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回家讀後感

觀後感3.16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回家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回家讀後感

回家讀後感1

合上書本,一切都被隔絕在外了,腦海中只剩下了一個概念,家。這是一個被我們輕描淡寫的詞語,這是一個輕輕鬆鬆被我們遺忘在角落的詞語,這是一個潛藏在我們生活中的詞語。“家”算什麼呀?有什麼用?狠多人提起家都十分不屑。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在接受着家的哺乳,在家的臂彎下一點點的長大。

而與我們不同,在《說好要回家》裏描寫了這樣一羣人物,他們不知道家爲何物,卻那麼執著地想要去追求。比如,本書中最使人震撼的一個人物,小成。他很小時便被拐賣到馬戲團學雜技,跟着師傅和其他孩子四處巡遊,表演失誤的話,就免不了一頓毒打。那次,他鑽火輪失敗了,差點被火燒着,卻被師傅打得皮開肉綻。那時,元舞心疼地問了一句“你不想回自己的`家嗎?”殊不知,這句話顛覆了他的命運。當天夜晚,他帶着重傷從馬戲團逃走了。

可以想見,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那樣一個漆黑的夜裏無助蹣跚奔跑的身影;可以想見,那個在外面孤苦無依蜷縮的身影。我不知道,是什麼能量,支撐着他一直跑一直跑,要逃離那樣一個狼窩般的地方?我們都在心裏爲他祈福着,祈福他會有一個美滿的歸宿,能夠回到自己溫暖甜蜜的家。同時,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多麼美好而又不切實際的夢想,空中樓閣而已,可望不可即。一個孩子,在全國那麼大的地方,無親無靠,誰知道他的父母在哪裏呢?誰知道他要怎麼度過這些漫漫長夜呢?小成在橋洞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去了天堂。也許,對於小成來說,他想去的“別的地方”,只能是天堂嗎?如果是,但願那裏沒有暴力,沒有殘酷,沒有親人分離的痛苦······與小成爲伴的那個小叫花子,聽聞小成已經去了,頓時淚如泉涌,“哥哥!你別嚇我啊。你都說了,等你病好了,就帶我一起尋找爸爸媽媽,你都說了我們一定要回家的!”撕心裂肺的呼喊,不知道是多少流浪兒童最大的心願,也不知道繃斷了多少人的心絃。

他們,連自己準確的名字和年齡都不清楚,像浮萍一樣漂浮在這個世界上,隨時都有可能被生命的巨浪吞沒。對於他們來說,“家”是一個陌生的東西,卻又是那樣一個令人渴求,令人爲之不顧一切去追逐的東西。他們也許都不理解它的含義,炙熱的心卻時時刻刻只爲它跳動。這難道是一種,冥冥之中,來自家的召喚嗎?

我親愛的朋友們,“家”其實就在你們身邊呀,那些關心你們,愛護你們的人,都是這個家的一員,好好珍惜這份來自家的愛吧,不要等到失去時候才感覺家的可貴.

回家讀後感2

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裏的英雄

霍莉·布萊克,1971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美國青少年奇幻小說作家。受喜愛講故事的母親影響,她從小熱愛閱讀與寫作,目前已出版數十部青少年小說,在美國屢獲大獎,包括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青少年圖書獎、紐約市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青少年讀物等,與另一位暢銷書作家合作的《奇幻事件精靈薄》不僅獲得多項青少年小說獎,並於20xx年改編爲同名電影。《送埃莉諾回家》更爲她贏得美國兒童文學界的最高獎項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

布萊克擅長在現代都市的背景之下,融合精靈神話、神祕生物和魔法巫等,創作出古老而前衛的奇幻勝境,引人入勝,被譽爲“現代奇幻大師”。

《送埃利諾回家》裏三個好友——扎克、波比和愛麗絲,各有各的煩惱,卻熱衷於一個角色扮演的遊戲。

一個骨瓷娃娃——至高無上的女王,充滿神祕和魔力,在壁櫥上注視着這三個性格迥異的少年。

即將開始的是一場跨越魔法和現實的夢境,還是一段考驗友誼和勇氣的冒險之旅?

一個夜晚,女王在波比的夢中出現,說自己名叫埃莉諾,已去世多年,想要回到家鄉的墓園之中。三個好朋友莫名其妙成爲護送女王回家的使者,詭異的氣氛令他們別無選擇,只好在深夜帶着女王,跳上長途巴士,前往不知名的`地點,準備完成她的心願……

雖然三個孩子都已十二三歲,但依然熱衷於這個角色扮演的遊戲。爲什麼?

