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

教育2.24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1

繪畫是一種智力活動,是一個完整的創造過程,既有思維,又有表達。強調先教幼兒會想再會畫,是因爲思維在先,表達在後,“意在筆先”,兩者不能偏廢。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是照着老師的範畫進行模仿,往往是老師怎麼畫,孩子就怎麼畫,最後呈現的作品也是基本一樣的。如何打破傳統,用新的教學方式來激活幼兒的學習興趣,樂意參加美術活動,也是我們本次一課三演活動的目的所在。

在本次一課三演活動中首先確定了貼近孩子生活的一種糧食——玉米作爲本次美術活動的對象,孩子們見過玉米也吃過玉米,他們比較瞭解玉米的特點。我們同時結合了我班本學期重點研究的美術形式——線描畫,通過一隻記號筆兩邊的粗細便可變幻出各式各樣的玉米。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將線描畫玉米這樣一節美術活動包裝的具有新意呢?經過我與李老師的商量,認爲可以製作玉米書籤從而吸引幼兒的興趣。旨在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大膽想象,發揮創造力。

我根據幼兒當前的繪畫發展水平結合《指南》要求,制定了以下三點活動目標:

1、瞭解玉米的基本特徵,嘗試用線條畫出玉米粒。

2、嘗試用點、線以及圖形的方式裝飾玉米粒,並製作成書籤。

3、喜歡美術創作,感受線描畫的美。其中將用橫線及豎線畫出玉米粒設定爲本次活動的難點;將用線描畫的形式裝飾玉米粒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

在活動導入中,我營造了講故事的情境,從而引出書籤。但是從當天的氛圍來看,我所表現的還是太過拘謹,其實完全可以放輕輕鬆緩緩走近幼兒,找故事的狀態更逼真一些,將幼兒更加帶入情境。其次活動開始的部分有些出乎我意料,也許是我第一個出示的書籤是畫好橫線和豎線的玉米,讓孩子們一下子就認出這是玉米,而非我所期望的此處是引出書籤,讓孩子們認識書籤,瞭解其作用,所以我反思到,如果第一個出示的是完全空白的玉米輪廓,帶他們認識書籤,接着我告訴孩子這是一個玉米書籤,這時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吃過的玉米上有什麼呢?

玉米粒!那怎麼樣可以將玉米粒畫出來呢?還可以請一位幼兒上前示範,既能避免教師示範的枯燥,又達到了生生互動學習。在幼兒示範時教師的指導用語也是非常關鍵的,由於畫出玉米粒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此處教師應該提出要求:橫線應該從左畫到右,豎線應該從上畫到下,撐滿整個玉米書籤。由於這裏教師沒有強調所以孩子在作品中的'橫線和豎線有些都沒撐滿,大小各異。

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顯然能看出孩子們是非常喜歡這個活動的,這體現在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用線描畫裝飾玉米粒,孩子都完成的非常不錯的。孩子們的線描畫基礎還是比較紮實的,有的幼兒造型能力強,能畫出不同的圖案搭配;有的幼兒色彩感強,可以運用明暗對比;有的幼兒動作大膽潑辣,大刀闊斧;有的動作精細、優美、流暢。我也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自主的美術活動的環境,允許幼兒有自主選擇自己偏愛的表現方法的機會,鼓勵幼兒展現自己眼中的世界,體現自身的價值。

當然,還是存在了一些問題。如有的幼兒在用線描畫裝飾時內容畫的比較稀疏,太空了,影響了效果,而畫得精細的孩子時間根本來不及,來得及的都是那些線條畫得較少、較稀疏的幼兒。有些幼兒在畫玉米粒時將玉米粒畫的格外之小,當時我也有所擔心他是否來得及完成,效果會不會不好,想加以阻止,但是想到《綱要》中指出,要提供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我就多給孩子們創作的空間,最後密密麻麻的玉米粒效果意外的不錯。最後在作品的交流環節中,孩子們相互交流太少,《指南》中提出還要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可讓他們說多多說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對別人的作品作出評價,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從而受到啓迪。教師點評的重點也不夠明確,完全可以結合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來點評,比如玉米粒繪畫情況和線描畫裝飾部分的情況,教師顯得有些急促了。希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取長補短,讓幼兒的繪畫水平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2

當今社會,是一個求快的社會,好多事都在追求速度,但停下來回頭看看的時候,忽然發現一個怪現象,我們現在吃的很多東西,相比以前豐富了許多,但滋味、營養卻不如以前了。

於是,很多中看不中吃的東西層出不窮。講究的人們,開始尋覓沒上過化肥、沒用過農藥的原生態蔬菜。散養的豬、雞,散養雞下的“笨雞蛋”開始紅火起來。由此,我忽然想到了我們的教育,想到了在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們。

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從孩子沒出生便“不甘落後”進行教育,出生後更是忙着讓孩子學這學那,尤其對進入幼兒園的'孩子,更是以提前學習國小知識爲着力點,併爲孩子的“成績”沾沾自喜,引以爲榮。有些幼兒園爲了迎合家長這種心理,也不惜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在幼兒教育“國小化”上起推波助瀾的作用,這能不令人擔憂嗎?

