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教育的隨筆通用15篇

教育2.62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的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的隨筆通用15篇

教育的隨筆1

開學兩週,發現以前課堂表現活躍,回答問題積極正確的一個女孩——表現不好,上課不注意聽講,每次提問都心不在焉,第一次因爲說話提問她不會,我課後提醒了她,並要求她每天寫五道題。一直以爲不過是孩子貪玩,剛一開學還沒有收回來心,而且這孩子特別有心,提醒一回可以管一個學期。

可是今天發現她上課又不聽講,還和同桌做小動作,多少心裏有點來氣,上課一直罰站她,下了課在班裏又說了她,可是發現孩子表情不對,不像以前即使批評她,也會用亮晶晶的眼睛瞅着我,眼角彎彎帶着笑。這次孩子一直低着頭,一點也沒有反應。感覺不對勁,領她來了辦公室。

總覺得應該是孩子家裏有些問題影響到了她,因爲知道她是單親家庭,以爲是孩子爸爸再婚,問她是不是這個原因,孩子說不是,再三追問,孩子說爸爸得了尿毒症,假期一直陪着爸爸在外地看病,做透析。我的那點因爲孩子不努力學習的怒氣煙消雲散了。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還是單親,爸爸基本上就是她的全部,爸爸的病對她的打擊是無法想象的,那以前的表現就很正常了。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幫她,只是告訴她,爸爸現在生病,爺爺奶奶也老了,家裏的頂樑柱就是她了,一定要學着擔起來家裏的責任。告訴她不要放棄,只有她好好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纔能有機會幫助家裏人。還告訴她不要放棄,身邊有很多愛她的人,家裏有困難要找我,我一定會幫忙的。

說實話,辦公室裏大家都在,我還是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其實想告訴她,要是經濟困難,我可以負擔孩子的費用,還想要孩子爸爸電話,和孩子父親溝通一下孩子的情況,問問家裏有什麼困難,我可以幫一點忙。可是我還是太怯懦了,總是擔心很多事情,沒有說出來,也擔心自己這麼冒失的獻愛心會讓人摸不着頭腦。不過現在已經知道孩子的情況,平時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動態,一點點的幫她吧。

對於曾經的孩子我一直有一個遺憾,班級裏有一個鬱鬱寡歡的孩子,我總是想着和這孩子聊聊,可是竟然拖了三年,拖到孩子畢業我還是不過在心裏想想,終究沒有實施,這一直是我心底的遺憾。希望這件事情也提醒自己在以後的工作裏讓這樣的遺憾越來越少。工作的越久越發現,他們需要很多的愛,很多的陪伴和理解,我所能做的很少,那就在我能做到的範圍裏儘量多做一些吧。

教育的隨筆2

進入風華天城幼兒園已經三個月了,今天很高興參與了由園裏組織的奧爾夫音樂劇培訓,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很新鮮,也很期待!培訓一點準時開始,很快,我忘卻了一切思緒,跟着講師和身邊的同事們一起進入了音樂的世界……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首樂曲《小鞋匠》。教師們用釘鞋子、擦鞋子、縫鞋子的動作,以ABACA的組成形式來展現這首樂曲,還請了一位老師代表,編排了一場以森林爲主題的音樂劇。它把語言、律動和音樂教學相結合,通過拍手跺腳、音樂遊戲、舞蹈、表演音樂劇等多種形式,在趣味強的遊戲中使老師們完全投入進了這堂課。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奧爾夫音樂教學注重的是學的過程,讓每個孩子動腦筋去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奧爾夫教學非常的生活化,讓人有一種輕鬆、快樂的感覺。通過精心的設計運用舞蹈、遊戲、情景教學等方式使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這些音樂知識。

教育的隨筆3

怎樣看待學生,這是教師學生觀的重要內容。一個老師怎麼看待學生,將影響着老師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學生。如果你把某個學生看得一無是處,認爲他只有缺點而沒有優點,你就會用異樣的眼光來看他,用挑剔的目光注視他,甚至用有色眼光去對待他,你就會覺得他一無是處。

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而在我們的傳統中,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人,更多是是用求全責備的眼光來看的,往往只看到他的缺點,而往往忽略他的優點,我們也總是把他進行錯誤的歸因,用挑剔的眼光來對待。比如,人家有心有意的去做好事,去幫助他人,這本來是很值得稱讚的。可是,我們有的人卻總是喜歡往壞處想,說認爲人家做好事是爲了得到表揚,爲了在老師、在同學面前留個好印象等等,好人都被我們給看扁了,這是極不正常的。我們應該改變這種態度。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

