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觀《流浪地球》有感

觀後感2.76W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觀《流浪地球》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流浪地球》有感

觀《流浪地球》有感1

我是不喜歡科幻題材的小說的,說起中國的科幻,是繞不開《三體》的。十多前《三體》成名的時候,我買過實體書,手機上也下過電子書,無奈沒有一次是完整看下去了的,可能女性天性對這類題材的書沒興趣。這兩年沉迷耽美小說,不可避免了接觸到耽美大神級作者priest了。她的最新作《殘次品》是一本構架宏偉的未來星際長篇科幻作品,這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看完的一部科幻作品。

《流浪地球》的賣點之一就是《三體》的作者劉慈欣的作品了。科幻小說、電影在中國都是小衆作品,以前看過的科幻災難性作品大都來自美國,大多是以拯救地球爲題材。而這一次,《流浪地球》不僅僅侷限於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類,拯救我們幾千年人類的文明。現在我們也不再避諱說地球的毀滅,就是太陽從我們小時候學過的自然書裏就在說,現在的太陽是中年的太陽,那麼有一天,億億年之後或許就是太陽的老年、終年,以太陽爲中心的太陽系,及至我們的地球也有毀滅的那一天。《殘次品》作品的構架中,地球已經是遠古地球時代了。

原著中的文字轉化爲視覺呈現、想像成爲影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感謝《流浪地球》還是比較成功爲我們呈現一個視覺感觀上的盛宴,宏偉的空間觀、精密的太空倉、別有洞天的地下城,鐵甲洪流般的運載車.....讓一切物理上的東西活化成情感,還有參與其中的人類,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九生一死的幸福。

影片的最後,吳京帶着整個空間站作爲火柴點燃木星。空間站上有三十五萬個受精卵,有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所有的DNA,就這麼帶着這些東西燃燒殆盡了……我是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安排,雖然是文學創作,可以有適當的想像和誇張,但是作爲地球的小我怎麼也得爲人類的繁衍和文明讓步吧,其實換一個方式,留下這些東西在空間站,分出一個帶着三十萬噸的燃料倉點燃木星不就可以了。

我想,作爲水和二氧化碳組成的碳基生命的人類是脆弱的,我們沒有花草樹木的逢春再生,沒有鋼鐵磐石那樣能遭受千捶百鍊……但是碳基生命的人類也是最堅強的,我們有着可以爲之犧牲自身的家國情懷,有着親人愛人牽牽拌拌的繞指情愁……

觀《流浪地球》有感2

希望,是黎明的曙光;希望,是珍貴的鑽石;希望,是黑夜的燈盞;希望,是海洋中的燈塔。有些迷失方向的人希望從一開始就找到出口,但他忘卻了,只有堅持再堅持,希望纔會出現。

20xx年,太陽即將爆炸。於是,人類開始了長達17年的“流浪地球”計劃,幫助地球逃出太陽系。但由於木星引力的影響,地球將會與木星發生碰撞。衆人團結一心,經過不斷地努力,將木星引爆,並藉助爆炸的衝擊波逃離了太陽系。

在地球撞向木星的最後15分鐘,人們仍在不停嘗試着,尋找着解決的方法。他們並沒有失去信心,坐以待斃,而是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最終他們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類!

希望與堅持是共存的。就像你走在一條漆黑的巷道里,只有你堅持下來,走到了最後,才能看到光亮。同樣,如果你在面對困難時退縮,放棄了,那你又怎麼能看到希望?只有你奮不顧身地走下去,希望纔會給你帶來喜悅。

莎士比亞說過:“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來到。”的確,不管前方是深不可測的峽谷,還是佈滿陷阱的小路,只要你有堅持幹到底的勇氣和決心,希望,終究會到來。

曾經讀過一個故事:兩個人流落荒島。一個人失去了信心,連試的勇氣都沒有,直接放棄了,最後被狼羣撕成了碎片;另一個人堅信自己一定可以活着出去,不斷尋找出路,甚至與惡狼搏鬥,最終獲救。堅持不懈,就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就能看見希望的光芒;就能贏得美好的明天!

