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中學生讀後感14篇

觀後感6.98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生讀後感14篇

中學生讀後感 篇1

有一本書讓我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那就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個人傳記之一的《居里夫人自傳》。它的作者是世界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瑪麗 居里。

居里夫人小的時候,大姐因病去世,悲慟欲絕的母親也隨後撒手人寰,這讓她幼小的心靈經受了沉重的打擊。受父親的影響,居里夫人很喜歡科學,由於用功讀書,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中學畢業後因爲家境不佳,便找了一份家庭老師的工作。居里夫人在教課之外,晚上一般都是用來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居里夫人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這爲她以後在科學實驗的道路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我看到“我住在頂層閣樓裏,冬天非常冷,取暖爐又小,屋子裏怎麼也燒不暖和,而且還經常缺煤,所以屋子裏臉盆中的水夜晚常常結冰,爲了睡得暖和一些,我把所有的衣服全壓在被子上,爲了省錢省時間,我常常是一點點麪包加一杯巧克力或是一個雞蛋加一個水果充飢,我獨自處理家務,沒有任何人幫助”時,淚水忍不住嘩嘩地滴落了下來。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家裏的大人每天將我們伺候得舒舒服服的,每天吃着各種豐盛的飯菜卻還嚷嚷着這不好吃那不好吃,天氣一點點熱時就吵着要開空調,剛剛冷下來就想打開暖氣爐,不知道這是在浪費電,更不懂得環保。在這麼好的`環境下也還是不滿足,真是讓我有些羞愧呀。

居里夫人與皮埃爾居里結婚後,他們幾乎將全部的時間都用在了實驗室裏做實驗。在經費不足實驗場地也不好,並且做化學實驗時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的情況下,居里夫人和她的先生依然孜孜不倦地不厭其煩地做着實驗。最終因爲發現了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些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同時也告訴我------失敗並不可怕,它是成功路上的基石,也是另一種開始。只要堅持下去,成功就會來到。在先生去世後,居里夫人更加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於是在放射性方面又取得了巨大成功,再一次獲得了諾貝爾獎。成功之後居里夫人還在不斷地刻苦研究試驗,爲國家效力,爲後人造福。在我慶幸自己生長在如此美好的時代時,我也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珍惜擁有的,不去埋怨更不要輕易地放棄??《居里夫人自傳》深深地感動了我,我要嚴格地要求自己,不再找任何理由和藉口,在學習成長的路上勇往直前。

中學生讀後感 篇2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草叢、小溪、房屋在這幅大自然的彩墨畫中格外輕柔。那煙雨濛濛、花非花霧非霧的詩境多麼令人陶醉……而在屋中有一個女孩,她手裏捧着書,津津有味地讀着,被書中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沒錯,那個人就是我。

那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是《麻煩天使》。這本書中有很多個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令我啓發的是《豬笨笨的幸福時光》。這個故事佔了整本書的一半,作者李東華用了非常多的筆墨來寫這個故事,寫的很細緻、全面,故事情節生動,讓我受益匪淺。

主人公豬笨笨是一隻單純、善良,對朋友仗義;對家人尊敬;對家園熱愛的小豬。他雖然很胖,不聰明,但是他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全文講述了豬笨笨受盡挫折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掙大錢,養活父母,豬笨笨最終實現了夢想,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在這追夢過程中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但當他跌倒了,他都會站起來,擦乾眼淚,對自己說:“做一件事哪有那麼容易?只有飽嘗失敗的痛苦,才能享受成功的甘甜,沒關係,再來!”

我讀到這兒,由豬笨笨想到了自己。又一次,我在玩新買的多米諾骨牌,我想把牀圍起來,然後將多米諾推到,那場面一定很壯觀。可我搭了一個多小時,還有三分之一沒搭,一不小心被我哦碰倒了,我撕心裂肺地喊着:“不要!不要!不要啊!”我試圖攔住它,但是一發不可收拾,功虧一簣了。我心裏別提有多痛苦了,一個人在房間號啕大哭,連殘局都是媽媽收拾的。當我發現書架上的《麻煩天使》時,我立馬拿了下來,又讀了一遍。我心想: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豬笨笨身上,他一定會站起來,擦乾眼淚,對自己說:“沒關係,再來!”於是,我再次拿出多米諾骨牌,搭了起來,雖然還是失敗了兩次,但是我沒有哭,心裏默默鼓勵自己:你可以的,加油!最終,我成功了。我看到多米諾骨牌壯觀倒下的那一刻,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我想,那就是成功的甘甜!

在人生這條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挫折,我們應該像豬笨笨一樣,擦乾眼淚,向前走,而不是一味地留戀過去,我們真的應該向前看了。我從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在你的人生中,有兩種人,一種是幫助你的人,另一種是傷害你的人,哪一種人更能讓你成長?答案是後者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豬笨笨,謝謝你,是你教會了我如何面對挫折,讓我們擦乾眼淚,向前走!