我們知道中國的一句古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這樣,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同樣一個人,如果我們老是用懷疑的眼光,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他在我們眼中就可能真的會一文不值。一些學生,就是在我們這種眼光的看待下,成了差生,成了失敗者,成了害羣之馬。我們的教育要求是要“以人爲本”,這就要求包括所有人,包括所有的孩子。我們就是要以所有這些接受我們教育的孩子爲本,要把他們一個個都培養成人,培養成材,這纔是我們辦教育的真正目的。

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去欣賞和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首先,欣賞學生的優點。首先我們要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那種看不到別人優點的人,這本身就存在着問題。

其次,欣賞學生的進步。人不論幹任何一件事,只要付出了努力,都會有收穫。對於學生的學習而言,也應當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只不過這種收穫,這種進步有大和小的差別而已,也有一個參照系的問題。我們常常都是用十全十美的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學生,並把他們放在一個大環境裏去與那些表現非常出色的學生比,與班上,乃至全校前幾名的學生比,這樣比的結果,那些進步幅度小的同學,自然就擡不起頭,就失去了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每天都在成長,只是進步大小不同罷了。

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爲重要的是,要有很強的責任感,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他們相信自己也能夠和其他同學一樣獲得應有的進步。

對於每一個富有靈氣、生動活潑的成長中的孩子,在他們的身上,值得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的方面還有很多。因爲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只要我們換個眼光來看人,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學生也是非常可愛的!我們既要做到教書,更要做到育人!

教育的隨筆4

“讓媽媽帶我去幫你買小金魚!”

――熱心的蔡芮哲

課間活動時,我與孩子交流時講述過要爲班級買些小金魚的設想。不想放學時,調皮好動的蔡芮哲見媽媽來接他,一個勁飛奔過去,推着媽媽嚷道:“媽媽,胡老師說要買些小金魚,你認識賣金魚的阿姨的,你帶我去幫胡老師買吧?”看着他的熱情勁,於是我們就此事進行了交流,並將此光榮的任務交給了蔡芮哲,他顯得特別的高興。

第二天一早,蔡芮哲小心地提着一塑料袋的漂亮小金魚走近了教室,緊接着又興奮地講述開了。“我和媽媽昨天放學就去買的!”“一共有十二條小金魚呢!”“胡老師,這是魚藥,賣魚的阿姨說現在就要開始放的,少放點,可以治白點病的!”……

瞧着他的積極勁和認真勁,我又邀請他與我一起照顧餵養小金魚。我想,他很多時候的行爲是比較讓人討厭,但是他又是一個較爲童真的孩子,不爲老師對自己的批評、指出而計較,還能積極、熱情地爲老師分憂解難,此舉正是我們成人所應該學習的。

教育的隨筆5

從生活中寫起,從細微處入手

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當然離不開作文教學,不過我的作文教學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很突出的指導,一般以學生自己寫爲主,然後從生活中,從細微中着手,讓孩子們樂於表達,樂於寫作,我常對孩子們說:“我們的作文寫下來不是爲了給別人看的,只是爲自己的成長留下一點記憶,等我們稍大一點,拿出它來讀時,會覺得自己那時候多有趣,達到這一目的就好了。當然如果有寫得好的,與同學與老師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本着這一思想,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學生自由寫、多寫爲主。 讓他們每天寫日記,記下當天最有趣的事,有則長,無則短。每天選出幾篇較好的,讀給孩子們聽聽,有時會把孩子們的作文收集彙編成冊,在班級中傳看。他們聽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同學寫進了作文那是一種幸福。那麼寫作的興趣也就被調動起來了。

二、抓住各種機會滲透寫作方法 剛開始要求寫日記時,每天放學,我會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今天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大家說說聊聊,一方面幫助孩子們回憶,也拉近自己對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對當天發生的事進行一個梳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可以寫些什麼。 經常給孩子們讀到一些好文章,我們會共同探討哪些地方讓你感動了,他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它給了你什麼啓發。如果我們碰到這樣的事,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說呢。這都是我在給孩子們創造的一些機會。 其實這樣滲透,對國小生們來說暫時是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用處的,可是我想,如果長來以往,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機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學習方法,寫作技巧,對提高孩子們的習作興趣,習作能力一定會有所幫助的。

三、關於評價 一般來說我對孩子們的作文改得不是很多,大多尊重其原貌,以鼓勵爲主,發現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出色,我都會加以表揚,所以我讀的作文有時只讀一句,有時會讀一段,當然全篇好的,我絕不會吝嗇時間,通篇全讀,以此來調動孩子們的習作興趣。 總之,我覺得作文我們在定位時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只說是寫出自己所想所感,平時再注意一些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生多寫,老師多鼓勵,孩子們一定會愛上作文的。