促進發展不是錯,但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過早地進行“國小化”知識教育,卻是不妥當的。

在自然界中,很多早熟的果子,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往往會過早地腐爛;很多不應時的被“催熟”的蔬菜,雖然令我們眼前一亮,但吃到口裏卻是沒滋沒味。難道我們也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早熟的果子和被“催熟”的蔬菜嗎?

無從知道三四十天就能長到六七斤,甚至八九斤的雞鴨們的心情,卻能看到很多孩子與年齡並不相符的行爲和表情。儘管吃得好,喝得好,但孩子們快樂嗎?幸福嗎?很信服葉聖陶先生那句話“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我覺得,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就像春天的土地,地溫上不來,早澆水是不行的。地溫上來了,也是不能頻繁澆水的,否則,地溫是保不住的。適時澆過水的土地,是要等待幾天再細細耕耘的,是要鋪好底肥的。匆忙下種不僅違背自然規律,而且想日後豐收也是不可能的。

春天的土地,需要的是等待,是喚醒,是激發,是培養。“棗芽發種棉花”,不到時令過早播下的種子即使發芽也很難適應環境,春天的風兒很容易把它們“帶”走。

土地整好了,該下種時下種,就不會有太多的擔心,生根時自然會生根,發芽時自然會發芽,到夏天,必然會生機勃勃,到成熟的季節,必然會碩果累累。很喜歡那樣的一個場景:一隻老母雞帶着一羣小雞,到田間,到地頭,到草叢,捉蟲,啄石子,啄青草,曬太陽,追逐嬉戲。小雞們多麼快樂啊!長大後的它們,打鳴一定嘹亮,下的蛋一定有營養!

我們在幼兒園,爲什麼不學學雞媽媽,把孩子“散養”呢?讓孩子多活動,多曬曬太陽,讓孩子健康起來;對孩子喜歡的事情,引導他、激發他、培養他,在孩子心裏種下快樂和求知的種子,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不是很好嗎?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3

我班有一個孩子叫張顏蕊,她是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小女孩。每天她都打扮得像一個小公主,但是這麼漂亮的孩子卻有一個壞習慣:天天帶零食來幼兒園。

有一天,我正在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詩歌:學媽媽。卻發現張顏蕊和李夢婷低着頭不知在幹什麼,我走過去問:“你們在幹什麼?”張顏蕊用手捂住口袋說:“沒,沒幹什麼。”我又問李夢婷,她也說沒幹什麼。我說:“那好,你們把老師教你們說的詩歌說一遍。”結果可想而知,她倆一句也說不出來。我對孩子們說:“請小朋友們給她倆說一遍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好。詩歌說完了,我問她倆:“小朋友們都學會了,你們怎麼不會,接着我說犯了錯誤不要緊,改了就是好孩子,做錯了事情要告訴老師。”張顏蕊小聲的說:“李夢婷要我的口香糖。”我對她倆說“小朋友們都在認真學習,你們在吃口香糖,這樣對嗎?你們爲什麼不會說詩歌,還不是因爲你們沒有認真學習。”我把張顏蕊的口香糖要了過來,並答應她,只要她認真學習,課後我就交給她。後來,整節課這倆個孩子都學得很認真,也學會了詩歌。當然,放學離園時我把口香糖也交給了張顏蕊,告訴她以後不要帶零食到幼兒園。

本來張顏蕊是個學習不錯的孩子,可就是她總帶零食到幼兒園來,活動課上,她的精力老也不集中。一會她的嘴裏嚼着口香糖;一會又從口袋裏拿出糖豆豆;一會又拿出夾心餅乾……。今天拿這個,明天拿那樣的。她不但自己上課精力不集中,還拿出零食向旁邊的小朋友炫耀,弄得其他孩子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經常擾亂上課秩序。我多次教育她,不要把零食帶到幼兒園,可她總是說爺爺讓她帶的。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給孩子帶零食到幼兒園是不正確的,零食會擾亂孩子學習的注意力,讓孩子不能安心學習。爲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也爲了孩子更好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請家長不要給孩子帶零食到幼兒園。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4