中學生讀後感 篇3

一個有思想,有覺悟,有抱負的青年出生在一個封建制度統治下的社會中,可以說是生不逢時,而他如果又恰好出生在一個古老而專制的大家族之中的話,那便是更大的不幸。

巴金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之一《家》講述的正是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也就是被五四運動波及的封建時期,四川成都的“髙公館”這個“詩禮傳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族的沒落變化過程。文章以愛情和婚姻糾葛爲主線,揭露了封建專制的腐朽本質,控訴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惡,頌讚了青年一代的反抗鬥爭精神。

《家》以嫺熟的藝術手段,以飽滿真摯的筆墨,塑造出了衆多富有典型意義的藝術人物形象。專橫、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統治者、封建家長代表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和劊子手馮樂山,腐化墮落的敗家子克定,狡猾貪婪的克安等統治階層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如敢於以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丫環鳴鳳,溫順善良地吞嚥着舊禮教的梅表姐,善良厚道柔情的長孫媳瑞珏等等;更有受到新思潮影響、嚮往自由平等、大膽爭取個性開放、敢於反抗封建統治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覺新,他雖然接受過五四新思潮的激盪,但是因處於“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而深受封建倫理綱常特別是“孝”道的薰染,鑄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順從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弟妹妹們反封建的抗爭,卻又屈從於封建勢力的壓力,維繫着封建統治的權威,不能與心愛的梅結婚,更是將自己溫柔賢惠的妻子推向了死亡。這些人物無一不被寫得血肉飽滿,個性鮮明,富有深刻的歷史內涵,影射出了殘酷的社會現實。

在這個看似光鮮亮麗、尊卑有序的大家族實則內裏早已敗壞不堪,老一輩的封建頑固派與受到新思潮影響的青年激進派,二者之間存在着無法磨合的矛盾,引發出了四個令人唏噓不已的悲劇故事。因爲封建的罪惡,一具又一具冷冰冰的屍體刺痛了我們的雙眼,讓人對這個黑暗的社會和黑暗的家庭感到無比的悲憤與痛恨。

在這樣的天空之下,人們被舊禮制矇住了雙眼,看不見光明,看不見希望,整日被牢籠所束縛,過着行屍走肉般的生活。這時,唯有掙脫束縛,懷着希望,像主人公覺慧一樣,捨棄牢籠,遠赴他鄉追求光明,才能重獲新生,才能創造出自己的新天地!

《家》是文學界的瑰寶,用樸實的文字將社會真實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力量,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深思。

中學生讀後感 篇4

出生時,命運大概佈滿坎坷的路,讓她慢慢破繭成蝶。10歲,她的舅媽、表兄妹,都厭惡她似的。雖然舅舅臨終時,囑咐過舅媽要像尊重女兒一樣對待簡愛。可是她沒有那樣做,她是寶貴卻勢利的,她甚至討厭簡,簡也不喜歡她們,儘管她努力地讓她們喜歡,但卻只有醫生給了她那應有的溫暖,還有貝茜的愛。

託醫生的福,舅媽讓她去上學了。

但那是個慈善學校,儘管每人都得交15英鎊,飯菜難吃得很。她發廣告應徵做家庭老師,簡終於收到邀請,她到了那個大莊園,在這裏,她遇到了愛德華。羅切斯特。她知道她愛上了羅切斯特先生,但看到他與金色鬢髮的美麗小姐在一起時,她自愧不如、嫉恨,這是羅切斯特的目的。最終告白,他們終於可以在一起。

可是,莊園裏的怪笑,梅森先生遇到的“吸血鬼”,那個並非是夢的白袍女人,那一頭到小腿的黑髮,那血紅的眼,那恐怖都印在簡心裏,但是羅切斯特只哀求婚後告訴她。

要開始婚禮了,但是婚禮卻不能進行,梅森先生告訴大家其實羅切斯特有妻子,4個月前還見她,就在莊園裏。按捺不住,羅切斯特還是告訴了大家事實。

他那瘋妻子,基因遺傳,受騙。簡愛決定離開,儘管前面是羅切斯特先生的.痛苦挽留。興奮喜悅一下成了悲傷,簡愛還是離開了,她什麼都沒有帶走,她要到一個未知的國界。

簡發現錢沒有了,只好敲門“要飯”碰巧遇到表兄,這些兄妹和自己志趣一樣,並且辛苦勞動着,他們住在舊宅裏。而且她意外獲得一個舅舅的遺產2萬英鎊,簡有錢了,她把錢分成四份,給了這些表兄妹每人一份。