教育的隨筆6

快樂教育、素質教育在文件上口頭上會議上喧囂了幾年,終於發現他不能量化,找不到尺子,不知道孩子什麼水平,於是漸漸沉寂,面對升學、名利、面子的壓力,當初大力提倡的人也不大好意思出來爲這理論撐腰,怕被家長指着鼻子罵。教育官員更不敢說話——你敢爲我們上不了985211的孩子的前程負責?!於是父母們重新操起棍棒,城裏棍棒不易找的就或掄起畫板、鋼琴、XX琴、鼓錘(總之就得找到一樣或幾樣),相關的專家理論也跟上,《憑什麼教育一定是快樂的?》《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教育上也總是有許多扯不清的東西,各方理由都大得很。名流說不要相信快樂教育的專家,那我們要相信從小受棍棒教育的名流嗎?上帝卻死活不給我們一把尺子,而世俗的指揮棒卻高懸,於是口水多——包括我的這些囉嗦。

名流的善意我毫不懷疑,但出發點錯了,也就極有可能是毒藥。這樣的文字在當下如此廣泛地傳播是可以理解的,它給家長和老師撐腰的意圖十分明顯,但我總覺得這樣的文辭比較適合在少年管教所裏---我彷彿也覺得當下太多家庭像是少年管教所。

唉,好人好事難做啊!教育怎麼能快樂得起來呢?!---那我們還是做壞事吧!……這就是我面對大衆看待孩子教育的感受。

從提高成績的成效看,快樂確實是背離了,強迫是最奏效的了。順其自然總是讓人放心不下,那就“扭瓜”吧。這也幾乎可以擴展到生存的各個領域。

總覺得中國百姓的生存哲學裏透着深深的悲觀氣息,受苦的思想在國人意識裏一直是很有市場的,總之就是一切都需要爭、鬥和迫,人生就是“傷心太平洋”,好好地過生活似乎是極其難的事---因爲他的另一種叫法就是懶散、不思進取、鼠目寸光……

享樂主義自然是被人唾棄的了,但無論如何“人生是一場又一場的受苦折騰”未免也太悲觀。但在當下卻是普遍的一種心態:“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拼命努力的你”,“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人生就是要不斷折騰”,“一定要在班上XXX名”“人生一定要---受苦!……”。少壯與老大肯定是有關係的,但能提前看到這關係的只有神,不是哪個凡胎能提前預測。可是當教育和受教育都成了受罪,那人生還有什麼活頭呢。中國人意識裏什麼好東西都是受苦出來這觀點市場很大,其實是挺奇怪的。成功需要汗水,但一定不是打罵驚嚇或擰出的冷汗。信仰,愛,興趣所形成的熱情纔是成功真正的催化劑。

那些文字大多宣揚要重獲懲戒孩子的權力,抱怨《未成年人保護法》奪走了它。我以爲這權力不曾丟失,僅是有了一點度和方式的限制,未嘗不是好事---難道一定要皮開肉綻?婦女、兒童、老人需要靠國家機器立法來保護已經說明社會道德淪喪了---當然,說成“法治健全”也可以。這樣的法規本來應該在上世紀或上上世紀‘水深火熱’時出來的,現在應該是到了不需要的時候。按我的理解,棍棒教育從未停止,但之前大多用在孩子犯了錯,而不是象現在這樣更多地針對孩子沒學好哪個知識,或排名掉了XX名,或沒考上XX校。現在絕大多數家長眼裏,孩子努力的結果差不多就等於比別人好---哪個方面都比別人好。你數學考30分,你還敢說努力?!——不可原諒,該打!無論如何,從最簡單的數字上看,0-100名次之間,總得都有着落。只承認0-20名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是一種偏見。

集約化教育的整齊劃一使“因材施教”這個教育的根本原則流於口號,難於實現。更要命的是整個社會對“成功”理解的偏見。無處不在的經濟觀念使教育成了市場行爲,家長是老闆,孩子是產品,老師是工人(比原來傳統意義上的“園丁”被動得多,壓力也大得多---老闆是上帝啊!)。

如今家長不能仁慈地對孩子,大多數人歸咎於質監局(教育部)的大學聯考。“孩子,不要怪爸媽狠心,大學聯考在那裏……”---這是多少人心裏想對孩子說的話。我想考試永遠存在,不大學聯考也會有低考、X考,個人左右不了這個文明世界,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被它左右。

但我以爲從生活的終極目的看,做所有的事都必需是有趣好玩的,做不到是因爲各種不易避免的侷限,比如文明人創造出的潛規則之類的,但總是不能忘了這個初心吧---當下真是忘得差不多了!而且還振振有詞,這就可怕了。這樣只會越走越遠,直到社會成爲一個地獄。

這世界能抵抗時間刷洗的唯有興趣、信仰和愛。無論如何機巧的技術、算計都會如泡沫一樣瞬間消失。我不相信一個人一直做着自已喜歡的事不算是一種成功(賺到錢倒未必)。更無法想象一個人受着罪做着自已不喜歡的事情而成功(但貌似總能找到許多這樣的例子---我想那不過是站在觀者的角度去看的)。但做着自已厭惡無比的事情賺了大把的鈔票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當下教育如此草木皆兵只能說明:人心還是陰暗的;社會是不夠陽光的;家長是吃飽了撐的;老師和孩子們是悲慘的!