教師節這天,我一進教室,就發現老師的桌子上放着幾張好看的賀卡,我看着那麼優美的畫面,讀着那溫馨的話語,我陶醉在完美的祝福中。

孩子們也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嚷開了:老師,這張漂亮吧,這張是我送給你的教師節禮物,我讓媽媽去給我買的。田慶文說:這張是我送給你的,還帶着音樂呢。其他小朋友也之後說:回家後,我也讓媽媽買張更好看的`送給你。聽着聽着,我心中逐漸沉重起來,這天,送祝福卡開了個頭,明天、後天會更多,一張比一張精緻,一張比一張昂貴,這樣比下去,會給孩子們的心靈留下什麼呢?這小小的祝福卡,學問還真不小呢,有必要認真地對待。

我正想着教育對策,隨手觸摸到一個用紙粘的小信封,裏面的卡片上畫着一個穿花裙子的小女孩在跳舞,紅彤彤的太陽照着她,周圍開滿了鮮花,賀卡的右下腳歪歪斜斜地寫着:佳琦祝老師節日快樂。

這張卡是佳琦自我親手製作的,雖然卡片薄薄的、軟軟的,我卻深深感到這張賀卡的份量。這個文靜內向的小女孩,此刻卻能用自制的賀卡表達自我的情緒,把心中最好的祝福送給老師。我想何不趁此機會給孩子們上一堂教育課呢。

孩子們,老師十分感謝你們的爸爸媽媽,但是老師更喜歡佳琦的賀卡,因爲這是她自我製作的,用自我完美的心來表達對老師的愛,這纔是給老師最好的教師節禮物呢。孩子們聽我這麼一說,都用羨慕的眼光看着佳琦,我環視了一下,之後說:這天的手工課老師教你們製作賀卡,把你們心中的完美祝願都畫出來好嗎?

孩子們高興地說:好,我們也來自我製作。於是,我把區角中準備的所需材料拿出來,讓孩子們自我去設計賀卡,看到孩子們個個都那麼專心致志,用五彩的油畫棒和各種材料盡情地描繪着自我的願望和祝福

一會兒,孩子們的傑作都完成了,每個人都顯得那麼滿足和喜悅,我再也聽不到誰的賀卡最貴最精美的話了。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5

貼畫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非常的喜歡貼畫。每次帶着自己的孩子經過超市裏的玩具區的時候,兩個孩子總是會停留在貼畫區看自己喜歡的貼畫。而且每次都會必須帶走一張,有時候我也哭鬧,這貼畫怎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呢?

班級裏的孩子也是一樣,一張貼畫對孩子來說就像是狐狸眼中的一塊肉,他們總是眼巴巴望着貼畫。在你拿出來的那一刻都沒有眼睛都沒有離開過。如果你在一日生活之前對孩子提出要怎麼樣做纔會有貼畫,你會發現孩子們都積極地按照你說的去做,而且還會監督別人。這種自制力和約束別人的能力都是我們想象不到的。我們成人不理解孩子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不就是一個貼畫嗎,有的孩子貼了一天了,臉都不捨得洗,就是不想把貼畫揭下來。我們被孩子的這種童真萌化着,同樣也在想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

小小的一張貼畫,在我們看來沒什麼,可是在孩子眼中,那是榮譽。老師對孩子的認可是孩子非常想得到的。一個小小的貼畫就代表着老師對孩子的.認可,而孩子追求老師的認可也是孩子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的表現。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尤其是老師的。這是孩子的向師性。

當然,我們可以利用貼畫來規範孩子的一些行爲,但是,我個人認爲貼畫不能一直使用。首先,一直使用,就讓貼畫失去了本身的吸引力。一個孩子每天都能夠得到貼畫,幾天之後,他會發現即使她不怎麼努力也會得到貼畫,孩子的投機心理就會滋生。其次,貼畫的使用也有它本身的弊端。孩子爲了一個貼畫而做出的改變就讓孩子的這種行爲有了一定的功利性。這樣長期形成的反射就會讓孩子有這樣的思考習慣,有好處我就去做,沒有好處就不做的心理。所以說,貼畫在一件事情進行不順利的時候可以使用,但是用幾次,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提高我們的要求等等,這些都是在使用貼畫之前就想好的。另外,貼畫不是隻發給優秀的孩子。對於進步的孩子,在發貼畫的時候要說出孩子的進步之處。讓所以孩子都知道,只要你在進步老師都會看到眼裏,也會給孩子表揚。

貼畫是一個很好的使用工具,但是也有弊端,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6

在幼兒園工作已有一年的時間了,要擁有積極的精神狀態、熱情,有愛心,善於交往,具有同情和寬容,不怕困難和挫折,才能獲得快樂。

我在幼兒園工作一年多了,我覺得帶着微笑很重要,我們面對的都是可愛的孩子和支持我們工作的家長們,如果我們每天能給他們一個很燦爛的微笑,他們一定會更喜歡你。在幼兒園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的事或困難或情況,換成以前我肯定會很煩躁,心理很不舒服,可現在我能帶着微笑去面對,反正哭也好,笑也好,最後還是要面對的,那還不如選擇笑呢?