簡想起羅切斯特,她要去找他。簡到莊園時,發現卻成了一片廢墟,原爲管家的馬伕告訴她是那個瘋女人,而且她跳樓了。羅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也瞎了,腿也斷了。簡很是驚訝,更難過,馬伕告訴她現在羅切斯特的地址。

簡見到他時,他卻不知道她在那兒。

但,當他知道時,他再也不肯鬆開簡的手。他們終於結婚了,後來羅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也慢慢好起來。

《簡愛》作者是女的,而當時歐州看不慣女作家,於是出版時用的是男性的假名。這本書就是揭示女性內心情感,描寫細膩、深刻,這也是成功之處。內容中也有揭露社會的黑暗,批判。

簡與羅切斯特先生曲折的愛情,的確令人回味呢。故事情節跌起、豐富多彩,有時也好像電影出現在眼前。這本書值得我這麼大的勁去看。

中學生讀後感 篇5

《狼王夢》講的是母狼紫嵐想方設法把自己生的三隻狼培養成狼王。可不幸的是,三隻狼相繼死去,她自己也與金雕同歸於盡。書中有很多狼與其他動物打鬥的場景,描繪栩栩如生,身臨其境。故事情節扣人心絃,環環緊扣,我在爲狼兒們的去世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爲紫嵐偉大的母愛感到震驚。

在看的過程中,我發現狼與人類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況且紫嵐與她的伴侶黑桑都是有很大野心的狼。他們不願永遠臣服於狼王洛嘎,但之後黑桑不幸斃命,留下懷有身孕的紫嵐,紫嵐悲痛之餘並沒有絕望。她生下了四個孩子,黑仔,藍魂兒,雙毛,媚媚。她把希望寄託在肚子裏的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代替黑桑奪下狼王的.寶座。

在人類社會,有像雙毛一樣溫順膽小的人,也有像藍魂兒一樣乖張不羈的人。無論是什麼性格的人,骨子都有競爭意識,競爭相當於一場戰爭,以狼的世界觀來看,一生最大的競爭就是競爭狼王,這是一場以權力作爲賭的競爭。人類的世界也有競爭,比如考試的競爭,運動會的競爭,甚至國家領土的競爭,有大有小,但性質都是一樣的。因爲狼與人都存在競爭意識。紫嵐就是一匹競爭意識很強的狼。所以,她費盡心思培養她的孩子成爲狼王。

在狼的眼中,討好、謙讓是軟弱的象徵,只有勇敢競爭纔會被其他狼尊重。所以,紫嵐一直在培養小狼們的競爭意識。爲了達到目的,紫嵐與媚媚聯合起來欺負雙毛。她們不讓雙毛在炎炎烈日下飲水,故意把清冽的水弄髒,還想在裏面撒尿。看到這我既驚訝又不解:紫嵐爲什麼要這麼做?雙毛不應該受到她的愛護嗎?怎麼如此兇殘嚴厲的對他?

但之後的情節發展使我頓悟。

雙毛的忍耐到達了極限,他忍無可忍了,他把紫嵐一下子扔了出去,紫嵐的一隻腿卡在石縫裏折斷了。雙毛不在是那個懦弱膽小的草狼了,他的血性覺醒了。原來,紫嵐這麼做是爲了喚起雙毛狼的本性,讓他拋開狗那樣的奴性,競爭狼王。這可以理解爲一種畸形的母愛。我從而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她對我很嚴厲,在暑假逼我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還經常罵我,貶低我,她的目的與紫嵐的目的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她是爲了讓我成績提升的更快,做個有出息的人。這都源於愛啊!無論是人還是狼,都有着一份對子女深切的愛。

紫嵐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她的兩個眼珠被金雕啄出,從空中墜下,摔死在了亂石灘。她與金雕搏鬥全是爲了能讓女兒媚媚能順利產下狼崽,可她換來的是女兒無情的拋棄。也許,這種行爲在狼的眼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但人類並不是冷血動物。讀完了這本書,我對母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今後也會更加理解母親對我的愛,無論是細心呵護的愛,還是嚴厲苛責的愛。

中學生讀後感 篇6

《鏡花緣》這部書,人們把它稱之爲小說,但它的小說味並不濃厚。說它不濃,首先是它沒有塑造出一個像樣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這樣的主角兒,也顯得很蒼白,而且在結構上也極爲鬆散,故事與故事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繫,看上去像是由無數張美麗的圖片拼湊而成。所以,藝術力量單薄,文學價值不高。

當然,這些所憾只是這部鉅作的美中不足,應該說,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寫成的這部作品,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還佔有着它應有的地位。在小說中“論學說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小說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爲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託生爲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三十餘國的奇異經歷,後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託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後在一起飲酒遊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着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鏡花緣》由於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所以儘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說史上佔據一定的地位。