把工作做成味同嚼蠟,賺錢賺得身心俱疲,學習學得需要去跳樓……這些都是罪過!而我們要去做罪過的推手?

教育的隨筆7

奇奇是隔壁班的男孩兒。

精瘦,個兒不高,眼也不大,但整個樣兒透露出一種精幹、靈光,加之那標誌性的招風耳讓我記住了他。

“你叫什麼名字呀?”一天奇奇從盥洗室回來從我班門口經過時我主動問道。

“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嗎?你怎麼還沒記住我?我叫奇奇,記——住——了——”這孩子帶着責怪的口氣應答道。

在幼兒園工作二十多年還沒有孩子這樣和我說話。但就是奇奇的這種率真讓我一下喜歡上了他。

也因爲是隔壁班的緣故,讓我多了些機會了解他。這孩子確實鬼靈精怪,調皮,好動,話也多,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經常給班上的老師惹麻煩。也正是因爲隔壁班的位置優勢,讓我和奇奇班上的老師在引導奇奇的方法和策略上有了更多的溝通和探討,形成了教育上的合力,有了配合上的默契。

“奇奇你是大哥哥,到我班上來帶弟弟妹妹好嗎?”當觀察到奇奇在玩桌面玩具時又開始“搗亂”,我充當起了奇奇的“臨時老師”,“及時”向他發出了“邀請”。

“是當班長嗎?”只見奇奇上半身向前傾斜、一隻手撐着桌子、一隻腳向後翹並晃盪着,一臉的好奇,張望着問道。

“是呀,不想當嗎?”我反問道。

當班長可是他的願望,可是太調皮小朋友都不選他;就是偶爾當上一兩回兒,也是由於不能“履行”班長的職責而“半途而廢”。但這孩子抗挫力特別強,過後也無所謂,照舊一副簡單、快樂的樣子。

聽到我這麼一說,他的眼睛都亮了。機靈的他又轉向了他的老師。

“到了郭老師的班上可要像個大哥哥喲!要不弟弟妹妹都不聽你的!”奇奇老師心照不宣地配合着並囑咐道。

話音剛落,只見奇奇從兩班間的側門“衝”到了我的班上。

“寶貝兒們,這個大哥哥可能幹了,他有很多的本領,你們畫畫的時候如果遇到困難找這位哥哥,好嗎?”我特意向正在“崇拜”地望着奇奇的弟弟妹妹們戴“高帽”地介紹了奇奇。

奇奇剛進我們班時還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兒,站在弟弟妹妹前身子還左一搖右一晃的,兩胳膊因自然下垂也隨着身體左右晃盪着。可當聽到我如此“高調”的“引薦”,之前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兒一掃而光,嘻哈的笑臉一下變得嚴肅、正經,整個身子也挺了起來,令人感到穩重了許多,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奇奇,你是大哥哥,現在你要像大哥哥的樣兒,弟弟妹妹才服你,他們纔會聽你的!”我趁熱打鐵對着奇奇的耳朵根悄悄地囑咐道。

只見他揹着手在每個桌子間來回地巡視,像個小大人。啊!從來沒有看到如此乖的奇奇。

“哥哥,這個小雞我不會畫。”有妹妹求助道。只見他快速走過去,握着妹妹的手幫忙畫着。

“哥哥,我的油畫棒斷了。”有一個小弟弟叫道。只見他利索地從我這裏拿了一支整的油畫棒遞給了小弟弟。一掃先前的調皮樣兒,全然一副老師的範兒。

奇奇吃飯總是講話,還攪得周圍孩子不能安靜、專注地吃飯。

“奇奇,到我們班來吃午飯好嗎?”一天我又向他發出“邀請”。

“去吧,到郭老師班上去吃,給弟弟妹妹做個榜樣!”奇奇的老師“心領神會”地囑咐道。

老師的話音剛落,就見他麻利地拿起自己的碗筷坐到了我班的弟弟妹妹中間。

“奇奇,上次弟弟妹妹都知道你這個哥哥可能幹了,他們很崇拜你。這次吃飯也要好好的,不講話,還要把自己的一份飯菜都吃光,給弟弟妹妹做個榜樣,好嗎?”我再次悄悄地對着奇奇的耳朵根囑咐道。這次他堅定地點點頭。

孩子們都在專注地吃着自己的飯菜,奇奇果真也堅守着承諾在安靜地吃飯,沒過多久便把飯吃完,最後還忘不了拿着吃光飯的碗走到我跟前仰着頭“嗯”的一聲,那自信又得意的樣兒是在向我“炫耀”,我也燦爛地向他微笑點頭並豎起了大拇指。