我知道我還不是一個成功者,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行的。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有信心,就一定能成功。我覺得很有道理,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剛踏進幼教這一工作,上的第一堂課時,我看到孩子們就會緊張,很少與孩子接觸。感覺孩子們很難相處,慢慢的開始與孩子交流,有時孩子們不聽我的,但我沒有氣餒,在心裏想自己要很努力的做一個好老師,我告訴自己,別人能學會的',我也一定能學會。慢慢的我學會了與孩子的相處,孩子們現在和我也很親了。

記得剛來這個幼兒園時,我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連跟別人說句話我都緊張,在幼兒園接觸了這些同事們後,特別是一些老教師,我好欽佩她們,她們說寫就能寫,說講就能講等。現在的我正在成長着,很多地方要向老教師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會再遇到困難就只會緊張,不會處理了。不管幹什麼事情,凡事都要以孩子爲主,讓孩子們每天都快快樂樂的,每天都帶着微笑。

工作了這麼久,我覺得人生一定要有快樂。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7

現在天氣漸漸的開始暖和起來了,早晨起來沐浴着一縷縷的陽光,閉起雙眼,不禁感慨頗多,回想自己來幼兒園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在幼兒園裏使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懂得了不知疲倦,懂得了謙讓,懂得了溫和,懂得了如何和小孩子們相處......

記得我剛踏進五井鎮中心園的校門時,我還懷有牴觸的心裏,心裏非常的不樂意,因爲我是一名音樂生,一直在教國中,自己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幼兒,一點也不瞭解,一想起孩子們那吵鬧的聲音就會很反感,可是當我踏進校門我便感到了空氣的清新,當第一次見到了整潔美麗的校園,第一次碰到和藹可親的領導,碰到友好微笑的老師,第一次聆聽活潑稚嫩的.笑聲,我便開始對這所幼兒園有了好感。

其實很少有人真正的瞭解幼教這個行業,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什麼教育筆記、教學案例、觀察筆記、幼兒成長故事、專題論文、活動記錄等等,並不斷地與時俱進!別人都以爲是很輕鬆的工作,其實不然!工作強度大,永遠有幹不完的活,兩個字形容————忙碌,這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裏,可是所有的幼兒園裏老師都沒有抱怨過,他們總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因爲他們愛孩子,愛這份工作,他們總會說看着那些“小調皮”開心的笑臉就不覺得累了......

您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感謝您,感謝孩子們。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8

今天一早,梅倪菲的爺爺送她的時候說:“她說兩個小孩光打她,她不願意來了。”我們聽了很納悶兒,誰打她,不可能,因爲是小班,孩子們從不會離開老師的視線,而且她說的兩個小孩離她坐得太遠了。事出有因,我安頓好家長後。就把梅倪菲攬到腿上,邊給她插玩具邊和她交流,先問了許多她在家的事,她和我親近了起來,說她媽媽給她講了大灰狼的故事。我看時機已到,就說:“倪菲,我們班的小朋友,誰打你來呀?告訴老師,我會狠狠地訓她的。”她就支支吾吾地說了很多,雖然表達得不夠完整,但我也明白了大體意思。原來是因爲在外面玩滑梯時,他們爭着上滑梯,那兩個小朋友曾經推過她,這成了她不想上幼兒園的理由。

孩子不會真正的去打架,特別是小班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打架,家長往往把孩子之間的`矛盾定性爲打架,就有點小題大作了。另外,當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時,他會找許多理由,比如有的孩子說頭疼;有的孩子說老師訓他了;有的孩子乾脆用哭來要挾家長等等。因此家長要正確分析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好好疏導孩子,不要讓孩子有機可乘,養成不良的習慣。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9

幼兒園吸引孩子的地方在哪兒?爲什麼有的孩子願意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爲什麼有的孩子幾個月下來還是無法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這是最近一段時間,網友們問我的一個主要問題。

和網友們討論幼兒園的利弊,討論孩子對幼兒園的態度,有的網友很困惑,爲什麼自家的孩子在上幼兒園前總是很不情願,總是要哭上幾聲,等進了教室就一切如常了;有的網友痛訴幼兒園的缺點,比如幼兒園總給孩子看電視,老師讓孩子喝水是給家長看的,而不是爲了要讓孩子多喝水;還有的網友羨慕小米的幼兒園總能有這樣豐富的活動,恨不得能轉到小米現在的幼兒園來。