我想,是因爲他們在真實世界中的煩惱是本不該在這個年齡段有的,他們也還只不過是幾個十二三歲的孩子,他們脆弱的心靈承受不了太多,所以他們通過這個看似幼稚的遊戲,來緩解真實世界中的煩惱。

不過,他們才十二三歲,爲什麼又會做出很多成熟的抉擇呢?

所以,他們都已經十二三歲,爲什麼又會做出許多幼稚的選擇呢?

成熟與幼稚,怎樣算成熟,大人難道就不幼稚嗎?

魔法與瘋狂,這個世界存在魔法嗎,還是一些瘋狂的人胡亂編造出來的?

真實與謊言,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你們喜歡上這本書和這本書的作者了嗎?

回家讀後感3

小貓吉吉是一隻流浪貓,從小就失去了媽媽,一個人獨自生活,它住在一家寵物店的後院。

隨着時間的流逝,吉吉漸漸長大了。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吉吉遇到了一隻大黃貓,和它成爲了夥伴,一直形影不離,很快就結爲了夫妻,不久之後,又有了五隻可愛的小貓。

——啊,真好啊!吉吉終於有了家人了。

有一天,大黃貓出去覓食,再也沒有回來,而狠心的寵物店老闆馬利卻把小貓們給打死了!還把吉吉給關了起來,並賣給了一個公爵夫人。而馬利還在背地做了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真是太壞了!他怎麼能把小貓給打死呢?小貓就是長大了也不會危害人啊!就算是做壞事,也可以把小貓賣給別人賺錢啊!真是太壞了!

在新主人的家裏,所有人都對吉吉寵愛有加,但吉吉一點兒也不快樂。在這座別墅裏的所有人中,吉吉最喜歡廚娘,因爲廚娘的圍裙上有股魚腥味,這讓吉吉想起了家鄉。後來廚娘被辭退了,吉吉對這裏也不留戀了。它有了一個想法:回家!

夜深了,吉吉從閣樓的窗戶跑了出來,從此,吉吉就踏上了回家的路。一個星期之後,吉吉還在趕路,它又遊過了一條河,出現在它面前的是一個寧靜的村鎮,它憑着記憶滿心歡喜地向小鎮跑去,但它看到的並不是溫馨的家,而是一片廢墟!

——我很替吉吉難過:經歷了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到家了,家卻沒了!

吉吉帶着傷心和難過度過了冬天。

第二年的春天,一座大樓建起來了,在大樓裏,吉吉碰到了馬利的店員薩米。薩米對吉吉很好,總會給它食物。

一天,吉吉撿到了一隻死了的`大老鼠,它準備藏起來,等餓了再吃。這時,大樓主人——薩米的老闆正好看到了,認爲吉吉很會抓老鼠,想讓它幫忙抓大樓裏的老鼠,做爲回報,他就爲吉吉付飯錢。

——吉吉終於可以生存下去了!

有一天,吉吉與它失散了的丈夫——那隻大黃貓重逢了!它們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幾個月後,吉吉生下了幾隻可愛的小貓。

隨着時間的推移,吉吉成了這個小鎮上最富有傳奇色彩、最受人們尊敬的貓,所有人都認識它,從此,吉吉就在這個小鎮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太好了!吉吉終於有家了!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吉吉真是一隻有毅力的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逆境中,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到底,才能達成目標。

回家讀後感4

剛拿到書時就被封面中的小鵬(也就是作者)所吸引,揹着旅包勇敢堅定地朝着前方的陽光出發。小鵬是名資深的揹包旅者,從書中的前兩頁就可以看到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整個地球(除了南極洲),那些個你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地方密密麻麻排滿了書頁,他自嘲自己因爲名爲“鵬”,註定了要去飛翔。開始我覺得如果資金夠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名揹包旅行者,但讀了小鵬的故事後,我爲自己的淺顯論斷感到慚愧,比起我那些簡單的賞景嘗俗,小鵬是在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體驗去感受,一邊讀着會不自然的被他的熱情所感染,也被他的勇氣與信念所折服。《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不是一本簡單的旅遊攻略,或者旅遊遊記,它是一部生命的體驗歷程,作者在旅途中感悟,讀者在文字間被他所感悟。

在書中我讀到了久違的真實,在面對簽證難題的.時候,被中國駐外使館拒絕指責幫助的時候那種懊惱憤恨;在面對武器廣場的各種商販時,各種現實的場景、人性的流露;在面對自己決策失誤的時候,一位實實在在的揹包旅行者形象讓人覺得真切親和。