“奇奇,弟弟妹妹在玩玩具,你來當班長好嗎?”我又向奇奇發出邀請。

“這次到了郭老師班上當班長要比以前更棒喲!”聽到了我的邀請,奇奇老師會意地叮囑道。

奇奇一聲“好咧”,然後三步並作兩步快速地跑來。

只見他踱着步巡視着,並時不時提醒着弟弟妹妹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看到弟弟妹妹玩具不夠時他還主動給添加玩具;有的弟弟妹妹在搭玩具時他覺得搭得不夠好還主動地幫着搭。經他手搭的玩具頓時就不一樣了,有的弟弟妹妹們歡呼,有的弟弟妹妹們更加地崇拜地望着他。這次他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對於奇奇每一次“異班混齡”的經歷和表現,奇奇老師都及時和奇奇的家長溝通,以藉助家長對奇奇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來固化孩子初步養成的好習慣和已形成的積極向上的意識。

多次“異班混齡”的美好經歷和體驗,讓奇奇喜歡上了和他的弟弟妹妹們相處,也讓奇奇在弟弟妹妹面前有了先前所沒有的自信,這自信帶動了他的自律意識,而這種自信和自律讓奇奇贏得了先前沒有過的榮譽,又因這種榮譽使奇奇的內心有了美好的感受,而這種美好感受加之其間老師、家長及時正面的互動與評價,又激發起了奇奇的上進心,也使得奇奇在自己班裏與同齡小夥伴相處時有了先前所沒有的自律的意識和行爲……一次次的良性循環、一次次美好的內心體驗促使奇奇一次次地進步。

教育的隨筆8

在幼兒園工作過程中,各類小事繁不勝繁,但卻都不能忽視。作爲一名年輕的幼兒教師,自認爲記憶力尚可,但也會在繁忙之餘忘卻一些注意的事項,特別到了中午,交接班時,上午班的教師忙於照顧尚未用完餐的及已用完餐在玩的幼兒,下午班的教師就開始忙於鋪被準備午睡等事了,有些事一忙就忘了交代,由此也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煩,年輕教師是如此,更別說年紀大一些的。

針動這一情況,除了反覆提醒自己要記住的事外,我還將各種事情寫在紙上,放在風琴上來提醒自己,但因爲紙成平面狀放置,有時還是與琴上一些其他的書件等混合,不夠醒目,因此效果有提高但並不理想。怎樣使自己非常自然地被提醒?經過思索和設計,我找了張吹塑紙,將它製成一個兩面爲三角形的

立柱體,再在三角形兩端別上兩枚回形針,提示紙條就夾在回形針上,由於是立柱體,不會同一些平面書件混淆,且色彩又與風琴對比較大,因此很能吸引人的視線,自然而然地就讓人注意到該記住的事了,“***今天身體不好,要注意照顧。”“下午別忘了發家長通知。”“告訴***家長……。”一個小小的架子,不但幫助我記錄了所有瑣碎的小事,又提醒了我該做些什麼,還爲我們的交接班工作起到了好的作用,接班教師可以在一進教室或幼兒午睡後,靜下心來細閱一日狀況變化及應注意的事項。如果在立柱體上挖個小洞,還可以作爲筆筒插筆呢!

得意洋洋之時,我爲之取了個小小的名稱“勿忘冊”,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更多類似的小訣竅,使我以後的工作更爲細緻、完美。

教育的隨筆9

愛是什麼?

意大利的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在他的《愛的教育》中,爲我們描繪出理想的愛的世界。帶着對永恆的人類課題的思考,我跟安利柯一起跋涉,探尋愛的真諦。100個故事,涉及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無不浸潤着愛,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正如泰戈爾所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夏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也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使我走入孩子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是一片冬日的陽光,是飢寒交迫得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是沙漠裏的一泓清泉,是身處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是一首飄蕩在夜空裏的歌謠是孤苦無依得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是一場灑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露,是心靈枯萎的人跟到情感的滋潤.