其實,個人認爲,任何一個幼兒園,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就如古語常說的“我之良藥,你之砒霜”,可能在我看來是一所很不錯的幼兒園,而在另一個家長的眼中看來,卻是相當差勁的。因爲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形成的觀點自然就不同了。比如孩子在幼兒園玩滑滑梯的時候,或者奔跑的時候,可能摔了磕了,這在我看來,都是不可避免的,老師的確是該盡好監護的責任,但也不能避免意外發生。別說老師了,就是家長自己帶一個孩子,都免不了磕磕碰碰的,更何況是幾個老師帶二三十個孩子呢?又比如小米的幼兒園在10月底時,出現一例手足口病,在我看來,幼兒園在發現的第一時間就通告了大家,採取了消毒、隔離等措施,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可是有的家長卻在研究着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是否要追究幼兒園的.責任;比如有的幼兒園教孩子識字、算術等,有的家長覺得這麼小的孩子就學這些太遭罪,可有的家長卻恨不得孩子能多學些再學些......

所以我在和網友們分析幼兒園的好壞利弊時,就一直提倡,寬容些看待幼兒園,只要不涉及底線——比如有打罵孩子、恐嚇孩子,或者伙食不好、或者平時說的和做的不一樣等問題,只要孩子在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後,去幼兒園是開開心心的,這就足夠了。千萬不要把幼兒園想象成可以幫助你把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改正,或者可以幫助你培養孩子的一些好習慣----老師固然會教,但最主要,還是靠平時家長的教導。就象前不久的家長會上,就提到這麼一個現象:老師教小朋友們自己搬椅子,可是有的小朋友卻說媽媽在家裏就不讓我搬椅子,媽媽說我會摔倒的!----你讓老師還怎麼教呢?

在如何給孩子選一所好的幼兒園時,我就曾經提到過,考察的一個辦法就是和這個幼兒園裏的孩子交談,問他們對幼兒園的感覺,肯定是最直觀的。如果孩子喜歡幼兒園的生活,提起幼兒園來是眉飛色舞,那麼多半是錯不了的。而幼兒園爲什麼會吸引孩子呢?不外乎兩點:老師好,對孩子親切;幼兒園玩具多活動多,玩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哭。至於是否真的能讓孩子學到什麼,倒還在其次了。

老師好,這點相當重要。畢竟在五天上幼兒園的時間裏,和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如果面對的是一個熱情開朗的,真心喜歡孩子的老師,孩子會很敏感地察覺到的。這也是爲什麼家長總會“抱怨”,自己說的孩子不聽,老師說的倒象是聖旨一般,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除了幼兒園老師在孩子看來比較有權威性,也懂些心理學外,老師對孩子的態度,多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我喜歡小米現在的幼兒園,是因爲小米每次看到老師們,都會很親熱地撲上去,哪怕是暑假裏跟着我四處遊玩了一個多月,再回到幼兒園的第一天,也是如看到久違的親人一般,抱着老師不放,全然沒有一點想家的心思。而老師們,不管是不是小米班上的任課老師,看到小米都會親切地打招呼。和孩子交談時,老師多半都是會蹲下身子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所以我也常常會看到一個老師身上撲了好幾個孩子,那樣地親暱,如果不是真心地喜歡着孩子們,孩子們也不會如此“放肆”的。

在幼兒園開張的最初,園裏其實還是沒有任何玩樂設施的,可是孩子們依然每天都能在幼兒園裏過得很開心。最起碼,小米同學是天天盼着去幼兒園的。儘管幼兒園裏的書沒有家裏的多,玩具也沒有家裏的多,可是小米每天都會唱“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朋友多,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樂”。因爲幼兒園會組織一些活動,老師也會帶着孩子們玩一些遊戲,甚至還會變廢爲寶。這也是幼兒園之所以會吸引孩子的一大原因。

上一週我們家長就被邀去幼兒園看了一場木偶劇,由幼兒園的老師們自編自導自演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半個小時的時間,演了兩出,《小烏龜上幼兒園》和《拔蘿蔔》。《小烏龜上幼兒園》,大概是給初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看的,象小米這些早對幼兒園生活非常習慣的小朋友來說,對於如何讓小烏龜更快地適應幼兒園,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讓好朋友來幫助小烏龜”!“安慰它!”

《拔蘿蔔》的故事,小朋友們那更是耳熟能詳了,但是在看到老爺爺、老奶奶、小姑娘等人抓着蘿蔔“嘿喲嘿喲”地拔時,大家都是哈哈大笑。畢竟這樣的木偶劇,比故事書裏可是更形象多了!

(演出開始前,孩子們就坐。後頭坐的都是家長。看看小米同學在哪兒,正襟危坐,頭也不回一下的那個,就是咱家小米啊!)