請不要抱怨看不到希望,努力做下去。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艱難,堅持,希望纔會出其不意地呈現在你眼前。

觀《流浪地球》有感3

第一次佩服劉慈欣,是看完了他的《三體》三部曲後。第二次,便是有幸觀賞了這部《流浪地球》。現在總會有很多人批評國內的科幻片毫無技術可言,無法帶給觀衆們極致的視覺享受和腦洞大開科幻情節。那麼這部《流浪地球》幾近完美契合這些人對科幻片的理想型。

素有“中國科幻之父”之稱的劉慈欣,這一次把讀者和觀衆們帶到了太陽即將毀滅的前夕,人類爲了生存,踏上了逃離太陽系的征程,這一計劃稱作“流浪地球”。這一次技術方面一改常態,開片短短几個鏡頭和幾句臺詞便把觀衆帶入到影片的背景中。整場下來,觀衆身臨其境,意味無窮。

這部電影主要圍繞了父愛和使命感兩方面展開。影片中吳京扮演的宇航員劉培強與兒子劉啓長期分離,兒子的叛逆,父親的無奈,最後被相同的使命感召喚,齊心協力完成了拯救地球的任務,犧牲了小家,成就了大家。

令我最深有感觸的畫面,也是本片的高潮部分,劉啓一行人面對聯合國發下的“地球死亡通知”,在其他人全部選擇放棄的時候,毅然決然去實施成功率爲0%的方案。看到這,腦海裏涌出一句話,什麼是英雄?是那些流着淚,看清前方的磨難,繼續走下去的人。正是他們這份不甘,用肉身挑戰大數據和物理推算。將希望一點點掰了出來。最後用絕對的0%造就了不可能的100%。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來說:“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這真的是一部非常震撼的影片,一部稱作中國好萊塢的大片,各位小夥伴可以抽空去電影院體驗一下劉慈欣的科幻世界。

觀《流浪地球》有感4

前不久上映的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世界引起轟動。截至今日,它的票房近三十億,無疑開啓了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以文藝片爲主的中國影視行業使得科幻電影的製作難以付諸實踐。科幻類型的電影在中國幾乎沒有基礎,此前國內也沒有成功範例,沒有人知道什麼樣的東西觀衆會喜歡,從特效實現到視覺風格,都要一點點的摸索。因此,《流浪地球》從拍攝初期就屢遭質疑。總導演郭帆也直言,拍攝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信任。在缺乏投資方資金支持的境況下,導演郭帆和製片人龔格爾自掏腰包湊了一百多萬,爲了不延誤後期製作進度郭帆甚至賣了自己的愛車。在這般境況下,全體人員都承擔着巨大的壓力。爲了保證影片的高質量,全體人員只能超負荷運作,持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全體人員分組休息,導演郭帆每天只睡3-4小時,現場鏡頭拍完後還要回去看前一天的鏡頭。最長拍攝持續30多個個小時。

除了製作的困難,演員們也苦不堪言。熒幕上最常出現的鏡頭——演員們穿着太空服來回走動,甚至有一些困難的動作戲。在我們看來,他們似乎輕鬆自然,遊刃有餘。然而,事實上,影片中演員身上的外骨骼重達40公斤,穿上後做一次簡單的動作都很吃力。因爲穿上或脫下都十分艱難,爲了不耽誤影片拍攝進度,演員平時就要穿着重達40公斤行頭在攝影現場活動,可想而知對演員的體力是多大的考驗。66歲的吳孟達拍戲過程中每拍一會就要去吸氧,面對劇組艱難的經濟狀況,他零片酬拍戲,拍完後甚至生病住院。而零片酬客串還投資6000萬的吳京的催淚表演,使得許多對他持有偏見的人改觀。影片的主角都是新生代演員,他們承擔了巨大的責任,即使演技略有青澀,但是他們不畏艱辛、勇於挑戰的精神已經足以讓我們敬佩。

再看劇情本身,細緻入微的環境佈置和清晰的世界觀使觀衆彷彿身臨其境,劉培強捨身相救,劉啓、韓朵朵的轉變,劇中人們對希望的堅持和人類共同體的精神使人熱血沸騰、感動不已。即使影片仍存在些許瑕疵,在它本身散發的魅力與光芒面前都不值一提。

正如影片主題——團結一心、家國一體,《流浪地球》製作團隊的成功恰與主題契合。臺下觀影的我們,更應在感動和震撼之餘,將其精神傳遞,共創美好明天!