《鏡花緣》書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蘊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誇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醜惡和可笑,也寫出他的理想社會。但由於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現實生活,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在藝術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機警和語言幽默風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虛構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後半部分大談學問,較爲累贅。

書中對酒。色。財。氣頗多微詞,而參透酒、色、財、氣是成仙了道的關鍵,在小說中,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爲武后及武氏兄弟設立了名爲“自誅陣”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貝(財)、無火(氣)四關以對抗勤王諸軍,大凡參不透這四關的李唐將士無一倖免,而作爲勤王軍首領的宋素對這酒、色、財、氣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陣而得以毫髮無傷。在大軍攻破四座大關而大獲全勝的時候,不但前來助陣的百果大仙、紅孩兒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見,連宋素亦追隨五仙而去,而這一結局無疑又一次證明了小說的禁慾主義的修道觀。

這部書歌頌了女子的才華,反映出她們在社會生活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現出了作者尊重婦女地位的民主思想。

中學生讀後感 篇7

初讀了《雷雨》,劇中那八個或可愛,或可恨的人物就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封建家庭裏,這八個人物是怎樣經歷了一場使一切夢想破滅的雷雨啊!

在這八個人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繁漪,這個文弱、明慧的女子,受過一點新的教育,但仍是一箇舊式女人,正是這矛盾的思想造就了她的性格。她愛起人來像一團火一樣熱烈,恨起人來也會像一團火,把人燒燬。周家壓抑的家庭環境和十八年的不平等待遇,更是使她產生了強烈的反抗心理。周樸園的前妻所生的兒子周萍使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慾望,她將這一點愛看作全部的希望,牢牢抓住不肯放手,以至於“客廳鬧鬼”。得知周萍愛上四鳳時,她這個矛盾重重的人物不得不鋌而走險,做着孤注一擲的反抗,但這終究只是一場困獸之鬥,她的行爲不但沒有拯救自己,反而敲響了周家的“喪鐘”。

她是周樸園所說的孩子的榜樣,她複雜的性格卻促使她企圖衝破一切桎梏,去追求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但現實卻猶如聲聲巨雷轟鳴,使她清醒,使她那美好的憧憬如同肥皂泡般一個個破滅,使她墜入絕望的深淵。她是“五四”以來婦女追求解放的代表,她的舉動加速了周家的滅亡,但當時的社會,帶給她的只有痛苦。她的敢愛敢恨使她的一生充滿悲劇色彩。

全局中我最愛的人物是周衝。他受着新式教育,他有着進步而遠大的理想,不同於他自私的父母,他有着火熱的心腸,願意將自己學費分出一半給四鳳,但又懼怕頑固的父親。他天生有着浪漫的思想,但正是這浪漫爲他奏出了一曲烏托邦輓歌。他幻想和四鳳在冬日的明媚早晨,在無邊的海上乘着小帆船向天邊飛。他的理想恰似五彩的氣球,現實卻是一根鋼針,使他的.理想破滅,留下的只有氣球爆破的餘嘆。

再讀了《雷雨》,在序幕和尾聲中,周公館成了教會醫院,繁漪和侍萍瘋了,周樸園成了基督教徒……掩卷深思,爲何悲劇的始作俑者周樸園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應?伴着那聲驚雷,四鳳、周衝觸電身亡,魯大海憤然離去,周萍開槍自殺,周樸園主宰的“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徹底瓦解,這場人家悲劇落下了帷幕。可爲何周樸園卻安然無恙?或許,這就是當時那個不健全社會的產物吧!

後人評論《雷雨》是一首人性的詩,一出偉大的戲。我想,那場雷雨,不僅是劇中人物死亡的導火索,還是一場社會的雷雨,更是一場心靈的雷雨!在當時,必是驚醒了不少沉睡的中國人,撼動了億萬觀衆的心吧!

一場雷雨,沖刷着世間萬物,拂去了塵埃,抑或是罪惡?雨過了,天該放晴了……

中學生讀後感 篇8

回憶童年,我們的童年是記憶深處的一顆火種,是人生初始的一段陽光,是小巷深處的一首歌謠,是高遠天空的一隻紙鳶。而對於高爾基來說童年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小說寫於1913年,產生在風起雲涌的革命時代。講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小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投奔到專橫、粗暴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隨着家業的衰落,外祖父經常毒打外祖母和阿廖沙,狠心剝削手下的工人。甚至因爲阿廖沙染壞了一塊布將他打得失去了知覺。同時他親眼目睹了舅舅們爲了爭奪財產而爭吵鬥毆的情景。這一幕反映了俄國下層人民沉痛的生活狀況。