當然,象這樣的木偶劇可能不是每個幼兒園都會有。但如果在教學中,體現一種親力親爲、變廢爲寶的理念,就是我相當欣賞的了。只要是有心的幼兒園或老師,都完全能做到。比如小小班的教學中,都會有一期的主題,是認識植物。在小米原來的幼兒園,是直接讓家長買一盆綠植帶到學校,成立一個綠植區。而在現在的幼兒園,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做法。同樣有綠植區,可是那兒的綠植讓你看了是那麼地熟悉,幾瓣大蒜、一根胡蘿蔔、一個芋頭、兩個柿子......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見到的果蔬,生根發芽的樣子,你見過嗎?說實話,最起碼柿子長出的綠芽,我還真沒見過。孩子們一天天地觀察這些芽芽,是不是比現成的綠植帶來的印象更深?而發芽所需要的土壤、水分等條件,也無須再有更多說明了。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10

“你再調皮,媽媽就不要你了!”這是很多家長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時經常說的一句話,甚至有的家長還故意藏起來,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種行爲後,媽媽纔出現在孩子面前。然而,這個被很多家長慣用的招數,對孩子的心理髮展有很大傷害,甚至不亞於對孩子體罰。

心理學家認爲,家長假裝遺棄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發展心理學認爲,兒童在很小的時候,會強烈地依戀父母或其他的養育者,這種依戀關係會讓兒童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們在探索外部世界時,會有一種安全感做支持。同時,當他們遇到危險,感覺到恐懼的時候,父母的懷抱又會帶給他們撫慰和保護,爲他們再一次去探索外部世界提供支持。良好的依戀關係,是孩子在與父母或撫養者的接觸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如果假裝遺棄孩子,那孩子會認爲,最值得信賴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護自己的人沒有了,這對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很大的傷害。心理學大量研究表明,依戀關係遭到破壞的兒童,均會出現行爲退縮、敏感、自卑、多疑、情緒不穩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等表現。

當然,家長並不是真的要拋棄孩子,只是想通過騙孩子來達到讓他聽話的目的。但是,對於不懂事的孩子來講,是無法區分家長的表面行爲與內在動機的。兩歲左右的幼兒,對別人情緒的理解很有限,他們往往通過別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爲去認知別人的情緒,而對成人一些複雜的內心體驗難以理解,他們會把爸爸媽媽的離開,當成是真的離開。

因此心理學家建議,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也要在保證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將得不償失。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11

在這個“傷感”的季節,孩子終於要結束在老師懷裏撒嬌的歲月,大班的畢業典禮轟轟烈烈地舉行……這一年他們要做很多事情,5歲的孩子,滿懷期待,“終於終於,我長大了……當個國小生也不錯啊!”

 友誼萬歲!

“她不給我們玩玩具!真小氣,不跟她玩了!”“好吧,不跟她玩了!”小牙尖有了自己的“兄弟夥”,遇到打架和吵架的時候,有人總會仗義地站在她身邊,告別幼兒園 寶貝你長大了。

解讀:4歲時,孩子可能已經主動與許多朋友進行社會交往了,甚至他會有一個“最好”的朋友。5歲,孩子交朋友會更加遊刃有餘,在這個階段,孩子已經認識到他的朋友不僅僅是遊戲夥伴,朋友也會對他的思維和行爲產生重要的影響。他會非常渴望與他的朋友保持一致(比如,有共同“憎恨”和“喜歡”的人。)甚至在相處期間,他們的行爲會超越你從他出生起就教給他的原則與標準。他現在已經認識到除你之外,生活中還有其他有價值和意義的事,這些,都可能是他和小夥伴交流的內容。

父母可以做的是,一旦孩子找到了他似乎非常喜歡的夥伴,你需要採取一些措施鼓勵他們交往。最重要的是鼓勵他,邀請他的朋友到家裏做客。對他來說,向其他孩子“炫耀”自己的房間、家庭和所有物非常重要,這有助於孩子建立自豪感。實際上,爲了建立這種自豪感,他的房間並不需要豪華的裝修或有許多昂貴的玩具,只要是一個溫馨和令人愉快的地方就可以。