觀《流浪地球》有感5

在遙遠的未來,地球將踏上漫長的流浪之旅。面對地球的千變萬化,劉啓與cn171-11救援隊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劉啓的父親劉培強在劉啓4歲時離開了他和姥爺。17年的漫長等待,劉啓對身處太空的父親充滿了恨意,但在劉培強犧牲的那個時刻,他頓時明白了父親的珍惜與心中的痛苦。劉啓的妹妹韓朵朵是老爺韓子昂在一次救援行動救來的孤兒。韓子昂看着手中柔軟的嬰兒觸感,心中最深處漾起了圈圈漣漪。他們心中對彼此的牽掛,叫親情。

地球被木星的引力所牽引,一支支救援隊伍,面對危險無畏向前。他們心中想着的是身處地下城的妻兒,想到的是是流離失所的人民,是無論經歷什麼都要修復地球的動力系統,讓人們活下來的信念。當他們看見杭州那一座死城時,他們腦中的信念之光滅了,隊友的一次次獻身沒有了意義。cm171-11隊的日夜兼程,失去了目標,親人的面容失掉了色彩,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他們爭吵,痛哭,大叫,只爲一解心中的煩悶與憂愁。他們沒有放棄,向另一座城市進發,因爲他們明白,如果不成功整個地球都活不了,他們的精神,叫堅持。

在地球即將滅亡的十幾個小時,他們仍在努力奮鬥着,懷着把木星點爆的最後希望,流着血和淚向着目標一步步踏進。韓朵朵的深情廣播激情起了人們的熱血,一個個想拯救地球的平凡人,推動了命運的發動機,在整齊有序的“一——二——一”聲中爆發出巨大的神祕力量,叫團結。

在親情交織成了一張巨網中,人們用團結的力量,堅強的毅力收穫了成功,迎來了和平。“流浪地球”計劃仍在繼續,輝煌燦爛的明天已不再遙遠。

觀《流浪地球》有感6

我和小豆子去看了《流浪地球》。他覺得挺好,我覺得看不清,除了中文和日本人說的"一馬絲",別的都聽不懂也看不清字幕,也就是說近視眼不適合看電影。

小豆子說,電影裏最後雖然避免了地球的碎裂,但是地球依然要向遠方去流浪。從整個流浪過程來說,與木星的這次接觸只是一個小步驟,對整個流浪過程沒有決定性的影響。電影的最後沒有給人鬆一口氣的感覺,反而是讓人覺得好無力。

我說,這是向死而生。

中國傳統的藝術家有一種清高的品格,不願藝術爲世俗所累。而中國的藝術有道家的傳統,形上學的味道更濃一些。道家是無畏生死的,莊子鼓盆而歌便是很生動的例子。因爲道家的影響,中國的作品中總能看到一種超然的態度,並且對於死亡的談論也非常常見。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皆大歡喜,因爲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腐朽,我對於這腐朽有皆大歡喜,因爲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死亡無一例外的是我們真正的故鄉,人生則不過是寄生客棧而已,從降生起我們就在走向歸途,走向那片虛無和寂靜的領域,那裏既無此岸亦無彼岸,是永恆的遺忘的深淵。

如果歷史的看待死亡,便可稍稍免去一些苦楚。文藝中的死亡並不見得就是生物學上的,而是一種苦楚,一種無可奈何的苦楚,人渺小的沒有一絲絲法子去化解。

不能化解,只能超越,站在遠處,站在高處,站在苦楚裏,隨他去。

劉培強作爲一個個體,做出了犧牲,但是劉啓還活着。

觀《流浪地球》有感7

“流浪”是什麼意思?是離開自己的家鄉漂泊在外?是那份淡淡地鄉愁?我們常說的流浪多指個人的行爲。然而今年春節一部電影《流浪地球》佔據了票房榜首。聽說這部電影至少是一個多月以前的事情了。直到今天才有機會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一部大型的科幻電影。以前很少看這類的電影。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這次觀看也是因了媒體的宣傳和自己太過無聊。於是看電影成了我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這部電影的主演是吳京。電影講述的是在未來若干年後,太陽能量耗盡,整個太陽系即將毀滅。人類爲了延續生命,延續文明,展開了流浪地球計劃。那時候的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人類居住在建造在地下城。爲了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系,人類在全球建立了幾千個大型發動機,用來推動地球在太空中前行。地球的流浪之旅由此開始。然而地球在太空飛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當地球經過木星的時候,因收到木星引力的影響,即將面臨與木星相撞的危險。在這樣的緊急時刻,如何讓人類逃過這一劫?主人公之一的劉啓提出了點燃木星,靠強大的衝擊波來推動地球進入安全行駛路線。經過來自全世界各國的救援隊員努力,地球最終脫離險境,開始自己的流浪之旅。

