課的時候都玩過沙錘,老師這裏有兩個自己製作的沙錘,它的聲音也很好聽,今天我們就自己用沙子做沙錘。”教師示範製作過程,請小朋友動手製作。然後搖動自己製作的沙錘爲歌曲《大公雞》伴奏,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教育15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麼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麼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麼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花的禮物可以用來做什麼。

2.教師小結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麼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後說給大家聽,你想做什麼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環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寶寶》

標籤:教育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