 長不大的五六歲

樂樂從小就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當樂樂媽講述樂樂自理能力減退的時候,真是又着急又無奈:“樂樂6歲的時候,他的自理能力急轉而下。猛然之間,他完全退化了,做所有事情的時候都需要我的幫忙,無論是穿衣服還是擦屁股都依賴我。兩個月以後,他的依賴程度更厲害了。有時候吃水果和吃飯還得我喂他。我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解讀:在健康的五六歲孩子當中,存在着像樂樂一樣行爲能力減退現象的`有很多,這是一種非常普遍卻正常的現象,通常,孩子長到五六歲的時候,他們非常願意由自己來做每一件事情,但實際上他們還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他們常常受挫,不得不面對很多次的失敗。而且,五六歲的孩子還要經歷他們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比如,他們即將面臨上國小,所有的責任和期望都接踵而來。這些變化和壓力足以讓五六歲的孩子們應接不暇。再加上他們自己已經意識到生活不再只是玩了,這就更讓他們難以適應。在他們的心裏,現在的生活中充滿了挫敗感、變化和責任。因此,他們退回一兩歲的行爲狀態,這是他們應付問題的一種方式,從而減緩內心的壓力。顯然,這也是引起父母注意的常見方法,確實很有效果。

5歲詞條

拒絕親吻

你到幼兒園去接他,想親親他的臉蛋,他卻拼命拒絕,是不是孩子不再愛你了?

不再親吻並不意味着放棄親近。我們需要和孩子之間保持一種熱情而親密的關係,卻不一定非要維持身體上的密切接觸不可。儘管許多父母會感到失落,但孩子越大,我們越要放棄身體的接觸,而學會用另外的方式表達愛。當他站在你身邊時,摟着他的肩膀,把他當成真正的大孩子,認真地聽他訴說,家長之友《告別幼兒園 寶貝你長大了》。這同樣是你愛的表現。

學會勇敢

5-6歲的孩子獨立性與日俱增,他們會認爲他們的成功表明了自己的能耐,他們開始拿自己跟同齡人相比,並在心裏較勁。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能否對失敗和挫折泰然處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反應。下面介紹一些鼓勵孩子以達觀的態度面對挫折的方法。

恰如其分看待挫折。首先要避免把困難等同於失敗。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孩子,任何人做事,一開始都會有困難。父母可以激勵孩子堅持到底,不必把盡善盡美看得過重。

不要迫不及待地爲孩子提供幫助。讓孩子自己試着用不同的方法來迎接挑戰。如孩子寫信有困難,可先爲他描述大致的輪廓。

給予積極評價。比如,在承認孩子的畫的確與書上的不十分相像的同時,告訴孩子他的用色相當棒。

不要好高騖遠。選擇較小的、容易達到的目標,如投進一個球比做一個出色運動員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坦承自己的過失。父母可以把自己孩提時一些失意的經驗說給孩子聽,並告訴孩子應從中學到什麼。這種方法往往對孩子很有幫助。

6歲,該上國小了

時間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要堅持做完;什麼時間不應該做什麼事情,並能夠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爲。比如該做作業時一定要認真做,做完後收拾利索才能去看電視和玩耍。有些家長自從孩子上學後就不再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做是不科學的,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自己去支配,但要加以引導。要培養孩子按時吃飯的習慣並要求孩子不要拖拉,每天一定要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使一天的生活富有規律,保證有充足的體力和精力來面對國小生活。

 個性品質

大多數孩子入學時還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較穩定的情緒,形成這一切需要時間和訓練。他們需要相關的個性品質,來適應學校生活。其中包括:

自信——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願意嘗試新事物,並且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後再做努力。

獨立——孩子應該學會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獨立做事的強烈動機和基本能力。

動力——要培養學習動力,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增強孩子的求知慾。

好奇心——必須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從所有的學習機會中獲得樂趣,鼓勵孩子主動發問,切忌類似“怎麼那麼多問題”等反感情緒的語言。

毅力——讓孩子學會做事善始善終,懂得凡是教師要求做的事情都應努力完成。如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教師佈置的作業必須完成;明確在每項活動中教師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並學會做完,不半途而廢。

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夠與他人相處,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和遵守公共秩序,主動幫助他人。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12

爲了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我們田馬國小幼兒園共分了五個幼兒活動區域,分別是攀爬區域、投擲區域、鑽爬區域、沙地區、自由活動區。

攀爬區:主要目的培養孩子攀爬能力及挑戰自己的膽量,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

投擲區:培養孩子手臂的.力量以及鍛鍊了孩子的瞄準能力。

鑽爬區:鍛鍊孩子的下肢跨跳能力,及手膝着地爬的協調能力。

沙地區: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自由活動區:針對孩子的性格特點和不同愛好,在自由活動區中設有:跳繩、呼啦圈、皮球、大沙包、輪胎、高蹺等。這些活動也能鍛鍊孩子身體各部位協調能力,增強孩子的體質,發展孩子的運動能力。

區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爲孩子將來參與社會獨立活動奠定了基礎。時代的發展需要培養新世紀的人才,良好的個性發展是孩子成才的基礎,許多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區域活動是培養孩子良好個性的有效途徑,它對孩子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做爲老師要利用各種域活動的教育途徑,讓區域活動真正成爲孩子成長的搖籃。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13