這本書是作者在南美洲的旅行足跡,一邊用自己的全身感受着每一寸異國的氣息,一邊幽默打趣的記錄着所想所感。別具意義的馬黛茶,有點驚悚又好奇的烤豚鼠,形形色色的商販,帥氣詼諧的亞馬遜導遊“牙籤兒”,未曾聽說過的印加神鷹,善良傳奇的哈瓦那姑娘的禮物,與小紅狐的靜靜注視一緣,足球現場上對於自己能錯過那些瘋狂球迷的慶幸,還有那些遇見的來自不同文化的朋友們。

說是旅程,我讀着卻有着感覺身心在回家的路上的感動。我們人用一輩子在去追問自己是誰,探尋我們的方向和歸宿。直到我們看盡了世間的悲歡離合,感受到了五味陳雜的處境,有些人敢於追隨自己內心不放棄夢想,有些人爲了眼前的現狀而妥協了,不管我們是隱於朝九晚五的柴米油鹽中,還是奔跑在風雨花香的追夢路上,每個人的心底都未曾忘了回家的路,小鵬用旅行去看、去思考、去發現內心的歸屬,我們也在以種種方式自覺或不自覺的走在回家路上。

這本書適合在茶餘飯後,自己靜靜的慢慢的去閱讀,讀到每一文字的深處,回味是無窮無盡的曠達之感。

都說中國人最戀根,其實戀家是人類的通性。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我們又何曾忘記過回家的路,心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家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一個關於父愛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在考高中的時候,因爲分數不夠,需要交八千元錢才能上學。本來家裏就不富裕,正在這時,父親又下崗了。

父親爲了孩子,第二天就出去找工作,每天早上出門,晚上回家,但父親在每晚走進家門地那一刻,臉上總是帶着笑嘻嘻的表情。不久後的一天,父親在一個工地上找到了份下苦力的工作,晚上當他蓬頭垢面地回到家時,孩子一看到他渾身都是泥槳,端着飯碗就離開了飯桌,父親就笑笑說:“這孩子。”第二天,他就穿着一身乾淨的衣服回來了,髒衣服放在自行車的後面。

兩個月之後,父親幹活的那個工地上的工程結束了,他又失業了,父親就買了一輛舊三輪車開始自己拉貨。由於父親整天騎着一輛破三輪車到處拉貨送貨,有時還到他的學校。這個孩子覺得父親沒有本事、無能,從心底有點瞧不起他,所以無論在哪裏碰到他的父親,他都裝作沒有看見不理父親,而這位父親總是衝自己的孩子一笑,轉身騎着車吃力地走了。拉了一天貨的父親,回到家時沒有一點的疲憊,臉上依然掛着燦爛的笑容……

有一天在放學的路上,孩子看見前面圍了好多的人,他擠進人羣一看是父親的三輪車翻了,車上的冰箱摔壞了,父親坐在地上一手摸着冰箱,一手抹眼淚......從來沒有見父親哭過,看到父親哭地樣子,孩子慌忙轉身往家跑。當孩子和媽媽跑到出事地點的時候,父親已經走了......晚上,孩子的`媽媽問父親傷到哪了,父親忙笑嘻嘻地說:“沒事,沒事,吃飯吧!”從那以後,孩子對父親的態度改變了,他決心好好學習,一定考上大學,來報答父親。

每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想起了父親彎着腰吃力地蹬着三輪車的背影和回到家時那張笑嘻嘻地面孔……孩子考上了大學,在火車站和父親告別時,他再也忍不住大哭起來……

看完這個小故事,我也流淚了。故事中的父親天職裏就裝着對兒子的愛,他知道家是溫暖的,無論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裏遭遇到多大的不幸和坎坷,回到家時呈現給家人的應該是一張笑臉。他要用自己的樂觀給孩子、家人帶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其實這位父親不一定就那麼堅強,但他明白自己一定不能給家庭帶來任何憂傷。父親的那張笑嘻嘻地臉,寄託着他對家、對孩子深沉地愛!我爲這位父親的默默忍受、偉大付出深深感動!我想,天下的父母都一樣的,他們爲了自己的孩子,再大的委屈都能受、再多的苦都能吃,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回家讀後感6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兩個陌生人從相識到結婚,待到婚後激情的慢慢褪去,每天面對紛繁冗雜的生活和各種誘惑,雙方又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

《不回家的誘惑》作者山本文緒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出軌。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日本,圍繞這兩個看似平靜卻又暗流涌動的家庭展開的。