這部電影帶我們提前體驗了未來世界。讓我認識到自己當前的思想是多麼地狹隘。總是在爲一點蠅頭小利而勾心鬥角,總是在爭取一些莫須有的榮譽。真正面臨重大抉擇的時候又那麼目光短淺。與電影中的主人公們相比自己的思想境界真是差的太遠了。雖然說我們可能看不到地球毀滅的那一天。但是萬物有始有終,我們的地球最終也逃脫不了毀滅的一天。也許現在想起了有些杞人憂天的感覺。但是真正等到那一天來的時候,我們再考慮的話恐怕真的是太晚了。物種的滅絕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我們人類難道就能夠永遠生存嗎?恰如人的生命終究會結束,地球的生命只不過更長一些罷了。想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覺得有些沉重,但是這又是我們必將面對的問題。

電影中有幾處令我感動的地方:一、當所有人都放棄救援,準備回家團聚的時候。莫斯開啓全球廣播,韓朵朵召喚人們回來參與救援的講話深深地感動了我。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當時的情景感動了我。僅有的幾個隊員用他們的生命來拯救地球。正是他們的壯烈行爲感動了逃離的人。在衆人的幫助下人們終於點燃了着火點,讓地球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什麼是希望?或許很難實現的才叫希望。就是因爲有了希望人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哪怕是同歸於盡。

二、當劉培強駕駛空間站衝向點火點的情景也深深地感動了我。這時候我才理解了什麼是抉擇。與之相比我們平時所做的事情真是太平凡了。或許這纔是真正的捨己爲人。爲了人類的生存,捨棄自己的生命,這需要怎樣的勇氣啊!那一刻他放棄了自己活下去的機會。把生的希望留個了更多的人。而劉啓似乎是劉培強生命的延續,是下一代航天人。如今我們沉迷與一個叫錢的東西。價值觀,人生觀似乎都在圍繞這個東西而存在。每天碌碌無爲,爲生活所累。或許只有達到一定的境界之後纔會看透這些。成爲一個灑脫的人。

人的一生總會面臨許多選擇。如劉培強面臨妻子的死,面臨自己的生與死的選擇一樣。這樣的選擇往往在一念之間。一念成,一念敗,一念英雄,一念小人。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竟然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觀《流浪地球》有感8

說起科幻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國外的“漫威”和“dc”。而如今,中國,也踏入了“科幻”這一領域,開啓了“中國科幻的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部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拯救地球的電影,由劉慈欣的作品改編而來。向太陽爭命,向木星爭命。兩個小時的電影,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地球在脫離太陽系的過程中,意外被木星捕獲,重啓發動機後,本以爲能順利脫險,卻又錯過了脫離時機。在絕望之時,人們又提出了點燃木星,推動地球的方案。一番努力後,有犧牲,有收穫,有揪心,有感人。最終,成功了,那一刻,身處影院的我,也已激動的熱淚盈眶,隔着銀幕,都能感覺到那種瀰漫在人心底的興奮,很奇妙。

觀影過程中,有些細節,觸動了我。

首先一個,便是“希望”。影片開頭,在韓朵朵的學校,我們聽見了這樣一句話:“希望,在這個年條代,是比鑽石還珍貴的頭西。”起初,我和女主,一樣對這句話充滿了不屑,這爲認爲這不過是個說辭。隨着電影情節的發展,這種看法,變了。當地球被木星所捕獲時,地球,被聯合國所拋棄,正是因爲希望,纔有了點燃木星的方案;正是因爲希望,纔有了聯合國的授權,正是因爲希望,才鼓舞了全人類,攜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話,我永遠忘不掉“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第二個,是全世界的救援隊到來之時。劉啓他們本已陷入絕境,正是救援隊的支援,才讓他們看到了最後的希望,幫助他們完成了點燃木星的準備。細心一些,我發現影片裏最後各國救援隊的到達順序是08年汶川救援的順序,也許,這是想說:“災難面前無國籍,衆志連城定勝天”吧。

最後一個,是劉培強的那句:“三、二、一擡頭”。這句話,在全片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劉啓小時候,另一次是面對地球存亡的時候。本是句哄話,但在地球存亡之時,卻顯得無比豪壯。在木星被點燃的那一刻,劉培強犧牲的那一刻,我哭了,也許,只有小家的犧牲,纔有大家的周全吧。

看完電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與《戰狼》相比,這部電影沒有過多地體現中國的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類的存亡爲中心進行闡述,也許這就是“中國式科幻浪漫”的魅力吧!