愛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是沒有止境的,並不只是侷限於某個角落,某個地方或是某個狹小的範疇。

教育的隨筆10

走上心靈成長的路途以來,最讓我驚奇的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尤其是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一生有非常非常大的影響,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內在兒童的問題。我在博文和自己寫的三本靈性小說中,多多少少都有提到,尤其是第三本書“活出全新的自己”中,更是對這方面着墨甚多。

我們和父親的關係,會影響我們對這個物質世界的看法。我的父親非常愛我,雖然年輕的時候他自己愛玩,很少花時間在家裏,但是印象中的父親總是一回來就一定對我又抱又親,而且始終都是無條件的支持我、愛我。所以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即使害我的人最後都會變成幫我的人。果然,這個世界呈現出來的就是這樣的面貌。而且我的金錢的匱乏感很低,雖然從小家境可以算得上清貧,出國留學的時候連保證金都付不出來,可是我一直都覺得,錢不是問題,只要我要,就會有。果然,我跟金錢的關係一直很順暢。主要就是我父親的愛和支持,讓我對物質世界很有安全感。

我後來注意到一些朋友,如果父親早逝,或是離家,甚至即使在家,但是毫不關心孩子,或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都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從而對這個世界充滿懷疑,對金錢的匱乏感也會比較重,而且跟金錢的關係不順暢(即使賺了很多錢也會揮霍掉,或是到手的錢被他往外推!)

而我們的母親,則是影響我們和所有人的相處模式,也就是在“關係”上,影響我們深遠。我也觀察到我和人相處時候的問題,很多都是源自於和母親的互動關係。我更注意到,太強勢,而且佔有慾很強的母親,特別會養出內在很懦弱的兒子。因爲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母親奪取了他們的能量,沒有尊重他們應有的成長曆程。

而這種內在懦弱的男人,偏偏取老婆的時候還喜歡找強勢的女人。結了婚之後,有的當然幸福愉快,因爲找到了與自己母親相像的女人,很有安全感,相處也容易——如果對方能夠給予這些有戀母情結男人所要的東西的.話。但是有的結局卻不是很好,因爲有的這些“小男人”,會不自覺地把對母親的憤怒發泄在伴侶身上。

所以,聰明的女人,當你嫁給這種男人的時候,要覺知到你可能不幸做了代罪羔羊呢。記得:每個人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緒和反應,不要指着你的男人的鼻子罵他說:我又不是你媽,你那麼氣我幹嘛!呵呵。其實,奇蹟課程說得好,你永遠不是爲了你認定的理由而生氣的。每一個讓我們憤怒的事件,其實都有歷史的淵源,都是我們內在的舊傷被鉤動了。所以當你的男人勾起你的舊痛時,用我書上教的一些方法去自我排解吧。

總而言之,每個人要處理好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能參加家族排列當然很好,或是薩提亞工作坊當然也很棒。但是,如果沒有能力上這些課程的人,可以用最有效、最不花錢的方法:在心裏面真誠的對父母說: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愛你。把所有生命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用最大的愛和包容去對待自己的父母,你會發現,你的福報會增加好多好多哦!

教育的隨筆11

轉眼間果果和他的同學們已經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了,可以算是學校裏其他小同學的高年級學長了。孩子們國小時期的學習生活也已經過了大半,很快就要面臨小升中這道坎了,作爲家長,我把自己這段時間陪同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感受與想法寫出來,希望與班上其他家長交流一下。

一、學習同磨刀其實是一個道理,刀越磨越快。在學習過程中,當孩子跨越幾個平臺之後,也應該是越學越輕鬆,不是越學越費力。其實,這個說法是人大附中一位學生家長提出來的,他的孩子非常優秀,我在和他探討孩子學習問題的時候得知,他的孩子在國小低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並不突出,那時候他一直鼓勵孩子要向班上優秀的孩子學習,要敢於超越他們。孩子的母親當時的想法就是“我們怎麼能和小A和小B比呢,人家是多聰明的孩子啊,咱們孩子可比不過人家。”但是孩子父親不這麼想,每次考試過後,他都會給孩子定一個目標,讓他在學習上超越比自己成績稍好一位的同學。就這樣,終於有一天,孩子對父親說“爸爸,我已經是年級第一了!”。孩子父親說孩子國小的時候在學習方面確實下了一番苦功,但現在到了高中,卻省力了(這孩子發展很全面,除了學習成績優異,還有很多其他特長,這與家長的傾心培養分不開)。

通過和這位家長的交流,我想家長可以幫孩子設定一個可行的目標,要對孩子有信心,別人能做到的,只要方法用得對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孩子的進步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家長用心的結果。國小生畢竟年紀小,需要家長引路,家長心在孩子身上和不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絕對不一樣的。現在很多家長都在談快樂童年問題,我的看法是快樂童年不等於說對孩子完全的放手,畢竟在中國這種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優秀,那麼眼前的快樂會是有限的而到了初、高中階段孩子會因爲國小時期學習基礎不牢固而感覺壓力與負擔更重。所以我想在培養孩子其他興趣愛好的同時,在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適當的讓孩子的學習進度領先一步,讓孩子的成績相對優秀,這樣才能最終讓孩子有真正的快樂童年,進而成爲一個快樂少年,快樂青年。