都市白領真弓結婚後成了一名全職太太,在住宅建築公司當銷售員的丈夫秀明溫柔體貼,女兒乖巧可愛。她原以爲夢寐以求的生活終於實現,卻被一成不變的日子壓得喘不過氣,決心重返職場,丈夫卻一天天愈發沉默寡言,難以溝通。茄子田太郎有一份安穩的工作和一個溫馨的家庭,妻子綾子將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兩個兒子聰明活潑。他覺得這就是幸福的生活。爲了家人,太郎決定找住宅建築公司改建舊房子, 茄子田太郎面對新房的建設,佐藤秀明面對生活的壓力,他們都在生活的漩渦裏掙扎。命運的鬼使神差,使得這兩個家庭產生了交集。在建築所工作的佐藤秀明結接下了茄子田太郎房屋建造的活計。偶爾的一次見面,使得他對茄子田太郎的妻子綾子產生了愛慕之意。由此,引發出一系列的反應。

記得圍城裏面有句名言: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裏面的人想出去。其實,無論哪一方的'出軌都不會毫無徵兆的發生。表面看似很幸福的茄子田夫婦,綾子善於隱忍,但終究是內心的慾望被壓抑的太久,沒有機會釋放而已,一旦點燃便會熊熊燃燒。反觀佐藤秀明他完全是奉子成婚,有了孩子才和真弓在一起的,並且銷售的工作也是岳父介紹的。雙方家庭本已有了裂痕,缺得只是個一個爆發的契機。現在一線城市的離婚率居高不下,很多80後的婚姻也是岌岌可危,我覺得很大程度上雙方都有責任。愛情是需要經營的,婚前如此,婚後亦然。不要以爲結了婚就萬事大吉了,其實結婚那一刻纔是人生新的開始。婚後的生活更需要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兩人需要的是更多的溝通和傾訴,而不是每天的按部就班的生活,平時雙方要多製造浪漫和驚喜,有變化的感情纔會讓人產生熱情,要了解對方的生活,把這件事養成習慣,這樣感情自然逐步加深且婚姻纔會越來越穩固。

回家讀後感7

拿到劉仁增的《讓語文回家》一書,看到封面鮮紅的“回家”二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遊子在外時間一長,就會有強烈的回家願望。劉仁增覺得“語文”在外遊蕩很久了,應該讓他回家了。這讓我感到劉老師的用詞十分精妙。

打開目錄一看,全書分爲四大塊:成長足跡、觀點構築、策略建構和課堂點擊。

翻開“成長足跡”,我看到了題目——“化蛹爲蝶追尋夢想”,心中不禁一動,再往下看:“崢嶸歲月稠 望斷天涯路”“不悔衣帶寬 爲伊人憔悴”“乘萬里風 破萬里浪”“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這幾個大標題,心中不禁暗暗叫絕:劉老師,你真不愧是名師!是語文名師!你的用詞真是讓我折服!你的文學功底真是精深!你的語文素養真是高深!

帶着對劉老師的敬佩,我擠出充分時間,迅速閱讀,語用教學的觀點、理論、框架、現實價值在我腦中一一留下印象。

讀完《讓語文回家》一書,我知道了進行“語用型”教學要實現三個轉變:由教學中重語形、語義向重語用轉變,由教學中重知識向重能力轉變,由教學中以教師爲中心向以學生爲主體轉變。這三個轉變道出了語用型教學的三個目標,在今後的語文教學研究道路上,我一定遵循這三個目標,好好落實這三個目標,讓“語文”回到自己真正的“家”!

讀完《讓語文回家》一書,我明白了實施“語用型”教學要落實四個關鍵詞:一是語感,二是語境,三是語體,四是訓練。這四個關鍵詞將直接影響到“語用型”教學的效果,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們一定要注意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在口語交際中創設良好的`語境,在習作練習中指導學生寫出各種文體的習作。只有經過不斷地訓練,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纔會有所提高。

讀完《讓語文回家》一書,我清楚了“語用型”教學的基本觀點是:

1、“語用型”教學以言語活動爲價值取向。

2、 “語用型”教學着眼於學生基本言語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3、 “語用型”教學的基本策略是讓學生“親歷”和“歷練”。

4、 “語用型”教學講求“以語言帶動內容”。

5、“語用型”教學融“工具性”與“人文性”於一體。

回家讀後感8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都要求我們從小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眼前無數的社會現實告訴我們,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是人心的嚮往,社會的呼喚,時代的要求。

我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讀本中,讀到這樣一個故事——《爬着回家的'校長》,講的是在美國猶他州的一所國小,校長爲了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在大會上說:“學期末,如果大家的閱讀量達到15萬頁,我就從學校爬回家。”到了期末,學生達到了校長的要求,不巧的是放假那天下起了大雪,校長竟真的在厚厚的雪地上爬行回家,短短的三英里路爬了三個多小時。