觀《流浪地球》有感9

今年春節,我和姐姐、弟弟一起看了一場科幻電影,片名叫做《流浪地球》。電影場面非常震撼,視聽效果非常精彩,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可以說這是春節期間非常火、非常棒的一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爲了拯救地球,開啓“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着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主人公劉啓帶着妹妹韓朵朵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穿着換來的航空服,偷偷跑到零下80多度、漫天飛舞着雪花的地表,偷着姥爺的車卡啓動了運輸車。在行駛過程中,車輛即被救援隊徵用,負責運輸火石前往杭州供發動機使用,以阻止地球被木星吞噬。

在運送火石的過程中,他們遭遇了地震,山崩地裂,十分危急,歷經千辛萬苦,有的救援隊員被凍死,劉啓的姥爺也犧牲了。當國際空間站要求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進行休眠時,他爲了人類和自己親愛的兒子,毅然放棄了休眠,積極與聯合政府進行溝通,展開拯救行動。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面對地球即將消失的危急局面,大多數人選擇了與家人團聚,當聯合政府放棄劉啓和韓朵朵提出的拯救地球方案後,救援隊伍也離開了工作崗位,人們不再相信還有挽救的可能,有的人選擇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有的人想吃家鄉的美食……地表處處充斥着黑暗、絕望和死亡。但中國救援隊依然堅定信心,充滿希望,前往發動機總部,動員所有力量把火石推入發動機。通過韓朵朵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其他國家的救援隊被中國救援隊奮不顧身、不畏艱險的精神所打動,紛紛調轉車頭,奔赴發動機總部,與中國救援隊一道加入救援行動,齊心協力將火石推進閘門,併成功發射到木星。在火石發射的火焰仍到達不了木星的緊急關頭,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選擇犧牲自己,駕駛空間站衝向木星,利用空間站剩餘的幾千噸燃料撞向木星產生強大的爆炸能量,助推地球遠離木星,最後人類得以拯救。

電影故事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希望。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團結起來,中國就有希望,人類就有希望。那些爲了人類做出傑出犧牲和貢獻的人,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觀《流浪地球》有感10

上週,我有幸觀看了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其中的科技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你能否想象未來的某一天,廣袤的地球上,幾百萬架火箭同時飛離、浩瀚的宇宙中會有一個能夠同時容納幾百人的龐大的空間站?《流浪地球》中就展現了這樣的一個空間站。

面對太陽的迅速膨脹,地球上的生物面臨着滅絕的危險,人們不得不採取行動,集中所有國家的航天資源,在宇宙中修建大型空間站。幾百萬架火箭同時從地球上的各個國家、地區、角落飛起。他們如同發現獵物的獵豹,如同盛夏綻放的煙火,殘留在空氣中的白煙還未散盡,卻已看不見火箭的影子。幾分鐘後,漆黑的宇宙中劃過一道白光,接着,數以萬計的白光劃過黑暗,宇宙被照成了白晝,飛船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隊伍。

“空間站已到達,準備對接。”提示音在各個宇宙飛船中陸續響起。龐大的飛船隊伍快而有序,精準地與空間站完成對接。

看到這我睜大了雙眼,被這萬千飛船劃過的壯觀景象所震撼,更被科技的力量所折服。除去影視中這些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現實生活中的科技成就還有很多。

例如,前幾周我在新聞中聽到一個團隊研究出一個只有頭髮絲大小的芯片。通過植入腦內來治療腦部疾病,而且不會引起人體排斥,雖然還未做過人體試驗,但令人感到驚訝。再比如:國外的一個國家在今年上半年將實現空間站的商業運行,這預示着僅僅只能出現在幻想中的太空旅遊,將要在不遠的將來實現。

這些科技成就僅僅只是萬千星辰中的一顆。他們來自於一位又一位科技創作者辛苦付出。我們感受到震撼的同時,作爲祖國的未來、世界的新鮮血脈,我們不僅僅要學習這些科技創作者的精神和品質,更要用科學知識充實自己,用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用努力書寫交給世界和祖國的答卷。