二、課外報班學習要有底線。孩子到了五年級,一般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幾個課外班,奧數、英語或其他特長類的。我也給孩子報了課外班,我報班的底線就是孩子不勉強,自己願意上。我們報的班都是家長可以旁聽的,我觀察了一下,果果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與老師互動很好,每次都是上課的時候眉飛色舞搶着回答老師的問題,下課回家的路上倒是會有些瞌睡。我看到過一篇報道,北京一個即將小升中的孩子每週上9個課外小班,一年費用7萬多。這麼學的話,孩子真沒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時間,幾乎每天晚上和休息日的時間都在上課,就是連軸轉,學的內容有很多也是重複的。這個時候即便家長能夠負擔得起學費,孩子的身體也負擔不起這麼重的擔子。所以我認爲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優秀的學生一定會有好的學習習慣,高效科學的學習方法。成績優異不太可能靠學習時間無限延長來達到。

三、學習要講效率與方法。如果說果果學習成績還不錯的話,那麼這成績的取得靠的應該不是勤奮與主動,而是另外一些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我觀察他的學習效率比較高,比如說作業完成很快且不用家長輔導或陪同。我想他能做到這點一方面是他做事注意力比較集中,另一方面一定是在學校聽課的效果比較好,而課上聽講是學習各個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課上把握不好,靠課下自學那就真費時費力了。一般來說果果不會翻來覆去的做過多的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無論期中與期末考試,數學這門課程他從來不用複習,因爲有多年學習奧數的功底,課本上的知識對他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我現在希望他能在學習方面更勤奮主動些,我給他舉例子說如果你自己不想走而是靠別人推着走,那永遠也走不快,更不用說跑起來了。只有你自己想去達到目標,自己想跑那才能真正的跑起來。我想讓他明白,學習畢竟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而是他自己的事情,不是爲我學,而是爲他自己。從我做家長的這方面來講,迄今爲止我沒有強迫果果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報課外班我會徵求他的意見,他不想報我不會強行給他報班學習。平時他不想學習而是想玩遊戲的時候,我雖然有時心裏不高興,但也會讓他玩,因爲那個時候非要強迫他什麼事情效果也不會好。

四、愛老師,愛學習。孩子的情商培養是很重要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也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快樂的人。孩子們應該學會感恩,感謝這一路上爲他們成長付出那麼多辛苦的老師們。我很贊同陳老師在家長會上說的那個觀點:一個孩子如果喜歡一個老師就有可能喜歡上這位老師教的這門學科。果果對教過他的每一位老師都很有感情,前一陣因爲他一、二年級時的班主任黎老師和他聊了幾句,他回家後特開心的告訴我“媽媽,李老師還記得我呢,她今天遇到我還和我說話了”。現在果果喜歡、佩服陳老師和李老師,就像他曾經在學校的調查表上填寫的那樣“我喜歡陳老師,她上的每堂課都像公開課一樣;我也喜歡李老師,他講數學很有方法”。”家長可以做學生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樑,孩子的一些情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畢竟一個老師要負責班上八十個學生,而家長是最瞭解自己孩子的人)。同時也要讓孩子們明白,老師的批評其實也是對學生愛與負責的表現。

以上只是一些個人的想法與感受,希望與大家交流。

教育的隨筆12

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給孩子選擇各種各樣的音樂興趣班、培訓班,而大多數家長心裏並不確定爲什麼要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這些,甚至有些人認爲“別人家孩子學,我們家孩子也要學”。音樂培訓機構本沒有錯,讓人覺得困窘的是家長或者一些老師,並沒有從孩子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沒有把其和其他基礎學科一樣重要對待,而是把音樂教育作爲了一種可有可無的純興趣培養和打發孩子空閒時間的工具。

我們所知道的,語言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支配技能,孩子從胎兒期的時候就被一個豐富的語言世界包圍,他們早早地對未來所需要的詞彙進行一次次、一遍遍的積累、內化。等到身體本能逐漸發育,尤其是口腔發育的日益成熟,孩子自然地會說出第一個字、第一句話,從此跨出了人生重要一步。

其實,音樂啓蒙和語言一樣尤爲重要。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音樂是一種世界語言”,可見音樂與語言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通過音樂,孩子不斷第認識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就像在樂隊合奏中一樣,傾聽彼此、享受音樂、分享和合作,這纔是有意義的音樂人生,這纔是接觸和學習音樂的初衷。通過音樂,孩子們彼此溝通配合、學會理解,並且在音樂中,可以發揮任何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反過來講,作爲老師,應該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引導孩子?首先,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並非要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成音樂家或者區分和鑑別出孩子是否有音樂天分,而是要引導孩子把音樂真正變成自己的語言,爲他們未來生活增光溢彩。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放下我們所有的期待與渴望,靜靜地等待孩子,因爲音樂的掌握和語言發展一樣,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獲得和沉澱的過程。假以時日,花開漫芬芳。