“做人不能言而無信!”這位校長一句樸實的話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讀到這裏,我的臉陣陣發熱,我不禁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那天中午,我正在家裏吃午飯,一位老奶奶在敲對門李伯伯家的門。“他們不在家。”我想起李伯伯一家回李市老家去了,就打開門對那老奶奶說。“噢!”老奶奶轉過頭來,滿臉的失望。“我能幫您什麼嗎?”我問,“孩子,我不識字,你能幫我寫張字條留給李老師嗎?”“好嘞!”我爽快地答應着。

我連忙拿來紙和筆,幫老奶奶寫留言條,可是她年紀大,又是外地人,說話不大清楚,我寫了十來分鐘還沒寫完,可急了——我和同學有約在先,下午一點十分到教室下飛行棋。這時已是十二點四十六分,我的午飯還沒吃完呢!

“孩子,等一下,我有事下去一趟就上來。”說完,老奶奶扶着樓梯欄杆顛顛地往下跑。天哪!等一下?這“一下”是多長時間?五分鐘?十分鐘?還是二十分鐘?我的時間多寶貴呀!和同學的約會,一個練習的數學課外作業,英語課前的單詞複習……呀!沒時間多說了。我衝進家門扒下最後兩口飯,飛奔下樓,推出自行車向學校奔去。

今天想來,我羞愧難當。爲了在同學面前守信,爲了快樂的飛行棋,我曾毫無歉意地丟下無助的老奶奶!不錯,和同學有約應該守時,可我也誠心地答應幫助老奶奶呀!

老校長在潔白的雪地上爬行的身影,像一個巨大的驚歎號,催我猛醒。

是啊,誠信如同道德百花園中的一簇鮮花,她的綻放需要我們每個人的辛勤澆灌和耕耘。

回家讀後感9

他,一個失去父母的小男孩。

它,一隻因貪玩而遠離母親的小熊貓。

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你又想到了什麼?

揣着滿心的好奇,翻開《熊貓回家路》,原先的好奇被一種莫名的情感慢慢吞噬着,不知不覺中走進了主人公身處的環境中。

書中講講着這樣一個故事:因失去父母而變得自閉的男孩盧娃子被窮苦的竹農老陳收養,卻無法打開他的心扉。爲了生計,老陳收了一個叫小馮的人的錢,使一隻熊貓一步步落入他們的包圍圈,但小熊貓卻掉入河中不見了。

一天早晨,盧娃子發現了奄奄一息的小熊貓,在相處中,他們成了相伴的好朋友,但是盧娃子漸漸意識到,他所熊給予小熊貓的最大幫助就是送它回家。

最後盧娃子感化了老陳和小馮,也讓小熊貓安全回家了。

這是一個既感人又很現實化的'故事。

他,在保護動物中默默付出的小人物。

它,在多姿生物中的一種可愛的動物。

他們之間會是怎樣的情感關係?

你又想到了什麼?

在各種利益的誘惑下,人類---多姿生物中的一種可悲的動物總是不斷傷害自己的家人,用它們的血,用它們的肉體,用它們的淚去換取自己短暫的快樂,卻不曾想過它們也有自己的家人,也會對這個世界不捨。

在這個時候,總會有一些人像白蓮一般從這灘污泥走出,像俠客一般在亂世中挺身而出。他們,就是他們家人的救星。

這些富有愛心的人,保護着,呵護着這些嬌弱的小動物,給了它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並用行動去說服身邊的人一起保護動物,保護自己的家人,讓這些小動物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感受到家人的愛。

當你走在路邊,看見幾只餓得趴在地上的流浪狗,你會怎麼做?

當你的朋友告訴你他準備拋棄自己的寵物,你會怎麼做?

當你的家人受到無故的欺辱,你會怎麼做?

你是否會非常氣憤?

那就請行動起來,加入保護動物的行列,保你這與你沒有相似之處,卻與你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家人,不要再讓你的家人由多變少,由少變無。

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保護家人,人人必責!