每到節假日甚至星期天過後,總有幾個孩子入園時哭鬧。看到孩子哭,家長的心情也不好,老師心裏就別提那是什麼滋味了。孩子不願意到幼兒園,肯定有原因,家長想到的自然就是孩子在園裏受了什麼委屈,對老師也就有了保留意見。

仲秋節過後開學的第一天,小雪在幼兒園門口又哭又鬧。她可是自入園以來從沒這樣,對幼兒園生活適應很快,今天突然不愛上幼兒園到底是爲了什麼,媽媽非常奇怪。在和媽媽聊天過程中,我瞭解到,孩子平時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媽媽經常外出打工,很少陪孩子。過節這幾天媽媽一直在家,媽媽也覺得平時對孩子關心很少,對她的要求可謂是有求必應。孩子依賴媽媽,想讓媽媽跟自己玩,自然不想來園。

年輕的父母,生活壓力大,自然把工作、賺錢放到了生活的首位,這無可無可厚非。然而,你想過沒有,離開了父母,即使有再多的`錢,生活再富足,爺爺奶奶照顧得再周到,孩子依然沒有安全感。我們應該認識到,老師跟父母是不一樣的,家和幼兒園也是不一樣的,孩子只有盡情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才能充分享受幼兒園。

家長朋友們:賺錢是一陣子,而孩子是一輩子。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14

剛入園的孩子一般都非常小,而且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家人,突然的就離開了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的幼兒園,還離開了熟悉的家庭和親人,自然會出現哭鬧,焦慮,驚恐不安的表現,對於老師也存在着心理距離,對於這種現象,我針對日常活動獲得一下經驗。

首先,要了解每個幼兒的基本情況,然後在早晨家長送幼兒入園時,針對每個幼兒的.不同性格和表現,用

親切溫暖的話語與之交談,讓幼兒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心,用這種熱情溫暖的態度穩定幼兒的情緒。不管怎樣,年齡肯定是個問題,小班的孩子太小了,自理能力也是非常的差,在生活中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如不會用小勺,不小心打翻飯菜,大小便弄髒衣服等,在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耐心的爲幼兒擦洗,並且用親切的語言去安慰幼兒,讓幼兒體會到老師的愛,產生老師像媽媽的感情。

誰都喜歡聽好聽的話,自然幼兒也是如此,要知道,愛聽表揚的話是幼兒的天性,在活動中要多說表揚和

讚美的話,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萌發不斷進步的力量,讓幼兒在這種充滿開心和愛的氛圍中,喜歡老師愛上幼兒園。

幼兒園幼兒教育隨筆15

我們許多家長花費了很多的精力、財力教孩子學這學那,可是最容易、最應該學的卻沒有學好,那就是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卻沒有學會,可悲嗎?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均爲課程。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是幼兒學習的內容,這種課程的設定是根據3—6歲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定的。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主要是培養幼兒對一切事物的興趣、習慣、良好的性格,而知識上的要求是追求知識的廣度而不是深度。我們許多家長認爲“上課”是學習,那你對學習的理解太狹窄了,上課是獲取更多的是知識的學習,生活活動所獲得的行爲、生活、衛生等習慣上學習。“學習做人、學習生活、學習交往”這些纔是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內容,請家長不要爲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味地追求知識的堆積,忽視孩子其他的發展。不同的學習形式、學習內容保證了幼兒的全面發展,身心和諧、心智平衡地發展。

學習做人:在幼兒園裏孩子們要學會了禮貌、學會自控、學會分享等等。進了幼兒園,孩子知道向老師問好,課堂上知道聽老師的口令,知道老師上課的時候,不能隨在教室裏走來走去,不能隨意打斷老師說話。

學習交往:其實,許多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社交經驗,幼兒園又爲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氛圍,教他們怎樣保持友誼,教他們在沒有教師和媽媽幫忙的情況下自己怎樣獨立解決小夥伴之間產衝突。

學習生活:在家裏,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寶貝略微吃力地幹一件事,比如:扣鈕釦、梳頭髮、拿玩具,總是會忍不住幫一把。但是在幼兒園裏,老師不可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對這麼多小朋友做這樣的關照,他們會要求孩子們在規定的時間裏穿好衣服,要求他們在多少時間內到教室外邊排隊。親愛的家長如果您能學會對孩子“捨得讓孩子吃虧”“捨得讓孩子受苦”“捨得讓孩子受教育”“捨得讓孩子自己成長”。你會發現孩子比在家裏的時候乖多了,能幹了,各方面能力也提高了,有相當的自信心了,再也不需要爸媽時刻關注着他、幫着他了。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同爲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