在外祖父家,阿廖沙認識了佔有特殊地位的“小茨岡”,他懂行能幹,外祖父很器重他。他常常在外祖父打“我”的時候,儘量地用自己的手臂擋着鞭子。他憑藉着他的聰明給這個家帶來了許多快樂,而他卻逃不過死亡的悲慘命運。一次,兩個舅舅和他一起搬運一個十分沉重的橡木大十字架。他絆了一跤,兩個舅舅竟只顧自己保命,他卻被砸死了。佈滿陰霾的日子裏,只有外祖母保護和支持者阿廖沙,使他感受到了溫暖和光明。她給“我”講上帝、鬼神等故事,又常常向“我”回憶起當年“我”的父母相戀、共同生活的情景。

然而生活遠沒有那麼平淡,米哈伊爾舅舅放火燒了染坊,那一次外祖母頭上頂着空口袋,身上裹着馬被,直衝着火跑了進去,抱出了隨時可能會爆炸的硫酸鹽罐子,她又指揮聞訊而來的鄰居,和家人一起撲滅了大火。而“我”卻被舅舅摔昏了過去,甦醒之後,得知納塔利婭舅母死了。災難突如其來的降臨,使“我‘感到了恐懼。逃離恐懼的渴求主宰了”我“,自然想起了”小茨岡“的死。所有這些殘酷的現實令”我“不堪重負。舅舅們分家了,爲了爭奪家產,父子相殘,也因此打傷了外祖母。接着,外祖父就搬家了,”我“對新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和新鮮感。阿廖沙認識了”好事情“,但大家都不大喜歡他,把它給攆走了。阿廖沙又和彼得伯伯和隔壁三個小朋友結下了友誼。後來母親回到了家中,阿廖沙也感受到了溫暖。

高爾基向我們展現了他的一段悲慘的童年生活,不是爲了讓我們同情他,而是讓我們懂得:在逆境中,學會堅強。給他力量的正是像外祖母一樣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的人。正如高爾基後來寫到:”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也有像”好事情“一樣的普通人把各種生活知識送給了阿廖沙,使他心靈豐富,茁壯成長。高爾基在小說中寫到”但只要知識,就是蜜“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它說明高爾基對科學知識的極端重視、尊敬和讚美。

中學生讀後感 篇9

何爲《狂人日記》?語頗錯雜無論次,又多荒唐之言。

曹雪芹曾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一個偶然的巧合,使我能將其聯繫起來。一場悲劇性的故事,一個悲劇性的狂人。

初看《狂人日記》,千言萬語說不清我的想法,千絲萬縷理不真切。這就是那麼一個狂人,一個所謂的精神病患者。

的確是荒唐,滿紙的荒唐言,極度懷疑他的病入膏肓。然而,細細的揣摩,從一個時代的旁觀者來看待他,卻是越看越明白,越來越驚怕。

那是一個愚昧麻木吃人的社會,國民的封建落後,殘酷的封建禮教制度充斥着那整個社會。麻木愚昧的國民,沒有人性可言,只有那所謂的規矩,按老祖宗的規矩一點一點的行動。

在這毫無自我想法意識的人羣中,終有一個人清醒,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他的確是個瘋子,一個精神病患者,但卻因爲這樣,他反而思考了,清醒了。他看到了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他看到了那一羣麻木淡漠,封建禮教的幫兇,忠實的實行者和保持者,維持着規範着吃人社會的延續。

一個稍稍清醒的人,那個狂人,他希望別人都能清醒過來,打破那吃人的封建禮教制度。於是他想吶喊,叫喚於生人熟人間,希望他們能夠清醒過來。只可惜狂人的吶喊並沒有讓人清醒過來:交喊於人羣之間,而他們的迴應便是“瘋子”。當狂人妄圖說服他的哥哥——絕對的封建主義衛道士時,那便更是悲哀了。頑固的衛道士,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去改變的。最終,連狂人的至親都認爲他是瘋子。

狂人的悲劇性,就在於此。叫喊於熟人之間,而熟人無迴應;自己不被自己的至親理解。然而又不僅僅在於此。

吃人的封建禮教仍在不停的.延續着,小孩子雖然並不懂事,卻也在其父母的教導下,自發的遠離狂人,守衛那些舊制度。這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悲哀。

最終,狂人不再“狂”,其病早愈,赴某地候補矣。一個原本已經稍微有點清醒的狂人,在面對強勢的吃人禮教制度,他終於被同化了,成爲了另一個封建禮教的衛道士。這是最大最徹底的悲劇啊!

所以我讀《狂人日記》,讀狂人的巨大悲哀,看日記,看狂人,“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我也只能大致理解一下這“其中味”——悲劇性的狂人啊!