回家讀後感10

關於美洲大陸,首先出現在我腦海裏的是巴拿馬運河和亞馬遜叢林,這是從地理上來說,從歷史上來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瑪雅文明,爲此我還特意買了本名叫《瑪雅文明》的書來看。雖然從許多書或電視節目裏瞭解了不少關於美洲大陸的知識,但是更系統、完整地知道了關於美洲大陸的人文地理狀況,則是從《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這本書裏獲得的。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的作者小鵬是位職業旅行者,有十多年的旅行經驗,出版了包括這本《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共計五本的旅行書籍,把他旅行十幾年來所看、所思、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給將要旅行的人提供自己的經驗和見識,讓不能去旅行的人從書上領略一番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這本《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是作者追尋他的偶像前古巴領導人格拉瓦所著的《摩托日記》裏的路線所做的美洲之旅,雖然旅途中麻煩不斷,狀況頻出,作者憑着自己內心的信念還是完成了這次尋找格拉瓦的旅行。作者在文中明確表示,雖然明面上這次美洲之旅是重走格拉瓦的摩托之旅,但更加是作者尋覓內心的自我、如何獲得內心平靜的過程。我對書中美洲各國的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知識都很好奇,但更多思考的是作者在旅途中的一些關於旅行、讀書和自我認識等等的自我反思。

作者在書中說他這次旅行真是把讀書和行路都做到極致,陸地行程超過一萬公里,而閱讀文字也超百萬,因此他想到了讀書與行路孰輕孰重的問題。作者認爲:“讀書與行路就象助推我們前進的兩枚火箭推進器,第一級目標是認識世界,第二級目標是認識自己。”通過此次旅行,作者體會出了:“自我認知程度越高的人,內心也越發平靜,不過對任何人來說,自我認知永遠處於一種未完成的狀態,是一個不斷深化和完善的過程,因爲世界在變,人也在變,唯有變化纔是永恆。因而讀書永無止境,行路也永無止境。”由此可見,古人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形容開拓人們的眼界和增強對世界的認知程度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本書最後,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感悟,給了年輕人一個忠告:“我終於明白,旅行的終極狀態不再是沸騰,而是平靜,不再是遠行,而是回家。人應該趁着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有夢想的朋友,堅定地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只要你信心足夠,耐心足夠,你的夢想就會實現,《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的作者已經用自身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回家讀後感11

《我們回家》是作家曹文軒的作品之一,他還著有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鳥 》等,這些文學作品都是我們小孩子的最愛。

《我們回家》這本書由:《街燈的祕密》、《唱給奶奶的歌》、《我們回家》、《神祕的鬼谷》、《細馬的紅樓夢》、《癡雞》、《荒原草屋》、《紅葫蘆》幾個小故事組成,整本書都以“回家”爲主線。在這些小故事中,我最喜歡讀的是《細馬的紅樓夢》,它寫的是一個叫細馬的男孩(他的父親是邱大爺),被過繼到叔叔邱二爺家,他不適應邱二爺家的生活環境,到他努力去適應邱二爺家生活,再到離開邱二爺家這麼一個過程。最後細馬又回到了邱二爺的家裏,這樣一個曲折的感人故事。它塑造的是細馬這個人物形象,從他的經歷中展示這個人物的性格、心理。人世百態,鄉下風情,人情冷暖,都在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本文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細馬這個人物形象,讓我們明白了人生一個重要的意義:善良、誠實、擔當。這些品質是我們少年兒童必須學習,必須傳承的優良傳統。

可是,當我看到“回家”這兩個字時,總感覺心裏酸酸的,自己就像一隻無家可歸的小鳥,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讓我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三年前,爸爸媽媽因爲一些瑣事經常鬧矛盾,他們不在一起生活,媽媽回了外婆家,爸爸一個人常年在外打工,給我和妹妹掙生活費,每個週末我回家都見不到爸爸一面,媽媽把我接到外婆家,很多時候我連和爸爸見面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回家,每天晚上躺在外婆家,想到爸爸孤零零一個人在外,我的`心裏有說不出的痛苦。在外婆家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還要經常挨媽媽的罵,甚至捱打。我多想有個溫暖和睦的家,可是父母的事情,我們小孩子且能阻止得了。

今天,看了細馬的故事,細馬的遭遇和我差不多,他能堅強勇敢的留下來,想盡一切辦法照顧好自己的二媽,他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他的勇敢堅強鼓舞着我,讓我變得堅強,變得勇敢。我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我的命運,改變我的家庭,爲自己、爲家人創造一個幸福美好的未來。

回家讀後感12

回家,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龍應臺的《回家》這本書,以其深情而真實的文字,讓人們對家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閱讀這本書後,我深受觸動,對於家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對這本書進行詳細的闡述。

家的定義與意義

家,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定義與意義。在《回家》一書中,龍應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對家的思考,給出了自己的定義。她認爲家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情感的寄託。在她的文字中,家是溫暖的,是安全的,是人們心靈的歸宿。通過她的描寫,讀者不禁會想起自己的家,想起那個陪伴自己成長的地方。家,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存在。