相信世界,在新一代的努力下,能容納幾百人的空間站和萬千飛船劃出宇宙將不僅僅只存在於某人腦中或科幻片中的鏡頭,而是確確實實、真真正正存在的事實。那不是在遙遠的未來,而是在不遠的將來。

觀《流浪地球》有感11

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科幻電影一定充斥了你的朋友圈,而且反響熱烈,口碑爆棚,堪比戰狼當時的電影神話,引爆了中外媒體。很多觀衆被經典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逗得捧腹,又因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淚流滿面。在內行人的眼裏,《流浪地球》已具備了知識結構、邏輯關係、視覺特效、人物命運、科技倫理等要素,比照之前的國產科幻電影,實現了整體性的進步。

我爲中國科幻崛起中國科幻的里程碑這些詞彙而自豪的同時,更感到震撼的是電影里人類環境變遷的描繪。隨着人類流浪計劃順利進行,呈現給我們觀衆的卻是一個環境被嚴重破壞、地球家園滿目瘡痍的場景。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旦某一物種的消失造成食物鏈一環缺失,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崩潰。過去25年有3萬億噸冰融化,而其中一半是最近五年內融化的。

最近這幾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覺到地球氣候異變。大陸冰雹,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一天16次龍捲風,去年八月九日也創下百年最高溫38.7°C。這一切讓人不禁要問,地球究竟怎麼了?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兇。氣候暖化使得兩極融冰、海水增溫、洋流改變,世衛組織表示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xx年死亡人數更會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饑荒、乾旱和農作物歉收大舉移民,歐洲老年人將死於熱浪。

可能,不久的將來,流浪地球真的有可能發生。這也引發了人類自身的思考。環境類話題也是雅思寫作考試的常見考點,也是學生們詞彙掌握相對薄弱的部分。科技的進步帶來了環境問題,因此有人認爲簡單的生活方式會保護環境,即低碳生活,然而人類也可以依靠科技帶來的便利解決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的責任在於政府、大公司還是個人;動植物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裏,等等。

觀《流浪地球》有感12

今天,當我信心滿滿地保證一定不會哭時,走出影院大門,儼然已淚流滿面。當我們也面對這樣的絕境時,我們,又會如何選擇?

而影片中的中國人,選擇帶着地球一起流浪。

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爲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這部影片淚點很多,當劉啓剛剛出場時,我以爲他是一個叛逆少年,甚至嘟嘟囔囔地說:劉啓咋都不明白他爹的苦心呢?可是在劉啓與妹妹朵朵的相處中,這個中二又不失溫暖的少年深深地感動了我。

在上海那幢大廈裏避難時,劉啓的姥爺在臨死前還在千叮嚀萬囑咐:戶口(劉啓),帶着朵朵回家。這就是中國人啊,不能忘了自己的根!當開着車經過那些標誌的小店時,我的眼中盈滿了淚水,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如果不珍惜的話,也許會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也許我們會在地底下生活。

在地木相撞,地球即將解體的關鍵時刻,李一一想到了一個方案,但需要推動一個大撞針,可僅憑三個人是推不動的。朵朵向全球發出緊急通告,請求他們趕回來幫助自己的團隊。當原本在往家趕的人們,紛紛調轉車頭返回時,我終於明白:人類的力量其實絲毫不渺小,只要團結一致,就沒有什麼可怕的。最後幾分鐘,成敗在此一舉了。但加上朵朵的四個人還是推不動那沉重的撞針。在瀕臨絕望之時,日本人、美國人、英國人陸陸續續都趕到了。人們一起推動了那沉重的針,伴着科學家老何的犧牲,火,終於向太空升去,在距木星500萬米之時,到了極限高度。坐在護航者號裏的劉培強(劉啓的父親),毅然決定引爆空間指揮中心,幫助引爆木星。

木星終於爆了,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將將地球緩緩推離自己。地球終於活了過來,人類又一次戰勝了將滅亡的恐懼,繼續生活。

電影給了人們極大的震撼,在俄羅斯宇航員臨死時,對劉培強喊:"我相信你,貝加爾湖總有一天會解封的,冰,總會化成水。我們的孩子,一定可以在湖面上釣鮭魚的!是啊,地球上的冰,一定會化成水。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完成這個任務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彼此緊密相連的團隊。人類,一定會以自己的團結精神戰勝光明與黑暗。在流浪地球時代過後,在幾百年後,人類找到一顆新太陽時,回想起這段時間,一定會爲當時的團結而自豪。

標籤:有感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