看似“滿紙”都是“荒唐言”,然而字字都是“辛酸淚”,“都雲作者”是真“癡”,卻不知那“其中味”,我想代他說:救救孩子吧,那殘酷的封建制度不能再延續下去了。

中學生讀後感 篇10

烈日炎炎的午後,空調“呼呼”的吹着。杯中的冰塊時不時的發出崩裂的聲音,手指在杯口一圈又一圈的摩擦着。時間懷着惡意從我頭頂流逝,不知就這樣過了多久,也許是一個小時,也許是一分鐘。無所謂了,反正我無事可做。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開始讀並讀完了《第一次看世界》這本書.一開始我並沒有對這本書懷有什麼精彩、有趣之類的期待,完全只是打發時間。我是坐在窗邊看這本書的,所以從窗簾褶皺裏流瀉下來的些許陽光,被切割成了薄片,落在書中的文字上,細細碎碎,亮亮晶晶。當我細細讀完最後一張合上書本時,才發覺陽光已變得昏黃,太陽也已經懸在山頭,甚至有幾戶人家亮起了燈了。

書已看完,有些感想想與汝等分享一下。這本名爲《第一次看世界》的書中記載的只是些普通卻蘊藏着美好精神和趣味的兒童文學故事,例如:

《四季的風》作者從四季結構開始,以巧妙地方式說明了風在四季各不相同的緣由。同時風的動和苦孩子常年躺在牀上的靜形成流動的和諧,其間豐沛的感情震撼了我的心。

《“歪腦袋”木頭樁》寫的是一個老木頭樁,頑固又自以爲是。但女孩們跳皮筋的旋律卻震撼了老木頭樁的心,並喚醒了它的回憶。作者用心設計女孩們和老木頭樁的兩次相遇,從而傳達出 童心的魅力。且文中的描寫都極富有詩意:“皮筋老想纏住那些腿,可就是纏不住,那些腿在飛”。這樣的語句清淺而深刻,簡單卻富有詩意,我們會自然體悟到作者巧妙蘊藏在詩意語句裏的哲思。

《南南和鬍子爺爺》圍繞着小男孩南南和鬍子爺爺相遇前後,發生了許多離奇卻有趣的事情,如:南南要去看戲、狼要去吃南南、鬍子爺爺保護南南、南南演戲……

事件的連接似乎沒有嚴格的邏輯順序,反而有些混亂,但這卻是作者有意爲之,因爲這是夢呀!呈現了夢的自然形態。不過本文卻沒有教育意義,只是一個純粹的孩子的夢。但這種藝術手法和理念都十分新穎。

這本書是今年新出版的,可能還有些缺陷,但是書中的文章都不是簡單的選用已有的名著名篇,而是從當代兒童文學的純粹藝術出發。挑選的是那些在審美趣味和藝術價值上更加體現經典性、持久性作品,在審美和人文層面,是溫暖、大氣、純粹、美好的`,這些一直潛藏在文學遺產的深處,並一直都是無比珍貴的部分,需要我們用心發現,品讀這些作品蘊藏的美好精神和趣味。

因爲這本書是一種全新並且新穎的兒童文學書籍,所以難免會有一種世界觀的顛倒,會有一些歷史的距離,也難免會產生某種審美的隔膜。但它們那些永恆的魅力和力量確是怎麼也讓人忽視不掉的。

這是一本既富有經典感,又具有當代審美意識和人文趣味的兒童文學讀物,我推薦當代兒童去讀。

中學生讀後感 篇11

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狼的智慧、頑強和尊嚴;體驗了遊牧民族千百年來對狼的至尊崇拜;目睹了蒙古民族古老神祕的葬儀式;感受了那讓人聞之膽顫的狼嗥。

蒙古狼,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生物,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它們也明白,在草原上,要想吃到獵物,就得有耐心,有毅力。黃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動物,連狼都不及它。有時候,一條狼爲了追一隻黃羊,都能追得吐血。但是,黃羊依然是狼的食物來源,這就源於狼的耐性。通常來說,在白天,一條狼盯上一隻黃羊,先不動它,一到天黑,黃羊就會找一個背風草厚的地方臥下睡覺,這會狼也不動它。一晚上狼就是不動手,趴在不遠處死等。天一亮,黃羊憋了一夜的尿,跑不動了,狼瞅準機會就衝上去猛追,這樣,獵物便到手了。狼所具有的這般耐性,令人歎服,也值得我們學習。正如書中畢利格老人所說的“天下的機會只留給有耐性的人和獸。”