家的變遷與記憶

隨着時間的推移,家也會發生變化。龍應臺在書中回憶了自己小時候的家,那個簡陋而溫暖的小屋,以及家人之間的溫馨場景。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家也開始發生變化。家的變遷帶來了新的記憶,也帶走了一部分舊的記憶。這種變遷和記憶的流逝,讓人不禁感嘆時光的無情,也讓人更加珍惜現在的家。

家的責任與擔當

家不僅僅是一個溫暖的避風港,更是一個責任與擔當的場所。龍應臺在書中提到了她作爲家中長女的責任與擔當。作爲長女,她要照顧弟妹,照顧父母,承擔起家庭的重任。這種責任和擔當,讓她學會了堅強和勇敢,也讓她更加珍惜家庭的重要性。家的責任和擔當,是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

家的溫暖與關愛

家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是人們心靈的港灣。龍應臺在書中描寫了家人之間的關愛和溫暖。無論是父母對子女的關愛,還是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助,都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這種溫暖和關愛,讓人覺得即使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也能感受到家的存在。家的溫暖和關愛,是每個人都向往的。

家的重要性與傳承

家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龍應臺在書中提到了自己對家族歷史的探索和傳承。通過了解家族的過去,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家的重要性。家族的傳承不僅僅是血脈相連,更是價值觀和文化的傳承。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家庭,傳承家族的文化和價值觀。

通過閱讀龍應臺的《回家》,我對家的定義和意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家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情感的寄託。家的變遷與記憶,家的責任與擔當,家的溫暖與關愛,家的重要性與傳承,都讓人對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家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

回家讀後感13

昨天下午4:17返洛的火車,回到父母家裏已經是晚上7:40了,父母坐在客廳裏等我回來,知道孩子還有補習班的課,女婿留在家陪伴。飯菜都在竈上鍋裏熱着,一家三人,父母和我重逢後自然十分欣喜,有說有笑地把飯吃完,因爲有些累,晚上不到十點我們都各自回房休息了。發微信跟二姐說我瞌睡了,她就說,今晚就不來了,明天上午再見。二姐和大姐家和父母的都在一個小區,都是在一個公司裏上班,房子自然就買在了一起。

第二天一早,我和二姐聯繫二姐比我年長三歲,我兩個一起長大,共同語言較多。二姐很不愛心,說接打大姐的電話,讓她去替大姐夫掃地。掃地?是的,大姐夫是水務集團的職工。然而大概15年前騎摩托車出過一次大的車禍,有一條腿上打了鋼架。所以,廠裏照顧他,拿着令人羨慕的工資,做着令人羨慕的輕鬆的活,掃地,清掃廠裏進門通往廠區的兩條內部道路,通常是一些浮塵和樹葉、枯枝之類的,別的垃圾沒有。我比較熟是吧?因爲我在夏天暑假回來的時候曾和大姐去清掃過一次,那次是大姐替大姐夫清掃,他的工作就這麼輕鬆,但他也很難勝任,畢竟身體裏有鋼架。活動起來沒有那麼輕鬆自如。二姐很不樂意得跟我說起此事,我說,二姐,接下來吧,咱倆一起去掃,人家求咱,說明咱有能力幫人家,咱應該高興。我始終認爲,當我們有能力幫助別人時,被別人需要是快樂的,說明咱有用。二姐就同意了。然後,在九點的時候,二姐騎着電動車來借我,我們就一起出發了。騎車進了廠區,因爲廠內有些地方在施工,過不去,姐就找人問路,前面不遠處看到兩個穿着工作服的工人,其中一個年長些,有五十出頭吧,身材有點發福,中等個頭。我姐問他,他竟然對廠裏很熟,我們走遠之後,我問我姐,這個人看着裝像是外面進來幹活的工地的工人,你怎麼知道他可能會知道路,去問他?姐說,他是這個廠的.廠長。我驚訝極了。那樣的裝束,竟然是廠長?這個廠長和工人一樣一樣的,沒有一點領導的樣子。我想也是,學而優則仕,估計技術一流被提拔上來,當初老爸也是,技術上過硬,在80年代也做過水廠的廠長。以貌取人,真的不可取啊!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啊!