教育的隨筆13

自由活動時,含含動手與宸宸爭搶玩具,宸宸毫不相讓。含含見搶不過就用力打了一下宸宸,手還沒縮回來,嘴裏已經很順溜地冒出一句“對不起”,說完還是繼續和宸宸爭搶玩具。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向我告狀,我走了過去,宸宸像見了救星一樣哭訴着說:“含含搶我的玩具,還打我。”含含理直氣壯地說:“我已經說了‘對不起’了。”宸宸氣得滿臉通紅,說不出一句話來。

從兩個孩子的陳述中我聽出來:含含已經把“對不起”這句話當成瞭解決問題的“法寶”,她認爲如果欺負了別的小朋友只要說了“對不起”,而另一個小朋友就一定會說“沒關係”,在她的眼裏一句“對不起”幾乎是萬能的,所以她才理所當然地一邊做傷害別人的事,一邊“對不起”脫口而出。

由此我也想到自己平時的一些做法:解決幼兒同伴之間發生的矛盾時,一般都就事論事,先批評挑起事端的孩子,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該道歉的道歉,該玩的繼續玩。我們只教會了幼兒說“對不起”,卻沒有告訴幼兒爲什麼說“對不起”,對於他們來說,根本不會明白“對不起”只是對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說句“對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願意改正,但對對方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老師的處理方式只不過是教會了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而忽略了幫助孩子在交往中解決矛盾的能力。在搶玩具事件中,含含肯定知道搶玩具是不對的,但她還是搶了,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她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纔會常說“對不起”,做事前從不想後果。而宸宸呢,雖然氣不過含含的無理爭搶,可又礙於對方說了“對不起”,老師也講過同伴道歉了自己應該原諒,只能看着乾着急。

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幼兒明白,說了“對不起”以後,事情不是結束了,接下來該爲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可以採取一些幼兒可以理解的表達歉意的方式,如讓幼兒幫助對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淚等等。這樣,幼兒通過對自己的行爲後果負責,不僅有機會表達心中的愧疚,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漸漸學會在行動之前多想想行爲的後果,這樣對孩子才更有教育意義,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的發生。

教育的隨筆14

可能大家都知道,《愛的教育》這一本書,只不過,我就是囫圇吞棗,亂讀一通罷了,根本不會在乎它有着什麼精彩內容,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直至爸爸指出了我的錯誤,我才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可我是一口氣讀完的,中間沒有休息也沒有間隔。我沒有落淚,不是我覺得不值得落淚,而是因爲在我看來它是對心靈的洗禮,我爲我讀了這本書而覺得快樂,幸福,即使花費了這麼多的時間。它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愛就像花蜜,蜜蜂不能缺少它,正如我們不能缺少愛一樣。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愛他人,世界就將因爲愛而變得更美好!

在這裏的人類品德都是高尚的,他們始終爲別人着想,曾有一個高年級的孩子看見一個小孩子馬上快被車撞了,便直衝過去,孩子保住了性命,可他卻被車子軋碎了骨頭,校長立即趕了過去,可一看,這孩子快沒命了,他被校長高舉過頭,此時,所有人都已淚流滿面,可這孩子卻不慌不忙地用微弱的聲音請求校長滿足他最後一個願望。他的願望就是希望看一眼他自己的書包,並背上書包離開人世。多麼天真,多麼可笑,有多麼的簡單,又是多麼的讓人震撼。愛,像空氣,每天都陪伴在我們身邊,雖然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洗禮,洗去了骯髒的思想,你們呢?我相信你們也一樣。

教育的隨筆15

《城裏老鼠和鄉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語言活動,它通過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城裏老鼠去鄉下做客與鄉下老鼠去城裏做客時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領孩子們去了解另一環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

爲了有效開展這次活動,課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許多有關城市和鄉村的圖片、照片,還讓孩子收集儘可能多的有關城市和鄉村的圖片、照片並帶到幼兒園,同時還要求孩子利用雙休日和家長一起有意識地觀察瞭解城市和鄉下的不同,積累一些經驗。活動的開始,先讓小朋友一起在投影儀上欣賞這些畫面,聆聽小朋友的介紹,然後老師提問:“你們都看到了什麼啊?給你什麼感覺呢?”在此基礎上,大家對城市和鄉村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在活動中,我和小朋友圍繞“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歡到城裏生活呢?還是喜歡到鄉下生活?通過辯論會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孩子的精彩回答讓我讚歎不已,感觸很深。我深深喜歡這些孩子們。

其實,城裏和鄉下都有自己最美的地方,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都爲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孩子們都說了自己喜歡城市和鄉村的理由,相信只要是適合我們自己的都是最好的。現在我們的城市和鄉下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農村的生活條件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特別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活動中孩子勇敢的辯論是整個活動的亮點。

標籤:隨筆 通用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