蒙古人敬狼,他們死後都會舉行葬儀式,渴望升上騰格里(天)。狼是騰格里的寶貝疙瘩,騰格里就護着狼,所以,當人們要把狼趕盡殺絕的時候,騰格里便幫着狼報復了。

發起狠來的狼是最令人畏懼的。整本書中,發狠報復的狼對馬羣的廝殺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由於外來人瘋狂的掏狼崽、打狼,在一個大風雪天,狼來報復了。在狼王的指揮下,狼羣發瘋了,發狠了,整個狼羣孤注一擲,用蒙古草原狼的最殘忍、最血腥、最不可思議的自殺性攻擊手段,向馬羣發起總攻。一頭頭大狼,特別是喪失狼崽的母狼,一口咬透馬身側肋後面最薄的肚皮,受驚的馬爲了甩掉狼,會發瘋地用後蹄蹬踢狼的下半身,一旦踢中,狼必然骨斷皮開,肚肚破腸流。但,馬的這一舉動無疑給狼牙狼身加大了撕拽的力量,有可能被猛地撕開肚皮,置自己於死地。一條被馬蹄踢破腹部、餓瘋了的公狼,爬向倒地未死的`馬,撕咬着……只要它的嘴還在,牙還在,它就不管自己有沒有肚子,照吞不誤。這是狼在臨死前最痛快最慘烈的最後一次晚餐。

被殺的馬羣和自殺的狼羣,都在悽慘絕望中顫抖。

讀罷,我擦擦頭上滲出的汗,平緩平緩呼吸,驚歎不已。這,便是狼的狠性,狠得讓人顫抖。

我不得不驚歎於作者如此豐厚的文學功底。那些精靈一樣的蒙古草原狼彷彿能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那一幕幕搏鬥的場景是如此的清晰,真實。從每個細節中攫取的強烈的閱讀快感,令我欲罷不能。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它還是一場狼圖騰的精神盛宴!

我們要像狼學習,學它們的耐性和狠性。俗話說“你不對自己狠,別人會對你更狠”。爲了成功,我們要有耐性和狠性。耐心的等,發狠的追。

中學生讀後感 篇12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於16世紀中葉,作者爲明朝的吳承恩。這是一本及其經典的完美著作,擁有神奇的魅力。

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自西遊記問世以來便在世界各地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孫悟空的形象自帶主角光環,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角色便是孫大聖了,他身如玄鐵,火眼晶晶,神通廣大,七十二變,只要在腦袋上就下一根毫毛,放在手心輕輕一吹,就能變出一羣厲害的小猴子,幫助孫悟空和衆多的妖精戰鬥。除此之外,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還能一眼就識別出衆多妖怪的'真身。即使如此,孫悟空還是有一樣害怕的東西,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給唐僧的金箍兒,只要唐僧默唸幾句緊箍咒,他就會疼得滿地打滾。雖然唐僧總是冤枉孫悟空,亂念緊箍咒,但是孫悟空仍然對唐僧不離不棄,一路保護着好基友,一直到安全的把唐僧送到西天取到真經。

西遊記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小說,書中的孫悟空,唐三藏,豬八戒,和沙和尚,觀音菩薩,如來佛主等藝術形象,成爲了一代讀者腦海裏抹不去的經典,也讓我不由得佩服吳承恩。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孫悟空一樣,明辨是非,爲人忠誠,這樣我們纔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很多遍了。最近看了好幾遍,看到了一些以前沒有看到的東西,就是裏面每個人物的精神。

在這些角色中,我最想寫的是孫悟空。孫悟空最懂什麼是堅持,跟着唐僧西天取經。不管唐僧被妖怪抓了多少次,孫悟空都會在第一時間找人救他。比如在苦鬆劍的火雲洞,唐僧被洪海爾抓走了。孫悟空和他打了很久。不僅沒有救師父,還被洪海爾重傷。但是,他還是不聽豬八戒的分手建議。他還說:“八戒,這妖怪太厲害了。我打不過他。請你去南海,來音菩薩那裏捉他。後來豬八戒被洪海爾用詭計抓住,孫悟空只好駕着筋斗雲去找觀音菩薩。

還有一次,唐僧在毒敵山琵琶洞被蠍精抓住娶她爲妻。孫悟空和豬八戒跟她打了十幾回合,她用一個倒馬的毒樁痛打孫鐵悟空的頭,被打得落花流水。第二天,兩個人又來到門口叫板,這次輪到八戒被堵嘴了。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再次去找觀音菩薩。她讓他們在掉落蠍精之前去找昴宿星官方。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切都要像孫悟空一樣,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放棄,才能成就大事。

中學生讀後感 篇13

頭頂三顆毛,身背一張破涼蓆,瘦小的身體彎曲着,赤着腳走在石板路上……這,就是張樂平先生筆下的三毛。夥伴們,你們知道《三毛流浪記》這部作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嗎?那就讓給我來告訴你們吧!