回家讀後感14

在這個暑假裏我看了《小飛袋貂回家記》,書裏面的故事內容寫得很精彩、很豐富。

這本書是澳大利亞作家加里﹒弗萊明寫的,講了一隻從城市裏來的小飛袋貂,聽說它是被人類用車把他運過來的,小飛袋貂到了森林,他找不到家,他很傷心,就在草叢裏哭了起來。突然,被一隻袋熊發現了,於是袋熊就想幫回家,先是問鴨嘴獸,再找巨蜥、負鼠,負鼠的爺爺有一張城市的地圖,可是他們不知道城市裏有什麼,所以又去找鳳頭鸚鵡。第二天,鳳頭鸚鵡、巨蜥、負鼠、袋熊和小飛袋貂五個小夥伴一起去了城市。最後小飛袋貂終於在夥伴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溫暖的家。

這個故事令我最感動的是袋熊在過公路時,汽車快要撞上他的時候,巨蜥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跑過去救袋熊,巨蜥這種捨己爲人的精神真令我感動。我們身邊也有這些捨己爲人的事:三水福叔義無反顧跳入河中救人,再也沒能上來;順德“奧迪哥”急救路遇病人入院,留錢不留姓名;七旬癌症老人鄭錫祖不顧安危,勇救落水女童;西南六中四名八年級學生,救起不慎落水的女學生……他們的所作所爲讓佛山充滿溫暖和溫情。我們也應該學習巨蜥和這幾位佛山好人捨己爲人的精神。

我也很欣賞那些動物的團結、互相幫助的精神,這讓我想起7月27日西南街道團工會、總工會、婦聯將在三水廣場舉行“愛心滿淼城,全力撐斌仔”萬人簽名愛心接力公益活動,您只需親臨活動現場籤一個名,三水廣場就捐出一元,捐贈的善款將直接用於救治斌仔的醫療費用。吃完晚飯後,我和媽媽、姑姑就到三水廣場簽名了,我們到了三水廣場,我看到有幾千人在排隊等簽名,雖然天氣很熱,但是秩序特別好,每個人都抱着一份愛心,都想幫助斌仔。再往裏面看,已經有兩大幅簽名紙,簽名紙上有許許多多、密密麻麻好像螞蟻一樣的簽名,大概有十萬只左右吧。雖然籤個名纔有一元錢,但是如果全國每個人都來簽名,就有十幾億元了,那就可以幫助斌仔了。我覺得能幫助人真是一件快樂的事。一人有難,衆人相幫,我們三水的人民都非常團結,非常熱心助人。

現在我們佛山市正在搞創“文明城市”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我們佛山人也像《小飛袋貂回家記》的那些動物一樣團結起來,發揚我們佛山人的優良傳統,發揚我們佛山人的精神,今年的創“文明城市”一定能成功。

回家讀後感15

回家吃飯的智慧,很親切可人的名字,讓人一見便想起家裏吃飯的無數好。陳允斌的這部書還是關於養生,關於健康,關於如何吃,如何睡,如何生活。因爲行文的簡練而對症下藥,於是讀起來也特別平易近人,感覺有道理。

誰不知道要吃飯,可是吃飯的大學問,大智慧就不是人人都知道了。中醫世家出身的陳允斌開口便是大衆熟悉的語彙,並沒有用許多難以理解的中醫專業術語,這也讓這本書相當容易理解。結合中醫醫理與現代營養學,再加上對於食療保健領域的用心專研,也讓這本着作既有科學性又兼備實用性。讀者完全可以擇其需要,飯後茶餘讀上兩段。

要健康,就要多吃陰性的食物,比如五穀雜糧。不過,書中在對比說另外一些偏陽性的食物時,似乎印掉了一個“陽”字,變成偏性的,偏性是什麼?比如P10-P110。

春夏秋冬有不同的吃法,比如春吃甘,脾平安,夏吃辛,養肺金,秋吃酸,護肝膽,冬吃鹹,能延年。吃的東西要應景,不要吃反季的'。藥補不如食補等等觀點,看起來聽起來也和從媽媽那裏聽過的一樣。只是當年只知其一,如今有了科學的解釋才恍然知其二。

書中還附有一些簡單易行的食療方子,比如退燒,肺熱咳嗽,感冒,胃病等等。要說吃什麼補什麼,那其實還是要關注自己平時吃的東西,先別慌着補,要找到吃的東西里傷害你身體的東西,然後少去吃它。換種補的方式纔是智慧的補。有道理。

生活是細水長流的事,吃飯更是天天都需要。而健康的生活,健康地養肝養腎更是重要。陳醫生說,現代人有幾個不腎虛,原因是誰讓我們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人人都在透支健康呢。沒保護好自己的肝,肝腎同源,結果引起腎提前虛了。唉,最近加班看書熬夜都熬得特別的嚴重,有點變本加歷了,結果這幾天一直就感冒,果然是熬出了毛病。爲了自己的肝和腎,少熬夜吧。

至於其他的道理,其實也很樸實,比如梳頭活血,多叩叩牙齒,多走走路。生活的道理原來就是這麼簡單的,可是現代人偏偏去迷信貴的好的,稀有的,少的。以至於忽略了根本。這確實是個智慧事。