1947年的一天晚上,畫家張樂平冒着大雪走在上海弄堂裏,遠遠地看到三張通紅的小面孔。走近一看是三個十歲左右的流浪兒,正披着破麻袋赤着腳,緊緊地圍着一個烤山芋的爐子取暖。有兩個孩子在雪地上不停地跺腳。有一個趴在雪地上鼓着凍紅的腮幫去吹即將熄滅的火。寒風呼嘯大雪紛飛。貧窮的藝術家呆呆地看着這三個他無力幫助的孩子,嘆了一口氣,去兄弟家借宿了。第二天早上,他又路過那條弄堂,卻看到有兩個孩子已凍死在那個爐子前,小手還伸在熄火的爐膛裏……張樂平痛哭流涕,這一幕深深地刺激了他的神經。張樂平悲憤,他要吶喊,他要畫三毛流浪記……就這樣一部反映舊社會兒童生存狀況的作品問世了。

今天,我又重溫了《三毛流浪記》,書中生動的畫面,栩栩如生的表情,再一次深深地刺激着我的神經。一個頭頂三顆毛,身穿襤褸衣衫的小男孩儼然映入眼簾。他正在幫人擦皮鞋,一個兇惡的警察走過來對他呵斥着,並拿走了他的工具和錢都。但他不泄氣,又去賣報紙。

第一次,因爲他跑得太慢,他到人羣中的時候,發現每一個人手上都拿着一張報紙在看,於是他就把舊報紙當 廢紙賣給小販。第二次,三毛一拿到報紙就往人多的地方跑,不一會兒功夫,報紙全賣掉了。看到三毛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和求生的'勇氣,我想到了我們。試問,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我們有沒有珍惜過呢?我們集萬衆寵愛與一身,在學習上我們是否努力了呢?

回頭再看三毛,可憐的三毛,在天寒地凍中他還是一身短衣,我多想把爸爸媽媽送我的羽絨服送給他來取暖;在瓢潑大雨中,他不斷地在街檐下移動着他瘦小的身軀來躲避風雨,我多想把我漂亮的小花傘送給他來遮雨;在黑心的印刷店中,他忍受着欺凌與飢餓苦苦掙扎,我多想把媽媽買給我的點心送給他。哦,還有昨天的生日蛋糕,他一定會喜歡的……可憐的三毛,你不曾幸福地生活過一天。

夥伴們,當你閒飯菜不好吃的時候,請你想一想三毛吧;當你閒衣服舊的時候,請你想一想三毛吧;當你閒零花錢少的時候,請你想一想三毛……

中學生讀後感 篇14

現在已經八年級的我們,但卻似乎一直都沒有靜下心來,自己地品讀過《中學生守則》,這一次,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去認真地看了每一條新的《中學生守則》,開始思考其中的每一點......

時間的齒輪一天天在轉動,時代也跟着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次新的《中學生守則》中有過去一貫的基本規定、道德準則,同時也緊隨時代的步伐,添加了一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的中學生所應具備的素質,這不僅是教育的一大突破,更是對我們當代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學會感恩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道出了深刻的含義。目前的高中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家裏人的寵愛,甚至是溺愛,習慣以自我爲中心,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爲重,對父母,對家人的關懷,朋友的綿綿情誼,陌生人的善舉,都不懂得感恩和回報。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知恩圖報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如今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將這一份優良傳統延續下去呢?且不說要將它發揚光大,但最起碼的,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面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用一顆關愛的心來關懷身邊的一切,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國家安全教育

上海作爲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中學生需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教育,在當今這個和平年代,國家安全教育還可以擴展到金融安全,網絡安全等等。來上海短暫或是長期停留工作的外賓較多,我們在遇到外賓時,要做到最起碼的尊重,和外賓交流時要做到言行得體。還有就是在網絡中,要維護國格,這不僅是新的《中學生守則》的要求,更是作爲中華民族的一個公民所應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

誠實守信

這一點似乎和我們學校最近在開展的一項特色工作相呼應,就是免監考制度。這正是體現了八中學子的誠實守信的良好的個人素質。我想,當然誠實守信這個意義不僅僅體現在這裏,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最主要還是體現在平時與人交往上,包括信守諾言,遵守時間,不抄作業,遵紀守法等等。是作爲一個當代的中學生應有的最起碼的做人的原則.

這次的新的學生守則還對"珍惜資源","講究公共衛生"等社會公德做了強調,而"熱心公益勞動"也被寫進了《守則》,這些條文可持續發展,創建和諧社會都有着密切的聯繫。

因此,作爲一名當代的中學生,我們需要同時代一同進步,同社會一同發展,同紀律一同改變,在改變中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最終超越自我,迎接新一天的朝陽,綻放我們的青春活力,燃燒我們火一般的熱情!

標籤:讀後感 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